導航:首頁 > 熱門電影 > 哪些人可以組成一個電影

哪些人可以組成一個電影

發布時間:2023-02-09 19:23:07

❶ 一部電影的劇組需要幾部分人組成

24,分別是導演、演員、攝影、美術、音樂、錄音、剪輯、副導演、場記、化妝、服裝、道具、置景、照明、製片主任、製片、劇務、場務、會計、出納、要特技攝影、特技美術、特技煙火、特技工藝。劇組的核心是導演。

導演,製作影視作品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是用演員表達自己思想的人。是把影視文學劇本搬上熒屏的總負責人。作為影視創作中各種藝術元素的綜合者,導演的任務是:組織和團結劇組內所有的創作人員和技術人員和演出人員,發揮他們的才能,使眾人的創造性勞動融為一體。

導演就好比軍隊的最高指引者,一部影視作品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導演的素質與修養。

(1)哪些人可以組成一個電影擴展閱讀

劇組其他職務

1、演員

專職演出活動,或在表演藝術中扮演某個角色的人物。演員也是指參加戲曲、戲劇、電視劇、電影、舞蹈、曲藝、等表演的人員。在創作風格上,一般可分本色演員和性格演員兩種。

2、場務

劇務主任領導下的幾名劇務,場務各有分工。有的人負責車輛調配,有人負責食物、飲料的采購供應,有的人負責財經與會計共同解決經濟帳目問題。還有人負責全組人員的車、船、機票、開具各種證明信件等。

❷ 一個電影劇組裡面都有那些職業

製片人:一部影片里最高負責人(尋找資金,建立劇組)
製片主任:管理整個劇組
導演:創作組中最高負責人(調動全劇組的積極性,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拍片計劃)
監制:後期製作中的最高負責人(後期剪輯中做監督工作)
策劃人:對製片人負責(負責影片的除劇本以外的案頭工作)
編劇:對製片人和導演負責(創作劇本和在第一時間里修改劇本)
藝術指導:對導演負責(負責影片中整體的影調定位)
導演組設有導演、副導演、場記、動作導演、特技導演等。
攝影組設有攝影師、副攝影師、攝影助理、機械員、燈光師、燈光助理。
美工組設有總美工師、美工設計及服裝、道具、化裝等小組,根據場景製作需要和拍攝時對服、化、道的要求安排適量置景工和服、化、道等方面的人員。
錄音組設錄音師和錄音員。
劇務對製片負責,處理製片部門的雜務。場務也叫場工,現場雜工的總稱,為現場各個部門服務,如鋪設軌道、管理操作升降機,現場的清理與搬運等,相當與工人。
還有一個重要的是特技師,有的劃為導演組,武俠劇里的動作導演,還有的劃為美術組,負責影視劇中特技造型。現在特技師的概念有很大變化,因為數字技術的廣泛使用,特技內容也變的多樣復雜。很多是在後期製作時出現。
編劇作詞作曲演唱顧名思義就能理解,一般作詞作曲演唱者不算作劇組人員。

❸ 電影幕後需要那些人組成。就是像導演策劃編劇什麼的,然後再詳解一下這些人的主要工作。謝謝

按通常的商業製作流程順序說吧,以小說改編電影為例:(非復制答案)
原著——小說作者
製片人——投資人的經理,或者是投資人本人或者是皮包公司代表。他發現了該小說。
出品人——投資人,或者是製片人本人或者是製片人的老闆,出錢的人。
導演——受雇於老闆,負責電影的製作,指導演出,藝術層面和技術層面的負責人。
編劇——把小說改成劇本
執行製片——或者叫製片主任,製片人的經理或者助手,協調一切人、財、物,在劇組和製片人之間傳話。
演員——不用說了,導演對演員有較大的任用權,但不是絕對的。
攝影組——主攝影及其助理,聽從導演安排。
美術組——分鏡組、效果風格等等
燈光組——與攝影組最密切
錄音組——除了現場錄音外,通常也負責後期的音樂音響等
服裝師
道具
化妝
煙火
動作指導——也叫動作導演,武打片中會有,負責武打動作部分
場記——屬於導演組,負責記錄膠片序號和場次及內容
導演助理——也叫副導演、執行導演,導演手下打雜的,主要負責跑腿、找群眾演員、聯系人財務,喊話的那位。
劇務——服務人員,搬設備掃地倒水……
後期導演——負責後期效果,也可能就是總導演本人
剪輯——後期編輯技術員
混音——後期音響
3D特效——如果有的話
醫療、交通——如果有的話
財務——如果有的話
大致就這么多,手打酸了,希望有價值。

❹ 一個標準的電影劇組包含哪些成員

1.導演組:導演、副導演、執行導演、場記。

2.製片組:製片主任、現場製片、生活製片、外聯製片、監制、統籌、財務。

3.劇務組:劇務主任、劇務助理、劇務。

4..攝影組:攝影指導、攝影師、副攝影師、攝影助理、機械員、燈光師、燈光助理。

5.美工組:總美術師、副美術師、美術助理及服裝、道具、化妝等小組。

6.錄音組:設錄音師和錄音員。

(4)哪些人可以組成一個電影擴展閱讀

相關背景:

導演是製作影視作品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是用演員表達自己思想的人。是把影視文學劇本搬上熒屏的總負責人。

作為影視創作中各種藝術元素的綜合者,導演的任務是:組織和團結劇組內所有的創作人員和技術人員和演出人員,發揮他們的才能,使眾人的創造性勞動融為一體。

製片主任和製片人是僱傭關系,製片主任代表製片人行使影視作品生產期間的行政管理權利。他的職責主要是八個字督促、檢查、指導、協調。他要調動和安排好製片班子的工作,發揮各部門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劇組

❺ 請問一哈,拍一部電影需要哪些人

藝考常識——劇組的成員組成

製片人

確定電影劇本,籌集資金,邀請導演,對既定計劃提出意見,並爭取為拍攝的電影贏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

執行製片人

接受電影公司委派,有權監督電影財務開支及監督製片的人。凡為增加公司收入出過力者皆在此列。

導演

電影鏡頭開拍後,對一切表演動作下達「停」或「拍」口令之人。

助理導演

他們不僅要拍攝配合意外的外景鏡頭,而且還要表演一系列的動作,其中包括當臨時演員、推車、與動物打交道等。

臨時演員

充當無台詞、非主要角色、或在場的群眾鏡頭里的人們。

替身演員

一位很不知名,但從形體上看頗似那位高價請來的明星,要求他們在某些時候充當替身。

特技演員

從事替身表演,且專門表演某些驚人的,被認為對影星來說過於危險的動作。

服裝設計師

一個人研究有關歷史和社會內容的影片,從而進行相應的服裝設計,最出名的例子是曾為幾乎所有奧黛麗·赫本的影片設計服裝的法國著名服裝設計大師紀梵希。

化妝師

能設計從最簡單到最復雜化妝的設計者,旨在取得某些特殊效果。在《卧底肥媽》和《肥佬教授》的片場上最大牌的人。

攝影師

就是攝影技術的指導,他對拍攝人員發出指令並確定如何給場景照明。女明星不敢得罪的人,在《查理的天使》片場,只有他能平息三位嬌娃由於爭風吃醋產生的矛盾。

攝影機操作者

對每次拍攝的操作都必須負責,並完全遵照導演和攝影師的命令進行工作。

剪輯

運用本身的技巧,對戲劇及藝術多方面的判斷力,把不同的拍攝鏡頭有序地安排,便能決定情節發展的速度、重點以及演員的表演效果。多虧了他們,不然你就很難看到基努·里維斯和米拉·喬沃維奇演的電影了,凱特·哈德森在《非凡之旅》里的表演得到了奧斯卡的提名,但據說在未經剪輯前同樣慘不忍睹。

宣傳人員

一位公開的專家從媒體獲悉有關對某影片的曝光,並准備使此事讓評論家悉知。

美術指導

指影片的美術設計師,通過布景、道具及服裝等等,建立影片的視覺質量及氛圍。他們可是影片的關鍵人物之一;比如王家衛的御用班底,有華人影界第一美術指導之稱的張淑平,他在今年的金馬獎上一人獨得三獎,本人不出場同樣威風。

特殊效果設計師

創造出視覺效果的專家,某些SFX鏡頭多利用模型和小型人像,光的變化作用或用電腦動畫來表現;而身體和物質方面的效果可以用化妝、繪制、可操作的設備以火、水及表示天氣等等的提供舞會效果的裝置。最近幾年,這些人在好萊塢可是忙翻了天。

❻ 拍一部電影需要哪些工作人員

1、出品人:負責影片前期的市場調查,看這部影片的電影市場是否有前景。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他們就找到所屬的電影集團投資製片人及相關人員,開始選導演、劇本、演員、贊助商等。

2、製片人:負責監督整個影片的製作過程,協助導演保質保量早點完成拍攝。

3、顧問:為專業題材的影片提供必要的指導及幫助。

4、導演:負責將劇本中刻化的各個人物角色,利用各種拍攝資源(道具、場地、演員等)將劇本演繹出來,成片、拷貝等。

5、副導演:兼具導演及監制的角色,是導演的左右手。

6、監制:主要是針對劇本,為維護劇本原貌給導演的拍攝工作提意見。

7、演員:根據導演及劇本的要求演繹劇本內容。

8、場務(劇務):負責提供拍攝影片所必需的物品,如准備道具、選擇場景、維護片場秩序、搞好後勤服務工作等。

9、布景師:負責按照劇本及導演的要求布置片場。

10、燈光師:按照劇本及導演的要求布置燈光效果。

11、造型師:根據劇本及導演要求為影片中的演員造型。

12、化妝師:按照劇本及導演要求給演員化妝,同時還要考慮到造型的要求。

13、後期處理:按照導演的要求,對後期選擇的鏡頭進行編輯和特效製作。

14、作曲:為影片編配合適的曲子。

15、剪輯:負責將整片中不必要的鏡頭剪掉。

16、影片拷貝:母片處理完成後,製片人會找專業的電影拷貝公司拷貝子片,運往各地電影市場,待上市或上映。

(6)哪些人可以組成一個電影擴展閱讀:

電影構成:

技術

視覺滯留

「使一塊燃燒著的木炭在被揮動時變成一條火帶,這種現象曾被古時的人們發現過」但是,將這種視覺現象同電影的發明聯系起來,卻是19世紀的事情。

1829年,比利時著名的物理學家約瑟夫·普拉托為了進一步考察人眼耐光的限度,他曾一次長時間對著強烈的日光凝目而視,結果雙目失明。

但他發現太陽的影子卻深深地印在了他的眼睛裡,他終於發現了「視覺滯留」的原理,即:當人們眼前的物體被移走之後,該物體反映在視網膜上的物象不會立即消失,會繼續短暫滯留一段時間。實驗證明,物象滯留的時間一般為0.1-0.4秒。

與此同時,在歐洲的物理學教科書和物理實驗室中,也開始採用「法拉第輪」的原理和圖畫「幻盤」旋轉的視覺研究。它們向人類表明,人眼視覺的生理功能可以將一系列獨立的畫面組合起來,成為連續運動的視象。

19世紀30年代,詭盤、走馬盤、輪車盤、活動視鏡和頻閃觀察器等視覺玩具相繼出現。其基本原理大同小異,即在能夠轉動的活動視盤上畫上一連串的圖像,而當視盤轉動起來時那些呆滯的、無生命的圖象便運動起來,活靈活現。

此後,奧地利人又將幻燈和活動視盤相結合,使繪制的靜止的圖畫投影在銀幕上,製作出活動幻燈,形成了早期動畫。

然而,到了上個世紀60年代,電影理論家和教育家對「視覺滯留」的問題提出了新的疑義,他們發現銀幕上的全部運動現象實際上是跳躍的、不連貫的,但觀眾卻意識到那是一個統一、完整的動作連續。由此證明,真正起作用的不是「視覺滯留」,而是「心理認可」。

拍攝技術

攝影術同樣產生於19世紀的歐洲。1839 年,法國人達蓋爾根據文藝復興以後在繪畫上的小孔成像的原理,並使用化學方法,將形象永久地固定下來,「達蓋爾照相法」產生。1872 年,最先將「照相法」運用於連續拍攝的,是攝影師愛德華·幕布里奇。

他曾在5年的時間里,多次運用多架照相機給一匹正在奔跑的馬進行連續拍攝的實驗,並於1878年獲得成功。1882年,法國人馬萊利用左輪手槍的間歇原理,研製了一種可以進行連續拍攝的「攝影槍」。此後他又發明了「軟片式連續攝影機」。

終於以一架攝影機開始取代了幕布里奇用一組照相機拍攝活動物體的方法。在歐洲,許多國家中的科學家、發明家們也都研製了不同類型的攝影機。

其中,美國的托馬斯·愛迪生和他的機械師狄克為了使膠片在攝影機中以同樣間隔進行移動,而發明了在膠片兩邊打上孔洞的牽引方法,解決了機械傳動的技術問題。「活動照相」的「攝影術」得以完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電影

❼ 一個標準的電影劇組包含哪些成員

前期後期以及加上拍攝期間的人員,正常的話也是一兩百人至少。

製片

也有的監制實際是給新晉導演提供保障的,包括經驗、人脈、資金等,實際就是解決麻煩的人。

其實製片人和監制都來源於英文單詞:procer,在香港監制就是製片人,只不過大陸電影行業起步晚,相關標准不完善,專業人才不齊備,才有了現在製片人和監制的區分,所以他們的職責既有交叉也有不同。

導演

這個不難理解,就是影片拍攝的leader,組織不同專業的創作人員和技術人員,共同生產出高質量的影片。

在國外,導演只對藝術負責,把劇本用自己的理解付諸於拍攝,成為影像。但在國內,導演往往是攝制組甚至是劇組的老大。(攝制組是劇組中的一個工種單位)

執行導演

指在有兩名導演共同指導的情況下,負責具體導演工作的人。

打個比方,總導演是軍委主席,負責戰略構想,執行導演是總參謀長,負責將戰略意圖變為現實以及具體戰術的執行。

副導演

還是那句話,誰都有管不過來的事兒,導演也一樣,於是就是了副導演,專門負責某一領域內的工作,比如選角副導演,這是個吃香的工作。

編劇

顧名思義,劇本的創作者。

在國外,編劇是權利很大的,可以決定角色走向,導演要根據編劇的意圖來。我們看的美劇,很多都是拍一集播一集,邊寫邊拍。這樣可以很好的參考市場反響和觀眾意見,所以為什麼美劇好看,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主角還能活幾集,比如《權力的游戲》。

但在國內,劇本要全部寫完過審,片子拍完也要過審,導演權利往往至高無上。

當然一個劇組的組成還不止以上的人員,還有很多人。

閱讀全文

與哪些人可以組成一個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人間有大愛電影觀後感小學生 瀏覽:604
新神榜哪吒重生電影免費突突兔 瀏覽:787
蠟筆小新最恐怖的十大電影 瀏覽:112
新疆人電影演員 瀏覽:156
一個人演的電影科幻 瀏覽:609
微信如何給對方發電影 瀏覽:585
如何把電影保存到優盤 瀏覽:770
有哪些特別好看的喜劇電影 瀏覽:639
適合離婚女人看的勵志電影 瀏覽:86
去掉電影字幕的最好方法 瀏覽:772
玩命快遞1電影國語版 瀏覽:526
扣扣看電影 瀏覽:408
哪些電影有二元對立 瀏覽:817
哪個平台漫威電影都有 瀏覽:666
僵屍恐怖看電影 瀏覽:507
懷孕三個半月能看電影嗎 瀏覽:46
青檸影咖都有什麼電影 瀏覽:198
找搞笑視頻電影大全 瀏覽:98
買房子就像看電影一樣 瀏覽:887
四個人的搞笑電影 瀏覽: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