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當代有哪些導演稱得上是世界級電影大師
1大衛·芬奇 David Fincher
代表作:《搏擊俱樂部》《十二宮》《本傑明巴頓奇事》《社交網路》《龍紋身的女孩》《七宗罪》等
2羅蘭·艾默里奇 Roland Emmerich
代表作:《2012》《後天》《哥斯拉》《獨立日》等
3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Steven Spielberg
代表作:《戰馬》《拯救大兵瑞恩》《辛德勒名單》《E.T.》《侏羅紀公園》系列
4克里斯托弗·諾蘭 Christopher Nolan
代表作:《記憶碎片》《致命魔術》《盜夢空間》《蝙蝠俠前傳》三部曲等
5蒂姆·波頓 Tim Burton
代表作:《大魚》《僵屍新娘》《剪刀手愛德華》《查理與巧克力工廠》《理發師陶德》等
6昆汀·塔倫蒂諾 Quentin Tarantino
代表作:《落水狗》《低俗小說》《無恥混蛋》《傑克布朗》《殺死比爾》系列等
7詹姆斯·卡梅隆 James Cameron
代表作:《泰坦尼克號》《阿凡達》《深淵》《真實的謊言》《終結者》系列等。
8馬丁·斯科塞斯 Martin Scorsese
代表作:《計程車司機》《憤怒的公牛》《禁閉島》《好傢伙》《賭城風雲》《紐約黑幫》《雨果》等
9朱塞佩·托納多雷 Giuseppe Tornatore
作品年表:天堂電影院 (1988)、天倫之旅 (1990)、幽國車站 (1994) 、新天堂星探 (1995)、海上鋼琴師 (1998)、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2000) 、隱秘 (2006)、巴阿里亞:風之門 (2009)
這些排名不分前後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還有很多頂尖的電影大師 就不一一舉例了
知滿天下解答望採納
2. 電影大師讓-呂克戈達爾逝世,享年91歲,對世界電影的發展帶來哪些影響
對推動世界電影藝術發展有很大影響。作為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的發起者之一,戈達爾憑借其故事片處女作《筋疲力盡》在電影界聲名鵲起。他畢生致力於拍攝寫實作品,他不僅革新了法國電影語言,掀起了新一波電影運動,而且以他的創作理念影響了許多年輕導演。從他愛上這部電影的那一刻起,他就註定要和這部電影在一起一輩子。在當時拍攝《筋疲力盡》的方式非常有創意。這部電影是在沒有完整劇本的情況下拍攝的,戈達爾通常會在當天早上給演員一天的劇本內容。
要知道的是戈達爾是法國電影新浪潮的奠基人之一。代表作有《筋疲力盡》等。根據法國《解放報》的說法,讓-呂克·戈達爾沒有生病,他只是感到筋疲力盡,轉而協助自殺身亡。戈達爾獲得了安樂死的授權,並於周二選擇離開這個世界,在他位於瑞士日內瓦湖畔羅爾的家中,被親屬包圍並接受安樂死的監督。
3. 電影的世界50位最有影響力的世界電影大師
《電影:50位最有影響力的世界電影大師》向我們介紹了世界電影史上50位最具影響力的導演。書中既有對各位影壇傑出大師如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黑澤明、昆汀·塔倫蒂諾等的簡明扼要的經歷介紹,也有對他們的經典作品及其影響力的剖析和闡釋。《電影:50位最有影響力的世界電影大師》通過對這些顛覆傳統、開辟全新格局的電影大師的解析,《電影:50位最有影響力的世界電影大師》帶領我們走入電影世界,並從中了解那些建構電影世界的偉大理念。
4. 好萊塢的大師導演和相關作品
羅伯特·弗拉哈迪Robert Flaherty(1884—1951),美國:一位終其一生都在遠離文明的世界裡,以浪漫主義的眼光和探險家的品性追尋紀錄片藝術和人生真實的導演弗拉哈迪,被尊為世界「紀錄電影之父」和影視人類學鼻祖。
代表作品:
《北方納努克》Nannook of North,1922 《工業化英國》Instrial Britain,1933
《亞蘭島人》Man of Aran,1934 《路易斯安娜州的故事》Louisiana Story,1948
愛森斯坦Sergei M Eisenstein(1898—1948),俄羅斯:一位建構電影蒙太奇理論大廈的電影大師,他的電影理論就像他充滿智慧的發達的頭顱在人群中倍受注目。一部《戰艦波將金號》引領多少人走上電影之路。
代表作品: 《伊凡雷帝》Ivan Groznyj I,1945 《戰艦波將金號》Bronenosets Potyomkin
《十月》October,1928《罷工》Strike,1925
萊妮·里芬斯塔爾Leni Riefenstahl(1902—2003),德國:不久前逝世的優秀的舞蹈者/出眾的演員/天才的導演——萊妮.里芬斯塔爾,被稱為「奇觀之母」。其紀錄電影《意志的勝利》是電影理論家人人都會講到卻又個個筆伐的經典之作。二戰後連遭幾個國家數次受審,受盡牢獄之災。在世人的詛咒中,這位年過五旬的女人以照相機為伴深入非洲的黑人部落,幾本畫冊使她成為不折不扣的專業攝影師;八旬的她又對海底五彩絢麗的世界迷戀不已……。
代表作品: 《意志的勝利》Triumph of the will,1935 《奧林匹亞》Olgmpia,1938
路易·布努埃爾Luis Bunuel(1900——1983),西班牙:超現實主義畫家達利的好朋友—布努埃爾,一位與「超現實主義」分不開的電影大師。他的影片《一條安達魯狗》中最為稱道的雲遮月即刀子割破眼皮和爬滿螞蟻的手兩個場景就是他和達利的兩個夢,他的故事片永遠帶給觀眾預料之外的激動。
代表作品:
《一條安達魯狗》An Andalusian Dog(/Un chien andalou),1928 《奇異的激情》El,1953
《魯賓遜漂流記》Las Aventuras de Robinson Crusoe ,1954 故事片:《資產階級審慎的魅力》《白日美人》《特麗斯丹納》
弗蘭克·卡普拉 Frank Capra (1897——1991),美國:好萊塢電影大師卡普拉算是最早移民美國實現自己夢想的成功者。二十世紀初,他從義大利到美國,先是派拉蒙,後是哥倫比亞公司,都因他的加盟而名聲大噪。一部《一夜風流》使他登上了奧斯卡的夢想之顛。二戰時期,他息影從戎。而電影還是找上了戎裝的他,馬歇爾將軍親自委任他拍攝一部能夠激勵美國青年參軍的大型紀錄影片——《我們為何而戰》(7集大型系列紀錄電影)。最終,卡撲拉沒有令馬歇爾將軍失望,沒有令美國青年失望,也沒有令今天我們的觀眾失望。
代表作品: 《一夜風流》It Happened One Night,1934 《浮生若夢》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1938 《美好人生》You It's a wonderful life,1946 《史密斯先生到華盛頓》Mr. Smith Goes to Washington,1939 《毒葯與老婦》Arsenic and Old Lace ,1944
5. 那些著名的電影配樂大師可以介紹一下嗎
我們都知道電影配樂是電影的靈魂作品,一部優秀的電影,如果沒有優秀的配樂進行陪襯的話,那麼也是索然無味的。優秀的電影配樂可以在劇情推演時給我們的情緒塑造帶來很大的推動。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來介紹一下幾位優秀的電影配樂大師。
6. 當代有哪些導演稱得上是世界級電影大師
電影有好壞之分,導演資質也有不同,但坦白講任何藝術上的評選或者榜單都是主觀的。所以呢,以下我所列的導演都是自己覺得夠級別稱得上世界電影大師的。
總結:這三位就是我喜歡的,不過其實還有很多好的導演,大家可以去看看其他的。
7. 世界著名電影懸念大師
世界著名電影懸念大師是希區柯克。
人們愛希區柯克,他是真正享受電影的人,每次看他的電影,人們都在尋找那個胖胖的身影。《懸念大師希區柯克經典故事集(上中下)》所選的故事,深得希區柯克的精髓。
書里的一個個小故事,被大家熟知而不落俗套,用希區柯克的方式把情節娓娓道來,變得意味深長,引人入勝。此書是懸疑迷們的收藏佳作,為懸念大師的驚悚盛宴齊聲尖叫。
《懸念大師希區柯克經典故事集》外文名:Classic Stories of the Master of Suspense Hitchcock。
作者簡介:
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Sir AlfredHitchcock,1899年8月13日-1980年4月29日)世界著名的電影藝術大師,原籍英國,1939年3月移居美國,1955年加入美國國籍,同時保留英國國籍。
希區柯克是一位對人類精神世界高度關懷的藝術家,他一生共導演及監制了759部電影,300多部電視系列劇,絕大多數都以人的緊張、焦慮、窺探、恐懼等為敘事主題,設置懸念。故事情節驚險曲折,引人人勝,令人拍案叫絕。
媒體推薦:
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電影導演是誰?根據全球各大電影機構、報刊和網站權威評選的結果,是艾爾弗雷德·希區柯克!他一生所拍的59部影片均為彌足珍貴的精品,以各種精巧的手法和充滿懸念的影像揭示西方社會的暴力犯罪和西方人的恐懼心理。
至今在「後『9.11』」時代仍然被歐美電影人所仿效。在懸念片和恐怖片領域里,希區柯克是當之無愧的開拓者,他的影片就好比一本沒有理論的電影教科書被傳誦至今,成為心理恐怖影片的典範。——美國著名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如果把電影從我身上減去,那我就只剩下零了,如果希區柯克離開了電影,就不成其為真正的希區柯克了。——日本電影大師黑澤明。
8. 世界電影大使是誰
是
李小龍:原名李振藩 英文名Bruce Lee 身高173cm,體重62kg 《1940年11月27日—1973年7月20日》出生於美國加州舊金山三藩市,祖籍中國廣東順德均安鎮。
職業:武術家 演員 導演 編劇 哲學家 慈善家
座右銘:我絕不會說我是天下第一,可是我也絕不會承認我是第二。
李小龍 世界武道變革先驅者、武術技擊家、武術哲學家、UFC開創者、MMA之父、武術宗師、功夫片的開創者、截拳道創始人!華人武打電影演員,中國功夫首位全球推廣者,好萊塢首位華人演員!
李小龍 華人之光 征服世界 享譽全球!
李小龍的一生是短暫的,但卻如同一顆耀眼的彗星劃過國際武壇的上空,對現代技擊術和電影表演藝術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李小龍主演的功夫片風靡全球,中國功夫也隨之聞名於世界!李小龍通過電影發揚中國武術,闡述自己的武學思想,李小龍把功夫「Kungfu」一詞寫進了英語詞典!在外國人心目中功夫就是中國武術,李小龍也成了功夫的化身!許多國外武林高手、空手道拳師,泰拳大師慕名而來拜訪或挑戰李小龍,和李小龍切磋交流後都信服敬仰:李小龍確實厲害 有真功夫!大都拜李小龍為師!
李小龍由於在武術和電影等方面有卓越的貢獻,他先後在1972年和1973年兩度被國際權威武術雜志《黑帶》評為世界七大武術家之一。1972年還被香港評為十大明星之一。美國報刊把他譽為「功夫之王」,日本人稱他為「武之聖者」,香港報紙贊譽他為當代中國武術及電影史上的奇才。在美國、日本、英國、香港、台灣、東南亞等國家或地區同時出版了紀念李小龍的多種多樣的雜志和特刊,都稱他為發揚中國武術最有成效的人!
李小龍是世界最頂級的格鬥專家,從理論到實戰,確實,還沒有一位東方武術家能像李小龍一樣突破國家 種族的領域和歧視在西方揚名立萬,並且在死後聲威影響力依然經久不衰。李小龍是20世紀的文化偶像,是中國人的驕傲!
1962年李小龍開辦「振藩國術館」!
1967年自創截拳道!
1979年美國洛杉磯市政府將補拍版《死亡游戲》的開映日6月8日定為「李小龍日」!
1993年美國發行李小龍逝世20周年紀念鈔票,好萊塢名人大道鋪上李小龍紀念星徽!
1993年李小龍獲香港電影金像獎大會頒發「終身成就獎」!
1998年11月,獲中國武術協會頒發「武術電影巨星獎」!
1999年《時代周刊》列出20世紀英雄與偶像人物名單,李小龍與英國已故黛安娜王妃、美國總統肯尼迪等一同上榜,是唯一入選的華人!
1999年,美國政府頒授李小龍「多米尼加藝術獎」,美國演藝同業公會授予李小龍「終身成就獎」 !
1999年,美國《時代》雜志將李小龍評選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100人之一 !
2000年,美國政府宣布發行一套《李小龍誕辰60周年紀念郵票》,這是繼瑪麗蓮·夢露和007後第三位獲此殊榮的藝人,也是華人第一人!
時代周刊百年地球十大文化偶像
世界武術大師和電影大使
李小龍獲獎太多就不一一表訴了。
李小龍是一名真正的愛國者,他當時曾說過「我不願意賤賣自己,如果為了一個角色而侮辱我、我的民族和武術,那麼我寧可餓死。而大部分都是希望我去扮演拖著辮子的角色,所以我拒絕了。我不在乎報酬,但扮演這類角色卻是真正的侮辱」。
李小龍以一己之力在西方社會歧視蔑視中國人的年代,畢其一生,嘔心瀝血提升中國人在世界上的形象和地位,改變了西方社會對中國人「東亞病夫」的看法。李小龍用拳頭打到西方人心服口服,樹立了中國人的正面形象,讓西方社會刮目相看。李小龍彪炳史冊 功耀千秋,是一位為中國為中國人奮斗一生、披肝瀝膽的民族英雄!
李小龍飾演的角色剛毅、正直、敢做敢當、充滿血性,顛覆了西方對中國人的認知,讓西方人認識到了中國人堅強彪悍的一面。李小龍成為中國功夫的代言人,在那個時代李小龍是中國人亞洲人的精神領袖,影響直至今日仍長盛不衰。在亞洲尤其是中國李小龍是現代戰神一般的存在,他的功夫造詣無法形容,一代宗師是最好定位!李小龍成功的塑造電影里的中國武者形象,通過電影使中國功夫走向世界,影響世界!
李小龍是堅強、勇敢、正義的象徵,是人民心中崇拜的偶像 精神信仰!小時候經常和小夥伴們一起模仿他。
關於李小龍的世界紀錄:
1. 李小龍在1秒鍾內可以打出9拳,他的寸拳最高記錄可以把一個150斤的壯漢打出5、6米遠!
2.一拳擊出350磅的神力,和拳王阿里打破當時吉尼斯記錄,但李小龍體重130餘磅,而阿里體重260磅,完全不是一個重量級的,李小龍更強!
3.李小龍在1秒鍾內可以踢6次腿,以其招牌動作「墊步側踢」,把一個身穿護甲的200磅壯漢踢飛了20米,落入游泳池中!
4.把約135公斤的麻袋踢到大約一層房子的高度,大約5米!
5.用側踢把一隻45公斤的沙袋踢破!
6.用雙節棍擊出了1600磅的力量!
7.把34公斤的杠鈴直臂水平前伸,在伸出手臂後靜止20秒,然後收回; 把56公斤的杠鈴平舉並停留片刻;一隻手持32公斤啞鈴水平前接一個順勢後擺,再側舉至肩部並堅持數秒!
8. 輕松地把手指插入一罐未開封的可口可樂!
9.據資料顯示,李小龍雙手能連續做大約1500個左右俯卧撐;單手可連續做400個;單手兩指做大約200個;單手大拇指可做100個!
李小龍總結自己的功夫哲學「Be water」,功夫應該像水一樣,無形無相。把水裝進杯子,水就是杯子的形狀,水又無孔不入,無物不融。他認為功夫應該不拘泥於形式、門派、招數。功夫是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即功夫格鬥不應該限制在特定的招式,而是應該隨心而發,變化無窮。
李小龍奮斗一生都勵志於把他的功夫哲學推廣到全世界,讓全世界都知道中國功夫,是實實在在霸氣征服世界的人,全球影響力無與倫比!
李小龍 華人之光!作為一名武術宗師、成功演員、優秀導演、功夫之王,李小龍不是超人,沒有什麼神功護體,只是辛勤付出更多的汗水和精力,嘔心瀝血 精益求精的勤學苦練,這些都值得我們尊重 肯定 敬仰,尊重事實才是對李小龍最大的尊重!
6月8日李小龍日 致敬偉大傳奇李小龍!1979年,美國洛杉磯市將補拍版電影《死亡游戲》的開映日,即6月8日定為「李小龍日」,此後,全世界的龍迷每年都會在這一天舉辦紀念哀悼活動,緬懷國際巨星李小龍!
希望大家再去看看偉人李小龍的電影,重新回顧一下功夫之王 民族英雄李小龍的風采!
9. 20世紀二三十年代好萊塢最著名的電影藝術家是誰
01. 凱瑟琳·赫本(Katharine Hepburn)生日:1907年5月12日 國籍:美國
凱瑟琳·赫本
在好萊塢的歷史上,有兩個赫赫有名的赫本:一個是奧黛麗·赫本,一個凱瑟琳·赫本。而在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內,凱瑟琳·赫本也許是好萊塢獲得奧斯卡獎次數最多的一位女明星。凱瑟琳·赫本1907年5月12日出生於美國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市,1940年根據赫本的同名舞台戲改編而製作的影片《費城故事》取得了票房上的成功,赫本同時也第三次獲得了奧斯卡提名。
10. 求很牛的電影大師
費里尼 費德里科·費里尼 ((1920-1993年),FedericoFellini,義大利)
1920年1月20日生於義大利里米尼小鎮。早年1936—1943年為漫畫家、演員與當國新聞記者、編輯,喜文擅畫。曾為很多電影編劇(如羅西里尼的《羅馬,不設防的城市》和《游擊隊》)。從影後拍攝多部20世紀的偉大電影,如《大路》、《卡比莉亞之夜》、《甜蜜生活》、《八部半》、《羅馬風情畫》、《阿瑪珂德》等。他的電影多次獲得各種電影節大獎,並獲得5次奧斯卡金獎。
他自己導演的影片有:
1950年:《雜技之光》(與拉都達合作編導,主要演員:C.德爾基奧,G.瑪茜娜,J.基茲米耶爾等)。1952年:《白酋長》(與比內利,法拉亞諾合作編劇,主要演員:A.索爾蒂,B.波沃)。1953年:《城市裡的愛情》(集錦片中一個插曲:《婚姻介紹所》),《浪盪兒》(與比內里,弗拉約諾共同編劇,主要演員:索爾蒂,F.莫特林基,F.法勃里茲等)。1954年:《道路》(攝影:C.卡爾里尼,主要演員:A.奎恩,R.巴塞哈爾特,G.瑪茜娜)。1955年:《騙子》(與比內利,弗拉約諾合作編劇,主要演員:B.克勞福特,R.巴塞哈爾特,F.法勃里茲,G.瑪茜娜)。1957年:《卡比利亞的夜》(與弗拉約諾、比內利合作編劇,攝影:A.湯蒂,主要演員:G.瑪茜娜,F.馬爾茲,F.貝里葉,A.納扎里)。1960年:《甜蜜的生活》。1963年:《八部半》(主演:C.卡爾迪納爾,馬斯特洛亞尼)。1965年:《朱麗葉與精靈》(主要演員:G.瑪茜娜)。1968年:《癲非狂三部曲》(與另外兩位導演合作攝制)。1969年:《愛情神話》。1970年:《小丑們》(電視片)。1971年:《羅馬風情》(主要演員:D.貢扎萊茲,M.格拉漢
斯坦利·庫布里克
Stanley Kubrick
(1928年7月26日-1999年3月7日)
[編輯本段]【簡介】
演員
○出生 1928年7月26日
逝世 1999年3月7日
○配偶 Toba Metz (1948-1951)
Ruth Sobotka (1954-1957)
Christiane Harlan (1958-1999)
○獎項: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視覺效果 (1968《2001:太空漫遊》 )
英國電影學院獎 最佳導演 (1975《巴里·林登》)
美國著名的電影導演。他在完成他的最後一部作品《大開眼界》(Eyes Wide Shut,由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和妮可·基德曼(Nicole Kidman)主演)四天後去世。著名作品《奇愛博士》(Dr.Strangelove)、《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ssey)、《發條橙》(A Clockwork Orange)、《閃靈》(Shining)等都是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他同時也是一位多面手,除導演外,他還常常擔任電影的剪接、攝影、音效等工作。
編輯本段]【創作年表】
1928年7月26日,斯坦利.庫布里克(Stanley Kubrick)生於美國紐約市的布朗克斯區,祖上是來自奧匈帝國的猶太移民,父親是內科醫師。
1941 年 庫布里克13歲,父親送給他一架照相機,他從此對攝影產生興趣。
1946 年 進入《展望》雜志社擔任新聞攝影記者,使他有機會走遍美國,庫布里克工作十分出色。但後來被解僱。
1950 年 以3800美元的個人積蓄,自編自導並擔任攝影拍攝了一部短紀錄片《拳賽之日 》(Days of the Fight ),記錄了拳擊手沃爾特.卡蒂埃參加比賽的經過,完成後以4 000美元賣給了雷電華電影公司。同年辭去《展望》雜志社的工作,在哥倫比亞大學旁聽 ,潛心研究文學著作,並在現代藝術博物館細心觀摩經典影片,努力提高電影藝術素養 。
1951年 拍攝9分鍾長的紀錄片《飛著的隨軍牧師》(Flying Padre),身兼編導、攝 影、剪輯和解說,完成後仍賣給雷電華公司。
1953年 《恐懼和慾望》(Fear and Desire)是庫布里克的第一部故事片。為拍此片,他自己籌資4萬美元(部分資金是向好朋友借的),親自擔任製片、編劇和導演。影片完成於1954年,贏得批評家的贊揚,但由於庫布里克認為此片只是一部實習作品,完成之後40年間沒有公開發行,僅私下放映過,以致他多次試圖將此片的拷貝銷毀。同年還拍攝了紀錄片《水手》(Seafarers)。
1955年 《殺手之吻》(Killer\'s Kiss)是一部在紐約街頭拍攝的懸念犯罪片,開創了一種近乎紀實風格的現實主義。此片亦由庫布里克自己投資和製片,並自任編導。《 恐懼和慾望》和《兇手之吻》是他的兩部早期試驗之作,借用了抽象主義繪畫和超現實主義文學的表現手法,為奠定他的電影風格打下了基礎。
1956 年 《殺戮》(The Killing)由庫布里克與年輕富有的獨立製片人詹姆斯.哈里斯共同建立的哈里斯-庫布里克製片公司投資拍攝的第一部大型故事片,庫布里克集製片、編劇和導演於一身,此片完成後由聯美電影公司發行。庫布里克在導演兩部早期影片時獲得的經驗在創作這部影片中得到成功運用,與《殺手之吻》一樣,《殺戮》也是一部犯罪懸念片,出色運用了閃切手法,從幾個不同人物的視角表現了一樁賽馬場搶劫案。這部影片得到評論家們的贊賞,庫布里克被認為是"一個前途無量的青年電影導演"。
1957年 《光榮之路》(Paths of Glory)是庫布里克的成名作,奠定了他在二戰結束新一代電影導演的地位。此片系根據喔萊.科布爾的小說親自改編,描寫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在法國軍隊中發生的一個偶然事件:三個士兵被迫接受他們的長官強加給他們的一項根本不可能完成的軍事使命,最後被處決,成了愚蠢和腐敗的軍官們的替罪羊。但是在最後的時候德國的被俘少女卻使這些人的良知覺醒。這部影片使庫布里克第一次有機會指導像柯克.道格拉斯和阿道夫.梅耶這樣一些著名演員,庫布里克證明自己能夠勝任這一挑戰,他使每一個演員都能異常充分地刻畫人物性格。這部在德國拍攝的影片以其誠摯、有力和風格上的獨創性而引人注目。(黑白,87 分鍾,主演:柯克.道格拉斯飾戴克斯上校,拉爾夫.米克爾飾上尉)。
1960 年 《斯巴達克斯》(Spartacus,又譯《風雲群英會》)一片的原任導演安東尼 .曼在影片開拍之後不久被解除職務,庫布里克受柯克.道格拉斯的邀請接任該片的導演工作。這部由柯克.道格拉斯和勞倫斯.奧立佛主演的影片從一開始就困難重重(道格拉 斯還擔任製片),庫布里克雖然接受了這個任務,但無權全面控制影片的製作過程,也無權按照自己的意圖剪輯影片,對完成片很不滿意。雖然此片在1960年第23屆奧斯卡獎角逐中一舉獲得了最佳男配角、最佳攝影、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服裝設計4項金像獎,以及同年金球獎的最佳劇情片獎,但庫布里克一直不承認這部影片是他的作品。由於在拍攝此片過程中受到很多限制,庫布里克意識到以後拍片絕對不能放棄製片人的職位。( 美國聯合國際影片公司、英國蘭克影片公司聯合出品,彩色寬銀幕,139分鍾,編劇:達 爾頓.梅蒂,主演:柯克.道格拉斯飾斯巴達克斯,勞倫斯.奧立佛飾克拉蘇)。
1961 年 庫布里克移居英國,居住在倫敦鮑爾哈姆森林區,1968年以後從未回過美國,但仍保留美國國籍(另外一個說法是他於1974年移居英國)。庫布里克離開美國的部分原因與好萊塢在創作上對導演的限制有關。庫布里克移居英國後深居簡出,私生活方面完全對外封閉。人們只知道他愛好下棋、照相和看電影,特別害怕坐飛機旅行,盡管他擁有150小時的飛行紀錄和飛機駕駛執照,外出時的行車速度絕不超過30公里。庫布里克的婚姻狀況如下:1947年與托芭.麥茨結婚,1952年離婚;同年與舞蹈演員露絲.索伯特結婚,生一女;1958年與索伯特卡離婚後跟女演員克里斯蒂娜.哈蘭結婚,生兩女。
1962 年 《洛莉塔》(Lolita)系根據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的小說親自改編,庫布里克親自擔任編劇,如同拍攝《斯巴達克斯》時那樣,庫布里克也未能實現全面控制影片創作的願望,結果嚴重地損害了影片的藝術質量。由於60年代中期占統治地位的道德氣候不能容忍小說的色情內容,庫布里克不得不以截然不同於今天的方式來改編這部作品,他對這部作品深表不滿。(黑白,153分鍾,主演:詹姆斯.梅松飾漢伯特.漢伯特 ,蘇.萊英飾洛莉塔.哈茲克)。
1963年 《奇愛博士》(Dr. Strangelove or 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Bomb)是根據彼得.喬治的小說《緊急警報》改編的關於原子災難的一出夢魘喜劇(影片全名為《奇愛博士或我是怎樣學會不再擔心並愛上炸彈的》),描寫了一場由於人類社會的根本缺陷而引起的毀滅性災難,對人類製造恐怖的技術力量和可能性進行了無情嘲諷。該片使他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和編劇(與人合作)兩項提名,獲1964 年英國影視藝術學院最佳影片、最佳英國片和聯合國獎三項獎,紐約影評協會最佳導演獎。本片與後來拍攝的《2001年:遨遊太空》和《發條橘子》被稱為庫布里克的"未來三部曲",這三部影片是為庫布里克帶來巨大榮譽的最重要作品。(英國霍克影片有限公司出品,黑白片,93分鍾,編劇:斯坦利.庫布里克、彼得.喬治、特雷.薩瑟恩,主演:彼 得.塞勒斯〈飾奇愛博士/美國總統/曼德里克〉,喬治.斯科特〈飾巴克.特吉德桑將軍 /蘇聯總理〉
1968 年 《2001年: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根據阿瑟.克拉克的短篇小說《哨兵》改編,被稱為"神話紀實片",對人類在廣袤宇宙中的漫遊進行了富有詩意的預言和探索,同時對能夠發展科學技術卻對自己的本能和本性無計可施的人類進行了無情諷刺,導演也不無憂慮地表現了由於計算機統治世界而引起的恐懼。這部製作精美、氣勢磅礴的科幻片對當代科幻電影產生了非常重要影響,在多次專家評選中與《戰艦 波將金號》等被並稱為百年影史上的十大經典。獲最佳美術指導、最佳導演、最佳編劇等4項奧斯卡獎提名,獲最佳視覺效果獎,獲1968年英國電影學院最佳攝影、最佳音響、最佳美工獎。(美國華納影片公司與英國霍克影片公司聯合攝制,彩色寬銀幕,160分鍾 ,1972年重新發行時為141分鍾,編劇:斯坦利.庫布里克、阿瑟.克拉克,主演:基爾. 杜利飾戴維.鮑曼,加里.洛克伍德飾弗蘭克.普爾)
1972 年 《發條橙》(A Clockwork Orange)根據安東尼.伯吉斯的同名小說改編,是科幻電影史上第一部關於人類精神領域的科幻片,通過主人公從一個無惡不作的暴徒變成白痴而成為社會道德的犧牲品的遭遇,對社會道德進行了猛烈抨擊和無情嘲弄,形象化地預演了暴力肆虐、毒品橫行、以崩克文化為標志的世紀末人類社會景象,此片引起了廣泛爭議。獲奧斯卡最佳攝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和最佳剪輯4項提名,獲紐約影評協會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獎。(英國北極星影片公司出品,彩色,136分鍾,編劇:斯坦利.庫布里克,主演:馬爾科姆.麥克道爾飾阿歷克斯,帕特里克.馬吉飾亞歷山大)
1975 年 《巴里.林登》(Barry Lyndon,又譯《亂世兒女》)系根據英國19世紀著名作家威廉.馬克佩斯.薩克雷的小說《巴里.林登的回憶》改編的史詩巨片,講述18世紀一個年輕愛爾蘭人命運升降沉浮的故事。導演如同繪畫那樣進行鏡頭設計,完美再現了18 世紀愛爾蘭的風土人情與原作的敘事風格。獲1975年第48屆奧斯卡最佳影片、劇本改編 等6項提名,最後獲得最佳攝影、最佳美工、最佳服裝、最佳音樂4項獎,並獲1975年英國電影學院最佳導演和最佳攝影獎。(英國霍克/佩里格林影片公司出品,彩色,187分鍾,編劇:斯坦利.庫布里克,主要演員:瑞安.奧尼爾飾巴里.林登,馬里薩.貝倫森飾 林登夫人,帕特里克.馬吉飾巴利巴里騎士,哈代.克魯格飾波茨多夫上尉)
1980 年 《閃靈》(Shinning,又譯《幻覺》或《幽光》)的拍攝歷時三年、耗資兩千萬元,是一部與眾不同的恐怖片,改編自美國恐怖小說家斯蒂芬·金的同名小說,描寫了一位作家因不堪忍受長期與外界隔絕之苦而導致精神錯亂,瘋狂追殺妻子和兒子,最後凍死在旅館里。影評家認為這部影片在恐怖片中是一部"具有獨創性的作品","超越了鬼怪片的格局,進而探索到人的靈魂深處以及人性和家庭的危機"。庫布里克以自己獨特的電影語言,給影片製造了陰森可怖的氣氛,充分表現了"物道人狂"、"魔由心生"的恐怖主題。由於庫布里克與評論界交惡,此片在評論界沒有引起應有的反響。(英國蒙克影片公司出品,編劇:斯坦利.庫布里克,主演:傑克.尼克爾森飾傑克.托蘭斯,丹尼. 洛伊德飾丹尼.托蘭斯,斯坎特曼飾迪.克哈羅恩)
1987 年 《全金屬外殼》(Full Metal Jacket,港譯《烈血焚城》)系根據古斯塔夫 .哈斯福特小說《短期服役》改編,華納公司專門為他組織了一個專門小組,負責世界各地的宣傳事宜。影片採用全紀實手法,描寫了新兵入伍受訓到上越南戰場的過程,這是庫布里克繼拍攝《光榮之路》之後拍攝的又一反戰片,被譽為"有史以來最佳的越戰電影 "。影片公映後引起觀眾強烈反響,評論界對此反應冷淡。本片在1989年第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評選中被評為十大外語片之一,在1988年的奧斯卡獎評選中除獲得最佳原著改編一項提名外未獲任何獎。(美國華納影片公司出品,編劇:斯坦利.庫布里克,主演:馬修.莫丁飾"白搭",文森特.多諾弗里奧飾"傻子派爾",阿利斯.霍華德飾"牛仔",李.恩米飾哈特曼)
1997 年 《大開眼戒》(Eyes Wide Shut)的拍攝工作開始於1997年秋天。湯姆·克魯斯和妮科爾·基德曼這對影壇的黃金伴侶在本片中延續了他們生活里的角色,飾演的同樣也是一對夫妻。 丈夫威廉姆是一名內科醫生,妻子愛麗絲則是一家畫廊的經理,他們憑借著事業的成功和家庭的富裕活躍在上流社會的社交圈裡。然而,頹廢、平靜的精神生活令他們厭倦;於是,他們渴望尋找一份刺激。在一次聚會中,威廉姆偶然救了一個吸毒過量的女子,並因此陷入了性的誘惑。與此同時,愛麗絲也被一個風度翩翩的紳士所俘獲。兩人在沖動與逃避里失去了面對他們人生的勇氣。當一切游戲結束時,他們才認識到什麼是最值得珍惜的。《緊閉雙目》本來定在1998年聖誕節發行,後又推遲到1999年初。(美國華納兄弟影片公司出品,彩色,編劇:斯坦利.庫布里 克等,主演:湯姆.克魯斯,尼克爾.基德曼,基尼弗.傑森.萊伊,西德尼.葆拉克)
1999年3月7日 庫布里克在英國去世,享年71歲。
戈達爾 戈達爾(1930~ )
Godard,Jean-Luc
法國電影導演。新浪潮電影的代表人物之一。原籍瑞士。1930年12月3日生於巴黎。原是《電影 手冊》和《藝 術》雜志的電影評論員,後與F.特呂弗、C.夏布羅爾等人形成「電影手冊」派。1960年完成第一部故事片《精疲力盡》,成為新浪潮的代表作。此後,他又執導了《一個女人就是女人 》、《隨心 所欲》、《卡賓 槍手》、《蔑 視》、《瘋狂 的比埃洛》、《男性-女性》和《中國 姑娘》等。這一時 期的影片,從內容和形式都具有反傳統的特點,引起西方影壇的激烈爭論。1968年後,他受極左思潮的影響,組織了戰斗電影小組,拍攝了更加抽象和形式主義的《東風》、《真理》、《直到勝利》等影片 。80年代後又開始拍攝故事片 ,1983 年導演的《芳名卡門》在當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獲金獅獎。
————————————————
戈達爾1930年12月3日生於巴黎。他在法國和瑞士邊界的雷曼湖畔度過了少年時期,進入青年時期後迅速陶醉於電影世界,與特呂弗和羅梅爾等人終日在巴黎的「亨利·朗格洛瓦——法國國家電影資料館」里接受各種電影的洗禮。隨後不久便在《電影手冊》等雜志上發表影片評論文章,並模仿希區柯克等老前輩,一邊進行寫作,一邊製作自己的短片,為拍攝正式的長篇作品積累經驗。1960年,戈達爾發表了第一部長篇電影作品《A BOUT DE SOUFFLE/精疲力盡》,在世界電影界引起了軒然大波,其完全無視傳統電影理論的拍攝手法帶來了褒貶不一的評價。和安娜·卡利娜結婚以後,以她為主演的「新浪潮」電影代表作一部接一部地問世。戈達爾成為全球最受注目的導演之一。
戈達爾有句名言-電影就是每秒24格的真實。
1967年戈達爾拍攝了政治題材的影片《LA CHINOISE/中國姑娘》之後,很快就與安娜·卡利娜分手並和這部影片的女主角維阿塞姆斯基結為夫婦。1968年朗格洛瓦的解任,戛納電影節的終止事件,五月風暴等一連串的動盪使戈達爾又轉入對反映時政的藝術作品的探討和研究。他組織了「基卡·維爾托夫小組」,專門製作革命題材的影片。1973年戈達爾離開巴黎,和馬里·米維爾在格勒諾布爾共同創建「聲音影象」,投入錄象時代的新鮮體驗。
1979年戈達爾的《SAUVE QUI PEUT (LA VIE)/各自逃生(生活)》公映之後,曾引發了「戈達爾電影已走向商業化」的爭議,而他卻對這一切置之不理,獨自來到瑞士,再次開始了新的冒險。他運用手提攝像機和電影攝影機交替或同時拍攝,力圖展現全新的視聽世界。在進入新世紀後的今天,戈達爾再出江湖。這次,他為我們帶來了一部壯觀宏大的作品,一部向世人展現了他長達十餘年的編排過程和電影這一特殊藝術形式的百年歷程的作品。這就是《 HISTOIRE (S) DU CINEMA 》——《電影史》。
戈達爾電影作品一覽(1954-1969)
1954 混凝土行動(短篇) OPERATION BETON
1955 一個風騷女人(短篇) UNE FEMME COQUETTE
1957 (夏洛特和維羅尼卡)所有的男人都叫帕特里克(短 篇) CHARLOTTE ET VERONIQUE OU TOUS LES GARCONS S'APPELLENT PATRICK
1958 夏洛特和她的情人(短篇) CHARLOTTE ET SON JULES
1958 水的故事(短篇) UNE HISTOIRE D'EAU
1959 精疲力盡 A BOUT DE SOUFFLE
1960 小兵 LE PETIT SOLDAT
1961 女人就是女人 UNE FEMME EST UNE FEMME
1961 懶惰(「新七宗罪」的1篇) LA PARESSE (Episode des SEPT PECHES CAPITAUX
1962 隨心所欲 VIVRE SA VIE
1962 新世界(「歐帕格」的1篇) LE NOUVEAU MONDE (Episode de OPAG)
1963 卡賓槍手 LES CARABINIERS
1963 大詐騙犯(「世界詐騙故事」的1篇) LE GRAND ESCROC
1963 蔑視 LE MEPRIS
1964 另外一幫 BANDE A PART
1964 已婚女人 UNE FEMME MARIEE
1965 阿爾法城 ALPHAVILLE OU UNE ETRANGE AVENTURE DE LEMMY CAUTION
1965 蒙帕那斯-立瓦羅斯(「看到的巴黎」的1篇) MONTPARNASSE - LEVALLOIS (PARIS VU PAR…)
1965 瘋狂的比埃羅 PIERROT LE FOU
1966 男性,女性 MASCULIN FEMININ
1966 美國製造 MADE IN USA
1966 我知道的關於她的兩三件事 DEUX OU TROIS CHOSES QUE JE SAIS D'ELLE
1966 提前或2000年的愛情(「世界上最古老的職業」的1篇) ANTICIPATION OU L'AMOUR EN L'AN 2000 (Episode film LE PLUS VIEUX METIER DU MONDE)
1967 攝影機的眼睛(「遠離越南」的一篇) CAMERA-OEIL (Episode de LOIN DU VIETNAM)
1967 中國姑娘 LA CHINOISE
1967 天才兒童的E調行板間奏的往返(愛/愛與憤怒)(「復仇或E調愛情/70」的1篇) L'ALLER ET RETOUR ANDANTE E RITORNO DES ENFANTS PRODIGUES DEI FIGLI PRODIGHI ou AMORE (Episode de AMORE E RABBIA ouVANGELO/70)
1967 周末 WEEK-END
1968 快樂的知識 LE GAI SAVOIR
1968 一加一 ONE PLUS ONE
1968 一樣的電影 UN FILM COMME LES AUTRES
1968 一部美國電影 ONE AMERICAN MOVIE (ONE A.M.)
1969 布列顛之音 BRITISH SOUNDS
1969 真理 PRAVDA
1969 東風 VENT D'EST
1969 義大利的斗爭 LUTTE EN ITALIE
戈達爾電影作品一覽(1970-1989)
1970 弗拉基米爾和羅莎 VLADIMIR ET ROSA
1972 一切順利 TOUT VA BIEN
1972 寫給簡的信 LETTER TO JANE
1974 此處與別處 ICI ET AILLEURS
1975 二號 NUMERO DEUX
1975 怎麼樣? COMMENT CA VA?
1976 6×2 SIX FOIS DEUX (Sur et sous la communication)
1978 兩少年環法漫遊 FRANCE TOUR DETOUR DEUX ENFANTS
1980 各自逃生(生活) SAUVE QUI PEUT (LA VIE)
1979 「各自逃生(生活)」的劇本 SCENARIO DE SAUVE QUI PEUT (LA VIE)
1981 寫給弗雷迪布阿什的信(短篇) LETTRE A FREDDY BUACHE
1981 受難記 PASSION
1982 「受難記」的劇本 SCENARIO DU FILM PASSION
1982 畫面轉換(「不同名目的轉換」的1篇) CHANGER D'IMAGE (Episode de CHANGEMENT A PLUS D'UN TITRE)
1983 卡門 PRENOM CARMEN
1983 向瑪利亞致敬 JE VOUS SALUE MARIE
1983 「向瑪利亞致敬」的手記 PETITES NOTES A PROPOS DU FILM JE VOUS SALUE MARIE
1984
-85 偵探 DETECTIVE
1985 軟與硬 SOFT AND HARD (A soft conversation between two friends on a hard sub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