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銀幕上的好演員 生活中的「老頑童」 一生無憂無慮 快樂活到92歲
後來我一直想,老一輩的那些演員,像石揮、張伐他們,為什麼總能把戲演得那麼耐人尋味?我覺得這跟他們長期在話劇舞台上的歷練,是分不開的。
話劇這門藝術非常鍛煉演員,因為你的好你的差,觀眾都一目瞭然。它不像電影,電影這一條拍差了還可以重來,再不濟還可以摳像用替身。但話劇不行,你若演砸了,觀眾就不買賬,不買賬沒票房,沒票房那你的演員這碗飯,恐怕也就端不成了。
所以像石揮、張伐等這些老演員,他們都是話劇演員出身,往往在舞台上都卯足了勁兒,想盡一切辦法讓自己所演的角色給活起來。而一旦話劇演好了,再拍電影,那就簡單太多了。
而我們今天要說到的這位演員,他跟石揮、張伐他們一樣,也是話劇演員出身。演話劇出了名,後來再拍電影,成了電影明星。他是誰呢?他就是——上影廠著名的演技派好演員和段子手白穆先生。
如今說起白穆這個名字,可能很多年輕觀眾不熟悉,可在上影廠,在那些我們非常熟悉和喜愛的大明星心中,他卻是備受尊敬的一位老前輩。而且,這位幽默風趣愛 搞笑 的「老頑童」,一直都是上影廠女演員最喜愛的老人之一呢。
好,我們先來看看,在白穆的從影經歷中,他都有哪些角色,令我們難忘呢?《不拘小節的人》這部電影,不知各位是否有看過?它拍攝於1956年,是一部諷刺喜劇片,諷刺的是一位在平時生活中不講公共道德的人,名叫李少白。他坐火車「霸座」,馬路上亂扔東西等等,都很令人不齒。而扮演李少白的這位演員,就是白穆。
看他在《不拘小節的人》中的表現,那種犯了錯誤還一本正經茫然不知的模樣,真是讓人又好氣又好笑。影片中玩得興起的李少白,順手抓起老人的眼鏡盒當魚食扔進魚池的鏡頭,大家還記得吧?演得真是生動極了。
如果各位沒看過他主演的《不拘小節的人》的話,那《南征北戰》這部經典電影,大家一定都記憶猶新吧?在其中,白穆扮演跟在項堃旁邊的敵參謀長,那句「這不是我們無能,而是共軍太狡猾」的台詞,將一個戰敗後還極力辯解的失敗者形象暴露無遺。給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除此之外,演技佳的白穆,還曾在《淮上人家》、《閩江桔子紅》、《逆風千里》等電影中出演角色,演的都是配角或反派,但表演沉穩內斂,分寸感極強,所塑造的人物千人千面,卻又真實可信。
白穆這個人,是天生的樂天派,性格很幽默。這使他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境,都能以非常坦然的姿態來面對。他出生於1920年,小時候家窮,所以很早就外出謀事。因為愛好文藝,性格又開朗,所以17歲就跟一幫朋友一起演話劇。
1941年他進入中國旅行劇團,正式當起了演員。後來他進入苦幹劇團,並在這里認識了石揮、張伐等人。白穆是個有心人,自己不演戲的時候,就會跑到側幕去看石揮他們的表演,並進行琢磨,為啥他會演得那麼好?為何他要那樣演?這么觀摩的時間久了,他也摸出了許多門道,並運用到自己的表演中。
1947年,已經在舞台上頗有名氣的白穆,開始參加電影的拍攝,並在新中國成立後,成為了上影廠的演員,還擔任過上影廠演員劇團副團長的職務。特殊十年期間,白穆也受到沖擊,但生性樂觀的他,卻沒有唉聲嘆氣,也沒有愁雲滿面,而同樣是嘻嘻哈哈,就跟個沒事人一樣。就這樣,他有機會參演了《春苗》和《難忘的戰斗》等電影,也讓我們看到了他所扮演的院長杜文傑和特務陳福堂這兩個頗為經典的形象。
在上影廠,白穆為何會受到所有演員的喜愛呢?我覺得同樣跟他的性格有關。他人很幽默,看似沒正形,但實際上心地非常善良,跟誰都能處到一塊。每次聚會,他都是 搞笑 擔當,負責插科打諢講段子,並把大家都逗得哈哈大笑。記得有一次安排他與向梅、朱曼芳幾個人坐一起,他就不滿意,大叫「她們太老,我還年輕,我要和年輕美女坐一起」,而被「嫌棄」的向梅、朱曼芳等早笑得前仰後合了。
而正是這樣一個童心未泯的「老頑童」,內心卻有自己的堅持。他從上影廠退休後,有很多影視公司前來請他拍廣告,並許以豐厚的報酬,但都被他婉言謝絕,說:我老了,你讓別人去拍吧。可是遇到一些傳播正能量的事情,他又總是跑在最前頭,顯示出自己「老當益壯」的一面。
可能很多影迷都知道,由上海譯製片廠翻譯的外國影片中,有很多上影廠的演員參加配音。可大家發現了嗎?在這些譯製片中,卻獨獨沒有白穆的聲音,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早在50年代的時候,白穆就曾在上譯廠參加過一部譯製片的配音,可當他聽到自己的聲音後,大叫「媽呀,這是人的聲音嗎?天啊!」並讓譯製片廠的廠長陳敘趕快抹掉。所以,從此白穆不再為譯製片配音,盡管他和陳敘是最好的朋友。他說:人要有自知之明,這不是我乾的活,就不能強求。
我想,應該正是白穆的這種崇尚自然、淡泊名利的個性吧,所以他的心態一直都非常好,好像永遠沒煩惱一樣。而心態好的人,往往會長壽。這是白穆個人的經驗體會。他說:人生在世,一定要精神放鬆,無憂無慮,身體就會更 健康 ,人也會長壽。事實上,白穆的確是個長壽老人。他去世的時候是2012年4月26日,這一年,他92歲。
可能在星光璀璨的上影廠演員隊伍中,白穆不是最耀眼閃亮的那一顆,可他身上的樂觀精神,和一切順其自然的人生態度,卻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一個活得輕松自在的人,總是最受歡迎的,這一點,在白穆身上,得到了最好的體現。
『貳』 《不拘小節的人》觀後感
諷刺文學作家李少白擅長在作品中諷 刺挖苦別人,而自己卻是個不講公共 道德的「不拘小節」的人。一次,他 應邀去某市作報告,雖以 文人雅士 自居,卻做了一系列不文明的事:坐 火車占兩個人的位置,吃水果亂扔果 皮,游湖逛公園、參觀圖書館、看戲 時又惹了許多麻煩,受到人們的指責 。陪伴他的某市文聯趙主任,是個忠 厚長者,老是替他向別人賠禮道歉、 墊付罰款。李少白未見過面的女朋友 敏英恰巧親眼目睹了他的所作所為, 當李少白作完報告到敏英家拜訪時, 敏英當面嚴詞指責他不講公共道德的 惡劣行為,使他面紅耳赤、十分狼狽 。兩人的戀愛關系也因此而徹底告吹 。
『叄』 《俠僧探案傳奇之大夜叉》是什麼電影,豆瓣評分這么高
《俠僧探案傳奇之大夜叉 》是一部動作影片。[1]
太子趕往惠王府吊喪,遭人襲擊,刺客使用的兵器正是公輸宏死前復原的諸葛連弩。夜叉勢力已經擴展到王宮,危及皇權。顧天凌深夜請李少白入宮。太子攜百官聽慧仁方丈普法講佛,夜叉再次派人行刺。幸好齊王出手相救,假扮太子的李少白才逃過一劫。太子設宴感謝齊王,卻在宮殿設置機關,將齊王囚困。李少白解析案情,指出齊王才是夜叉組織的真正頭目——大夜叉,但他卻沒想到齊王就是自己的親生父親。
『肆』 有一個電影裡面有一個角色叫李少白的是什麼
新晉人氣小生韓朔飾演李少白
大型懸疑古裝系列電影《俠僧探案傳奇》又名《少林寺探案傳奇》將於今晚登陸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黃金檔播出,該劇由導演海濤精心執導,當紅小生韓朔領銜主演,匯集李美慧、劉磊、袁中方等傾情演繹,該劇講述北宋晚期,京都開封地區奇案頻發,犯案者多為身手詭異,神行莫測的武林高手。當地官府無力偵辦,牽扯上少林的七十二絕技,少林方丈派其俗家弟子李少白(韓朔飾)前往偵查,李少白在破獲一宗宗奇案的同時發現所破案件均與一個神秘的幫會—「夜叉門」有關,從而揭露出一個驚天陰謀的故事。
『伍』 《俠僧探案傳奇》的結局到底是什麼
李少白在知道自已的身世後,在雨中把他過往的一切回味了一遍,雨過天晴,他已然知曉了一切。莫千里對他假死於父親齊王手中而無動於衷,菱兒淚流滿面是因為李少白再也不是曾經她愛慕的那個人了。
新皇離奇咳血是因為躲避在少林寺大殿時中了毒,不久於人世。慧仁方丈是最後的大贏家。李少白醒來先哭後笑,悼念曾經那個自己的死亡,笑全新的自己的重生,冷漠、目空一切的王者眼神充分證明他由佛而成魔的轉變。
劇情簡介
大型古裝探案劇《俠僧探案傳奇》講述北宋晚期,京都開封地區奇案頻發,犯案者多為身手詭異,神行莫測的武林高手。
當地官府無力偵辦,牽扯上少林的七十二絕技,少林方丈派其俗家弟子李少白(韓朔飾)前往偵查,李少白在破獲一宗宗奇案的同時發現所破案件均與一個神秘的幫會—「夜叉門」有關,從而揭露出一個驚天陰謀的故事。
該系列電影在展現少林功法的同時,逐一探尋財」、「色」、「賭」、「氣」、「偽」、「酒」、「貪」、「毒」、「嗔」、「痴「等佛法戒律,至結局辯法參禪,去偽善、去怨氣、平殺戮、去邪念至「萬法歸禪」,正所謂「萬法皆空歸性海,一塵不染正禪心」。
《俠僧探案傳奇》(曾用名《少林寺探案傳奇》)是由河南電影電視製作集團有限公司、河南電影製片廠、北京中廣星媒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和付氏兄弟國際影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投巨資聯合出品的大型古裝探案劇,由海濤執導,韓朔、李美慧、劉冠成、張哲浩主演,自開拍以來就很低調,保持著神秘的感覺。
該劇共十部,分別是第一部《聚義錢庄》,第二部《王陵之謎》,第三部《白馬鏢局》,第四部《大興賭坊》,第五部《洛陽花會》,第六部《醉玲瓏》,第七部《開封府》,第八部《催命符》,第九部《將軍府》,和第十部《大夜叉》。
『陸』 求 俠僧探案傳奇之洛陽花會 百度雲免費在線觀看資源
《俠僧探案傳奇之洛陽花會》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3qgKgVjP_hRxjSs6d_alxA
作品相關簡介:《俠僧探案傳奇之洛陽花會》是由河南電影電視製作集團有限公司、北京中廣星媒影視文化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古裝探案劇,由海濤執導,郭子聖、謝繼武編劇,韓朔、李美慧、劉冠成、張哲浩等主演。
該片主要講述了洛陽花會期間江湖各派欲重新推選武林盟主,而所到洛陽的江湖人士很多都因「牡丹使者」離奇死亡。李少白等人前去查案,得知殺害武林人士是加入夜叉組織的醫五七所為,隨後李少白等人合力破案的故事。
『柒』 李少白是什麼人物
李少白是著名中國電影史研究者,中國電影發展史作者之一。
李少白,1931年7月1日出生於安徽太和縣的一個偏僻鄉村,他的中,小學時代在戰爭的動盪中度過,其父是皖北一帶有名的醫生,其刻苦,嚴謹的治學態度對李少白產生很大影響,使李少白在艱苦的條件下克服重重困難,堅持學習,對他後來從事電影理論研究影響頗大。
從影之路
1949年棄學從軍,1950年被分配到重慶西南大區影片經理公司工作,那時公司除放映國產片和蘇聯片外,還接收了大量美,英等影片,這樣使李少白對影片有了比較廣泛的接觸,開始了對電影的學習和鑽研,1951年底在大公報上發表談蘇聯影片起死回生,從這時開始,他經常在報刊上發表影評文章。
1954年,調到北京電影發行總公司宣傳處工作,參加公司的選片工作,並撰寫了大量關於羅馬11時,沒有留下地址的信,馬路天使,起死回生,南海潮等國內外影片的評論文章。1956年,被文藝報聘請為電影方面的評論員。
1957年,調到影協。1958年,調到電影協會電影史研究室,參加了由程季華主編的中國電影發展史的編寫工作,這是一部史料翔實程度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中國電影史書,於1963年問世,影響深遠。此後,著意於電影理論和電影美學的研究。
『捌』 《夜叉》這個電影有什麼深意
從俠僧探案傳奇結局說起
首先,這系列電影的確是良心劇,用心劇,光看燈光、背景和音樂,就知花了很多功夫,很多人沒看懂,沒看明白,就說有很多BUG,這其實是大錯特錯的!所有的台詞和畫面片斷,情節對一切是有交待的,只是你看不看出來而已!
要說很多人看不明白,很正常,其實和很熱的(寒戰)、(黑俠帝國)一樣,那是剪輯的功夫高明,光看一集,很難明白事情的來龍去脈!
可以想像這是一個游戲,大夜叉是一個GM(這個游戲裡面,所有人,所有事都是按GM設計流程去走,去辦事,不走不辦就得死,所以,所有場景都是有用的),游戲為主人翁少白設計很多,麻煩障礙,讓主角去通關。
目的只是最後大夜叉說的:
1、看透世間的一切(這些人你根本看不清,這個世道,你根本看不懂,他們表面仁義,背後卻暗藏殺機),
2、我就是想讓你當皇帝,成為文武超群的盛世君主(對社會(錢庄,運輸),百姓(武林),兵權,官場和皇宮都有過深層的接觸),
3、可你心不狠,如何服眾(為什麼一定要逼菱兒假死離開少白,為什麼一定要殺龍九和狄八方)。
設計的流程如下:
1:設計商業。《聚義錢庄》2:設計勾結番邦。《王陵之謎》3:設計交通運輸。《白馬鏢局》 4:設計宦官,禁宮。《大興賭坊》韓天佑微不足道,未曾露面就自殺的黃公公。 5、設計武林《洛陽花會》 6:設計各州府官員。《醉玲瓏》7:設計中央政府(開封是首都),《開封府》和《催命符》 8:設計兵權。《將軍府》 9、設計皇宮內部。《大夜叉》,最後起源少林,結束少林,逼少白一定要到少林現身(少白想明白了整件事,就找過他師傅和乾爹想看看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但被他師傅和乾爹拒絕見面,少白無路可走了)。
這樣一個完美的游戲。
說一些很多人看不明白的吧,其它的由各位自已慢慢想了。
從結局說起吧
女主角菱兒有沒有死?或者是不是一個活死人?
電影裡面無端端有特別放出一段:莫千里幫一個當地的首富從死人變活人的事,而且當時為什麼會被少年的菱兒看到?而齊王之後抱到少年的菱兒說「不用怕、不用怕」這裡面很有深意的,這已經作交待和說明了:
1、莫千里是另一個GM,死了的人是可以弄活過來的。
2、齊王之後抱到少年的菱兒說「不用怕」,那是為了以後莫千里用同樣手法救菱兒的。早一點就提示菱兒「不用怕」,所以菱兒是完全可以被莫千里救活來的。
3、菱兒最後流眼淚,說明是一個還有感情的人,不是活死人(有人會認為是殺慧王時,被背的那個。)
(俠僧探案傳奇之《大夜叉》
殺慧王那個人是大夜叉的管家,理由如下:
1、現場有宮里特有的香料和香料中有一股屍臭味(其中加了防止屍體腐爛的草葯),這不正是齊王家有這種香料和銹娘用的毒針的屍臭味(符合這兩種的只有齊王家了)
2、慧王認識齊王的管家(管家經常正面與各大王爺家有來往的)
3、莫千里說了:區區一個趙慧還沒有資格要他親自出手,那麼也不用更高級的大夜叉親自出手了(大夜叉無論用齊王或帶面具親自出手的話,慧王肯定不是這個表情的)
4、當大夜叉的管家和少林方丈打時正用的是龍爪手,而且武功極高,符合這這些條件的只有齊王的管家了
太子為什麼叫李衛去祖廟呢?
其實,夜叉門「故意」放風出來,晚上要在祖廟殺太子,太子不想去,但又不能不去,因為聖旨說慧王無子,聖旨講明是要太子一定要去守靈的,太子收到晚上有人要在祖廟殺他的消息(夜叉故意放風出來的)後,不敢自已去,那隻能叫李衛代替自已去了。所以,才有一畫面:是代表太子的李衛在房裡面被笑書生和綉娘拿下了。
而另一畫面:太子很捨不得李衛去代替自已去死,所以就說了句:「李衛跟了我很久,很不舍,但是我要的是天下」。。。。。
龍九被逼為什麼要去偷那個沒用的玉璽?
這也是大夜叉出的高招,就是要告訴太子知道,太子的皇宮是不安全了,(太子自已還不知道,需要主動提點下了)夜叉門的人可以輕松出出入入皇宮裡面了,可以輕松來到皇帝和太子身邊犯事了,你太子又奈何不了我!
太子沒辦法了,火燒到眼前了,現在才知道宮不安全了,想來想去,只有到少林寺才是最安全的。。。。。所以只能到少林寺去了。(這其實也是大夜叉逼得太子一定要到少林寺,少白就是在少林寺,而且最後一定要現身結束這件事)
實際上大夜叉想殺太子太輕鬆了。。太子弱智啊!
最後到了少林寺,又回到了游戲原點了,齊王先主動表明自已才是皇室正宗,後又主動戴面具告訴大家他是大夜叉,也借莫千里向笑書生的口主動說出來,齊王是夜叉門的主人。所有的惡都是齊王做的,(這與少白一點關系都沒有),少白想得到之前被夜叉門害過的人的支持,那少白必須是大夜叉的對立面,而且
少白必須要幫大家幹掉大夜叉,才能贏得所有人的信任和威望。
莫千里之前向少白說「這游戲運作並不高明,但很有意思,少白一開始就被放在夜叉新門主的位置。」(那麼齊王設計的是,最後舊門主齊王一定要死的,但舊門主齊王是GM太強了,無人可以和GM PK,GM只有自已刪除自已。。。所以自殺是必然的。。)
莫千里一開始在微笑看戲的,後來搖頭了,1、莫千里明白,這雖然是早已設好的結局,但齊王是他相識多年的好友,掛了,莫千里心裡也很傷感。2、少白日後會成為新皇帝,身份不同了,菱兒與少白更不可能了。
這裡面有一個關健是:李少白為什麼一定要去少林寺現身呢,少白完全可以不現身呀?
李少白在求見師傅的時候就已經明白是什麼回事了。知道太子走頭無路只有到少林寺了,也明白了只有最後一場戲要靠他現身來完成了,但少白不願意去做,少白想去見師傅,但他師傅不肯見他。其中那個小和尚說得很有深意:小鳥跌下來了,小和尚說「應該如何放回鳥巢呢」。當狄八方去少林寺找少白時,那個小和尚為什麼要假話,說少白不在少林寺而且已經好久沒見過他了(少白明明剛剛來找過師傅的)。
李少白沒法又得去找乾爹,但乾爹任你狂叫也不願見他,李少白明白了,他也只是一個棋子,他走不走都由不得自已選擇了,他只能配合他師傅和乾爹。。。還有大夜叉,走完這最後的一場戲了。
這里我還發下我曾經發表過 前五位高手的排名的貼子:
第一是大夜叉,一招殺死武林盟主喬上舟的師傅丐幫幫主,那一招真是太霸道了。並且擊敗少林方丈。
第二是天劍老人,在洛陽花會裡面,大夜叉請天劍老人來維持武林平衡,可見其實力之強。但他的武功比大夜叉弱。要是比大夜叉強,大夜叉根本請不動他。
第三是李少白乾爹,是方丈的長輩,實力在少林方丈之上。60年來只有兩個能破十八羅漢陣。只有他和大夜叉。
第四是笑書生和第五少林方丈差不多。但莫千里說只有大夜叉才能治得了笑書生?笑書生也說平生只輸過給大夜叉一個人。加上李少白說了輕功笑書生和大夜叉接近,所以笑書生應比少林方丈強點。(在俠僧探案傳奇之將軍府 裡面的龐虎就親自和龐豹說過「笑書生就在他對面殺人,可龐虎連笑書生怎樣出手也看不清,笑書生的功夫絕不在少林方丈之下」——原話)
但最後,笑書生加綉娘為什麼被少林方丈一招就倒下了?其實是故意示弱的(都是安排好劇情,大夜叉一個少林弟子也不想傷害,笑書生和綉娘殺都是士兵,笑書生和綉娘一定要敗下來,讓大夜叉有意暴露身份出來打打,大夜叉都註定要輸。大夜叉20年前都可以破十八羅漢,20年後破不了嗎?)夜叉門莫千里都不想出手,浪費精力呀?
而燕十三們根本不入流,燕十三被大夜叉逼得要裝瘋連心愛的女人也保不了。燕十三打不過喬上峰,要是打得過,上屆盟主就已經是他的了。他想當盟主很久了。喬上峰打不過他師傅唐大通(曾經的天下第一)的,而喬上峰師傅(曾經的天下第一)居然被一招搞掂,所以李少白乾爹一開始表明:說大夜叉是幾百年來最有慧根的一個,連達摩都要讓大夜叉三分!但為什麼,笑書生加一個綉娘和少林方丈打的時候,居然一招就倒下來了。之後就不再出手了呢?各位自已想下了。。。。。。。。。。。。。。。。
俠僧探案傳奇之洛陽花會
1、少白故意叫菱兒去2000公里外送信時,目的為的只是引菱兒離開當時很危險的萬花樓,菱兒表面上說:「你就是想我離開,你好跟那個女的鬼混」但菱兒為什麼一出萬花樓就痛哭,而且哭得很傷。很傷。很傷。
(那是大夜叉按排她的任務是引導和保護,而且最後必須要假死一定要離開少白的),菱兒心裡明白少白叫她送信實際上是為保護她,她這時已經對少白動心,但想到大夜叉的按排「是一定要離開少白的(她明白少白的身份,她與他的結果絕無可能)」,她動了真情一出門口痛哭了。)
2、喬上舟也是局外人,大夜叉設計醫五七「主動」代表宮里來佔領武林,(實際上醫五七暗裡是大夜叉的人,理由是只有大夜叉才能傳他的陰手一指的功夫,而且他又幫陳奎按裝舌頭),
醫五七「放風」代表宮里來佔領武林,喬上舟怕頂不住,就叫來少白,少白一來,那麼大夜叉也要來,喬上舟知道少白的身份(夜叉門要保護少白的),但不知道這其中也是大夜叉設計暗裡的一個局,
喬上舟在下雨夜對那個人說「窩囊」 那個人是他的兒子喬小舟,說我是「窩囊」,但我無法見光,喬小舟想在世人面前顯示自已的實力,但一直被喬上舟壓著,不服氣。但畫面一轉,下雨夜就是那個男掌門扮得和喬小舟一樣的裝扮去見醫五七代表「宮里的人」,回來和女掌門說,見到啦,(宮里出的條件是)「
無非是百般游說,賜銀賞金」。。「在這關健時候,我不能對不起喬上舟」 這表明男掌門是站在喬上舟這邊的,武林一定要有自已尊嚴的。
喬上舟很明白,武林一直是站在中間的,一邊是皇權,一邊是夜叉,但武林是獨立的,武林不能是屬於皇權或夜叉,武林要有自已的尊嚴,武林是獨立的。所以他自殺,為的是引起武林憤怒,武林是有自已的身份的,是任何勢力都控制不了的!
很多人看不明白,大夜叉這個GM為什麼不親自動手來殺醫五七,非要用個「請」字來 叫天劍老人動手。
1、大夜叉明白,武林是有自已的身份的,武林要有自已的尊嚴,他不能親自出面來殺醫五七。醫五七也很強。
2、醫五七表面是代表宮裡面,但暗裡是夜叉的人,夜叉門裡面的人不能在這么多人面前自已動手殺自已人。
3、夜叉門裡面的人如果動手了,那麼夜叉門也會引來武林的厭惡,讓武林覺得夜叉門也想來控制武林了,這對少白日後是很不利。
最後說說故事的起點
結局裡面齊王管家原話有講到:老爺少年的時候和民間一女子相戀,菱兒是齊王的義女。可以設想一下:
1、齊王少年過得很自由,但後來被皇權的打壓,走頭無路了,只能走上少林寺。
2、在少林寺,齊王憑天性悟性,很快就成為了首席羅漢。(這時皇權不可能不知道的,太子的父親不是笨蛋,肯定會繼續打壓他和少林的)
3、齊王這時如何是好呢?齊王雖然身有絕世武功,但手上沒兵沒權沒人。。。就開始布局設計這十篇游戲了,這肯定有找過自已的師傅(同時也是少林方丈的師傅)和少林方丈的師叔(李少白乾爹)
4、少林方丈的師傅和李少白乾爹肯定是代表少林認可,齊王才是正宗皇室身份的,但少林名譽很重要,少林是國教不能明刀明槍去支持齊王,對抗皇權,齊王想在少林建立基地,他們是不同意也行不通。而且
當時皇權也因為齊王在少林,一直不斷打壓少林。所以齊王必須離開少林,到外面廣招人,組織人手,暗裡對抗皇權。
5、齊王因此必須離開少林,但不能自已走人(這樣皇權肯定會懷疑的),而且齊王日後做的事是很惡的,不能這樣讓少林名譽受損。所以齊王一等那個民間女子產下少白後,就立即讓少林方丈去舉報自已行為不檢,這樣齊王就是少林的叛徒了,少林就有足夠理由不認齊王是少林的身份,齊王與少林表面脫離關系了。那個民間女子也是自願死的,脫離過程就是要經過十八羅漢棍。。。。
6、齊王被少林「有意」趕出後,皇權解除對少林的壓力,而且齊王一個人,全身受傷,回到京城,每天燒香念佛,不問世事了(齊王之後不跟任何女子有來往了,齊王難道真是如少林方丈所說的有色心嗎?),這樣皇權安心了。
7、齊王表面上說對少林方丈深惡痛絕,但實際上真是這樣嗎?能讓自已的兒子在仇家那裡呆二十年?不搶回在自已身邊?少林方丈為什麼只讓少白只做一個俗家弟子?而且從小就讓少白看遍藏書閣的經書,李少白乾爹為什麼也要和齊王一樣脫離少林的身份?之後,就是少林方丈只教少白讀經書,但一直不教武功給少白,作為俗家弟子經常外出卻沒有高深的武功,的確是硬傷,李少白乾爹負責在少林寺周邊保護著少白。。。。少白一踏入江湖就由齊王保護了。
8、而且一開始,少白是拒絕去辦案的,但為什麼少林方丈指定叫他去的,少白一開始是拒絕是不願意,但那個小和尚拿了信給少白,少白說:「師傅也學會要挾人了。
少白在菱兒「死了」後,不問世事了,回到少林在深山打坐,而少林方丈竟然主動去找少白,要求少白出去辦案,少白不肯,說「就算查到又如何,一樣是辦不了他們」少林方丈說「佛不殺生,但也不能坐視別人殺生」說服少白又要下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