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很多科幻電影里有這樣的高科技,就是在通明玻璃上甚至是空間里顯示動畫,能通過觸摸或者程序讓它變動,
一、透明觸摸屏
通過工控主機將畫面傳導至投影儀,投影儀所投射的畫面通過光折射鏡將畫面准確地折射於鋼化玻璃美觀的透明桌面。通過觸摸膜系統我們就可以實現透明操作了。
1.種類:直投、折投
1.直接投射於透明的畫面承載面,2.將畫面間接折射於透明的畫面承載面
參考:http://ke..com/view/9308262.htm
二、全息投影技術
全息投影技術也稱虛擬成像技術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記錄並再現物體真實的三維圖像的記錄和再現的技術。
其第一步是利用干涉原理記錄物體光波信息,此即拍攝過程:被攝物體在激光輻照下形成漫射式的物光束;另一部分激光作為參考光束射到全息底片上,和物光束疊加產生干涉,把物體光波上各點的位相和振幅轉換成在空間上變化的強度,從而利用干涉條紋間的反差和間隔將物體光波的全部信息記錄下來。記錄著干涉條紋的底片經過顯影、定影等處理程序後,便成為一張全息圖,或稱全息照片;其第二步是利用衍射原理再現物體光波信息,這是成象過程:全息圖猶如一個復雜的光柵,在相干激光照射下,一張線性記錄的正弦型全息圖的衍射光波一般可給出兩個象,即原始象(又稱初始象)和共軛象。再現的圖像立體感強,具有真實的視覺效應。全息圖的每一部分都記錄了物體上各點的光信息,故原則上它的每一部分都能再現原物的整個圖像,通過多次曝光還可以在同一張底片上記錄多個不同的圖像,而且能互不幹擾地分別顯示出來。
參考:http://ke..com/view/4294875.htm
㈡ 為什麼科幻片的空間站都很美,現實中卻很醜
由於技術的限制,現實中的空間站都是通過多次發射零件組裝而成,因此其真實的樣子都是比較丑的。作為科幻電影迷,很多人對於空間站都會充滿了期待,認為空間站就應該跟電影一般震撼而唯美,甚至覺得空間站就應該是一個宏偉的飛碟!但真實的空間站確實一個“長得”蠻丑的設備,只能說幻想終究是美好的,技術限制了科學家對於太空站的設計。
空間站雖然很醜確實人類智慧的代表,而科幻片中空間站則是我們所期待的美化版本而已。
㈢ 什麼是電影的空間造型如何分析一部電影的空間造型
「電影是三種時間藝術和三種空間藝術的綜合,這三種時間藝術是:詩歌、音樂、舞蹈;三種空間藝術是:建築、繪畫、雕刻。因此,電影是第七藝術。」
影視藝術是時間藝術與空間藝術的復合體,它既象時間藝術那樣,在延續時間中展示畫 面,構成完整的銀幕形象,又象空間藝術那樣,在畫面空間上展開形象,使作品獲得多手段、多方式的表現力。但是,在以往的影視創作中,比較強調影視藝術作為時間藝術的觀點一 直影響著我們的創作方法。
由於電影的樣式和片種繁多,有注重完整故事情節、刻畫人物性格的故事片,有報道某一政治、經濟、文化教育、軍事或歷史事件活動的記錄片,也有運用各種美術手段和材料製作的美術片,還有記錄舞台藝術表演的戲曲片等等。在這些種類中又包含若乾片種。如故事片中有喜劇片、西部片、愛情片、科幻片等;美術片中有動畫片、木偶片、剪紙片;記錄片中有傳記記錄片、文獻記錄片、新聞記錄片等。它包括文學、戲劇、繪畫、建築、音樂、舞蹈等各種藝術成分,所以被稱為綜合藝術。
㈣ 探索神秘宇宙,值得一看的太空科幻電影
人類對於太空的 探索 從來沒有停止過,總是想弄清楚外太空有什麼,難道就不怕黑暗森林發生嗎。萬一引來了外星人怎麼辦,但是,在外太空 探索 還是有必要的,有什麼意義呢,看電影是怎麼理解的吧。
1.阿波羅18號
1969年7月20,阿波羅降落在月球表面,人類 歷史 以來的第一次登月成功,還在月球發現了外星生命。
2.異星覺醒
一次偶然的機會,科學家在火星發現了一個尚未成熟的生命體,然後將其帶回實驗室,然而,這是一個致命的錯誤。
3.紅色星球
當地球不再適合人類居住,為了尋求新的居住地,科學家不得不奉命前往人類從未涉足的紅色星球。
4.黑洞表面
消失幾十年的飛船突然發出求救信息,於是設計這飛船的威爾博士和船長受命前去營救,然而,船上的人己經全部死亡。
5.歐羅巴報告
幾十年前人類科學家推測木衛二是除地球外,太陽系中唯一一個有大量液態水存在的地方,而這代表有生命可能的理論正是歐羅巴報告的核心。
6.太空浩劫
太陽的逐漸衰竭,讓人類面臨有史以來最大危機,如果失去日照,大地將陷入黑暗和冰封,為了拯救地球,科學家飛向太陽。
7.太空旅客
在移民外太空的旅行里,120年的休眠,結果只睡了30年就醒了,男主人公熬不過寂寞的絕望喚醒了心儀的女孩,但這就意味著兩個人要度過剩餘的90年。
8.沖出寧靜號
一名懂得心靈感應術的少女逃到了寧靜號飛船上,她知道了不該知道的秘密被追緝。不經意間寧靜號陷入危機,宇宙食人生物,追逃,叛徒等等。都在考驗她。
9.深空失憶
本片集合了動作、懸疑、科幻、驚悚等元素,將地點設置在了地球滅亡邊緣的「極樂空間」號,雖然只是一群年輕的演員,但劇本、剪輯和場面的渲染都做當不錯,在密閉的空間里呈現出了《異形》般的驚悚,屬於小成本高質量的科幻影片。
10.天際行者
人類總是不斷開拓創新, 探索 未知的領域,而六十年代的蘇聯和美國都在霸主地位上當仁不讓,為了國家榮譽,那個年代的宇航員們無疑都是最勇敢的英雄,人類首次太空行走真是相當驚心動魄,技術水平灰常簡陋的年代,也許飛出外太空就回不來了,可是他們還是賭上性命去拼。
11.地心引力
該片主要講述的是一個在 探索 者號太空梭上的兩名男宇航員和一個女宇航員出艙進行哈勃望遠鏡維修時,遭遇太空碎片襲擊導致飛船發生嚴重事故後在太空中發生的故事。
12.阿波羅13號
《阿波羅13號》是一部外太空災難片,所以劇情也很好的呈現了外太空的壯觀華麗(其中「飛船的升空」與「飛船在太空間交接轉換」的場面就比較震撼人心),也刻畫了在災難發生前後人性的心理變化。
14.火星救援
《火星救援》講述了由於一場沙塵暴,馬克與他的團隊失聯,孤身一人置身於火星面臨著飛船損毀,想方設法回地球的故事。
15.星際穿越
《星際穿越》主要講述了一隊探險家利用他們針對蟲洞的新發現,超越人類對於太空旅行的極限,從而開始在廣袤的宇宙中進行星際航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