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魚》電影解說
一位年邁的父親在自己兒子的婚禮上講著自己用金戒指掉到一條捉摸不透的大魚的故事。父親主要想通過這個故事告訴在場的各位一個觀點——想要得到一位女士捉摸不透的心,只需要為她帶上一枚戒指。這個觀點贏得了全場的掌聲,可他的兒子卻很反感,因為這是他的婚禮,而父親卻在哪講重復了一千遍又「虛假」的故事。
兒子因為這個和父親吵了一架,父子倆三年再也沒說過話。但在三年後的某一天,兒子接到一個電話便回憶起父親從小給他講的故事。故事的開始當然是父親的出生,那是在一家普通的醫院,父親的母親躺著病床上用盡全力的分娩著,醫生們在床邊緊緊握著她得手給她鼓勵,只聽「biu~」的一聲,父親便彈射出來,完美的弧線,完美的落地,完美的滑過醫院長長的走廊,最後被一位胖胖的醫生接住,抱起端詳著,和普通的嬰兒沒什麼不一樣只是干凈許多,就這樣在眾人的驚嘆中神奇的出生了,名叫愛德華(電影里不是叫這個名字)
愛德華出生之後的童年更加的奇幻,因為他和他的小夥伴們找到了一位看著她的眼睛就能看見自己如何死去的女巫,幾位小夥伴都看見了自己的死亡方式便害怕的跑開,只剩下愛德華和女巫,他便告訴女巫自己面對她的能力的看法——能知道自己的死亡方式,是一個好處,因為你不會因為其它的原因死去,所以我想知道自己的。女巫面無表情的摘下了眼罩,讓愛德華看見了自己的死亡方式,便關上了門,讓一個小孩子在深夜一個人走森林回家,這也許就是女巫能力的自信吧。
奇幻的理由當然不只是女巫,還有愛德華長大的方式,大家都是一瞬間長大的,而愛德華是在一片歌聲中一小「會兒」長大的,他的腳漸漸的變大,褲子好像被提了上去,襯衣的扣子被撐開,就這樣愛德華長大了,但由於骨骼和肌肉適應不了於是就在床上躺了三年,這三年愛德華一直再找自己長大的原因,直到他看見了一段關於金魚的介紹「養在魚缸里的金魚長不大,而海里的金魚就會變大。」
三年過後,愛德華開始全面的表現自己的優秀:體育健將,樂於助人,勇敢,規劃大師,他在這個小鎮把能做的都做了,直到一位巨人的出現。
這位巨人破壞了小鎮的房屋,吃了羊,還吃了狗,所以遭到了全鎮人民的憤怒,想除去他。而鎮長覺得大可不必,只需要有人去勸巨人離開就可以了,那麼……「我去!」眾人隨著聲音讓開了一條道,愛德華就站在道路的中央,輕松而又自信的樣子朝鎮長走了過來,鎮長說:「他可以輕松的捏碎你的腦袋。」「我想沒那麼容易。」愛德華自信的丟下這句話來到了巨人所在的洞穴,巨人在兩聲「友好」的回應後走出來洞穴。幾番交談後愛德華發現巨人並不殘暴,他只是太餓,怎麼吃都吃不飽,父親問巨人:「你有沒有覺得是這個小鎮太小才讓你吃不飽的?你聽說過大城市嗎,聽說那裡有一眼望不到天花板的大樓,肯定能讓你吃飽。」「你只是想騙我離開。」「不,我是想和你一起離開。」於是愛德華就和巨人一起離開了小鎮。
離開小鎮的路有兩條,一條是新路,一條是舊路,愛德華就想走舊路,為了讓巨人相信自己會和他匯合,就把自己的包給了巨人,然後兩人各自上路。
愛德華走在這條陰森、恐怖的道路上,發現了一個如世外桃源的小鎮,鎮子的地面是柔軟的草地,這里的居民都光著腳很開心的樣子,愛德華一臉疑惑,讓他更疑惑的是鎮長迎接他時已經知道他的名字和來的時間,一臉疑惑的愛德華被熱情的鎮長拉到一間房子里見到了一位老鄉,就是在愛德華之前離開小鎮的詩人,三人面對著面,笑而不語的坐著,鎮長的女兒歡快的跑進來,鑽進桌子底下,一點都都不是惡作劇的解開愛德華的鞋帶迅速的帶上他的鞋子朝小鎮門口歡快的跑去,在臨近小鎮門口時小女孩趕緊打上結,扔上了那小鎮獨特的鞋櫃,獨特在哪呢?只管放,卻不管拿,因為太高了,又沒有可以支撐樓梯的地方,所以拿不到了。愛德華只能無可奈何,嘆了一口氣,面對這樣一個可愛的小女孩充滿快樂的「惡作劇」你怎麼也憤怒不起來,也開心起來,只能「哎~」
到了傍晚,夜幕降臨,小鎮的人們歡歌載舞,鎮長和詩人拉著愛德華加入其中。在這一群中,每個人都是溢出來的歡樂,臉上能用上的器官都用盡了全力,連皮膚也隨著使出了渾身解數擠出了「歡樂」的皺紋,可這樣表現出來的歡樂讓愛德華很迷惑,他們的笑好像不是幸福(在跳舞段表現的),而是一種不用勞動,不用付出就能安居樂業的快樂。愛德華感覺到了不對,叫停了舞會,說:「我要離開,就在今晚。」鎮長和居民都疑惑的望著他,鎮長問:「為什麼,這里是最適合落腳的地方?」「對,就是因為它太好了,所以我才要離開,我現在還不想落腳。」鎮長的女兒問:「你沒有鞋怎麼離開?」「離開的話可能會很痛,不,是一定很痛。」愛德華堅定的說道。
說完,愛德華轉身離開,小鎮的居民在愛德華的背後面一片沉默和疑惑。
離開「美好」的路一定很困難,加上沒有鞋子的保護肯定是難上加難,最後還是深夜,我都開始准備給他燒香了,果然危險就這么的出現了,然後就被女巫(編劇)那無解的能力給救了,一句「我不是這么死的啊?」多麼耍無賴的活了下來,然後(不)順利的和巨人匯合走向大城市。
他們來到了馬戲團,在這里愛德華遇見了自己要廝守一生的人,巨人也找到了工作,真就這么完美嗎?巨人很完美,愛德華就沒那麼完美了,因為他又立馬的失去了,所以他很失落,但得知馬戲團團長知道那女孩後,有立馬激動的要無條件的為團長打工,團長作為報酬每個月都會告訴愛德華關於那女孩的一條信息。就這樣三年過去了,愛德華已經知道了很多關於那女孩的信息可還不知道她的名字,於是就去找團長。
那天是月圓之夜,愛德華到的時候團長的房車一直在抖動,憑這個抖動的程度單純的我以為是車震,有多單純呢?就像接下來愛德華的舉動,就這樣的情況,愛德華還一臉沒事的走進,禮貌的敲了門,問:「團長在嗎,我們聊聊?」你瞅,多單純!然後房車停止了抖動,愛德華見此狀便打開了門,沒想到迎接他的是一匹兇狠的惡狼,將他撲倒在地,惡狠狠的攻擊者他,愛德華用力將它推開,起身看見的只有團長的律師拿著一把裝著銀色子彈的手槍,眼淚已經滑到了嘴角,痛苦的表情,不情願而抖個不停地雙手,愛德華大聲的喊著:「no!」可律師還是開了槍打在了愛德華的身上,愛德華卻沒什麼事,立馬找到一個樹枝,像陪狗狗玩一樣扔了出去,那匹狼也立馬變得溫順像狗狗一樣把樹枝撿了回來。這里我不知道狼為什麼兇狠,但我知道它為什麼溫順,被一個帶著它能感受到的善意和沒有偏見的人友好的對待是一件多麼幸運的事情,而愛德華為什麼這么做,因為他知道狼只愛缺少融入這個社會的個性。
第二天早上,愛德華找到了光著身子的叼著樹枝的團長便知道了一切,團長也因為昨天晚上的原因告訴了愛德華朝思暮想的人的名字和所在地,愛德華興奮的與馬戲團的每一個人道別,這里愛德華和每一個人都在笑,不是前面「美好」小鎮的笑,而是風雨過後,苦中作樂的笑。
愛德華坐了三天的火車,來到了奧本大學,穿著帥氣的西裝,手裡拿著她最喜歡的花,慢慢的走進她所在的房子,敲了敲門,門打開了,她就站哪裡,陽光都融進了她白皙的皮膚里,白色的連衣裙和金色的短發,此時「美麗」只能形容她,愛德華溫柔的介紹自己,說明自己的來意既愛意,但卻得知她已經訂婚了愛德華又只好灰心離開,但又在一片她最喜歡的花海里得到了她的芳心。
幸福的時間並不長,因為愛德華緊接著就接到了服兵役的通知,這一去就是三年,愛德華如此的愛她怎麼可以忍受三年,於是他在服役期間參加了最危險的任務,並且認識了連體姐妹,他們一起想方法回到了歐洲,連體姐妹去了有名的演藝公司,而愛德華回到了他妻子的身邊。開始了銷售,在銷售的過程中他又遇到了哪位詩人,並且幫助詩人賺到了第一個一百萬,他也得到了一萬的支票,剛好夠他給自己妻子買一棟有白色柵欄的房子,不得不說白色柵欄的房子太美了。
回憶就到這里,兒子已經回到父親的家裡照顧躺在床上的父親,並簡短的表達了對父親真實的想法——不真實,虛假。最後以父親的一句:「你看不到我的真實是因為你看不到,錯在你,不在我!」而結束。
兒子來到父親的雜物間,這里堆滿了各種工具,發現了父親之前賣過的產品,最重要的發現了父親故事裡的小鎮,於是兒子迅速的來到了那個地址,找到了鎮長的女兒,交談之後發現父親拯救了那個荒廢的小鎮,讓小鎮的居民過上了開始的生活,還拒絕了鎮長女兒的好意,理由是:「他只愛他的妻子。」
當兒子發現這些過後,回到家,發現父親去到了醫院躺著了病床上。兒子來到父愛的床邊,父親很吃力的問兒子:「我是怎麼死去的?」兒子回答道:「第二天早上,陽光灑在你精力充沛的臉上,對我激動的說『快,我要離開這里!』我拿來了你的輪椅,你脫去你的病服,我們飛快的穿過醫院的走廊,來到你那漂亮的紅色古董車旁,我將你抱進車里,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你那麼的輕,反正我們坐上了車快速的來到了河邊,哪裡等著我們的有:巨人,團長,連體姐妹,鎮長和他女兒,詩人和你這一生遇到的所有人,最後站在水裡送你的是——你一生的摯愛,你將那枚象徵著你對她的承諾的戒指交給了她,我便將你放入水裡,你變成了一條大魚,一條不管什麼誘餌都吸引不了你的大魚,除非是你自己真正想要的。」
《大魚》這部電影的結局我很喜歡,所有人穿上代表尊重的黑色禮服,在送走父親之後,大家聚在一起聊著與父親快樂的經歷,我感覺他們的人生好精彩,這讓我我覺得電影在講一種面對人生的態度:生活最真實一面不就是重復重復在重復嗎?就像電影最後說的那樣:「一個笑話開始的時候很好笑,但講了一千遍之後就不好笑了。」生活也一樣,一開始的新鮮感隨著重復重復再重復,會被消耗殆盡,這是我們改變不了的事實,但我們可以在日後談起時,何不用一種「吹牛逼」的方式讓它有趣一點呢?就像王小波先生說的那樣:「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詩一般的世界。」
⑵ 《大魚》電影觀後感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寫一份觀後感,記錄收獲與付出。你想知道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大魚》電影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也不記得是幾年前看的這部電影了,最近又重溫了一下,進入片頭,發現在自己竟然都忘記了導演是Tim Burton,他的電影,比如《剪刀手愛德華》《查理和巧克力工廠》,《僵屍新娘》,《聖誕夜驚魂》,都是不經意的幽默跟創意,還有些許奇幻跟玄妙。看完之後,腦海里經常會浮現電影的情節,可以說,電影給人印象深刻。
整體看來,感覺電影敘事風格與順序有點像《阿甘正傳》,然後就特意看了一下電影出品年份,是2004年,整整比《阿甘正傳》晚了十年,但我不願意相信導演有抄襲之嫌,可能是借鑒,又可能是英雄所見略同,或者說,是我太敏感。
主角名字是Edward Bloom,老年的Ed是Albert Finney扮演的,是《永不妥協》裡面和大嘴Julia Roberts搭戲的,演Julia Roberts所在律師事務所的老闆。巧的是他在《永不妥協》裡面也叫Ed,只不過姓Masry。
一切都是以他給他的兒子講床邊故事開始的:Ed在小的時候聽說了一 個女巫,據說女巫有一隻玻璃球的眼睛,人們可以通過那隻玻璃球的眼睛看到自己是怎樣死的,於是小Ed和幾個夥伴就拜訪了那位女巫,女巫扮演者是導演Tim Burton的妻子,Helena Bonham Carter,是在《愛麗絲夢遊仙境》裡面演「紅桃皇後」的,《搏擊俱樂部》,《查理和巧克力工廠》,《哈利波特與死亡神器上》都有她的身影,她曾為《僵屍新娘》女主角配音,應該是導演的御用演員,關系應該可以跟國內的馮小剛與徐帆相較。是國外的「夫妻檔」。
Ed的兒子就在床邊故事中長大,隨著他的成長,他也不再喜歡這些故事,因為他覺得他爸爸的敘述有誇大成分,他不相信他爸爸經歷的傳奇人生,而且,他聽了很多年,實在有些厭倦了。經過一次沖突,兒子和Ed兩年沒有見面乃至通電話。直到Ed倒在病榻上。他才帶妻子回家照顧爸爸。
青年到成年的Ed是Ewan McGregor出演的,《紅磨坊》的男主角。 他的妻子則是由Marion Cotillard出演,法國女演員,曾在《的士速遞》和《盜夢空間》有出色表現。
Ed青年到成年的故事也穿插著出現,因為他從女巫眼中看到了自己死時的樣子,所以他一切敢想敢做。
他所在的村子遭到了「大怪物」的侵擾,沒有人敢驅趕不知名的「怪物」, Ed挺身而出,原來那並不是所謂的「怪物」,而是一個大巨人,Karl。他勸說Karl之後,決定跟Karl一起城市闖盪。他們走到了一個岔路,兩個選擇,一個是修好的路,既快捷方便,有無危險,然而Ed選擇了另一條充滿未知的路,他跟Karl約好碰頭地點,就分頭出發了。
Ed走到了一個「世外桃源」之地,大家在這里開心快樂,來的人都會把鞋子扔到高處掛起來,大概就是不會再離開的意思,在這里,Ed碰到了小有名氣的詩人,詩人是John Malkovich扮演的,他曾經在《空中監獄》里出演一個極其變態冷血的殺手。所有人都歡迎Ed的到來,他也受到了大概是鎮長一家人的禮遇,鎮長妻子由Missi Pyle扮演,《查理和巧克力工廠》裡面那個口香糖冠軍的媽媽,但Ed並沒有留下了,而是選擇了離開,但他又有些後悔,因為他選擇了在晚上離開,因為夜晚的小路總會令人有些害怕。
他和Karl終於到達了城市,他在看馬戲班表演的時候,他遇到了一生的摯愛,Sandra。他以在馬戲團工作不要一分錢為代價,只求每個月從老闆口中知道一點這個女孩的信息。 終於老闆被他打動,告訴了他女孩的地址,然而,當他拿著女孩最喜愛的花表白的時候,卻得到了女孩已經訂婚的消息。
當然,最終他們在一起了。而後,又發生許多故事,三言兩語是道不出影片的精華的。
兒子在Ed臨終的時刻,為他完善了整個故事,給故事一個美好的結局。當舉辦葬禮的時候,他看到了所有在故事中出現的人。
我剛開始看的時候也會懷疑Ed所講故事的真實性,然而,到最後,這些已經不重要了。
給我印象最深的一處情節,就是馬戲團的惡狗撲向Ed並對他亂咬的時候,他的主人拿著槍含著淚要殺掉那隻狗,然後Ed用一種出乎意料而又合乎情理的方式使惡狗變的溫順,那就是,「銜取訓練」。他遠遠拋出一個干樹枝,然後惡狗樂顛顛的撿了回來。
非要說電影給我一個什麼啟示,我想,那就是,要勇敢。主角Ed在女巫那裡看到了自己世時候的樣子,所以他敢於挑戰並面對一切,所以他的人生才會精彩,雖然我沒有碰到過女巫,沒有見過玻璃球的眼睛,但我也要勇敢。可能當一個人真正面對了,就會發現,或許,情況沒有自己想的那麼糟。
希望如此吧。
又一部關於父親與兒子感情的電影,不同的是,電影中的父子,不是愛與不愛的問題,而是兒子對父親的信任感方面的問題。
小時間的威爾喜歡聽父親講自己各別人的故事,長大以後,覺得父親講的故事沒有一點可信度,以致於多年不和父親講話,也不回家看他。直到父親愛德華不久於人世的時候,威爾才帶著老婆回家探望,重新開始了解從前的父親,慢慢知道了故事中的父親並不全是無中生有的情節,有許多事情並威爾並不了解。父親其實是個非常受人尊重,也樂於幫助別人的好人,更是一個對母親從一而終的專情之人。最後,威爾在醫院為父親送了終。
父與子,相生相剋,有愛有隙,但,靈魂是相通的。一般是兒子小時候和父親的關系不錯,兒子大了,父子之間的關系會慢慢變得疏遠,甚至感覺名勝是熟悉的陌生人。但,隨著兒子的成長、成熟、成家立業、娶妻生子,而父親漸漸變老,話也越來越少的時候,兒子會重新關注父親,感情又會貼近,關懷逐漸增多。其實,父子一直都是心裡裝著彼此,男人氣節卻都不願輕易低頭示好的那種,需要到關鍵時刻,比如生老病死、天災人禍的危及關頭,才能彰顯出父子作為男人的'擔當和勇氣。
兒子與我的感情,從離婚以後敵對和冷漠,慢慢變得有點緩和。但,仍然鮮有交流和親切感,彼此相距較遠,平時各忙各的,逢年過節都很難聚在一塊兒。可能有故意迴避的因素,也有事不湊巧的理由。終歸是沒有想要一起相聚和相親的意願和感覺,表面不好說破的隔閡依然存在;只是礙於大家的親情和臉面,還有在他長大後所了解到我和他媽離婚的情形,會有一些理智上的認同,但還是在情感上一時無法完全釋懷。因此,我們目前這種不親不近,不遠不疏的狀態,可能還會維系好多年。
不過,我已經釋然了。不論兒子對我如何,我以前該做的事情做過了,以後該做的事情也有安排;甚至他想與保持怎樣的親情,多遠多近都無所謂。男人嘛,不經歷風雨,成不了材;不遭受挫折,成不了事;想要頂天立地,想要成就一番事業,想要對自己在意的人有擔當、能擔當,就需要勇氣與毅力,堅持努力下去,不論結果如何,奮斗過就好。
今天晚上,在加班感覺有些疲憊的時刻,就不自覺地拿出平板電腦找一下自己喜歡看的電影來作為休憩放鬆的方式。我個人喜好看一些能啟迪腦袋空白和叩問心靈思緒的電影。一些電影之所以經久不衰成為經典,應該是源自電影本身最本質的表達吧,其中包涵著對自然生活和人文生活的感悟和理解。
我打開《大魚》這部電影,之前看過簡介,評分很高,一直沒有過目欣賞。今天夜裡安靜,我沒有戴耳機來降低電影發出的聲響,因為我想自己一個人享受這一份獨有的視覺藝術。
《大魚》是這個片子的中文譯名,雖然這個名字翻譯過來過分直白,表達地朴實無華,剛開始的時候我也沒有太多心思注視這部電影,總覺得這和大家給出的評分差強人意,沒有達到我預想的期望。但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一直到我看完整部電影,我被《大魚》這部電影深深打動。我也認同只有《大魚》這兩個字的片名,以這種夢幻般的色彩,將這部電影內容完全貼切表達出來,看似蒼白質朴的字眼卻變得那般有力,足夠撼動每一個人的內心。
《大魚》這部電影講述的是父親愛德華·布魯姆充滿傳奇色彩一生的故事,在電影中渲染了發生在父親身上的魔幻、隱喻和夢幻。在電影的前大半段部分,父親愛德華·布魯姆半卧在床上講述發生在自己身上那魔幻版的一連串故事,剛開始我還覺得荒誕,只是故事之間聯系起來比較流暢的感覺,但也沒有感到乏味,相反很自然地被那些五彩繽紛的幻想所吸引。
父親愛德華·布魯姆說他曾經看過巨人、大風雪、巫婆、酒店裡的連體歌手及一條誰也抓不住的「大魚」等等……雖然大家都對他敬佩不已,但他的兒子威爾卻覺得爸爸虛榮浮誇,跟他疏遠了。在電影最後的一段時間內,父親真得病得嚴重了,這個過程中,一直與這位近乎吹牛皮,講話浮誇的父親斷絕聯系的兒子威爾在母親的一再勸說之下,順從母親的意願,回到父親身邊,陪伴父親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程。整整三年的時間里,威爾一直逃避著與父親的聯系,等到威爾和妻子重返故里,當威爾再次看到臉上蒼白憔悴的父親,聽他反復講到年輕時候的他的傳奇經歷時,威爾此刻對父親以前的態度感到後悔,他發覺自己對父親了解真的太少了。
隨著影片故事中父親的病情愈發嚴重,兒子威爾此刻才開始真正慢慢走近父親的世界,他用心去體會父親故事中經歷的真實際遇。兒子威爾在陪伴父親交流的過程中,根據父親講述的傳奇經歷,自己用心串聯虛構了出了四個不同的`迷幻色彩的故事。在編織故事的過程中,兒子威爾真切感受到父親身上釋放出來的對他的愛,這充盈了他整個童年。
父愛的偉大隻能用無言來表達,父親布魯姆在彌留時刻終於贏得兒子的尊重和理解。《大魚》看完之後,真的讓人無言的感動。《大魚》這部電影太過奇幻,一直到兒子抱著父親走進河裡,父親成為那條他常常掛在嘴邊的沒有任何人能抓住的大魚,這部電影的幻想在這里變為真實,讓我確信那是真的,父親愛德華·布魯姆講的一切都是真的。
通過觀看這部電影,不可言語的東西在腦中泛起層層漣漪,打動我柔軟的內心,這讓我認識到無言的父愛。電影最後結尾中兒子威爾說到:「你可曾聽過一個笑話,因為聽過太多次而忘記了它為何好笑?但是,當你再聽一次的時候,突然之間,它又變成全新的。於是,你想起來你最初為什麼喜歡上它。父親愛德華·布魯姆因為講了大魚的故事太多次,以至於他也成為了故事中的大魚。就這樣,在他身後,故事依然流傳,他也就成為了不朽的傳奇。
在電影最後,父親幻化的那條條躍然水面,充滿生機,無限自由,在一個維度里,父親已經遠去,但在父輩流傳下來的故事裡,那條大魚永恆地活著。《大魚》這部電影,讓人看到父愛的偉大,也在於父愛的傳承,當然對於所愛的人,應該保有多點寬容和理解,不要像電影中兒子威爾那樣懂得太遲,更多的是我們應該去學會珍惜,懂得尊重和信賴。
喜歡波頓的《剪刀手愛德華》的簡單純真,以為《大魚》不是這樣的風格,如此奇幻的童話,如此不平凡的人生。但看完的那一刻,我卻又平靜下來,那麼繁復的故事下,呈現出來的,是如同《剪刀手愛德華》一樣簡單純真的內心。
電影里的童話故事,並非都是真實的,但又並非全是假的,正如他父親所說,「大部分的人敘述故事只滿足於平鋪直敘,那既不復雜,也不有趣。」
大魚有多大,取決於它在怎樣的空間里。
在Edward的童年世界裡,父親是童話故事裡的英雄,是締造傳奇的人,他遇到女巫,遇到大巨人,遇到狼人、孿生姐妹花......他能在水中呼吸,尋找到世外桃源,他為了追求心愛的女孩,能夠做到常人無法做的事,甚至Edward的出身,都被父親渲染出了童話色彩,那天他的父親用戒指捕獲到了那條捉不到的大魚,彷彿生來就是不平凡的。
Edward成長之後不再相信父親的故事,卻慢慢的不經意的發現,父親不像他認為的那樣滿口謊言,對母親不忠。許多他自認為的父親的謊言,其實也並不全假。Edward在父親世之前,親口為父親續寫了這個童話故事,這一刻,大魚有多大,取決於孩子希望他有多大。孩子的眼裡,父親是受人尊敬的,就是童話故事裡那個傳奇的英雄,他在眾人的歡送中,投入河中成了那條捉不到的大魚。
葬禮上,Edward發現,許多父親提及的人竟然出現了,但孿生姐妹花並不是只有一雙腿,巨人也沒有那麼高大。也許父親曾和孿生姐妹花一起完成過困難的任務,彷彿童話中他們的逃亡;也許父親曾經給過那個詩人一些金玉良言,也許馬戲團的老闆和父親曾經有過矛盾又彼此卸下心房,就如同童話中老闆便化成了狼人,搏鬥之後又能彼此和諧相處......
大魚是他父親的故事,結尾說,不停地說故事,自己就變成了故事本身。所以,大魚,其實就是他的父親。它可以是父親自己口中的童話中的英雄,也可以現實世界中眾人尊敬的人,也可以是Edward眼中的說謊者,還可以是他最終眼中的,童話英雄般的偉大父親。
今天在學校里看了一部電影,叫《大魚》,可電影里魚的鏡頭並不多,後來我才知道,原來主人公把自己比作大魚。一位父親,似乎曾經有過豐富多彩的生活,他非常樂於把自己的傳奇變為一個又一個光怪陸離的故事送給兒子做床前故事。這些故事伴隨著兒子的幼年、童年、少年、青年,直到結婚典禮上,父親依舊重復這些聽起來很煩的故事,依舊在講他的那條永不會被捉住的大魚的故事。兒子終於忍無可忍了,他們用爭吵作為婚禮宴會的結束語。自此,父子之間停止了溝通,再沒有交談過。
直到一天,媽媽電話告訴兒子父親病重,已處於生命最後的時光。兒子馬上和妻子一起趕回家中,他頓然覺悟父親在他內心的重要性,即使他曾試圖逃避。
面對病床上虛弱的父親,他既擔心又不解,因為即使虛弱的父親連進食都困難的情況下,他依然對他講述那些稀奇古怪的故事。兒子帶著疑惑,決定和父親開誠布公的徹談一番,他誠實的對父親說出了一直困擾他的事情:你是一個極度虛偽的人,用一個又一個荒誕的故事來遮掩自己的蹤跡,似乎一直在背著母親和自己做著見不得人的勾當。父親很詫異兒子居然有這個疑問,他很確定的告訴兒子:我所說的都是真的。這樣的堅持,讓兒子很無奈,卻激發了他想探索個究竟的動機。這時母親讓兒子幫忙整理家中的儲藏室,裡面收集保存了很多父親人生經歷的證明。,妻子給了兒子一本書,兒子開始慢慢翻閱,父親的一生也隨之在他面前慢慢展開……
醫院的病榻前,彌留之際的父親讓留著守夜的兒子繼續他的傳奇故事。在那一瞬間,兒子似乎明白了什麼,他開始續編父親人生最後的故事:一條大魚,父親最終成了那條他追逐了一生的大魚,任何人都未曾捕獲的大魚。最後,父親安詳地閉上了雙眼!
在葬禮上,兒子看到了父親故事裡的主人公們:馬戲團團長,高個子巨人,雙胞胎姐妹,快活鎮的詩人……每個人都滿懷深情的回憶父親生前的點點滴滴。兒子望著他們的眼神,有驕傲、欽佩,更有懊惱、後悔……
我頓時驚呆了,看到這么多人,勾起了我對電影前部分的思考!
在今天,我們把上次沒看完的《大魚》看完了。
一個故事有繼續了:一個美麗的親情童話。父親愛德華年輕時,很愛給年幼的兒子講自己的傳奇經歷,他自稱在阿拉巴馬旅行推銷員時,經歷過很多稀奇古怪的事情。他的兒子威爾並不相信,覺得是父親在虛榮和浮誇,父子關系漸漸疏離。直到父親得了癌症,不久於人世了,兒子決定回來,他面對病榻上的父親時,父親又開始說他早年的經歷:他曾經為了離開小村莊去大城市闖盪,在途中遇到巫婆和巨人,還一起去了幽靈庄,再後來,認識了一個神奇的馬戲團演員,一個亞洲藝人,一條怎麼也抓不到的大魚,還有怎樣跟母親一見鍾情,直到現在這個樣子……從父親病弱的氣息里,威爾彷彿領悟到以前從來沒有過的感受,也許是父親修飾的意味,但在他的心中,那些經歷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仍是充滿激情和想像,而父親終於在兒子的理解和深愛下閉上眼睛,落入海中化成大魚了。
這個故事記敘了一個人的堅持不懈的恆心,就一定能幹大事。
⑶ 怎樣評價《大魚》這部電影
《大魚(Big Fish)》,個人認為這個片名翻譯是最到位的,有一種大巧若拙的意味,因為導演本身想表達的太多,正像片中所說,「每個人看到的樣子都不同」,有人看到的是小時候逝去的愛寵,有人看到的是一生的摯愛。
片中的「大魚」其實不止一條,男主的「大魚」顯而易見,就是那位值得「奉獻餘生去了解」的愛妻;幽靈鎮小蘿莉的「大魚」則是男主——那位一生中只造訪了兩次,「一次太早,另一次又太晚」的傢伙;非著名詩人的「大魚」則在華爾街……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大魚」,男主更是在結尾時成功成為了兒子心中的「大魚」,將劇情推向高潮。
⑷ 電影《大魚》(BIg Fish)到底算不算一個CULT電影
沒有人會對這樣的一部電影掉以輕心,擁有優秀劇本(原著在亞馬遜網站的銷量遙遙領先),擁有實力派的台前幕後陣容,最重要是它擁有沉寂兩年的提姆·波頓。很明顯這是一部擁有自信,同時覬覦著票房和奧斯卡的影片。從表現的方式來看,它同《阿甘正傳》非常相似,雖然充滿傳奇和幽默,但更加容易打動人心的是深沉的感情。毫無疑問,它不僅包含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男配角的最有力競爭者,同時還擁有問鼎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實力。
絕對不容錯過的一部佳作。
《大魚》是一部非常「傳統」的電影,它大量使用包括動畫術、遠景鏡頭和其他一些特殊攝影技巧,而放棄了目前流行的cg製作技術,這種做法的好處就是效果自然,尤其可以讓其中的一些場景看起來更大,比如大象的那個:當年輕的愛德華·布魯姆得到了一份馬戲團的工作,感覺生活充滿愛和希望的時候,他正站在一頭正在卸貨的大象旁邊。為了再現這令人驚嘆的場面,電影使用了一個寬鏡頭進行拍攝,你會先看見兩頭大象的屁股然後才看到愛德華,接著大象將所有的貨物都卸在了他的周圍。但是眾所周知,動物是最難控制的演員,慶幸的是一切都已經完成了,而且這個將出現在電影中的片段被完成得相當不錯。
除大象外,馬戲團的戲中還會有布魯姆將頭伸進獅子口中的片段。伊萬回憶,「他們製作了一個非常完美的獅子頭模型,我把腦袋放在裡面就可以了。而第二個片段使用的是真正的獅子,訓獸員將我帶入獅籠,我不敢相信它是如此的大,他們盡量幫助我和獅子逐漸熟悉,拍攝那個和獅子在一起的片段,經過拼接,這個鏡頭就完成了。但在另一個鏡頭中,一個獅子會坐在我身後一英尺半的地方,馬戲團的負責人告訴我『不要招惹它』,我盡量小心,但是導演想讓它吼叫,於是讓那位負責人用棍子敲它的頭,我一邊准備逃走,一邊想:看現在是誰在招惹獅子啊!」
提姆還談到了將車停在樹上的場景,「那段本可用電腦完成,但我堅決反對,因為這個場景對影片很重要,我要保持它們之間的風格一致。而且這也很簡單,我們使用了起重機,一下午的時間就拍完了。」
在藍屏前演過許多動作戲的麥奎格,十分珍惜這次沒有電腦參與的工作機會,他說:「在藍屏前表演真的是很難,在《大魚》里拍攝我和巨人的戲時,我們會讓他站在離攝影機較近的地方,而我會離得很遠。我們使用了最簡單的方法,在攝制的現場就完成了這個從前一直依賴藍屏和計算機的場景。」
⑸ 大魚3漢江魚怪電影沒看懂
大魚3漢江魚怪電影如果沒看懂可以看看下面的影片簡介:
親人離世是一件非常傷心的事情。很多人都相信世上有一種可以讓人死而復生的邪術。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還有一些未知生物。小編今天要跟各位看官介紹這樣一部,融合了迷信、科幻的電影——《大魚3漢江魚怪》!
一個男人從外地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後,家鄉已經發生了多起怪事。甚至還發生了離奇的命案。很多人都說是有人得罪了村裡的神,才引起了神的報復。男人是在外面見過世面的。通過細致的調查,終於查清了命案真相!
原來,數起命案的起源,來自人對於起死回生術的迷信以及一段特殊的恩怨。
重男輕女、傳遞香火的觀念,讓難產的產婦和腹中的孩兒非常危險。村長的兒媳因為難產,村長為了兒媳肚子里的嬰兒,採用了危險的騎牛接生法。使得村長的兒媳殞命!村長兒子與妻子情深,在山上挖礦的時候,挖到了一個隱秘的墓穴。這個墓穴是原先先民留下的。一起留下的還有一套起死回生的秘術!後來因為挖礦發生爆炸,村長的孫女死了。為了讓自己的女兒復活,村長兒子與一名女巫勾結,先將出門在外的父女兩人騙回,並希望通過秘術,以命換命!所以,村長兒子和村長勾結,以木、水的方法殺死了兩名村民。村長也被兒子燒死。
誰知道女巫另有企圖——她的女兒早死,村長孫女原本是她挑選的替身。在礦洞追逐過程中,村長的孫女摔死,才去尋找另外的替身!
不知道世間是不是真的有神靈,從水中出現了一個獨特生物。這個生物是小女孩的守護神。讓小女孩屢次從兇手手中逃脫。
在很多人的眼中,怪獸是一種兇猛動物。但是在這只魚怪的身上,小編看到了濃厚的母性光輝!怪獸身上女孩母親的遺物,彷彿在印證,這只怪獸就是女孩的母親變化。構成了電影的一大看點!
這部電影的另一看點在於恐怖氣氛的襯托。從外面回來的男人在村裡頭調查真相,村裡山洞中的祭壇,時而浮現的女巫和女鬼的鬼影。以及人們對於迷信和陋習的畏懼和肯定!讓觀眾被這部電影深深吸引!
⑹ 影片《大魚》里有哪三個隱喻怎樣評價這部影片
美國的奇幻溫馨電影《大魚》沒有像普通電影那樣,通過愛德華成長的時間來講述愛德華一生的童話經歷,而是另闢蹊徑,借愛德華兒子威爾的角度來呈現愛德華年輕時讓人難以接受的人生經歷。影片中,愛德華從兒子威爾小時候就堅持講述自己絢麗多彩註定不平凡的人生。在愛德華的口述中,他的一生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是與眾不同的,先是有驚無險的穿過層層阻礙「滑落在地」,童年又遇見了女巫,後來成年滿懷熱情的環游世界,一路上遇到的遭遇和結識的朋友更是古怪神奇。這樣的奇幻的劇情設定註定了這部影片的不同價值和其中借「奇幻」情節,人物隱喻的各種道理。並通過愛德華和威爾變化微妙的父子情衍生出在這個似幻似真的社會里,勇氣和信念是感受生活真諦的最好途徑。
一個人願意不願意相信才是感受生活真諦和美好的勇氣源泉。不要在乎他人的想法,即便周圍糟糕,童話般的純凈心靈也會讓你與眾不同。這樣的勵志溫暖電影果然是一種獨特的記憶存在,細膩精巧,讓人幸福溫暖。
⑺ 大魚這部電影到底講了什麼
講述內容如下:
在《大魚》這部感人至深的電影里,導演蒂姆·波頓帶我們進入了一對父子的內心世界。 威爾(比利·克魯德普飾)記得,從小時候起,父親愛德華(亞伯特·芬尼飾)就喜歡滔滔不絕的講述自己早年當阿拉巴馬旅行推銷員時經歷的眾多離奇的故事,它們是如此的光怪陸離。
就連小威爾也時常懷疑它們的真實性,他覺得自己根本就不了解父親,也無法接受他的奇說,這讓父子間的關系逐漸疏遠。後來威爾和一名叫約瑟芬的法國女子結了婚,終於離開了自己的家和喋喋不休的父親。 整整三年,威爾一直沒和家裡聯系。
這天母親桑德拉(傑西卡·蘭格飾)突然打來電話,她告訴威爾,他的父親得了癌症,很快將不久人世,請他回家見父親最後一面。威爾和妻子重返故里,威爾再次聽到了父親的那些他年輕時候的傳奇故事。
根據愛德華的敘述,自己年輕時(伊萬·麥奎格飾)是一位意氣風發,野心勃勃的人,他一直想離開自己居住的小村莊,去體驗一下外面大城市的生活。在旅行途中,他曾遇到過一個老巫婆,一個巨人,一個叫做「幽靈城」的地方,一個晚上會變成狼人的馬戲團老闆。
還包括一名有著兩個不同性格但只有一個身體的中國歌手和一條誰也抓不住的「大魚」。在這些傳奇之餘,愛德華也道出了自己和妻子桑德拉的愛情故事——他如何遇到她,如何被她的美麗打動並向她求婚。 雖然從這些講述中威爾發現其中包含了很多的修飾。
但卻比自己從前認為的要真實得多,它們只是父親要保留過去的激情和誠實的一種方式而已。在愛德華生命的最後一刻,他終於獲得了兒子的尊重和理解,威爾最後為父親講述了一個將會是很真實的故事:愛德華將會在深愛著他的親人的環繞中安詳地逝去。
評論
很早就聽說過《大魚》這部電影了,但之所以一直沒看,主要是因為這部電影的名字,大魚還小魚那,完全不能勾起我觀影的慾望。而且看介紹是講述的孩子和父親的故事,我就想當然的認為這可能又是一部靠煽情為賣點的電影。就一直與之失之交臂。現在才看都有點後悔了。
《大魚》豆瓣評分為8.7分,在豆瓣上超過8.5分的電影都是能稱得上是經典的電影了。幾乎沒有什麼差評。可見他確實實至名歸,她是一部非常溫暖,非常夢幻的電影,像一篇散文,一篇彌漫著濃厚浪漫氣息的美麗童話。
《大魚》就是在講述父親一生故事,充滿了魔幻和夢幻。裡面五彩繽紛的幻想會深深地把你吸引住,那些天馬行空般的夢境,彷彿讓我們置身於芬芳宜人的花叢之中。當最後煙花散盡、笙簫停歇,滿天星斗在夜空中顯露出來,纖塵不染,你似乎能明白她的所思所想。
它像是冬日裡闔家團圓圍著飯桌一齊吃的火鍋,熱氣氤氳中彌漫著濃濃的溫情。它很安靜,漸漸引領觀眾進入它的夢境。《大魚》不是拍給所有的人看的,它是給所有那些想試圖了解自己父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