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目前絕大部分電影院是用什麼放映機放映的啊膠片的還是數字的
目前絕大部分電影院用的都是數字放映機,數字放映機是目前的主流,膠片放映機在放映中途需要更換膠片。
數字版就是以數字信號記錄畫面,聲音的電影內容,是以一台數字放映機也可以叫投影機放映電影。操作簡單就跟放DVD差不多,開機後就不用管它了, 畫面清晰,明亮但刺眼,對眼睛不好。立體聲效果不如膠片機。
膠片版是以膠卷記錄的畫面,聲音的電影內容,寬度樣子就跟135交卷的一樣,一部100分鍾電影大約不到2700米,大本分5---6本是要以二台膠片放映機人工裝片交替放映,操作需要人工,比較操心,畫面柔和,立體聲效果音是最好的。
(1)老電影放映機圖片擴展閱讀:
(1)放映機是把影片上記錄的影像和聲音,配合銀幕和擴音機等還原出來的機械設備。
(2)電影放映機有各種不同類型,通常可分為固定式和移動式兩大類。按放映影片的寬度則可分為70毫米、35毫米、16毫米、8.75毫米和 8毫米等不同的放映機。為一些特殊形式的電影還裝備了立體、全景、環幕、穹幕、巨幕等放映機。
㈡ 電影放映機的歷史你知道多少
喬治梅里愛
1896年,梅里愛拍攝了《貴婦失蹤》,在影片中,梅里愛扮演的魔術師將一名女人變成了一具骷髏。拍攝方法是先拍攝女人,然後關掉攝影機,再將女人換成骷髏,接著再拍。
梅里愛用這種拍攝方式與其他特效技術結合,製造了獨特的魔幻場景。尤其是他拍攝的科幻影片,廣受觀眾的歡迎。
梅里愛成立了明星影片公司,出資修建了豪華的攝影棚。他最著名的影片是《月球旅行記》,講述了科學家從地球乘坐太空飛船到月球,被一個神秘種族監禁後逃跑的故事。
從1900年之後,梅里愛幾乎從未走出他的攝影場地一步。在電影尚未成熟的時代,梅里愛的科幻影片「代表著一個驚奇的孩子眼中所看到的一個充滿科學奇跡的世界」。
美國導演馬丁·斯科塞斯曾經在2011年拍攝電影《雨果》來表達自己對梅里愛的敬意與懷念,他說:「作為一個電影創作者,我認為今天有關電影的一切都是源自喬治·梅里愛。」
(作者:劉楊)
看歷史微信公眾號:EYEONHISTORY
㈢ 老電影放映機誰喜歡賣了!70年代的膠片電影
貝爾豪威爾的,淘寶應該有
㈣ 老膠片電影為何畫面有黑點和黑線不停的閃爍
電影膠片是一幅一幅畫面洗印在一長條膠片上。放映時膠片要在電影放映機上的多個滾輪及傳動機構上劃過,卷片時膠片之間也會因摩擦造成劃痕。老膠片上還留有灰塵臟污,粘有小飛蟲的遺體。放電影是在1秒鍾內,連續閃停24幅畫面。如果這些劃痕是連續的,那麼在銀幕上會出現豎的線條。下面膠片上,仔細看紅線所指的一個斑點。它只出現在一幅畫面上,前後幾幅畫面上沒有,放映時這個斑點會一閃而過。如果每一幅畫面的斑點位置不一樣,放映時看到劃痕和斑點不停的閃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