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阿凡達》的冷笑:對賭讓國產電影失去初心,情懷是最後遮羞布
《阿凡達》,這部上映於11年前的美國科幻大片重映了,記得《阿凡達》當初上映時的轟動曾經引發了中國電影界的深刻反思:
我們的電影和國外的電影究竟差距在哪裡?為什麼我們拍不出《阿凡達》這種世界級的電影?有哪些因素在制約著我國電影的發展?
2010年的《阿凡達》曾經刺痛了很多中國電影人的心,而如今它的重映又揭開了那道看似已經癒合的傷疤,我似乎聽到了《阿凡達》那不屑的冷笑聲,這笑聲聽起來是那麼的刺耳!
今天就帶大家來探討下有哪些因素制約著我國電影工業的發展,我們又該怎麼做?
《囧媽》,徐崢的囧系列三部曲之一,因為2020年初疫情的原因,《囧媽》成為電影春節檔 歷史 上首部改為線上免費播放的電影。
當時徐崢的這一做法遭到了同行的指責,甚至有院線發聲要抵制徐崢的作品。
但是徐崢的這一做法卻得到了很多觀眾的認可,畢竟能不掏腰包看電影,觀眾認為山爭哥哥很仗義!
但是後來卻有知情人士指出這是因為徐崢和投資方簽了24億的對賭協議,協議中,歡喜傳媒要求《囧媽》票房至少達到24億元,才同意支付6億元的製作費和1.5億的宣發費。
對賭協議在目前的電影市場里非常常見,有人說對賭協議有利於促進電影市場的發展,可以讓製作人更加用心拍出好電影,但是也有人說目前票房為王、爛片橫行的狀況就是因為對賭協議造成的。
無獨有偶,陳思誠的《唐人街探案3》據說也是和投資方簽訂了對賭協議,但是具體數額沒有透露,但是以該片超10億的投資額來判斷,這份對賭協議的數字應該也不小。
最終該片也是取得了40多億的票房,陳思誠對賭成功賺得盆滿缽滿,試想如果該片遭遇票房滑鐵盧,陳思誠也許會因此輸得傾家盪產。
其實對於一個導演來說,對賭協議的存在對導演本身來講具有很大的誘惑力,但是挑戰和壓力也很巨大。
大家可以發現,近年來文藝片已經快消失匿跡了,商業片已經成為主流,這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對賭協議的存在。
一個導演,即使你有很大的名氣,曾經拍過很多優質經典的作品,一旦簽了對賭協議就身不由己了。
你就很難有更多的時間來創造和打磨作品,也沒有精力去拓展作品的深度和價值,因為此時的導演心中只有「票房」倆字。
《阿凡達》的導演詹姆斯·卡梅隆,醞釀了14年,耗資5億美元,歷經四年才拍攝完成了這部史詩級的巨制,反觀國內某些電影,「速成」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
很多電影製作團隊為了完成對賭協議,創作了大量的商業片,從而圈一波票房,賺一波錢!
這對電影市場而言,其實是竭澤而漁的行為。
這樣很難拍出有深度的、看完之後能再次讓人回味的片子,最終整個電影市場都只是為了票房,為了收成,好的電影就會越來越少。
這是一張曾經在網上廣為流傳的演員片酬一覽圖,當然這些都是在「限薪令」出台前的一些數據。
據悉在我國,演員的片酬占影視作品的製作總成本曾一度達到50%-70%,而在歐美等國家這個數字是10%-30%。
曾經有人這樣調侃我們:可悲的中國觀眾啊,你們除了看到一張張俊美靚麗的臉,你們哪裡還能欣賞到高水平的影視作品呢?!
演員於榮光有一次接受采訪時也是透露出對這種現象的無奈,因為你不給這些演員高片酬,自然還有其他人給,所以很多製作方對此有苦難言。
一部電影,製作成本都給付了片酬,電影質量可想而知,尤其是一些具有科幻因素的電影,製作成本的捉襟見肘造就了大批的「五毛錢特效」電影。
而郭帆的《流浪地球》則從另一面很好地佐證了這一事實。
《流浪地球》的製作成本也不低,但是演員片酬的佔比非常低, 像主演吳京和吳孟達幾乎都是友情出演,這讓製作方有了充足的資金來保證電影質量。
但是流量演員天價片酬的問題應該也和觀眾的喜好息息相關,很多觀眾看一部影視作品首先就是看明星的臉,而不是看作品的內容和質量,正是這種畸形的市場氛圍,才導致了很多影視作品重明星輕質量。
所以,當我們在抱怨如今的影視作品質量參差不齊時,應該也要好好地審視我們自身的欣賞水準,不然中國影視劇的質量是很難提升的。
電影本質上也是一種文化輸出,在這方面歐美電影人做得比較好。
像之前的《變形金剛》系列、《復仇者聯盟》系列、以及如今重映的《阿凡達》,這些作品中融合了大量的其他國家的文化因素,甚至好萊塢的製作團隊為了迎合中國市場,拍出的一些電影讓人感覺很具「中國風」。
不了解內情的,還以為是中國人自己拍的呢。
其實我們國家的電影人也曾經努力嘗試走向世界,成功的案例有李小龍和成龍,他們讓世界知道了中國功夫。
但是除此之外,其餘人的嘗試就只能算作淺嘗輒止了,很多大牌明星到了國外的一些大片里就成了打醬油的角色。
張藝謀進軍好萊塢的史詩巨制《長城》也因拍得不倫不類而遭遇滑鐵盧。
中國電影和電影人想要走向世界,目前來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一味地為了迎合市場而「邯鄲學步」,一部電影看下來都不知所雲,沒有核心文化內涵,急功近利,這種心態想要走向世界簡直是難如登天!
所以我們必須思考我們拍一部電影到底是想表達一個什麼想法,有沒有核心文化的驅動在裡面,而不是東拼西湊,靠明星,靠流量來贏取票房。
不然這個困境將很難打破!
記得2010年《阿凡達》上映後,中國電影界曾經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但是十多年過去了,如今《阿凡達》重映了,而且還勇奪單日票房冠軍!思考中的中國電影人醒了嗎?
有人自我安慰說,我們國家的電影工業起步晚,而美國已經發展了近百年,放眼世界都沒有能與美國電影抗衡的。
這句話本身沒有錯,但是錯就錯在,我們落後了,卻還落後的這么心安理得!
看來十多年前的那個思考,並沒有思考出什麼結果來。
如今這個時代還有什麼不可能呢,我們國家用了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就走完了西方國家一二百年的路,只要敢想敢做,就沒有什麼不可能。
關鍵是有些人既不敢想,也不想做,坐擁中國這么大的電影市場,如果不能拿出好的作品,這簡直就是在「暴殄天物」!
拼特效拼不過,拼情節也拼不過,那就只有拼情懷了,而且這招似乎還屢試不爽!
比如周星馳,近幾年電影產量不是很高,但是但凡有他參與的電影,即使不是他出演,都能夠賣出很好的票房,「欠星爺一張電影票」成為多少影迷的情懷。
另外還有父母情懷、親子情懷、學校情懷、愛國情懷等等,幾乎所有題材的情懷都被拍過了,而且票房還很高。
比如主打母親情懷的《你好,李煥英》、主打懷舊情懷的《港囧》和《夏洛特煩惱》、主打校園青春情懷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親子情懷的《失孤》和《親愛的》、主打愛國情懷的《戰狼2》和《紅海行動》等等。
情懷這東西,運用的好確實能帶來很好的效果,引起人們的共鳴,但是總是「販賣情懷」,也會造成審美疲勞。
也許情懷是目前中國電影僅剩的一塊遮羞布了。
今年的春節檔讓無數電影人為之振奮,創紀錄的票房在全球獨樹一幟,很多人都說這是中國電影最好的時代,遍地都是黃金!
但是電影市場的繁榮背後也有很多人始終保持著清醒,甚至認為這只是虛假繁榮,是中國電影發出的「怒吼」!
但是這種怒吼又有多少人聽到呢?
也許很多的人的眼睛和耳朵都被現實所蒙蔽了,他們既看不到差距,也聽不進忠言,沉浸在高票房的蜜罐里。
高票房可以是甜蜜的,但是也可以是糖衣炮彈,短暫的甜蜜過後也許是無盡的苦澀!
希望我們中國的電影人能夠看穿這份甜蜜,看到甜蜜背後的危機,真正地回歸電影的初心,用心多去做一些有深度、能引發人們思考並讓人回味無窮的影視作品。
正所謂「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能夠一直保持初心奮力前行,這雖然是一件極其艱難的事,但是只有這樣你才可以笑到最後!
❷ 有消息說《功夫2》將要強勢歸來,《功夫》這部影片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功夫》這部電影我反復看了5遍,剛開始覺得還行吧,可到後來發覺越來越喜歡它。對它的觀感變化反映最直接的是豆瓣的評分,由最初的7.2一路逆襲到8.3。好電影就是這樣,總能經得起時間的沉澱。
這部電影核心意義主要是兩個,一個是俠義,一個是初心。電影講的故事是有關於一個小混混成長的故事。在這個成長的過程中,他找回了自己,成為了一個真正的“英雄”。
再後來,星仔被神鵰俠侶夫婦給徹底點醒,他站在了他們這邊,出手打了火雲邪神,結果被打的面目模糊。迷失初心,再遇初心,重拾初心,成長的星仔被打通了任督二脈後,已然變的更加成熟,淡定。他坦然的處理與火雲邪神的爭斗,在感化了火雲邪神後,又選擇隱於世間。
這兩個精神內涵在影片里詮釋的很好!劇本編寫既緊湊又有想像力,特效效果也很不錯,尤其是黃英華的配樂,給電影起到了很大的助力作用。這是一部很成功的電影,雖然是商業片,但兼具很高的藝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