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由中國文學作品改編的電影有哪些
1 《安娜*卡列妮娜》
2.《霍華德庄園》
3.《肖申克的救贖》
4.《荊棘鳥》
5.《包法利夫人》
6.《80天環游地球》
7.《蝴蝶夢》
8.《紅字》
9.《理智與情感》《愛瑪》 (簡奧斯丁的書)
10.《戰爭與和平》
11.《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米蘭.昆德拉12.《日瓦戈醫生》
13.《乞立馬扎羅山上的雪》
14.《霧都孤兒》
15.《老人與海》
16.《魂斷藍橋》
17.《紅與黑》
18.《亂世佳人》(改編自《飄》)
19.《悲慘世界》
20.《牛虻》
21.《茜茜公主》
22.《葉塞尼婭》
23.《湯姆叔叔的小屋》
24.《小婦人》(凱瑟琳*赫本)
25.《海底兩萬里》
26.《教父》
27.《王子復仇記》
28.《殺死一隻知更鳥》
29.《卡門》
30.《追憶逝水年華》
31.《坎特伯雷故事集》
32.《亂》(日本導演黑澤明根據英國作家莎士比亞的戲劇《李爾王》改編)
33.《魯賓遜漂流記》(美國作家GEORGE MILLER根據英國作家笛福的同名小說改編)
34.《小人國歷險記》英國導演CHARLES STURRIDGE根據英國作家斯威夫特的小說《格列佛流記》改編)
35.《曼斯菲爾庄園》(英國導演Patricia Rozema根據英國作家奧斯丁的同名小說改編)
36.《雙城記》(英國導演Jack Conway,Robert Z. Leonard根據英國作家狄更斯的同名小說改編)
37.《名利場》(印度導演奈爾根據英國作家薩克雷的同名小說改編)
38.《小王子》(美國導演Stanley Donen根據英國作家王爾德的童話改編)
39.《布盧姆》(英國導演SEAN WALSH根據愛爾蘭作家喬依斯的小說《尤利西斯》改編)
40.《唐吉訶德》(美國導演奧遜?威爾斯根據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的同名小說改編)
41.《罪與罰》(美國導演Joseph Sargent根據俄國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同名小說改編)
⑵ 文化之窗|四大名著影視作品,成也改編,敗也改編
在豆瓣,34448名觀眾給《真·三國無雙》打出了3.9分的低分。這部由中國根據「日本根據中國古典名著改編的 游戲 」改編的電影,中間經歷了從小說《三國演義》到漫畫、再到網游、再到電影的「魔改」過程。盡管有豪華的演員陣容,不缺少熱度,卻抵消不了人們對此類 游戲 改編電影的極度不信任——「毫無懸念的爛片」等類似話語充斥著評論區。
《真·三國無雙》的「撲街」具有必然性。它不是直接取材於《三國演義》,劇中呂布、曹操、劉備、關羽等角色與人們熟知的人物形象相差甚遠,低能的劇情讓大部分觀眾無法接受這種形式的「創新」。
作為國內超級大IP,從老版的央視四大名著電視劇開始算起,其改編劇一直在數量上擁有絕對優勢,無奈卻陷入了「越拍越爛」的怪圈。守著「富礦」,卻拍不出精品,四大名著的影視化可以清楚地驗證這樣的藝術規律:成功的改編是相似的,翻車的改編各有不同。名著改編劇,到底路在何方?
第一次改編往往即為巔峰
文學特性是影視劇的發生學基因,小說的文學性故事與影視劇具有天然的親緣關系。我國古典四大名著都是章回體長篇小說,其通俗性、戲劇性、民族性、趣味性、生活化、形象化等文學特點都十分適合改編成影視劇進行全方位的演繹。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起,四大名著被陸續搬上銀幕和熒屏,涌現出一批經典作品。
由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出品、中央電視台首播的1986年版《西遊記》、1987年版《紅樓夢》、1994年版《三國演義》、1998年版《水滸傳》,是幾代人心中的美好回憶,播出時都是萬人空巷。之後,「老版四大名著劇」被多次重復播放。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老版四大名著劇」在嗶哩嗶哩甫一上線,便受到網友的熱烈追捧,播放量、彈幕量一騎絕塵。
央視第一次將四大名著搬上熒屏,忠於原著的經典性,讓作品有了獨立於小說之外的藝術價值。因而,它們能魅力不減、歷久彌新。此後幾十年中,「新版四大名著劇」陸續出現,電影作品更是層出不窮。但改編作品藝術質量往往讓觀眾大失所望,優秀者鳳毛麟角。
其中,《西遊記》影視改編種類最繁,涉及到電影、動漫、電視劇、網路劇等多種藝術形式,改編數量位居四大名著之首。得益於章回體結構形式和文本本身的魔幻特性,滿足了人們對魔幻世界的想像,《西遊記》改編的空間很大。豆瓣App顯示,與《西遊記》有關的影視作品有一百多部。《西遊降魔篇》《西遊記之大鬧天宮》《西遊記之大聖歸來》《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西遊伏妖篇》等大量西遊電影輪番上映,屢創票房奇跡,這讓許多人看到了名著改編廣闊的市場前景。更有人斷定《西遊記》將為中式魔幻電影的發展奠定基礎,成為我們抗衡西方《哈利·波特》《指環王》等魔幻大片的超級IP。
與《西遊記》的火熱相對比,另外三部名著的影視化改編,收獲的更多的是批評與沉寂:2010年,聲勢浩大的新版《紅樓夢》,引來一片批評聲,最終以6.0的豆瓣評分慘淡收場,之後鮮有大製作出現;《三國演義》相關改編,較有影響力的《赤壁》系列電影,距今已有18年;而《水滸傳》更為慘淡,除了幾部電影網路自製劇,已經全面絕跡於院線電影項目……
三種改編方式的「翻車」
改編涉及到兩種不同藝術之間的轉化,文字文本轉化為影視文本,抽象思維具象化呈現,會不可避免與小說產生一定的差異。其精髓在於「舊瓶裝新酒」,能夠呈現名著在當代語境下的解讀。概括起來,當下名著改編方式有三種,取材式改編、戲說式改編以及「魔改」。
取材式改編,是較為安全的改編方式。這類改編大多忠於原著,還原了主要關系和人物情節。但忠實原著並不意味著限制改編者應有的創作自由,忠實原著不是亦步亦趨完全照搬,同樣需要大膽的虛構、獨特的發現和不拘一格的風格。一句話,其創新高度需要「配得上」原著。由於對文學作品十分熟悉、珠玉在前,觀眾會產生定向期待和心理預設,如果創意沒有達到這一要求,出現大型「翻車」現場是難以避免的:以新版《紅樓夢》為例,小說中對黛玉外貌有詩意的描述,「嫻靜時如嬌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與新版「胖黛玉」形象形成的反差,一直被觀眾所詬病。所謂創新的崑腔配樂、「黃瓜片」「銅錢頭」的頭發造型等,都是「創新配不上原著」的典型事例,反對聲此起彼伏也就毫不奇怪了。
戲說式改編,最典型的是劉鎮偉導演的《大話西遊》系列電影。孫悟空本來是一個具有反叛精神的傳奇英雄,《大話西遊》卻開創性地將愛情元素加入其中,讓佛教徒和妖怪談起了戀愛,因為其不倫不類的改編,其實一開始反響平平。但好在這種改變暗合了時代要求,隨著網路興起帶來的「解構主義」審美趨勢,大出意外地在事後被網民奉為經典,《大話西遊》系列也成為《西遊記》改編電影中評價較高的一部作品。
由此可見,戲說式改編,因為對原著背離尺度較大,所以新的版本最關鍵的是要翻出新意,暗合當代的 社會 心理需求,就如《金瓶梅》從《水滸傳》脫出而完全是另一部新作一樣,難度可想而知,所以相對於第一種改編,風險更大。2004年,同樣秉承《大話西遊》的戲說風格,劉鎮偉以《水滸傳》為藍本,重新塑造武松、武大郎、潘金蓮、西門慶之間的故事,結果被稱為「一部真正的爛俗之作」。吳宇森的電影《赤壁》,大致也是這種戲說的路子,最終為觀眾所記得的,也不過是一堆雷人雷語。
至於「魔改」,聽名字就是「改不驚人死不休」的路子了。對於四大名著這樣的經典,「魔改」可以說是舍其精華自創糟粕。這在外國人對四大名著的改編中體現得最為明顯。日本1993年版《西遊記》,由女性主演唐僧,並將角色設定為女性,是孫悟空初戀的後人;2006年,日本富士電視台又推出了新版《西遊記》,女三藏法師,經常因為命運無常而哭哭啼啼;2015年,法國推出《王子與108煞》的院線動畫電影,直接化用和改編「水滸一百零八好漢」的設定;2017年韓國拍攝的《花游記》,牛魔王是韓國最大 娛樂 公司的會長,為了成仙,他幫助女唐僧陳善美用金箍束縛孫悟空……如此「魔改」的劇情,國內觀眾直呼受到了驚嚇,「他們總能理直氣壯地把別人家的故事改出自家的精神和風格。」
但想想也不奇怪,四大名著代表了中國審美的精髓,外國人不明就裡,敢這樣胡亂改動,也正是出於「無知者無畏」吧。
主要看「氣質」
名著改編劇陷入了「越拍越爛」的怪圈,其實也符合創作規律:其一,「老版四大名著劇」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熱播,與當時文化產品不夠豐富有關,也就是說,作品的藝術水平盡管問題不少,但大致可以跟上時代的要求。當下名著改編劇,往往只在視覺表現上有突破,藝術水平卻不足以滿足時代的審美需求;其二,第一次改編,一般首先是保證原著基本不走樣,所以「底子」有了起碼的保證,能為廣大觀眾所認同,但同時也會讓後來者陷入無現成路可走的逼仄境地,越往後越要另闢新路,難度自然會大很多。
除了客觀因素,更重要的是主觀創作的問題,具體說,當前的名著改編,通常沾染上了過度 娛樂 化和世俗化氣質。
快節奏、高效率的現代 社會 生活中,具有審美 娛樂 與宣洩功能的影視藝術是人們釋放壓力的主要途徑。很多名著改編作品為了迎合觀眾,過度放大了這種 娛樂 化需求。為了達到喜劇效果,類似《西遊記》改編電影選擇淡化「取經」主題,加入戲謔成分。《情癲大聖》里的唐三藏愛啰嗦,逼得龜丞相自殺。師徒四人來到莎車城,一路載歌載舞、扭扭捏捏出場。《西遊降魔篇》中的唐僧,被錯貼聽話符,模仿女性跳舞。為了觀眾能夠捧腹大笑,《西遊伏妖篇》還過度挖掘豬八戒好色的特點,影片中的豬八戒見到女性便垂涎不已,經常性地脫口而出:「你好性感哦!」
不得已的「世俗化」,使名著深度被削平。《西遊伏妖篇》將小說中的一些晦澀難懂的佛家之語刪去,「秀特技打妖怪」,改編後的故事不再具有復雜性,而是成了通俗易懂的簡單故事。一心朝聖,願意為了天下蒼生的信仰解救而放棄自身享受的境界被拉低,觀眾稱之為「青春低幼基情版西遊記」。
《明清小說傳播研究》一書提到,商品經濟時代的特點決定了古典文學名著影視劇的改編、拍攝,不可避免地要顧及經濟利益而增加其 娛樂 性和現代 社會 的契合性,但改編必須要賦予作品新的意義,主要看時代氣質——從這個角度看,好的改編都是相似的。
⑶ 名著改編的經典電影
名著改編的經典電影有駱駝祥子。
《駱駝祥子》是凌子風執導的劇情影片,由張豐毅、斯琴高娃等主演,於1982年在內地上映。該片改編自老舍同名小說,講述的是祥子作為掙扎在生死線上的人力車夫,歷經三起三落,最終沒有擺脫被舊社會吞沒的命運。
評價:
影片的成功與塑造了虎妞這個潑辣能幹、世俗精明又不失善良的獨特女性形象不無關系。影片純正、濃郁的老北京生活氣息,鮮明復雜的人性呈現更是凌子風「原著加我」最生動的體現。通過生動的人物形象,展示出一幅舊中國的真實圖景,生活氣息濃郁,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地方色彩。
⑷ 名著改編的經典電影有哪些
名著改編的經典電影有:
1、悲慘世界:
《老人與海》是由約翰·斯特奇斯、弗雷德·金尼曼、亨利·金執導,斯賓塞·屈賽、菲力普·帕佐斯出演,該片根據海明威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一位古巴老漁夫聖地亞哥在海上捕魚的故事。
⑸ 經中國名著改編的電視劇電影有哪些盡量多寫些哦.....
中國文學
西廂記——(香港導演岳楓根據王實甫的同名戲曲改編)
紅樓夢——(中國導演卜萬蒼根據古典名著曹雪芹同名小說改編)
紅樓夢——(香港導演袁秋楓根據古典名著曹雪芹同名小說改編)
金玉良緣紅樓夢——(中國導演李翰祥根據古典名著曹雪芹小說《紅樓夢》改編)
西遊記——(香港導演何夢華根據吳承恩的同名小說改編)
女兒國——(香港導演何夢華根據吳承恩的小說《西遊記》改編)
盤絲洞——(香港導演何夢華根據吳承恩的小說《西遊記》改編)
鐵扇公主——(香港導演何夢華根據吳承恩的小說《西遊記》改編)
祝福——(中國導演桑弧根據中國作家魯迅的同名小說改編)
駱駝祥子——(中國導演凌子風根據中國作家老舍的同名小說改編)
我這一輩子——(中國導演石揮根據中國作家老舍的同名小說改編)
春蠶——(中國導演程步高根據中國作家茅盾的同名小說改編)
早春二月——(中國導演謝鐵驪熱氣中國作家柔石的小說《二月》改編)
原野——(中國導演凌子風根據中國作家曹禺的同名戲劇改編)
紅玫瑰白玫瑰——(香港導演關錦鵬根據中國作家張愛玲同名小說改編)
傾城之戀——(香港導演許鞍華根據中國作家張愛玲同名小說改編)
半生緣——(香港導演許鞍華根據中國作家張愛玲同名小說改編)
狂——(中國導演凌子風根據中國作家李劼人的《死水微瀾》改編)
游園驚夢——(中國香港導演楊帆根據中國台灣作家白先勇的同名小說改編)
寂寞的十七歲——(中國台灣導演白景瑞根據中國台灣作家白先勇的同名小說改編)
芙蓉鎮——(中國導演謝晉根據中國作家古華的同名小說改編)
棋王——(香港導演徐克/嚴浩根據中國作家阿城和張系國同名小說混合改編)
孩子王——(中國導演陳凱歌根據中國作家阿城的同名小說改編)
陽光燦爛的日子——(中國導演姜文根據王朔小說《動物兇猛》改編)
霸王別姬——(中國導演陳凱歌根據香港作家李碧華的同名小說改編)
紅高梁——(中國導演張藝謀根據中國作家莫言的同名小說改編)
活著——(中國導演張藝謀根據中國作家余華的同名小說改編)
喜福會——(海外華人導演王穎根據海外華人作家譚恩美的同名小說改編)
長恨歌——(中國香港導演關錦鵬根據中國作家王安憶的同名小說改編)
盲井——(海外華人導演李揚根據中國作家劉慶邦的小說《神木》改編)
⑹ 文學作品改編的國產影視劇有哪些
現在大多數國產影視劇都是根據文學作品改編而來,文學作品因為有一定的粉絲基礎,所以熱度還是非常高的。投資商也就是看中了這一點,才會選擇用文學作品改編成國產影視劇。文學作品改編的國產影視都有哪些?
由文學作品改編的國產影視劇還有非常多,就像四大名著中的其他三大名著。就例如《水滸傳》,《三國演義》和《紅樓夢》。每一個文學作品都是經典,能夠以影視劇的姿態出現在觀眾們的面前,也是傳承經典。
⑺ 經中國名著改編的電視劇電影有哪些盡量多寫些哦.....
四大名著就不用我多說了吧。
寫些其他的吧:《隋唐英雄傳》根據《隋唐演義》改編
《聊齋》《畫皮》改編於《聊齋志異》。
《封神榜》改編於《封神演義》
《鏡花緣傳奇》改編於《鏡花緣》《
楊家將》改編於《楊家府演義》
《濟公》改編於《濟公全傳》這些大部分都是明朝時期的名著
還有一些直接以名著命名的電視劇《孔雀東南飛》潘粵明演的
《塵埃落定》范冰冰
李解主演
《金粉世家》《京華煙雲》
這些都是近代小說名著
我知道的大概只有這些了
這些電視劇我都看過的,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