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試論《恐怖游輪》中的悲劇美學
【故事】
在影片《恐怖游輪》中,單親媽媽傑西和男朋友格雷格約好,帶其兒子湯米8:30在碼頭碰面並出海遊玩,由於兒子把玩具船扔在水中或者把繪畫顏料打翻在地,耽擱了時間,傑西為搶時間開了快車,發生車禍,母子二人當場死亡,似乎這一切應是故事的終點高神如,然而這恰恰是影片的序幕。自此,影片展開了如夢如幻的悲情演繹,結構情節為:傑西如願以償和他的朋友格雷格,以及其他好友登上了三角號游輪,順利出海。然而就瞎仔在這樣的順境中,一大團的烏雲當面圍襲過來,格雷格在向海岸警衛隊求救時,卻意外收到一個奇怪的求救信號,事情似乎變得神秘起來,但還沒有脫離正常的邏輯軌道。突襲的暴風雨掀翻了遊艇,眾人在一番掙扎之後,逃上了已經被打翻的遊艇。正在大家迷茫之時,一艘巨大游輪「埃俄羅斯(Aeolus)」向他們駛了過來,情急之下紛紛上船,自此開始了傑西的輪回劇情——人死光後一切重來。
電影有幾個點值得注意:
1、傑西開場時摟著兒子湯米說之前的一切都是一個惡夢。結合全片,她第一次出鏡就已經處於某次輪回狀態。
2、傑西在逃出宿命的路上駕車撞死一隻信天翁,預示著仍然無法擺脫宿命的安排。
3、計程車司機即是死神化身,但傑西魂靈違背了她對死神的承諾,由此引發了無盡的「希緒弗斯」式苦難輪回。
【解讀】
試圖 用互文性解釋影片中蘊含的兩個背景故事。(互文性通常被用來指示兩個或兩個以上文本間發生的互文關系。作為一個重要的批評概念,互文性出現於20世紀60年代,隨即成為後現代、後結構批評的標志性術語。)
有關風神的傳說
傑西乘坐計程車來到碼頭,司機說:「你會回來的,對嗎?」
傑西答道:「是的,我……我一定。」
這個一定是理解傑西向死神做出的承諾,也是理解她搭乘三角游輪,最後陷入埃俄羅斯號,承受希緒弗斯式的懲罰的關鍵所在,而這種承受就是無窮無盡的折磨。
希緒弗斯是風神埃俄羅斯之子。由於泄露宙斯的秘密,宙斯派死神要把他押下地獄。希緒弗斯卻用詭計綁架了死神,結果直到死神被救出之前再沒有人進入冥界。於是宙斯派戰神救出死神,死神抓走了希緒弗斯的靈魂。被打入冥界後希緒弗斯請求給予三天時間返回陽世去掩埋自己的屍首,但是當他回到人間卻眷戀不肯離去,背棄了自己的承諾,冥王大怒,重新派死神將他抓回,從此作為懲罰他每天在地獄里周而復始地沒有任何希望地重復著毫無意義的動作:把一塊巨石推上陡峭的山崖,每次他用盡全力就快大功告成之時,石頭就會從手中滑脫滾落回山腳,於是他又向山下走去,這種勞而無功的工作,或許們可以設想他掙脫了死神之手,但他卻又深深的陷入了無盡無頭的循環掙扎之中。
影片中傑西和死神失約正如希緒弗斯失約一樣,她在Aeolus號上也陷入了無窮無盡的殺戮的輪回之中,所有人死光之後,一切都會重來,即使到最後自己被打死,掉入海洋,好像回到了戚啟現實,但是卻又陷入了循環,影片到最終還是回到了原點,這樣的循環和輪回也就同希臘神話的希緒弗斯故事形成了對應的互文。
關於《老水手之歌》
影片中碎片狀呈現的水鳥的意象,更增添了影片的幽冥感,與在英國文學上享有盛譽的柯勒律治的《老水手之歌》中的信天翁的意象不謀而合,亦構成了一種互文關系。影片中水鳥從一開始在237房間壁畫的出現,到故事中水鳥隨著汽車飛翔直到出海的頻頻鏡頭,似乎本身就成了一種徵兆:水鳥隨汽車飛行,車禍發生了;水鳥伴遊輪而航,船遇到了風暴;影片中在船上第一次人都死光的情況下,水鳥的一聲鳴啼,喚來了五人再次乘三角號的到來,也就開始了新的循環。影片中水鳥是食腐的鳥類,在故事中不論是成群的死亡,還是啄食,都從很大程度上深化了對人類懲罰的主題,即:傑西撞死了一隻水鳥所付的沉重代價,而這種代價卻在暗合著塞繆爾.柯勒律治(Samue lColeridge)的經典敘事詩《老水手之歌》。
這首詩歌講述了一個老水手帶領同伴們出海,因為莽撞的射死了一隻信天翁,給帆船帶來了噩運,於是風停了世界好像靜止一般,無法靠風力楊帆起航的船被困在大海中央。船員們因為極度飢渴而虛弱不堪,他們摘掉了老水手脖子上的十字架掛上了死鳥以示懲戒。此時遠方駛來一艘荒蕪的幽靈船,船上立著一位孤獨的女妖,她象徵著惡夢(The Night-Mare)和」活於死中「(LIFE-IN-DEATH was she)。上船後水手的同伴在女妖的詛咒下一個接一個倒地死亡,他們的屍體都睜著眼睛保持著臨終的目光怨毒的盯著老水手,彷彿在譴責他的過失招致了一切災難。而只有老水手無論如何也無法死去,他在船上度過了恐怖而痛苦的七天七夜最終翻然悔悟,開始為一切生靈禱告,這時他脖子上的信天翁自動脫落掉進了海中。聖母瑪利亞顯靈賜予老水手香甜的睡眠,並讓死屍駕船將他送回了陸地。老水手生還了,但他註定一輩子孤獨的活在自責和亡靈的怨恨之中。
這一切正如影片中,從頭至尾伴隨著傑西的水鳥,水鳥是影片最重要的意象之一,在傑西房間里牆壁上就有水鳥的掛圖,而在驅車途中撞死水鳥,似乎更是這一切恐怖死亡循環的根源,在Aeolus號上,劇場里邊的大幅油畫,正如《老水手之歌》的文本敘述的再現,「We stuck,nor breath normotion/Asidleasa painted ship/upon a painted ocean」,以此來看影片中水鳥的意象,完全和《老水手之歌》構成一個互文的文本了,而這種互文似乎又可以在希臘神話文學中,傑西希緒弗斯式的懲罰中得到印證。
【鑒賞】
《恐怖游輪》就是講述了這樣一個輪回循環的故事 , 故事內容滿是壓抑憂郁與宿命絕望。這無疑充滿了命運悲劇的色彩。
悲劇撕裂了我們,撕裂了我們對世界,對我們自己的感覺。關於悲劇令人恐怖的力量,它包含了錫德尼所說的對「世事的無常」的無法抗拒的情感,包含了亞里士多德兩千三百年前所主張的——多種情感如憐憫和恐懼或(錫德尼所說的)「崇敬和同情」的駁論性的結合。悲劇不僅使我們遭遇到舞台中或作品中人物的死亡,而且還與我們自己的死亡觀念發生沖突,闡明悲劇中這種「痛苦的、難以理解的事物」的意義,以此來剖析這部影片。
首先結合亞里士多德在《詩學》中給悲劇所下的定義,我們認為悲劇包含四個基本的要素:
第一個要素是悲劇要有一個中心人物,他是一個「高貴的」、能引起同情和認可的人物。
影片女主人公傑西是一個堅強的深愛著自己兒子的單親媽媽,她獨自承擔起撫養兒子的壓力卻在一次意外中失去了摯愛。為了彌補過去曾經帶給兒子湯米的傷害 , 她甘願無數次承受痛苦輪回的折磨 , 這個心理發展安排終於為這部陰冷壓抑到絕望的影片增加了些許的暖意 。再者,在影片呈現給我們的第一次輪回中,傑西曾經極力地阻止朋友們登上游輪,而最後卻不得不一個人面對死亡的恐懼,她是極其善良而勇敢的。
第二個要素是這個人物應該遭受痛苦和(最好是)死亡,並且他或她的失敗和死亡應當與悲劇的結局大體一致。
毫無疑問,影片極其渲染的無休止的無限循環希緒弗斯式的痛苦正是傑西的悲劇所在。盡管傑西極力地抗爭,試圖改變命運,最後只能迎來俄狄浦斯王一樣的結局,然後命運從不曾停止。
第三個要素是悲劇主人公的失敗或死亡應當讓觀眾或讀者感到既是不可避免的、「合適的」,但同時在某種意義上又是不正當的、不可接受的。
從觀眾的角度說,我們發現了在傑西的世界裡永遠靜止的8:17從而預示了現實的不可逆轉,一切都只是徒勞,然而我們仍然願意對這樣的殘忍報以最大程度的理解,因為從畫面中滲透出的這份感人至深的母愛使我們明白了女主人公的選擇。
第四個要素可能涉及啟示。悲劇不只是以悲劇的方式向我們描寫了主人公的死亡:通過將自己與死去的悲劇主人公相認同而受到悲劇的引導,去思考我們自己的死亡。
關於命運,關於死亡,我們從未停止過思考,當然很多時候,我們也只遺唏噓。當然,這是一個太深重的話題,從古希臘時代便萌生出英雄與命運的故事,到黑暗的中世紀神學籠罩了整個世界,到覺醒,到文明開復的文藝復興時期,到今天,人類從未停止過與命運的抗爭,可是一遍遍拷問何為宿命,今天的我亦懵然不知。
從亞里士多德主義的悲劇觀看,還想提一些附加的要素,尤其是突轉(「逆轉」)、發現(「真相暴露」或「主人公知道了真相」)和性格弱點(「悲劇性的缺陷」或「過失」)。突轉是表示人物所經歷的逆轉或突然的變化——從登上游輪的那一刻起,氣氛開始微妙了,真相一步步顯露,傑西開始了一系列心理歷程的轉變——的一個有益的術語。發現與真相被泄露或識別的時刻有關,尤其與悲劇主人公突然意識到真相或產生自我意識的時刻有關。
最後,發現還與悲劇人物特定的缺陷或弱點,或作出了導致其失敗或死亡的錯誤判斷有關。這里可以借鑒莎士比亞四大悲劇的主人公——都可以歸結為一種根本的道德上的或心理上的弱點,哈姆雷特的猶豫,奧賽羅的嫉妒,李爾王的自負和麥克白的野心,被認為是這些作品關鍵性的元素。但在這里我們把重點放在導致悲劇產生痛苦、神秘和無常的方式方面。結合影片,當然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傑西因為單親媽媽的壓力而對兒子湯米實施暴虐,最後在受心情影響的前提下釀成了這場悲劇,傑西的急躁和脆弱當然是關鍵性的缺陷,然而這場意外卻充滿了不確定因素,這也是傑西想要去掙脫這場命運的原因。
為什麼悲劇能夠引起我們的審美愉悅? 美是難的,悲劇美感亦是難的。正如黑格爾在《美學》中所說: 「一切存在的東西只有在作為理念的一種存在時,才有真實性。」所以在悲劇的傳播過程中,我們往往會通過閱讀文本本身來體悟悲劇的美感,而不是僅僅通過觀看戲劇本身。因為「審美帶有令人解放的性質」。感性材料是有限的,而理念本身確實自由和無限的。需要注意的是,理念本身並不是孤立的,它是感性與理性的統一,概念與實在的統一。
② 科幻影視作品中設定的時間已過去了,這樣的科幻電影有哪些
我認為這樣的科幻電影還是很多的,畢竟科幻、恐怖和穿越,一直都很吸引人。它看了以後刺激著每個觀眾的心,看後心裡很爽。《兩個月亮》看了真有點毛骨悚然,天空中出現了一白一紅的兩個太陽。兩個太陽同時出現,也意味著陰陽兩界的交融。交匯的時候就出現了一個世界,在這個不分真假的社會里,鬼魂是可以無限循環。該劇的細節可以說是恐怖至極,再加上科幻的場景,讓人細思極恐。
很多人喜歡看科幻電影,是因為這些科幻電影可能預示著未來,讓人遐想連篇。《恐怖游輪》都能讓你想到一個殘暴殺戮的場景,感覺這就是將來要發生的事情。大家還有哪些這樣的優質科幻電影,我們一塊說說他的經典場景。
③ 哪部電影是你看過全程無尿點的
最狗血的劇情莫過於《夜闖寡婦村》,荒野孤村,詭異連連,除了影片中的嚇人的道具並沒有什麼看點,猜的到的劇情套路,猜不到的驚悚片最後居然上演一出色情戲。帥氣的男主陳亦凡沒有和暗戀的女主一起,居然睡了一個百般調戲他的寡婦,翻雲覆雨後從寡婦口中也未套出任何有價值的線索。就這樣失身了,失身後又搭上了女主。在後山發現制毒工廠,與對手博弈,打鬥過程也差勁。
在危機的關頭,一個小男孩指路救了他們。說一直跟著暗中保護他們。導演你是派了個天使來嗎?大半夜的膽大的小男孩天不怕地不怕來救人。
劇中最大看點就是男主禁不起寡婦的誘惑,意亂情迷失身了,幾分鍾完事,狗血到底。結尾又以另一波恐嚇結束。誰怕呀,除了恐怖音樂沒什麼看點。
本來名字是好名字,一部劇毀了一個好名字。奇葩的導演怪不得下「鬼才」著稱。劇情可以更跌宕,看完你會覺得被名字騙了!
《看不見的客人》
這部電影是在電影院看的,在觀看時一定要全神貫注去看,才能從劇情中找到線索,當然了,我和朋友根本沒有想到兇手是誰,感覺《無雙》里的懸疑部分跟這部片子很像。
電影還原了劇情,亦有真有假,大概講述了男主和小三私會,不小心撞死了一個男孩子,後來小三也被害死,到底是男孩父母、妻子還是自殺呢?
建議你看一下這個片子,絕對不會讓你失望,看完你絕對大吃一驚。保證全程無尿點哦。
下面給幾張配圖,提示一下哦。
《殺死比爾》
毫無疑問,這是載入電影史冊的經典動作片。
電影一開頭就提到了復仇,讓我們感受到了這種緊張的氣氛。
伴著美妙的音樂(昆汀的電影配樂是一絕),只用四五分鍾,導演就呈現給了我們第一場打鬥戲,兩個人套路滿滿的打鬥過後,一個人被幹掉,我們開始逐漸了解事情的面貌:
這個女人的命運很悲慘,他要殺自己前組織的成員復仇。
一個,又一個,……
每一段的打鬥都相當精彩,每一段的對話又直入人心。
電影的高潮部分在女主去日本時發生,經典的bgm、經典的服裝、經典的噴血場面,因為有部分太過暴力血腥,導演還做了黑白化處理,不過整部片子呈現出的暴力美學魅力還是絲毫未減。女主不僅單對單幹掉復仇對象的手下,在亂戰中也是一點不怵,殺人如麻,叫人看得酣暢淋漓。
最後的決戰在雪地上進行,美如畫的場景,配上日本風格的音樂,極其美妙,當一抹血染紅白雪地時,我們知道,戰斗結束了。
這可能不是導演昆汀.塔倫蒂諾評價最高的電影,但一定是最好看的電影。
《不汗黨》
記得是一次偶然的機會知道到這部電影,當時候也找不到什麼好看的所以就去觀看了,裡面的情節主要圍繞著警察與知名大公司販毒展開,但是裡面所有人都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警察想陞官而為破案不擇手段,只為自己,販毒老總想讓自己利益最大化決定處理掉為自己買命十多年的得力干將。所有人性陰暗一面都展現出來,而其中主角開場和最後性格的改變可以讓人回味許久。而且各種打鬥場面也非常好看,總之這邊電影可以讓你課到每個人心中陰暗的一面,而且也欣賞其中的畫面感。
沈騰主演的《夏洛特煩惱》是我看過的迄今為止全程無尿點,看了還想看的電影,其中構思很巧妙,以昔日暗戀的校花(秋雅)的婚禮為切入點,夏洛在初戀秋雅的婚禮上,假充大款,被老婆馬冬梅戳穿暴揍,混亂之中,夏洛意外穿越時空,回到了學生時代的課堂里。他勇敢追求秋雅、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後來夏洛進入 娛樂 圈, 他的人生也發生翻天覆地的巨變,但最後他才認識到最珍貴的是什麼,一切皆是過眼雲煙。通過這個電影也反映出人心的丑惡,提示眾人珍惜眼前人,不要等到失去了才知道珍惜,匆匆一世,誰都是過客。
其中也有很多經典引人捧腹的橋段和人物,比如:馬冬梅樓下的老頭,袁華諧音圓滑,傻大春聽從夏洛的建議讓親戚在一線城市買房,袁華的作文《我的區長父親》……
沒有人提韓國的 《陽光姐妹淘》 嗎?那我來安利一下好啦。
這個片子的類型為 青春、友情、 搞笑 。30多萬人在豆瓣上給出了8.8的評分。
該片上映於2011年5月11日,由姜炯哲導演執導,沈恩京、姜素拉、閔孝琳等主演。劇情講述的手法是將現實和回憶交錯進行,講述了曾經的"七公主"sunny小團體成員,在25年後再次重逢相聚,共同回憶曾經的青春年少時光。
一講到回憶,很多人懷念,也有很多人詬病。 這部電影沒有主打情懷,反而在其中糅雜了 搞笑 的元素,將小女孩們的友情展現地別樣生動。
當然,影片也有著一定的缺陷,比如說 校園暴力的誇張化,人物塑造地極端化 ,但是觀眾們在觀看後依然會產生一種「這就是青春啊」的美妙感受,因此 瑕不掩瑜 ,依然值得大家去看一下,而且 獨特的年代感以及緊湊曲折的劇情和心路 ,讓人全程都能認真觀看,絕無尿點啊。
另,那時候看電影的時候還是個顏控,超級超級喜歡裡面一臉冷漠但是會為了小姐妹出頭的秀智(閔孝琳飾)啊啊!附上兩張劇照!
我個人特別喜歡看國產動作片,像戰狼2、紅海行動這些,可能作為一個男孩子,從小就有一腔熱血報效國家的念頭,對於這種片子120%的喜歡和欣賞,每部片子看至少在5遍以上,很多時候容易把自己想像成影片中的男主角,假如我是他,我會怎麼做,我更會怎麼樣……而且給自己設立過一個夢想,假如有一天,國家和外籍開戰,當然我非常希望國泰民安,如果有那麼一天,我義不容辭拋頭顱灑熱血,能為祖國獻出自己的生命,感到由衷的欣慰,有點扯遠啦,反正就是特別喜歡看愛國主義的這類國產影片
《 維京:王者之戰 》我比較喜歡北歐冷兵器時代的那些電影,力量與荷爾蒙、劍與盾的對抗。
這部電影是俄羅斯歷時7年,耗資12億盧布打造的史詩級巨作,普京大帝都相當推崇,整部影片以冰天雪地為原景,講述古羅斯大公 弗拉基米爾 的父親死後,作為家中私生子的他與大哥爭奪王位,如何在家族困境中,打破自己被人質疑的皇族身份,鐵錚錚帶領了維京狂戰士統一內部抗爭外敵,最終藉助古羅馬的力量創立了自己的偉大帝國的故事。
每個皇族都有著如出一轍的故事,為了爭奪皇位,鏟除異己、殺兄弒父、陰謀篡位,古羅斯也一樣!作為私生子的弗拉米基爾大公成功上位後,很快剪除黨羽,打壓了其它信仰教派,扶持東正教,改變了大眾對神的信仰。改變了人們對過度神話的宗教深陷。
請各位看官在評論區發表不同建議@板哥觀影
蝙蝠俠:黑暗騎士。
這是為數不多的我刷了好多遍的電影。諾蘭成功地讓本部電影超越了傳統的超級英雄電影的范疇。貝兒和希斯萊傑的演出也讓我如痴如醉,希斯萊傑飾演的小丑,那種癲狂,無所求的人才是最可怕的,小丑不求錢不求權,他只想求混亂,所以他才會熱衷於把哈維黑化,而蝙蝠俠為高譚市奉獻了一切,他不能擁有名字,不能擁有愛人,在愛人受到危險時,他選擇為了城市的未來去拯救高譚的光明騎士,而在影片的最後,為了留給高譚市市民以希望,他選擇讓黑化的哈維在民眾面前繼續保持光輝的形象,讓自己繼續成為黑暗的騎士,即使只能在黑暗中被人唾罵,也在所不惜。
《狙擊電話亭》
柯林-法瑞爾 / 基弗-薩瑟蘭
▷講述一個年輕人本想打個電話,卻接到一個威脅電話,警告他不能走出電話亭,否則就會被槍殺。影片以新穎的構思和緊張的節奏取勝。
《七宗罪》
布拉德-皮特 / 摩根-弗里曼
▷劇情與天主教中的七種死罪緊密相連,但影片的高明之處在於沒有機械性的將這七宗案件羅列在一起,而是從兩名警探的視角出發,逐漸的推理向案件背後的真相,而凱文·史派西扮演的連環殺手不但以自首的方式讓案情峰迴路轉,第六、第七宗案子的完成更是出人意料。
《死神來了》
戴文-薩瓦 /艾麗-拉特
▷劇情驚險恐怖,環環相扣。高中生艾利克斯-伯朗寧與7名同班同學登機前往巴黎。起飛前,他突然預感到恐怖的一幕:飛機將會在空中爆炸。艾利克斯非常驚恐,大喊飛機即將出事,但是,被艾利克斯不幸言中,飛機在半空中爆炸,全部人員罹難。
所有下了機的人都在慶幸大難不死,卻不知死神還是不願放過他們……
《恐怖游輪》
梅麗莎·喬治/利亞姆·海姆斯沃斯
▷單身母親傑西和一群朋友乘坐遊艇出海遊玩遇到風暴,登上一艘經過的游輪後卻發現這艘1930年失蹤的神秘游輪里空無一人,隨之而來的連環兇殺讓傑西等人陷入輪回的恐怖之中。
《盜夢空間》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 / 約瑟夫·高登-萊維特
▷講述由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扮演的造夢師,帶領約瑟夫·高登-萊維特、艾倫·佩吉扮演的特工團隊,進入他人夢境,從他人的潛意識中盜取機密,並重塑他人夢境的故事。
《美女特工隊》
凡妮莎·哈金斯/艾米莉·布朗寧/艾比·考尼什
▷這一天她被送進一家私人會所。該會所由藍佬掌控,他四處網羅妙齡女孩,並讓葛斯基夫人教授她們舞蹈,旨在取悅那些腰纏萬貫的富翁和手眼通天的政要。洋娃娃在此結識了小甜豆、火箭女、布女郎、黑琥珀這四名好友。洋娃娃不願淪為供人把玩的工具,她與朋友們商量從此逃走。
只是終究也分不清,這是誰人的魔幻世界……
《恐怖直播》
河正宇/李景榮/全慧珍/李大為
▷故事聚焦首爾漢江上發生的一連串炸彈恐怖事件。廣播主持尹英華在節目中接到神秘聽眾打來的威脅電話,尹英華意識到這個神秘聽眾很可能就是漢江連鎖炸彈恐怖事件的元兇後,意圖將該事件製作為一檔能夠令自己咸魚翻身的獨家直播節目,但事件的發展卻遠遠超出了他的想像。
《熱血高校》
小栗旬 / 山田孝之 / 矢部享佑 / 遠藤憲一
▷鈴蘭男子高中是一所惡名遠播的學校,這里聚集著一群嗜好打架的不良學生,他們因象徵著流血等不吉利事件,而被稱為「烏鴉」,為爭奪學校霸權,他們又分為諸多派系,其中最強悍的兩股勢力為:芹澤多摩雄所帶領的芹澤軍團,轉校生瀧谷源治和地頭蛇片桐拳聯手的新力軍。隨著兩派矛盾的激化,源治和芹澤兩大烏鴉軍團決一雌雄的時候即將到來……
《源代碼》
傑克·吉倫哈爾/維拉·法米加/米歇爾·莫納漢 一
▷講述了一位在阿富汗執行任務的美國空軍飛行員柯爾特·史蒂文斯,醒來時發現自己正處在一輛前往芝加哥的火車上,並就此經歷的一系列驚心動魄的事件。
《瘋狂的賽車》
黃渤 / 徐崢
▷講述了一個因0.01秒之差而與金牌擦肩而過的職業自行車運動員耿浩。在痛失金牌後,他又被終生禁賽,為了維持生計,他干起了用冷凍車為餐館送海鮮的行當。 但命運多舛,在平靜的過了5年「海鮮仔」的生活後,因為一個偶然的事件,他被捲入了一系列錯綜復雜的案件之中。
《無間道》
劉德華/梁朝偉/黃秋生/曾志偉
▷講述的是兩個身份混亂的男人分別為警方和黑 社會 的卧底,經過一場激烈的角斗,他們決心要尋回自己的故事。2003年,該片獲得了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獎、第40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影片等獎項,梁朝偉憑借該片獲得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等獎項。
《致命魔術》
休-傑克曼 /克里斯蒂安-貝爾
▷講述的是在魔術產生盛行的維多利亞時期,出現了兩位極有天賦的年輕魔術師、兩個好朋友,羅伯特·安吉爾和阿爾弗雷德·伯登。兩個人因為互相嫉妒猜疑,而成了勢不兩立的對手,他們用各種方法來證明自己是那個時代首席魔術師的故事。
④ 好萊塢災難題材電影中是怎樣體現崇高美
雖然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越來越強,但自然並非躲在一個角落任人宰割,地震、海難、洪水、颶風、飛來橫禍、不明病毒、火山爆發、天氣異變……一旦這些災難來臨,人類引以為傲的文明立即顯得脆弱不堪,鮮活的生命也紛紛凋零。環境污染、過度開發更常常加劇了自然的狂暴。災難來臨,總會給人帶來悲傷和恐懼,總會帶走人們最珍貴的東西:生命、財產、健全的肢體甚至夢想和希望……不管人類如何發展,總離不開一個適宜的生存環境,在我們看似一天天戰勝自然的同時,我們往往不得不承認:我們的生命和幸福,往往還是需要自然的恩賜,老天爺稍一變臉,我們往往無能為力,但是人類的尊嚴、生命的可貴、精神力量的強大也往往在災難發生時顯得尤為突出。
是的,所有人都拒絕災難,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應該逃避對災難的思索。因為只有思索,才能預防,才能警醒,才能在無情的災禍面前找到內心的力量……
災難片就是這種思索的產物——在電影的歷史長廊上,曾經有不少非常經典的災難片,影片所描述的在災難中凸顯的人性真善美本質總令我們印象深刻、回味無窮。這些災難片,不僅不會因為人們對災難本身的恐懼而失去市場,反而因此而大放光芒——電影史上最賣座的電影就是一部災難片:《泰坦尼克號》(美國本土票房6億元,全球票房18億!)那麼災難片到底有那些吸引人的地方呢?本文將通過分析電影史上十大災難片對災難片的魅力進行詳細點評:
最能呈現電影美學的電影
災難片往往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大量運用了電腦特效、蒙太奇、分鏡頭等電影技術,造成氣勢宏大、極具震撼力而逼真華麗的場面刻畫,將電影這門藝術的美感發揮到了極致。
電影特效之《後天》(The day after tomorrow,2004)
沒有哪個導演像羅蘭·艾默里奇這樣瘋狂熱衷於把地球毀滅一萬遍,從《獨立日》到《哥斯拉》再到《後天》,甚至是今年的《史前一萬年》,其電影中的「毀滅當量」成倍增長,單從特技角度說,已經足以讓觀眾體驗到摧枯拉朽的破壞樂趣。
就像《終結者2》中「啟示錄」一般的核爆炸,當你看到洛杉磯龍卷風、曼哈頓海嘯、從外太空觀察到的颶風、從動物園里逃出的餓狼、「好萊塢」的招牌被龍卷風擰碎,日本街頭被炮彈般的冰雹砸爛,整個紐約被連天的海嘯吞沒,帝國大廈迅速冰凍,摩天大樓只剩鋼筋殘骸,文明的巔峰瞬間變成昏黃的廢墟,你怎能不感到巨大的沖擊,就如同頑劣的小孩掀翻地上的玩偶,未知的力量把地球放進冰箱!
在災難片中,大就是美。《魔戒》中的水淹雙塔算什麼?想像一下比那大一萬倍的場面!而且你的視角不只停留在地面,還會被帶到空中,帶到雲層,甚至太空!「人」變得越來越小,「環境」變得越來越大,這就是為什麼片中只表現標志性建築的毀滅,很少看到成千上萬的「小人兒」抱頭鼠竄,動不動就是直徑幾十公里的風暴眼,隨便一個鏡頭都要用到搖臂,大量的全景俯拍、航拍,結合模型和電腦特效,把一場末世浩劫拍得窮奢極欲!
《後天》有著卓然視覺表現的原因,除了災難規模大、數量多之外,還在於充滿感染力的色調處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災難類型的變化,影片的色調呈現出富有層次的過渡,比如災難來臨前蒼白黯淡的雲層,暴雨降臨時蒼茫渾濁的街道,颶風席捲後滿天塵土的昏黃都市,冰雪紛飛時慘白的世界,以及災難過後耀眼的白色冰層、反射著陽光余輝的紅色天際……一切都做到充分渲染情緒,讓人完全感受到寒冷、潮濕、溫暖等等氣候變化帶來的感官反應。
電影特效之《泰坦尼克號》(Titanic,1998)
這部史上最賣座電影的投資也是驚人的:2億美元!如果你覺得這不算什麼的話,本文可以提供一個信息:《泰坦尼克號》之前的電影市場,1億美元是個天文數字,而大投資、大製作的電影時代正是從《泰坦尼克號》開始。投資很大一部分給了特效。卡梅隆在《泰坦尼克號》中完美地將CG特效和實物模型結合,營造出波瀾壯闊的背景。如果沒有這個舞台,傑克和露絲的愛情能有多大殺傷力,還真不好說。本片獲得了第70屆奧斯卡最佳視覺特效獎 (1997年)。
電影特效之《龍卷風》(Twister,1996)
《龍卷風》(Twister,1996)這部電影當然講的是「風」的傳奇,片中所有工作人員統統免不了要慘遭風的摧殘。導演簡·德·邦特為求「猛烈」效果,拾棄傳統的超大型強風扇(此類強風扇曾受用於《碟中諜》最後一幕,將湯姆·克魯斯吹得在子彈列車頂邊滾邊飛哩!)不用,改用威力更悍的「噴射引擎」製作人造龍卷風。特效小組將碎冰機裝在拖車上,並用波音747噴射引擎發動時速兩百英哩的強風,在歷經十五個星期與大雨、冰雹、狂風、泥漿、殘骸與灰塵共舞的拍攝過程中,工作人員終於完成被形容為 「酷斃的超級大片」。片中被巨大的遮天蔽日的黑色蘑菇雲捲起的牛羊、房屋、卡車和連根拔起的大樹讓人過目難忘,「龍卷風三姐妹」互相纏繞,威力巨大而又行蹤不定更讓人嘆為觀止。難怪看過的觀眾加封《龍卷風》為《飄》(Gone With The Wind)全方位版。
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彗星撞地球》(Deep impact,1998)中的地球被小彗星擊中引發的大海嘯、被洪水沖擊搗碎的自由女神像、漫天散落的彗星碎片;《天崩地裂》中逼真到令人膽顫的滾滾熔岩;《世界末日》里的爆炸場面……所有這些對多數人而言只有在電影里才能看到的場面和情節,災難片都把它表現的淋漓盡致,可以說災難片是最能將電影美學發展到極致的一種電影體裁。
緊張刺激的情節節奏
災難片一般都想像力豐富,善於構造極端情境下的人情世故;節奏緊張刺激,情節千變萬化;並且,大多數災難片都非常具有涵容性。
《後天》(The day after tomorrow,2004)
《後天》的情節是最為豐富復雜的。影片講述的是由於二氧化碳排放過量,造成全球變暖,全球變暖由導致南北極冰殼融化,因此又引發了氣壓氣溫的驟變,地球在一天之內進入冰期的奇幻故事。
故事中所涉及的人物關系也極其復雜,有科學家與副總統之間的關系,還有父親與青春期兒子的關系,兒子與女友和另一個有錢人家孩子三角戀的關系,以及躲避到圖書館中形形色色原本陌生卻不得不相濡以沫的各類人物的關系……
虛幻的災難最考察導演和編劇的想像力,而想像力最見於非主線情節中——影片為我們展現了這方面極深的功力——記得影片中有一個橋段:美國被淹,所以美國人想越過美墨邊界前往墨西哥,卻遭到了墨西哥人的拒絕(和現實生活對照,真的很有反諷意味)……還比如片中有個小情節:因為氣候奇冷,在市圖書館避難的人不得不燒書以取暖,主人公們燒書前討論哪些書是偉大的作品必須留下來,哪些卻相對缺少價值……這些看似脫離影片主線的情節讓災難的情境更加真實,在博得觀眾會心一笑的同時,也讓我們佩服編劇和導演用心之深之全。
同時,影片還很好的融合了多種災難元素:低溫、冰雹、颶風、海嘯、火災、空難……可謂災難片的集大成者。
節奏方面,該片環環相扣,高潮迭起,精彩迭出的情節一直緊扣著觀眾的心弦,讓人慾罷不能。
《海神號》(Poseidon,2006)
單就情節節奏來說,《海神號》是一部比《泰坦尼克號》更純粹的災難片。從開場後10分鍾就進入壯烈船難場面的《海神號》,儼然是刪去了盪氣回腸愛情劇碼的《泰坦尼克號》,磅礴的災難效果和死命逃出生天的歷險才是它的主題。而為求切合現實中遇難的情況,盡量減少沒必要的對白,單刀直入開始救人逃難的設置,也給予了影片更多呈現緊張視效的機會。就劇碼來說,本片雖為災難片,但由於多數鏡頭都在船體內部,因此其實它是結合了多個災難片的元素,就筆者所見:巨輪傾覆時海水湧入,這就有了洪水元素;船體傾覆帶來的天崩地裂的感覺又近似地震;還有因為船上的電器破損,漏電漏氣又形成了火災;從一塌糊塗的船體中尋找出路帶來了兩種災難元素:密室脫逃和攀岩——事實上,影片中迪倫一夥為了逃出升天,從電梯井裡往上爬,但關鍵時刻因為繩子承受不了三個人的重量而不得不放棄一個人的情節和登山災難片《垂直極限》中的經典段落也如出一轍……從這一點來看《海神號》不光是關於海難,它的情節也同樣是豐富多彩,扣人心弦。
《垂直極限》( Vertical limit,2000)
《垂直極限》的主線其實是非常簡單明了的:彼得一家都是登山家,但在一次意外中,父親為了救彼得兄妹倆自願犧牲之後,彼得出於內疚再也沒有登山,直到有一天,他的妹妹在登k2峰時受困,彼得才不得已,拉起隊伍重返雪山,路上經過了重重艱險,犧牲了數名隊員,包括一名曾經在某次登山中失去妻子的神秘老人。但最終成功地救出了妹妹。
這部影片勝在節奏的緊張刺激。影片從一開始就十分揪心:一家三口被靠一隻單薄的冰鎬懸掛在萬丈深淵之上,冰鎬的力量承受不了三個人的重量,被懸掛在最下方的父親讓中間的兒子割斷繩子,保全自己和妹妹,怎麼辦?……
接下來還要面對雪崩、爆炸、缺葯種種威脅,幾乎每隔三分鍾就有一次命懸一線,每隔兩分鍾就有一次千鈞一發,或者一秒鍾之前還在談笑風生,一秒鍾之後卻是血肉橫飛(影片處理得較虛,不會過分血腥,但震撼力還是足夠的),觀眾們在將近窒息的感覺中體味著驚心動魄……
災難片中的人性光輝
最後,Last but not least,災難片之所以能一出現就緊緊抓住人們的視線,決不僅僅是因為它們的特效能滿足人們的獵奇心理,或者它們豪華到配角的明星陣容,更重要的是在災難片中顯現出來的人性之真、善、美。
一、《後天》:被災難彌合的親情
劇情簡介:
《後天》描繪的是以美國為代表的地球一天之內突然急劇降溫,進入冰期的科幻故事。故事中,氣候學家傑克·霍爾(丹尼斯·奎德飾演)在觀察史前氣候研究後指出,溫室效應帶來的全球暖化將會引發地球空前災難。傑克博士曾警告政府官員採取預防行動,但警告顯然已經太晚。傑克·霍爾博士於是急告美國副總統宣布北緯30度以南全美民眾盡速向赤道方向撤離,該線以北民眾要盡量保暖。
而就在此時,霍爾博士得知兒子山姆(傑克·吉倫荷飾)隻身前往紐約去營救女友,於是決定冒險前進紐約在冰天雪地中展開救援行動。這時候災難從紐約開始,曼哈頓摩天大樓遭到強烈旋風的襲擊,大部摧毀。突然間,地鐵隧道里湧出狂暴不止的洶涌洪水。大水吞噬了紐約,淹沒了美國,歐洲也在洪水之下不復存在。此後,冰層和白雪覆蓋了整個地球表面,冰期時代開始了。
當鏡頭再次回到美國時,那些僥幸生還的美國人都逃往墨西哥,請求進入那裡的難民營。影片末尾處美國總統不得不嘆息承認道,他所奉行的氣候政策是一次巨大的敗筆。
心靈撞擊:
在這部典型的美國商業大製作中,除了驚心動魄的大災難奇觀,其中不少人文情懷的細節讓人感慨,其中最令人津津樂道的又莫過於其中父子的感情。片中父親與兒子的感情本來像大多數父親與親春期兒子之間的感情一樣,有些隔閡,有些誤解,但經歷了生與死的考驗之後,影片最後有個父子情深的細節特別有意味。一系列的惡劣天氣席捲全球,登山學者傑克·霍爾要他17歲的兒子薩姆待在紐約圖書館躲避千年不遇的大風雪,他答應兒子一定來救他們。在克服了難以想像的千難萬險之後,霍爾終於來到已被大雪覆蓋的紐約圖書館,他和同事像天外來客般出現在薩姆和同學們躲避的藏書室時,薩姆和同學們驚奇地望著他。薩姆的女友問「那是誰呀?」薩姆喜悅的臉上充滿驕傲,他說:「那是我爸爸!」
災難啟迪:
《後天》的立意很高,因為片中真正的敵人就是人類自己,在這場人類策劃的災難中,沒有誰是無辜的,所以那份恐懼猶為強烈。
溫室效應會引發新冰河世紀已成科學定論,面對這個未來的威脅,人類還沒有想出切實可行的措施,所以人類文明象巨型獴獁象一樣被冰水淹沒是人類意識深層的噩夢,對這種結局,我們只敢設想,不敢面對,所以《後天》的出現,令我們振奮。
二、《泰坦尼克號》:借災難表現人性之美
影片簡介:
他是一名流浪畫家,她是一名貴族淑女,他靠賭博幸運地擠進了三等艙,她則和自己聲名顯赫的未婚夫君登上了頭等艙——他們邂逅在當時世
界上最龐大、最豪華的游輪上,這本該是一場美好的邂逅,如果,不是那該死的冰山……
但至少愛是真的。她厭倦了上流社會的勢利空虛,向他吐露心中郁悶:"我覺得這一生不外如此,就象已經活了一輩子似的。無數的宴會、舞會、遊艇賽、馬球賽,能接觸到的都是思想狹隘、有口無心的人。我感覺就象站在懸崖邊,沒人拉我回來,沒人關心,甚至無人理會。」他告訴她:「享受每一天」,也就是生命的意義在於快快樂樂地活每一天,不為虛榮壓抑自己的本性,不讓禮教束縛自己的夢想,他讓她的臉重新拾
回了久違的微笑,她則決定放棄一切榮華安逸的生活永遠跟隨他——幸福曾經那近……
可是慘絕人寰的悲劇發生了,泰坦尼克號上一片混亂,在危急之中,人類本性中的善良與丑惡、高貴與卑劣更加分明。傑克把生存的機會讓給了愛人羅絲,自己則在冰海中被凍死。
心靈撞擊:
其實現在看來,《泰坦尼克號》的製作並不是最出色的,當年看起來氣勢如虹的特效場面也早已經被無數後起之秀超越了,但影片中盪氣回腸的戀曲卻讓人久久不能忘懷,也許,正是影片對羅絲和傑克不同凡俗愛情的著重刻畫,使它比一般災難片多了一些人文主義的厚度,成為了災難片歷史上不可繞過的永恆經典。
愛情之外,還有信念、優雅和勇氣,讓我們再一次回顧那些曾經讓我們感動的瞬間:
場面一:船體開始下沉之際,乘客驚慌失措,小樂隊奉船長之命來到甲板上,平靜地演奏起輕松的音樂。
場面二:面對爭相逃命的人們,一位樂手認為此刻的演奏沒有作用,反正沒人會聽.首席小提琴手卻說:」他們在吃飯時也是沒有聽的呀!」於是,他們又繼續演奏下去.
場面三:船即將沉沒,首席琴手宣布演奏結束,樂手們握手致意,互道珍重後散去.只見首席琴手不顧甲板的混亂,一個人重新操琴演奏.聽到琴聲,已經走開的樂手們又一個個返回,圍繞在首席身邊,開始最後一輪演奏.
場面四:生離死別的時刻到了,首席琴手放下琴弓,用充滿感情的語言對同伴說:「能在今晚同諸位一起合作,是我終生的榮幸……」
怎麼解釋這一切呢?說矯情,也許有點;說職業榮譽感,也許太過了,但相信任何一位看過《泰坦尼克號》的觀眾都不會忘記在黑夜寒風中,忘我地演奏的樂手形象,還有片中結尾在大海上飄浮著的大-提-琴!
災難啟迪:
《泰坦尼克號》給我們的一個重要啟示是:在大自然面前,永遠不要太驕傲,「泰坦尼克號」1909年由英國白星公司生產,在當時無論就其豪華程度、規模大小、技術水平還是安全系數來說都是數一數二的,所以稱泰坦尼克號為「永不沉沒的船」。一個船員在航行中對一個2等艙女乘客西爾維亞·考德威爾說:「就是上帝親自來,他也弄不沉這艘船。」因此,船上甚至沒有裝備足夠的救生用品。但就是這艘永不沉沒的「泰坦尼克號」,在處女航時就沉沒了,「泰坦尼克號」上2208名船員和旅客中,只有705人生還。慘痛的教訓告訴我們:對自然,永遠要保持謙卑,對技術,永遠別過於自信。在知識爆炸,科技至上的年代裡,或許這會幫我們保留一份清醒,一份人情味。
五、《龍卷風》:以事業為鋪墊的愛情最深厚
影片簡介:
美國60年代,一場恐怖的龍卷風暴襲擊了喬.哈汀一家,喬的父親為了保護家人而被風暴捲走。幼年的經歷促使喬長大後成了一名專業研究龍卷風的氣象專家。
時至九十年代,喬的丈夫比爾.哈汀帶著女友美麗莎前來找喬在離婚證書上簽字。比爾也曾經是追逐龍卷風的氣象專家。在喬的追風隊中,喬告訴他他以前設計的龍卷風探測儀「多羅茜」已經製造成功了;比爾十分高興,終於決定再一次追風。
在追風的路程中,另一支由裘納斯帶領的車隊超過了他們。裘納斯取得了大公司的贊助,擁有先進的儀器設備,他還盜取了比爾和喬的研究成果,想藉此成名。在喬和比爾與龍卷風的交鋒中,兩只「多羅茜」由於設計不全面而報廢;而美麗莎卻因無法忍受這種驚險、動盪的生活而與比爾分手,她認為喬更適合他。
又一個大型龍卷風襲來,喬和比爾趕到,及時救出了喬的媽媽;同時,兩人受到風鈴的啟發,改進了探測儀。龍卷風暴再次襲來,裘納斯不聽勸告而被龍卷風將車隊一掃而空。比爾下定決心親自涉險,終於成功地放飛了最後一隻「多羅茜」,通過成千上萬的小探測器,追風隊終於收到了完整的風暴中心的資料,他們終於成功了。比爾和喬也憑借機智和勇敢躲避開死神的襲擊。龍卷風過後,共同的歷險又使愛意在兩人的心底復燃了。
心靈撞擊:
其實這部片子嚴格地講是一部災難倫理片。是以風暴為背景講述一對婚姻瀕臨破產的夫妻間的故事。故事涉及愛情,但這不是泰坦尼克那樣架空的俊男美女之間的愛情,而是一對有責任心有事業心的凡俗男女之間的愛情,他們的愛情不是那麼完美——他們瀕臨離婚甚至男方已經有了新的女友——更有柴米油鹽的味道,也有著更深厚的基礎和更廣泛的聯系,片中有個片斷特別耐人尋味:男主角拒絕不了事業心對他的誘惑,決定和女主角前妻一起去追風,坐在同一輛車子中,他們開始聊天,開始拌嘴,每當女主角剛開一個頭——一個看似友好的頭兒的時候,男主角就預先開始反駁,這種情節設計讓人們感到很真實,只有真正的夫妻才會有那種默契和心靈溝通。友誼也是他們愛情的助推劑,雖然他們已經決意離婚,但是在朋友們的眼中他們仍然還是一對兒,當他們和朋友們一起嘻鬧的時候男主角新的美麗女友感覺自己像個局外人。但更緊密地聯系他們的是對事業共同的熱愛和忘我投入:一次次深入風暴的中心,在可怕的災難面前欣喜若狂,在巨大的危險面前奮不顧身——為了拯救,為了把颶風不再威脅更多的家庭——當他們的拼搏和奮斗終於成功的時候,也就是他們愛火復燃的時候:確切地說不是復燃,而是上了一個新的高度。
友情、團隊合作、為了共同的理想和目標奮斗也是這部片子顯而易見的主題:這是一個積極向上的主題,其實擁有一個積極向上的主題並不難,難的是如何把這種主題表現的真實,動人,令人容易接受。
災難啟迪:
影片中主角們為之獻身的事業是颶風預警,他們的目標是把颶風預警的時間從3分鍾提前到15分鍾,憑借長時間的鑽研和一次次在第一線冒死進行試驗最終他們成功了。看來,科學技術和科學工作者忘我工作的精神還是能夠在某些方面為人類造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