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什麼好看的科技電影
好看的科技電影有《流浪地球》、《火星救援》、《驚天魔盜團》、《阿凡達》。
《驚天魔盜團》是講述了一群高智商的竊賊,運用最尖端的技術,利用華麗的舞台作為掩護,於眾目睽睽之下完成偷天換日盜竊的故事。整部影片像是由一場巨大的三幕戲魔術秀構成,這些魔術奇觀能輕易從視覺效果上征服觀眾。
2. 有一部電影講一個智能程序判斷誰是恐怖分子,系統好像叫約書亞,是哪部電影
《戰爭游戲》
馬修·布魯德里克主演。
超級計算機名為WOPR(作戰計劃響應),設計用於自動對蘇聯核武器打擊。WOPR,它的出現,是早期的實驗中命名為「約書亞」編程贏得形形色色的游戲人工智慧的殘余 - 象棋,五子棋,熱核戰爭,這樣的事情。幸運的是,約書亞也能夠學習,而且它調用了第三次世界大戰時,它會推斷出「唯一獲獎的舉動是不玩。」這部電影可謂是黑客電影的先河,同時電影中的那台超級計算機約書亞最後的模擬戰爭也讓人印象深刻。
http://ke..com/subview/402939/13475420.htm#viewPageContent
3. 有哪些科幻、科技與影視融合的例子
經典例子:《2001:太空漫遊》(2001:A Space Odyssey)
《2001:太空漫遊》於1968年上映,講述了宇航員前往木星調查並經歷了一系列奇幻流程的故事,被譽為「現代科幻電影技術的里程碑」。
庫布里克在《2001:太空漫遊》中,祥羨用電影語言,探索人類與技術、人類與宇宙的復雜關系。
庫布里克進行的,不是一次簡單化的創作,而是一次基於科學真實的、充滿技術細節的復雜且深刻的探索。
首先,是這部電影的科學顧問。
《2001:太空漫遊》先後咨詢了65家各類科研機構,科學家們被聘請為電影科學顧問,幫主創團隊創作科學畫面和劇情細節,為故事場景提供邏輯解釋,指導演員更好地扮演科學家和航天員。比如,主力擔當的NASA科學家弗雷德里克·奧德威、航空航天工程師哈利·蘭格,在基於當時最先進的科學技術的基礎上,推理了庫布里克的藝術創作要求的「未來科技」,並和主創團隊一起將它融入《2001:太空漫遊》的敘事和畫面。比如基於氣體核心的核反應堆、高溫電離氣體技術、跨行星載人航天任務計劃等。為了在電影中表現人類起源這一「我們從哪裡來?」終極問題,庫布里克和大名鼎鼎的亞瑟·克拉克,一起拜訪了人類學家哈里·夏皮羅、艾薩克·阿西莫夫……
其次,是對於技術真實的極致追求。
我第一次知道庫布里克為了《2001:太空漫遊》支付了威克斯工程公司75萬美元花了半謹桐拍年造了個真的離心艙、重力輪的時候,我內心是震驚的。這樣的人物,並非獨苗——從庫布里克到諾蘭,從《2001:太空漫遊》到《星際穿越》,其實很多東西是有文化根基的,至少是某種社會土壤允許這樣的追求科幻、科技與影視融合的人物源源不斷地誕生。
第三,是這部電影與各類科技企業。
看看這個名單:IBM、貝爾電話(AT&T的前身)、美國無線電公司、泛美航空、通用電氣、霍尼韋輪纖爾……
這些企業都是與《2001:太空漫遊》的深度合作夥伴。顯然他們看中的是《2001:太空漫遊》對未來的虛擬見證:不久的將來,人類將如何進入太空,如何旅行向總在夜空中閃閃發亮的臨近行星;未來的飛船長啥樣;幾十年後人類穿什麼、吃什麼、聊什麼……而這些品牌,希望自己存在於這樣的未來中。
最後,科學界得到了什麼?
參加《2001:太空漫遊》的科學家們得以將他們對科學技術的某些猜想、對學科未來與現實世界的融合狀況的假設,通過電影的虛擬見證,完成向公眾得科普,至少,它喚起了很多人的好奇心和想像力。
我個人最喜歡的例子:《星際穿越》(Interstellar)
我先後7次走入電影院,在IMAX觀看了《星際穿越》,不僅沒有因為重復觀看減少新鮮感,反而隨著對《星際穿越》幕後越來越多的了解,對這部電影充滿了贊嘆和敬意。時至今日,我依然沒有探索完這座冰山的全貌。
首先,《星際穿越》是怎麼來的?
1980年,著名天文學家卡爾·薩根【旅行者一號(大名鼎鼎的發射向宇宙的金唱片)的重要科學家、領導者,科幻電影《超時空接觸》的科學顧問、小說原著作者】熱心地安排了一次相親,相親對象是南加州理工學院的青年理論物理學家基普·索恩和准備進軍好萊塢的琳達·奧布斯特。這兩人曖昧了段時間,最後沒能走到一起。直到2005年,基普·索恩在聚會上又遇見了琳達。此時的索恩已經是一位有名望的物理學家,琳達也成長為好萊塢一位成功的電影製片人。兩人就一部包含了蟲洞、黑洞、引力波、五維空間的科幻內容的電影項目,迅速達成了合作共識。
2006年2月,他們完成了故事大綱,並迅速得到了斯皮爾伯格的青睞。隨後喬納森·諾蘭成為了該項目的編劇。
然而,依舊是經歷了9年的漫長路程,期間幾經波折,最後是克里斯托弗·諾蘭接手,派拉蒙與華納兄弟兩大競爭巨頭攜手合作,才有了被很多觀眾譽為神作的《星際穿越》的問世。
其次,《星際穿越》科學與藝術如何在畫面交織?
在一開始的創作階段,主創團隊和科學顧問們達成了兩點共識:
1. 影片情節不能違背已知的物理定律以及我們對宇宙的確定認知。
2. 對尚不明確的物理定律和對宇宙的猜想要源自於真正的科學,猜想的依據至少要被主流科學家認可。
第一個接手項目的導演斯皮爾伯格甚至召集了14位來自不同領域的科學家開了一天的研討會,其中包括太空生物學家、行星科學家、理論物理學家、宇宙學家、心理學家和空間政策專家等等。正是這次會議,給《星際穿越》定下了很多重要的「錨點」。
2019年4月,當全球科學家協同拍出來的黑洞照片發布時,很多人找到了當年《星際穿越》劇組渲染出來的電影畫面,大家的感慨基本都是:「這不就是黑洞的高清版么?」而吉普·索恩則說:「我一直都知道這些原理和論據,但知道和看到、感覺到又完全不同。這個模型讓我反過來對透過快速旋轉黑洞會產生怎樣的重力透鏡效應有了新的認知。」
至於影片里最不可思議的「五維時空超立方體」,它的科學程度很可能超越了多數人的想像:
細節1:關於高維空間。
庫鉑抬頭-看到的是書房地板往天花板的視角;
庫鉑低頭-看到的事書房天花板往地面的視角;
庫鉑往左-看到書桌視角;
庫鉑往右-看到床頭視角;
庫鉑往後-看到書架視角;
庫鉑往前-看到房門視角;
而這一切,是嚴格按照數學推演的四維空間結構的光學路線推導而出。(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搜一下四維空間的數學模型有關論文)
而庫鉑所在的這個超立方體被從高維中直接從黑洞挪到了地球上墨菲的書房,這也是為什麼影片一開始農場的引力就一直異常,因為那時候超立方體已經降臨地球。
細節2:關於時間。
超立方體里的庫鉑通過移動,可以來到書房的不同的時間點,從而完成信息傳遞。
庫鉑拍打超立方體延伸出來的「管線」,也會像波紋一樣從右向左傳遞,因為按照數學設定,從左向右是構架那個超立方體的時序(簡單化),當下發生的事件或逐漸成為更遠的過去。
正如片中布蘭德所說:「在高維生命看來,時間只是另外一個物理的空間維度,在他們眼裡,『過去』可能就像一條峽谷,他們可以隨意地跳進去;『未來』於他們而言也只是一座可以攀爬的山峰。」
2015年,《星際穿越》獲得了奧斯卡獎;2017年,《星際穿越》的策劃、科學顧問基普·索恩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第三,《星際穿越》的聲音是多麼不可思議。
相信很多人因為《星際穿越》對管風琴這一冷門樂器有了全新的認知。
如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所言:「即便《星際穿越》與宗教無關,但管風琴、教堂、建築……這些都代表著人類的某種嘗試,來描述那些玄奧的、神秘的東西,那些超越了我們、超越了日常領域的東西。」
配樂大師漢斯季默說:「管風琴低音符帶來的力量,你可以在太陽穴上感受到,教堂的窗花開始振動,因為有太多的空氣被推入到房子里,其間蘊含著一種原始和危險的特質——這東西要爆炸!這其中又有很多人類的特質,因為它只能用氣息發生,它需要呼吸——在每個音符上,你能聽到呼吸。」
諾蘭深刻認同了這一點:「你在每個音中感到有人的存在。我認為這一點留在電影中是非常重要的,不僅關乎我們看到的宇宙,還有宇宙之中的人。用一種很親密的方式使用它,同時保持著宏大。」
除此之外,當主角降落在一小時相當於地球7年的星球上時,那個從舒緩到緊迫的滴答聲,伴隨著山一樣的巨浪時候湧起的音牆。那些隨著離開地球,變得有些失真的配樂音色……
這是一部可以在任何細節、任何角度進行推敲的電影!而且隨著你了解它越深,你會發現更多「冰山水下的宏大」。
最後,《星際穿越》最打動我的地方。
這部電影的兩個核心驅動力,其一是科學顧問提供,另外一個則由藝術家們提供。
科學上,引力,可以穿透所有的維度。這一點如劉慈欣和卡梅隆對話時說的:我知道最瘋狂,最讓人不可思議的想像力就是前沿科學產生的。
但讓打動我的是那穿透了所有維度、穿越了時間和空間的,父親對女兒的愛,是電影畫面中浩瀚又冰冷的宇宙之中,那個在五維空間從黑洞直奔女兒書架背後的那個被當做「ghost」的父親,這一切伴隨著那熟悉的Cornfield Chase一起涌現,當你在結局回望開頭,不禁淚流滿面。
4. 求一部科幻電影名字。叫什麼match.... 劇情是所有人都是生活在營養包里,通過計算機給人虛擬的
異次元駭客
無論《異次元駭客》,還是《環形廢墟》,當其中的角色發現自己只不過是一個幻影時,都表現得十分惶恐、不安、困惑……讓我們想像那一刻,如果換了是我們自己,我們又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呢?
在另一部更為有名的「駭客」電影——《駭客帝國》中,酷哥基努李維斯也生活在虛擬現實之中,這是由一個超級計算機系統所控制的虛幻世界,而真正的「現實」則是戰爭後的一片廢墟。當他經過奇妙的旅程,最終睜開眼睛,那位氣度不凡的黑人抵抗領袖帶著譏諷的微笑說:「歡迎來到現實的廢墟」。生活是一場幻影,現實是一片廢墟,這的確是可怕的夢魘。
村上春樹的小說《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也為我們提供了類似的夢魘。冷酷仙境是主人公生活的現實世界,而所謂的世界盡頭則存在於主人公的潛意識之中。當主人公在現實世界中遭遇種種厄運,滿身傷痕,最後意識也即將消失,進入永遠黑暗的潛意識世界中時,世界盡頭中的他卻正在努力從虛幻世界重返現實。如同一縷孤魂徘徊於現實與虛幻之間的他將會作出什麼選擇,又能作出什麼選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