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第一座電影院是
中國最早的電影院在哈爾濱,
有人說,是1908年上海的虹口大戲院,也有人說是1903年北京前門外打磨廠的天樂茶園和1906年天津法租界的權仙電戲園……為什麼爭論這么多呢?因為他們都錯了,中國第一家電影院的誕生地,既不在上海也不在北京,卻是在哈爾濱。
哈爾濱建城之初,以歐洲移民為主,這些移民裡面又是以俄國單身青年為主力。1912年,哈爾濱俄僑有4萬餘人,占人口總數的60%以上。1920年代以後,闖關東來的中國人已成為城市人口的主力。即便如此,1922年,俄僑仍為15萬人,約占總人口比例的40%。1920年代中期以後,大致維持在五六萬人左右,但仍然超過總人口的10%。所以,哈爾濱是當時中國外僑最多、所佔人口比例最大的城市。
外僑的經濟都相對寬裕,而且業餘生活豐富。所以,精明的俄國(主要是俄籍猶太裔)商人,瞄準了這個市場,紛紛在哈爾濱建立起他們的影視帝國。現在依稀能留下名字的,大致如下:
1902年在道里區中央大街開業的考布切夫電影戲園。
1905年12月25日,潘捷列依蒙·瓦西里耶維奇·科勃采夫,在哈爾濱中國大街與石頭道街( 現中央大街與西十二道街)交角處,猶太商人薩姆索諾維奇的一座臨街的房子內開辦的「科勃采夫法國電影院」
1906年老哈爾濱的中國大街和商業街的街角處,捷克斯坦電影院。
1906年,位於中國大街和西商市街(又稱外國三道街,現紅霞街),「節克坦斯電影院」
1906年,位於中國大街和商務街(現上遊街)角處,「伊留季昂電影院」,經理為Л·С·芬克利施捷因。該影院開業式首映時,經理在樓外點燃三千支蠟燭,燭光閃爍,映紅門庭,蔚為壯觀。這創意就是在今天也令人嘆為觀止。
1906年,「進步電影院」,為格蘭德旅館附設之電影院,位於南崗松花江街。1911年該影院改稱為「格蘭德-最高紀錄」。
1907年,亞細亞電影院
1908年,在南崗新買賣街(後稱義州界、奮斗路,現果戈里大街)上開辦了著名的「遨連特電影院」。
1909年,在中國大街道里秋林公司原址還開辦過一座「托爾斯泰電影院」。
1913年,當時的中國大街與蒙古街的街角處(在靠近七道街的南面),馬迭爾電影院
1926年,原來的老沙曼街,現在的霞曼街上,大西洋電影院,聽說影院的老闆范思伯,是一個著名的雙重間諜。
1929年的美國電影院,後來改名為大光明電影院,是哈爾濱當年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的電影院。
據歷史專家統計,1920年代中期全國共有電影院140家,其中上海最多為39家;北京居其次為13家;哈爾濱排第三為12家;其後為天津和漢口,各有10家。但如果以電影院占人口數的比例計算(1930年),則哈爾濱位居第一,平均每3.5萬人1家,上海則為平均每7.69萬人一家,哈爾濱超過上海1倍以上。說明當時哈爾濱的電影行業火爆程度,在中國堪稱一枝獨秀。
上面提到的老電影院,絕大多數已經不復存在了。
『貳』 7080後,還記得你們鎮上曾經的那個電影院嗎
前幾天到我們附近的鎮上玩,走到街中心,一個非常蒼老的建築展現在面前,那是一家非常老的電影院,電影院的名字依稀還有看到,兩邊毛主席語錄還能念得出來,電影院的頂上已經長了些野草,可能是這個鎮的人對老電影院有感情吧,它沒有被拆掉,很奇怪的是我看到這個老電影院在那裡一點沒有違和感,反而更好地襯託了小鎮巨變的歷史。
拿著電影票,從兩側的門都能進去,門口有一個專門收票的,數了票數和人數,然後打開門,我們就進去了,此時的電影正在放,一個戰爭片,現在記不住名字了,好像是講一匹抗戰中白馬的故事,剛進去,我們只能看到屏幕,四周一片漆黑,以前看電影,也是講票和號要對,我們努力找了半天才找著,第一次進電影院看電影,不管是畫面還是聲音,都讓我們幾個印象深刻,聲音的沖擊力太強,有時候我們還會捂著耳朵聽。
看到中間換片的時候,裡面有的觀眾在吃瓜子,我們有一個同學也到外面買了一包,說起這個包也很特別,是用報紙捲起來的。那天我們在電影院看完了一遍沒有出去,又看了第二遍,到現在印象都很深刻。
『叄』 童年電影院-90(9)-50
小的時候,我聽媽媽講過,在姥姥年輕的時候,當遇到家裡事多、心煩的時候,姥姥就會丟下怎麼做也做不完的家務活去電影院里看電影,看完電影「滿血復活」的姥姥又會投入到無窮無盡的、枯燥乏味的家務活里。
這就是我對電影院的第一印象:是一個可以讓人們忘記煩惱的地方。
在我上小學之前,去看電影都是跟著爸爸、媽媽去,那時候電影票好像是員工福利的一種,有的時候還能遇到爸爸、媽媽所在單位電影院包場,幼兒園的我們,那時候跟著自己的父母,早早從幼兒園被接出來,一起去看電影。因為是包場,所以,我們這些小孩子可以不用電影票,但是就沒有單獨的座位了-我會坐在兩個椅子中間的扶手上看電影。有的小夥伴問了,扶手多不舒服啊,還有,會不會擋住後面的人?大概因為我個頭小,坐在扶手上,也不會擋住後面的觀眾,至於扶手是不是舒服?電影那麼好看,早就不記得坐扶手上啥感覺了。
發電影票也好、電影包場也好,跟著父母看電影的唯一的不好就是不能自己選擇,父母想看什麼,我也就跟著看什麼,我們父母這一代也不會在看電影這種事情上徵求我們的意見的。
上小學之後,因為上學距離的問題,我被送到了姥姥、姥爺家,因為在姥姥、姥爺家上學不用出大院,從家門到教室門五分鍾足以。前兩天,小學同學回大院去拍了很多照片,其中就有一張電影院的照片。
這就是我小學時候看電影的電影院,那時候我是有零花錢的,想看電影了,姥姥姥爺會給我兩毛錢:一毛錢買電影票,一毛錢買瓜子。
照片中電影院的正門上面有白色區域的地方是原來張貼電影海報的地方,有新電影要上映之前,就會有手繪海報張貼出來。那時候沒有豆瓣、知乎也沒有各路影評,更沒有噴繪,影院的海報是手繪的,每當有新片要上映是,我就會根據海報來決定要不要去看。姥姥除了陪我看過幾次電影之外,後面的就讓我自己去看了,姥姥的理由很充分:她愛看的,我不一定愛看,我愛看的,姥姥也不一定愛看,所以,自由選擇最好。姥姥真是太妙了,深諳電影之道就是這樣的吧。
每當我確定好看哪場電影,放電影的晚上,我一般會提前半小時來到電影院,花一毛買票,然後花一毛錢買包瓜子。影院門口有賣瓜子的、地瓜干及各種便宜小吃的,我最愛五香或者橘子味的瓜子。大院的電影院很寬容,允許我們這幫孩子帶吃的進去,帶殼的也沒關系。看電影的時候磕瓜子的聲音會響成一片。
看過的電影很多都記不清了,但是,那種可以自己選擇、自己支配業餘生活的感覺真是太好了,而那時候,我只在上小學。
當偶然碰上爛片,回家跟姥姥抱怨的時候,姥姥會說:「抱怨什麼?這是你自己的選擇。」
Tips1:姥姥給了我選擇自己生活、在有限范圍內做選擇的權力,也教會了我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
Tips2:童年電影院的有限范圍的選擇權是有限范圍的社會生活的預演,一旦做出來選擇,不管結果如何,不要抱怨,因為這世上沒有後悔葯,一場電影,你可以買到好的記憶,也可以買一個教訓。為自己選擇負責,沒什麼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