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南征北戰電影簡介
《南征北戰》是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於1952年的新中國第一部軍事影片。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南征北戰電影簡介,供大家參閱!
解放戰爭時期,華東野戰軍在山東地區與敵人經過多次激戰,徹底粉碎了蔣介石軍隊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1947年冬,國民黨反動派集結優勢裝備和優勢兵力對華東解放區發動重點進攻,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部隊在粟裕將軍的指揮下,於蘇中七戰七捷。為了更有力的殲滅敵人,出於長遠的戰略考慮,實施了大踏步的後退。 對這一舉動,起初有些戰士一時想不通。某師一團一營高營長率領的部隊,轉移到山東沂蒙山區的桃村待命,當地百姓對人民軍隊的後撤也十分有意見。為了平撫安定戰士和老鄉們的情緒,高營長和村長趙玉敏分別將上級的作戰意圖進行傳達和解釋說明。
這時,情況突然有了新的變化,反動派軍隊以為我軍是在敗退,便集中了三十萬人馬,從三面向我軍合圍,企圖與我軍展開決戰。我軍在桃村前面的大沙河阻擊敵人,戰斗持續了六晝夜,然後向鳳凰山轉移,圍殲鳳凰山已經被我軍包圍的敵軍李軍長所屬的七個師。高營長奉命在摩天嶺阻擊前來增授的敵軍張軍長的部隊。 鳳凰山戰斗結束後,高營長又奉命擔任包殲援敵的前鋒,敵軍退守大沙河南岸負隅頑抗,高營長便抄小路偷渡大沙河,切斷敵軍退路,後敵人又想炸掉大沙河上游的水壩,用洪水阻止我軍過河。趙玉敏帶領游擊隊剪斷水壩上的炸葯導火線,保全了水壩,也保住了下遊人民的生命財產,使敵人的狠毒陰謀未能得逞。我軍渡過大沙河,殲滅了頑敵,敵方張軍長及其參謀長均束手就擒。
影片
在人物塑造、語言的提煉上作了有益的探索,並嘗試用對比蒙太奇的手法,力求對解放軍指戰員和敵軍將領在決戰中的心理活動加以表現和對照。
影片拍攝時曾和人民解放軍組成一個有四、五千人的攝制組,前後歷時一年。它在把握戰爭場面的氣勢、戰役的規模和表現戰略決策及軍事思想等方面,都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導演把一個龐大繁雜的戰爭題材表現得明快流暢。顯示了處理大題材、大場面的藝術才能,同時也為今後駕馭重大題材積累了經驗。
穿幫台詞
電影描述的歷史事件發生於1947年初,電影里稱呼蔣介石為“總統”,事實上蔣介石到了第二年1948年5月20日才就任總統,當時蔣介石的正確稱呼應該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委員長”,或者國民政府“蔣主席”。
經典台詞
“我們已經到達摩天嶺,請你們向我們靠攏!”
“有人竟不顧大局,有意保存自己實力!這種常識在軍事上也許是沒有的!”
“請你們堅持最後5分鍾!請你們堅持最後5分鍾!”
“張軍長,看在黨國的份上,拉兄弟一把吧!”
“不是我們無能,而是共軍太狡猾。”
拍攝散記
第一部軍事故事片
《南征北戰》是新中國成立以後拍攝的第一部軍事故事片,這部影片以其恢宏的氣勢,眾多的人物群像在新中國電影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廣大電影觀眾非常喜愛這部片子,親切地把它和《地道戰》、《地雷戰》一起稱為“老三戰”,《南征北戰》則排在第一位。
1951年春,由江青負責的“電影指導委員會”、中央電影局及上海電影製片廠決定拍攝一部反映毛澤東軍事思想的戰爭片,作為次年八一建軍節的獻禮影片。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的粟裕也參與了該片的指導。成蔭由於在此之前成功拍攝了《鋼鐵戰士》而被點名擔任該片導演。當時正值全國文藝整風運動,各電影廠原先准備的片子全部停拍。上影廠要拍攝的這部戰爭片也因此成為當年唯一的准拍片,這使廠領導和導演在感到無上光榮的同時,也承受著很大的壓力。
成蔭領命後很快組建了一支創作班子,沈西蒙、沈默君、顧寶璋三位部隊作家負責電影文學劇本的創作。為保證影片的真實性,電影廠還專門組成了以軍事學院戰役戰術教授會教員組組長王曉為團長的軍事顧問團。根據上級指示:《南征北戰》要“以華東戰場上一次大殲滅戰為背景,著力表現毛澤東運動戰思想在大踏步前進,大踏步後退中殲滅敵人有生力量。”這一命題也由此奠定了《南征北戰》准史詩片的地位。
如何既能從宏觀角度,全景鳥瞰式地把握與展現重大事件的全局,使影片場面宏偉壯觀,又能使劇中人物在觀眾中“立”起來,這對《南征北戰》劇組來說無疑是一個不尋常的考驗。為了寫好適合拍攝的劇本,沈西蒙率創作組深入當年參戰部隊進行采訪,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資料,經反復打磨,終於寫出了劇本第一稿。導演成蔭對劇本很是滿意,本以為上級審查是不會有什麼問題的。
不曾想,劇本交到電影局,江青看了稿子後很不滿意,認為劇本里高營長和區長的愛情描寫,損壞了人物形象,必須要刪去。盡管劇中愛情描寫的分量並不多,但它卻涉及全劇結構,真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成蔭和沈西蒙改來改去,卻總是難以圓滿,一時間急得團團轉。
《南征北戰》開拍之時,正值毛澤東親自發動批判《武訓傳》,劇組因此也顯得格外小心謹慎,沒有保險的劇本,誰也不敢貿然開機。如此折騰來折騰去,一晃半年時間過去了,上影廠領導也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情急之下,他們找到曾拍攝過軍事片《耿海林回家》的導演湯曉丹來“救火”。這樣,就出現了兩個攝制組同拍一部片子的奇特現象。這兩套班子做了分工,成蔭重點拍解放軍方面的戲,湯曉丹重點拍國民黨方面的戲。
《南征北戰》的拍攝也引起了曾指揮過華東戰場的粟裕將軍的關注,他將成蔭和湯曉丹召到北京,親自為他們詳細講解了當年華東戰場上的軍政態勢及戰斗情形。這樣,沈西蒙、沈默君、顧寶璋等很快就在原來劇本基礎上進行了新的的改寫和加工。新劇本得到了林彪、陳毅等軍隊上層領導的認可。林彪還對其中陳戈師長念的一大段台詞進行了修改,陳毅也改過劇本中的幾段對話。
背景介紹
《南征北戰》描寫了敵我雙方一批高級將領,人物多達十幾個,而且戲份也都相當。由於當時全國影片拍攝都停頓下來,這倒反而為南征北戰“遣將調兵”提供了極好的便利。演員陣營很快就排定了,陳戈飾我軍師長,馮喆飾演高營長,劉沛然演我軍連長,張瑞芳飾演女游擊隊長。項堃演敵軍張軍長,白穆演敵參謀長,楊華演敵李軍長,穆宏演敵軍總司令。《南征北戰》真可謂“大腕雲集”。盡管劇組來了這么多名演員,但電影指導委員會及電影局對演員把起關來還是很嚴格的,就連演員試鏡頭的戲也必須送審。
《南征北戰》拍攝於新中國成立之初,各方面經濟還比較吃緊,粟裕要求劇組節約每一分錢,要愛護部隊和群眾,盡量減少參拍部隊和群眾數量,以免影響生產和部隊正常工作。他還建議將劇本中我方炸彌河橋改成炸彌河大壩,這樣既能保證質量又可減少投資。劇組遂根據粟裕的建議對劇本場景作了修改。為節省開支,劇組大量採用實地拍攝,並將殘破的青州火車站作為重點場景。對於拍攝用具和道具,能自己做的盡量自己做。為了拍攝戰場全景,攝制組還製作了一架左右能搖擺,上下能升降的木製升降機。戰爭場面自然少不了煙火,成蔭為此專門購置器材,組織了一支特技煙火隊,這支煙火隊對於創造藝術氣氛和保證拍攝安全起了很好的作用。
拍攝現場
1952年春節剛過,成蔭和湯曉丹便率攝制組來到了第一個實地拍攝現場——山東青州,參加電影拍攝的步兵、騎兵、裝甲兵、汽車兵、工兵、炮兵紛紛在小城安營紮寨,好不熱鬧。攝制組和軍隊的到來也吸引了許多前來看熱鬧的人。大概是剛解放不久,看到這些和從前沒什麼兩樣的軍隊,大家感到非常親切,都鼓掌歡迎起來。然而,當一隊戴著鋼盔,背著卡賓槍,穿著美式皮靴的“國軍”從大家面前走過時,許多人禁不住失聲驚叫:“怎麼國民黨軍也來了?”一位拄著棍子的老太太,踮著小腳氣呼呼地跑上去,拿起棍子朝一個戴鋼盔的“小鬼”頭上,嘣嘣嘣就是三下,嘴裡還不住地罵著:“怎麼回事?這些兔崽子們怎麼又回來了……”還有人朝這些“國軍”扔起了石頭。軍事組一位參謀見狀忙叫道:“這不是真的,這是拍電影!”大家聽了這才恍然大悟,人群里爆發出陣陣笑聲。
看熱鬧的人興奮不已,但導演們卻急得直冒火。當時參加拍片的一個團是剛從朝鮮戰場拉回來的,他們負責演“國軍”。可個個哭喪著臉、垂著頭,任憑當官的喊破嗓子也走不整齊。一了解才知道,原來是戰士們都不願演“國軍”,正鬧情緒呢。一位姓王的營長見狀立即將全營一百多位戰士集合起來,大聲說:“(演國軍)這是政治任務,有咱們的份,咱們不幹誰干?就算是讓國民黨又抓了一次壯丁。咱們今天來拍電影揭露控訴他。這不用演,都熟悉,咱不抬舉他,也不糟蹋他,真的什麼樣就怎麼演。導演在這兒,你給我們掌著舵,演得不像,演得不好你撤我的職!演得好了說不定還當電影明星呢!”演“國軍”的解放軍戰士們聽了這位營長的話,頓時來了精神,導演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看過《南征北戰》的人對片中那些民工支前的恢宏場面一定會記憶猶新。當初在拍這些戲時,導演還真是捏著一把汗呢。因為劇中的這些群眾演員都是從分散的各村邀請來的,他們能准時到達現場么?然而,開拍那天時間還沒到,鄉間小道上便長龍似的涌動著一隊隊人馬,有推著小車的,有抬著擔架的,有挑著鋪蓋的,還有扛著門板的,青年人扶著老人,領著孩子,背著病號……他們身上穿的、手上拿的都是戰爭年代裡的衣物和用具,個個臉上凝重而嚴肅……攝制組被老區人民那動情的“投入”深深地感動了。用不著說戲,攝制組便立即投入了拍攝,幾台機器整天轉個不停,到頭也沒有一個老鄉“開小差”。
青州戲剛收鏡,另一個外景地的地方幹部又急沖沖地趕來找到成蔭說:“俺們那兒好幾年沒見隊伍啦!大夥兒都想啊,您們就快去吧!”地方幹部著急,攝制組又何嘗不著急呢。由於場面大,拍起來也較費力,夏天快到了,許多冬天的戲還沒拍。眼瞅著綠油油的田野、花團錦簇的果樹,導演急得直跳腳。想到山區夏天可能到來得晚一些,成蔭於是連忙召集大隊人馬向大山奔去。可到現場一看,大家都傻了眼:山區的夏天雖不及平原來得早,但此時也是桑樹吐綠,楊樹枝頭上也吊起了一片毛毛蟲似的毛絮,哪裡還有一點冬天的影子呢?可是大部隊都開來了,再換外景地不僅費力費時,拍攝進度也因此要受到很大影響。“這該如何是好?”成蔭和湯曉丹兩位大導演真是急火攻心,一籌莫展。一位姓董的團長見狀對成蔭說:“成導演,你能不能用那傢伙(指取景框)看看能帶出多少樹,能帶上的就把樹葉全捋了!”成蔭聽了猶豫不決:“這樣行么,這些樹可是老鄉的經濟林,他們靠這生活呢。”話音還沒落,一位拎著水罐的老大爺便過來說:“這些樹都是俺們家的。為了拍電影我們捐出來了,哪棵樹礙事就除哪棵,您們不用犯難!”
看著老大爺那誠懇的目光,成蔭和在場的人們都被深深地感動了。董團長隨後便將各連幹部招來下達捋樹葉的命令:“一個班一棵樹,電影帶著的就捋干凈,帶不著的一個葉也不準動,這是群眾紀律!”董團長一聲令下,戰士們便捋起袖子紛紛摘起了樹葉。
“冬景”問題解決了,戰士們很快投入了緊張的拍攝之中。時間過得飛快,拍著拍著,真正的夏天便來到了。夏天拍冬天戲,其艱苦可想而知。原本不願演“國軍”的戰士此時倒顯得比“解放軍”輕松許多。因為在影片中敵軍服裝是夾衣,或是套著棉襖的單衣,而我軍卻仍舊穿著大棉褲、大棉襖,而且還要頂著驕陽,跑步攻山頭,一場戲下來,大家都是汗流浹背的。直到現在,當年在片中承擔一個小角色的演員仲星火每每想起當時拍攝情景還是感慨不已:“我們每天天一亮就掛幾個水壺,找著道具,穿著棉軍裝,戴著棉帽子,夏天四十多度,山上一棵樹都沒有,一直拍到晚上,又是煙又是火,機槍爆炸,一天就吃這么幾壺水,拍一個鏡頭就把衣服脫下來,裡面已濕透。一天都沒有小便,所有的水都變成汗跑光了。”
環境艱苦
《南征北戰》不僅拍得艱苦,而且險情叢生。因為當時拍片用的炸葯都是真的,而且所埋梯恩梯炸葯重達一公斤,其威力可以炸翻一個水泥碉堡。雷管也都是用紫銅做的,崩了眼睛可不是鬧著玩兒的事。拍攝時為防意外,相關人員都要在埋炸葯的地方畫上保險圈。盡管如此,董團長還是作了最壞的打算,他對大家說:“往死里干!!死一兩個沒關系,真干!”結果拍攝時,戰士們毫發無損,倒是當過多年兵,並且從未負傷的導演成蔭掛了彩,腿上被彈出的雷管並列地崩了兩個小窟窿。雖然受了傷,但成蔭還是輕傷不下火線,越拍越有勁。只是拍攝過程中發生的兩次事故使他和攝制組心痛不已。那是在拍攝過程中當一輛坦克開過時,路邊圍觀人群中有個十四歲小孩突然竄上前去想看個仔細,不幸被坦克履帶卷了進去!另外一次運輸道具的大卡車在途中爆胎,車輛失去重心,翻到溝里,幾個年輕押運員受傷,好在這次沒有人員死亡。《南征北戰》人物演得到位,戰爭場面拍得也很精彩,尤其是敵我雙方搶占摩天嶺、將軍廟爭奪戰這兩場戲,不僅戰爭氣氛營造得真實與濃烈,而且戰爭規模之大,在當時戰爭片中也是空前的。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場戲在當時技術條件很差的情況下,空間縱深鏡頭運用得相當成功。在拍攝中,導演不僅成功地運用了平行蒙太奇手法生動地體現了雙方從兩側分頭搶占摩天嶺的緊張場面,而且在解放軍搶先一步登上制高點後,採用了一個跟移拍攝的長鏡頭,將鏡頭不斷地移到將沖上來的國民黨軍隊那裡,完整地表現了兩軍短兵相接、爭分奪秒的緊張場面;在表現將軍廟車站爭奪戰的大場面戰斗時,除了採用分切手法外,也大量地運用了移動鏡頭,真實完整地再現了整個戰斗的激烈情景。
此外,在電影音樂方面,《南征北戰》也很有特色,作曲家葛炎在創作中很善於把握畫面背景,使音樂與畫面渾然天成,營造出一種出神入化的意境。其中攻佔鳳凰嶺一段音樂十分生動形象地描繪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與國民黨軍隊激烈戰斗場面,堪稱中國電影音樂作品中音樂與畫面同步的經典段落。
⑵ 熱播電視劇紅高粱在哪拍的 紅高粱拍攝地點是哪兒
高密東北鄉、孫家口伏擊戰清沙橋、青州井塘古村。
1、高密東北鄉
高密東北鄉現實地理位置就是在高密的東北部,地屬山東省濰坊市,泛指高密市的原大欄鄉、河崖鄉,即疏港物流園區、夏庄鎮以及姜庄鎮。
拍攝電視劇的時候東北鄉附近種了上千畝的紅高粱。
劇情:
20世紀30年代初,山東高密地區土匪橫行,民不聊生。東北鄉破落地主家19歲的女兒九兒,被貪財的父親許給了麻風病的酒坊主兒子單扁郎,孔武有力的杠子頭余占鰲喜歡九兒,殺掉了單家父子,九兒和余占鰲開始了一段不被鄉民認可的愛情,並有了兩個孩子。
在釀酒師傅羅漢等人的幫助下,九兒逐漸從一個單純的少女成長為干練的高粱酒坊女掌櫃, 振興了單家酒坊。余占鰲則帶領兄弟們組成自己的武裝力量,周旋於當地政府,土匪花脖子以及鐵板會等多股勢力之間。
七七事變爆發,日軍進佔山東,打破了高密縣往日的繁榮,在民族大義面前,余占鰲和各方勢力不計前嫌,停止爭端,共同抗日。
內憂外患之際,九兒帶領隊伍,將日本鬼子引到了高粱地,點燃紅高粱,與敵人同歸於盡,用自己的生命在這片充滿生命力的山東高密大地上撰寫了愛與征服,野心和意志的傳奇故事。
⑶ 電影《青面獸楊志》介紹 青面獸楊志演員表
電影《青面獸楊志》又名水滸英雄譜之楊志,於2006年上映。這部電影由張建亞導演,鞏向東編劇,主演為呂良偉,孟廣美等。本片一共96分鍾,主要講述的就是楊志賣刀殺人被逼上樑山的故事。
楊志劇照
楊志是宋代名將楊老令公楊業的嫡孫。楊家一門忠烈,耐逗這是世人所熟知的。在楊家把寶刀傳給楊志的同時,將報國之志也融入了楊志的血液里。楊志原是東京汴梁御林軍中的一員,後因不懂得溜須拍馬,被充軍到了大名府。
楊志在一次押送花石綱的時候,在路過黃河的時候,不小心翻了船,於是,楊志的命運開始發生了轉折。一開始,楊志只是被關禁閉,但後來沒想到楊志還擅自闖進校場參加先鋒官選拔比武,雖然拔得頭籌,但是卻惹怒了梁中書,一氣之下,將楊志貶為火頭軍。
但是楊志依然保持自己軍人的作風,不隨波逐流。在此期間還認識了美麗的女子香嫂。牛頭幫頭目牛二賞識楊志的武藝,一直想要拉楊志入伙。楊志身為名門之後,怎麼會願意與牛二同流合污。於是牛二惱羞成怒,想要除掉楊志。
這時,楊志認識了晁蓋等人,楊志與他們相談甚歡。晁蓋等人也想拉楊志入伙,香嫂也一直支持楊志與晁蓋等人合作。但是楊志雖然欽佩晁蓋等人,但是他依然不想落草。於是他拒絕了晁蓋等人的邀請。
終於有一天,梁中書和牛二已經無法容忍楊志活下去了,於是牛二與楊志決一死戰。交鋒中,楊志將牛二殺死了。百姓們十分開心,對殺了牛二的楊志十分尊重。楊志終於有了做英雄的感覺。
《青面獸楊志》這部電影於2006年上映,由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製作。導演為張建亞,編劇為鞏向東。該電影主要講述了楊志還沒有名滿天下前的一些小故事。還有與酒樓老闆娘香嫂之間的一段感情故事。演員表裡的演員很多,這里主要講三位演員。
青面獸楊志劇照
演員表首位的當然是男主角青面獸楊志的扮演者呂良偉了。呂良偉,中國香港男演員。1956年出生於越南,20世紀70年代於TVB藝員訓練班出道。呂良偉所扮演的青面獸楊志不僅有著陽剛帥氣的外型,更憑借著他常年鍛煉的良好體魄和矯健的身手將打戲部分精彩的演繹了出來。呂良偉這位演員十分的敬業,劇中大名府校場比武等十分激烈的部分打戲,都是由呂良偉親自上陣的。呂良偉憑借這自己出色的演技,將青面獸楊志這個角色塑造的含行有血有肉,微妙傳神。
第二位要介紹的演員就是與青面獸楊志搭戲的女主香嫂的扮演者孟廣美了。孟廣美,中國台灣女藝人、演員。1967年出生於台灣,1995年進入了模特圈。香嫂這個角色是小說《水滸傳》中並沒有的人物。是編劇為了讓男人戲有一點軟化的感覺才新加上去的。香嫂在劇中的是一個酒樓的老闆娘,是個單身。客棧中來來往往的客人都對他有好感,尤其是這一帶的惡霸牛二。孟廣美說香嫂這個角色還是挺好演的,沒有什麼打戲,主要負責愛慕楊志就好了。
第三位就是飾演反派牛二的計春華了。計春華,中國內地武術演員。1961年出生於浙江杭州。在1982年由於出演張鑫炎執導的電影《少林寺》中禿鷹一角二被觀眾熟知。計春華所飾演的牛二在劇中的設定是一個牛頭幫的幫主,名叫牛金廷。牛頭幫是當地的黑幫組織,勢力十分大,而幫主牛二是個鐵腕人物,武藝高強。這種角色十分適合計春華。計春華這個反派專業戶也不負眾望的將牛二這個角色演得十分出色。
作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自然免不了被拍成影視劇這一條規律。因此各種影視作品中所涉及到楊志的一共有八部。因此,楊志的演員也多達八位。這里只介紹正統《水滸傳》中的楊志扮演者。
新水滸傳楊志劇照
1998年電視劇《水滸傳》中,扮演青面獸楊志的演員是翟乃社。翟乃社,中國內地男演員。談畝嘩1956年出生於山東青島。是上海電影製片廠國家一級演員。1998年版是《水滸傳》是觀眾們心中記憶最深刻的一部。翟乃社憑借著自己扎實的演技成功塑造了青面獸楊志的人物形象。
1998年電視劇《拭血問劍》又名《水滸後傳》,扮演青面獸楊志的演員是劉福山。劉福山,新加坡演員,卻又是一位不太「專業」的演員,因為他是一名醫院研究室人員。他還是新加坡揭陽會館潮劇團小生行的後起之秀。他所扮演的青面獸楊志又給人一種不一樣的感覺。
2011年電視劇《水滸傳》中,扮演青面獸楊志的演員是高虎。高虎,中國內地男演員,1974年出生於山東,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高虎從小就是在劇團中長大的,爸爸又是一名藝術家,所以高虎從小就非常有藝術細胞。高三的時候陪同學一起去考山東藝術學院,然後就考上了。從此就走上了演藝道路。
高虎所扮演的青面獸楊志在新水滸傳中算是戲份比較重的角色。高虎對於楊志這個人物內心的把握非常到位,將楊志復雜的心理過程,還有其俠義的氣魄、超強的武藝,都塑造的可圈可點,深受觀眾的喜歡,楊志的整個形象也更加的飽滿了。
楊志作為小說《水滸傳》中的重要人物,在英雄排行榜中位列第十七,是梁山軍馬里做馬軍八 *** 兼先鋒使,排行第三。圍繞著他的一生最重要的三件事就是押運生辰綱,楊志賣刀和奪取二龍山。
楊志劇照
楊志被梁中書看中,作為押送其岳父賀禮生辰綱的人選。楊志對於梁中書看重自己這一點感到非常開心,決定一定要把這件事辦得漂漂亮亮的。於是,楊志思考了很久,決定違反常規,早上和晚上用來休息,在一天之中最炎熱的日子裡趕路。這就引起了民憤,楊志不加以勸阻,而是直接懲罰,使得內部矛盾越來越激烈。最後導致被晁蓋、吳用等人奪取了生辰綱。
第二件事就是楊志賣刀的故事。楊志因為身上缺錢得緊,一時又找不到什麼好的差事,於是決定將祖傳的寶刀賣掉。楊志在賣刀的時候,碰到了潑皮牛二。這牛二本就是這一代的無賴加惡棍,眾人都對他避之不及。話說這牛二上前來詢問楊志這刀的買賣之事,但沒想到楊志介紹了許久,牛二不但不買,還打了楊志想要將這把寶刀占為己有。爭斗中,楊志不小心誤殺了牛二,刀也沒有賣出去。
第三件事就是就是奪取二龍山。楊志因為弄丟了生辰綱,沒辦法回去復命,就在四處流浪。途中遇到了林沖的徒弟曹正在二龍山下開店,二人談笑間說起不如去投奔二龍山。於是楊志上了山卻被趕了下來,一個人又打不過二龍山眾人,於是垂頭喪氣的下了山。正好遇到在樹林里休息的魯智深,一打聽原來也是去投奔被拒絕了,於是二人合計裝作被擒,見到了匪首鄧龍,聯手殺掉了他佔了二龍山。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青面獸楊志的三件事。
青面獸楊志的故事有許多,這次就說說奪取二龍山的故事。楊志在仕途不得志時還誤殺了人,從此前程一落千丈。又因為弄丟了生辰綱,不敢回去復命,他實在是沒有辦法,准備去投奔梁山。在投奔梁山的途中,路過曹正的酒店,而此時楊志身上沒有一分錢,他只能吃了回白食。曹正自然不同意,於是二人就打了起來。
新水滸傳楊志劇照
俗話說不打不相識,這么一打,楊志得知曹正竟是林沖的徒弟。於是便告訴曹正,他正打算上樑山找林沖入伙。但是因為之前王倫邀請他上樑山,他一口拒絕了。現在又回過頭來要加入,必定要被王倫恥笑。曹正又說:「王倫此人量窄,我師父在山上都受盡了他的氣,你不必擔憂了,他必然還是會嘲笑你一番」。
同時曹正還向他介紹,這里是青州,那邊有座二龍山,山上有個寶珠寺,有個叫做金眼虎鄧龍的人霸佔了這座山頭,自己當了老大,你為何不去看看。楊志聽後,覺得甚好,於是當晚在曹正家住下,次日便趕往二龍山。在路上遇到了花和尚魯智深,兩人於一番比試後,才得知是同鄉。
楊志詢問魯智深為何在此,魯智深說自己原是來二龍山入伙,奈何鄧龍不接受,與自己比武又打不過,於是索性閉門不出了。楊志聽後,說:「既然他不下來,我們在這里等也不是辦法,不如去找曹正一起商量一下對策。」
二人一起刀曹正家求妙計,果然,商議出一條妙計:曹正和楊志假裝成本地居民,「綁了」魯智深去獻給鄧龍。鄧龍果然上當,被他們幾人輕而易舉的進入了寶珠寺內,殺了鄧龍,奪取了二龍山。這便是青面獸楊志奪取二龍山的故事。
⑷ 紅高粱拍攝地在哪
紅高粱主要拍攝地是在寧夏的鎮北堡西部影城拍攝的,只有20%的鏡頭在山東高密拍攝的,這是莫言本人在很多媒體上親自講的。現在寧夏的鎮北堡西部影城還有紅高梁中的月亮門、酒作坊、鞏俐洞房等等。挺真實的。
⑸ 難得的好製作,一部用心拍出的戰爭片《南征北戰》
張軍長,看在黨國的份上,拉兄弟一把吧! 還記得這句經典的台詞嗎,老電影《南征北戰》中,國民黨的李軍長由於被我解放軍圍困,突圍無望急切懇求同僚張軍長趕緊向自己靠攏的情形。這部電影是新中國成立後拍攝的第一部軍事片,深受人們的喜愛, 觀眾把《南征北戰》,《地道戰》,《地雷戰》一起稱為「老三戰」,《南征北戰》則排在第一位。
近幾年來,由於一些抗日神劇的出現,人們對軍事題材的電影紛紛吐槽,什麼手撕鬼子,褲子裡面藏手榴彈,影片里各種違反軍事常識的畫面,也實時出現,軍人留著酷酷的發型,衣服永遠那麼干凈筆挺,女兵戰場上穿著裙子等等數不勝數,讓觀眾十分的失望。
可是同樣是軍事題材影片的《南征北戰》,卻為什麼很少讓人吐槽呢?
第一,影片真實, 該片取材於解放戰爭在華東戰場發生的一個真實的一個戰例,1947年冬,國民黨軍隊對華東解放區發動重點進攻。我華東部隊於蘇北七戰七捷以後,為殲滅敵人,大踏步後退,向鳳凰山轉移,最後在鳳凰山圍殲敵軍李軍長所屬的七個師。以及增援的張軍長的部隊。·當時的創作組深入當年參戰部隊進行深入采訪,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資料,最後形成了劇本。
第二,影片創作團隊強大,在軍事題材的影片中可以說是空前絕後。 當時《南征北戰》是作為八一建軍節獻禮的唯一影片,導演成蔭領命後很快組建了一支創作班子,《南征北戰》最早的底本兒來自一部話劇,該話劇由沈西蒙創作,描寫了萊蕪戰役前後的故事,以這部話劇為底本,顧寶璋,沈默君,沈西蒙三位部隊作家通力合作,最後形成了電影《南征北戰》的劇本,為了加大影片的真實性,影片還專門請來了軍事學院的戰役戰術教授。
在寫劇本的過程中曾指揮過華東戰場的開國大將粟裕,親自為導演的講解了當年戰場上的各種情形和變化。林彪和陳毅元帥也對劇本其中的一些台詞進行了修改。可以說南征北戰的創造團隊有二位元帥和一位大將當顧問。是後來的影片所沒有的待遇。
第三,為了顯示影片效果用的真炸葯 ,為了早日完成拍攝和增加影片效果,上級有關部門給《南征北戰》劇組調來了剛剛從抗美援朝前線撤下來的一個團的解放軍,他們同時帶來貨真價實的各種武器,從機槍,到裝甲車,從坦克到軍用吉普車等。更真實的再現了戰爭的真實場面。
《南征北戰》炸葯用的是貨真價實的TNT炸葯,由於炸葯威力極大,拍攝時劇組也是小心翼翼,結果戰士們沒有什麼事毫發無損,倒是當兵多年且從未負傷的導演成蔭,腿上崩了兩個小窟窿。
第四注重細節 ,《南征北戰》影片裡面的軍人不但真實參加過戰爭,就連道具都是真的,裡面戰士們扛槍的姿勢,打槍的手勢,走路及說話的語氣很有軍人的氣勢,都是相當標準的,不像現在的影片很是做作。而且機槍手的旁邊都配備有副射手。這是很多影視劇忽略的一個場景。
第五,演員認真體驗生活, 體驗生活這個傳統是一個優秀演員扮演角色必不可少的環節,比如《霸王別姬》里的張國榮為了飾演好程蝶衣這個角色,提前半年來到北京拜戲劇大師張曼玲為師,不僅學,還去劇院看其他演員表演,最後把程蝶衣演得惟妙惟肖,雖然最後自己以一票之差與戛納影帝失之交臂,但是影片最後拿了戛納最高獎「金棕櫚」大獎,這與張國榮的出色表演還是分不開的。
《南征北戰》的導演也是讓演員深入體驗生活,扮演男一號高營長的馮喆,由於長得比較英俊瀟灑,他就主動要求去軍營,每天他都跟普通戰士一樣,摸爬滾打出操訓練,把自己打磨得像一個戰爭年代的軍人。其他幾位扮演首長的陳戈,王力,湯化達也同樣在軍營體驗著生活。
飾演反派張軍長的項堃,他體驗生活的地方有些特殊,為了突出角色的狂妄,尋找關於原型張靈甫及其他類似的國民黨將領的相關材料,他打掃出一間小土房,利用拍攝間隙深仔細推敲人物,對每一個內心動作和外部動作都用心揣摩。他人瘦了許多,銀幕上的形象卻豐滿了。
第六,群眾甘願奉獻 ,《南征北戰》是在山東沂蒙拍攝的,這里是革命老區。由於當時是夏天要拍一些冬天的戲,可是到處都是綠油油的田野,果樹,哪有冬天的景色啊,再換外景地既費時又費力還會影響影片拍攝進度,就在導演為難的時候,這一位老農民過來說:「這些樹是俺們家的。為了拍電影我捐出來了,哪棵樹礙事就除哪棵,不用犯難!」老大爺的誠懇把導演成蔭和人們深深感動了,於是一個班一棵樹,凡是電影鏡頭帶著的就用手捋干凈,帶不著的一個樹葉也不準動,戰士們便開始了特殊的任務摘起了樹葉。
影片拍攝時也有許多花絮,一些解放軍戰士不願出演該片,因為很多戰士一聽說自己要演國民黨士兵,立刻產生了對抗情緒,好在一位營長做工作,戰士們最後高高興興的投入到拍攝中。在山東青州拍外景,當地群眾們看到一隊戴著鋼盔、穿著美式皮靴的「國軍」走來時,許多人氣憤地朝這些「國軍」扔起石頭。
影片還流傳了很多經典的話語,例如參謀長感嘆「 不是我們無能,而是共軍太狡猾 」。李軍長喊話求救「 張軍長,看在黨國的份上,趕快伸出手,拉兄弟一把吧 !」李軍長向張軍長求援,張軍長安慰他喊道,「 請你們堅持最後5分鍾!最後5分鍾! 」等等。
結束語,由於影片的經典,在1974年由導演成蔭率領一批人員拍攝了一部彩色的《南征北戰》,經典的東西總會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