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本電影 好象叫螢火蟲 講養蠶的 是中國人拍的
是這個吧,你可能記錯了,這個是棒子的片: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Tk0NzYxNzI=.html
2. 春蠶改編自什麼同名小說
春蠶改編自茅盾的同名小說《春蠶》。
《春蠶》改編自茅盾的同名小說,是茅盾著作「農村三部曲」之一,其最初發表於1932年11月《現代》第2卷第1期,後收入1933年5月開明書店。《春蠶》的創作靈感,來自報上的一則「浙東今年春蠶豐收,蠶農相繼破產」的消息。作品以江南水鄉為背景,以養蠶為主線,描寫蠶農老通寶一家緊張、艱辛的勞作,贏得了春蠶的空前豐收,卻反而負債、賣地,落得個「白賠上十五擔葉的桑地和三十塊錢的債」的結局。反映了30年代初期農村經濟凋敝、農民豐收成災的殘酷社會現實。作品不但有真實的現實描寫,也通過老通寶對自己過去的回憶,從一個老農民的視角展示了中國近代農村的衰敗史。
《春蠶》的意義及影響:
《春蠶》最大的收獲,是塑造了老通寶的形象。從老通寶勤勞質朴的性格中,可以看到勞動者的靈魂;從他固執地反對變化,反對洋鬼子、洋貨、洋水車乃至連換一換洋蠶種也要堅決反對的態度中,也可以看到小生產者由於超穩定性經濟所造成的落後狹隘觀念。
小說通過20世紀30年代初江南農村蠶事豐收反而成災的反常現象的描述,揭示了造成這一悲劇的社會根源:帝國主義的經濟侵略、地主和高利貸者的層層盤剝、國民政府的苛捐雜稅等,真實地反映了當時江南農村經濟破產和蠶農們的悲劇命運。小說成功地塑造了勤勞質朴而又守舊蒙昧的老一代農民老通寶,和樂觀進取、敢於思索反抗的新一代農民老通寶之子多多的形象,通過中國農村新舊兩代人的對比,宣告了老一代農民傳統生活理想的破滅,指出了舊中國農村向前發展的必然趨勢。在藝術上,小說以細膩的人物心理描寫及生動逼真的細節描寫,很好地展示了人物的性格。對於江南農村蠶事活動的種種風俗習慣的描寫也非常生動細致,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春蠶》藝術構思的重點放在為奪取春蠶豐收而進行的蠶事活動上,豐收成災的結局則寫的簡勁利落。在描寫蠶事活動時,作者還插進了嘈雜微妙的人事糾葛。作品半穿插的這種矛盾糾葛,並不影響蠶事豐收及成災的結局。但擴大了作品的生活和思想容易。使人物和性格得到了許多方面的計劃,增強了作品的生活氣魄。在描寫蠶事活動中,緊張的撙戰和不安的心性是貫穿全篇的基調。但也穿插些富有鄉性風味的輕松的場面。作者精心布局,主乏突想,結構嚴謹而富於變化,奪取豐收的艱辛和豐收成災的結局形成強些對比,產生了出人意料,發人深思的藝術效果。
《春蠶》是中國電影第一次將「五四」之後的新文學作品搬上銀幕,可以說是中國電影轉軌的一個象徵。「五四」新文化運動承擔著救世與啟蒙雙重的歷史性任務,《春蠶》的主題鮮明地體現了這一特色。影片的序幕概括地闡述了由於日本人造絲在英美傾銷和對華輸入,中國這個傳統的絲織品出口大國,曾經創造過東西方交通史上著名的絲綢之路,如今絲廠倒閉,蠶桑凋零。影片結尾,老通寶一家在蠶繭豐收的年景里,卻面臨破產的危機,更形象地點明這一主題。影片對以老通寶等人為代表的中國農民的艱難處境寄予深切同情,又對他們思想上的保守、落後、愚昧和迷信,作了揭示和批判,蘊含著文化啟蒙。救世與啟蒙,或者說反帝和反封建,就是「五四」新文化的母題。
《春蠶》在中國電影史上的創新,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劇作。20年代,除洪深等極個別的例外,中國人拍電影根本沒有文學劇本和分鏡頭劇本,流行的拍攝藍圖是簡約的幕表。
幕表包括四項內容:
幕數(即場數)、場景(內外景)、登場人物、主要情節。
幕表既無台詞,也無性格和環境描寫,全憑演員和導演自己發揮。根據這種粗糙的幕表拍攝影片,很難要求細致的性格刻畫和環境氛圍的烘托,主要是通過鏡頭講清楚一個故事。《春蠶》及其同時出現的一批電影文學劇本,大大加強了電影的文學基礎,對中國電影藝術質量的提高起了重要推動作用。中國傳統敘事藝術,重視情節性和傳奇性。中國電影亦多為戲劇性結構,傾向於時間的延伸而不是空間拓展。《春蠶》直面當時社會現實,劇作結構上趨於散文化,對時代背景和生活場景作了細致描繪,在人物關繫上作了多層面開掘。不以情節的曲折取勝,而以內涵的深邃和敘事的精到見長,具有相當高的文學價值。《春蠶》等一批作品的出現,使中國電影的面貌煥然一新。
電影劇作的現實主義的美學追求,也帶來電影導演和電影表演上新的藝術素質。在攝影棚里搭起蠶房,運用間隔拍攝和化入化出的手法,將蠶的成長全過程在銀幕上展示出來。小橋流水的農村景色,布景力求逼真。影片初次採用跟蹤鏡頭,加強運動感揭示人物內心世界。演員認真嚴肅進行排練,深入把握角色性格,感情真摯。在當年有這樣的創新精神和嚴謹的作風,十分難得。也許由於影片的這一系列革新過於「超前」,曲高和寡,影片的營業成績並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