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春苗在武漢上映時間
1975年10月1日。《春苗》是由謝晉、顏碧麗、梁廷鐸執導,李秀明等人主演的一部劇情片電影。該電影於1975年10月1日在武漢上映。該電影講述了江南某大隊婦女隊長田春苗的故事。
㈡ 李秀明頂替張金玲達式常替換喬榛,電影《春苗》出爐記
很多影迷都知道,李秀明是因為主演電影《春苗》而走紅,一鳴驚人,成為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最閃亮的電影明星的。
但大家可能並不知道的是,《春苗》這部電影最初的版本,女主角定下的,卻不是天津的李秀明,而是武漢的張金玲。
這是怎麼回事呢?
話說在上個世紀70年代初,上影廠終於恢復了故事片的拍攝計劃。可是拍什麼呢?以當時的情況來說,當然是要拍攝與「工農兵」題材相關的電影。於是上影廠提出了「工」、「農」、「兵」各拍一部的想法。「工」呢,就是《鋼鐵洪流》(後來電影片名改為了《火紅的年代》,由於洋主演),「兵」呢,則指定將經典名片《渡江偵察記》重新拍攝成彩色版,而「農」呢,大家一致看好的題材,就是赤腳醫生王桂珍的故事。於是組織了專門的創作組,與王桂珍同吃同住同勞動,經過深入生活,最終創作出了電影劇本《赤腳醫生》。
劇本出來後,上影廠很重視,並指定曾執導過《今天我休息》、《李雙雙》等影片的魯韌擔任導演,來創作完成這部電影。為此魯韌摩拳擦掌,做了充足的准備,並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尋找影片的演員。
而影片中的女主角,自然就是以王桂珍為原型的李紅華了(是的,在當時的劇本里,女主角的名字還不叫田春苗,而是叫李紅華,一個很有時代感的名字)。在魯韌的想像中,這個女主角的扮演者,不僅要長得漂亮,而且身上還要能呈現出一種 健康 向上的狀態來。為了找到這個演員,他跑了許多地方,直到在湖北話劇團,他終於看到了一個不錯的人選。
這個演員,就是張金玲。
是的,沒錯,當初張金玲是作為《赤腳醫生》這部電影的女主角,而被看中的,而不是重拍版的《渡江偵察記》。
當時魯韌導演覺得,這個女演員濃眉大眼,面龐飽滿,長得喜慶,且具有勞動人民的朴實勁兒,很是喜歡。他相信由張金玲來擔任《赤腳醫生》中的女主角,一定能大受歡迎。
但卻沒想到《赤腳醫生》的劇本在審查時沒被通過。於是張金玲扮演赤腳醫生的想法只好被擱淺下來。但是也許張金玲命中註定是要紅起來的,所以盡管《赤腳醫生》的拍攝計劃下馬,但是重拍版的《渡江偵察記》卻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而且劇組也正在為尋找女主角劉四姐的扮演者大費腦筋。於是魯韌便向湯化達和湯曉丹導演推薦了張金玲,兩位導演一看,也同樣喜出望外,很快就拍板定下張金玲扮演劉四姐。
而正如大家所預想的一樣,張金玲因出演重拍版的《渡江偵察記》而一炮而紅,成為那個時代擁有頂級流量的當紅明星。
而李秀明又是如何成為《春苗》中的田春苗的呢?
當時李秀明還只是天津人藝的一名小演員,剛剛從學員班畢業,同期學員班裡,還有陳道明、張玉玉等同學。當時北影廠正在籌拍電影《海霞》,演員劇團團長陳強也是負責四處選演員,有一次看天津人藝的演出,就發現了一臉稚氣但頗具星相的李秀明,便將她帶入北影廠,作為電影《海霞》的女演員進行培養。
話說在上影廠,《赤腳醫生》的劇本被打回來之後,編創人員也在不斷地修改,後來大家建議將其改編成話劇,邊演出邊根據效果進行改動。就這樣,《赤腳醫生》的故事與最初有了較大不同,而女主角的名字,也由李紅華改為了更具有泥土氣息的田春苗,因為「春苗」代表著新生事物,而當時,到處都在講「新生事物」,於是話劇的名字,也改成了《春苗》。
為了演好《春苗》,上影廠演員劇團組織了強大的表演陣容——由曾在《年青的一代》中扮演林嵐的曹雷扮演女主角田春苗,由剛剛從上海戲劇學院畢業的喬榛扮演男主角方明,而其中天真活潑的女配角蓮蓮,則由主演過《馬蘭花》的王蓓扮演。另外程之、吳雲芳、富恆智等演員都加入其中。
結果這台話劇上演後,受到觀眾的一致好評。因此上影廠又計劃將其搬上銀幕。而導演,也由魯韌換成了謝晉。女主角田春苗的扮演者,原本擬定的是張金玲,但因為她正在緊鑼密鼓地拍攝《渡江偵察記》,所以無法分身。再考慮在話劇版中扮演春苗的曹雷,其實也是個不錯的人選,但謝晉認為她年齡稍微大了一點,缺少了一點青春朝氣。這時,謝晉把目光投到了另一位女演員身上。
這個女演員,就是李秀明。
而原本要參演《海霞》的李秀明,又是怎樣進入謝晉視線的呢?
原來,《海霞》劇組最終選擇當時還在福建京劇團唱京劇的吳海燕,在電影中扮演女主角海霞,而李秀明原本定下的角色是海霞的好姐妹玉秀,可是這個角色後來又安排給了年齡更小的洪學敏,於是李秀明就空了出來。然而也正是因為她空了出來,所以又被另一個攝制組給看中了,這個攝制組,就是上影廠重拍版的《年青的一代》。他們都非常看好李秀明,認為她是影片中林嵐的最佳人選,於是就將她帶到上海,並安排她住進了在原版中扮演過林嵐的曹雷的家中。
這事兒說來也巧了,當時謝晉正在籌拍《春苗》,其實有想過讓曹雷來扮演女主角的,只可惜年齡稍微大了一點,所以他想,如果有哪個女演員,形象氣質都不輸曹雷,而年紀更年輕一些,那就最好不過了。正在此時,傳來李秀明將代替曹雷扮演新林嵐的消息,謝晉就很好奇,這個女演員,又是個什麼的人物呢?
結果一眼就相中了朝氣蓬勃的李秀明,認為她是田春苗的不二人選。就這樣,李秀明走進了《春苗》劇組。
所以有人說「李秀明頂替張金玲演春苗」的說法,並不是完全准確的。
女主角選好後,謝晉對於《春苗》這部電影也就更有底了。不過在整部電影的演員配置上,他還是頗費了些腦筋,最終他選定由在《年青的一代》中扮演林育生的達式常替換喬榛,扮演方明。
另外,劉子農扮演李阿強,李玲君扮演阿芳嫂,八一廠的高保成扮演水昌伯,白穆扮演杜文傑,高淬扮演賈月仙,馮奇扮演錢濟仁。而王蓓當時已人到中年,顯然已經無法再扮演小姑娘,所以蓮蓮這個角色,由剛進廠沒多久的張瑜扮演。這個演員陣容,也算是相當強大了。
1975年,電影《春苗》終於出爐,與觀眾見面了。而大家,也正是通過這部電影,認識了一個叫李秀明的女演員,她因此成為那個年代擁有頂級流量的另一位當紅女明星,和因出演重拍版《渡江偵察記》而走紅的張金玲一起,成為了當時的「影壇雙星」。
後來,她們雙雙被招入到北影廠麾下,然後和劉曉慶一起,組成了著名的「北影三花」。
孫道臨幫她,她幫遲志強,這位80年代女明星,為何拍戲不多卻難忘
13歲頂替李羚演《邊城》成明星 卻當紅時息影 如今50歲成真正美人
㈢ 「春苗」這曲子出自哪個電影
描寫赤腳醫生的電影《春苗》2007-06-19 08:54雖然這是三十年前的電影,但今天看來還有著深刻的現實意義現在國家開始恢復合作醫療,同時也在推廣普及社區醫生,可以看出社區醫生與赤腳醫生立足於農村一樣,不是在醫院上班,而是立足於社區,主要是從事常見病、多發病的治療,解決一些常見的醫療衛生問題,比如簡單外傷的處理,送葯、打針等等,顯然是極大的方便了社區的居民。
關於赤腳醫生的爭論,幾十年前就開始了,作為一種新生事物,受到各種阻力也是客觀規律,你看直到現在還有人對赤腳醫生不懈的醜化和歪曲。
這部電影是通過發生在文革初期的故事描寫了一位赤腳醫生的成長,所以大家看電影的時候,要考慮當時的社會背景。
影片《春苗》通過對春苗藝術形象的塑造,從她"頂著風雨長,挺拔更堅強」的斗爭經歷,展現了赤腳醫生這一社會主義的新生事物是怎樣在階級斗爭、路線斗爭中成長起來的。影片以飽滿的革命激情歌頌了這一新生事物。
在舊中國,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造成了廣大農村缺醫少葯的深重災難。影片中春苗的父親,就是到臨死時連一口湯葯也沒有喝上。在那些地主老爺們的眼裡,赤腳人"生來就是窮命,死了不如一根草」。解放以後,貧下中農翻身作了主人,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由於醫療衛生領域受修正主義衛生路線的乾擾和破壞,舊社會遺留下來的農村缺醫少葯的狀況沒有根本改變。影片中的朝陽公社衛生院,就被杜文傑這類走資派和錢濟仁這樣的老爺醫生把持著,湖濱大隊就有賈月仙這樣的巫醫騙錢害人。他們的胡作非為,不只是幾個人的問題,而是代表著地主資產階級在醫療衛生領域里專了貧下中農的政。影片通過小妹之死,一開始就尖銳地揭開了矛盾,控訴了修正主義衛生路線的罪惡。錢濟仁見死不救,使春苗義憤填膺,她說:"再也不能這樣下去了!」這強烈的呼聲,表達了億萬貧下中農的心聲。
就在這個時候,傳來了毛主席"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的偉大號召。影片動人地體現了毛主席的光輝思想是多麼符合廣大貧下中農的迫切願望,真使人有雲開曰出之感。廣大貧下中農是多麼盼望有自己的醫生啊!陽光雨露育新苗,春苗這個"一腳牛屎一腳泥」的赤腳人,在毛主席的偉大號召的鼓舞下,由貧下中農推薦出來,到衛生院學醫去了。這表明,赤腳醫生這一新生事物的出現,是人民的需要,是歷史的必然,是毛主席革命衛生路線指引下的產物。
但是,"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長都是要經過艱難曲折的」。你看,在文化大革命之前,春苗要為貧下中農背葯箱,拿針頭,那有多難啊!她不但要破除千百年來舊的傳統觀念,要克服文化方面的困難,而且還要頂住在醫療衛生領域仍然佔有優勢的資產階級及其在黨內的代理人的種種打擊和刁難。赤腳人當醫生,這是自古以來從未有過的大事。這一社會主義的新生事物,新就新在它體現了一個嶄新的方向,赤腳人既拿鋤頭,又拿針頭,亦農亦醫,去佔領廣大農村的醫療衛生陣地。錢濟仁以其反動階級的政治嗅覺,一開始就意識到不能小看這些"泥腿子」,"讓田春苗得了勢,我們腳底下這塊地盤都要讓人家佔去了」。是的,新陳代謝,這是一個斗爭的規律。任何新生事物的誕生,都意味著要推翻和代替舊事物。資產階級是決不會輕易地退出醫療衛生陣地的,他們必然要進行瘋狂的反撲和破壞。但是,錢濟仁之流不會懂得,他們對春苗的打擊越重,春苗學醫的決心也就越堅定。"再難也要學,貧下中農盼著呢。」這樸素的語言,表明了用毛主席光輝思想武裝起來的春苗蘊藏著一股多麼強大的精神力量,表明了赤腳醫生這一新生事物一旦出現,就將沖決一切阻力,奮勇前進!
影片把春苗和杜文傑的斗爭,作為戲劇矛盾的主線,重點。而春苗對這場斗爭的性質和意義的認識,卻有一個逐步深化的過程。小妹之死,春苗最初還以為主要是錢濟仁這樣的醫生不好。但是,錢濟仁從後門把葯送給賈月仙,竟然是杜文傑"批准」的,還說賈月仙這種巫醫有什麼"一技之長」、行醫"符合縣里條文」,這就引起了春苗的深思。這個朴實、單純的貧農女兒,對黨對社會主義有著深後的階級感情,在她心目中,共產黨員、領導乾部,都是可以信賴的。可是,她卻慢慢發現,在杜文傑這個黨員乾部心裡並沒有黨,也沒有貧下中農。毛主席的指示下達了,杜文傑就是不執行。春苗學醫是公社黨委派來的,可就是得不到他的支持。確實,單有錢濟仁、賈月仙這樣的反面教員是不夠的,還必須有杜文傑這樣的對立面,才能使春苗的階級斗爭、路線斗爭覺悟躍上一個新的高度。
錢濟仁不讓春苗拿針頭,咒罵"粗瓷碗雕不出細花來」,杜文傑也跟著說什麼"拿針頭和拿鋤頭畢竟是兩回事」。這種話怎麼能出自一個共產黨員之口?春苗這雙手,也就是貧下中農祖祖輩輩的這雙手,這雙手能推期三座大山,能改天換地,為什麼不能拿好針頭?他們不準拿鋤頭的手去拿針頭,決不只是歧視春苗一個人,而是歧視與春苗骨肉相連、休戚相關的廣大勞動人民!事情就是這樣,有了地主資產階級的地位,就決不會有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地位。反之亦然。這在政治上是如此,在文化衛生領域同樣是如此。春苗開始感覺到,她學醫之所以遇到這么大的阻力,就因為在錢濟仁的後面,還站著杜文傑,他們"根本不想讓我們赤腳人當醫生」。只要衛生院還在他們的手裡,就不可能真正為貧下中農服務,就不是赤腳人學醫的地方。至此,春苗的思想又大大前進了一步。
杜文傑、錢濟仁既然不讓赤腳人學醫,春苗就只好回到生產隊,在大隊黨支部和貧下中農的支持下,在革命知識分子方明的幫助下,自力更生地辦起了衛生室。而杜文傑卻把這看成是在和自己"唱對台戲」,憑著手中的職權,硬要把它砍掉。於是,在大隊衛生室里,春苗和杜文傑展開了一場短兵相接的交鋒。一個堅持要為貧下中農服務,一個是自己不革命,還不準別人革命。一個是襟懷磊落,堅韌不拔,一個是威脅利誘,色厲內茬。任何時候,斜著眼睛看新生事物的人總是有的。但杜文傑走得更遠,在他看來,他們不執行毛主席的指示,卡住貧下中農的脖子,倒是"有理」的;而春苗全心全意為貧下中農治病,竟是"非法行醫」,甚至連黨籍都成了問題!杜文傑宣布春苗"沒有處方權」,奪走了她的葯箱,這意味著奪走了貧下中農在黨的領導下掌握醫療衛生事業的權利。
這是一場看不見刀光劍影,聽不到槍聲炮聲的戰斗,但沖突之激烈,同樣使人感到驚心動魄。當杜文傑奪走春苗的葯箱以後,影片中有一組很動人的鏡頭:它圍繞著春苗和杜文傑的沖突這一情節發展的主線,生動地表明,赤腳醫生這一社會主義的新生事物,如果不經斗爭,就會被扼殺在搖籃里。
革命的暴風雨終於來了!春苗勇敢地站到了斗爭的第一線,團結廣大革命群眾,和杜文傑、錢濟仁展開了一場決戰。影片在這里並沒有簡單地描寫春苗的旗開得勝,而是按照革命發展的規律,通過在這場激烈斗爭中的幾番曲折,進一步展現了她敢於斗爭、善於斗爭的革命精神。當杜文傑不擇手段地壓制群眾運動,利用水昌伯的病情"擴大事態」,給春苗、方明扣上"反黨」帽子的時候,春苗又遇到了新的嚴峻考驗。在杜文傑看來,誰要是反對他,誰就是"反黨」,但春苗駁得好:"你們這樣做能代表黨嗎?」正是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線的指引下,春苗才能夠迅速成長起來。"開始懂得了象杜文傑名義上是共產黨員,實際入已經成了錢濟仁他們在黨內的代理人了,他們從上到下代表著一條修正主義的黑線」。斗爭還使春苗進一步懂得,杜文傑他們在文化大革命剛起來的時候之所以還能發通告,搞經濟主義,鎮壓革命派,就因為他們手裡還有權。不把他們手裡的權奪過來,無產階級專政就不能鞏固,衛生戰線的文化大革命就難以進行到底。這一認識,標志著春苗在政治思想上有一個飛躍,已經在戰斗中成長為一個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自覺戰士。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過程是十分尖銳、復雜、曲折的。但斗爭的考驗越是嚴峻,春苗得到的鍛煉也就越大,受到的教育也就越深。在斗爭的關鍵時刻,老貧農水昌伯從精神上給了春苗極大的鼓勵和支持,他說得多好啊:"落潮總有漲潮時,你們要頂住!」這是多麼樸素而又發人深思的革命哲理啊!革命斗爭總是高一陣、低一陣,波浪式前進的。這就要求我們,在出現暫時的"落潮」時,要看到接著就會來到的"漲潮」,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而在"漲潮」時,又要看到道路的曲折性和斗爭的長期性,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旺盛的鬥志。影片正是抓住潮漲潮落形成的起伏跌宏,把春苗的斗爭性格和她所代表的新生事物在成長過程中的艱難曲折揭示出來了。它有力地表明:只有經過文化大革命的斗爭,春苗的這雙手才能夠拿好針頭,才能夠確實爭到為貧下中農學醫行醫的權利。影片最後以一組洋溢著革命激情的鏡頭,讓春苗端著那碗得來不易的湯葯,穿過人群,走上樓梯,送到水昌伯的跟前說:"是毛主席的革命路線把你這碗葯奪回來的,喝吧」這感人至深的情景表明,只有毛主席的革命路線才能送走瘟神,才是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線。
㈣ 電影春苗方醫生的扮演者是誰
電影春苗方醫生的扮演者是 達式常
個人介紹
以上只是達式常部分介紹,具體可以網路-達式常
㈤ 1976年《紅旗》:評電影《春苗》上映
評《春苗》(內容有刪減)
初 瀾
《紅旗》1976年1期
江南水鄉,晨曦曚曨,旭日正從波光閃爍的湖面升起。通宵搶救病人的田春苗,這時又拎著一籃新採的草葯走來,赤著的雙腳還沾著泥巴和水珠。「千家萬戶留腳印,葯香拌著泥土香」,歌聲唱出了貧下中農對自己的醫生的無限深情。影片《春苗》通過對春苗藝術形象的塑造,從她「頂著風雨長,挺拔更堅強」的斗爭經歷,展現了赤腳醫生這一 社會 主義的新生事物是怎樣在階級斗爭、路線斗爭中成長起來的。
在舊中國,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造成了廣大農村缺醫少葯的深重災難。影片中春苗的父親,就是到臨死時連一口湯葯也沒有喝上。在那些地主老爺們的眼裡,赤腳人「生來就是窮命,死了不如一根草」。解放以後,貧下中農翻身作了主人,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舊 社會 遺留下來的農村缺醫少葯的狀況沒有根本改變。影片中的朝陽公社衛生院,就被杜文傑這類走資派和錢濟仁這樣的老爺醫生把持著,湖濱大隊就有賈月仙這樣的巫醫騙錢害人。
就在這個時候,傳來了毛主席「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的偉大號召。影片動人地體現了毛主席的光輝思想是多麼符合廣大貧下中農的迫切願望,真使人有雲開日出之感。廣大貧下中農是多麼盼望有自己的醫生啊!陽光雨露育新苗,春苗這個「一腳牛屎一腳泥」的赤腳人,在毛主席的偉大號召的鼓舞下,由貧下中農推薦出來,到衛生院學醫去了。這表明,赤腳醫生這一新生事物的出現,是人民的需要,是 歷史 的必然。
但是,「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長都是要經過艱難曲折的」。春苗要為貧下中農背葯箱,拿針頭,那有多難啊!她不但要破除千百年來舊的傳統觀念,而且還要頂住在醫療衛生領域仍然佔有優勢的資產階級的種種打擊和刁難。赤腳人當醫生,這是自古以來從未有過的大事。這一 社會 主義的新生事物,新就新在它體現了一個嶄新的方向,赤腳人既拿鋤頭,又拿針頭,亦農亦醫,去佔領廣大農村的醫療衛生陣地。錢濟仁以其反動階級的政治嗅覺,一開始就意識到不能小看這些「泥腿子」,「讓田春苗得了勢,我們腳底下這塊地盤都要讓人家佔去了」。是的,新陳代謝,這是一個斗爭的規律。任何新生事物的誕生,都意味著要推翻和代替舊事物。
杜文傑、錢濟仁既然不讓赤腳人學醫,春苗就只好回到生產隊,在大隊黨支部支持下,在知識分子方明的幫助下,自力更生地辦起了衛生室。而杜文傑卻把這看成是在和自己「唱對台戲」,憑著手中的職權,硬要把它砍掉。於是,在大隊衛生室里,春苗和杜文傑展開了一場短兵相接的交鋒。
一個是襟懷磊落,堅韌不拔,一個是威脅利誘,色厲內茬。任何時候,斜著眼睛看新生事物的人總是有的。但杜文傑走得更遠,在他看來,他們不執行毛主席的指示,卡住貧下中農的脖子,倒是「有理」的;而春苗全心全意為貧下中農治病,竟是「非法行醫」,甚至連黨籍都成了問題!杜文傑宣布春苗「沒有處方權」,奪走了她的葯箱。
春苗不是考慮什麼個人的得失,而是用毛主席的教導、白求恩的光輝榜樣來鼓舞自己的革命鬥志,這正顯示了她崇高的精神境界。
㈥ 求老電影片名
呵呵,這是部非常老的電影了,我在小學時學校組織看的.你所說的那個場景是幾個小學生欺負一個女同學,這名女同學結巴,他們拿了些坑臟的東西包著給她吃,騙她說吃了這個結巴就會好.這部電影叫做《春苗》,是反映70年代小學老師和小學生的一部電影,真的是很古老的電影了,呵呵。不過我相信許多跟我年紀差不多的人都應該有印象。
電影的基本資料如下:
片 名:春苗
年 代: 1975
地 區: 中國
片 長:
導 演: Bili Yan / 謝晉 (Jin Xie) / 梁廷鐸 (Tingo Liang)
編 劇:
類 型: 劇情
別 名: 春苗(中)
主要演員:
李秀明 高保成 白穆
張瑜 馮奇
出品公司: 其他
色 彩: 彩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