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熱門電影 > 科幻電影觀後感一百字左右

科幻電影觀後感一百字左右

發布時間:2024-08-28 15:06:41

① 《地心引力》電影觀後感

影片《地心引力》由阿方索·卡隆執導,講述了在探索者號太空梭上的兩名男宇航員和一個女宇航員出艙進行哈勃望遠鏡維修時,遭遇太空碎片襲擊導致飛船發生嚴重事故後在太空中發生的故事。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這部影片的觀後感,歡迎閱讀!

篇一:《地心引力》電影觀後感

2013年11月19日上映的美國科幻大片《地心引力》,講述的是一男一女兩名美國宇航員在美國太空站出艙維修望遠鏡時,在遭遇爆炸衛星碎片的重挫的險情後,飄浮在茫茫太空,在毫無外界援助的重重險境中設法返回地球的故事。

影片中男宇航員Matt舍己為人、自我犧牲,開動太空梭服牽引女主角Ryan,讓她登上了俄羅斯一個廢棄的空間站,再設法到達中國的空間站,藉助神舟飛船成功返回地球,而斷開纜繩,讓自己卻消失在茫茫太空,把生的希望留給Ryan,把死的悲壯留給自己。

影片展示了普通人在地球看不到的種種神奇美景:在外太空領略地球日出的美景,雄壯,神奇,迷人,從外太空俯視地球的夜晚,光怪陸離,絢麗多彩。蔚藍純潔的太空美得讓人窒息,迴旋凝固的乳白色的雲團,崇山峻嶺也變得渺小,江河湖海變得寧靜,光亮與黑暗共存的圖景令人匪夷所思。外太空的景色多麼美好!

影片中一些不為人在意的.聲音被賦予了生命的光彩:當Ryan在俄飛船中絕望地呼救搜索信號時,搜索到地球某處瑣碎嘈雜的家庭生活的聲音,其中還聽到有嬰兒的聲音,狗的吠叫,Ryan甚至還和狗狗一樣學著樣子叫了好幾聲,這一切看似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聲音讓Ryan重新振作,但宇航在外太空的死寂,加上飛船沒有燃料,Ryan絕望到要關氧氣自殺,臨死前的夢境反而提醒了Ryan如何險中求生,正確駕駛飛船飛向天宮。

Ryan此行,有多少險情,可謂步步驚心,險境重重:修復望遠鏡時,空間站被衛星碎片擊得粉碎;Matt接著她接近俄羅斯空間站時,因Matt的太空梭服燃料用盡,差點錯過空間站;快進入到俄空間站時,宇航服內氧氣消耗殆盡,又差點丟命;進入到俄空間站又幾乎被站內大火吞噬;駕駛俄飛船想要飛抵天宮又被降落傘纏住;出艙拆卸降落傘時又遭遇碎片襲擊;想要飛近中國天宮空間站時,俄飛船又燃料耗盡,只能任其飄盪;逆向思維,成功開動飛船靠近天宮時又幾乎錯失良機;搭神舟飛船返回地球時又因墜落在水域,幾乎溺水身亡,憑借驚人的毅力奮力爬出艙外、潛泳出水面,Ryan總算真正回家了。

然而強大的地球引力讓她步履維艱,但得以重生後的Ryan每一步都走得沉重而有力,因為,那是生命的腳步。

篇二:《地心引力》電影觀後感

《地心引力》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三個美國宇航員在空間站修理太陽能光板時,因被大量的太空垃圾所襲擊,導致美國空間站被摧毀,三人中,其中一名男宇航員犧牲,兩外兩名拚死相救,才逃離了空間站。最後,為了幫助女宇航員逃生到俄羅斯空間站,另外一名男宇航員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然而,被送上空間站的女宇航員,並沒有那麼走運,許多危險相繼而來。但她戰勝了種種危險,最後乘坐「天宮一號」返回地球。她降落在一片湖中,剛打開艙門,大量的湖水涌進艙內,讓她進退兩難。她用盡最後的力氣逃出來,在湖裡蹬掉航天服,才游出湖面。

在整個過程中,她有數次接近死神,期間,她經歷過沒有氧氣、迷路、發生火災、沒有工具、沒有能源、不懂中文等種種困難,但都被她克服。

英國作家笛福曾今說過這樣一句名言:「害怕危險的心理比危險本身還要可怕一萬倍。」事實上確實如此:一個具有大無畏冒險進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惡劣的環境中,也終將成為一個成功者,一個英雄。

她正是做到了這一點,才成為了唯一一個逃脫者,一個幸運者。

她面對突如其來的困難,她不是低頭嘆息,而是勇敢面對,在困難面前不放棄,凝聚自己全部的身心之力與困難抗爭,以超乎想像的毅力和韌性生存下來,終於踩在了土地上。

有這么一句話:「困難像彈簧,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只要不斷的鞭策激勵自己,所有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所有的困難都會被自己踩在腳底下。

篇三:《地心引力》電影觀後感

昨天,我和家長在保利影城看了剛剛上映的電影《地心引力》,我感觸萬千。

故事講了一個發生在太空中的故事。女主人公瑞恩博士在和她的團隊在修理哈勃望遠鏡時,遭到了被擊碎的俄羅斯衛星碎片襲擊。飛船上的人只有她和馬特活著。二人在缺乏氧氣的情況下艱難的到達了美國空間站。可是,由於他倆沒有抓穩,為了讓一個人活著,馬特果斷犧牲自己,脫離了繩子。瑞恩在馬特的無線電指引下,成功進入太空艙。可是,由於受到第一次碎片的襲擊,空間站受損嚴重,發生火災,在第二波碎片來時,瑞恩博士成功進入逃生艙,取消對接,暫時脫離危險。

可是,厄運再次降臨在她身上——飛船沒有能量了!她陷入了極度的絕望,甚至學狗叫,關閉了氧氣等死。這時,早已犧牲的馬特「托夢」給她,告訴了她怎樣脫離危險,讓她去中國空間站找「神舟」,並振作她的勇氣,使她重獲動力。按照馬特的方法,她成功飛到了中國空間站上,可是碎片又像流星雨一樣飛了過來。在空間站被烈火燃燒的那一刻,她進入了神舟,與分裂的空間站碎片一起急速下降。此時的她,早已戰勝了膽怯與恐懼,用一顆勇敢的心面對生死。最終,她降落在了水裡,堅強的站了起來,獲得勝利,同事,更帶著一個奇跡回到地球。

看了這部電影,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在你面對困難時,一定不要放棄,只要放棄,做什麼事都會失敗;但是,只要心中有永不磨滅的戰勝困難的意志,信念,勝利一定在不遠處等著你。

篇四:《地心引力》電影觀後感

沒有氧氣,沒有重力,在黑暗的宇宙里只有恐懼和孤獨,彷彿一切都凝固了。這就是一部教會人類如何克服恐懼的一部絕佳之作——地心引力!

影片從一開始就是兩個人的對白。在浩瀚的宇宙里兩個人顯得那麼渺小。像一顆星辰,在不受控制的情況下四處飄浮。

不久前行廢棄的俄羅斯衛星被導彈擊中,碎片以子彈的速度在地球的軌道上散開,並意外擊中其它衛星。同樣美國 飛船也被擊中。在飛船里的一位宇航員身亡,只剩下了一男一女兩個宇航員。衛星碎片將存活的一位女宇航員撞到了很遠的的地方。男宇航員用宇航服的推進器找到了女宇航員。兩人拴在一起。兩人使用推進器前往國際空間站。在去往的路程,女宇航員說起了自己的生活和她的女兒,終於到了國際空間站。卻發現人員已經疏散到了聯盟號飛船,另一個飛船已飛離了空間站。

所以返回地球唯一的希望也就是乘坐中國的天宮一號返回地球。在經過了一系列挫折之後,她已經絕望了。決定放棄求生。在失去意識時出現了幻覺男宇航員告訴她利用聯盟號飛船的著陸火箭。她恢復了信心和勇氣,駕駛著天宮一號返回地球。飛船穿過大氣層,漸漸接近地面。飛船落進了一個湖泊。當女主角穩穩地站在地上時。真實的感受到的來自地球母親的地心引力!

人在絕望時一定要有堅定的信念,活下去!靜下心融入這個世界。靜靜的想出辦法,不要放棄,堅持總會成功!

科幻電影觀後感

科幻片是類型片的一種,該類作品採用科幻元素作為題材,以建立在科學上的幻想性情景為背景,在此基礎上展開敘事的影視作品。以下是我整理的科幻電影觀後感,歡迎閱讀。

科幻電影觀後感1

不得不說,做為一部「電影」,Oblivion用到了代表當今世界上最進步的手法,攝影和後期無可爭議,每個畫面都美到不敢想像,甚至超越了一些以畫面取勝的,比如王家衛,的作品;很沉靜、卻在該鬧之時鬧地非常到位的,張弛有力,毫無糟點。

我一直在找片中的缺陷,劇情的不合理,全片下來,除了:

1. 「wapean」的重量(感覺隨便都能毫不費力拿起來)有小許疑惑,但2077年也許採用了宇宙金屬,輕型也不是不可能。

2. 「cage「裡面的移動生物,也許是智能機器(後面的「主腦」也是超智能機器)往壞的方向發展而衍生的情景。

其餘無。

編劇在面對心理、記憶、回憶之中運用恰到好處;

在回到Tom Cruis,我想不到第二個能演好這角色的actor,Leonardo Decaprio和Brad Pitt雖然是同期形象比較相近的演員,但前者略痞,後者反叛,眼神中只有Tom的深邃,那種經歷過浮沉迷事的好男人的眼神,眼角,嘴唇,包括舉動,才能是最佳人選。

Oblivion有Jerry Maguire的情懷、Eyes Wide Shut的懸疑/逼近、和Vanilla Sky的迷失,它是一部極其用心、不鋪張、不試圖一次說太多(比方說Trance)的絕贊作品。

2小時4分鍾下來,我一直好奇導演的名字,他有Steven Allan Spielberg的嚴謹、大膽,卻能用較為現代的方式把一切呈現出來,又有種Paradox的給人以迷思、不那麽直接end的小手段,Joseph做為新人,實在非常用心。

妝容、後期也不用多講,完美至極。我沒有找到任何一處有失優美或銜接不當、突兀的場景,高科技的外太空元素當然是比較好掌控,只要把每個畫面都做的乾凈,充滿未來感就好;但那些禁區、瀑布、和Jack發現的森林,那個小屋子,夜景、俯視圖、爆炸、地表人......都做的淋漓盡致,滴水不漏。

最highlight的是OST.這部片我是在Melbourne Central的HOYTS看的,巨幕加上絕贊的杜比環繞音效我不知道加了多少分,但起碼那種post punk加上迷幻的夾雜搖滾和電子的配樂,實在太喜歡了;比「Silent Hill」都更好,甚至超出了「Trance」。

我經常拿「Trance」和「Oblivion」比較,因為撇編劇不談,兩者的表現手法是極其相近的,但前者是講述一個小主題,加上亂七八糟的摻雜,實在沒辦法太把客觀面的視聽效果推到更高處;而後者,也就是本片,用鴻篇鉅制的未來場景和高度對比、時而沉默,時而緊張的反差,一點不客氣地虎上添翼。就拿簡單的例子:兩片都用慢動作,但前者的慢動作就好像comedy,後者會讓你心跳加快,無法自拔。

片尾「Because I'm Jack」完後,黑幕打出來,緊綳了124分鍾的神經突然鬆懈,心中無限情感宣洩出來,一直在深夜(快12點)的影廳坐到片尾曲結束。

好久沒看到這麽好的佳作了,或應該說,是我至今看過最棒的科幻片。毫不誇張。

科幻電影觀後感2

去看了《阿凡達》,場面很震撼,內心卻有一絲小小的悲哀,為卡梅隆,為人類,也為自己。

不用多說,3D創造出的潘多拉星球的奇幻景象,美不勝收,無與倫比,任何一個看見這些美麗景象的人都會深深的喜愛上這個魔幻的星球。相信卡梅隆這十二年的心血沒有白花,所謂視覺的一場饕餮盛宴也不過如此了。

可是縱觀整個故事情節,再看卡梅隆自己這十多年的經歷,讓我不得不懷疑這阿凡達的故事不過是卡梅隆個人的一次虛擬人生罷了。

故事從一個因戰爭失去行走能力的海軍陸戰隊員傑克的一次陰差陽錯的外星任務開始,在人類殖民外星獲取資源的背景下,傑克替代了因意外死亡的博士哥哥,參與了一個由人類意志控制克隆外星人從而打入外星人內部的潛伏任務,從而去研究外星人和外星生物。這個任務隸屬於一個科學團隊,而與之平行的另一個團隊是駐扎在這個星球的以獲取攫取超導資源為目的的軍隊。

與任何卧底的無間道電影情節一樣,卧底者一定會迷失自我,一定會發現自己本我面目下的.那個真我,而到了最後也一定會激發出那個心底最深處的超我。傑克在卧底外星納為人的過程中,被這個熱愛生命,倡導生態平衡的異族所感動,在成長為一個合格的納為武士的過程中,他從中得到自己生命的另一次升華,重新認識了這個自然。他在視頻日記里也對於自己任務的正義性產生了懷疑,對人類的這種移民模式產生了動搖。

正義與利益總是站在兩個不同的面上,抉擇其實就是或順從或背叛,傑克選擇了後者,他在超我爆發的瞬間,降服了魅影,成為了納為人的領袖——魅影武士,他以一個克隆人的身份獲得了與人類侵略者戰爭的統領權,這個戰爭只有一個目標就是保衛家園。

這場戰爭在外星人就快全軍覆滅的時候,隱藏在這個星球上的統管萬物的愛瑪之神終於出現了,它召集了數以萬計的外星猛獸,在關鍵時刻拯救了納為人和這個星球,自私的人類以失敗者的身份被趕出了潘多拉星球,正義再一次戰勝了邪惡。雖然是個英雄抱得美人歸的美好結局,但以暴制暴終究成為了關於這部電影我心底的遺憾,看著無數勇猛的冷兵器外星武士在人類的炮火下如螻蟻般喪生,看著人類邪惡的指揮官那滅絕自然的指令下達的瞬間,我不禁再次對於人類生存的方式和途徑產生了懷疑。人類社會發展的動力是什麼?文化與物質的雙重進步?其實說白了就是人類對於吃喝玩樂等享樂追求標准不斷提升,人類不斷向大自然獲取資源,美其名曰征服這個世界。在潘多拉星球,弱肉強食的法則差點就再次被證明,如果不是最後那詭異的神靈召喚,正義的弱民終將覆滅在地球人強大經濟利益追求之下。

故事說到這里,也就解釋了開篇我的悲哀,在阿凡達故事的背景下,那些珍愛生命保衛家園的正義的外星人是怎麼樣都戰勝不了邪惡的暴政和資源掠奪者,到最後,也只有祈禱神靈保佑,才能奪取這岌岌可危的勝利。正義與邪惡的較量中,正義總是那麼的弱小,如同在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裡,那些正確的、先進的世界觀總是無法戰勝那些扭曲的靈魂和金錢至上的價值觀體系。

個人猜想:卡梅隆在十二年的偏門(成為了一名氣象學專家)探索里,或許已經改變了自己當初的人生價值取向,在對自然的了解里,增加了對自然的敬畏和熱愛,知道了人性的片面與孱弱,遂拍了此片,用最高科技的三維手段製造了一個全新的美麗的自然體系,來向這個現實的大自然致敬,用人類的失敗來換取自己內心對於地球深刻的愛。

最後一個片段,傑克拋棄人類肉體,最終成為一個真正的納為人的時刻,就像鳳凰涅槃般,在新的意識形態和軀殼里,卡梅隆在自己虛擬的外星人生里得到了重生。

願我等皆獲重生,阿門!

科幻電影觀後感3

星期五,我看了《宇宙與人》這部電影。電影中詳細的介紹了人類的起源:人類是從宇宙中的核子結合產生核聚變,形成了基因,基因也是一切生命的起源,我們人類就是由基因組成的。既然是宇宙給了我們生命,是小小核子給了我們生命。我們應該感謝它們,應該讓它們繼續去創造比我們更偉大的生命。

也許保護宇宙是我們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但是,保護地球是我們應該做的,是我們能夠做的,更是我們必須做的。科學家已經證實:白色垃圾是不能被大自然所分解的。所謂白色垃圾就是泡沫,塑料製品等。而這些白色垃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能夠經常看到的,比如:在某個巷子里,幾個人推著車子買盒飯,那些飯盒就是白色垃圾。再比如:在商場里買東西,或在菜市場買菜他們總會給你一個塑料袋,塑料袋也是白色垃圾。象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在生活中既然有很多白色垃圾的存在。那麼,為什麼我們不採取保護措施呢?作為一個泱泱大國,我們的環保為什麼還遠沒有一些比我們小得多的國家做的好呢?真讓我搞不懂。

在芬蘭,商場買東西不會給你塑料袋,為了環保。在義大利,鋁和塑料的再造可以節省能源90%;鋼和紙的再加工可節省能源50%;玻璃的再生產可節省能源30%;回收利用1噸鋼可節省水約25噸,可減少空氣污染物90公斤;可減少水污染物45公斤。在日本,每天都有白色垃圾處理車,收集各大商場,零售店的泡沫塑料等白色垃圾在車內處理,他們把橘子汁燒到200度,把白色垃圾弄成象鐵一樣的東西,再經過特殊的處理,變成了纖維,又把纖維經過紡織,織成一件衣服,拿到市場上去買,這樣廢品再利用了,並且沒有給大自然帶來一點污染。這些方法,不是都很好嗎?這些方法,極大的保護了環境,甚至,有的還可以贏利。

而中國呢?目前國內城市垃圾處理主要採用填埋法,約佔70%-80%;堆肥法,約佔10%-20%;焚燒法極少,僅佔1%。由於我國城市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開展較晚,全國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嚴重不足,只有少數城市藉助國際援助建成一些達到無害化處理標準的現代化垃圾處理設施。國內自行設計的衛生填埋場,大多因資金不足,設計、施工標准不高,加之無害化處理技術不完善,設施簡陋,缺少控制污染和監測手段,距無害化處理標准有一定距離,特別是垃圾填埋場防滲措施不力,填埋氣體和滲瀝液引排不暢,難以保證長期安全性,成為遠期的污染源。

中國是一個大國,中國環境的好壞,將直接影響世界的環境。我希望在新世紀里,人們的觀念能改一改。不要只顧眼前的發展,忘了長遠的目標。不要讓加拿大工廠排出的廢氣,飄到印度,造成印度下酸雨之類的事情在中國發生!

③ 《阿凡達》觀後感

《阿凡達》觀後感1

《阿凡達》是一部美國拍攝的3D科幻電影,它深深地打動了我。

我們的故事從人類說起。人類為了掠取潘多拉星球的大量能源,乘大批飛船在潘多拉星球安營紮寨。然後派人偽裝成當地居民納美人和他們一起生活,騙取他們的信任,使他們把潘多拉星的秘密告訴他們,從而一舉攻破潘多拉星,獲取能源。傑克和另外兩個人擔當了這個「光榮」的任務,傑山哪克雖然殘疾,但他很投入地去執行這件任務。

但是,與納美人相處時間長了,他漸漸喜歡上了這里。這里太美了,他不忍心讓這里遭到破壞。但他又不得不向人類透露納美人告訴他的秘密:納美人居住地有一棵神樹,高一百多米,這是潘多拉星球的核心,守護神。但這棵神樹一旦被破壞,他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也會被破壞。

後來,人類知道了這個秘密,於是,准備行動,發起一場星際大戰。

這一天,傑克偽裝的「阿凡達」還在睡夢之中,大批的人類發動飛船、轟炸機便降臨潘多拉星球。傑克不忍心讓這么美麗的星球遭到破壞,於是,他准備帶領納美人向人類發起反抗……終於,在傑克的領導下,納美人戰勝了人類,保護了自己的家園。

這部影片很棒,十分有教育意義,它告訴我們:當災難來臨時,要學會勇敢地面對困難,才會戰勝困難。同時,這部影片又給了我們一個警告:不要隨意破壞生態資源,否則會造成嚴重的後果,會危害到人類。

《阿凡達》觀後感2

嗨,大家好!我向大家推薦一部電影,叫《阿凡達》。

它的故事情節大概是這樣的:有一天,地球發生了無可挽救的災難。於是,人類就搬去了潘多拉星球。在那裡,一位叫傑克的美國青年躺在一個機器里,便來到了潘多拉星球另一個人煙稀少的地方,於美娜公主相遇。人類知道了,就妄想把那個美麗的家園占為己有,便於阿凡達開始了激烈的戰爭。而傑克,當然是站在正義的一面——與阿凡達一起對抗人類。這場真正,不論是人類還是阿凡達,全喊茄都傷亡慘重。就在阿凡達快要失敗的時候,潘多拉星球的動物、猛獸也對人類發起了進攻。於是,阿凡達與動物、猛獸們齊心協力,把人類打敗了。從此,潘多拉星球又恢復了平靜。

我想,《阿凡達》驚心動魄的劇情很值得一看。這是我推薦的理由之一。

此外,我也被《阿凡達》的那場戰爭所感動。美娜公主雖然失去了她的父母親,可她依然那麼堅強,依然那麼努力地保衛著他們的家園;阿凡達本來與動物們水火不容,可在最關鍵的時候,它們居然可以與阿凡達們一起對抗人類!它們沒有做縮頭烏龜!這更加反襯了人類那種貪婪、自私的心理。他們原本生活的多麼愉快,可一場戰爭,卻改變了他們的一切。

我推薦的電影,叫《阿凡達》,我希望同學們有空能去看一看這部電影。

《阿凡達》觀後感3

中國電影博物館的IMAX版《阿凡達》,雖然號稱是膠片版,但不知道為什麼,電影畫面並沒有投滿整個銀幕,而是上下左右都有黑邊,可能只利用了銀幕面積的80%左右,考慮到這樣一個現實,我現在不想再繼續推薦博物館的膠片版本IMAX了,因為這和數字IMAX其實並沒有什麼區別了。特別是北京近日的大雪,讓博物館的交通條件實在很惡劣,除非你認為那裡相對低廉的票價可以讓你覺得值迴路上的折騰。

看IMAX版《阿凡達》,因為戴的是偏振眼鏡,所以眼鏡片必須要和銀幕光軸保持垂直,否則會出現重影。也就是說,你看電影的時候,脖子不能歪,必要一直保持端正姿勢。考慮到《阿凡達》的片長(160分鍾),看完後脖子有點辛苦。

從立體電影的觀感來說,《阿凡達》的立體效果確實是革命性的。不算那些立體動畫電影,3D+IMAX版我之前只看過《國際逗滲碼空間站》,那是IMAX立體攝影機實地拍攝的紀錄電影。作為一部大量應用CG合成的立體電影,《阿凡達》的立體效果已經和《國際空間站》是一樣的了。

但是《阿凡達》作為一部原聲對白,中文字幕的電影,中文字幕出現的位置非常古怪,它是在立體畫面的中間層出現的(而原片的英文字幕就是出現在最前面),觀眾需要頻繁地調整自己的視線焦點,時間一長有些不習慣看字幕的觀眾很難不頭暈。我的建議是要麼飛快地瞟一眼字幕,知道大致意思後,然後再飛快地讓視線焦點跟隨畫面焦點;要麼是乾脆不理會中文字幕,因為對白不算復雜,而且中文字幕翻譯的錯漏也很多。

聽到很多人對《阿凡達》的故事有抱怨。《阿凡達》的故事你可以說它是老套的,但絕對不簡單,作為好萊塢傳統電影敘事技巧的典型體現,《阿凡達》的故事即使放在上世紀80年代,也是商業電影里的中上水準。考慮到卡梅隆宣稱自己早在15年前就完成了這個故事,所以我想它顯得有些老套是可以理解的,但我們不能因為對本片技術水準的崇拜,就去貶低這個故事的水準。

具體的等我看完第二遍再詳細說吧。

有很多中國電影人看完《阿凡達》之後很沮喪,覺得技術上的巨大差距會讓未來的中國電影在市場上「完敗」。我個人雖然也覺得這種電影技術上的差距非常巨大,但並不意味著中國電影未來就沒有機會了。

讓電影擺脫雜耍層面進入藝術范疇的,並不完全取決於技術,更重要的是「故事的藝術」。無論多麼眩目的技術,如果沒有一個好故事作為本體,它都不能被稱為是一部「好電影」。而如何講一個好故事,我們雖然和好萊塢也有技術上的差距,但這種差距還沒有大到不可追趕的地步。

《阿凡達》雖然很震撼,但它在市場行為上來說還是一個特例,在未來五年左右的時間里,它還很難成為電影市場的主流。這部電影製作成本3億美元,算上宣發費用成本有5億美元,這種量級的電影,不敢說十年才有一部,但也不是每年都會遇上的。

而且,《阿凡達》這種電影,從本質上來說,還是歐美文化環境下的產物。和美國同種同源的歐洲電影都沒哀嚎一片,作為和歐美文化有著巨大差異的中國電影市場,我們還是有機會的。觀眾去看電影,並不都是沖著視覺奇觀和感官刺激去的,他們更多的是想讓自己從電影中得到感動。還是那句話,在同等質量下,中國人還是一定喜歡看中國電影,因為那是中國人自己的情感。

這種文化上的差異,目前還是我們可以抵擋好萊塢電影的堡壘。但是能守多久,就看我們自己爭氣不爭氣了。如果中國電影人自己先從心態上慫了,那我就啥都沒說。

《阿凡達》觀後感4

這個寒假我去看了現在最賣座的《阿凡達》,想來這部電影肯定是很好看的,畢竟是部耗資上億美元的電影,更何況是詹姆斯。卡梅隆導演的。看了這部《阿凡達》感受很深。

阿凡達主要是講述了:人類發現了在宇宙的潘多拉星球上有一種極其利用價值的礦物元素,於是計劃到星球上開采,為了更好適應星球上的環境,於是開始了阿凡達計劃,就是把人類的DNA和潘多拉星球上的土著DNA結合克隆的NAVI人。幾年後主角傑克借著克隆NAVI人進入了潘多拉星球,在星球上傑克遇到了NAVI族的公主並隨她進入了族人中,也了解到了人類對潘多拉星球的開發使他們很不滿,也嚴重破壞了星球上的生態環境,最後傑克終於決定反抗人類對星球的開發,就這樣展開了反抗人類的行動中,最後潘多拉星球上的所有生物共同一心把人類打敗了。

這部片確實引人深思,人類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擇手段的從自然中索取資源,人類的丑惡在這一刻完全的顯現出來,貪婪、慾望、自私,為了滿足自己對錢的貪婪,對享受的慾望,便自私的不停的向大自然索取,而一次次索取的回報卻是一次次的破壞大自然,為了資源的分配,還發動戰爭,這對自然或是人類自己都無疑是巨大的傷害,戰爭的硝煙污染了自然也毀了人類的生命。或許對於現在的人類來說,所謂的幸福已經只是局限於外在的了,只要能滿足自己的慾望就是幸福,那麼人類與動物就沒有多大的差別了,甚至還不如,至少動物懂得惺惺相惜,而人類呢,為了滿足自己甚至可以互相殘殺,用盡了各種手段來滿足自己那永遠填不滿的慾望。有人說這是為了生存,沒錯,生存是必要的,可是卻不是唯一的,生存的方式更不是唯一的。大肆掠奪與破壞的生存方式僅僅是動物本能的直接宣洩,人類本應有更為道德的生存方式。可是,如今盲目的發展,將許多應有的秩序給搞亂了。面對物質文明的飛速發展,我們已經失去了控制。文明列車的超速和失控的結果將是走向毀滅!當務之急,是在毀滅發生之前,如何使失控的列車冷靜下來,或者是迫使其轉變現行的軌道。人類啊,停止對大自然的破壞吧,我們同樣生活在這片大自然中,就應該和平的相處的,停止那自私的慾望,開始保護我們的自然,我們的地球吧!

《阿凡達》觀後感5

《阿凡達》講的是人類為了爭奪其他星球的資源而發動戰爭。而本片的男主角在漸漸深入納威人部落之後動了惻隱之心,最終脫離了人類和潘多拉星球的人與生物一起生活。

看了本片,我發出了很多的感想。

首先,我認為生命是最珍貴的,戰爭只是帶來災難而已。為搶奪別的星球的資源而發生的戰爭是可悲的。看著一個一個的士兵,不,是生命,它們逝去是悲哀的。生命是最珍貴的,可又有誰會真正去了解這句句子?當生命的消逝發生在你或你的親朋好友身上,你才明白。可,早已是來不及。人為了自己對金錢的私慾而去搶奪別的星球的資源。可最後,還是什麼都沒有得到,反而失去了這么多珍貴的生命。為正義而失去生命的人是勇士,可人死不能復生啊!勇士又怎樣?最後還不是死去了?

第二個就是,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永遠不會是你的。人類因為自己過度利用地球本身的資源而帶了毀滅。片中有句很經典的話:「我們的星球很荒蕪,地球人自己毀滅了地球。」為了資源而毀壞的別人的'家園,與毀壞自己的家園的罪惡是相同的,甚至更高!就因為別人的智慧文明不如自己就可以去欺侮別人嗎?那我們人類智慧還不發達的時候為什麼其他的外星人沒有來攻打我們的家園哪?

對於那些納威人,我是尊敬的。他們雖說智力沒有我們發達,可是他們懂得生命的可貴,家園的重要,以及人與人的相處。

所以,停止吧!請不要再戰爭了,看看那些無辜的百姓,用絕望的眼神看著你,你還無動於衷嗎?不要在冷血了!那些摯兒,那些流離失所的普通百姓,他們都是生命啊!

《阿凡達》觀後感6

潘多拉,一個夢幻的地方,一個不容毀滅的地方,因為那裡有生命樹,有我們的希望。

昨天晚上在家裡看了阿凡達,本來是想要去影院看的,不過考慮到最近的天氣確實很冷,就在家裡看了影碟,不過總體的效果還是不錯的,《阿凡達》我一直很期待的,從它開始策劃到首映,我都一直關注著,看了之後,也確實感覺電影的細節做的相當的好,潘多拉星球上的每一個東西都做的很精細,感覺和真實的沒有兩樣,還有上面所使用到的高科技,讓我感覺最深的就是平板電腦使用的頻率,上面的電腦幾乎都是可以觸控的平板電腦,薄的像玻璃一樣的,看上去帥極了,這應該也是像我們傳遞一個信號,下一代電腦應該逐漸的要淘汰滑鼠和鍵盤,換來更加便捷的超薄可觸控的平板電腦。

阿凡達在劇情上稍顯不足,總得來說就是一群地球人到一個叫做潘多拉的星球上進行采礦,但這個星球上有很多人類未經發現過的生物,人類到一個野蠻的星球上一般都是拿起自己所謂的高科技武器進行毫不憐惜的動作,毀掉本來屬於潘多拉的東西和上面生物生存的環境,以至於引致整個星球的反抗,最好人類失敗被迫退出潘多拉。這其實也是這部電影給我們的最終啟示:人類不是上帝,人類不能自私,不能為了自己的利益毀掉其他生物的生存環境,毀掉大家的希望,如果自以為是,必然會帶給自己無情的抱負,最終失敗的還是人類自己。

當然劇中不能缺乏愛情,主人公的愛情也確實讓人感動,當維斯特已經知道簡的目的和欺騙之後,雖然開始很是氣憤,但在她心裡還是一直很是掛念簡,為他的生存擔憂,而簡也因為這個本是不該的愛情,和自己良心站在了和自己同類的反面,帶著維斯特的族人一起反抗人類,因為他確實愛維斯特,在生命樹下他們的愛情宣言是真實的,但最終簡的死,讓我心裡有點失落,維斯特還是單身,還是會一直思戀曾今和自己一起飛翔天空的男人,思戀那個懵懂的男人,愛情是偉大的,愛情可以超越種族,超越一切,因為我們都有一個共同感情,共同的良心在支撐著我們美好的家園,片中開頭陳述:一個人死了,必然另外一個和自己相同的人就會誕生,所以我們的精神永遠不滅。

以上是自己的一點感受,說的可能有些混亂,不過等大家看過《阿凡達》相信會有更深的感觸,不在於劇情多麼的跌宕起伏,而在於劇本身給我們的傳遞的東西。國內好像要等到元旦過後才會在影院上映,相信電影院的效果會更好。

《阿凡達》觀後感7

《阿凡達》的故事敘述在未來世界中,人類為獲取另一星球——潘多拉星球資源,啟動了阿凡達計劃,並以人類與納美人(潘多拉星球土著)的DNA混血,培養出身高近3米高的「阿凡達」,以方便在潘多拉星球生存及開采礦產。受傷的退役軍人傑克,同意接受實驗並以他的阿凡達來到天堂般的潘多拉星球。然而,在這唯美幽境里,地上爬的、天上飛的、土裡鑽的生物卻只只巨大且致命……

傑克背負重任,身處險境中,在與納美人首次意外接觸後,雖然開啟了溝通的可能性,卻也即將面臨一場意想不到、浩瀚壯烈的世紀沖突,從中他也將獲得空前啟示……

看完這部電影,我有很多話想說。首先,這部電影給了我們人類一個警醒,警告我們不要再濫用地球資源了。否則我們將別我去處。我們的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

其次,這部電影也告訴我們不要以為地球的資源是無限的,用完了可以再到別的星球去採集,這是人類的妄想!當人類發現地球已經沒有資源可以利用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這世上沒有後悔葯。

今天的黑暗,為了明天的光明!我們應該從身邊做起,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阿凡達》觀後感8

在電影院門前,排隊買票的人們排成了一個「W」形,我們好不容易才找到了隊伍的尾部,一邊想著等會兒要怎麼才能擠進去賣票,一邊隨著擁擠的人群往前慢慢的移動。

因為這部電影的導演是《泰坦尼克號》的導演「重磅出擊」的新作品。怪不得深受觀眾的歡迎和期待啊!

不知過了多久,電影票已經被我們握在了手裡。於是,我們又隨著擁擠的人群,進了電影院。

放映廳里,放眼望去,黑壓壓的一片,坐的慢慢的。我們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坐下期待著電影開始。不一會兒,電影開始了。

《阿凡達》的故事敘述在未來世界中,人類為獲取另一星球——潘多拉星球資源,啟動了阿凡達計劃,並以人類與納美人(潘多拉星球土著)的DNA混血,培養出身高近3米高的「阿凡達」,以方便在潘多拉星球生存及開采礦產。受傷的退役軍人傑克,同意接受實驗並以他的阿凡達來到天堂般的潘多拉星球。然而,在這唯美幽境里,地上爬的、天上飛的、土裡鑽的生物卻只只巨大且致命......

傑克背負重任,身處險境中,在與納美人首次意外接觸後,雖然開啟了溝通的可能性,卻也即將面臨一場意想不到、浩瀚壯烈的世紀沖突,從中他也將獲得空前啟示......

看完這部電影,我有很多話想說。首先,這部電影給了我們人類一個警醒,警告我們不要再濫用地球資源了。否則我們將別我去處。我們的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

其次,這部電影也告訴我們不要以為地球的資源是無限的,用完了可以再到別的星球去採集,這是人類的妄想!當人類發現地球已經沒有資源可以利用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這世上沒有後悔葯。

今天的黑暗,為了明天的光明!我們應該從身邊做起,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④ 科幻電影《星際探索》觀後感5篇精選

電影《星際探索》也是這樣講述孤獨探索外星人的科學家的 故事 。20年前,一對由科學家克萊福德率領的探索隊飛往了遠在30億公里外的海王星附近,然後失去音訊。20年後,克萊福德的兒子羅伊踏上了尋找真相的漫漫星際之旅。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星際探索》 觀後感 ,希望能幫到大家!

《星際探索》觀後感篇一

電影《星際探索》的時間背景發生在未來,太空探索科技發展出了月球和火星基地。布拉德皮特飾演的羅伊是一名有些自閉症的宇航員,他的父親20年前參與尋找外星生命計劃,飛船一直航行到了海王星,是人類載人到達最遠的距離。但遺憾的是,外星生命計劃多年前就已經失聯,宣告失敗,羅伊父親被譽為太空先驅英雄,羅伊也正是因為父親的原因,成了宇航員。

故事開始由太空發出的詭異電涌輻射展開,電涌波所到之處,都會造成電路損壞和電源驟停,危害是全球性的。而發出電涌的位置,被查明是羅伊父親飛船所在的海王星位置,為了找到真相,羅伊被派遣秘密任務,從地球出發,到月球發射基地,再前往火星基地想辦法聯系他的父親。

在這過程中,羅伊漸漸也找到了父親失聯的真相,他決定前往冥王星,親自找回自己父親。羅伊在火星試圖聯絡父親後,秘密得知官方其實是要找到他父親的確切坐標,然後派載著核彈的飛船前去炸毀目標。因為官方早就知道羅伊父親已經叛變,為了找到外星生命,羅伊父親不惜處死那些想要返回地球的同事,然後羅伊父親切斷了通訊,之後電涌輻射就發生了。

於是羅伊突破阻礙獨自前往海王星,找到了自己父親。原來電涌輻射只是羅伊父親和同事爭斗時的一場意外事故,羅伊父親一直試著修好這電涌輻射發射器,但始終未果。而羅伊父親切斷聯系的原因,是從始至終尋找外星生命的計劃,根本沒有找到外星生命,羅伊父親無法面對這個現實,選擇要一直找下去,直到找到為止,而他也承認,從來沒有關心和愛過自己的家庭。

《星際探索》的結局,既沒有主角生死存亡關鍵時刻,也沒有史詩級別的酷炫動作大戲,有的只是父子倆多年關系的救贖,主角心結的釋懷。

這也是很多人覺得《星際探索》「虎頭蛇尾」的原因,畢竟影片前面故事背景的建構,還有劇情的鋪墊和冒險,都比結局來得更具力量,而結局卻最後落到了一個小格局上。

結局確實讓我意外。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影片最後羅伊明白父親拋棄家庭的原因,是太過於執迷於自己的太空事業,太痴狂想讓找到外星生命。最後羅伊對父親說,「你情願尋找陌生的新事物,也不會關心身邊所愛的人」。這句話正是影片的主題。

如果說《星際探索》在前半段用商業片模式在運作,那麼後半段則是強烈作者表達風格,後半段影片有很多讓人思考的獨白和對話,還有宇宙虛無縹緲和主角記憶的碎片交織在一起。

這是一部會讓人探索自己內心的作品,我們追隨主角,離地球越遠,就越能探索到人們虛空的精神深淵,但探索,不一定能找到答案,盯著深邃的宇宙太久,是否會讓人喪失探索的真相。

主角終其一生想要成為父親希望成為的人,但幾乎缺席主角一生的父親,又是兒子心目中理想的燈塔嗎。

這部電影表面雖然放在無限瀚海的宇宙蒼穹,但探索的卻是缺少親情和愛的陪伴帶來的恐懼,如同寂靜的宇宙包括著渺小的人類,無聲且強大。

人類真的是宇宙孤獨的智慧生物嗎,是不幸還是萬幸。親情陪伴真的是完整人生的重要拼圖嗎,是外因還是主因。這些《星際探索》都沒給出真正的答案,而是像宇宙一樣暫時沒有給人任何回響,這或許是影片讓我著迷的地方。

《星際探索》觀後感篇二

居然大驚喜!沒想到是硬科幻!很符合我的胃口啊!一開始看威尼斯影展的反饋以為是催眠電影,但不知是我咖啡喝多了還是我晚上看片就是精神,看得津津有味!影片節奏其實不慢,而且時長有驚喜和恐怖元素,只是因為在太空,部分情節非常安靜,加上布拉德·皮特輕聲細語的解說,部分觀眾睡著是可以理解的。LOL

我一直喜歡科幻片,但凡充滿新奇 想像力 的必然是我菜。本片在創意上沒讓人失望,未來月球、火星已經被地球人征服和改造後的樣子相當有趣。而且很棒的是,它不會讓未來的科幻場景看起來過於花哨、誇張,反而相當低調且出其不意出現在人眼前。在片中很多角色已經習以為常的事,在我們眼中其實是第一次見證。比如男主角來到月球,我們以為會是一片荒涼,沒想到月球上的交通站就像一般的地球火車站一樣人來人往,系數平常,居然還有DHL!我納悶從地球往月球寄東西得多少錢。片尾的藍色星球也相當美,令人神往。

本片給人的感覺其實不像一部太空電影,更像就是《銀翼殺手》那樣的科幻片,隨著主人公的一次行動,介紹給大家一個未來世界。片中出現的多個場景都充滿神秘感,總讓人覺得馬上就要有不平凡的事要發生。有幾次確實是如此,但也有幾次令人希望落空,但總體來說,影片從一開頭就牽引著我的好奇心和注意力,懸念十足。

娛樂性上絕對比不上《地心引力》或《火星救援》,但想像力上卻遠遠強於這兩部。因為這兩部都是以現實為基礎的災難片,而本片則是以未來為基礎的科幻片。我並不覺得這部電影有沖奧潛力,但絕對是一部令人大開眼界的嘗試。布拉德·皮特並沒有太多機會展示演技,大部分時候都一張海報臉,但顏值足夠吸引你一直跟隨著他。

總結 :無論是布拉德皮特的臉還是片中太空中發生的各種奇特事,都具有吸引力。但千萬別在很累很困的時候看,不然你會發現布拉德·皮特的聲音很催眠。

提醒的是,開頭十分鍾視覺效果驚艷,不應錯過

《星際探索》觀後感篇三

簡單說一下觀後感吧,很壓抑、沉重,全片的每一顆鏡頭都讓人想起地心引力,可惜差太遠了,主人公在外太空那種孤獨感雖然很真實,使人恐懼,但是卻又讓人昏昏欲睡吧。

皮特還是那樣成熟魅力,可惜這次的表演沒有什麼太多亮點,尤其這樣的獨角戲,其他配角更是被塑造的毫無作用,結尾方面,個人認為很糟糕,前半部分有些高潮,後面簡直讓人失望。

整片最糟糕的還是台詞,將近兩個小時時長,看到最後,沒有一句台詞是能令人印象深刻,甚至重要的訊息完全沒有呈現出來,導演只是在鏡頭設計和影片色調上面花了一些心裡,故事方面看起來依舊拿捏的不太理想。

這片不能算是爆米花電影,如果把它當作災難片看,估計要失望了。

《星際探索》觀後感篇四

《星際探索》無疑是今年最重磅的科幻大片,也是我期待已久的科幻作品。

聊《星際探索》之前,我想先讓大家知道,《星際探索》還入圍了今年第76屆威尼斯電影節。

影片能入圍充滿文藝氣息的老派歐洲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這說明《星際探索》不會像主流科幻動作片一樣,成為面對所有觀眾需求那種爆米花爽片,甚至可能還會有些意識流,也就是所謂的文藝范。

《星際探索》是一部太空歌劇類型的電影。

這里容我解釋一下「太空歌劇」的概念,「太空歌劇」是上世紀40年代發明出來的科幻流派,指的是對於龐大紛繁的宇宙,故事不必太過於拘謹物理常識,以傳奇冒險為主要目的,並從中能給觀眾啟發性。

《2001太空漫遊》就是太空歌劇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此外還有《銀翼殺手》,《普羅米修斯》等都泛屬太空歌劇框架內。

所以很多人在琢磨《星際探索》中不科學的設計邏輯,去研究他們太空過那麼久吃什麼等,這些都沒必要較真,因為《星際探索》就不是硬科幻。

相比較於主流動作科幻大片,《星際探索》更多的時間放在了主角的精神世界研究上,從而削弱了劇情本身的戲劇沖突的力量。

也正因為如此,影片評價存在著兩極,這么說好了,如果你帶著去看《地心引力》,《火星救援》,《星際穿越》這樣的感覺去看《星際探索》,影片八成會讓你失望尤其是後半段。

但如果你從角色研究,從思考對話角度去審視這部作品,或許你能發現影片很多有趣的折射。

總的來說,我喜歡這部電影,哪怕影片確實存在著一些繞不開的質疑。

《星際探索》觀後感篇五

這是我2019年在院線最佳的觀影體驗,影片無論從攝影,色彩,音樂,外加表演都讓我十分震撼。視聽享受之後,我便進入了沉思,於是將我與友人的思考整理出來。

虛無主義與存在主義

人類個體,到人類工業發展的極致-航天器,乃至整個人類文明,放置於星辰之中, 於宇宙之中,是無比的渺小。整個人類文明也許都是一個沒有意義的存在。我想這是影片想表達的虛無主義的哲學,所以多次出現在浩瀚的星河裡發著微光的飛船和渺小的宇航員的畫面。主角的父親奮斗一生的追求,甚至不惜為此殺人,到頭來不過是一場虛無。而從另一個角度,存在主義哲學在接受了虛無主義之後,認為去追尋存在的意義其本身就是意義。於是影片中的兒子在目睹了父親選擇流浪和死亡之後,問了自己,我在做什麼,而後努力回到地球,選擇用愛來為自己的存在做注腳。也許將存在的意義的答案打包成「愛」,於我而言有些單薄, 但是我確實找不到更容易被接受的答案。而我依然覺得虛無是永恆的,存在只是一種妥協的接受。當然,影片只是給出一個哲學的探討,並沒有給出一個准確的回答。

父親和兒子,上帝和信徒

男權社會下的父子關系裡,總是少不了權力的影子。一個英雄的父親,成為了兒子永恆的陰影。影片無論是從兒子在生活上對工作的投入和拋棄妻子想要有所成就,還是從劇情上兒子無論如何也要找到父親的角度,父親都成了兒子一直追尋的目標。而隨著父親的偉大形象一點點被解構和崩塌,兒子的情緒也從完全的非人一般的冷靜漸漸的走向情緒化和更加具有人情味。如此看來,父親的形象成了壓迫兒子本我的影子。只有當這個影子被打破,兒子才真正自由。從另外一個角度,創造者的身份,或者是上帝與他的信徒之間也存在這種權力的支配。被創造者想要完成自我的徹底解放,就必須要擺脫來自創造者的壓迫,這不免讓人聯想起古希臘戲劇中的弒父情節。影片中父與子相見時的對話,父親站在高點俯視,兒子站在低處仰視,(父親的胡須難免讓人聯想到宗教),這個角度,就像是對著神禱告的信徒一樣。而當父親說出「我根本不愛你」之後,兒子選擇走上前來與父親平視。這個安排彷彿是在將上帝對其信徒(父親對兒子)的愛解構為權力。當被愛包裝的權力壓迫被釋放後,才會有真的自由和自我。

三色,白,紅,藍

人類藝術史中最重要的三個顏色,白,紅,藍,分別出現在月球,火星和海王星的場景。這三個星球勾勒出了人類探索宇宙的軌跡。而這三色,又恰恰是法國國旗的三色,象徵著自由,平等,博愛,也許是對那部法蘭西三部曲《藍》,《白》,《紅》的致敬,也許只是單純的勾勒出文明的顏色,無論如何,其視覺感受在IMAX屏幕上帶給我的震撼是難以超越的,上一次有這樣的感受還是《銀翼殺手2049》。此外影片多次出現沒有盡頭的隧道,像是對生命的起源和終結的暗示,你不知自己如何來到這世上,也不知自己將走向哪裡;掛著繩索的宇航員懸掛在星空中,像是通過臍帶與宇宙相連的嬰兒,暗示著人類文明的年輕和幼稚。

我一直比較反對對影片的過度解讀,但是我希望通過這篇影評把我的思考總結並記錄。總而言之,我認為這是一部被低估的電影,時間會證明它的。

相關 文章 :

1. 科幻電影《星際探索》觀後感7篇

2. 2019電影《星際探索》觀後感影評精選篇

3. 觀看電影《星際探索》觀後感影評800字【3篇】

⑤ 電影流浪地球觀後感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後,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觀後感了。可是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電影流浪地球觀後感(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電影流浪地球觀後感(7篇)1

近幾天,我在電視上看完了由吳京主演的《流浪地球》。

電影描述了人類載著地球尋找新的「太陽系」的過程。

整個電影真是天馬行空,用上百個推動器讓地球移動,導致地球停止自轉,當地球移動到木星附近時,全球氣溫飛速下跌,但最可悲的事就是木星的引力把地球吸住了,經過種。種方案但都以失敗告終。

在這千鈞一發時,吳京駕駛著衛星撞向木星,在木星表面發生了很大的爆炸,在爆炸產生的沖擊下。地壞成功的擺脫了木星的引力,重回正確的航道。

這部電影表現的人類科技的發達,故事講述我們人類很久年以後可能會發生的事情。

但我不希望將來地球會發生這種事情,人類依舊快樂地生活在地球上,要好好的保護好地球,人類不要去污染地球,傷害地球。

看完了這部科幻電影,我還想再看一部,那麼我就先行告辭了。

電影流浪地球觀後感(7篇)2

《流浪地球》這部電影是中國電影史上的第一部科幻電影。

這部影片講述的是在近未來時期,太陽急速衰老膨脹,短時間內包括地區在內的所有星系都會被太陽「吃掉」。電影開始,「戶口」和朵朵拿著姥爺的駕車卡,結果被逮捕了。他們被CN1717——11的王隊長派出送火石。

在運送火石的期間,CN1717——11救援隊一名隊員為了救他姥爺犧牲了,我覺得他們送貨火石,這一段時間非常辛苦,因為他們犧牲了很多人。

他們為什麼葯運送火石呢?因為太陽在衰老的時間,地球又迎來了冰河期,地面上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了,人們只好來到了地下。他們為了不讓太陽快速「吃掉」地球,制定了——「流浪計劃」。製造了一萬座推進器,但不幸的是有三千座推進器停止工作了,最後「戶口」想到了他4歲時爸爸教他的關於木星的知識,因為木星上90%都是氫氣,像氫氣球一樣,這樣他就大膽設想,把木星點燃創造一次大爆炸,藉助這個熱力把地球推出去太陽系。

我覺得這部電影非常好,希望中國拍出更多大片。

電影流浪地球觀後感(7篇)3

這是一個希望與犧牲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後,太陽將不斷老化,即將吞噬地球,甚至毀滅銀河系,我們採用「流浪地球」計劃,將地球推開太陽系。沒想到,移動偏了9。3度,結果地球受到木星影響,無數人員傷亡。最後,一部分人採用了偉大的方法——犧牲……後面,就是一段感人的、令人心酸掉淚的故事。

裡面有一句話我非常喜歡:「希望,是『我們』這個年代像鑽石一樣的東西;希望,是『我們』回家的方向」。沒錯,地球就是我們的家,是千千萬萬,數以億計的家。如果不好好保護地球,面臨我們的就是一場災難。有多少人相信希望?很多很多。希望,是我們每個人必須存有的,它激勵著我們前進。

最感人的那一段是劉叔叔為地球而犧牲的那段。他為了地球而犧牲。世上總有人很偉大地犧牲,他就是「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好榜樣。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我聽過一句很棒的話:「生命之美大於責任,生命之美在於奉獻。」

還有一段也讓我很感動。就是老何救援隊員犧牲時,露出了他們媽媽的留言:兒子,天冷了,記得穿秋褲,它讓我感受到了愛。

我想對人們說一句話:「不要為了小事丟失重要的`生命,活下去。」

電影流浪地球觀後感(7篇)4

一、二、三、抬頭。《流浪地球》寫了地球航出了冥王星軌道,航出了太陽系,在寒冷的外太空繼續著它孤獨的逃亡生涯……看到這里,讓我不禁佩服起作者劉慈欣,佩服起他對宇宙的認知,他真是把科幻描繪的像真的一樣;通過他的想像,他發明了地球發動機,它的威力非常大,可以照亮北半球,當在太陽爆炸的時刻地球發動機能夠幫助人類逃亡太陽系,逃到其它恆星上尋找可生存的地方。

「地球派」和「飛船派」是兩隊死對頭。這些「角色」在情節中不斷閃現,而就是這些「角色」為文章增添了許多色彩人就要有豐富的想像,想像是成功的一半,只有美好的遐想是不行的,只有通過我們的努力才能得以實現,才能夠駛向成功的彼岸!也許在實現理想的道路上,難免有崎嶇和坎坷,但只要有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會驅散絕望之雲!

作者用豐富的想像,寫出了我們不保護地球的嚴重後果,雖有地球發動機給予我們的幫助,但它也需要資源{各種山體},如果地球真的滅亡了,那我們就要坐著超音數速汽車到別的星球生存,愛護地球,別讓他離我們而去!

電影流浪地球觀後感(7篇)5

今天,我們在作文班看了一部科幻大片,名字叫《流浪地球》。

電影主要講了,太陽已經在不斷膨脹,2520——年後,太陽將會把整個太陽系吞沒,地球便將會不復存在了,威脅著全人類的性命。於是,全球各地的國家都團結在了一起,開始了「流浪地球」的計劃,這也是人類前所未有的這么團結。

這部電影令人感動的情節有很多處,但最令我感動的是:主人公劉培強為了國家,舍棄小家而不惜犧牲自己的崇高精神。他與兒子對話時,眼角里都流出了淚水,看到這里,我的眼淚也情不自禁地流了出來。我在想,如果影片中的父親是我的父親,我也會為有這樣一位優秀的父親而感到自豪,我會為我的父親豎起大拇指!

看完這部電影,我陷入了沉思:在我們這個年代,大多數人都關心金錢和物質,沒有人去關心環境關心未來。如果人類都這樣,為了自己的貪欲,無休無止地向地球母親索取,那麼電影里的情節就會成為真實現象! 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保護環境。

我還學到了做任何事心中都要有希望!

電影流浪地球觀後感(7篇)6

今天我們作文班,觀看了一部非常勵志的電影——《流浪地球》。

電影講述了在不遠的將來,太陽急速衰老膨脹,人們在地球表面建起一萬座行星發動機,准備脫離太陽系,這一計劃被命名為「流浪地球」計劃。在這一計劃當中,地球上的人類和在國際空間站的人人員,共同努力,使地球免遭與木星相撞,地球開始了真正的流浪之旅。

在電影的後半部分時,我領悟到了一個道理——有希望才有成功。

有希望才有成功,如果一個人有了希望,努力拚搏才有成功,如果一個人連希望都沒有,他將一事無成走向人生的懸崖。

看了這部電影,我們人類也明白了許多的道理。我們應該好好珍惜當下在地球上平安的生活。好好的保護我們的地球,少開車,少用塑料製品,少砍伐樹木,綠色出行,保護水資源。不要讓我們的地球去流浪。

看了這部影片後,我更深深的明白了,在任何困難下,都不要放棄希望,因為有了希望才有成功!

電影流浪地球觀後感(7篇)7

今年春節有不少叫好又叫座的賀歲電影,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看了好評如潮的電影《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講的是太陽急速衰老,太陽系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整個地球都處於千里冰封的狀況,人們居住在地下城裡。受地球停止自轉的惡劣環境所影響,全人類僅剩35億人。面對絕境,人類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的新家園。電影中人們想出了一個辦法——給地球裝上巨大的發動機,把整個地球「駕駛」到比鄰的星系,依靠另一顆恆星重新活過來。但在接近木星的過程中,由於木星活動導致引力增強,地球偏離了航線,逐漸靠近木星,37小時內就要面臨著滅頂之災。影片最後主人公的父親宇航員劉培強駕駛航天飛船引爆了木星,救下了地球上所有人。

這部電影讓我明白人類必須善待地球。地球沒有了,人類的共有家園也就沒有了。同時也讓我對天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以後要多看這方面的書,了解宇宙和大自然的奧秘。如果在現實生活中,真的出現了電影裡面的人類生存危機,我希望可以用我所學到的知識幫助人類解決難題,幫助地球渡過難關。

⑥ 科幻電影觀後感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連續劇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觀看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丑惡現象的抨擊。下面是2017科幻電影觀後感,請參考!

科幻電影觀後感1

星期五,我看了《宇宙與人》這部電影。電影中詳細的介紹了人類的起源:人類是從宇宙中的核子結合產生核聚變,形成了基因,基因也是一切生命的起源,我們人類就是由基因組成的。既然是宇宙給了我們生命,是小小核子給了我們生命。我們應該感謝它們,應該讓它們繼續去創造比我們更偉大的生命。

也許保護宇宙是我們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但是,保護地球是我們應該做的,是我們能夠做的,更是我們必須做的。科學家已經證實:白色垃圾是不能被大自然所分解的。所謂白色垃圾就是泡沫,塑料製品等。而這些白色垃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能夠經常看到的,比如:在某個巷子里,幾個人推著車子買盒飯,那些飯盒就是白色垃圾。再比如:在商場里買東西,或在菜市場買菜他們總會給你一個塑料袋,塑料袋也是白色垃圾。象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在生活中既然有很多白色垃圾的存在。那麼,為什麼我們不採取保護措施呢?作為一個泱泱大國,我們的環保為什麼還遠沒有一些比我們小得多的國家做的好呢?真讓我搞不懂。

在芬蘭,商場買東西不會給你塑料袋,為了環保。在義大利,鋁和塑料的再造可以節省能源90%;鋼和紙的再加工可節省能源50%;玻璃的再生產可節省能源30%;回收利用1噸鋼可節省水約25噸,可減少空氣污染物90公斤;可減少水污染物45公斤。在日本,每天都有白色垃圾處理車,收集各大商場,零售店的泡沫塑料等白色垃圾在車內處理,他們把橘子汁燒到200度,把白色垃圾弄成象鐵一樣的東西,再經過特殊的處理,變成了纖維,又把纖維經過紡織,織成一件衣服,拿到市場上去買,這樣廢品再利用了,並且沒有給大自然帶來一點污染。這些方法,不是都很好嗎?這些方法,極大的保護了環境,甚至,有的還可以贏利。

而中國呢?目前國內城市垃圾處理主要採用填埋法,約佔70%-80%;堆肥法,約佔10%-20%;焚燒法極少,僅佔1%。由於我國城市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開展較晚,全國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嚴重不足,只有少數城市藉助國際援助建成一些達到無害化處理標準的現代化垃圾處理設施。國內自行設計的衛生填埋場,大多因資金不足,設計、施工標准不高,加之無害化處理技術不完善,設施簡陋,缺少控制污染和監測手段,距無害化處理標准有一定距離,特別是垃圾填埋場防滲措施不力,填埋氣體和滲瀝液引排不暢,難以保證長期安全性,成為遠期的污染源。

中國是一個大國,中國環境的好壞,將直接影響世界的'環境。我希望在新世紀里,人們的觀念能改一改。不要只顧眼前的發展,忘了長遠的目標。不要讓加拿大工廠排出的廢氣,飄到印度,造成印度下酸雨之類的事情在中國發生!

科幻電影觀後感2

不得不說,做為一部「電影」,Oblivion用到了代表當今世界上最進步的手法,攝影和後期無可爭議,每個畫面都美到不敢想像,甚至超越了一些以畫面取勝的,比如王家衛,的作品;很沉靜、卻在該鬧之時鬧地非常到位的,張弛有力,毫無糟點。

我一直在找片中的缺陷,劇情的不合理,全片下來,除了:

1. 「wapean」的重量(感覺隨便都能毫不費力拿起來)有小許疑惑,但2077年也許採用了宇宙金屬,輕型也不是不可能。

2. 「cage「裡面的移動生物,也許是智能機器(後面的「主腦」也是超智能機器)往壞的方向發展而衍生的情景。

其餘無。

編劇在面對心理、記憶、回憶之中運用恰到好處;

在回到Tom Cruis,我想不到第二個能演好這角色的actor,Leonardo Decaprio和Brad Pitt雖然是同期形象比較相近的演員,但前者略痞,後者反叛,眼神中只有Tom的深邃,那種經歷過浮沉迷事的好男人的眼神,眼角,嘴唇,包括舉動,才能是最佳人選。

Oblivion有Jerry Maguire的情懷、Eyes Wide Shut的懸疑/逼近、和Vanilla Sky的迷失,它是一部極其用心、不鋪張、不試圖一次說太多(比方說Trance)的絕贊作品。

2小時4分鍾下來,我一直好奇導演的名字,他有Steven Allan Spielberg的嚴謹、大膽,卻能用較為現代的方式把一切呈現出來,又有種Paradox的給人以迷思、不那麽直接end的小手段,Joseph做為新人,實在非常用心。

妝容、後期也不用多講,完美至極。我沒有找到任何一處有失優美或銜接不當、突兀的場景,高科技的外太空元素當然是比較好掌控,只要把每個畫面都做的乾凈,充滿未來感就好;但那些禁區、瀑布、和Jack發現的森林,那個小屋子,夜景、俯視圖、爆炸、地表人......都做的淋漓盡致,滴水不漏。

最highlight的是OST.這部片我是在Melbourne Central的HOYTS看的,巨幕加上絕贊的杜比環繞音效我不知道加了多少分,但起碼那種post punk加上迷幻的夾雜搖滾和電子的配樂,實在太喜歡了;比「Silent Hill」都更好,甚至超出了「Trance」。

我經常拿「Trance」和「Oblivion」比較,因為撇編劇不談,兩者的表現手法是極其相近的,但前者是講述一個小主題,加上亂七八糟的摻雜,實在沒辦法太把客觀面的視聽效果推到更高處;而後者,也就是本片,用鴻篇鉅制的未來場景和高度對比、時而沉默,時而緊張的反差,一點不客氣地虎上添翼。就拿簡單的例子:兩片都用慢動作,但前者的慢動作就好像comedy,後者會讓你心跳加快,無法自拔。

片尾「Because I'm Jack」完後,黑幕打出來,緊綳了124分鍾的神經突然鬆懈,心中無限情感宣洩出來,一直在深夜(快12點)的影廳坐到片尾曲結束。

好久沒看到這麽好的佳作了,或應該說,是我至今看過最棒的科幻片。毫不誇張。

⑦ 流浪地球觀後感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觀後感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流浪地球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流浪地球觀後感1

春節假期的時候,我和爸爸媽媽一起看了一部科幻電影,名字叫《流浪地球》,這部電影神乎其神,特別讓我震撼。

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未來,太陽開始不斷膨脹,將會逐漸吞噬地球。人類為了生存下去,決定在地球上建一萬個推進器,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尋找新的家園。在這個過程中,中國救援隊想盡辦法,解決了地球擺脫木星引力的問題,避免了地球爆炸的危險。中國航天員劉培強配合地面救援隊,犧牲自我,幫助救援隊完成目標的故事。最後,地球開始踏入漫長的流浪之路,人類終於獲得了繼續生存下去的機會。

看完這部電影,我覺得這部電影拍的真好,是中國的驕傲,我真的感慨萬千!首先,我們要珍惜、愛護地球,從我做起。我知道一粥一飯來之不易,每次都把自己的飯菜吃完,不浪費糧食。學習的時候,珍惜紙張和墨水。我和媽媽一起把不用的衣物和書籍整理好,送到小區回收站,媽媽告訴我這樣做,就能做到資源的再回收利用,不但能幫助別人,還保持了良好的生態環境。我還自覺遵守社會公德,有一次,爸爸開車向車外扔垃圾,我制止了他,還得到了爸爸、媽媽的表揚呢!再者,我要向電影裡面的航天員劉培強學習,我要像他一樣有愛心,從關心自己的家人做起。我現在能和弟弟友好相處,在媽媽做家務的時候,幫助媽媽照看弟弟;在學校的時候,我都會認認真真聽講,並好好看護同學們的水杯,做一個負責任的小學生。這部電影還告訴了知識是可以拯救世界的,所以我今後繼續努力學習,只有學會了更多的知識,才能在考試的時候取得自己滿意的成績,並能在身邊的同學需要幫助的時候能想出辦法解決。

流浪地球觀後感2

大年初一,去看了一場電影《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計劃,意思是帶著地球去流浪。人類在地球上建立無數個巨大的發動機,推動地球流浪,去到4。3光年距離外的另外一個星系,建立新家園。至於為何要流浪?或許由於太陽行將急速膨脹,吞噬地球。人類不得以出此下策,帶著地球逃離太陽系。根據聯合政府制定的「流浪地球」計劃,人類的流亡分為五步:第一步,用地球發動機使地球停止轉動,使發動機噴口固定在地球運行的反方向;第二步,全功率開動地球發動機,使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飛出太陽系;第三步,在外太空繼續加速,飛向比鄰星;第四步,在中途使地球重新自轉,掉轉發動機方向,開始減速;第五步,地球泊入比鄰星軌道,成為這顆恆星的衛星。

在人類撞向木星的最後時刻,主人公劉啟,與程序員李一一,初中生韓朵朵,混血兒蒂姆,上尉王磊,宇航員劉培強以及中國171_11救援隊的數人,在不到一天的緊張時間里,點燃了木星,巨大的沖擊力將地球排斥開來。

在這影片中,我們深深感遭到了一種溫情。是宇航員劉培強和劉啟之間的父子關系,由於久長的時空阻隔而產生隔閡,卻又在絕境里彼此關愛,終究父子之間的隔閡消除。韓子昂,為了救劉啟和朵朵,犧牲了自己。上尉王磊,似乎對犧牲人不管不顧,實際上則關心著每一個人的安危,奈何他只有一個人,護不了全世界。

希望這個詞貫穿全片,片中曾多次提到關於希望的引人深思的句子「終有一天,冰會化成水。」「希望是我們這個年代像鑽石一樣珍貴的東西,希望是我們唯一回家的路」

流浪地球觀後感3

幾天前,我們觀看了一部電影,是《流浪地球》。

這部電影講了這樣一件事情:太陽開始膨脹,太陽系即將消失。人類決定用2500年時間分5個階段到達4、2光年外的新家園。經過木星時,被木星吸引,地球面臨著巨大危機。主人公及其身邊的人臨時被救援隊征入。救援隊面臨眾多危機過後,地球離木星只剩下很短的一段。在千鈞一發之際,人類做出了大量犧牲,成功在離木星只有幾千米之時點燃木星,逃離了木星。

這部電影讓我想到了今天地球上正在發生著的災難。離電影里那個時代還要過上千萬年,太陽現在還很年輕,等那時恐怕都殖民河外星系了,雖然這不太可能。但,現在地球面臨著一個問題—————全球變暖。就拿遷安來說,近幾年冬天的雪越來越少。而全世界,海平面在不斷上升,威脅著海邊的城市和居民。最新科學研究表明,太陽系邊緣有很多危險,人類需要很高的技術才能把人類帶出去,而21世紀似乎不太可能研究出來。如果人類不控制住環境污染問題的話,幾十年後,上海、紐約、邁阿密、新加坡,一批又一批的城市將毀滅於洪水之中。據一份資料顯示,海平面上升10米就會淹沒美國的大量土地,其中不乏大城市。如果海平面不斷上升的話,也許青藏高原會入選最安全地區,將變得擁擠不堪。最後,要麼像金星那麼炎熱,要麼像火星那麼荒涼。

人類必須保護好地球。鳥還會保護後代,狗還會看家護院,人既然是高等動物,就要像高等動物一樣,保護子孫後代不斷生存下去。讓我們攜起手來,保護地球吧!

流浪地球觀後感4

寒假期間,我跟爸爸媽媽一起去看了電影《流浪地球》。這部電影的大體內容是講太陽經過數億年後逐漸衰老膨脹,若干年後即將吞沒地球,人類為了自救,提出了一個名為「流浪地球」的計劃。就是在地球表面共安裝了1萬台發動機,企圖推動地球脫離太陽系,尋找新家園。

我是一個漫威迷,鋼鐵俠、美國隊長、蜘蛛俠……已經成為了我的口頭禪,更是我和同學們課間討論的熱門話題。但在《流浪地球》這部大片面前,復仇者聯盟他們也只能算是相當軟綿綿的科幻了。

在這部電影裡面,有一個令我印象特別深刻的片段,就是由於木星的引力太強,地球推進器受到干擾接連停止工作,地球並沒有按照人類預測的軌道行走,出現意外被木星的引力吸了過去,就在全世界人們要絕望的時候,女主角韓多多發了全球廣播說希望大家不要放棄,一起加入她們,抓住最後機會拼一把。不出所料,離開的人們又返回來幫忙,眼看就要大功告成了,可是推進器噴發的火力到達一半高度就沒了,就在人類再次徹底絕望的時候,空間站里的劉培強卻已經開啟了空間站向木星飛去,計劃用空間站里的30萬噸燃料引起爆炸,沖擊波使地球遠離木星。雖然劉培強犧牲了,但是計劃也成功了,人類取得了勝利。

就在這時人們明白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道理,無論在什麼時候一定不要放棄,要永遠充滿希望地活下去;還要團結一致,為了人類的利益,要有犧牲精神,舍小我顧大家。這是我感觸最深的地方。電影很好看,希望大家有空看一看。

流浪地球觀後感5

希望是珍貴的寶石,希望是黎明的曙光,希望是航海時的指南針,希望是黑夜裡為你照亮前方道路的一盞燈。有些迷失了方向的人卻曾想放棄,可是他忘了只有堅持堅持希望才會出現。

20xx年充滿能量的太陽即將大爆炸人類實行了長達17年的《流浪地球》計劃,決定讓地球離開太陽系,再次尋找一個能安居樂業的地方,但由於碰上了一個大惡魔---木星太陽系中最大的一顆行星,它的巨大吸引力對地球產生極大的影響。地球將會與木星發生碰撞,這將破壞這個完美的「流浪」計劃。

進一步推銷是人類的貪婪,對自然生態系統造成嚴重破壞。就是小說中「爺爺」所說,當時人們只相信一種叫「錢」的東西,是她讓人們著魔肆意破壞家園,小說中的北京,上海,尼西亞等所有城市都被冰天雪地覆蓋,處處彰顯著灰白無精打採的氣息,萬物無法生存,狂風在怒吼,暴雪在紛飛。但到了最後大家團結一心,為了回家回來守住我們的家園,經過不斷努力將木星引爆並藉助爆炸的'沖擊波逃離了太陽系。

希望與堅持是共存的,就像你走在一條漆黑的港,道理只有你堅持下來,走到了最後才能看到光亮。同樣如果你在困難前變得想退縮想放棄,那你該什麼時候看到希望呢?只有你奮不顧身的走下去,希望才會給你帶來喜悅。

我們現在還只不過是岩石中的一顆種子。倘若大家不努力生長,怎能享受陽光的沐浴和微風的吹拂呢?心中有顆希望的種子,讓他成長,開出一朵最讓你賞心悅目的花。

家園是共同的,可它更是有限的!那就讓我們一起愛護地球,守護地球吧!

流浪地球觀後感6

前不久,我在電視上觀看了《流浪地球》這部影片。這部影片主要講述了因太陽膨脹而迫使地球做出逃逸太陽系的「流浪之旅」,到數光年外的新家園。

在其中主要描繪了在通過木星附近時,因木星引力過大而使地球趨於分解而毀滅,影片中的幾個人物在CN171-11救援隊中用他們的勇氣、毅力、意志、智慧以及鮮血詮釋了希望的意義。這也是這部影片的中心思想。

在那樣的環境中,可以體會得到,任何一個地方都是不安全的,隨時都會成為埋葬億萬人口的鋼鐵墳墓。無論是地下城、曠野、冰山,還是其他都不是安全的。而他們用自己的勇氣與智慧,他在這處處危險的地方四處運載著「火石」點火器,與駕駛空間站的父親則用空間站點燃了木星,使地球最終在千鈞一發的時刻免於遭難,也使他們自己免於毀滅。在這其中,這支救援隊中犧牲了一個又一個英勇的戰士,他們用他們的行動踐行了人可以在做不到的情況下「力挽狂瀾」,這也是這部影片中最催人淚下的一點了。

影片中太空艙中的管家機器人曾經在最後說過一句話「讓人類保持理智是一種奢侈的要求!」也正是我們有著挑戰困難不懈努力的激情,才使得我們人類這個種族得以在動物的競爭中崛起、發展、壯大,乃至我們可以做到更多更多之前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我們,永遠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戰勝不了的只是自己。

流浪地球觀後感7

要說今年票房最多的電影,當然是非《流浪地球》莫屬。它是中國首個科幻片,這個電影他們製做了四年,從20xx年就開始製片了。《流浪地球》票房已經達到32億,是一個很有意義的科幻片。

這部片還是以中國元素「愛」圍繞的。電影的開始,是劉培強帶著他5歲的兒子劉啟。影片最後,劉培強開著空間站點燃了木星。自己也化為燃料犧牲了。

這部片也是劉慈欣的著作。製片人製作了1萬個道具,5000多個鏡頭。演員們穿的衣服也特別厚。

這樣的視覺鏡頭讓人覺得很新奇,什麼車,地球發動機,地下城,以及他們身上穿的衣服。

有演員表示,那樣的衣服特別悶,那個衣服足足有60斤重,還有那些帶機械骨的衣服有80多斤重!他們說累是不用演的,是真的累。

在不遠的將來,太陽急速衰老膨脹,地球面臨被太陽吞沒的滅頂之災。為拯救地球,人類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一萬一千座行星發動機,以逃離太陽系尋找新的家園,地球和人類就此踏上預計長達2500年的宇宙流浪之旅。在完成這一宏偉計劃的進程中,無數人挺身而出上演了可歌可泣的傳奇故事,九死一生的冒險和對人性的終極拷問也同時上演[2]。

這個電影幾乎都是滿房,我和舅舅,舅媽,媽媽一起去,中午訂票才有幾個人,下午看電影的時候發現…影院已經滿了。可見這部片有多好看。不到幾天,票房已經滿40。1億,漲了十多億了。網路上有許多好評,有一個人說:「這部片我只打88分,12分哪去了,開車不規范扣分了。」

最讓我難以忘懷的一句話是:

聯合國安全委提示您:

道路千萬條,

安全第一條。

行車不規范,

親人兩行淚。

流浪地球觀後感8

在寒假中,我觀看了《流浪地球》一影片。在看完之後,讓我感到震撼的不僅僅是特效,還有親情人生在世,只有內心有希望,有嚮往,有目標,有夢想,才有生活的動力和價值,否則渾渾噩噩的生活將毫無意義,在空虛寂寞之中消磨生命,浪費時間。電影裡面有兩個關於為了希望而奮斗的片段,讓我記憶深刻。一個是在上海某荒廢大樓的電梯里,吳孟達飾演的韓子昂犧牲的那場戲,眼見這電梯解鎖下落了,救援隊的剛子用盡全力也要打開電梯門,把年老的韓子昂丟到安全的位置去,他內心的希望,便是韓子昂得救,即便是犧牲自己,他也要做到,可結果呢?他真的打開了電梯門,真的把韓子昂丟到了安全區,他自己也真的被下落的電梯給砸死了。

在影片的最後,我被被吳京的犧牲所感動。吳京先將救生艙脫離,讓船上的其他人員安全脫離。自己引爆飛船,填補上剩下的5000公里。他的兒子劉啟在這時也展現出他的擔當與大局觀。

影片結束後,我也意識到,我們應該去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去年,北極出現30度高溫,冰川大面積融化,全球氣溫平均上升一度。這已經是大自然給人類最後的警告。當氣溫平均上升2.5度時,氣溫會更加沒有規律,讓海水淹沒大部分的沿海城市。所以,我們應該從現在是極力挽回我們自己造成的惡果。作者:高境均

流浪地球觀後感9

這部電影與原著改變了許多,但是他還是突出了人類在自救的那一部分,同時也尊重原著的地球被冰封。電影中,人的戀家情被體現的酣暢淋漓,家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避難所一般的存在,就好像是只要在家裡,世界末日都不算什麼了。

最後拯救地球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group,許多隊救援人,為了拯救自己的家園,進行最後的一搏,哪怕這挽回地球只是一種0%成功機率的奢求。人之所以為人,而不是機器,是因為,人在面對任何困境的時候,哪怕這事是一種妄想,但是人類的情感往往會讓人去試一試。而裡面的莫斯,則是裡面最理智的東西了,所有的事情都會計算好,只要有一點失敗的餘地,莫斯都不會冒這個險。

拯救世界不是一個人可以做到的,它需要萬眾一心,需要一個團隊的努力與奮斗,要團隊中的每一個人不計代價與回報的奉獻,朝著同一個方向努力。

最後那些人的奮斗目標便是保衛自己的家。《流浪地球》觀後感二打開了窗,看見了光。

比我想像的好很多很多!太空的感覺很強了,特效不錯,真的挺宏大的;家國情懷,從讓人想打一頓的少年到擁有希望去付出努力的英雄(英雄不太准確)。誠然有許多不足但是真的像希望,像光希望照亮了前路,真的超乎了我的想像,感覺已經做的很棒了。如果有一天太陽真的即將爆炸,地球踏上流浪之旅,希望我們一路平安,希望那天永不來臨。

本來有感覺有一些槽點,但是補看了曉說大劉的那期,又感覺有點明白了這個電影所想要表達的,人物是排在後面的,而且主角也是在過程中成長的。瑕不掩瑜。

強推流浪地球,中國科幻加油!

流浪地球觀後感10

《流量地球》是科幻片,是中國現代科幻片的先行者和引路人,居然看得人熱淚盈眶,這是什麼梗。

《流浪地球》中劉培強駕駛領航號空間站撞向木星大氣層,引爆了大氣球從而推動了地球加速逃離木星引力。

劉培強的岳父,我們親切的達叔,哦!現在應該叫達爺扮演的高級駕駛員最後選擇犧牲自己,把希望留給孩子們。

人工啟動行星發動機,裝填火石,工程師快速思索,人類的感性和靈機一動在此時與理性結合,沒有一次錯誤,也不允許出錯,一次搞定,含笑而逝,人生巔峰即終點,人生如此不遺憾啊。

電影中許多救援隊犧牲了,最後的完成率是71%,那麼就是說29%的救援隊沒有完成任務,也就是半路犧牲了,這些人的犧牲在我們看來都化作了數字,但他們的努力和拼搏不應該只是數字,努力而失敗和放棄希望是不同的。

這一次選擇犧牲的人有中國人,印度人,俄羅斯人,韓國人,日本人或者其他國家人,這一次犧牲是全球人的犧牲,地球人因此損失慘重,然而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惟其如此地球才有希望。

面臨天地浩劫,以往的外形入侵,史詩級的大洪水,再到大地震,火山爆發等災難就顯得小兒科,一代不如一代的感覺,當面對天地偉力,傳統的超人,核彈顯然不夠看,這時候需要人類攜手解決,團結一致,靠的是集體的智慧和力量,舉全球的力量辦大事,搞大事,但總有人要犧牲,總有人要舍棄個人利益和小集體利益,不再以某國為中心,更不以某國的利益為重,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每一個普通人做出的犧牲都彷彿一個個的火石,火種點燃了發動機,推動地球前進,到達下一個伊甸園。

流浪地球觀後感11

「希望是像鑽石一樣珍貴的,它是我們回家的方向。」

2057年,太陽迅速膨脹,即將毀滅地球,迫使地球還有36小時撞向木星,一群人追隨希望,踏上了拯救地球的路。

這是由劉慈欣寫的一部科幻短篇小說《流浪地球》改編的影片,它深深地震撼了我。

最令我感動的是書中主人公韓朵朵,在最後危急關頭,她仍然不放棄希望,對全球說了這樣一番話:「大家好!我是韓朵朵,是一名初中的學生,現在情況危急,我很害怕,甚至全身在顫抖,但我們不會放棄希望。前些日子,老師問我們,什麼是希望?希望是像鑽石一樣珍貴的,它是我們回家的方向。現在我們面臨著巨大的危機,但我所在的救援隊有了新的策略,可能性幾乎為零。但我們不能放棄這一絲一毫的希望,我們需要支援,一起拯救人類吧!」

另一個令我感動的角色是韓朵朵的爺爺韓子昂。在韓朵朵還是個嬰兒時,發生水災,韓子昂從水中找到了她,把她帶回家撫養大。他們之間如同父女一般親密。當災難來臨時,地球表面溫度達到零下80度,使得人們必須戴上頭盔才能生存。韓子昂在救援隊中不幸遇難,跌下高樓,頭盔里只剩下1%的氧氣了,在生命的最後關頭,他拿起呼叫器說:「朵朵,不要放棄希望,活下去。」說完便拿下了頭盔,臉瞬間凍結,任憑韓朵朵怎麼哭叫,他是聽不見的了。

影片中還有很多這樣的場面,但始終沒有人退縮,因為他們知道,一旦退縮,在你面前的只有一條路——死亡。但如果你繼續前行,永不言棄,便還有一些生的希望。

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只要我們心中還有希望,加把勁,實現它吧!

流浪地球觀後感12

春節,我們全家去看了這一部具有濃厚的團結力量的科幻電影。其中的每一個英雄不怕犧牲的情節令我十分震驚。

《流浪地球》這部科幻電影主要講述了:大陽老化,體積極速變大,要把整個太陽系吞掉。地球上的所有人用盡全部資源打造了十萬座行星發動機和領航員號空間站,由空間站帶路。結果事情並沒有成功,中途還遇到了木星引力,許多行星發動機停轉。眼看地球距離木星越來越近。劉啟、韓朵朵、王磊等英雄支持李依依萌發的一個想法。最終,當他們的推力柱距離木星只有5000公里的時候,劉培強帶領整個空間站的30噸燃料,把木星引燃,反推波使地球開啟了去新家園的路程。

這部電影有兩個情形十分感動我。第一個是:CN17-11救援隊的一個救援成員在李依依的想法的推力發動機只差一步的時候,老何把那一個可以使發動機重新啟動的插頭插上去。自己卻意外犧牲了。第二個是:在推力火柴光柱距離木星只有5000公里的時候,地球上的人民以為不可能成功的時候,劉培強中校這一位敢於犧牲小我,拯救大我的英雄做出了唯一能讓地球人民成功找到新家園的辦法。用空間站的燃料把光柱點燃到木星,拯救了地球。

《流浪地球》這部電影的英雄讓我明白了:犧牲自己,拯救更大的生命才能成為英雄。

流浪地球觀後感13

春節期間上映了一部電影《流浪地球》,我和好朋友一起去觀看了,它是一部由中國導演拍攝的科幻題材的電影,5天的票房就超過了14億,堪比美國大片,得到了中外觀眾的一致好評。

影片設定在20xx年,講述的是太陽即將毀滅,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了,而面對絕境,人類開啟了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新家園的故事。看完這部電影,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個片段就是影片末尾中劉培強為了拯救地球,不顧自身安危,把空間站開入木星,使木星爆炸,把地球反彈了出去。他的這種舍己為人的精神讓我非常感動,當然,還有大家的齊心協力,在他們身上的這些品質都是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

第二個讓我感觸很深的是貫穿整部電影里的親情,因為父親劉培強長期在國際空間站中,不能與兒子相見,使得兒子劉啟對他產生誤會甚至是仇恨,當得知父親為了保全地球將要犧牲的時候,劉啟哭的很傷痛,再多的誤會和仇恨在這一刻都化解了,所有的一切都抵不過父子之間的血肉親情。影片告訴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不要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和家人吵鬧,不要等到真正失去了,才感到後悔。

總之,這是一部劇情精彩,特效逼真的好電影,在電影院里我聽到有觀眾哽咽的聲音,也看到了很多觀眾擦眼淚,連我也是留下了熱淚。我覺得這部電影值得一看,不知道你看完之後是什麼感受呢?

流浪地球觀後感14

上個寒假過後,同學們一開學就紛紛討論《流浪地球》,當初我還以為這是一部片名叫《流浪地球》的日本動漫呢!

電影中講的是太陽逐浙變大。到時候地球即將毀滅。所以在地球中心區附近的位置建了幾萬個大得像山一般的推進器。由於離太陽越來越遠,地球表面被冰雪覆蓋達到了零下七十多度!所以在推進器下建起了地下城。

但宇宙很危險,離開了太陽又得撞上木星。所以劉啟、朵朵、王磊等人開始了救援措施。其中敢做敢當的戶口,由於中途程序卡殼了,所以他就親自去啟動機器,當他成功啟動時白發哥哥便拉他出來,可卻卡住了。但一向膽小如鼠且沒用的他冒著生命危險跳下橫杠以自身的重量拉出了戶口。但人一救出來又露出真面目鬼叫著:「救命啊,救救我,我還不想死。」

在這次措施中一個個英雄犧性了。但最終他們成功把火力集中,噴向木星讓木星爆炸發出氣波,把地球再次推移開了。

人命保貴,每個人都想活。但為了後代必須做出犧牲,就像劉培強所說:「我們死了沒關系,反正我們還有孩子,孩子的孩子還有孩於。」就算牲犧也沒關系,孩子會以你為傲,世世代代以你為傲。從中我感悟了另一碼事。

人生有生死離別、有吵架、有悲傷、有成功……不管地球生死,這還是有點值的。

流浪地球觀後感15

在20xx年年初,我聽說劉慈欣的《流浪地球》這部著名的科幻小說改編成了電影,我心想這一定是中國為數不多且十分好看的科幻片了。

一開始,吳京飾演的劉培強就給自己的兒子戶口講述有關木星的知識,也藉此說明了當時太陽系的狀況和其他背景。我認為這樣拍不僅給後文埋下了伏筆還給當時的背景作了介紹,十分巧妙。這種方法應該也能用在作文中,藉助故事前的對白從而達到旁白的效果。

中間這部分,在戶口的姥爺死了這時,CN1711-11救援隊的一名隊員為了救戶口的姥爺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姥爺的生命,我想這一定說明了整個救援隊並非只在乎「火種」的安全,雖說戶口不知道,但這已經讓觀眾明白了。

在最後,戶口把點燃木星的計劃告訴了他的爸爸劉培強,帶著一隊人開始救援行動,卻發現推進器的「波」無法觸及木星,劉培強就操控飛船去「撞」木星。這種力量一定是真正的父愛以及軍人的品質。

全片最後一句,「地球活了!」我認為意味深長。一是指地球死裡逃生逃過一劫。二是與小說中一句著名的活相呼應「太陽死了!」一個是九死一生的激動,一個是無力回天的無奈。

整個影片中,最終讓韓朵朵相信「希望」的一定是戶口的不屈,劉培強的無私和奉獻,這也是影片的精髓吧!

閱讀全文

與科幻電影觀後感一百字左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阿信電影國語版 瀏覽:863
海灘救護隊電影高清版 瀏覽:574
電影中人物的動機 瀏覽:511
宮崎駿電影的故事是誰寫的 瀏覽:526
搞笑帶神探名字的電影 瀏覽:608
電影院3d近視眼鏡怎麼戴 瀏覽:157
外國網友評論中國電影殺破狼 瀏覽:595
電影愛情斑馬線演員表 瀏覽:852
水鬼哥哥看電影 瀏覽:545
韓國電影偉大的願望哪裡能看 瀏覽:927
bosslevel電影高清圖片 瀏覽:533
哪個電影里毛不易的歌 瀏覽:773
歐美喜劇兒童電影 瀏覽:493
ae如何擦電影里的威亞 瀏覽:986
電影悲慘人物 瀏覽:35
清明節適合兒童的電影 瀏覽:559
上海電影節開幕式在哪裡 瀏覽:491
滅霸是出自哪個電影 瀏覽:360
台灣經典風月電影片集好看站 瀏覽:837
鍾麗緹泰國電影名字中文字 瀏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