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張藝謀為什麼突然成了「全民公敵」,人人要踩
對張藝謀罵也罷,贊也罷。黑也罷,捧也罷。作品在那裡,改變不了,動搖了。無論聒噪,無論喧嘩,一切均需要時間去檢驗,需要歷史以定論。
對電影,我一直情有獨鍾。小時候,跟大人跟大孩子攆腳,看壩壩電影。那時間,片子不多,《戰上海》、《南征北戰》、《車輪滾滾》,打仗的多,黑白。後來,《戴手銬的旅客》、《李雙雙》、《甜蜜的事業》,有了彩色。再往後,上小學初中了,擺過畫書攤,攢上三瓜兩棗跑場鎮電影院,水泥條凳,室內,倍感舒服。也逃過票,蹭過些場次。最幸福的是過年,兜揣壓歲錢可以理直氣壯光明正大瀟灑一把,看幾天,還連場。
這種愛好打小養成,積年未減。中考高考,都高分上預選線,在縣城正考,也忙裡偷閑進電影院。高興時,走親戚,或央請,或自我犒賞,一場電影足矣。感受了《淚痕》的凄苦,經歷過《少林寺》的空前,體會到《七品芝麻官》的詼謔。在重慶讀大學四年,外語學院得天獨厚,看過不少錄像,記得大教室放投影,《野戰排》,座無虛席一票難求。重發廠(今康明斯)電影院更是咱們常往之地,寧可一周不吃肉,不願漏看心難受。搞過文學社團,進過院學生會,辦過校內刊物,也鼓搗過一些心得、討論交流。
我喜歡黑澤明,阿爾莫多瓦,斯皮爾伯格,但一直不棄不離的,唯有張藝謀導演。
我這個年齡,可以說見證了張導的電影生涯。藝謀攝影的《一個和八個》、《黃土地》、《大閱兵》,主演的《老井》,當時沒看著,後來進行了惡補。從《紅高粱》開始,我始終是張導電影在本地的第一批觀眾。看《紅高粱》時,讀大一,在西師(現西南大學)禮堂,我和同學老鄉們為其構圖、色彩,尤其於生命的禮贊折服。《酒神曲》、《妹妹你大膽往前走》,更成為咱們的室歌。
即或玩票的《秦俑》、失手的《代號美洲豹》,也耳熟能詳。記憶猶新的乃《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我們是在老師家看的錄像,那時未能公映,偷著看,還有點小擔心小驚怕,也最是難忘。《秋菊打官司》威尼斯凱旋,三部作品接著一塊上畫,大飽眼福大過其癮。自那時起,已上班了,經濟自主自由,且日益穩定。看電影,已不是一種奢侈,而成為了一種習慣,一種生活方式,成為精神世界的一部分。流連於藝術、唯一、國泰、解放軍、向陽、勝利各大影院,直至十年前起,成為UME鐵桿,我是重慶首批VIP,編號100以內。體驗過黑白彩色膠片、2D、3D、IMAX,現在又開啟了中國巨幕、4DX,電影體驗與享受日新月異。
對張導的作品,於我最震撼的是《紅高粱》——為處女作,其勁道張揚,酣暢淋漓。
於我最仰慕的是《大紅燈籠高掛》——其冷到極致,匠心獨運。
於我最佩服的是《秋菊打官司》——其顛覆自我,偷拍紀錄風格,鞏俐封神。
於我最敬重的是《活著》——其史詩巨制,鞭辟入裡,成就了葛優。
於我最浪漫的是《我的父親母親》——其簡約真誠,潔凈純粹,子怡崛起。
於我最振奮的是《英雄》——其大片模式,開天闢地。
於我最欣喜的是《歸來》——其真愛至簡,不忘初心。
於我最堅信的是《長城》——其國際風范,引領電影工業飛躍。
••••••
我喜歡看電影,不單單是一個人的喜歡,更喜歡與他人同看,和他人一道分享。小時候,逃過票蹭過票。讀書時,邀約同學一起看,偶爾也闊綽一把,請上三五同學。工作了,成家了,常拖上全家浩浩盪盪,女兒是我的粉絲,我是女兒的鐵桿。這次《長城》,已看過兩遍,還當成修養之教材,推薦給團隊,還發了ume指定兌換券。
其實,我這個人,沒啥大追求,沒啥大愛好,總想偶那麼一點點的獨立、堅持,一點點的小調調。於吃穿無奢,與賭毒無涉,走點路,散散步,一支煙,一杯酒,焉敢何求。
生平酷愛讀書買書,訂過電影周報,文匯電影時報等,也從末間斷過雜志《電影評論》、《電影評介》,他寫的及寫他的從不放過。一向喜歡淘碟,千百部藏品中張導的作品一個都沒少,比如《活著》、《英雄》等具備多種版本。堅持不懈碼字,詩歌散文雜談不勝枚舉,關於張導的電影,不敢言影評,觀後感還是屈指難數的。
高曉松說,張藝謀踢開了三扇門,獲獎片,商業片,國際大片。一個人,在一個領域,能如此做成一件事,已是不得了的,堪稱豪傑。一個人,能成就三件事,且樁樁奇跡,一樁比一樁宏大。國人有此,豈可不厚之禮之敬之愛之。
罵也罷,贊也罷。黑也罷,捧也罷。作品在那裡,改變不了,動搖了。無論聒噪,無論喧嘩,一切均需要時間去檢驗,需要歷史以定論。
我有這種情結,關於張藝謀的,冥頑不化已經深入骨髓,恐怕真改不了了,至少這輩子。
2. 戰上海觀後感400字
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包圍了上海,盤踞在上海的國民黨30萬軍隊成了瓮中之鱉。但他們不甘心滅亡,蔣介石命令京滬杭警備司令湯恩伯固守頑抗,准備與共產黨解放軍對抗到底。我軍某部挺進到上海外圍之後,根據上級的指示命令,制訂了既要解放上海,又要保全城市的周密作戰計劃。我軍利用蔣介石軍隊分崩離析的派系矛盾,採取先將蔣介石嫡系部隊引誘出城,將其一股殲滅在城市外圍的作戰方針。驕橫自大的國民黨邵壯所部軍隊果然中了計,我軍迅速圍而殲之,將其消滅在上海市郊外圍。接著,我軍在上海地下黨的配合下,由上海工人領路,攻進市區,解放了上海市蘇州河以南的廣大地區。國民黨軍撤守蘇州河北岸,憑借有利的地形,用火力封鎖了我軍的前進通道,控制了蘇州河上的交通要道。……
影片重現了人民解放軍在人民群眾的配合下,勢如破竹,攻佔上海的輝煌戰史,以及蔣家王朝最終潰敗的歷史場景。
供參考。
3. 革命電影觀後感作文400字
亮劍
歷史證明,英雄往往以集體的形式出現。二戰時期蘇聯一個飛行縱隊涌現出20名王牌飛行員。無獨有偶,蘇軍某部飛蛇大隊涌現了21名特級戰斗英雄。究其原因,他們都具有同樣的性格和氣質,承傳同樣的優秀傳統,凝聚無畏的戰斗意志。無論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他們都敢於亮劍,哪怕是剩下最後一個人,也要堅持到最後一秒。一個優秀的集體,應該具有培養英才的土壤。大到這個團隊的整體,小到團隊的每個成員都有一種豪氣當頭,勢不可擋的爆發力和強大的凝聚力,從而鑄就成這個團體亘古不變的靈魂。亮劍精神講的團結的力量。
亮劍是一種團結。歷史證明,英雄往往以集體的形式出現。二戰時期蘇聯一個飛行縱隊涌現出20名王牌飛行員。無獨有偶,蘇軍某部飛蛇大隊涌現了21名特級戰斗英雄。究其原因,他們都具有同樣的性格和氣質,承傳同樣的優秀傳統,凝聚無畏的戰斗意志。無論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他們都敢於亮劍,哪怕是剩下最後一個人,也要堅持到最後一秒。一個優秀的集體,應該具有培養英才的土壤。大到這個團隊的整體,小到團隊的每個成員都有一種豪氣當頭,勢不可擋的爆發力和強大的凝聚力,從而鑄就成這個團體亘古不變的靈魂。亮劍精神講的團結的力量。
亮劍是一種氣魄。一個有魄力的果敢領導者,才能帶領團體無懼無畏,勇往直前。魄力是面對困境是的果斷抉擇,是永不言敗的信心,是鍥而不舍的執著。魄力讓敵人望而生畏,讓隊友充滿信心。具有這種魄力的人,
才是真正的戰士,真正的軍人,真正的領導者,是國家、民族、團隊真正的不屈的脊樑!亮劍精神講的就是驚天駭地的氣魄。
4. 看八佰電影的觀後感
看八佰電影的學生觀後感4篇
《八佰》全篇的戰場群像是以一群小人物的心理刻畫展現,在家國情懷、民族危難之際,小人物隨之成長,以細膩的心理寫實手法層層遞進情感,電影《八佰》根據1937年抗日戰爭期間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著名的四行倉庫保衛戰這一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八佰壯士堅守上海四行倉庫的故事。你是否在找正准備撰寫「看八佰電影的觀後感」,下面我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看八佰電影的觀後感1
因為疫情,已經有一年多沒有進電影院了,由於疫情得到了有唯顫效控制,暑假有幸和爸爸媽媽觀看了2020年的第一場電影——《八佰》。通過觀影介紹,才知這是一部戰爭題材的電影,也是一部票房很高,又有我喜歡的演員鄭凱和俞灝明,讓我對這部電影充滿了好奇。
對歷史沒有多少了解的我,在爸爸媽媽的初步講解當中,大約有一些模模糊糊的了解。這部電影由管虎導演執導,電影出現的人物眾多。它講述的是淞滬會戰末期,中國軍隊西撤,只留下420餘人,固守上海,但是為了迷惑敵人,謝晉元報出虛假人員800人,這才有了「800壯士」之說。在生與死的決擇中,「800壯士」為和平奔赴沙場,發出了「不當亡國奴」的怒吼,他們以血肉之軀誓死堅守上海,彰顯了中華民族寧死不屈的氣節。電影的開頭是一條河,隔著四行倉庫和租借,河這邊斷壁殘桓,滿目蒼夷;河的那邊,萬家燈火,歌舞昇平,影片一開始就是以逃兵的世界進入,這個老百姓以及逃兵誤打誤撞被編入了自行倉庫的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八十五二四團。
這些人有從鄉下來的青年和孩子,本來想見識大上海的繁華,卻被誤當成逃兵,抓起來送進四行倉庫;也有積極領軍餉,消極上陣的老兵油條,不幸成了敢死隊的一員,這些本來習慣於置身事外的形形色色的中國人被迫經歷了這場戰斗。 「兄弟們,我們這些軍人一步都沒有退守!東北淪陷,華北淪陷了,但是現在因為有你們,上海還在!」這段台詞,簡直將現場觀眾的愛國情懷和淚點激發到了極致,全場充滿了嚶嚶的抽泣聲,中國正是有這樣的民族精神才得以日益強大。 電影結束時,全場鴉雀無聲,都在悲痛的情緒中默默地離開,這樣的場景是我沒有見過的,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靈。
沒有人不怕死亡的,也沒有真正的英雄,畢竟他們和我們一樣也只是凡胎肉體,是父母細心呵護養育長大的。歷史雖然過去了,但是要牢記歷史,要努力讓自己更強大,少年強則國強,吾輩應當自強自立!
看八佰電影的觀後感2
看完了這部影片,我的心情非常沉重,國民革命軍為守住上海最後一個陣地---四行倉庫,與相差十倍的日本進行血拚。在這場戰斗之中,僅僅只有四百多人的524團卻要面對30萬日軍。這是一場力量懸殊的戰爭,但那四百多人卻讓我們看到中國人誓死保守祖國的心。在這部影片中,沒有主角,但每一個人物都讓我們記憶深刻。
陳樹生,在敵軍的猛烈攻擊下,他選擇在身上綁了七八個爆破彈,視死如歸,沒有絲毫猶豫,義無反顧地跳了下去,與敵軍同歸於盡,他說,必須要有人去打開一個口子。那一瞬間,我哭了,陳樹生他不是沒有猶豫,他有母親在家,怎麼可能不怕死,但是他沒有選擇,自指帆敗己的犧牲會帶來更大的勝利。還有端午,原本只是湖北保安隊的一員,以為來上海只是清理戰場的,一心只想和自己的弟弟小湖北好好活下去,等戰亂結束一起去英國看看。但他為了國旗能夠順利升起,也沖出去英勇殺敵,最終中彈而亡。
整部影片導演並沒有想當然的把主角定為銘記歷史的第八十八師524團團附謝晉元,而是用了一個長的篇幅來描繪524團的戰士形象。其實在這些人中,大多數都是逃兵,他們一開始並不是我們心中的英雄,遇到危險時,他們會逃會怕死,但正是這種形象,讓我們知道了戰爭的殘酷。可最後他們不還是站了起來嘛,為了國家的尊嚴,他們不轎扮再退縮了,他們站了起來,去和敵人拚命!所以中華兒女都是好樣的,中國必勝!
看八佰電影的觀後感3
6月初,我有幸參加了《八佰》的一場內部交流觀影。160分鍾左右的時間內,置身於82年前那個特殊戰場,蘇州河兩岸,一邊是繁華的英美租界,一邊是四百多名士兵浴血奮戰的四行倉庫。管虎不愧是老辣的導演,用最簡潔的空間重建,即實現了對整場戰役的全方位還原,解決了戰爭片最困難的微觀戰場與宏大敘事之間的矛盾。這樣舉重若輕的結構,甚至連《敦刻爾克》也無法做到。
如預期中的,《八佰》中的確不乏「燃」點、「淚」點,某種程度上填補了我對四行倉庫保衛戰中壯懷激烈的想像,但是這種填補因為審慎而讓我剛看完時甚至微微有點不滿足,覺得導演在對這場戰役的正面褒揚也即「熱血」的敘事上稍顯吝嗇,讓人看到了更多熱血之外的多角度審視。然而回頭細想時,又恰好是這些多角度的審視讓戰役更加真實和耐人回味。
比如說,影片一開始就是從逃兵的視角進入的。這是一個不同凡響的開場。幾個老百姓以及逃兵誤打誤撞被編入了四行倉庫的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八師「524團」(其實是第一營,為了對外營造倉庫內有一個團的守軍的假象,在通訊中用「524團」代替第一營)。這些人中有從鄉下來的青年和孩子,本來想見識大上海的繁華,被誤當成逃兵抓起來,送進四行倉庫;也有積極領餉消極上陣的老兵油子,「不幸」成了敢死隊的一員。這些本來習慣於置身事外的形形色色的中國人,被迫經歷這場特殊戰役的洗禮,成為熱血寫就的「八佰」。
看八佰電影的觀後感4
看了《八百壯士》後,我心中有說不完的激動,這部愛國主義影片,主要敘述當時日軍進攻上海的真實戰況,我八十八軍五二四團第一營官兵五百人,由團長謝晉元中校率領掩護國-軍之撤退,並陷入三面之包圍中,即戰四晝一夜,有四行倉庫通過穌州河進入英租界。這裡面有一個很英勇的女孩,叫楊惠敏,自願當童子軍,父親勸她回去,她不肯,說要讓中國立起來。上海鬧飢荒時,他去維護秩序,還將國旗送到四行倉庫,路上危機重重,可為了立志氣,強民心她死也要去。
故事的高潮在楊惠敏乘船送國旗一段,令人印象深刻。
大姑藝人唱八百壯士,在烽火連天的上海四行倉庫已陷入日軍圍攻謝晉元沉穩的指揮戰斗,楊瑞符營長足智多謀,八百壯士英勇頑強,打退多路進攻。上海各界人民熱情支援八百壯士抗敵。女軍楊惠敏身負國旗,在日軍飛機轟炸下潛入倉庫,將旗幟送入倉庫。播音員為市民報告八百壯士戰斗的情況。
當時,全國的童子軍堅守著「不要餉、不吃糧、不怕苦、不怕死」的號令。我為之感動因為他們不是為自己的利益而貢獻,而是為了國家未來的前途而貢獻著,不貪生怕死,這才是真正的中國人。800個烈士,多麼珍貴的「一筆財富」啊,就這樣犧牲在了日本人的手榴彈中,我真惋惜埃這時,我的心中又萌生了憎恨之情,日本人為什麼要將八百壯士趕盡殺絕呢?為什麼一定要佔領上海呢?為什麼要攻擊中國,不和我們做朋友呢?為什麼?為什麼?難道,為了統治全世界,日本人要傷害所有人嗎?要讓所有人看不起嗎?
我國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壯闊國土,璀璨五千年華夏文明,幾萬萬華夏生靈開始遭受日軍大規模的踐踏與蹂躪。失陷的國土,逃難的貧民,潰敗的軍隊苦難時刻的開始。日本人,你們為什麼要這么做?
如果不是當時的中國不強大,那麼,日軍也不會來攻擊我們了,從現在起,我要發奮讀書,讓祖國更加強大!讓世界各國都和平共處,再也不發生這種事情了。「……五十六種語言匯成一句話,愛我中華愛我中華愛我中華。」此時此刻,宋祖英的《愛我中華》回響在我的耳畔,我的心也像宋祖英那樣裝滿了沉甸甸的祖國。
5. 愛國愛黨的影片
建黨偉業、開天闢地、南昌起義、井岡山、百色起義、長征、萬水千山、四渡赤水、金沙江畔、大渡河、突破烏江、西安事變、狼牙山五壯士、重慶談判、延河戰火、南征北戰、紅日、挺進中原、濟南戰役、大決戰(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風雨下中山、開國大典、建國大業
智取華山、英雄兒女、中華女兒、打擊侵略者、奇襲、渡江偵察記、暴風驟雨、紅旗渠、苦菜花、平原游擊隊、小兵張嘎、神秘的旅伴、戰上海、濟南戰役、解放石家莊、挺進中原、延河戰火、狼牙山五壯士、鋼鐵戰士、烈火中永生、永不消逝的電波、野火春風斗古城
6. 《戰上海》的觀後感
【一個感人的鏡頭】今天,我觀看了《戰上海》這部具有濃烈愛國主義思想的電影。
影片主要演繹了在解放上海的戰役中,共產黨軍隊如何憑著對黨的赤膽忠心和機智勇敢與國民黨軍隊鬥智斗勇,揭露了國民黨腐敗政府的昏庸無能的本質,也反映了共產黨軍隊頑強斗爭,不畏艱險,為黨的事業不惜付出一切的崇高品質。
這部影片將國民黨那喪盡天良、喪心病狂、令人發指的罪惡行徑揭示得淋漓盡致,也將他們為一己之私慾而無所不為,甚至放棄自己的信仰的腐敗的丑惡嘴臉暴露得體無完膚。
以下幾個片斷,充分體現了國民黨的"優秀品質"。
片斷一:聽說上海被三面圍住了,國民黨軍官如驚弓之鳥,惶惶不可終日。
這一個片斷體現了國民黨那種貪生怕死,在困難面前畏縮不前的"品質"。就從這一點,就可以斷定他們這一仗打不好!
片斷二:國民黨取得了一次小小的所謂的勝利,他們就在上海街頭耀武揚威、四處吹噓、虛張聲勢。一個架著拐杖的國民黨士兵聽見了,滿腹怨氣地說:"還在吹,老子的腿就是被你們吹掉的!"
看到這里,我有一股想笑的沖動,但是我並沒有笑出來。現在回憶起來,真是可笑,有什麼值得炫耀的呢?不就是暫時阻止了人民軍隊勝利的步伐嗎?在這里,充分體現了國民黨軍隊自欺欺人式的心虛和妄自尊大。殊不知,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挖空心思的政治宣傳攻勢只能是枉費心機。
片斷三:他們一直向美國政府求助,但美國人一直利用他們打共產黨,而他們卻一直蒙在鼓裡!
我看到這里,便有感而發地在心裡說了一句:真蠢!他們有那麼多的所謂的能人智士,竟沒有一個人看出這個簡單的計謀!說他們是烏合之眾看來一點不為過。
片斷四:他們無法戰勝共產黨軍隊,就殺害大批無辜的平民百姓。幾聲槍響過後,沒有了人們憤怒的喊聲,只剩下一名小孩兒的哭聲回盪在空曠的街頭……
這一片斷充分體現了國民黨士兵慘絕人寰的殘暴本性。正所謂"水能載舟,也能覆舟",多行不義必自斃,歷史最終讓他們吞下了失信於民的苦果!
通過這幾個片斷,我得出結論:他們集愚蠢,怕死,自大,殘忍這些"優秀品質"於一身,並將其劣根性暴露無遺!
那麼看看共產黨的子弟兵吧!他們集有勇有謀,為了信仰犧牲寶貴生命也在所不惜的大無畏革命精神於一身。他們視黨的利益高於一切,待百姓如至愛親人。兩軍對壘,勝負不言而喻。
國民黨失敗的命運在劫難逃。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正是信仰的喪失、私慾的無限膨脹和徹頭徹尾的失信於民葬送了擁有百萬雄獅的"蔣家王朝"。
聯想現在,看到報紙,電視上經常報道關於腐敗的案例。其實腐敗的根源就在於私慾的無限膨脹,當今社會信仰和公而忘私的回歸與腐敗滋生蔓延的較量就成為曠日持久的新的"戰上海"。我想,如果視人民利益至高無上的共產黨不及時除掉腐敗這顆毒瘤,那麼就會重蹈國民黨的覆轍,就會失信於民,那麼飄揚在上海街頭的將不再是曾經令無數先輩為之心潮澎湃、熱血沸騰的五星紅旗……
7. 黨史電影觀後感
有關黨史的電影有很多,觀影完後具有深刻感悟。比如《黨史國史》,這部影片包括10部集建黨90周年來各方面珍貴歷史影像資料,有大閱兵,共和國大典,共和國軍隊,共和國外交,共和國之歌等內容。
黨史的電影中,我們可以了解到開天闢地、建黨偉業、南昌起義、秋收起義、井岡山、四渡赤水、大渡河、金沙江畔、突破烏江、萬水千山、百團大戰、重慶談判、延河戰火、挺進中原、濟南戰役、解放石家莊、大決戰三部曲、風雨下鍾山、戰上海、建國大業、開國大典的歷史,讓我們對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有了充分的了解及認知。
看完黨史電影後,我們能夠創新黨員教育方式、提升黨員教育質量,增強黨性修養、築牢宗旨意識,做到知史以涵養為民初心、懂史以增強治政能力、用史以引領奮斗征程。當時電影具有教育意義,對青少年的教育具有進步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