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影長鏡頭 - 經典篇
每個導演都有一個長鏡頭的夢。
長鏡頭指在一個統一的時空里不間斷地展現一個完整的動作或事件。長鏡頭一般包括下面三點:一、拍攝時間比較長;二、含有起幅、落幅的完整過程的單鏡頭;三、包含推、拉、搖、移、跟、升、降等復雜運動形式在內的綜合鏡頭。但其實也不盡然,我們可以看到,下面討論的某些長鏡頭並不都符合上面三點。
同蒙太奇、正反打等一樣,長鏡頭作為一種鏡頭語言,除了技術上的作用外,一方面體現了一種上帝視角的真實性,另一方面通過鏡頭的移動速度和旋轉角度等手段,傳達給觀眾所想表達的情緒,這也是長鏡頭如此受人鍾愛和迷戀的原因。很多偉大的電影片段都是通過長鏡頭實現的。當然,長鏡頭也不是每個導演都能用得好。這也是導演功力的一種體現。
要細數電影中的長鏡頭,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里分享一些經典的和我們耳熟能詳的影片。
一、經典篇
1、《奪魂索》,美國影片,1948年上映,是懸疑大師希區柯克第一部獨立製片並執導的電影,也是他第一部彩色電影。在這部電影中,希區柯克不但要用長鏡頭,而且要實現「一鏡到底」,但是當時的柯達膠卷一次只能拍攝不到12分鍾。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80分鍾的影片時長里,只拍了十個鏡頭,在鏡頭間的拼接上,盡量做到「不動聲色」,使觀眾察覺不到,看上去一氣呵成。
導演的本意是使鏡頭時長等於故事時長,但這點事實上還是沒有做到,這也使得希區柯克對該片非常不滿意,他買下了這部影片的放映權,並把它雪藏起來。30年後,該片得以重新上映,這時候,人們才發現這部實驗影片的偉大之處。這不是第一部使用長鏡頭的影片,但卻是最經典的。除長鏡頭外,該片的主題和隱喻哪怕是到現在也是不過時的。
2、《俄羅斯方舟》,俄羅斯影片,2002年上映,獲第55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這部電影實現了真正的「一鏡到底」,是電影史上最長的鏡頭,圓了希區柯克的夢想,影片的內容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90分鍾帶你游冬宮,但,這是一部劇情片。
冬宮位於聖彼得堡,原為沙皇皇宮和私人博物館,現為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聖彼得堡於1712年由彼得大帝定都,1924年改名列寧格勒(1922年莫斯科成為蘇聯首都),1991年恢復原名「聖彼得堡」。
影片用氣勢驚人的建築群,30多個展廳,2000多名裝扮各異的演員,3個交響樂團,各色的歷史展品,我們展現了俄羅斯曾經的輝煌,以及對昔日榮光的無限嚮往。「別了,歐羅巴,我將繼續前行」。
3、《地心引力》,美國影片,2013年上映,由墨西哥導演阿方索·卡隆執導,獲第86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影片開頭用近13分鍾的長鏡頭,來展現了太空壯美靜穆。這是我最喜歡的長鏡頭,其史詩程度當與《2001太空漫遊》相媲美。
這段長鏡頭採用燈箱加CG完成,為了拍這段鏡頭,阿方索-卡隆專門打造了一個巨大燈箱,全部表演、燈光、攝影都在燈箱里進行。由於其嘆為觀止的特效,以致於這個長鏡頭本身倒是少人提及。
4、《人類之子》,美國影片,2006年上映,導演還是上面的阿方索·卡隆,獲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提名。這是一部科幻片,同時是一部動作片,還是一部文藝片。
西方的長鏡頭很少反映動作場面,這部影片卻是極少數中的一個。影片中有兩段高難度的長鏡頭,一段是戰爭戲,一段是動作戲,讓人印象深刻。從第26分15秒開始,有一場持續12分鍾的車內長鏡頭,車在高速行駛,車內有5個人,鏡頭在車內遊走,既要交待車內每個人的的射擊和動作,又要拍攝車外的爆炸、追兵,包括汽車和摩托的相撞,追兵沖到車上和車內人的血腥的打鬥。
為了拍攝這個長鏡頭,導演將汽車改裝得和變形金剛一樣,又採用了專門的攝像機,即便這樣,如何控制撞擊的精確及車輛視覺上的完整,仍然讓人匪夷所思。臨近高潮處的戰爭長鏡頭則展現了導演精確的控制力和調度能力。
影片結尾的長鏡頭則極富宗教意味,「地是空虛混沌;深淵上一片黑暗;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
5、《我是古巴》,前蘇聯影片,1964年上映,黑白片。導演米哈依爾·卡拉托佐夫,俄羅斯人,確切地說是喬治亞人,語言是西班牙語。這部電影是長鏡頭真正的典範,任何一個鏡頭拿出來都可以作教科書使用,值得反復觀看。
例如第一個故事開場的屋頂鏡頭,在3分22秒的時間里,鏡頭掃盪了整個屋頂的格局,然後下降兩個樓層(此時的高樓邊緣清晰可見),最後扎入游泳池而結束。先看它的難度,鏡頭有著平面的推拉,也有豎直的移動,還有水下的攝影,導演要將它們放在一個鏡頭里,還需要兼顧場景安排、演員表演。攝影機垂直下降是讓人驚異的部分,因為在這個過程里我們看到了高樓陡峭的邊沿,以及坐在無圍欄陽台上的演員,這證明攝影機在懸空下降過程里有旋轉拍攝(即人為控制攝影機)。更重要的是,在技術條件相對落後的60年代,這個鏡頭成功實現了水下拍攝。這個長鏡頭傳遞的信息量極大,幾乎道盡了古巴上流社會奢華的一切,富麗堂皇,浮躁嘈雜。
在影片第三部分的葬禮中,隨著緩緩前進的送葬隊伍,攝影機開始緩慢上升,到三、四層樓的高度,接著開始向右橫搖,從一扇窗戶進入屋裡,再往前推進,從另一扇窗戶中飛出去,在空中滑翔俯拍。這個鏡頭在60年代的技術條件下幾乎可以稱之為驚世駭俗,大量利用吊索和傳送裝置,在沒有穩定裝置的情況下流暢的運動。其鏡頭語言、藝術手法足足超前了幾個時代。即便是在當今電影藝術領域中,能抄襲到這部作品中的一些鏡頭也足夠得上是先鋒之作。
這部影片命運多舛,電影拍攝完成後,蘇聯和古巴都不認可,蘇聯更是將其雪藏多年。1992年這部電影在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上重新上映,整個電影界為之震撼。
6、《雁南飛》,前蘇聯影片,1957年上映,黑白片。導演還是米哈依爾·卡拉托佐夫,語言是俄語。這部電影獲第11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電影雖然是描寫戰爭,突出的卻是戰爭中浪漫的愛情悲劇。
導演對長鏡頭的運用相當純熟,甚至讓人難以察覺,如第24分鍾,女主人公在車站送別戀人的場景,攝影機先是跟著她從公交車上下來,擠過湍急的人流,最後鏡頭搖起,部隊入畫,整個鏡頭一氣呵成。該片在長鏡頭上的表現雖然如此不俗,但本片在運鏡、光影、剪輯等的表現更是教科書級的。很明顯,導演並不是很在意片中的長鏡頭,有幾處高難度的長鏡頭被導演剪成了蒙太奇。
7、《鯨魚馬戲團》。匈牙利影片,2000年上映 。黑白片,匈牙利語。導演是著名匈牙利大師貝拉·塔爾。電影原著小說《反抗的憂郁》。
影片共145分鍾,只用了39個鏡頭。最有震撼力的一個鏡頭是人們沖進醫院,鏡頭慢慢跟進,如一個旁觀者一樣從一個房間到另一個房間,病人被暴徒們拖下床,暴打一頓,屋裡所有的東西都被掀翻、砸碎。但是,最讓人驚奇的是這一場戲里沒有一個人叫喊,痛哭,咒罵,我們只聽見金屬的敲擊聲,物品的破碎聲,暴徒和受害者都保持了沉默,但正是因為這種沉默才讓這場戲更有力度。當兩個暴徒把一條門簾扯下,鏡頭指向一個站在浴缸里骨瘦如柴的老人時,音樂驟然響起,暴徒們如醉初醒般,不約而同停止了毆打,慢慢地一個接一個的撤出了醫院。鏡頭跟著他們離開房間,進入走廊,然後離開這群人,向右搖,鏡頭裡面出現了躲在黑暗中的男主角的臉,他的臉上寫滿驚恐,眼睛一眨也不眨,鏡頭結束。其影像及配樂讓人震撼得說不出話來。
8、《鳥人》,美國影片,2014年上映。獲得第87屆奧斯卡獎最佳影片。導演岡薩雷斯是墨西哥人。影片由15個長鏡頭組成,講述了一個過氣的好萊塢明星重新登上舞台的故事。其攝影和《地心引力》是同一人。
我一直沒有搞懂這部電影使用長鏡頭有什麼必要性,盡管技術上很純熟。我更傾向於認為這是一部好萊塢的自嗨的產物,然後自己給自己頒個獎。當然這是因為我沒看懂,能得奧斯卡大獎自有其道理,當年和其競爭的是《少年時代》,憑心而論,確實不如《鳥人》。
㈡ 5部限制級的大尺度電影,全程高能,無尿點!
踏入大尺度電影的殿堂,五部震撼心靈的作品
一、《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罪與美的碰撞
在西西里的一段傳說中,一個非凡女性的美麗成為了眾矢之的。她的卓越引來了嫉妒與謠言,直至她被世俗的惡意淹沒,被迫回歸平凡。這部影片被解讀為多重意象的交融,有人從中讀出社會批判,有人品味青春激情,也有人沉溺於其深刻的情感探索。
二、《芳芳》——浪漫與現實的交融
法輪伏雀廳顫國電影《芳芳》以輕盈的筆觸描繪愛情,蘇菲瑪索的絕美與角色間的深情糾葛,展現愛情的短暫與永恆。盡管結局看似圓滿,但現實的冷酷讓觀眾對後續的命運充滿遐想。
三、《著魔》——夢境與瘋狂的交織
《著魔》如同一場夢境,透過主角們的演繹,觀眾在地鐵通道的長鏡頭與歇斯底里的表演中感受到壓抑與絕望。電影的剪輯與配樂雖帶有些許喜劇元素,卻也揭示了角色內心的掙扎與釋放,引人共鳴。
四、《皮囊之下》——科幻與人性的探索
格雷澤在《皮囊之下》中以極簡藝術揭示外星想像,女性意識的覺醒與視覺的轉變,無聲中傳遞出深刻的情感。影片與經典導演庫布里克的作品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女神的突破演出更是讓人眼前一亮。
五、《克洛伊》——謊言與愛情的戲劇反轉
《克洛伊》劇情宛如迷宮,從妻子請人捉姦,到女主設局,再到真相的揭露,每個轉折都讓人屏息。最後的悲劇揭示了愛情中的復雜與虛偽,讓人深思。
在尋找更多電影佳作的旅程中,不妨試試追劇神器【外文在線】app,輸入代碼(227)解鎖更多影視資源。它不僅內容豐富,無廣告打擾,而且支持高清畫質和靈活的字幕切換,適合美劇愛好者。
電影的世界無窮無盡,期待你的分享與發現。如果你有更好的推薦,歡迎留言交流,讓我臘早們共同探索電影的魅力。下期預告,精彩不容錯過,期待你的關注!
㈢ 這部「科幻電影史里程碑之作」,你真的看懂了嗎
2013年,一部只有兩位演員參演的好萊塢科幻電影,一舉摘得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七項大獎,它就是被《阿凡達》的導演卡梅隆盛贊為「有史以來最好的太空題材影片」、被《好萊塢報道者》評價為「徹底把科幻電影掀翻」的科幻電影《地心引力》。
那麼這樣一部擁有諸多贊譽,一躍成為「科幻電影史里程碑之作」的電影,你真的看懂了嗎?
整部電影的故事其實很簡單:探索者號太空梭的兩名宇航員瑞恩·斯通和沃夫斯基在艙外進行哈勃望遠鏡的維修工作時,遭到了太空碎片的襲擊,瑞恩·斯通未能及時躲避襲擊而脫離太空梭在太空中漂浮,同事沃夫斯基在營救她時,連接兩人的繩索突然斷開,在氧氣不足的情況下,沃夫斯基主動將一線生機讓給瑞恩·斯通,自己則消失在深邃漆黑的太空里。
好不容易回到艙內的斯通博士在經歷空間站著火,逃離過程中被降落傘牽絆、燃料不足想要關掉氧氣試圖自殺等小危機和小高潮,以及最後成功登上「天宮一號」的大高潮後,最終成功返回地球。
在《地心引力》的開篇,導演以黑屏字幕提示那些已習慣了好萊塢科幻電影中轟鳴而至的宇宙飛船,兵器碰撞的宇宙大戰的觀眾,這里是「沒有聲音傳播介質」的太空。影片對於真空環境的聲音處理其實是為設定背景的真實性服務,使科幻空間變得真實可感。出於對真實性的考量,影片打破了觀眾的審美習慣,沒有如其他科幻片一般添加飛船的聲音。所以在電影開篇的第一個鏡頭中,首先是巨大的藍色地球占據大半個屏幕,影片開始近1分鍾,觀眾才透過兩位主演的對白辨識到太空梭的存在。沃夫斯基在太空漫步時,斯通博士被捲入太空時,也只有對話的聲音和由於驚慌大聲喊叫的聲音,深刻體現出人類在太空中的無助,孤獨以及渺小。
影片運用大量的長鏡頭展示了廣袤無垠的太空。電影開篇,蔚藍的地球占據了大半個畫幅,隱隱約約的對話持續了有近1 分鍾之久,「探索者號」才開始顯現出來。而且為了避免長鏡頭帶來的疲勞,鏡頭一直處於緩緩的旋轉之中,從客觀到主觀,從遠到近,通過景別和機位的變化,將人物活動的范圍流暢的呈現在觀眾眼前,並且完全沒有破壞人物運動和畫面造型的連貫性。
「太空本身就是一個隱喻」,導演阿方索·卡隆如是說。人類探索以及試圖征服宇宙的慾望從來沒有停止過,以太空為背景的影視資料極多,大多塑造的都是一個適合人類生存的「地球式」的想像中的太空。而在《地心引力》開篇,導演以黑屏字幕的方式,高度還原了一個真是的太空環境。
「生命在太空無法生存」 這句話彷彿是太空對於人類的警告。
深邃寧靜漆黑的太空並沒有適合人類生存的條件,沒有氧氣,沒有傳播聲音的介質。而人類自創的在太空中生存的條件——太空梭,衛星等,最終也會導致人類作繭自縛,自食惡果。
電影以太空中真實存在的「太空垃圾」作為一系列事故發生的源頭,正是對人類征服太空帶來的生態破壞的反思。同時,太空是對人類生存困境的隱喻。失去地心引力的人類,在茫茫宇宙中漂浮、掙扎。看似廣袤無垠的宇宙,實則孤獨,冰冷,封閉,與當代人的生存境遇不謀而合。
因此,「家」這一概念在影片中不僅代表著一種生存空間,也代表著人類心靈的棲息地。地球上的家大大小小,而對於活動在太空的瑞恩·斯通和馬特·沃夫斯基來說,家與「地球母親」的意義是相同的。浩瀚壯觀的太空下,他們談論最多的依舊是地球。執行任務時沃夫斯基播放的鄉村音樂,「尼羅河上的日出」,「半個北美洲都沒有辦法登上網際網路了」,「中部地區」等,對於他們來說,有難以言盡的親切感。
瑞恩·斯通在完成了第一場考驗之後,在氧氣幾乎用盡的情況下返回空間站中,此時的她脫下航天服,漂浮在半空中。機艙內的失重狀態使她蜷縮起身體,背景畫面是機艙內的漂浮著的管子,由於視覺疊加效果,此時的斯通博士猶如在母體中的嬰兒。而之前一次次出現的連接她和沃夫斯基,她和空間站的繩索,同樣也具有「臍帶」的隱喻含義。而這一切都是「地球製造」,與空間站的聯系就是與「地球母親」的聯系。
當斯通博士乘坐「天宮一號」返回地球後,她降落的地點是大海。瑞安脫下航天服,打開艙門從水中游出,隱喻著一個嬰兒從滿是羊水的母體子宮出世。地球幾乎百分之八十有水組成的,生命的起源與水息息相關,生命的進化過程也是由海洋到陸地的,斯通博士從水中通向大地,同時也象徵著生命的進化過程。
而當瑞恩博士從海中游到岸邊,她五體投地趴在沙灘上,臉頰緊貼大地,沙灘上泥土的質感讓她安心,她情不自禁的道謝,既是對於生命的感恩,也是向地球母親的致敬。當她顫抖著雙腿一點點站起來的時候,慷鏘有力的音樂響起,導演給她的雙腳一個特寫鏡頭,這是一個非常具有宗教式隱喻的鏡頭:
在古希臘神話中,大地女神蓋婭的兒子巨神安泰俄斯之所以力大無窮、戰無不勝,就是因為他在與敵人戰斗時,只要立足於大地上,就能從大地母親那裡獲得源源不斷的力量。鏡頭從腳部特寫進行仰拍,站在大地上的斯通博士此時顯得十分高大,充滿力量和自信。
同時,女主角的太空逃離之旅也是生命意義的尋回之旅。
在整部電影中,斯通博士一共有兩次談到她自己的女兒。
第一次是在自己被沃夫斯基找到,兩人一起返回空間站時,她講述了女兒意外去世的故事,而當時她正在開車。從那個時間起,她生活的全部意義已經坍塌,女兒的去世帶走了她全部的生活樂趣「只是悶頭開車,會聽車載廣播,但只是開著,並不介意內容。」
此時的斯通博士悲傷而絕望,第二次涉及自己的女兒時,她已經經歷了重重考驗,每一次都危及生命,尤其是最後在聯盟號燃料用盡,她關掉氧氣閥試圖自殺,在意識昏迷中,夢到了已經去世的沃夫斯基。
「幹嘛非要活著,活著有什麼意義」
「關鍵是你現在要怎麼做」
「如果你准備回去,就得打起精神振作起來」
「你得腳踏實地,重新開始生活」
瑞恩在沃夫斯基的激勵下重新找回生活的意義。
此時的她已經卸下了因女兒去世而背負的沉重的枷鎖,重新找到生命的意義,她一邊鎮定自若的操作程序,一邊禱告似的請求已經去世的馬特沃夫斯基:
你會看見一個褐發小女孩,頭發很亂,都打結了,因為她不愛梳頭發,不過沒關系。他的名字莎拉,你能不能告訴她,媽媽找到她的紅鞋了,她一直都在找那雙鞋,其實就在她床底下,替我給她一個大大的擁抱和一個深吻,告訴她,媽媽想她。告訴她,她是我的天使,我非常驕傲。告訴她我絕對不會放棄,我非常愛她。
電影中兩次通過「女兒」這個角色傳達了創作者對於生命意義的終極關懷的思考。女主人公在最後關頭,准備沖出聯盟號,去往 「天宮一號」的那句充滿希望的「別再悶頭開車了」,是她再次找到生命意義後的有力宣言。
導演在最新科技的加持下,為《地心引力》打造出一個最真實的虛擬化太空,通過一場逃離與重生之旅,探索擺脫了「地心引力」束縛的人類在太空中的生存境遇,傳達了導演對於生命意義的終極關懷的思考,同時,通過表現人類對於太空的種種「惡行」以及最終的「自食惡果」,反思了人類對於太空愈加膨脹的征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