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熱門電影 > 外國電影焦土作戰

外國電影焦土作戰

發布時間:2024-10-26 10:10:48

⑴ 俄國最近最好的戰爭片

1、《穿越火線》,非常優秀的一部電影,主線是體現母愛和親情,其他的都是輔助。母親為了救兒子,不顧一切穿越火線經歷種種磨難終於成功,途中大家對於這位勇敢的母親都伸出了援助之手,甚至連敵軍的那個小夥子都幫她,這些都是因為看到她堅定而偉大的母愛。

2、《潘菲洛夫28勇士》,盡管《潘菲洛夫28勇士》講述的是一個「抗德神話」,但這部電影卻不是一部「抗德神劇」。它所描繪的戰術細節,戰斗場景和蘇軍堅韌頑強的精神並不是虛構的。包括316師在內的眾多蘇軍將士的頑強抵抗和無畏犧牲最終阻止了德軍在莫斯科的推進,克里姆林宮的尖塔對希特勒來說永遠是可望而不可及了。

3、《第九突擊隊》,當我們還靠虛假劇情的戰爭片來博得觀眾的陣陣喝彩的時候,俄羅斯的戰爭電影已經可以博得我的沉思和淚水了,我覺得《第九突擊隊》是一部偉大的電影——即便網上的評論很多都在批評電影沒有了蘇聯電影的樂觀和英雄主義精神了。可是,什麼是這種精神呢?我們的電影也曾有過這種精神——就是忽悠人去打仗,去死的精神。

4、《這里的黎明靜悄悄》,花樣少女與失意大叔,枯槁生活與慾望波瀾,安謐森林與重重殺機,幽僻小村與世界大戰……這是電影新版《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所展現的圖景。這部電影是用少女鮮血澆灌而成的一部史詩,它以一種讓最美麗的生命破碎的形式,來展現戰爭的殘酷。讓人在回望之時感慨生命之輕盈與沉重,反思人類之苦難與救贖。

5、《兵臨城下之決戰要塞》,這部片子很難評價。劇本下了很大功夫。開篇的夏日演奏會,既介紹了出場人物,烘託了戰前的安寧;又與片尾的悼念相呼應,加深了人物形象。諾大的巨石紀念碑,更讓人覺著戰爭的嚴酷沉重,愈發覺著片中英雄的可敬。

⑵ 求抗日戰爭類經典黑白電影(外加50分)

1,《地道戰》

《地道戰》是1965年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電影,由任旭東執導、朱龍廣主演,於1966年元旦在全國上映。該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為了粉碎敵人的「掃盪」,河北省冀中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創新地利用地道戰的斗爭方式打擊日本侵略者的故事。

2,《鬼子來了》

《鬼子來了》(Devils on the Doorstep)是一部由華億影視娛樂有限公司和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聯合出品的喜劇戰爭劇情片。影片由姜文執導,姜文、姜鴻波、香川照之等主演。影片講述了在抗日戰爭期間,一個村子的農民看管照顧日本俘虜卻招來日本軍隊屠殺的故事。影片於2000年5月上映。

3,《狼牙山五壯士》

《狼牙山五壯士》是由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史文熾執導,高保成、李力、李長華、張懷志、霍德集主演的劇情片。於1958年在中國內地上映。

該片是根據抗日戰爭時期的一個真實事件寫作的。該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五位八路軍戰士為掩護黨政機關、部隊和群眾轉移,和日軍作戰到彈盡糧絕後跳下山崖的悲壯故事。

4,《趙一曼》

《趙一曼》是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的劇情片,由沙蒙執導,石聯星主演,於1950年上映。該片講述了講述了東北抗聯女英雄趙一曼在黨的領導下,團結和組織群眾開展抗日斗爭,最後英勇獻身的故事。

5,《地雷戰》

《地雷戰》是由唐英奇、徐達、吳健海執導,白大均、張長瑞、吳健海等人主演的戰爭片。該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各村民兵聯防運用地雷戰術,殲滅了進犯的日軍,取得反掃盪勝利的故事。

⑶ 蘇聯戰爭電影大全經典電影

一、衛國三部曲

《解放》《莫斯科保衛戰》《斯大林格勒大血戰》,其中《解放》甚至被譽為是蘇聯二戰片的巔峰。作為《解放》的續集與補充,1977年的《自由戰士》也獲得了極大的聲譽。衛國三部曲和《自由戰士》不僅是世界電影史上的名作,也對電影創作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1、《解放》(1970)

為紀念衛國戰爭勝利三十周年,莫斯科電影製片廠從1971年開始耗時四年拍攝了鴻篇巨制《解放》。該片由尤里·奧澤洛夫執導,尤里·邦達列夫擔任編劇,拍攝時得到了蘇聯政府的鼎力支持。蘇聯軍方動用海陸空士兵三萬名,坦克一萬輛,飛機一千架,彈葯不計其數。《解放》創造了在一百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公映的世界紀錄,堪稱蘇聯甚至世界電影史上耗資最巨、規模最大、對二戰表現最為全面細致的巔峰之作。

《解放》共五集,分別為《炮火弧線》《突破》《主攻方向》《柏林之戰》《最後一擊》,總片長約八個小時。影片內容從1943年庫爾斯克戰役開始,到強渡第聶伯河、解放基輔,再到1944年巴格拉季昂戰役,隨後挺進東歐、解放波蘭,最後到柏林戰役結束,時間跨越極大。出場人物里有大量蘇德兩軍的普通戰士,也有二戰各國高層,群像豐富而生動。影片除了描摹正面戰場,也表現了同時期的一些大事件,如南斯拉夫游擊隊轉移陣地、法國地下組織襲擊電影院、「瓦爾基里」行動、德黑蘭會議等等。

片名《解放》有三重含義:解放被納粹佔領的蘇聯領土,解放被納粹佔領的東歐,把歐洲從法西斯思想中解放出來。全片也力圖將反法西斯戰爭表現為在正義使命驅動下的戰爭,但是在影片結束時打出了一行發人深省的文字:「第二次世界大戰給我們帶來了什麼?」接著是各參戰國的死亡人數,從而使影片上升到哲學的高度。末尾出現了那句刻在無名烈士墓上的著名的話:「你的名字無人知曉,你的功績永世長存。」

2、《莫斯科保衛戰》(1985)——史詩的延續

為紀念衛國戰爭勝利四十周年,奧澤洛夫又執導了一部戰爭史詩《莫斯科保衛戰》。拍攝歷時兩年,耗資約六百萬盧布,約五千名士兵、近萬名群眾、二百五十名演員、二百零二名攝影師參與,雖然規模不及《解放》,但是同樣堪稱巨作。

《莫斯科保衛戰》分兩集,分別為《侵略》與《台風戰役》,片長近六個小時。影片從蘇德戰爭爆發開始,到德國快速佔領蘇聯的大量領土,再到莫斯科保衛戰的全過程。影片關注的自然是莫斯科保衛戰本身,但是同時也提及了大量的歷史史實,塑造了大量真實的人物形象。史實如布列斯特要塞保衛戰、紅場閱兵,人物如著名的女英雄卓婭、步兵軍軍長彼得羅夫斯基。因為政治環境的改變,影片中的斯大林形象與傳統形象有很大的不同,對蘇聯高層當時的麻痹大意也做出了細致的描繪,讓人們了解到蘇聯在戰爭初期的失利並不只是因為納粹德國背信棄義搞突然襲擊,蘇聯本身的原因也是極其重要的。

該片被評選為蘇聯1986年度最佳影片,入選2015年上海國際電影節「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專題影展。

3、《斯大林格勒大血戰》(1990)——最後的豐碑

奧澤洛夫執導的《斯大林格勒大血戰》上映於1989年,此時已是蘇聯解體前夕。東歐劇變,蘇聯國家意識形態搖搖欲墮,但是此片仍得到了國家的大力支持。大量的設備和軍隊參與演出,拍攝人員上百,總片長仍有三個多小時。

《斯大林格勒大血戰》著重於描述斯大林格勒戰役,著力突出這場被譽為二戰轉折點的戰役的慘烈與反法西斯的神聖。宏偉的場面里也彌散著濃烈的悲壯氣氛——這與蘇聯即將解體不無關系。影片在講述蘇德兩軍的同時也塑造了西班牙共產黨人和德國紅色合唱團等反法西斯英雄的形象。由於戈爾巴喬夫改革帶來的政治松動,影片也披露了許多未公開的內幕,例如赫魯曉夫的兒子因誤殺好友而被降為列兵送上前線等。1991年蘇聯解體,《斯大林格勒大血戰》也成了蘇聯電影全景戰爭史詩的絕唱。

二、斯大林格勒戰役(1949/1993)

今天的歷史書上公正地記載了朱可夫將軍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關鍵性的領導作用。 不過在這部長達近五個小時的上下部史詩巨片中,根本未提到朱可夫的名字。因為戰後朱可夫功高蓋主,所以被斯大林調任至邊區,而這部突出領袖統帥才能的影片,對朱可夫隻字未提。

1992年,斯大林格勒會戰50周年的時候,德國拍攝了這部《斯大林格勒》(STALINGRAD),由幾個普通官兵的經歷細膩的講述了德軍在斯大林格勒的那段往事。1942年,德軍第六集團軍(25萬餘人)進攻斯大林格勒,與俄軍逐房逐屋爭奪這座城市,城中戰略要點馬馬耶夫岡幾經易手。在大雪降臨後,俄軍實現了對德軍的合圍。前往救援的德軍第四裝甲軍距第六集團軍後衛部隊僅二十餘公里,但在俄軍層層阻擊下功虧一簣。包圍圈中的德軍彈盡糧絕,每天都有數千名士兵死於飢餓、嚴寒和營養失調。到保盧斯元帥下令投降時,第六集團軍只剩下91000人。之後,投降的德軍被俄國投入勞改營,僅有6000餘人活著回到德國。斯大林格勒成為德國軍人的腸斷之所。

三、《一個人的遭遇》(1959)

《一個人的遭遇》是一部獨白式的影片,是謝·邦達爾丘克自導自演的,對話極為簡約而洗練,影片以卓越的造型處理豐富了原小說的內涵。邦達爾丘克後來拍攝了《戰爭與和平》《他們為祖國而戰》,他曾親自參加過衛國戰爭。1956年他曾來我國參加過「蘇聯電影周」期間的活動。

獲1959年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大獎,並獲1960年的列寧獎金。

四、《這里的黎明靜悄悄》(1972)

該片根據鮑里斯·瓦西里耶夫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衛國戰爭時期,准尉瓦斯科夫帶領五位女戰士在廣袤的森林中進行激烈殘酷阻擊戰的故事,該片獲1973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紀念獎、全蘇電影節大獎等,成為一代經典。

五、《熱雪》(1972)

根據蘇聯作家尤里·邦達列夫(Yuri Bondarev)的同名小說改編。

在小說和電影中,蘇軍軍級指揮部的運籌帷幄與連排級反坦克炮兵的近距離作戰並列穿插,是蘇聯六十年代後期戰爭文學中「全景寫作」的體現。

小說與影片的焦點都集中於戰爭的代價:為阻止曼施泰因的坦克集群向斯大林格勒方向的突破,數個反坦克炮兵連必須被犧牲。

六、《他們為祖國而戰》(1975)

影片鮮明而真實地表現了1942年夏季蘇軍在頓河草原上的保衛戰:一支團隊在撤退途中,奉命佔領一個小村後面的十字路口的高地。主人公在戰前從事著不同的職業,戰爭使他們聚集到了一起。經過艱苦卓絕的戰斗,這支團隊完成了佔領高地的任務,保住了團隊的旗幟,但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傷亡十分嚴重。

七、《岸》(1984)

影片以尼基金到漢堡訪問為情節主線,回溯了1945年反法西斯勝利前夕,蘇軍炮兵中尉尼基金在進駐德國時同,當地少女艾瑪的一段戀情。當時的環境使—對年青人的幸福不可能實現,冷戰又把他們分割在兩個世界。到了70年代,東西方實現了對話和交流,這對年近半百的情侶才得以重逢。透過主人公記憶的薄霧,銀幕詩意地層現出年青的蘇聯軍官尼基金和德國姑娘艾瑪的愛情憧憬,以及多年後相逢時珍藏在內心的神奇迷離的夢幻。影片結束時,尼基金懷著對艾瑪的復雜而又痛苦的情感飛離漢堡,機艙中他心臟病發作,在夢游天國彼岸的幻境中死去。

八、《兵臨城下》(2001)

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瓦西里(裘德•洛 Jude Law 飾)是一個威震部隊的神槍手。他的好槍法百發百中,令敵人聞風喪膽。

為了激勵士氣,樹立榜樣,瓦西里的戰友——蘇軍文宣部軍官丹尼洛夫(約瑟夫•費因斯 Joseph Fiennes 飾)在報紙上大量刊登瓦西里的英雄事跡,令瓦西里的形象更為高大。然而,坦妮婭(雷切爾•薇姿 Rachel Weisz 飾)的出現,讓瓦西里和丹尼洛夫都同時迷戀上了這個颯爽女兵。但塔妮婭喜歡的是瓦西里,這讓丹尼洛夫大為妒忌。

另一方面,德軍派出了他們的狙擊手康尼(艾德•哈里斯 Ed Harris 飾),讓同是神槍手的他抗衡瓦西里。在硝煙彌漫的戰場上,瓦西里和康尼開始了鬥智斗勇的決斗。

九、《斯大林格勒》(2013)

1942年秋天,人類史上最慘烈的一場戰爭在寒冷的土地上爆發。德國人穿越伏爾加河抵達對岸斯大林格勒設防固守,蘇聯紅軍與對手展開城市爭奪戰,雙方你來我往,城市化作廢墟焦土,成千上萬人死亡,放眼望去儼然人間地獄。在一次反攻行動中,蘇軍嚴重傷亡,僅有大尉格羅莫夫(彼得·費奧多羅夫 Pyotr Fyodorov 飾)率領的偵察小隊到達對岸,佔領了一棟破爛的建築。他們在建築內發現一名19歲少女卡嘉(瑪麗亞·斯莫爾尼科娃 Mariya Smolnikova 飾)。卡嘉的父母早已死於戰火,由於眷戀自由生長的城市和家園,女孩固守此地,麻木穿梭戰火之中。

十、《紅色幽靈》(2020)

紀念衛國戰爭75周年的主旋律電影,俄羅斯游擊隊的故事。

影片背景是1941年德軍大舉入侵蘇聯,蘇軍大面積潰敗的最艱難階段,一些被打散的紅軍和抵抗群眾組成游擊隊或獨自為戰,英勇抗擊德國軍隊的故事,影片塑造了一個神出鬼沒、槍法精準,令德軍聞之色變的個人英雄,德軍稱為:紅色幽靈。

以上就是關於蘇聯衛國戰爭的影片推薦了,每一遍都很經典,大家可以找來看。

⑷ 問一部動漫電影,忘了叫什麼,隱約記得點結尾好像是一群大蟲子把金色的毛還是什麼東西弄出來救了好像是女主

《風之谷》是宮崎駿的漫畫作品,吉卜力工作室推出的一部動畫電影。該動畫作品改編自宮崎駿連載於《Animage》的同名漫畫。該漫畫自1982年開始,在《Animage》斷續連載了12年之久,至1994年結束,共7冊。動畫版的內容僅只有漫畫版的第一本多一點,而漫畫版的內容也更曲折豐富,有著對戰爭的血腥刻畫和人性的深入探索,與電影版是完全不同的作品。
故事從巨型輸送機墜落在風之谷開始。這架輸送機是多魯美奇亞原本用來載送工業 都市「培吉特」國俘虜。娜烏西卡將夾在殘骸中的少女拉絲黛兒救出,而少女卻要求娜烏西卡將殘骸燒毀。雖然不明其意但為了讓少女安心而答應了,少女隨即死去。隔天在墜落地點發現了跳動著的巨大血管群。那就是在「七日之火」將世界付之一炬的最終兵器「巨神兵」。應該全部成為化石的巨神兵,卻在培吉特市的地下被挖掘出來,而想要征服世界的多魯美奇亞王國將其截走,但不久因其重量在運輸途中墜落了。
獲知了墜落的多魯美奇亞王國的皇女庫夏娜,派出了大批編隊至風之谷。士兵們陸續闖入城中,震天的槍聲,驚慌的娜烏西卡奔至父親房間,發現其父基爾已氣絕。娜烏西卡在盛怒之下,以敏捷的速度將士兵一一擊倒。這時,其師父猶巴出現。「冷靜下來!娜烏西卡。現在打起來的話,谷中就無人能活下去。」
為了谷中人民,娜烏西卡自願做人質和庫夏娜等到培吉特。回到自己房間的娜烏西卡,將牆壁隱藏的樓梯門打開,來到自己的秘密房間。很早以前娜烏西卡發現,這些用從地下500公尺取出的水和干凈無毒的土培養的植物,一株也沒有散發出有毒的瘴氣,即使是劇毒的腐砒草也開出了花朵。但是,照顧它們的人即將離開,只好將植物處理掉沒有其他辦法。
娜烏西卡等人乘坐的大型輸送艇,載著其他人質及糧食向著培吉

風之谷劇照(20張)特出發。途中向其襲擊而來的是駕駛著戰斗艇的培吉特少年阿斯貝魯。他就是墜落在風之谷後死亡的拉絲黛兒的哥哥。
被侵襲的多美吉亞王國的船迅速地墜落。娜烏西卡所乘的輸送艇也早已起火,她和米特移至備用機上。而且,還救了應該憎恨的敵人庫夏娜離開輸送艇。
眼下濃密彌漫,娜烏西卡的戰斗艇慢慢地降落,最後降在被巨木包圍著的水面。回過頭去,庫夏娜的槍卻朝向娜烏西卡指著。
突然,水面搖晃,巨大的王蟲出現。王蟲的眼和娜烏西卡及庫夏娜彼此凝視,伸長觸毛撫摸著娜烏西卡。因為她觸碰到了王蟲心中最深的宇宙。接著無言地,王蟲將阿斯貝魯迷失在活腐海的消息告知娜烏西卡,於是娜烏西卡告別嚇呆了的庫夏娜和城中老伯們,准備去救出阿斯貝魯。 被大群王蟲窮追不舍的阿斯貝魯掉進巨水下的空洞里。尾隨而來的蓑鼠也蜂擁而上。在阿斯貝魯將被蟲吞唑之時,乘著滑翔翼的娜烏西卡如風般的出現。躲過蛇螻蛄的娜烏西卡想救阿斯貝魯時,不小心掉落地面,砂覆蓋娜烏西卡的身體,隨即陷落進去。終於連滑翔翼也一起被砂所吞噬,然而到後來卻有了意外的發現……
離開腐海後,娜烏西卡獲悉培吉特以一隻小王蟲為做誘導大群王蟲到風之谷,於是娜烏西卡徒手與飛行機的乘組員對峙。他把槍指著娜烏西卡,開始展開攻擊。娜烏西卡張開雙臂,朝向運行機運去。受了沖擊的飛行機掉進酸湖中。被拋至地面上的娜烏西卡忍著身上的疼痛向著滿身瘡痍的小王蟲慢慢接近。然後,挺身阻止欲進入酸湖的小王蟲。小王蟲似乎明白了娜烏西卡的心意,小王蟲的眼睛由紅色轉為藍色。小王蟲觸碰著昏倒的娜烏西卡的身體,想要確定什麼似的。
在這段時間王蟲群越來越接近風之谷。娜烏西卡下了決心。然後和小王蟲一起,大群的王蟲群擁過來,站立在她眼前。王蟲群的眼睛閃耀鮮紅的光芒,一步步向前運進而來。然後,在不過一瞬間娜烏西卡的身體被層層包圍,終於看不見了。
霧慢慢散了,在平靜下來的藍色眼的王蟲群里,滿身瘡痍的娜烏西卡躺在其中。
王蟲群中的一隻向娜烏西卡走近。然後,觸毛伸向娜烏西卡的身下將其慢慢抬起。黃金的觸毛散發出無數光之粉。四周都閃耀著光芒。光芒愈來愈強,娜烏西卡慢慢張開了眼睛。奇跡出現了,金黃色的草原朝著娜烏西卡走近。不如在何時,狐松鼠也悄悄回來了。古老的預言成真——這個人,應該身著藍衣,站立在金色的草原上……
故事描述了遭人類破壞後的世界的一些邊緣國家的人類生活。
風之谷是其中一個, 也是一個世外桃源。
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山谷面對大海, 海風的吹向導致能感染的孢子不會吹進山谷。
另一個原因, 是山谷的公主娜烏西卡。
她的智慧和愛心化解了谷民和王蟲之間的多次矛盾。而這矛盾只要爆發一次,就會毀掉這個小國家。實質上看到的故事就是講,人類破壞了自己的家園,然後為了努力恢復自己的家園不惜與新來的勢力火拚。而新來的勢力,看起來邪惡,實際上也沒有人類貪婪。所以就是一句話:人類自己毀了自己,因為人類最貪婪。而在這個片子中,我們看到的邪惡勢力居然是在拯救地球。那麼從現實來講,我認為這就是說地球早一點敲響警鍾都是在幫我們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漫畫內容
生長於風之谷的純真少女娜烏茜卡從一開始就背負著拯救世界的命運。她是希望的代表 及化身,善於「用心捕捉心靈的歌聲」,在人類與蟲族之間架起「心」的橋梁。也是她發現了腐海的秘密:菌類森林並不是有毒物質的來源,相反是在凈化土壤和空氣中的有毒成分,使之結晶化為無毒的無機沙粒。長久以來,王蟲正是森林的守護者,一邊與森林共同生存,一邊阻止無知的人類破壞森林的凈化程式,因而被人類視為天敵,勢不兩立……在蟲的新生世界中,人類是如此軟弱與無助,科學或技術都只會使人類的仇視和廝殺繼續升級。娜烏茜卡要怎樣才能救人類呢?這里的答案是:只有依憑「心」的力量,尊重生命的價值,順應自然的出路,人類才能得以與蟲的世界共存……
1984年的動畫《風之谷》說到這里的確可以告一段落了,然而同時作為漫畫家的宮崎駿並未就此停手,漫畫版的《風之谷》在德間書店動畫情報志《Animage》月刊上,從79年開始連載,歷時13年,中間雖然中斷了兩年,但還是終告完結。
事情原本應該是這樣的:在「火之七日」之後,最後的科學者看到這世界已經無法在短時間內恢復其自然的狀態,於是他們為這世界設計了一個長達千年的凈化程序。(1)蟲類,人造生物,森林的守護者,以蟲糧樹為食,可以在有毒瘴氣中生存,約在一千年內進化出位於其頂點的「王蟲」,一種「個體即群體」智慧無限積累的種族,血液為藍色。(2)菌類,人造生物,凈化者。在森林的最深處,是已凈化了的沉寂世界,菌類、蟲類均不能生存在如此純凈的世界中。(3)現存人類及動物,已接受生體改造之後裔,對「毒」有一定的適應能力,但也絕對不能在純凈的世界中生存,否則便會因這太過純凈的空氣,肺底出血而死。
但娜烏茜卡發現一位陵墓的主人,完整保存有地區原自然生存系統、原科技及藝術的基地,這個陵墓正是出現惡魔的原因。所以娜烏茜卡復活了巨神兵准備和它一起去封印掉產生這些"怪物"的源頭——修瓦之墓。在一路上,娜烏茜卡發現巨神兵只要好好教導,不僅心地善良,而且智力成長也非常驚人。最後她毀掉了陵墓,巨神兵也消失了。巨神兵的犧牲使她痛心疾首,但為了拯救世界她又忍淚離去。故事以一句「無論是多痛苦,一定要活下去……」結束了。
漫畫的《風之谷》並沒有展現千年後的那純凈世界到底將會怎樣。「生命自有其出路」,但在以百萬年為單位的自然進化歷程中,只有幾千年時間的人類將如何面對這樣殘酷的進化呢?所有科技都已丟失,「心」的力量能否幫助人類渡過厄運?
「據宮崎駿說,女主角娜烏茜卡一名是取自荷馬史詩《奧德賽》中的拜阿基亞國公主,同樣是一個有著與眾不同的浪漫氣質和勇氣的少女。《風之谷》的女主角娜烏茜卡也擁有的這一氣質和勇氣,在萬千動漫畫迷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地位,連續十年占據歷代動畫片最佳人氣角色排行榜冠軍之位。
電影版《風之谷》是日本動畫巨匠宮崎駿先生的成名作,1984年全日本公映時引起轟動,劇中獨特的世界觀以及人性價值觀深刻地影響了其後十餘年日本動畫的走向,女主角娜烏西卡更是連續十年占據歷代動畫片最佳人氣角色排行榜冠軍之位,選票通常超過第二名四五倍之多——第二名分別曾為《藍寶石之謎》的女主角娜迪婭以及《城市獵人》中的寒羽良等。宮崎駿也因此片而奠定了他在全球動畫界無可替代的地位,迪斯尼將他尊稱為動畫界的黑澤明。
題材來源
少女娜烏西卡:貝爾納·伊維斯林的《希臘神話小事典》、《堤中納言物語》和《愛蟲姬君》;沙漠場景:《沙的行星》;食性動物覆蓋地球:布萊茵·阿爾迪斯的《地球的漫長午後》,中尾佐助《栽培植物與農耕起源》,宮脅明的《植物與人類——生態社會的平衡》,藤森容一的;戰爭場景:保羅·科瑞爾的《巴爾巴羅紗作戰》、《焦土作戰》。
背景介紹
曾經,人類自以為征服自然,繁榮至極。但自從「七日之火」大戰爭發生後,以繁華為代價的產 業文明就此崩壞。而後約一千年,僅存的少數人類即將被棲息著蟲類的廣大森林「腐海」所征服。在腐海的一角,有一個以海風抵擋蟲類來保護為數只有五百人的小國「風之谷」。娜烏西卡是此谷族長的女兒(原作漫畫中稱為「溫柔且勇敢的風」),她乘著滑翔翼像鳥兒一樣的運行著,是個能和人人害怕的王蟲以心相通,充滿不可思議親和力的女孩。可是野心勃勃的多魯美奇亞人卻想徹底征服世界,為了徹底消滅腐海,竟然攻佔了培吉特,挖掘出了最終兵器巨神兵。而培吉特人為了報仇,竟然以小王蟲為誘餌,想引王蟲來消滅占據風之谷的多魯美奇亞人。面對著戰爭和敵意,面對著瘋狂的王蟲,展開白鳥之翼的娜烏西卡,是否能夠承擔起守衛家園的責任呢?
電影《風之谷》在1984年推出引起了極大轟動,宮崎駿的卓絕名聲也是從這個時期奠定的。電影版的《風之谷》是由宮崎駿同名漫畫改編。因為工作繁忙,漫畫在德間書店的漫畫月刊的連載直到1994年才完成,歷時12年之久。
電影劇本源自漫畫的前三分之一,在《風之谷》中,人與人、人與生物之間的關系成為了全劇的主要元素,女主人公娜烏西卡在這些關系中周旋、斗爭,演繹出一個深入人心的勇敢、細心和堅韌不拔的女英雄形象。而宮崎駿豐富的想像力構造出的一個與現實環境完全不同的世界,遍地的黃沙,古怪的植物、昆蟲,還有代替馬使用的鴕鳥,水上飛機、飛艇等等,完全是一幅幅世界末日後的「真實」景象。漫畫版的《風之谷》共有七卷,與電影恰恰相反,漫畫版的《風之谷》的風格不是明亮、活潑的,而是晦暗、充斥著污穢、罪惡的爾虞我詐的世界,而且劇情之復雜、人物之眾多,堪稱漫畫界的又一「巨著」。《風之谷》漫畫版主要是對人與自然、人的劣根性等尖銳而又矛盾的問題進行探討,有機會能看到這一大作的朋友千萬可別錯過機會啊。據宮崎駿說,女主角娜烏西卡一名是取自荷馬史詩《奧德賽》中的拜阿基亞國公主,同樣是一個有著與眾不同的浪漫氣質和勇氣的少女。《風之谷》的女主角娜烏西卡也擁有的這一氣質和勇氣,在萬千動漫畫迷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地位,以至很長一段時間都占據著「漫畫最受歡迎女性人物」的首位,直至最近才被《新世紀福音戰士》的綾波麗所取代。

閱讀全文

與外國電影焦土作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文電影句子摘抄知乎 瀏覽:339
邵氏經典電影逝世了名人 瀏覽:744
四大美女穿越到現代是什麼電影 瀏覽:659
韓國倫理電影2828 瀏覽:759
獵野人電影完整版結局 瀏覽:336
香港電影心動全部影評 瀏覽:406
國內最好看的愛情電影 瀏覽:97
托尼賈電影大全全集國語版 瀏覽:766
電影女主秧秧 瀏覽:967
向日葵女孩電影名 瀏覽:291
台灣r級成人版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8
怎麼剪切電影視頻 瀏覽:131
女主很悲慘電影 瀏覽:892
老電影越劇全集九斤姑娘 瀏覽:561
香港的第一部功夫電影 瀏覽:399
咱們去電影院看電影吧的英語 瀏覽:566
新紅樓夢電影視頻第六集 瀏覽:435
電影我相信里的歌有哪些 瀏覽:501
恐龍王電影完整版中文版 瀏覽:452
韓國美女來中國相親的電影 瀏覽: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