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瘋狂的石頭的主題與影評
這部影片「給漆黑一片的中國低成本電影市場,照個大亮。《石頭》的語感完全是電影化的、視聽化的,而不是中國電影擅長並牢牢抓住不放的『小說、散文甚至詩歌』的傳統範式。它有意調動了方言的特殊幽默感,講的都是動盪大都會里的小人物喜劇,都有著密集而生動的閃光細節。中國電影需要更多的寧浩。(北京影評人老晃評)
《瘋狂的石頭》對中國電影界的意義絕對大於這部影片本身的價值。且不論影片藝術上的優缺點,單看電影呈現給觀眾的精神面貌,是一種具有氣勢的,一種鮮活的生命感覺;這種感覺是用金錢、名氣、資歷、政績工程、邊緣題材等等急功近利的手段所無法獲取的,而上述這些浮躁的名詞正在覆蓋著中國電影的方方面面,迫使普通觀眾對中國電影漸行漸遠。(鳳凰網特約撰稿人張嘯濤評)
《瘋狂的石頭》是一部純粹的娛樂商業電影,它並沒有想表達什麼過於深刻的主題,僅僅是為了單純的娛樂觀眾。相比之下,中國電影長久以來相當缺乏趣味性,電影人大都固步自封,多數認定藝術品質才是影片的唯一標准,而大大忽視了電影的產業特性。多年來中國電影只有一個馮小剛能夠適時推出合乎觀眾口味的電影,用低成本換回大收益,事實證明中國已經不缺少能夠拍攝高水準藝術片的人才,而恰恰缺少的是能把握市場脈絡拍出成功商業電影的人才。不要以為商業片比文藝片好拍,拍一部垃圾商業片自然很容易,但要拍出一部能讓觀眾喜歡的商業片決非這么簡單。(騰訊網眉間尺評)
同行評價
《瘋狂的石頭》不像是一部內地電影,寧浩對幽默的把握在香港電影中都極少出現。(陳可辛評)
想做到聰明需要的是智慧和經年的積累,寧浩有非常出色的駕馭細節的能力,法國新浪潮、義大利新寫實主義和昆汀的黑色影片都在這里有所體現,導演將這種當代流行的拼貼藝術方式運動得十分到位。(黃建新評)
《瘋狂的石頭》是一部非常自由的影片。(陸川評)
『貳』 感人的國產電影(會讓人哭的那種)
1、《失孤》
《失孤》是2015年的華誼兄弟製作的一部「打拐」題材的電影,由彭三源自編自導,劉德華、井柏然、吳君如等主演。
影片講述了1998年,雷澤寬兩歲的兒子雷達丟了,雷澤寬開始了長達十四年的尋子之路。
一路上雷澤寬歷經艱辛,還認識了四歲時被拐修車小伙曾帥。雷澤寬幫曾帥找到了失散多年的親人,帶著曾帥送他的導航儀繼續自己的尋子之路。
2、《唐山大地震》
影片《唐山大地震》是根據張翎的小說《餘震》改編而成,由導演馮小剛執導。徐帆、張靜初、李晨、陳道明、陸毅、張國強和陳瑾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10年7月12日在中國河北省唐山市舉行全球首映式。
電影描述1976年發生在中國唐山的7.8級大地震中,一位母親只能選擇救姐弟之一。母親最終選擇救了弟弟,但姐姐卻奇跡生還,後被解放軍收養,32年後家人意外重逢,心中的裂痕等待他們去修補的悲感情節,再一次勾起了當代人們對那一段慘痛災難的回憶。
3、《忠犬八公的故事》
影片《忠犬八公的故事》改編自1925年發生在日本的真實故事,由萊塞·霍爾斯道姆執導,理查·基爾、瓊·艾倫和薩拉·羅默爾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09年8月8日在故事的原型故鄉日本率先上映。
影片講述一位大學教授收養了一隻小秋田犬,取名「八公」。之後的每天,八公早上將教授送到車站,傍晚等待教授一起回家。
不幸的是,教授因病辭世,再也沒有回到車站,然而八公在之後的9年時間里依然每天按時在車站等待,直到最後死去。
4、《一個都不能少》
《一個都不能少》是1999年上映的一部劇情片,根據施祥生小說《天上有個太陽》改編,由導演張藝謀拍攝。
該片使用一班非專業演員製作一出像紀錄片的電影,故事主題是關於農村、貧窮及文盲的問題,在該片中張藝謀保留了演員本身的名字。本片獲得十項國際電影獎項,包括金雞獎、聖保羅國際電影節和威尼斯電影節的金獅獎。
5、《親愛的》
《親愛的》是2014年出品的一部「打拐題材」電影,由陳可辛執導,張冀編劇,趙薇、黃渤、佟大為、郝蕾、張譯等主演。
電影主演講述以田文軍為首的一群失去孩子的父母去尋孩子以及養育被拐孩子的農村婦女李紅琴如何為奪取孩子做抗爭的故事。
『叄』 《人潮洶涌》:如果可以重來,建議給這部電影改個名字,你怎麼看呢
不經意間,連劉德華都早已到花甲的年紀。那一個守候我們四十年,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一直紅到現在的劉德華也年紀大了。在娛樂圈,有一些人老了會挑選退出熒幕,在他人的口耳相傳中變為故事,但也有一些人。
就如劉德華,依然像年輕時代一樣全力工作中在一線,用一部接一部的著作讓觀眾重新了解他,掌握他,而且鍾愛他。劉德華在大熒幕中的第二次失去記憶,前一次在《拆彈專家2》中他解救了香港,而此次在《人潮洶涌》中他又再度解救了自身。
也許有一些影片是拍給過路人看的,而有一些著作則是拍給粉絲看的,就如《人潮洶涌》一樣,他使我們找到了真正的劉德華,找到了勤奮的肖央,找到了遺珠黃小蕾,還找到了早已被逐漸遺忘的老港片追憶。另外,它還使我們看到了中國電影人的堅持不懈和團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