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好看的中國農村題材老電影
好看的中國農村題材老電影有《男婦女主任》、《美麗的大腳》、《秋菊打官司》、《留守孩子》、《咱們的牛百歲》、《人生》、《兩個人的嘉賓》、《一個都不能少》、《喜盈門》、《月亮灣的笑聲》等等。
2. 60年代農村題材的老電影片名
60年代農村題材的老電影包括《我們村裡的年輕人》、《李雙雙》、《青松嶺》和《小二黑結婚》等。
在60年代的中國電影史上,農村題材占據了非常重要的位置,這與當時的社會背景和文化政策息息相關。那時,新中國成立後不久,農村的生產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都被敏銳的電影工作者捕捉到,並通過銀幕展現給廣大觀眾。
《我們村裡的年輕人》是一部非常典型的60年代農村題材電影,它講述了一群年輕人在農村建設中揮灑青春、艱苦創業的故事。這部電影不僅展現了農村的風土人情,更通過年輕人的奮斗,傳遞出積極向上、努力拚搏的時代精神。
另一部電影《李雙雙》則通過女主角李雙雙的形象,展現了農村婦女的獨立自主和積極向上。李雙雙在電影中不畏強權,敢於與不正之風斗爭,她的形象深入人心,也成為了那個時代女性的楷模。
《青松嶺》以農村的階級斗爭為背景,講述了村民們在黨的領導下,與地主階級進行堅決斗爭的故事。這部電影充滿了革命的激情和鬥志,是那個時代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最後要提到的是《小二黑結婚》,它根據趙樹理的同名小說改編,通過幽默詼諧的方式,展現了農村青年的愛情生活和社會風貌。這部電影在當時深受觀眾喜愛,也為中國農村題材電影的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
這些60年代的農村題材老電影,不僅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更是那個時代的生動寫照。它們通過銀幕上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那個時代的風采和精神面貌。
3. 國產老電影目錄大全)
▌
001
電影《紅石鍾聲》▼
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
導演: 傅傑 / 編劇: 房純如/楊舒慧
主演: 田丹/於紹康/齊桂榮/魯非/黃魁
類型: 劇情(99分鍾)
簡介: 五年前,郭長青從紅石村調到富屯來當領導,在他的領導下,富屯真的富了。但原本紅紅火火的紅石村卻因為隊長車富滿足於現狀,生產開始停滯不前。
電影《紅石鍾聲》1966(中國大陸)▲
▌
002
電影《山村新苗》▼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出品
導演: 章超群 / 編劇: 包蕾/章超群
類型: 動畫紀錄片
簡介: 影片表現了農村少年兒童以行政村建隊的好處,以及在黨、團組織的關懷和帶領下,少先隊員們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參加了三大革命的實踐和生動豐富的社會活動,從而使他們在德智體各方面都得到了發展。
動畫片《山村新苗》1966(中國大陸)▲
▌
003
電影《新媳婦來了》▼
西安電影製片廠攝制
導演: 劉斌
編劇: 甘肅省武威專區人民歌舞劇團
主演: 劉淑慧/雷月秀/趙滋萍/成子龍
類型: 喜劇/短片(28分鍾)
簡介: 王大娘的兒子王志良今天辦喜事,新媳婦是紅旗隊的巧紅姑娘。巧紅初中畢業回鄉務農,干農活、搞科學實驗樣樣都是能手。
電影《新媳婦來了》1966(中國大陸)▲
▌
004
電影《老保管》▼?
西安電影製片廠攝制
導演: 劉斌
編劇: 甘肅省武威專區人民歌舞劇團
主演: 姚長安/陳文玲/盧毓芳/張福信
類型: 劇情/短片(37分鍾)
簡介: 生產隊里的農具保管員包老爹,工作認真負責,一絲不苟,把集體利益看得比什麼都重。
電影《老保管》1966(中國大陸)▲
▌
005
電影《一串項鏈》▼
西安電影製片廠攝制
導演: 吳村
編劇: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歌舞劇團
主演: 紀健/文茂吉(藏族)/朱冬燕
類型: 戲曲/短片(33分鍾)
簡介: 女兒丹木朵快要結婚了,母親扎西吉決定要把辛苦積攢下來的牛毛賣掉,給丹木朵買一串紅艷艷的珊瑚項鏈。她認為結婚是女兒一生中的大事,可得體體面面的。
電影《一串項鏈》1966(中國大陸)▲
▌
006
電影《哈爾濱之夏》▼
長春電影製片廠攝制
導演: 榮磊 / 類型: 戲曲
簡介: 講述1965年8月,在哈爾濱市工人文化宮舉行了黑龍江省第五屆「哈爾濱之夏」音樂舞蹈觀摩演出會的故事。
電影《哈爾濱之夏》1966(中國大陸)▲
▌
007
電影《青春紅似火》▼
八一電影製片廠攝制
導演: 王蘋
主演: 洪萬生/王志剛/柳成/胡去非
類型: 舞台藝術(88分鍾)
簡介: 在工地上,王傑所在的部隊正在為一項國防項目緊張地施工。王傑在勞動中被瀝青嚴重燙傷,但仍不肯休息,最後硬是讓指導員逼回了駐地,指導員還命令通訊員小張好好「看著」王傑。可就在小張接電話的工夫......
電影《青春紅似火》1966(中國大陸)▲
▌
008
電影《女飛行員》7.0▼
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
導演: 成蔭/董克娜 / 編劇: 馮德英
主演: 許燕/李玲修/陳祖榮/哈子剛/趙振濤
類型: 劇情(118分鍾)
簡介: 一個美好的春天。一群歡快健壯的女青年,正在某空軍機關整裝待發,她們是來學習飛行的,也是新中國未來的第一批女飛行員。在這群學員中,有個穿著陸軍軍服、熱情奮發的女戰士,顯得格外英姿颯爽,她叫林雪征,是革命烈士的後代,共產黨員,長期在革命部隊受過鍛煉。
電影《女飛行員》1966(中國大陸)▲
▌
009
電影《雁鴻嶺下》▼
長春電影製片廠攝制
導演: 常甄華 / 編劇: 楊佩瑾
主演: 史建/趙文瑜/白德彰/張圓/陳燕
類型: 家庭(76分鍾)
簡介: 在祖國南方某地雁鴻嶺,流傳著許多紅軍英雄的革命故事。在雁鴻嶺下,有一所鐵路職工子弟學校,五年級小學生楊青琥和他的小夥伴們,經常到雁鴻嶺進行「軍事演習」。
電影《雁鴻嶺下》1966(中國大陸)▲
▌
010
電影《天天向上》▼
長春電影製片廠攝制
編導: 於彥夫
主演: 朱德承/劉德敏/趙振肖/郭少君
類型: 京劇/兒童(76分鍾)
簡介: 影片通過描述某學校對思想活躍敢於提出問題的學生的所採取的不同的態度,強調和說明了在學校教育中,必須貫徹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因材施教。
電影《天天向上》1966(中國大陸)▲
▌
011
電影《借牛》▼
珠江電影製片廠攝制
導演: 劉欣
主演: 李羅克 / 童金鍾 / 姚美文
類型: 戲曲(76分鍾)
簡介: 劉大伯為公社養牛。春耕大忙時節,女兒春花趕回娘家,借牛耕婆家的自留地。劉大伯見女兒回來,欣喜異常。但他愛社如家,愛牛如命,不肯把公家的牛借給女兒,女兒十分傷心。春花媽心疼女兒,瞞著老頭子偷偷把牛借給了女兒。
電影《借牛》1966(中國大陸)▲
▌
012
電影《送糧》▼
珠江電影製片廠攝制
導演: 林嵐
編劇: 《送糧》創作組
主演: 金瓊貞/李祥林/黃劍雄/趙菊元
類型: 劇情/戲曲(76分鍾)
簡介: 1934年秋,紅軍主力北上抗日,留在大別山的游擊隊繼續堅持斗爭。在蔣匪幫實行「三光政策」、嚴密封鎖的情況下,山裡的游擊隊遇到了缺糧的困難。貧農賀大嫂依靠鄉親們,積極籌集糧食,讓自己的丈夫賀吉標給游擊隊送去。
電影《送糧》1966(中國大陸)▲
▌
013
電影《他們在成長》▼
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攝制
導演: 天然/趙煥章 / 編劇: 費禮文
主演: 虞桂春/李明/唐學芳/姚代冰/金肇渠
類型: 劇情(76分鍾)
簡介: 講述「長江」發電廠擴建工地的小組長李小松,研究成功了代替手工操作的「電動坡口機」的故事。
電影《他們在成長》1966(中國大陸)▲
.
注: 片名後面黑數字為豆瓣評分
本文內容部分資料來源:網路
本文資料整理編輯:本色影像
1918
4. 找一部八十年代的老電影,國產喜劇
1. 《許茂和他的女兒們》(1981):這部電影講述了老農許茂和他的四個女兒在農村生活中的種種趣事,展現了那個時代中國家庭的溫馨與幽默。
2. 《月亮灣的笑聲》(1981):本片以鄉村生活為背景,通過一系列輕松詼諧的故事,表現了農村人民的智慧和樂觀精神。
3. 《喜盈門》(1981):這部電影以一個家庭的故事為主線,展現了80年代初中國農村生活的美好變化和家庭關系的和諧。
4. 《喜鵲嶺茶歌》(1982):影片以茶農的生活為背景,通過一系列喜劇情節,展現了當時中國農村社會的風貌。
5. 《咱們的牛百歲》(1983):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普通農民牛百歲的故事,以幽默的方式反映了農村生活的多個方面。
6. 《鼓鄉春潮》(1983):影片描繪了湖南鼓鄉的風土人情,通過一系列生動的故事,展現了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
7. 《月亮灣的風波》(1984):本片以月亮灣村為背景,講述了一群農村人在改革開放初期面臨的一系列波折和笑話。
8. 《瞧這一家子》(1979):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大家庭的喜怒哀樂,體現了70年代末中國家庭的日常生活。
9. 《甜蜜的事業》(1979):影片講述了一對青年農民在改革開放初期創業的故事,充滿了樂觀和幽默。
10. 《她倆和他倆》(1979):這部電影以兩個家庭為線索,展現了當時中國社會的家庭關系和婚姻觀念。
11. 《小字輩》(1980):本片講述了一群年輕人在工廠里的生活故事,反映了80年代初中國工人階級的精神面貌。
12. 《赤橙黃綠青藍紫》(1982):影片通過一個家庭的故事,展現了80年代初期社會生活的多彩多姿。
13. 《鍋碗瓢盆交響曲》(1983):這部電影以一個普通家庭的生活為背景,通過幽默的情節展現了家庭生活的樂趣。
14. 《小小得月樓》(1983):本片講述了一群孩子在得月樓酒店的有趣經歷,充滿了童真和歡樂。
15. 《快樂的單身漢》(1983):影片以單身漢的生活為線索,展現了當時中國城市青年的生活狀態。
16. 《郵緣》(1984):這部電影以郵政工作為背景,通過一系列溫馨的故事,展現了人與人之間的美好情感。
17. 《阿混新傳》(1984):本片講述了一個名叫阿混的年輕人的故事,以幽默的方式反映了城市青年的生活態度。
18. 《黑炮事件》(1986):這部電影講述了一位普通人在尋找丟失的象棋棋子「黑炮」過程中發生的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
19. 《頑主》(1988):影片講述了一群年輕人在改革開放時期追求夢想和愛情的故事,充滿了時代特色和幽默感。
20. 《哥們發財記》(1988):這部電影講述了一群朋友共同努力,最終實現發家致富的故事,展現了當時中國社會的創業精神。
5. 求國產老電影,東北農村題材的。類似李保田主演的《過年》這種。。。。。最好是以東北的冬天為背景
《天堂之路》反映農村打工妹回鄉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
《追你到天邊》是講一個典型的農村婦女為自己的兒子報仇的故事,既感人又好看
《荔枝紅了》是一部反映農村幹部現實生活的故事影片
《會說話的風箏》是反映兒童生活的影片,但也是反映農村生活的影片,也值得一看
《證書》一部反映農村現實生活的電影
《果實》一部勾勒陝北農村風情畫卷的影片
《燕銜泥》新農村題材電影,講述了一個性格剛強的村支書張占廷帶領村民舍棄令全村人發家致富的小煤礦,進行轉型發展旅遊的真實事件。
《桃花村》是一部反映社會主義新農村題材的電影
《聖水湖畔》 20集電視連續劇 講述了一個保護耕地、樹立糧食安全意識的故事。
《稻花飄香的季節》 二十集電視連續劇 本劇——以江漢平原上由兩個行政小村並村後的變革與發展為主題。反映當代農村生活的影片
《山的那一邊》 這是講述一名公僕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故事。
《燒鍋屯鍾聲》8集農村題材連續劇 為貫徹「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組織部副部長楊天虹進駐燒鍋屯,為村民先後解決了集資款、土地、失學兒童等一系列問題,燒鍋屯終於有了掌聲與笑聲。
《山坳里的庄戶人家》是一部農村題材的二十二集電視連續劇,該劇故事發生在六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中國農村
《年年月月日日》一部反映農村青年農民的生活
《莊稼院里的年輕人》是一部反映農村改革開放奔小康過程的現實題材作品
反映80年代農村題材的電影:
《生財有道》
《月亮灣的笑聲》
《喜盈門》
《咱們村裡的年輕人》
相信至今仍為人們所記得。這些電影,影響了無數人,對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村人思想觀念的轉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6. 有哪些講述經典農村題材的老電影
1. 《喜盈門》以其溫馨的鄉村生活為背景,展現了一個個平凡而又充滿人情味的家庭故事。
2. 《咱們的牛百歲》以農村老牛為線索,描繪了農耕文化與人情倫理的交織,讓人回味無窮。
3. 《咱們的退伍兵》以退伍軍人的回歸農村為切入點,展現了軍人與土地的深情厚誼,那份質朴的愛國情懷讓人動容。
4. 《張燈結綵》的熱鬧場景,如同一幅生動的民俗畫卷,傳遞著鄉村節日的喜慶氣氛。
5. 《冤家路寬》講述的是農村鄰里之間的糾葛與和解,它以細膩的情感描繪,讓觀眾在歡笑與淚水中體驗到農村生活的酸神橋甜苦辣。
6. 《我們村裡的年輕人》聚焦青年人的成長,他們的夢想與追求,如同農村的希望之光。
7. 《青松嶺》與《槐樹庄》則以自然景觀為背景,展現農村生活的寧靜與和諧,每一幀畫面都彷彿是一首田園詩。
8. 《艷陽天》和《北國江南》則帶我們領略了不同地域的農村風貌,以及其中蘊含的豐富文化內涵。
9. 《江山多嬌》以壯麗的農村風光為載體,講述了人與自然的共生共榮,而《暴風驟雨》則以農村改革為題材,揭示了歷史的變遷與人性的光輝。
10. 《男婦女主任》以其獨特的農村視角,展現了村民們幽默而又質朴的生活態度。
這些電影不僅記錄了農村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反映了社會變遷和人文關懷。它們以電影語言詮釋了農村的美麗與哀愁,幽默與深沉,是值得我們反復品味的文化遺產。
7. 有哪些講述經典農村題材的老電影
電影《喜盈門》
影片《喜盈門》講述了中國農村改革初期,農民家庭為改變貧困生活狀況而努力奮斗的故事,以真實細膩的筆觸描繪出農村生活的喜怒哀樂。
電影《咱們的牛百歲》
《咱們的牛百歲》展現了農村改革過程中,農民面對挑戰與機遇的堅韌與智慧,通過牛百歲這一角色的塑造,表現了農民在新時代中的奮斗精神。
電影《咱們的退伍兵》
影片聚焦於農村退伍軍人的生活,描繪他們在家鄉重新開始,克服困難、融入鄉村建設的歷程,展現出退伍軍人對農村發展的獨特貢獻。
電影《張燈結綵》
通過《張燈結綵》的鏡頭,觀眾能夠感受到農村節日的熱鬧與溫馨,影片用輕快的節奏和生動的場景,展現了農村人民對生活的熱愛與期待。
電影《冤家路寬》
《冤家路寬》以農村生活為背景,講述了一對曾經的冤家在共同經歷生活波折後,逐漸理解和接納彼此的故事,展現農村人際關系的復雜與溫情。
電影《我們村裡的年輕人》
影片《我們村裡的年輕人》關注農村青年的命運與選擇,通過他們的視角展現農村現代化進程中的挑戰與機遇,激勵年輕一代勇於追夢。
電影《青松嶺》
《青松嶺》以生動的故事情節,描繪了農村生態環境與農民生活的緊密聯系,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性。
電影《槐樹庄》
影片《槐樹庄》通過槐樹這一象徵物,深刻反映了農村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之間的碰撞與融合,展現了農村文化的獨特魅力。
電影《艷陽天》
《艷陽天》以鄉村景色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繪和豐富的人物形象,展現了農村生活中的喜悅與哀愁,傳遞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電影《北國江南》
影片《北國江南》融合了北方與南方的鄉村特色,通過對比與融合,展現了中國農村地域文化的多樣性與獨特性,呈現一幅幅動人的鄉村畫卷。
電影《江山多嬌》
《江山多嬌》以農村風光為背景,通過自然景觀與人文故事的結合,展現了中國農村的美麗與富饒,傳遞出對家鄉的熱愛與贊美。
電影《暴風驟雨》
影片《暴風驟雨》通過描繪農村自然災害的沖擊與農民的抗爭,展現了農村社會的韌性和人民的堅強意志,傳遞出對生命與自然的敬畏。
電影《男婦女主任》
《男婦女主任》以農村基層幹部的角色為切入點,展現了他們在農村治理中的智慧與辛勞,強調了農村發展與治理的重要性和復雜性。
8. 七八十年的國產喜劇片,農村題材的都有哪些
1,《月亮灣的笑聲》,上映時間:1981年。
《月亮灣的笑聲》是徐蘇靈執導的喜劇片,張雁、仲星火等出演,於1981年在中國大陸上映。該片講述了老實本分的農民江冒富在十年動亂時期幾起幾落的坎坷經歷,以及拔亂反正後農村生活的新氣象。
2,《甜蜜的事業》,上映時間:1979年。
《甜蜜的事業》是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謝添執導的喜劇影片,由馬琳、凌元、李秀明、李連生主演,於1979年上映。該片講述了農村婦女唐二嬸在田大媽的幫助下,摒棄落後的傳統觀念,樹立計劃生育、男女平等的社會主義新風尚的故事。
3,《小小得月樓》,上映時間:1983年。
《小小得月樓》是由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盧萍執導的一部蘇州話的喜劇電影,是由毛永明,陸辰生,顧薌,葉霞珍等主演,於1983年上映。影片講述的是改革開放初期,蘇州的一群青年開辦飯店「小小得月樓」的故事。
4,《瞧這一家子》,上映時間:1979年。
《瞧這一家子》是由北京電影製片廠出品,王好為執導,陳佩斯、陳強等主演的喜劇片,於1979年上映。影片講述了毛紡廠車間主任老胡,女兒嘉英是車間的擋車工,與車間的修理工鬱林相戀,兒子嘉奇是文工團演員,一次他和大阮,張嵐逛公園時,奮不顧身去救根本沒落水的孩子。
5,《二子開店》,上映時間:1987年。
《二子開店》是王秉林執導的喜劇電影,由陳強、陳佩斯主演,於1987年6月13日在中國上映。該片是喜劇系列片《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第二部,講述了待業青年二子和朋友們自謀職業,開辦個體旅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