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一部電影的名字,關於法國一奢侈的王妃的
《絕代艷後》
我現在還記得她們挑選裙子的畫面
還有他們的田園也很美
皇宮的苦悶讓瑪麗想找個宣洩的出口,除了與菲爾遜的戀曲之外,她積極尋找娛樂,所以她參加很多皇室外的宴會,喬裝偷偷摸摸讓她享樂其中;與生俱來的美貌和貴族優越感,讓她對服裝鞋子珠寶需索無度,因為從小生長在皇宮之內,不懂人間疾苦,國庫都讓她拿去做衣服,買珠寶,還有賭博,因此有了歷史上著名的「項鏈事件」,法國人稱這個奧地利籍的皇後為「赤字皇後」。雖然後來證明「項鏈事件」的瑪麗皇後是無辜的,卻讓她聲望下跌,而且這時候法國的民間正在醞釀一股反皇室的氣氛,瑪麗這時就成了眾矢之的。
法國大革命的期間,一堆人說「把那個奧地利的女人趕出去」「殺死她,她是魔女」「都是她,害的我們這么窮」,皇室這時又不肯召開三級會議,民怨越來越高漲,這時路易十六與瑪麗打算逃出法國境內去避風頭,菲爾遜幫助逃亡,但是卻在法國邊境維洛那被逮個正著,被押回巴黎囚禁,在路易十六被處斬之後,她也被交付審判而且送上斷頭台。她在被處刑之前,不小心踩到了劊子手的腳,還因此跟劊子手說聲抱歉。
❷ 求電影 說一女嫁給皇帝,拯救了自己的國家
一千零一夜 (1974)
導演: 皮埃爾·保羅·帕索里尼
編劇: 皮埃爾·保羅·帕索里尼 / 達契婭·馬萊伊尼
主演: 尼納托·達沃力 / 弗朗哥·西蒂 / Franco Merli / Tessa Bouché / Ines Pellegrini
類型: 劇情 / 喜劇 / 奇幻
製片國家/地區: 義大利 / 法國
語言: 義大利語
上映日期: 1974-06-20
片長: 130 分鍾 / 155 分鍾(戛納電影節)
又名: 阿拉伯之夜 / 帕索里尼生命三部曲之一千零一夜 / 天方夜譚 / 阿拉伯神女 / A Thousand and One Nights / Arabian Nights / Flower of the Arabian Nights
一千零一夜的劇情簡介 · · · · · ·
故事講述天真的窮小子阿拉丁(尼納托·達沃力 Ninetto Davoli飾)愛上了一個女奴蘇瑪洛(伊娜絲·佩萊格里尼 Ines Pellegrini飾),成為她挑選的新主人。蘇瑪洛帶他初嘗性愛的快樂,並給他講書上描述的各種情色故事。不久嫉妒的奴隸主搶走了蘇瑪洛,阿拉丁四處尋找著她,並在路上聽到了旅行者們向他講述的各自或悲情或浪漫的愛情故事。
由「後新現實主義時代」導演皮埃爾·保羅·帕索里尼執導的影片《一千零一夜》是帕索里尼「生命三部曲」的最後一部,前兩部為《十日談》和《坎特伯雷故事》。影片以正面肯定的方式對性愛民俗和同性戀加以描述,把阿拉伯民間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古老而傳奇的故事搬上銀幕。本片榮獲1974年第27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團大獎,並入圍1974年第27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❸ 柯爾斯滕·鄧斯特(Kirsten Dunst)演過一位奢靡的法國皇後,那部電影的名字是什麼
絕代艷後/瑪麗-安托瓦內特 Marie Antoinette (2006)
劇情簡介:
索菲亞·科波拉執導的新片《絕代艷後》(Marie-Antoinette),根據安東尼婭·弗雷澤的書作改編,講述了一位風華絕代的女性——法國王後瑪麗·安托瓦內特的傳奇一生。雖然出生於奧地利皇室,貴為法國王後,錦衣玉食,但她卻是歷史上受非議、誤解和謾罵最多的女性之一。
瑪麗·安托瓦內特是奧地利皇帝弗蘭茨一世的女兒,14歲就入主法國凡爾賽宮,19歲成為了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的王後。影片展現了法國大革命前凡爾賽宮內種種的頹廢、奢靡與陰謀。揮霍無度、放盪不羈的瑪麗王後,導致法國在18世紀七八十年代債台高築,從而最終導致法國大革命的爆發和君主制的推翻,而瑪麗王後本人也於1793年10月被送上了斷頭台……
詳情見
http://allmov.mtime.com/movie/23523/main.html
❹ 瑪麗·安托瓦內特相關電影
索菲亞·科波拉的電影Marie Antoinette,以法國王後瑪麗·安托瓦內特的生平為藍本,是一部描繪奢華與悲劇的劇情傳記片。影片講述了一位14歲即成為法國王後的奧地利公主,她的傳奇人生與凡爾賽宮的浮華背後隱藏的頹廢與動盪。
影片中,克爾斯滕·鄧斯特飾演的瑪麗,美麗且天真,卻在宮廷的權力斗爭中成為犧牲品。她與木訥的路易十六(未提及演員)的婚姻,以及與瑞典貴族菲爾遜(J Jamie Dornan飾)的浪漫關系,都展現了她情感世界與政治責任的沖突。瑪麗的揮霍無度和對奢華的追求,最終導致法國大革命的爆發,她本人的命運也走向了悲劇的結局,於1793年被送上斷頭台。
另一部關於瑪麗·安托瓦奈特的影片是伊夫·西莫諾執導的,由卡琳娜·瓦內薩等演員出演,著重展現了她的奢華生活與歷史地位,以及她在法國大革命中的命運變遷。兩部作品都從不同角度揭示了這位艷後復雜而充滿爭議的一生。
瑪麗·安托瓦內特(Marie An-toinette 1755.11.2~1793.10.16),原奧地利帝國公主,生於維也納,是羅馬帝國皇帝弗朗索瓦一世與奧地利女王瑪麗亞·特蕾西亞,第十五個孩子(最小的女兒,她還有一個弟弟)。1755年11月2日出生在維也納霍夫堡皇宮。她被取名為瑪麗亞·安東尼亞·約瑟芬·約翰娜(Maria-Antonia-Josepha-Johanna)。 瑪麗亞是以紀念聖母瑪麗亞, 安托瓦內特是紀念帕多瓦的聖安東尼, 約瑟芬是紀念她的哥哥約瑟夫大公,約翰娜是紀念傳教士聖約翰。 一位大臣是這樣描述這個新生兒的:「一個嬌小但完全健康的女大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