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熱門電影 > 大劉科幻電影大全

大劉科幻電影大全

發布時間:2025-02-23 18:19:38

⑴ 大劉和何夕有哪些經典的科幻小說

1999年: 6月:《鯨歌》(《科幻世界》)
《微觀盡頭》(《科幻世界》)
7月: 《宇宙坍縮》(《科幻世界》)
10月:《帶上她的眼睛》(《科幻世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一等獎
2000年: 2月:《地火》(《科幻世界》):後收錄於《中國九十年代科幻佳作集》
7月:《流浪地球》(《科幻世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特等獎,後收錄於《2000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
2001年: 1月:《鄉村教師》(《科幻世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讀者提名獎,後收錄於《2001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
3月:《混沌蝴蝶》(《科幻大王》)
4月:《微紀元》(《科幻世界》)
8月:《全頻帶阻塞干擾》(《科幻世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後收錄於《2001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
2002年: 1月:《中國太陽》(《科幻世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後收錄於《2002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
《夢之海》(《科幻世界》):「大藝術」系列之一
《朝聞道》(《科幻世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讀者提名獎,後收錄於《2002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
6月:《天使時代》(《科幻世界》):又名《波斯灣飛馬》
9月:《魔鬼積木》(《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長篇
11月:《吞食者》(《科幻世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讀者提名獎
2003年: 1月:《超新星紀元》(作家出版社):長篇。
2月:《文明的反向擴張》(《科幻世界》):科幻專題文章
3月:《詩雲》(《科幻世界》):又名《李白》,「大藝術」系列之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讀者提名獎,後收錄於《2003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
8月:《光榮與夢想》(《科幻世界》)
9月:《地球大炮》(《科幻世界》):又名《深井》,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後收錄於《2003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
12月:《思想者》(《科幻世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讀者提名獎,後收錄於《2003年度中國最佳科幻小說集》
2004年: 3月:《圓圓的肥皂泡》(《科幻世界》)
6月:《球狀閃電》(《科幻世界星雲》):長篇。
《 當恐龍遇上螞蟻》(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又名《白堊紀往事》,長篇。
12月:《鏡子》(《科幻世界》):榮獲本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
2005年: 1月:《贍養上帝》(《科幻世界》)
8月:《歡樂頌》(《九州幻想》,「大藝術」系列之三)
11月:《贍養人類》(《科幻世界》)
2006年: 1月:《山》(《科幻世界》)
5月:《三體》 (連載於《科幻世界》2006.5~2006.12):長篇
2007年: 1月: 《三體》 (重慶出版集團 重慶出版社):長篇單行本
2008年: 5月:《三體II:黑暗森林》(重慶出版集團 重慶出版社):長篇;2007年底寫作完成,與《三體》分別為《地球往事》三部曲的第一部和第二部。
<未發表作品>
《中國2185》 長篇
<隨筆文論>
第一代科幻迷的回憶
被忘卻的佳作
遠航!遠航!
《東京聖戰》和《冷酷的方程式》
理想之路--科幻和理想社會
我們是科幻迷
文明的反向擴張
從雙獎看當代美國科幻
混沌中的科幻
消失的溪流——八十年代的中國科幻
快樂的科幻
SF教――論科幻小說對宇宙的描寫
在2001年銀河獎大會上的講話
科幻與幻想的對決
被忘卻的佳作
初學者如何寫科幻
從大海見一滴水——對科幻小說中某些傳統文學要素的反思
答復說書人——劉慈欣關於科幻創作的回答
給《星雲》的文章——關於科幻的一些思考
無奈的和美麗的錯誤--科幻硬傷概論
消失的溪流——八十年代的中國科幻
越小越好
在2001年銀河獎大會上的講話
築起我們的金字塔——由銀河獎想到的
回答小作家雜志的采訪
劉慈欣關於「星雲獎」的一些介紹
掐頭去尾看雨果獎
近期在美國主流科幻中常出現一些的奇特作品
珊瑚島上的死光

⑵ 中國拍的科幻大片多傳遞些正能量!在地球上好好的維護地球和平!身體健康身強體壯的人覺得每天都很美好!

科幻大片真的是傳遞正能量嗎?《流浪地球》的熱播,在眾多媒體的推波助瀾下,中國掀起了科幻熱浪,「帶著地球逃離太陽系」也成為大家作為國人引以自豪的救世切入點。
看過大劉科幻小說的人應該不會如此認為吧——除了帶地球逃離,還有其他辦法嗎?大劉的科幻小說把人性揭露得淋漓盡致,挽救地球的都是名不經傳的小人物。《鄉村教師》(改編成《瘋狂的外星人》)中,正是患絕症的鄉村教師,在臨死之前填鴨式教授學生的牛頓定律將地球從外星人奇點炸彈下救出。而救世主卻因極度經濟貪窮和與社會愚昧的格格不入,被學生草草下葬,陪伴他的只有兩盒粉筆和一本看爛的書。直到最後從學生寫在墓碑上稚拙的粉筆字,才知道老師姓李。「用不了多長時間,這座墳和長眠在裡面的就會被外面的世界忘得乾乾凈凈!」


《三體》中葉文潔抱著滅絕人類的目的,向外星文明廣播太陽系坐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三體》電影能放映嗎?
只有偽裝到極致、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遇神殺神遇佛殺佛的章北海和維德當執劍人才可以挽救地球文明,才是大劉想告訴我們的吧?

⑶ 畫出來了!劉慈欣筆下「大」到喪心病狂的名場景

任何一個熱愛大劉作品的人都會發現,他的小說中充滿了震撼人心的「大尺度」場景。無論是《夢之海》中抽空大海製作冰雕,還是《流浪地球》中全人類帶著整個地球去流浪,這些名場景都展示著大劉對於宏大概念的獨特理解。在他看來,那些遠超人類感官范圍的極大和極小的尺度和存在,能夠在他心中形象化,觸摸和感受它們如同觸摸樹木和岩石一樣自然。這些場景不僅展示了科幻的核心「爽感」,更是激發了人們對宇宙的敬畏之情。

《流浪地球》的漫畫版真實呈現了原著的壯烈與宏大。在那漫長的日落中,地球發動機的構造細節被細致描繪,人類深入地下城的生活場景也得到了生動再現。漫畫中的「上帝的噴燈」場景令人印象深刻,而逃逸開始時人類踏上旅程的情景更是震撼人心。地下城的岩漿吞沒、恢復中斷近2個世紀的奧運會、電影中刪減的愛情線以及奧運會上與女主角加代子的相遇,都在漫畫中得到了展現。在木星接近時,地球彷彿是一隻藍色小氣球,而最後,地球人的生活繼續,承載著人類延續的希望。

《鄉村教師》的漫畫版則通過藝術家張曉雨細膩的筆觸,呈現了村莊的寧靜與鄉村教師的奉獻。在銀河系的中心,星際戰爭接近尾聲,硅基帝國艦隊蒸發了綠洋星的海洋,地球成為了下一個目標。夜晚,燭光中的教室里,教師與學生們共度時光,探討物理定律。地球人沒有記憶遺傳,他們的知識傳遞依賴於教師這一角色。在祭奠李老師的場景中,頭頂是璀璨的星空,展現出對教育和知識傳承的尊敬。

《夢之海》的漫畫版由阿根廷藝術家繪制,大海、觸手等元素被刻畫得栩栩如生。低溫藝術家帶著冰凍的大海升至天空,大海彷彿在太空中燃燒,其壯麗景象難以用語言描述。《圓圓的肥皂泡》的漫畫版則描繪了一位小女孩對肥皂泡的痴迷,以及她如何將肥皂泡作為一種工具為乾燥的大西北運送濕潤空氣。

《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匯集了全球11個國家的20多位藝術家,歷時四年,共同創作了包括《流浪地球》、《鄉村教師》在內的15部劉慈欣小說的漫畫版。這些藝術家對原著故事結構、世界觀和精神內核的忠實還原,使得漫畫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大劉的文字精髓,同時通過藝術處理,為讀者帶來了全新的視覺體驗。例如,《鄉村教師》的繪者張曉雨對人物細節的精心描繪,展現了教育的力量和偉大。《流浪地球》的繪者斯蒂芬諾·拉弗雷則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生動再現了原著的場景。這些藝術家的共同努力,不僅為劉慈欣的科幻世界提供了新的解讀,也為科幻愛好者提供了深入了解大劉作品的途徑。

⑷ 《流浪地球》是劉慈欣最適合拍成電影的小說嗎為什麼

《流浪地球》是劉慈欣所有小說中最適合拍攝成電影的了。

下面,我把大劉其它幾部比較著名的小說與《流浪地球》比較一下:

《球狀閃電》:

《球狀閃電》是比較容易拍攝和製作的,需要特效的情節也不多,人物形象也十分豐富。

但《球狀閃電》的問題是,它是建立在量子力學的基礎上完成的科幻小說,對現代物理學沒有一定認識的觀眾註定會被量子力學弄得雲里霧里。

所以即便《球狀閃電》拍出來了,也註定不會與《流浪地球》一樣有如此傲人的票房成績。

⑸ 15部劉慈欣經典作品,首次被改編漫畫,這才是科幻的正確打開方式

劉慈欣,中國科幻第一人。復旦大學的中文系教授嚴鋒曾說:「劉慈欣單槍匹馬,把中國科幻提高到了世界級水平」。

亞洲首獲「科幻界諾貝爾文學獎」之稱的雨果獎

十次榮獲中國科幻文學最高獎項銀河獎

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的終身成就獎

霍金同款「克拉克想像力服務社會獎」

劉慈欣的「 硬科幻 」是在科學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想像,所以小說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科學知識和科學思維。

清華理工男高曉松在剛開始看《三體》時,前三遍都沒看過第40頁。第四遍,他咬緊牙關從第41頁開始,直到看完前100頁才走進了大劉的世界。他又立刻從頭開始,一口氣看完了三本。他贊嘆道,《三體》是近十年來最偉大的中文小說。

《三體》收獲了無數的贊譽,就連奧巴馬都忍不住給劉慈欣發郵件催更。但是劉慈欣卻感慨:「我從來沒有用文字把自己想像中的畫面真正表現出來,一次都沒有。你們去看我的短篇,就能看到焦慮。」

劉慈欣認為,表現科幻最好的方式不是文字,而是圖像 。深奧的「硬科幻」,只有用逼真的畫面才能變得一目瞭然。

去年,由劉慈欣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流浪地球》上映,票房高達46億,位列國產電影票房榜第三位。這部電影開啟了國產科幻電影新紀元,也使無數人沉迷在劉慈欣塑造的星辰大海之中,掀起了全民的科幻熱潮。

但是,看過原著小說的科幻迷就會發現, 書中四分之三的精彩內容,在電影中並未展現 。

為了更全面的展示劉慈欣的科幻世界,今年四月,劉慈欣作品首次改編的漫畫上市了。首發第一天,就刷爆了朋友圈。

電影《流浪地球》製片人的推薦

《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是劉慈欣親自授權 ,由中國團隊主導,聯合全球11個國家,近30位頂級漫畫藝術家傾力奉獻。這個系列將一共 改編15本 劉慈欣的經典科幻小說,創作周期長達4年半,耗資千萬。未來,將在全世界至少8個國家發行。

第一批改編的4本漫畫,分別是《流浪地球》、《鄉村教師》、《夢之海》和《圓圓的肥皂泡》。

藝術品一樣的美感,史詩級大片的震撼

漫畫逼真的視覺效果,將劉慈欣腦海中的畫面投影般地呈現出來,幫助讀者打破想像力的天花板,迅速進入大劉的科幻世界。

《流浪地球》中的「氦閃爆發」,太陽在宇宙中謝幕:

地面上,凍結的二氧化碳乾冰首先融化,騰起陣陣白色蒸汽;海冰表面開始融化,受熱不均的冰層發出驚天動地的巨響。漸漸地,太陽照在地面的光柔和起來,強烈的太陽風產生了極光,蒼穹中飄動著巨大的彩色光幕。

光最終還是消失了,一個暗紅色球體在慢慢膨脹。行星在上億度的輻射中化為輕煙。它已經不是太陽,不再發出光和熱。太陽死了。

地下城

《鄉村教師》中,外太空碳基文明與硅基文明之間恢弘的星際戰爭

《夢之海》中,低溫藝術家帶著冰凍的大海升到天空的驚人場面

《圓圓的肥皂泡》被五彩繽紛的肥皂泡包圍的城市

這套漫畫書非常大,閱讀的時候就像翻一個大相冊,並且裡面暗含了多個驚艷的折頁。

《流浪地球》的繪者,最喜歡的分鏡是一個四頁拉頁,展現了雄偉高山上「上帝的噴燈」——地球發動機。他說:「人類在畫面里非常小,但我希望能體現出人類雖小,卻可以創造出比這些高山更雄壯的事物:那些能推動地球的發動機。」

《流浪地球》中,地球要逃離太陽系,有一個關鍵點是木星的「引力彈弓效應」。

「引力彈弓」有個形象的比喻:假設你在廣場滑旱冰,突然身後有一個速度更快的同學趕上來超過了你。超過你的時候,他伸出手拉了你一把,這時你就有了一個加速效果。

我們都知道「萬有引力」,任何物體都會相互吸引,質量越大,引力就越大。那麼木星到底有多大呢?

木星面前,在沸騰的暗紅色的雲海上空,地球彷彿是一隻藍色小氣球。

無比巨大的木星,就是這樣拉動地球,使地球飛出太陽系。

在真實世界中,美國航空航天局在發射外太空探測器時,也確實曾使用過「引力彈弓」。

忠於原著的結構和精神內核

將小說改編成漫畫,最大的挑戰就是既原汁原味地呈現原著,又創造性地還原其精神內核。出品人李贇表示,「 讀者不用擔心原著被魔改 ,書中原有故事結構、原本的世界觀、精神內核等等都不會改變」。

看過電影《流浪地球》的人,不禁被大劉的的浪漫情懷所打動——在人類的終極生存面前,不是讓一部分人坐飛船離開,而是2500代人帶著地球一起去流浪。

這個想像,完全超越了國家、民族、時代的限定,而這卻是劉慈欣早在1999的設想。

就連原著中過目不忘的金句,也一同保留了下來:

無論最終結果將人類歷史導向何處,我們決定選擇希望。——劉慈欣《流浪地球》

劉慈欣的許多作品,都適合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的讀者一起閱讀。

《鄉村教師》中,一面是落後的鄉村,一面是高度發達的外星文明。破舊的教室、搖曳的燭光、舉起的小手。老師撐著重病的身體給孩子們上的最後一堂物理課,竟無意間拯救了整個地球。

當外星人得知人類沒有「記憶遺傳」時,表示這聽起來就像個神話。而充當兩代生命體知識傳遞的媒介,就是那個近乎消失的太古文明詞彙——教師。

最後一幕,孩子們祭奠李老師的紙錢,在火光中飛舞,頭頂星空一片璀璨。

集合全球近30位頂級漫畫家,代表當代漫畫最高水準

劉慈欣漫畫團隊幾乎雲集了全世界的漫畫大神,堪比好萊塢大片的全球創作團隊。

以大家最熟悉的兩部作品為例:

《流浪地球》的繪者,是義大利漫畫家斯蒂芬諾·拉弗雷。他曾參與《蝙蝠俠》、《X戰警》的漫畫創作。

拉弗雷筆下的《流浪地球》也是滿滿的美式風格,猶如3D電影。據說,他為了不影響創作,至今還沒有看過電影版的《流浪地球》。

《鄉村教師》的繪者,是中國青年漫畫領軍人物張曉雨。最初,大劉在《科幻世界》連載這部作品時,張曉雨就是其中的插畫作者。

張曉雨的作品中有著濃郁的中國鄉村風情。

他細膩地描繪了孩子破舊的衣服、亂糟糟的頭發,得食道癌的老師放在床頭帶血的痰盂。

值得一提的是,每一幅震撼人心的畫面,都是這些漫畫大神的親筆手稿。為了更好地打磨作品,每一部漫畫都配有3人小團隊:1名專業的漫畫編劇、1位風格相符的頂級繪者、1位專業的上色師。

同時,《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為了追求最好的印製效果,選擇了屢獲國際印製大獎、迪士尼認證的歐洲印刷企業——利奧紙品承印。每一張畫稿,都是在歐洲列印色稿,並經過四次校色,色彩呈現堪稱完美。

科幻的魅力

科幻作品對一個人會產生怎樣的影響?一個科幻迷的話,讓劉慈欣深以為然。這位讀者對劉慈欣說,「 希望你們能拉著我們的手在太空中飛行,在時間中看未來和過去,帶著我們仰望星空,聆聽宇宙最深邃的思想 」。

之前,網友們看到一篇小學生作文,驚呼「逆天了!」這個孩子對時間深刻的理解,就連韓寒都忍不住點贊。

孩子的老師說,這名小學生喜歡閱讀,更是劉慈欣的粉絲。

莫言曾說,科幻會在未來的文學領域占據一個很重要的位置。事實上,科幻文學已經受到了國內主流教育的認可。不論是初中語文課本,還是2018年高考語文全國卷,都頻頻出現劉慈欣的作品。

劉慈欣的作品,不但具備科學理性精神,也不乏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和發散思維。這對正在成長中的孩子來說,是不可或缺的一課。

而對於成年人來說,科幻世界將帶來開闊的思維和無盡的精神力量。

復旦大學教授嚴峰迴憶,「 多年以後,我還會記得看完《三體》的那個秋夜,我走出家門,在小區盤桓。鉛灰色的上海夜空幾乎看不到幾顆星星,但是我心中卻彷彿有無限星光在涌動 」。

這就是科幻的魅力所在。

⑹ 《流浪地球》為啥能夠被譽為科幻電影里程碑

《流浪地球》是被稱為中國科幻里程碑的電影,也有人說它徹底打開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大門。個人感覺這部電影優點很多,比如說劉慈欣監制、演員的演技、劇情的設計、拍攝的視角等,都是其他電影無法比較的存在。把這些優勢湊在一起,並且完美的融合,不成為里程碑都說不過去。

3、劇情設計和拍攝視角

劇情設計就不用說了,有大劉監制肯定不會太差。拍攝視角也很獨特,算是這部電影里的一個亮點。我們可以看到導演沿著小隊的視角,逐漸去觀察整個世界,整體和單線全部都有。這樣的拍攝方式,有很強的代入感,這也是人們喜歡這部電影的原因。

閱讀全文

與大劉科幻電影大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茅山電影哪裡能看 瀏覽:717
有什麼減肥電影 瀏覽:372
愛上比自己大的女人哪個電影 瀏覽:107
電影巫師結局 瀏覽:655
最近有什麼好看的電影推薦2021動漫 瀏覽:224
給我找點恐怖的電影 瀏覽:303
張藝謀成名作電影有哪些 瀏覽:271
哪個黑網址可以看下架電影 瀏覽:592
活著韓國電影故事 瀏覽:444
血湖七鰓鰻電影哪裡看 瀏覽:968
老電影南國春早在哪裡拍的 瀏覽:859
哪裡有免費看電影的公眾號 瀏覽:154
賈玲電影你好你煥英主要演員 瀏覽:777
有一部電影男的用孩子威脅 瀏覽:597
近幾年好看的華語電影 瀏覽:465
線上電影票在哪裡買 瀏覽:704
老師感人肺腑電影 瀏覽:485
外國電影陶藝 瀏覽:919
雲陽影城今日電影 瀏覽:432
嗶哩嗶哩上有哪些免費的電影 瀏覽: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