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明風華北京保衛戰哪一集
《大明風華》北京保衛戰是在54集。內閣決議,軍隊堅守北京城,太後和太皇太後先行遷都。孫若微決定留下,與京師共存亡。孫若微讓朱祁鈺一起南遷,如果她戰死,就讓朱祁鈺登基。於謙分析軍情,瓦剌會繞過北京席捲江北。孫若微聽後決定,打開城門,列陣迎敵。太妃南遷,朱祁鈺策馬返回北京城,請求出戰,孫若微答應了。也先使者前來勸降,孫若微大怒絕不屈服。大戰開始,孫若微一身銀甲,親自上陣,與瓦剌決一死戰。
《大明風華》改編自蓮靜竹衣的小說《六朝紀事》,講述了明朝初年,國家開創盛世,孫若微歷經五帝六朝的故事。
朱亞文飾演朱瞻基天性灑脫愛玩,文武雙全。自幼被朱棣、姚廣孝看好。身在天下第一復雜的家庭長大,除了他,沒誰能為他父親朱高熾爭口氣。
王學圻飾演的明成祖朱棣,心思深沉,謀略遠大,對內改革機構設置內閣,編纂《永樂大典》,對外多次派鄭和下西洋。
② 尋於謙 公元1449 北京保衛戰網上詳細資料
土木堡之變指明軍在土木堡被瓦剌軍打敗,明英宗被俘事件。
元朝末年明朝初年蒙古分裂為兀良哈部、韃靼部、瓦剌部三部。其中,瓦剌經過長期發展,勢力增強,瓦剌首領也先統一蒙古,並有吞並中原之心。
關於於謙
明正統十四年(1449)二月,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領也先遣使2000餘人貢馬,向明朝政府邀賞,由於宦官王振不肯多給賞賜,並減去馬價的五分之四,沒能滿足他們的要求,就製造釁端。遂於這年七月,統率各部,分四路大舉向內地騷擾。東路,由脫脫不花與兀良哈部攻遼東;西路,派別將進攻甘州(甘肅張掖);中路為進攻的重點,又分為兩支,一支由阿剌知院所統率,直攻宣府圍赤城,另一支由也先親率進攻大同。也先進攻大同的一路,「兵鋒甚銳,大同兵失利,塞外城堡,所至陷沒」(《明史紀事本末》卷32《土木之變》)。大同參將吳浩戰死於貓兒庄。大同前線的敗報不斷傳到北京,明英宗朱祁鎮在王振的煽惑與挾持下,准備親征。兵部尚書鄺野和侍郎於謙「力言六師不宜輕出」,吏部尚書王直率群臣上疏勸諫,但英宗偏信王振,一意孤行,執意親征。7月16日,英宗和王振率50餘萬大軍從北京出發,由於組織不當,一切軍政事務皆由王振專斷,隨征的文武大臣卻不使參預軍政事務,軍內自相驚亂。19日出居庸關,過懷來,至宣府。8月1日,明軍進到大同。也先為誘明軍深入,主動北撤。王振看到瓦剌軍北撤,仍堅持北進,後聞前方慘敗,則驚慌撤退。本欲使英宗於退兵時經過其家鄉蔚州「駕幸其第」,顯示威風;又怕大軍損壞他的田園莊稼,故行軍路線屢變。至宣府,瓦剌大隊追兵追襲而來,明軍3萬騎兵被「殺掠殆盡」。13日,狼狽逃到土木堡,瓦剌軍已緊逼明軍。土木堡地高無水,將士飢渴疲勞,倉猝應戰。瓦剌軍四面圍攻,騎兵蹂陣而入,揮長刀砍殺明軍,「大呼解甲投刀者不殺」。於是明軍士兵「裸袒相蹈藉死,蔽野塞川。」朱祁鎮與親兵乘車突圍,不得出,被俘。隨征大軍幾乎全部戰死,王振被護衛將軍樊忠以棰棰死。明50萬大軍,「死傷過半」。這次戰役,明史上稱為「土木之敗」。這次大敗影響深遠,成為明王朝由初期進入中期的轉折點。
此一戰役,明軍死傷數十萬,文武官員亦死傷五十餘人。英宗被俘消息傳來,京城大亂。廷臣為應急,聯合奏請皇太後立郕王即皇帝位。皇太後同意眾議,但郕王卻推辭不就。文武大臣及皇太後正在左右為難之時,英宗秘派使者到來,傳口諭命郕王速即帝位。郝王於九月初六登基,是為景帝,以第二年為景泰元年,奉英宗為太上皇。瓦剌俘虜明英宗,便大舉入侵中原。並以送太上皇為名,令明朝各邊關開啟城門,乘機攻佔城池。十月,攻陷白羊口、紫荊關、居庸關,直逼北京。
也先大兵逼近北京城,勢不可 擋,明朝廷惶惶不安,有大臣提出南遷都城。兵部侍郎於謙極力反對遷都,要求堅守京師,並詔令各地武裝力量勤王救駕。隨後,調河南、山東等地軍隊進京防衛,於謙主持調通州倉庫的糧食入京,京師兵精糧足,人心稍安。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十月初六,也先挾持英宗入犯北京,京城告急,北京保衛戰開始。
明景帝讓於謙全權負責守戰之事。於謙分遣諸將率兵22萬,於京城九門之外列陣,並親自與石亨在德勝門設陣,以阻敵人前鋒。十三日,於謙派騎兵引誘也先,也先率數萬眾至德勝門時,明朝伏兵沖出,神機營火器齊發,將也先兵馬擊潰。也先又轉攻西直門,城上守軍發箭炮反擊,也先又敗。京師之圍解除。
正統十三年,於謙被召回京,任兵部左侍郎。第二年秋天,也先大舉進犯,王振挾持皇帝親征。於謙和兵部尚書鄺野極力勸諫,不聽。鄺野跟隨皇帝管理軍隊,留於謙主持兵部的工作。待到明英宗在土木堡被俘,京師大為震驚,大家都不知道該怎麼辦。郕王監國,命令群臣討論作戰和防守的方略。侍講徐珵說星象有變化,應當遷都南京。於謙厲聲說:「主張南遷的,該殺。京師是天下的根本,一搖動則國家大計完了,難道沒有看見宋朝南渡的情況嗎!」郕王肯定了他的說法,防守的決策就這樣定下來了。當時京師最有戰鬥力的部隊、精銳的騎兵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疲憊的士卒不到十萬,人心震驚惶恐,朝廷上下都沒有堅定的信心。於謙請郕王調南北兩京、河南的備操軍,山東和南京沿海的備倭軍,江北和北京所屬各府的運糧軍,馬上開赴京師,依然策劃部署,人心稍為安定。於謙立即被升為兵部尚書。
郕王暫代皇帝出朝,廷臣們請求將王振滅門九族。而王振的黨羽叫馬順的,便出來斥責言官。於是給事中王竑在明廷上打馬順,大家都跟著他。朝上秩序大亂,衛卒聲勢洶洶。郕王害怕得要起來走開,於謙推開眾人走上前去扶住郕王不要起來,而且告訴郕王宣諭說:「馬順等有罪該死,不予追究。」大家才安定下來。於謙的袍袖因此全部撕裂。退出左腋門,吏部尚書王直握著於謙的手嘆道:「國家正在倚賴你呢,今天雖然一百個王直又有什麼作用!」當時,上下的人都依賴重視於謙,於謙亦毅然把國家的安危視為自己的責任。
當初,大臣擔憂國家沒有君主,太子年幼,敵寇將至,請皇太後立郕王為皇帝。郕王一再害怕地推辭。於謙大聲說:「我們完全是為國家考慮,不是為個人打算。」郕王於是受命。九月,郕王即帝位為景帝,於謙進去回答問話,情緒激昂地哭著說:「敵寇得意,留住了皇上。必然輕視中國,長驅南下。請命令各邊境的守臣竭力防守遏制。京營士兵的器械快要用完了,需要馬上分道招募民兵,令工部製造器械盔甲。派遣都督孫鏜、衛穎、張輒、張儀、雷通分兵據守九門重要的地方,軍隊駐扎在外城的外面。都御史楊善。給事中王竑亦參與這些事,遷徙外城附近的居民進入城內。儲存在通州的糧食,令官軍自己去支領,用裝足的米作為代價,不把糧食留給敵人。文臣像軒倪這樣的人,應該用為巡撫。武臣像石亨、楊洪、柳博這樣的,應該用為將帥。至於軍隊裡面的事情,我自己承擔,沒有成效就判我的罪。」對他的意見,皇帝全都認真地接納了。
十月,敕令於謙提督各營軍馬。而也先挾持著上皇(英宗)攻破紫荊關直入,進窺京師。石亨建議收兵固守使敵兵勞累衰竭。於謙不同意,說:「為什麼向他示弱,使敵人更加輕視我。」馬上分別調遣諸將帶領二十二萬兵士,在九門外擺開陣勢:都督陶瑾在安定門,廣寧伯劉安東直門,武進伯朱瑛朝陽門,都督劉聚西直門,鎮遠侯顧興祖阜成門,都指揮李端正陽門,都督劉得新崇文門,都指揮湯蘆宣城門,而於謙自己和石亨率領副總兵范廣、武興在德勝門外列陣,抵擋也先。把兵部的事交給了侍郎吳寧,把各城門全部關閉,自己親自督戰。下令:臨陣將領不顧部隊先行退卻的,斬將領。軍士不顧將領先退卻的,後隊斬前隊。於是將士知道必定要死戰,都聽命令。副總兵高禮、毛福壽在彰義門北面抵擋敵人,俘虜了一個頭目。皇帝高興,令於謙選精兵聚集在教場,以便調動;再命太監興安、李永昌同於謙一起管理軍務。
當初,也先部隊深入,以為早晚就可以攻下京城,及至見到明朝官軍嚴陣以待,有些喪氣。叛變了的宦官喜寧教唆也先邀明朝大臣迎接上皇,索取黃金和絲織品以萬萬計;又邀於謙及王直、胡氵熒等出城談判。皇帝不準許。也先更加沮喪。庚申,也先部隊窺伺德勝門。於謙令石亨在空屋裡設下埋伏,派幾個騎兵引誘敵人。敵人用一萬騎兵逼近,副總兵范廣發射火葯武器,伏兵一齊起來迎擊。也先的弟弟孛羅,平彰卯那孩被炮打死,也先部隊轉移到西直門,都督孫鏜抵禦他,石亨亦分了部分兵力來到,敵寇撤退。副總兵武興在彰義門攻打敵軍,和都督王敬一起挫敗了也先的前鋒。敵軍正要退卻,而幾百個騎著馬的宦官想爭功,沖馬爭著向前。陣腳亂了,武興被亂發的箭射死。寇兵趕到土城,居民爬以屋頂,呼喊著用磚石投擲敵人,喧聲震天。王竑和福壽的援兵趕到,敵軍於是撤退。相持了五天,也先的邀請沒人理他,作戰又失利,知道不可能達到目的,又聽說各地勤工的部隊馬上要開到,恐怕截斷了他的歸路,於是擁著上皇由良鄉向西去。於謙調各將領追擊,到居庸關才回來。評功,加於謙少保、總督軍務。於謙說:「四郊多保壘,是卿大夫的恥辱,怎麼敢求取賞賜功勞呢!」堅決推辭,皇帝不準。於是增兵守真定、保定、涿州、易州等府州,請求用大臣鎮守山西,防止敵寇南侵。
景泰元年三月,總兵朱謙奏稱敵兵三萬圍攻萬全,敕令范廣擔任總兵官抵禦他:不久,敵寇退,於謙請求即駐兵居庸關,敵寇來則出關剿殺,敵寇退則回京師駐守。大同參將許貴奏北面有三個人到鎮上,想朝廷派使者講和。於謙說:「以前派指揮季鋒、岳謙前往講和,而也先跟著入寇。接著派通政王復、少卿趙榮,見不到上皇就回來了。顯然,不能依靠和談。況者我和他的仇不共戴天,從道理上來說也絕不可以講和。萬一和了他要滿足無窮無盡的要求,答應則給我們造成很大的困難,不答應又會發生變亂,這形勢也不能講和。許貴是武臣,而這樣恐懼畏縮,怎能敵汽同仇,按法律該處死。」發出文書嚴厲譴責他。從此邊境的將領人人都主張堅守作戰,沒有敢說講和的。
③ 你知道於謙和北京保衛戰的事嗎
於謙(1398~1457年),字廷益,浙江錢塘人。明朝軍事家、詩人。少年時期他聰穎過人,勤奮好學,青年時代曾作詩明志。他在《石灰吟》一詩中說:「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於謙20歲考中進士,先後任監察御史、山西和河南巡撫、兵部侍郎、兵部尚書等職。他辦事干練,為官清廉,深得朝廷器重,人稱「龍圖再世」。一次進京,隨人問要帶些什麼人情禮物。他舉起兩袖笑著說:「帶有清風。」之後,「兩袖清風」就傳為美談,這件事表明於謙反對阿諛奉承,不畏權貴的崇高品德。
明英宗正統十四年(1449年),北邊瓦剌首領率軍入侵,騷擾邊鎮,威脅朝廷。太監王振力促英宗親征。英宗不顧於謙等人的勸阻,就貿然親率大軍50萬出征。結果,明軍退至土木堡時(今河北懷來縣境內),突然被瓦剌騎兵包圍,明軍頓時大亂,英宗率軍突圍失敗。「乃下馬盤膝面南而坐」,被瓦剌軍生俘,這就是土木堡之變。
土木堡戰斗之後,也先率軍向北京挺進。明英宗被俘,朝中無主,朝野上下一片混亂。皇太後命英宗弟朱祁鈺監國,代皇帝總管政事。在大敵壓境的情勢下,有的大臣主張遷都避難,兵部侍郎於謙,主張堅決抵抗。朱祁鈺即帝位(明景宗),採納於謙抗敵主張,命於謙為兵部尚書,負責保衛京師。
於謙受命於危難之時,他決心挽救國家危亡的命運,加緊製造武器,訓練兵勇,儲備糧食,懲辦奸細,於謙揮淚激勵將士,奮勇殺敵,明軍士氣大振,決心保衛京師。於謙親自披掛上陣,兩軍在城外激戰五晝夜,瓦剌軍損失慘重,被迫撤軍。於謙取得了保衛北京戰斗的勝利。
④ 明朝於謙是怎麼打贏「北京保衛戰」的呢
土木堡之變後,明朝皇帝朱祁鎮被俘,明朝內部亂作一團,在這關鍵時刻,於謙力挽狂瀾,批判了想要逃跑南遷的人,並且另立朱祁鎮的弟弟朱祁鈺為皇帝,同時收縮兵力,整軍備戰。
並且於謙在此戰中運用了軍戰連坐法,
“臨陣,將不顧軍先退者,立斬!” ,“臨陣,軍不顧將先退者,後隊斬前隊!” , “敢違軍令者,格殺勿論!”
他還下令當軍隊出城迎戰後,立即關閉九門,不給敵人任何一絲機會進入到北京城內,並且是抱有必死的決心。
自古道“哀兵必勝”,此時的明軍雖不是哀兵,但勝似哀兵。當瓦剌來到之後,幾經周折,折騰了數次,始終無法攻下北京,而且明朝各地的勤王義軍正在源源不斷的趕來,再不撤退,就要全軍覆沒,於是萬般無奈之下,瓦剌撤軍了。
⑤ 大明精銳在土木堡之戰中損失殆盡,於謙為何還能打贏北京保衛戰
明朝的整體實力依舊很強
明朝土木堡之戰是明朝國祚的轉折點,這一戰後明朝就難以回到永樂以及仁宣之治的巔峰時期。土木堡之戰因為明英宗朱祁鎮寵信宦官肆意改道,讓瓦剌有偷襲的機會,因為沒有城池所依託,明朝軍隊又不能結陣御敵,最終被瓦剌大敗,幾十萬的精銳軍隊全部戰死,其中還有許多優秀的將領,如英國公張輔等等,但是明朝雖然損失了一大批精銳,國力在短時間內依舊還有抵禦外敵的能力,明朝也還有江蘇以及東北地區的軍隊可以調遣勤王。
⑥ 沒有打過什麼仗的於謙為何在土木堡之變後能打贏京師保衛戰
正統十四年,這是明朝開國以來,局勢最嚴峻的一年。明軍在土木堡全軍覆沒,不僅多數將領戰死,就連明英宗也被瓦剌俘虜。緊接著瓦剌企圖用皇帝做人質,明朝形勢已經到了萬分危急的地步。就在這時,主人公於謙出場了。
明英宗被俘後,朝中群龍無首,人心惶惶,不少大臣甚至提出南遷。只有於謙等少數人堅決反對,並毅然決然站出來,最終成功守住了北京城,粉碎了瓦剌的陰謀。
於謙只是一個文官,之前也沒打過仗,為什麼土木堡之變後,他能打贏京師保衛戰呢?我們從幾個方面來看。
與此同時,通州的幾百萬石糧食,也馬不停蹄被運到北京,解決了糧草方面的問題,這一切都是大家團結一致的結果。可見於謙能夠保住北京城,並不是他有什麼神仙技能,只不過是對形勢做了認真分析,也有賴於大家精誠合作。
北京保衛戰的勝利,避免了宋朝“靖康之恥”的歷史重演,也延續了明朝的壽命,一時間於謙成為朝廷的功臣、百姓的英雄,《明史》稱贊其:“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
⑦ 於謙力挽狂瀾,打贏北京保衛戰,為大明續命200年嗎
1449年八月,這時候北方的天氣還是比較炎熱,但是此時的北京城內卻是如同冬天一樣寒風瑟瑟,所有的人心中都往外冒著涼氣。這涼氣的來源是一份戰報,明軍於土木堡大敗,全軍覆沒,甚至就連皇帝本人也被俘虜了。
如果說單純的是皇帝被俘也就算了,但關鍵的是幾十萬的明軍跟著覆滅,這對大明帝國的打擊太重了。任何人都知道,已經消滅了明軍主力的也先,下步肯定會進攻北京,到那時,諾達的京城用什麼來抵抗敵人的進攻?
一時之間人心惶惶,京城之中的富商紛紛難逃,即使是官宦也已經著手讓子女先難逃,甚至已經有大臣提出遷都。如日中天的大明朝,很可能就要步入北宋的結局。
十月十三日,也先集中集中兵力進攻德勝門,在這里瓦剌士兵們遭受了復仇的火焰,神機營的士兵們提前埋伏在了德勝門兩旁的空房子和房頂上,當瓦剌的軍隊進入伏擊圈後,神機營突然之間萬炮齊發,各種火炮、火銃玩了命的招呼。這些神機營士兵要為死在土木堡的戰友們報仇,要讓世人知道,神機營依然還在,神機營依然還是明軍的主力。此戰,瓦剌軍大敗,就連也先的親弟弟也死在軍中。瓦剌不想這么快就承認失敗,隨後又進攻西直門和彰義門,這兩處的明軍也是死戰不退,因為他們已經退無可退。
⑧ 京師保衛戰,面對10萬瓦剌軍,於謙為何能以2萬明軍守衛成功
明朝正統十四年六月,瓦剌太師也先率領3萬軍隊入侵明朝,明英宗朱祁鎮帶領20萬中央軍北伐,而後因情報失靈兵敗瓦剌,於土木堡被全軍覆沒,英宗被俘虜。京師二十萬精銳盡數被滅。四個月後,也先率10萬大軍進犯北京,於謙帶領2萬明軍贏得了京師保衛戰的勝利。
為何在京師精銳正規軍損失殆盡的情況下,僅僅2萬“非正規軍”就能打敗剛剛贏得土木之變勝利,士氣正盛的瓦剌?
將軍有了,士兵有了,武器呢?當時京城軍中僅有1/10的將士有盔甲,兵器也嚴重不足。他一方面命令工部加緊趕制,一面將南京庫存兵器調入北京,以此來補充守城部隊,同時將土木戰場上明軍潰敗時丟棄的頭盔、甲、神槍、神銃、神箭、火炮等都收集起來。
正統十四年(1449年)十月初一
朱祁鈺登基,遙尊明英宗為太上皇,這樣一來,瓦剌想挾持明英宗作為政治工具來攻城掠地的企圖破滅,於是瓦剌軍挾持被俘的明英宗大舉南下,在投降的明太監喜寧的指路下,攻城拔地。
十月十一日
瓦剌便進抵北京城郊。當時石亨提主張禁閉北京城的9個城門,依託城池的堅固來應敵。但是於謙認為此時瓦剌士氣正盛,一味地被動防守不如主動出擊,於是將城內大軍列陣京城9門之外,並以重兵伏設於德勝門。而瓦剌則將軍隊布置在西直門,於謙派兵迎擊瓦剌軍,打敗部隊先鋒,同時夜襲來疲憊敵軍。
十月十二日
瓦剌將主力列陣西直門,同時挾持英宗皇帝到德勝門外,要求朝廷派於謙、石亨等高級將領親自出迎,並索求金帛,迫使明朝獻城。但是於謙怎麼可能上當,一方面派出官員朝見英宗,另一方面提出“社稷為重,君為輕”的主張,統一官兵思想,防止軍心渙散。當夜,明軍主動出擊,斬殺瓦剌軍數百。
十月十三日
瓦剌軍利用下雨天,集中全力進攻德勝門,於謙命令大將石亨在城外埋伏好軍隊,然後派遣少數騎兵佯裝戰敗以引誘敵人,瓦剌軍果然上當進入了埋伏圈。明軍神機營火器齊發,前後夾擊,瓦剌部隊損兵折將,大敗而歸。之後,瓦剌集中力量轉攻西直門,瓦剌增兵不斷,明軍力戰不支,退至城下。此時守城將領要求不準打開城門,並且迅速從德勝門抽兵增援,打退瓦剌的進攻。
十月十四日
瓦剌軍進攻彰義門,於謙命令守軍將堵住城外的街巷,並且埋伏好神銃手、短槍手。明軍前隊用火器和弓弩壓陣跟入,擊退了瓦剌軍的進攻。但是由於監軍太監的領兵搶功,造成明軍混亂,瓦剌軍乘勢反擊到德勝門外,此時當地居民紛紛登上房頂,以磚石迎戰瓦剌軍,援軍也及時趕到打退了進攻。
十月十五日夜
由於明朝各地的百姓自動組織起來,抗擊瓦剌軍的掠奪,同時明朝各路援軍即將到達。於是瓦剌率一部人馬,挾持明英宗朱祁鎮向紫荊關撤退。
十月二十日瓦剌單獨遣使進貢,來北京議和,恢復與明朝的臣屬關系。至此,明軍取得京師保衛戰的勝利。
現在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場戰役。
一.時間因素
從土木之變到紫荊關被攻破,這五十多天時間里,於謙完成了重要的後勤准備工作——調兵/武器/軍糧。這些物質基礎不但迅速提升了軍隊戰鬥力, 穩定了民心。
二.人才因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於謙啟用了由於土木堡之敗而被下獄的楊洪和石亨,特別是石亨,京師保衛戰,一戰成名。
三.瓦剌軍的輕敵和戰略失誤
“兵貴神速”,瓦剌軍如果在土木之變後,短期休整就立刻進攻紫荊關。這段時間內,京師是沒有辦法籌措到足夠的兵力和糧草的,如果真的是這樣,也許大明就此就有可能滅亡了。再有,瓦剌軍以為挾持了明英宗就可以高枕無憂,哪裡想到明朝重新立了皇帝,甚至英宗到了城池面前,守軍也不來開門迎接,哪曾想,英宗對他已無用。
四.武器和戰法的因素
瓦剌軍隊擅長騎射和野外作戰,但是存在著兵力有限,不善於攻堅,並且火器很少等弱點,而明軍此時士氣高漲,以城池為依靠,充分發揮自己火器裝備精良的優勢,先以少數兵力引誘敵軍,待敵迫近時,再突然以火銃、火炮火箭等進攻。等敵人陣勢被火器打亂之時,用步兵、騎兵發起猛烈反擊。從而使明軍能夠迅速地變被動為主動,贏得戰爭的勝利。
⑨ 於謙是怎麼打贏了北京保衛戰
土木堡之變摧毀了明朝的主要軍事力量和中央指揮決策機構。此時的北京城可謂群龍無首,人心惶惶。在已經失去政治、軍事核心的情況下,不少大臣都主張南遷。只有於謙等少數人反對。他們力排眾議,最後成功守住了北京城。
於謙是一介文官而並非武將,在此之前從未帶兵打仗,他為什麼就堅信北京城一定能守住呢?是盲目的自信,頭腦發熱,還是僅憑一腔熱血?於謙真的有條件贏下這場關於大明的生死存亡之戰,延續大明的命脈嗎?
在政治方面,明朝一開始是居於劣勢的。瓦剌也先最大的優勢就在於他抓住了明英宗。皇帝成為了瓦剌進攻的擋箭牌和「開路先鋒」。在皇帝面前,應戰就是置皇帝安危於不顧,大逆不道之罪。守關的將領畏首畏尾,投鼠忌器。最終被也先玩弄於股掌之間,騙開了不少城池。
由此可見,於謙提出固守北京並非是頭腦發熱或者只是一腔熱血,而是對形勢有著認真的分析,抓住了問題的關鍵。明朝的情況看似岌岌可危,但是明朝仍有絕對的能力守住北京。也正是因為於謙的力爭和堅持,才有北京保衛戰的勝利,也才使得明朝避免了再一次出現兩宋時期的戰略被動局面。成功保住了大明王朝的江山。於謙也因此成為了民族英雄而受後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