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什麼情況下可以用頂光來進行人物或場景的拍攝和造型
攝影是光的藝術,攝影要是沒有了光就像畫家沒有了顏料一樣,人像攝影中的用光尤為重要,我們不僅可以利用自然光對人物進行塑造,還可以利用人造光源來塑造人物。所以人像攝影主要就是通過用光對被攝人物進行表現,已達到表現不同主題,產生不同的效果的目的。 光的方向 掌握光的方向拍人像 對於光線的認識可以從光線的方向分類。光線的方向是以光線的來源,被攝體及相機三者的相對位置來看。可分為順光,頂光,側光,逆光。這四種光線方式各有不同的特性,用於人像拍攝所獲得的效果也不同。不同的光線不僅能體現圖片的氣氛與環境,還可以表達被攝人像的性格特徵。因為光線照在人物上的方向決定陰影是否會產生,以及產生陰影的位置,就是這些陰影使拍攝的人物有了視覺形式。比如在拍攝時,使用側光能夠使人的身體看起來輪廓感更強,而且還會有立體效果。 利用陰天的柔和光線進行正面特寫拍攝,並不必害怕陽光的直照會在人物臉部產難看的反光和濃厚的陰影。 順光 順光拍攝 順光使被攝人物沒有一點陰影。被攝人物的所有部分都直接沐浴在光線中,這樣的光線方向表現出來的被攝人物面部及身體絕大部分陰影面積小,畫面的影調比較明朗,被攝人物的立體感不是靠照明光線的明暗反差來形成的,人物立體感較弱。 在拍攝的時候選擇角度適合的順光能更好地把握畫面氣氛。比較理想的順光位置是處於低角度的,像清晨和傍晚,拍攝出來的畫面比較明亮柔和,有清新自然的氣氛。在午後比較刺眼的光線下同樣可進行順光拍攝,強烈的光線適合表現被攝對象硬朗,高調的性格。 頂光 頂光是指在正午前後一小時光線在被攝者的正上方。一般情況下是不建議使用頂光作主光源進行人像拍攝,因為頂光的直射會造成被攝者在眼睛、眼窩、臉頰、鼻子及下巴下緣有強烈的陰影。而且被攝人像的頭頂,額頭和鼻子會出現反光過亮的情況。 定光拍攝 拍攝時可以讓被攝對象戴上帽子、拿上雨傘或到陰暗處進行拍攝。專業人像攝影師會使用控光幕來調整畫面的反差,讓直射的陽光變得柔和。 Tips 為了能在頂光的狀態下正常拍攝,最簡便的方法是使用反光板對處於陰影處的模特打光。在使用反光板的時候要注意到陽光與反光板的反射角度,盡量讓反射光完全打到被攝對象臉部,並調整被攝對象的眼球反光(眼神光)位置。 側光 側光可以分為前側光與側光。 側光指的是來源於被攝對象側面的光線。在人像攝影當中側光是十分常用的。側光能營造被攝人物臉部輪廓及身材的立體感。無論是在外景人像拍攝還是影棚當中,側光都要配合反光板的使用。反光板可以控制畫面中的反差,讓暗部與亮部協調清晰。 前側光 前側光能產生良好的光和影的相互作用,比例均衡,被攝人物的面部和身上大部分受光,產生的亮度大,形成較亮的影調,而被攝人物局部不受光而產生陰影,形態中豐富的影調體現出一種立體效果,表面結構被微妙地表現出來。 前側光拍攝 側光是用來強調光明和黑暗強烈對比的戲劇性光線。被攝人物朝向光線的一面沐浴在強光之中;而背光的那一面掩埋進黑暗之中。陰影深重而強烈。表面結構由於每一個微小突起而突出地表現出來。由於被攝人物陰影面逐漸加大,因此對陰影面的調子應嚴格的把控,如果光線的強度和陰影的調子比較合適,就沒有必要調整陰影的亮度直接拍攝,若光線太強,陰影過重,則需要用反光板或其它補光方法對陰影的亮度有所提高,來達到預期的影調效果。 逆光 逆光是指光線來自被攝對象的後方,會強調出被攝對象的輪廓。逆光在人像攝影中有著特別的運用,不僅可以勾畫人物的輪廓,而且能表現強烈的個性。同時逆光拍攝也是初學者的難題,由於光線直接照射到相機內,相機的測光系統容易出現誤判,導至被攝人物臉部變黑。 逆光拍攝 剪影效果 如果你僅僅按照相機的測光數值曝光,被攝物就會變成一個黑色的剪影。如果採用兼顧曝光,盡管被攝物與背後的光反差強烈,你仍然可以捕捉到影像的細節。如果光源處於高位,就會在被攝對象的頂部勾勒出一個明亮的輪廓。 Tips 在正常的曝光拍攝下,被攝對象的臉部經常會出現過暗的現象,這是反光板的表現時候。在逆光的狀態下使用反光板十分方便,只有將反光板一對上被攝對象,反光就明顯地出現了,要適當調整反光板與被攝對象的距離,避免反光過亮的現象。
Ⅱ 低位光、水平光、高位光分別對人像攝影有何影響,應如何使用
光位有順光、側光、逆光、頂光、高位光和低位光等多種。各種不同的光位都可用於人物。但在中,應該注意根據被攝者的情況和拍攝的創作意圖來選用恰當的光位。
順光照明
在對青年女性和拍攝高調人像照片時,可選用順光照明。順光照明有高位順光,水平順光和低位順光,最常用的是前兩種。被攝者在恰當的高位順光照明下,常常會在鼻唇間留下一個美麗的蝴蝶陰影。被攝者在水平的順光照明下,由於各部分的受光面均等,投影落在身後,立體感和質感不強,所以對人的形象表現較差。
側光照明
側光照明有分前側光、全側光、側逆光等多種。在前側光照明中又有高位前側光、水平面前側光和低位前側光等多種。前側光照明在人物攝影中運用最多,因為前側光的光源是從照的左前側或右前側的方向對被攝者進行照明,使被攝者和背景、環境主要的大部分都直接被光線照射,使被攝者和背景、環境主要的大部分都直接被光線照射,只有較小的部分處於陰影中,整體的受光面積小於順光,而大於全側光照明。因此,能很好地表現出被攝體的立體形象。在前側光中運用最多的是高位側光照明,被攝者在這種光位的光線照明下,常常在其面部陰影的一面上形成一個倒三角形。這種光線能充分地表現被攝者面部凹凸不平的立體效果,傳統上這種光位多用於表現男性。運用側光照明拍攝人物照片時,應注意對被攝著的暗部加用補光照明,以縮小光比,緩和畫面影像的明暗反差,但所加的補光的照度不可太強,不能壓倒主光。
逆光照明
逆光照明有分側逆光。全逆光等兩種。側逆光照明指光線從被攝體左後側或友後側進行照明。側逆光照明有高位逆光,水平逆光照明和低位逆光照明等。在人物攝影中,用得最多的是高位側逆光照明。被攝者在側逆光的照明下,能充分地表現其立體感。
全逆光照明是光線從被攝者的背面進行照明,以勾勒出被攝者的立體形態。逆光照明拍攝人物照片,通常應對被攝者的暗部加用適當的補光。如不加用補光照明,就只能形成一種剪影效果的人像照片。
河科大的攝影課。。。
Ⅲ 攝影中光線的六個屬性是什麼
攝影中光線的六個屬性分別是:
1.光度
光度是光源發光強度和光線在物體表面的照度以及物體表面呈現的亮度的總稱(光源發光強度和照射距離影響照度;照度大小和物體表面色澤影響亮度)。在攝影中,光度與曝光直接相關。從構圖上來說,曝光與影調或色彩的再現效果密切相關。豐富的影調和准確的色彩再現是以准確曝光為前提的。有意識的曝光過度與不足也需以准確曝光為基礎。所以,掌握光度與准確曝光的基本功,才能主動地控制被攝體的影調、色彩以及反差效果。
6.光色
光色指「光的顏色」或者說「色光成分」。通常把光色稱為「色溫」。光色無論在表達上還是在技術上都是重要的,光色決定了光的冷暖感,這方面能引起許多感情上的聯想。光色對構圖的意義主要表現在彩色攝影中。
Ⅳ 順光、逆光、側光、側逆光、頂光等的拍攝特點
1、順光,被攝體受到均勻照明,景物的陰影被景物自身遮擋住,影調比較柔和。能拍出被攝體表面的質地和帶來較好的色彩還原。
2、逆光,極易造成使被攝主體曝光不充分,但逆光拍攝的手法尤其擅長銳利鮮明地展現物體的輪廓。
3、測光,能產生明顯的強烈對比。也可造成較強烈的造型效果。
4、逆測光,影調顯得比較沉重。具有很強空間感,畫面調子豐富。
5、頂光,容易造成一種反常奇特的形態。顯得嚴肅、神聖的感覺。
(4)電影人物側光頂光作用擴展閱讀:
測光拍攝注意:
(1)注意受光面與陰影面在畫面上的比例,可以通過拍攝點的選擇或等待適當的拍攝時間,根據光源投射方向與相機拍攝方向之間的角度變化,調節受光面和陰影面的比例關系。兩者的角度一般在30-60度。
(2)要控制光的反差,光比不宜過大,特別是拍攝人像,光比以1:2或1:3為好。就是人物臉部明亮的部位比暗的部位小一級或二級光圈。
(3)在側光下拍攝,如果光反差大,背景色彩雜亂,可選用大光圈,短景深,將焦點對准被射主題,使焦點上的物體實,色彩鮮艷。使處於景深以外的景物虛化。色彩淺淡一些。通過使用長焦距鏡頭和大光圈,可有力地突出了人物的形態,並通過虛實對比表達空間感和主題感。
Ⅳ 人像攝影用光——逆光突出人物發絲,側逆光增強人物面部立體感,你知道嗎
【什麼是側光?】
側光的定義是:光線本身是來自於被拍攝的物體側面的方向稱為側光,側光能讓被攝者顯得有立體感,它可能不會美化被攝者,如果是剛學不久的攝影新手,使用側光拍攝最常見的就是拍出臉部光線雜亂的照片,但是對於已經上手的人像攝影師來說,側光是他們拍攝個性化人像作品,最常用的手法。
另外側光還有助於表達人物的個性,如果是拍攝唯美人像,當光線來自側面,又有一定的強度時,可以在整個光線環境中找出光線較弱處,讓模特兒換到光線較弱的位置,再利用反光板補光,控制反差,就可以拍得十分出色的人像作品,此時的測光設定,應該使用中央重點平均,或是矩陣評價測光,並略增加一點點曝光補償,大致增加0.5EV左右,窗戶透進來的光線其實也是側光的一種,來自窗外的光線經過走廊或是遮陽棚之類的環境,會變得自然而柔和,很適合表現柔美的效果,使用反光板從光線來源的相對側面,給適當的補光,讓側光的人像變得十分柔和好看,此時側光可以將曝光補償調在+0.5EV左右,膚色會顯的白晰而自然。▼
【個人觀點】
Ⅵ 電影創作中如何處理照明元素
②、何為「三點布光」?
③、照明的工具有主要哪些?
④、舉一部你認為照明上有特色的影片,談它好在哪裡?
⑤、照明在電影中有什麼作用?
⑥、創作中如何處理照明元素?
林格倫認為影像的三要素是:①被攝對象運動;②攝影機運動;③照明。
波布克認為影像的三要素是:①膠片;②構圖;③照明。
他們都有「照明」(即我們通常說的「光」)。可見,照明(光)在電影中的重要作用。攝制組中,人稱燈光師為「燈爺」。
一、照明的種類:
1、按光源劃分:
①、自然光:陽光、天空光的照明;
②、人工光:燈光的照明。
2、按光線的性質劃分:
①、散射光(軟光);
②、直射光(硬光);
3、按造型的性質劃分:
①、主光:
A、照明被攝物的主要光線,它決定著該場景中的總的照明的格局;
B、多用硬光,並且它使被攝物有明顯的陰影;
②、副光:
A、它是輔助主光的光線,它主要用來對主光照明被攝物所產生的明顯的陰影提供適當的照明,(注意不應把陰影全部消除,還應使被攝物的陰影部分有一定的造型效果)。
B、多用軟光(散射光)。
4、按光位劃分:
①、順光(正面光)優點:易於較完整地交待一個平面形象或者細節。缺點:呆板,無變化。
②、側光:電影中最常用的照明方法。這種方法照明,使被攝物富有層次感。
③、逆光:從背面打光。強烈的逆光,會使被攝對象突出,可怕;柔弱的逆光,會使被攝對象神秘動人。
④、頂光:頭頂上垂直照下來的光線。往往會使被攝對象醜化。
⑤、角光:從人的腳下垂直照上來的光線。往往會使被攝對象顯得殘暴。
二、照明的實際操作
具體拍攝一部電影,最通常使用的布光方法即是所謂的「三點布光」。
「三點布光」的主要作法如下:
1、首先把主光光源(主光燈)放在被攝主體的前面,注意它應與被攝主體形成一定的角度。
2、然後,在被攝主體的一側布置副光,以部分地消除主光照射下被攝主體所形成的陰影。
3、最後布置逆光。把光源放到被攝主體後面的高處,使被攝主體的四周的邊緣有一個光環,使主體富有立體感。
(在傳統電影中,「三點布光」是必用的方法。現代電影中,有時已不用。)
照明的燈具主要有兩類:聚光燈和散光燈。
聚光燈:「S」,5000W(大型);
「Z」,2000W(中型)
「750」,750W(小型)。
前面有可調節的旋鈕。
散光燈:不可調節,用紗網或透明紙。
反光板:(蒙著錫紙的膠合板),在拍外景的時候,往往要用反光板來補光。
另外在拍外景的時候,日光與攝影機的水平軸線最好構成45度的角度。日光低了,主體會顯得缺乏層次;日光高了,主體的陰影會過重。
三、照明在電影中的作用
提問:每一個同學講一個你認為在照明上有特色的影片,講它好在哪裡,並談照明在電影中斷作用。
照明在電影中的作用:
1、曝光作用:照明使電影的底片獲得准確的曝光量,使底片在沖洗之後,能得到正常的底片密度;
2、造型作用:照明使二度空間的畫面根據攝影藝術創作的要求,恰當地呈現出被攝對象的質感、立體感、空間感等藝術效果。
3、構圖作用:照明產生的明暗效果可以突出主體,並且平衡畫面的構圖,使構圖具有形式上的美感。
4、戲劇作用:
①、描寫、表現環境:
②、表現人物的心境:
③、塑造、刻劃人物:
④、表現主題:
⑤、 作為重要的情節因素
⑥、 表現獨到的生命體驗
⑦、 渲染、升華、象徵
⑧、 作為敘事主體與核心
《陽光燦爛的日子》中的布光處理,主要分三種情況。
1、室外布光:
為了更好地表現影片的主題,室外布光多選擇在大晴天,選擇在陽光充足,光線很「透」的情況下拍攝。
屋頂行走:
2、室內布光:
室內布光以高瓦數聚光燈照明為主,營造和渲染一種溫暖的、金黃色的布光效果。如馬小軍看到「畫中人」照片的米蘭的卧室,如米蘭洗頭的水房,如小姑娘跳舞的教室,如莫斯科餐廳等等。
作用:
①、 形式感:
高瓦數聚光燈照明為主的布光處理,使拍攝環境空間感、層次感突出。使人物的身體和面部陰陽反差分明、造型效果強烈。
②、 美化人物
高瓦數聚光燈照明為主的布光處理,極大地美化了影片所要歌頌的人物(米蘭),並且,淋漓盡致地表現馬小軍心中濃郁詩意和美麗愛情。
如「為米蘭沖頭發」段落:
鏡頭638:特寫 水壺中的水澆到米蘭的頭發上。陽光灑在米蘭的脖子上。米蘭脖子上細細的絨毛在陽光下閃爍。
陽光灑在米蘭的脖子上。特寫鏡頭使我們看到米蘭脖子上細細的絨毛在陽光下閃爍。歌頌一個女孩,贊美一個女孩,電影中的布光和特寫,會表現得如此地激動人心。
如「再見『畫中人』」段落:
鏡頭329:特寫 馬小軍的手輕輕地捋過一根長長的頭發。金色的陽光在頭發上閃爍著。《鄉村騎士》音樂響起。(疊)
金色的陽光在「畫中人」的頭發上閃爍。用頭發上閃爍著的陽光,表現馬小軍心中愛情的浪漫、美好和詩意。
③、 主觀性
高瓦數聚光燈照明為主的布光處理,使人物和環境的主觀色彩更加濃厚。
④、 少年視角
高瓦數聚光燈照明為主的布光處理,使拍攝環境空間感、層次感突出。使人物的身體和面部陰陽反差分明、造型效果強烈。而這種陰陽反差強烈,造型效果鮮明,恰恰是少年馬小軍看待世界、看待事物的視角。這是影片《陽光燦爛的日子》的布光處理的異常突出的一點。
姜文對環境,對環境與光的關系的感受是異常強烈的。高瓦數聚光燈照明為主的布光處理,把姜文的這種感受表現得淋漓盡致。
如在「初見『畫中人』」的段落中,布光使「畫中人」的房間陰陽分明。段落開始時,馬小軍手舉望遠鏡站在陰影中。後來,馬小軍從望遠鏡中看到了牆上的「畫中人」。馬小軍上前一步,馬小軍從陰影中走到了燦爛的陽光下。用「光」的暗、明變化,寫少年馬小軍內心巨大的激動,和馬小軍神聖而偉大的愛情的覺醒。
3、曝光過度:
《陽光燦爛的日子》中還有一些特殊的光效處理。在影片的一些段落中,製作者有意使膠片的曝光過度。
如「為米蘭沖頭發」段落的後面,在米蘭的房間中拍攝米蘭。
鏡頭668:近景 米蘭身穿潔白的上衣,黑黑的長辮子垂在米蘭的胸前。米蘭目光如錐,凝視著馬小軍。突然,米蘭笑了。
米蘭身穿潔白的上衣,黑黑的長辮子垂在米蘭的胸前。米蘭胸前黑黑的辮子使白衣更加潔白。
一方面,使用顆粒反差強烈的特殊膠片,進行高調攝影。同時,強烈的布光,使被攝主體米蘭曝光過度。高調攝影和曝光過度,使米蘭的黑發、白衣更加突出、強烈,更加增加米蘭的美感和不真實的成分(「畫中人」)。
總之,通過曝光過度表現拍攝對象的美好,和馬小軍的愛情的迷狂及馬小軍特殊的心態。
(有顏色的彩色光的運用,為了講述的方便,我們將在後面的色彩一節中講述。)
四、電影創作中的照明處理
(前面我們已經講過,運動、照明、色彩是影像部分的三個重要內容。)
電影創作中如何處理照明元素:
1、總的照明風格:
根據影片的風格確定照明的風格。
A、紀實風格:
①、多用自然光,陽光,天空光。如果是在室內,那麼它的光就應該是該室內本身存在的光源(日光、燈光)所發出的光。(盡管這一點在實際拍攝中較難做到)。
②、多用散射光(軟光)。
③、如果使用「三點布光」,那麼,主光、副光、逆光之間的對比不要生硬和明顯。
④、場景中的主光的方向應與該場景內光源的方向大致一致。室外是陽光;室內是室內發光的燈具。
B、浪漫、誇張、表現主義風格:
在用光上沒有一定之規。可以生活化,也可以絢麗誇張。
C、商業片:
①、布光應使被攝主體清晰可見。它不能象紀實風格的影片那樣,為了接近生活,被攝主體有時會若隱若現、模糊不清。
②、布光要使被攝主體具有形式上的美感。
③、布光要使被攝主體具有鮮明的作者對它的主觀評價。
④、布光要使被攝主體具有鮮明的戲劇化特徵。
2、具體人物的照明處理:
影片主要人物,必須要有他的照明處理方案。如《法國中尉的女人》:薩拉,查爾斯,安娜,邁克,未婚妻等。
3、具體場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