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要如何評價韓國電影《流感》
單從電影品相而言,這原本也就是一部製作精良、場面宏大、剪輯流暢、觀看燃點高、強設定、快節奏、極致主角光環、無限依賴巧合、情感相對直露而情節相對簡單的中上等商業片而已。
女主角運氣真是比男主還要好,遇到這么個剛認識就死心塌地的男主;私自給孩子注射血清沒被關禁閉,仍能自由活動,並參與任務;最後一段中槍竟然只打中胳膊,還似乎傷得挺輕……
㈡ 如何評價韓國電影《流感》
一場《流感》,將韓國這塊國土狹小,格局有限本所不善的災難題材,演繹的驚心動魄,而更為難得的是在並不遜於好萊塢災難片的節奏掌控中,電影一面將人性的丑惡,用自私與冷漠,讓人驚愕的在災變中以體現,也將人性善良的光輝,以耀眼的尊崇,而另一面凌厲尖銳的政治隱喻與諷刺,透過暴動與焚屍這些大場面的營造,又將災難並不單指於疾病,更直指於政治,直擊於人心。 ——夢里詩書
㈢ 求一篇韓國電影《流感》的觀後感 2000字啊
流感觀後感
毋庸諱言,這是一部非典型韓國災難片。影片信息量較大,有好萊塢大片的韻味,但各個層面的滲透、部分環節的處理略顯青澀。
該片延續偶像劇風格,啟用帥哥美女作為主角。開頭偷渡情節給人一種不祥的預感,氣氛渲染比較成功。正片開始後男女主角的對手戲使電影節奏明顯慢了下來,並且「蛇頭」、倖存者的情節和主角情節沒有融為一體,出現了分層。
男主是憨厚堅毅的個人英雄主義形象,女主則延續了偶像劇中矛盾叢生情節下的母親形象。
片中小女孩這一角色定位準確、表演成功,既增加了演技分,又增加了情感分。與之相比較,男女主角間的感情戲反而顯得拖沓又多餘。
男主同事也是偶像劇中典型的幽默男配角形象,片中這一人物設定比較合理,給這部災難片注入了一絲清新氣息。
總統的出現是該片又一大亮點。角色性格鮮明,既具備沉穩冷靜的政客風度,又不失性情中人的果敢豪邁。這個角色使影片得到了升華,同時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幾處細節值得注意:
「蛇頭」打開集裝箱看到橫七豎八的屍體,男主闖入禁區看到慘不忍睹的萬人坑。這兩個場景遙相呼應,看得出導演在布局上是有想法、有套路的。
服從是軍人的天職。那個機槍手在連續接到開火命令不得已的情況下,採用預警式掃射。地上的一排彈坑讓觀眾的心懸到了半空,而這種由遠及近的預警式掃射給生命贏得了寶貴的時間,這也是機槍手作為軍人所能做到的極致。這個細小的環節體現了導演心思之縝密。
美軍戰機的起飛和韓方地對空導彈的出現只是短短幾秒鍾的時間,卻將影片瞬間推向高潮。這里足以看出導演鏡頭運用的功力。
有一點需要說明一下。有些觀眾認為韓國演員的表演誇張、過火,個人認為也不盡然。樓主就是吉林人,對這個問題還是比較了解的。
要知道他們是朝族不是漢族,他們說的是韓語不是漢語。無論是南方、北方還是吉林的朝鮮族,他們的語言中有長音和滑線音,說話時面部表情豐富。就像印度人說話喜歡聳肩歪頭比手勢一樣,都屬於民族習慣問題,並不完全是表演的問題。
中闋:引人深思戲中戲催人淚下情外情
感情戲一直都是韓國電影的強項,本片同樣是一部感情戲十足的電影。
當小女孩面對槍口擋在媽媽面前時;當士兵甲摘掉面具跪在媽媽的輪椅前時,有多少觀眾潸然淚下?
這是親情。
當男主面對母女二人和更多需要營救的人左右為難時,男主的同事出現了,頂替男主砸開柵欄,使男主可以專心保護母女二人。
這是友情。
當男主得知女主有過婚史並有孩子時沒有放棄;當母女面對死亡威脅時男主挺身而出,捨生忘死保護母女二人。這種經歷了死神考驗的情感已超越了普通的友誼。
這是愛情。
無論男主、女主、倖存者、總統、議員、美方代表、軍官,每個人都有問題和錯誤,但每個人又都有苦衷。本片沒有任何一個成年人是絕對的正面或反面人物,這也是該片的一大特點。
想重點談談總統這個角色。
瘟疫流行,死傷無數,青瓦檯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在勢態發展到近乎絕望的程度時,在白宮強硬態度的壓力下,議員們妥協了。他們決定放棄病患,全部處死。千鈞一發之際,是總統挺身而出,力挽狂瀾,置各方壓力於不顧,救萬千生靈於水火。無論此舉正確與否,至少能讓觀眾群情激奮,拍手稱快。
那麼事後這個總統一定會火吧?支持率一定會直線飆升吧?
明者自明之,不明者說了你也未必相信。沒有什麼可歌可泣,沒有什麼表彰會,沒有什麼災難面前涌現出的一大批英雄人物,更不可能有「災區人民目前情緒穩定」的報導。而總統,必定下台。
民眾方面:雖然有些國家的憲法中規定了不可抗力的免責條款,但民眾並不買賬。無論起因怎樣、過程長短、結果如何,總統的支持率下降已成定局。
執政黨方面:為確保執政地位,執政黨會遵循國際慣例,採用「丟卒車」的方式,讓總統辭職以平息事態。
白宮方面:半島的特殊局勢使韓國成為美國在遠東地區戰略部署的重要環節。美韓聯盟是一個大方向,是不允許破壞的,在這個大方向下的任何事情都是小事。韓國總統的舉動已經觸碰了美韓聯盟的底線,來自大洋彼岸的壓力將是持續的,不可忽視的。
至於在野黨方面就不用多說了,他們連晚飯都來不及吃就已經在起草不信任案了。
這是本片最值得我們深思的戲中戲。
下闋:高句麗突破舊路思密達再譜新篇
西方人提起亞洲電影,首先想到的是日本和印度。而近十年間泰國和韓國電影蓬勃發展,大有趕超前者之勢。泰國的優秀電影主要集中在鬼片和恐怖片上,而韓國電影卻是全面發展。
言情片和偶像劇一直是韓國影視代表。唯美的畫面、緩慢的劇情、坎坷情路、帥哥美女都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韓國影人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和局限性。他們不斷拓寬思路,借鑒經典,尋求突破,自我完善,高質量電影如雨後春筍般呈現,近年來更有百花齊放、不拘一格的勢態。
從《老男孩》到《假面》、從《不可饒恕》到《蒙太奇》,韓國復仇片撕心裂肺。
從《共同警備區》到《殺人回憶》、從《七天》到《盲證》,韓國懸疑片精彩紛呈。
從《鐵線蟲入侵》到《摩天樓》、從《恐怖直播》到《流感》,韓國災難片驚心動魄。
從《薔花紅蓮》到《考死》、從《看見惡魔》到《金福南殺人事件始末》,韓國恐怖片血雨腥風。
看到韓國電影的崛起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反應,這就涉及到一個電影是否有國界的問題。
應該說電影既無國界也有國界。
個人認為我們不該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待韓國電影,認為棒子的電影都有一股泡菜味不值一看,那樣只能讓我們的觀影旅途錯失一道亮麗的風景。而那些冰天雪地赤身裸體後空翻360度跪地不起的影迷也大可不必偏激,韓國電影還沒好到令影迷膜拜的程度。只要是個人認為好的電影就應該加以肯定,認為不好的電影也沒必要愛屋及烏。
從這個意義上講,電影無國界。
至於中韓兩國電影質量的比較,竊以為這本身就是個偽命題。小范圍的一個鏡頭、一段劇情之類的比較還是可以的,但任何整體性的比較都是不具說服力的。不同的環境、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文化、不同的體制、不同的追求方向、不同的欣賞人群……難道我們看個電影還要繞過這么多的不同點而在人種上尋找相同之處從而強行比較嗎?
也許韓國導演會說:給我十億人口我能領跑亞洲;也許中國導演會說:給我幹掉廣電我能稱霸全球。但這並不可信也並不現實。沒有人原意在太多的不同中進行比較,沒有人原意在太多的假設中尋找真相。
從這個意義上講,電影也有國界。
我不會排斥韓國的科幻片,那一種挑戰可以給我們樹立典範;
我不會排斥韓國的涉朝片,那一灣海峽同樣讓我們夢繞魂牽;
我不會排斥韓國的生活片,那一份不羈不再令我們自命不凡;
我不會排斥韓國的律政片,那一張癬漂又該讓我們情何以堪……
㈣ 韓國電影 流感 這個人物在劇情裡面是干什麼的
他的角色,代表著自私,不惜一切代價,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是一個很真實的反面角色
㈤ 流感電影影評怎麼樣
流感的電影中人物塑造非常的成功。
在沒有看這部電影之前,我很難想像「災難」能夠和「流感」聯系在一起,並且還被拍攝毫無違和感。看過電影以後我才知道,原來「流感」加上「人性」就是等於「災難」。這場災難是由「偷渡」引起的,偷渡客的到來給盆塘帶來了致命的豬流感病毒,死亡籠罩著整個盆塘。然而最可怕的卻不是豬流感,而且正在決定盆塘人生命的韓國政府,因為政府的決定最終會決定全盆塘人的生死,此刻的盆塘的市民就如同螻蟻一般。
首先先說一下政府。面對這樣的災難,政府首先要做的就是封鎖盆塘地區,因為這樣才能防止病毒擴散到其他的地區。封鎖盆塘之後,政府又建立了病毒隔離區,然而為了徹底避免病毒擴散出去,政府只好選擇將感染者與未感染者放在一起監測,而這樣的決定對於盆塘市民來說卻是有害的,因為這樣會增大感染的風險。
㈥ 如何評價電影《流感》值得一看嗎
《流感》是由金成洙編導,張赫、秀愛主演的一部韓國災難驚悚電影,整部影片取材於生活,所以顯得格外真實。韓國敢拍、會拍、能拍,從來不忌諱自己國家的瘡痍和短處,驚悚犯罪題材的成熟度和話題尖銳性,非常值得一看。
不亞於好萊塢製作的全民災難片,流感的傳播過程、速度、恐懼感拍的酣暢淋漓,劇情扣人節奏緊快,小細節大場面全部到位,最後借政府的正確決策完成前面的諷刺和隱喻,也都恰到好處。
㈦ 韓國災難電影《流感》,不僅拷問人性,更凸顯韓國人的什麼
韓國著名災難電影《流感》上映於2013年,在2020初年這個特殊的時期,這部電影再次引起了廣泛關注,片中那個美國駐軍代表的話即使放在在現在也非常適合。
4、美軍地位焦慮
片中政客財閥是一大反派,美軍代表則是另一個大反派。美軍指揮了韓國政府的一切工作,甚至敢於不經過韓國政府同意就下令向民眾射擊以及轟炸盆塘。
而美軍代表也在韓國總統面前頤指氣使,儼然一副太上皇的面孔。這種描寫當然有些誇張,但也正體現了韓國民眾對駐韓美軍的厭惡態度和 內心焦慮。
5、炮彈襲擊焦慮
《流感》中有個突兀的情節,美軍代表居然命令美軍轟炸機轟炸盆塘市民,這劇情明顯有點兒誇張了。
筆者看的電影版本中將戰斗轟炸機攜帶的導彈翻譯成炮彈,將轟炸翻譯成炮擊。不知道韓語原文是不是就是炮彈和炮擊。但筆者認為,炮彈比炸彈和導彈合適。
這里的炮彈應該是代指首爾附近金城川一帶的大炮,首爾大部分繁華地段都在鄰國的幾千門大炮射程之內,一旦出事,首爾半個小時內就會變成瓦礫堆。這種時刻被當成「人質」的現實也一直是韓國人尤其是首爾居民的焦慮來源之一。
6、倒霉總統焦慮
有些網友戲稱,韓國總統可能是世界上最危險的職業。《流感》中的韓國總統則不光展現了危險,還展現了尷尬。
在指揮防治疫情關鍵時刻,以韓國總理為代表的財閥政客居然將韓國總統給架空了,而在美軍代表面前,韓國總統更是毫無話語權。
直到影片結尾,韓國總統才正面硬剛了財閥政客和美軍代表,其下令防空導演擊落美軍轟炸機一幕很燃。
但影片最後韓國總統血紅的眼睛也預示了,這又是一個將來會倒霉的總統,因為他同時得罪了財閥和美軍。總統的尷尬,也是民間精英們的焦慮。
綜上,正是由於存在這種無處不在的焦慮,因此韓國電影普遍在反映現實問題上比較用力,片中各種極端躁動的戲份也比較多,這是一種文化的折射。《流感》的評分沒有超過8分,也和這些由於焦慮而有些誇張的劇情有關。
當然,對於外國觀眾尤其是我國觀眾來說,只看電影本身,韓國電影還是優點多多,值得我國的電影人學習。
此外,《流感》雖然只是把傳染病當成一個故事的載體,不論是發病、傳染、防疫和治療各個階段敘述的都比較簡單粗暴。但我們依然能從電影的緊張和恐怖的氣氛中感受到傳染病的可怕。
相信看完這部充滿了韓國式焦慮的《流感》,很多中國觀眾都會有一個感想,慶幸我們生在了一個負責任有實力的大國。
㈧ 韓國電影《流感》中的政治操作
眾所周知,韓國電影從來不避諱國家政治中的官員腐敗、權謀惡斗、權錢交易、利益沖突等種種黑劣。比如,揭露韓國政治腐敗的內部斗爭的《局內人》,根據「光州事件」「釜馬事件」改編的《辯護人》,反映檢察官、警察、線人的利益沖突的《不當交易》,還有揭露韓國政治高級階層腐敗的《白鯨》,等等。韓國電影的高明之處還在於能把涉及公眾的社會事件都能和政治粘在一起。這可能也是韓國人因為地緣、歷史文化熱衷政治活動的一種表現。這部上映於2013年的電影《流感》,也是如此。
從政治角度看,當一個區域或國家出現具有危害性的公共事件後,作為權利集中的政治團體或個人,他們有能力調配各種國內外資源,發揮事務管理部門職能,只要思路、方法足夠科學,思想統一,步步為營,就能統籌應對問題,消除危害,安撫人心,實現「以政治善」的目的。但是對喜歡挑政治膿瘡,揭露政治黑的韓國電影來說,「災難」和「政治操作」就成了上等搭配。《流感》這個故事不是「發現病毒,病毒傳染,人感染或死,發現治療方法,戰勝病毒」這么簡單,而是在其中傳遞出的政治操作。
一群來自東南亞某個國家的年輕人准備偷渡到韓國,其中一名偷渡者已經開始咳嗽,病毒由此踏上了韓國的征程。到了韓國後,過來接收這幫偷渡者的兄弟倆兩發現,一集裝箱的人都病死了,只有一個小哥還活著。
兩人帶著唯一倖存小哥進城,結果半路上小哥逃跑。接收偷渡者兄弟倆中的弟弟開始咳嗽,發燒,顯然是感染上了病毒。於是哥哥就帶弟弟去葯店買葯。病毒隨著咳嗽出的飛沫,通過空氣開始傳播,葯店裡的營業員、兒童、學生等人,無一倖免。
弟弟的病情逐漸加重,咳血,就來到了醫院。醫生搶救無果,並當即發現,這是一種極具傳染性的病毒。哥哥也因弟弟的死與醫生發生沖突。此時,病毒已經在城市擴散開來。
疫情爆發的這個城市叫「盆塘」。因為這是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該地區的治理委員會負責人,韓國國會議員立即出現在了故事中。因為此病毒非常厲害,醫生建議把盆塘隔離起來。但是,議員卻顧慮每年要在盆塘舉行的各種國際會議,如果隔離,將會給盆塘帶來巨大損失;還靠天真的「常識」說,「現在正是流感流行的季節」「口蹄疫也沒這么緊張」,言下之意,一切都沒那麼嚴重。總之,這種能致人死的病毒,並不在議員的思考范圍內;並且醫生的建議也被議員指責。傲慢、蔑視,擁有政治權利的飛揚跋扈,可見一斑。
隨著病毒的爆發式擴散,眾多被感染的人病情不定時發作,倒地而亡,城市交通混亂,醫院人滿為患……整個城市因人感染病毒,瞬間失控。
就在樣的緊急關頭,該國總理卻還在為是否向社會公眾宣布病毒擴散,以及宣布後是否會引起社會恐慌而猶豫。負責盆塘的那個議員還在擔心如果宣布隔離,會被其它政黨的政客們揪辮子。災難面前,精英政治的斗爭和矛盾,開始暴露出來。這和韓國普通人所具有的民主政治意識並不是一回事。直到總統駕臨,才宣布盆塘隔離。同時病毒擴散的消息也對外發布。但是如何應對病毒,卻隻字不提。「目前還沒有治療葯物」「死亡人數可能上萬」,這些話無疑就是製造「恐慌」。
外宣事實固然不錯,但在缺乏應對措施的情況下,讓普通民眾理解、支持政府行為的機會也沒了,民眾除了恐慌,就是恐慌。電影黑了一把看似高冷、果斷的韓國政治高層。
接下來,政治騷操作開掛。
恐慌狀態下的民眾在超市瘋搶物品,並因此發生肢體沖突,也有人因病毒發作頓時在超市倒下。但這種無序的狀態卻招來了警察的暴力制止,超市頓時成了捉撕混斗的場所。而這個事件本身,無非就是民眾為了應付病毒帶來的隔離,在超市買東西而已。災難面前,准備不足,出現混亂,就直接動用國家機器,這無形中將其等同於暴亂鎮壓。一件小事,就暴露了政治能力的低弱。
接下來就是美國政府介入。眾所周知,韓國在國際政治上的地位,軍事外包,外交還得看美國的臉色。這還比不上過著樸素生活的鄰居朝鮮。有人戲稱「薩德」系統就像是一個蒼蠅,韓國人捏著鼻子也得吃下去。影片中,因為韓國盆塘地區爆發病毒流感,卻鬼使神差地招來了美國。這顯然不是什麼國際救援,而是美國對韓國政治干預的直接影射。
為了防止病毒擴散,在美國的建議下,建立特別隔離區,而令人驚異的是,隔離區實行軍事管控。如果有不服從管控的外來人員,就用「槍」解決。治病救人,卻借用軍事力量,透射出國家與普通民眾需求的尖銳對立。危機關頭,國家並沒有顯示出為了關心平民大眾的政治情懷,而只有一個信念——防止病毒擴散。只要達到這個目的,可以不顧普通人死活,並不擇手段。所以病死之人,就變成了「垃圾」被處理掉。
這看上去不可思議,卻是韓國政治慣用的專制手段。危機中,國家政治為了自身利益,哪怕普通民眾是無辜的,也會慘遭國家機器的碾壓。歷史上,「光州事件」就是韓國政治統治和平民沖突的最好證明。
影片中,政治首腦為了所謂的顧全大局,要犧牲盆塘,保全更多國民。這種應對危機時僵硬的政治操作,不可避免地引發了城市更大規模的平民沖突和騷亂。平民與政府的矛盾再度升級。國家不得不調整更多的兵力、武力進行鎮壓。而政府、醫療機構如何防治病毒,卻沒了蹤影。城市剩下的就是騷亂,混亂,加上打打殺殺。
流感所引發的盆塘民眾對政府不信任,最終升級到了「要到首爾去示威,讓首爾人感染,政府才會救我們」的地步。這一幕似乎是「光州事件」街頭政治的變相演繹。而美國也不甘於後,甚至派出駐韓美國空軍,要對示威民眾進行轟炸。
或許人性的力量喚醒了人們對戰勝病毒的信心,才使韓國元首良心發現,最終頂住了美國的壓力。
在影片中,「流感」只是故事外核,用混亂和沖突暴露韓國政治的低端操作才是真正目的,以致於讓政治首腦和民眾知道病毒抗體的存在,用小女孩阻擋軍隊開槍的方式出現,這顯得十分戲劇、突兀。
類似這種講故事的方式,在《漢江怪物》中也曾出現。總之,《流感》其實是一部「政治片」。
㈨ 怎麼評價韓國電影《流感》
由韓國明星張赫和秀愛主演的《流感》非常接地氣,這不像好萊塢的商業大片那樣玩弄特效,在末日地球的話題上打轉轉。那些遙遠的災難鮮少發生,但人類對自身疾病的擔憂可謂正中觀眾下懷。《流感》講述的就是禽流感引發的H5N1病毒,導致韓國盆塘鎮民眾大量感染,從而引發一場全民恐慌大戲的上演。
自然爆發或病毒傳染而引發的災難,其實很考量我們現實社會的體制。該片表現的韓國盆塘鎮民眾恐慌鬧事事件,多半由於當局沒有積極的應對突發事件的措施,而導致一些民眾生命受到威脅或遺棄。影片雖然是部災難片,但並沒有迴避韓國體制所存在的弊病,當局為了自我的利益,盲目的進行隔離和封鎖,才導致更多民眾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