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沒有男主角找女主角的魔法變身愛情的日本動畫片
《守護甜心》應該比較符合
《神風怪盜貞德》(蠻早的,但蠻符合的,個人認為不錯滴)
日下部栗是個女高中生,同時也是韻律體操隊的隊員,但其實她是法國中世紀聖女貞德的轉世,借著准天使菲的力量變身怪盜貞德,專門封印附著在善良人們身上的惡魔。有一天,栗身邊出現了一位轉學生——名古屋稚空,而這時怪盜辛巴達也跟著出現了,並且向貞德提出了挑戰!愛與夢幻的故事隨之展開!
《聖少女》(蠻早的,不過還不錯滴)
《魔法少女奈葉》
第一季(13話)+第二季(13話)+第三季(26話)(很好看)
《夢色糕點師 》
講述的是女主角為成為蛋糕師而奮斗的萌系物語(不知道符不符合,雖然是長篇,但很好看)
《新白雪姬傳說》
講述公主與7個守護騎士,挑戰邪惡勢力、拯救世界! 淡雪姬乃是個超元氣的高中女生,父親則是落魄的小說家,兩人過著貧窮卻自在的生活。但自從她父親娶了有錢的後母,姬乃便慘遭繼母與姐妹惡劣的整人行徑!如此悲慘與不幸的命運,簡直就是「灰姑娘」的女主角!好在天無絕人之路,7名自稱「里菲騎士」的謎樣美少年出現在她面前,並賦予姬乃變身的力量!原來姬乃竟是命定的公主,必須與守護她的7位騎士,一起挑戰邪惡勢力「災妃」、拯救世界…當公主遇見騎士,命運的風也將吹起,等待紅雪化作白雪那天的來臨!
我個人認為很不錯的,13集,可以一次看完滴。
《零之使魔》(沒看過,不過聽說很好)
《小女神花鈴》(花鈴很可愛,應該算吧,很好看)
關於魔法的嘛
《神秘星球孿生公主》
《東京貓貓》
《魔法留學生》
《七色星露》
《亂馬》
《風之聖痕》
《變身!偶像公主》
(我想到滴暫時是這樣)
下面不知道算不算
《草莓棉花糖》
《DI·GI·CHARAT》
《地獄少女》
《百變小櫻》
《人魚的旋律》
《家庭教師》
(我盡力了,湊合湊合吧)
② 《買火柴的小女孩》的寫作背景
在人類戰爭史中,反階級壓迫的戰爭佔有相當的比重。在這種戰爭中涌現出的軍事歷史人物的事跡無不英勇悲壯,可歌可泣。在古羅馬奴隸制時代,奴隸領袖斯巴達克領導的大起義,曾經震動了整個西方世界,其不畏強暴、前仆後繼求解放的斗爭精神曾影響了一代又一代奴隸,譜寫了奴隸解放的光輝詩篇。
在古羅馬,到處都有大規模使用奴隸勞動的大庄園,奴隸被稱之為「
會說話的工具」。奴隸主為了取樂,建造巨大的角斗場,強迫奴隸成對角斗,並讓角鬥士手握利劍、匕首,相互拼殺。一場角斗戲下來,場上留下的是一具具奴隸屍體。奴隸主的殘暴統治,迫使奴隸一再發動大規模武裝起義。公元前73年,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一次奴隸起義——斯巴達克起義爆發了。
斯巴達克是巴爾干半島東北部的色雷斯人。羅馬進兵北希臘時,在一次戰爭中斯巴達克被羅馬人俘虜,被賣為角鬥士奴隸,送到卡普亞城一所角鬥士學校,受非人待遇。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斯巴達克向他的夥伴們說∶「寧為自由戰死在沙場,不為貴族老爺們取樂而死於角斗場。」角鬥士們在斯巴達克的鼓動下,拿了廚房裡的刀和鐵叉,沖出了牢籠。在路上,他們正好遇上幾輛裝運武器的車子,就奪取了這些武器武裝了自己,並跑到幾十里以外的維蘇威火山上聚義。斯巴達克率領起義者在這里安營紮寨,建立起一個鞏固的陣地。
許多逃亡奴隸和農民都紛紛前來投奔,斯巴達克的妻子和他是同一個部落的,也參加了起義。起義隊伍由70餘名角鬥士很快發展為約1萬人,並多次戰勝羅馬軍隊的一些小部隊,斯巴達克便按照羅馬軍隊的形式將自己的部隊進行了改編,除有數個軍團組成的步兵外,還建立了騎兵,此外還有偵察兵、通信兵和小型輜重隊。除奪取敵人武器外,起義軍兵營里還組織製造武器。對士兵進行訓練,並制定了嚴格的兵營和行軍生活規章,不久就控制了整個坎佩尼亞平原。
公元前72年初,斯巴達克軍隊已增到6萬人。他將部隊開向阿普利亞和路卡尼亞,在那裡人數達到12萬(據有些史料記載為9—10萬)。被起義的巨大規模震驚的羅馬元老院,於公元前72年年中派遣以執政官楞圖魯斯和蓋里烏斯為首的兩支軍隊討伐斯巴達克。這時,起義軍內部產生了分歧。大部分奴隸,其中包括斯巴達克,根據敵我雙方力量對比,認為在義大利本土建立政權比較困難,主張離開義大利,沖過阿爾卑斯山,進入羅馬勢力尚未到達的高盧地區,擺脫羅馬統治,獲得自由,或者返回家鄉。而參加奴隸起義運動的當地的牧人和貧農則不願離開義大利,希望繼續與羅馬軍作戰,以奪取失去的土地。由於這種意見分歧,3萬人的隊伍脫離了主力部隊,在伽爾伽努斯山下(阿普利亞北部)被羅馬軍隊擊潰(死2萬人)。斯巴達克聞訊趕來救援,已經來不及了。斯巴達克殺死了300名羅馬俘虜,祭奠了陣亡戰友的「亡靈」,繼續率軍北上。公元前72年,斯巴達克的軍隊沿亞得利亞海岸穿過整個義大利。在齊扎爾平斯高盧省(北義大利)的摩提那會戰中,斯巴達克的軍隊擊潰了卡西烏斯總督的軍隊。起義者受到勝利的鼓舞又因越過阿爾卑斯山有不少困難,斯巴達克改變了原來的計劃,揮師南下,返回義大利,從一邊繞過羅馬,向南方進軍。
面對這支馳騁於義大利的起義隊伍,羅馬統治集團驚慌失措,沒有人敢競選執政官。元老院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最後選任大奴隸主克拉蘇斯統率大軍,鎮壓起義軍。公元前72年秋,斯巴達克的軍隊在義大利布魯提亞半島(今卡拉布里亞)集結,預計乘基利基海盜船渡過墨西拿海峽。但海盜不守信用,沒有提供船隻,斯巴達克自造木筏渡過海峽的計劃也未能實現。這時,克拉蘇斯在起義軍兵營後方構築了一道工事,切斷了起義軍撤回義大利的後路。挖的是一條兩端通海的壕溝(長約55公里,寬和深均為4.5米),並築起土圍。但是,起義軍用土和樹木填平了壕溝,突破了工事。在突擊中,斯巴達克的軍隊損失了約三分之二。不久,斯巴達克在軍隊很快得到補充後(達7萬人),於公元前71年春試圖以突襲的方式佔領義大利南部的主要港口——布爾的西,乘船渡海駛向希臘,進而到色雷斯(今保加利亞、土耳其的歐洲部分)。羅馬元老院竭力想盡快地將起義鎮壓下去,分別從西班牙和色雷斯將龐培的大軍和路庫魯斯的部隊調來增援克拉蘇斯。為了不讓羅馬軍隊會合,斯巴達克決定對克拉蘇斯的軍隊發起總決戰。他用急行軍快速將部隊開向北方,迎擊克拉蘇斯。在阿普里亞省南部的激戰中,斯巴達克軍隊雖在數量上比羅馬軍隊少得多,但他們仍然英勇戰斗。斯巴達克身先士卒,騎在馬上左沖右突,殺傷兩名羅馬軍官。他決心殺死克拉蘇斯,但由於大腿受了重傷,只好在地上屈著一條腿繼續戰斗。在羅馬軍隊的瘋狂圍攻下,6萬名起義者戰死,斯巴達克也壯烈犧牲。約5000名斯巴達克起義軍逃往北義大利,不幸在那裡被龐培消滅;6000名俘虜被羅馬人釘在從羅馬城到加普亞一路的十字架上。但是,一些分散而沒有統一領導的起義隊伍在義大利許多地區仍然堅持戰斗10年之久。
轟轟烈烈的斯巴達克起義失敗了,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沒有一個能夠聯合廣大受剝削群眾的總綱領;參加起義的羅馬社會各階層的社會成分和民族成分復雜,對之缺少必要的教育工作;作戰指揮上由於缺少經驗也有許多錯誤等。然而,這次起義的意義遠遠超出了起義的本身,它沉重地打擊了奴隸主統治階級,加劇了羅馬奴隸制的經濟危機,促使羅馬政權由共和制向帝制的過渡。斯巴達克在起義中表現了英勇的斗爭精神和卓越的軍事才能,馬克思稱他是「古代無產階級的真正代表」;列寧也說∶「斯巴達克是大約2000年前最大一次奴隸起義中的一位最傑出的英雄。」
斯巴達克起義對奴隸解放與自由運動是一次巨大推動,在人民群眾爭取社會解放的斗爭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遺跡。列寧在評價斯巴達克起義時指出∶「在許多年間,完全建立在奴隸制上的彷彿萬能的羅馬帝國,經常受到在斯巴達克領導下武裝起來、集合起來並組成一支大軍的奴隸的大規模起義的震撼和打擊。」就當時來說,極大地動搖了羅馬奴隸制基礎。奴隸主被迫對剝削奴隸和經營田產的方式作出某些改變,並開始改變控制奴隸的方法和對奴隸的態度。他們盡量收買不同種族的奴隸,避免把同族的奴隸集中使用,提防他們聯合在一起。奴隸主開始把土地分成小塊,交給奴隸耕種,奴隸可以分享一部分收成,奴隸就在這樣的方式下開始演化為「隸農」,而釋放奴隸的數目也漸漸增多。上述情況到公元1世紀後就更為普遍。
斯巴達克起義能夠建立較強大的軍事組織,多次打退羅馬精銳部隊,在軍事上有許多成功之處,如在戰斗行動中力求奪取和掌握主動權;組織好步兵和騎兵的協同,力主進攻;在戰區內巧妙地機動部隊;行軍隱蔽迅速,設置埋伏,實施突襲;善於各個殲滅敵人。這些對後來的奴隸起義戰爭提供了許多有益的經驗
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作者是安徒生。安徒生生於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貧困不堪。1835年開始寫作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發表於1846年。當時,有一個朋友寄給他一封信,信里附著三幅圖,要求他寫篇童話,以配其中一幅圖。他選擇了描繪手中拿著一束火柴的窮苦小女孩的一幅,配上了這篇童話。這是因為安徒生的母親,幼年是個討飯的孩子。安徒生說:「媽媽告訴我,她沒有辦法從任何人那裡討到一點東西,當她在一座橋底下坐下來的時候,她感到餓極了。她把手伸到水裡去,沾了幾滴水滴到舌頭上,因為她相信這多少可以止住飢餓。最後她終於睡過去了,一直睡到下午。」這幅圖,自然使安徒生想起了自己的母親的苦難童年。文中那小女孩的模特兒是安徒生的母親。
課文《窮人》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作品。課文講的是漁夫和桑娜在鄰居西蒙死後,主動收養她的兩個孩子的故事,真實地反映了沙皇專治制度統治下的社會現實,表現了桑娜和漁夫勤勞、善良,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的美好品質。
背景資料;
德國首相俾斯麥建立的歐洲秩序 論保加利亞危機期間的俾斯麥外交 柏林會議後五年的時間里,德國首相俾斯麥建立了一個包括俄國、奧匈、義大利、 羅馬尼亞等國的復雜的同盟體系,歐洲的國際政治一時為俾斯麥同盟所左右,柏林成為歐 洲外交舞台的中心。1885年爆發的保加利亞危機卻使俾斯麥同盟瀕臨破滅的邊緣,本文擬就危機期間歐洲各大國間展開的激烈外交角逐,探究19世紀晚期歐洲大國外交和國際環境的某些特點。
(一)
普法戰爭後,統一而強大的德國在歐洲崛起,完成了對歐洲國際政治環境革命性的 改造,同時卻造就了困擾世界達一個世紀之久的德國問題:德國的天然優勢和其他歐洲國 家不接受這一優勢的矛盾。1戰敗不僅使法國失去了阿爾薩斯和洛林,剝奪了它在歐洲大陸 的主導地位,更大大惡化了它的地緣政治環境。這樣法國對德國來說就成為一個無法和解 的國家。法國單憑自身的力量難以對付德國,無論是為了自保,還是准備復仇,法國都需 要同任何與德國敵對的國家結盟。這就使得涉及德國的危機均會加劇,而很難局部化,因 此也就限定了德國外交的基本走向。在俾斯麥看來,孤立法國、維護歐洲現狀與保障德國 安全是一回事。俾斯麥面臨的國際環境極其復雜:為了孤立法國就必須保持俄國、奧匈和 德國三個君主大國的保守聯合,為此他還需要對俄奧關系發展施加影響,俄奧關系過於密 切以致於撇開德國,或者為爭奪巴爾干發生沖突都會損害德國在歐洲的外交地位。在把俄 德友誼視為德國外交基石的同時,他還不能得罪在近東、中亞與俄國尖銳對立的英國。18 75年-1878年的近東危機,反映了俾斯麥政策相對於歷史環境的局限性:俄奧矛盾的激化 ,使俾斯麥難以長期迴避在俄奧間作出選擇的問題。俾斯麥通過1879年的德奧同盟暫時找 到了出路。同盟的真正歸宿是1881年6月結成的俄奧德三皇同盟,這就使德國得以繼續保持 對俄奧關系的牽制及在兩者之間的調停地位。
1885年9月,土屬東魯米利亞省發生革命,並宣布與保加利亞公國合並。素來以保加 利亞保護者自居的沙皇亞歷山大三世不能容忍經由不聽命於他的亞歷山大大公之手實現兩 地的統一,從而鞏固大公在保加利亞國內的地位。俄國試圖通過大國協調迫使保加利亞取 消合並,但保加利亞統一的既成事實,已不可逆轉。俄國的保加利亞政策面臨空前失敗, 巴爾干醞釀著新的危機。
1886年1月,狂熱的沙文主義者布朗熱就任法國陸軍部長,在法國掀起了一場要求向 德國復仇的狂潮,德法關系驟然緊張。 兩場危機同時發生,俾斯麥同盟面臨嚴峻考驗。與此同時,被俾斯麥視為德國外交根 基的三皇同盟即將期滿,而且續約無望。國際局勢有完全失控的可能,俾斯麥做夢都害怕 的東西夾擊之勢眼看就要成為現實。德國如果在俄奧巴爾干競爭中採取支持奧匈的政策,就要承受俄德關系破裂,並因此向法國提供潛在盟友的後果。而在當時環境下又完全排除 了放棄奧匈的可能性。 保存奧匈帝國的獨立與大國地位,是俾斯麥歐洲秩序的重要環節。奧匈一旦在外部壓 力下解體,不僅會危及歐洲均勢,使德國外交失去迴旋餘地,也將打破德意志帝國內部微 妙的政治平衡。
1885-1887年的保加利亞危機,重新打開了東方問題,造成了俄奧對抗的前景。俄土 戰爭俄軍浴血奮戰,二十萬將士喪命疆場,收獲的卻是難以下咽的苦果。1886年9月,亞力 山大大公在俄國壓力下被迫遜位。11月,沙皇特使考爾巴斯未能迫使保加利亞攝政當局推 舉出俄國中意的大公候選人,鎩羽而歸,俄保斷交,俄國在保加利亞的影響喪失殆盡,沙 皇的「尊嚴」被踐踏到無以復加的地步。巴爾干形成了俄軍即將入侵,並引發大國沖突的危殆局面。
俄國一旦進軍保加利亞,勢必控制羅馬尼亞。屆時匈牙利將處於俄屬波蘭、羅馬尼亞 、保加利亞的三麵包圍之中。奧匈的多瑙河生命線也有被切斷的可能。保持在巴爾乾的勢 力和影響,既是奧匈大國地位的象徵,也是帝國生存之所系。11月13日,奧匈外相卡爾諾 基在匈牙利議會發表演說:俄國無權佔領保加利亞並單獨決定其命運,否則兵戎相見。俄 國輿論大嘩,普遍認為俄奧協調已失去意義,俄軍方和泛斯拉夫派考慮對奧匈實施軍事打 擊。
俾斯麥同盟最直接的目的是約束俄奧,防止兩國沖突。他此時的基本策略是對兩國實 施雙向抑制,敦促兩國在三皇同盟框架內解決分歧。針對奧匈在英國慫恿下可能採取的強 硬政策,他一再發出警告,保加利亞是俄國的勢力范圍,德奧同盟只具有防禦性質,要幫 忙找英國去。3對於俄國,他再三表示,德國願意支持俄國的保加利亞政策,但奧匈的大國 地位不容犧牲,出路在於俄奧就劃分巴爾干勢力范圍達成妥協。
俾斯麥扮演「誠實的掮客」,雖然暫時迴避了在俄奧間作出選擇的問題,卻暗含著 同時疏遠兩國的危險。奧匈不由要問:「德奧同盟究竟還有什麼價值?」「德國有兩個盟 友,奧匈只有半個。」5如果說德奧同盟在1879年的締結加劇了俄國的孤立感,迫使它回到 與德奧結盟的軌道上來的話,那麼在此時,它只能加深俄國的敵意。1886年11月,沙皇在 接見新任法國駐俄大使拉布萊時表示:俄國希望法國強大,兩國需要並肩攜手,共度難關 。這番表示,一方面是考爾巴斯使命失敗,沙皇挫折感加深的結果,也是對卡爾諾基國會 演說的回應。要想按俄國的意願解決保加利亞問題,就得排除奧國的阻撓。奧匈的實力並 不構成威脅,關鍵是德奧同盟。如果俄國要發動對奧匈的戰爭,或使俄國的戰爭威脅產生 效果,必須預先阻止德國的介入。唯一的希望在法國。有跡象表明,俄國軍方和泛斯拉夫 派,通過著名報人、保守的民族主義者卡托科夫從10月末起已對沙皇的決策傾向施加了重 大影響。為了牽制德國,沙皇有可能急劇改變其歐洲政策,法俄結盟的前景已隱約可現。
俾斯麥同盟體系面臨崩潰的危險。布郎熱運動為俾斯麥擺脫困境提供了良機。
(二)
第三共和國成立後,法國政局一直動盪不寧。80年代上半期,費理內閣當政期間,法 德關系還有過一段「殖民協約」的好時光。但是阿爾薩斯、洛林問題始終是兩國關系中難 以彌合的創口。1885年費理「殖民內閣」倒台,標志著法國復仇主義勢力的抬頭。以著名 詩人戴魯萊德為首的民族主義團體愛國者聯盟到1886年7月成員已逾十萬,成為法國政治和 社會生活中一支不容忽視的力量。布郎熱進入夏爾.費雷西內閣任陸軍部長後,一時成為 法國復興、收復失地、對德復仇的象徵。1886年秋季起法德關系趨於惡化。
俾斯麥並不懼怕法國的實力,哪怕是一個復仇主義的法國。它的目光始終注視著東方 。問題的復雜性在於兩場危機幾乎同時發生。一旦德國捲入奧俄巴爾干沖突,很難指望法 國會袖手旁觀。那時德國就必須正視兩線作戰的冷酷現實了。
1886年夏,戴魯萊德訪問俄國,鼓吹法俄結盟。6月,卡托科夫在《莫斯科新聞》上 撰文,批評外相吉爾斯的歐洲政策,呼籲從根本上改變俄國的外交路線。他指出俄國將抽 象的君主團結原則置於自身的國家利益之上,是犯了歷史性錯誤。俄國必須擺脫束縛,在 外交上恢復行動自由。時稱『卡托科夫的攻擊『。
在當時的情況下,法俄政體懸殊,戰略利益和戰略重點存在嚴重分歧,兩國並沒有立 即結盟的可能。法國不會以犧牲自身在近東地區的長遠利益,來支持俄國當下的巴爾干政 策。俄國更不可能幫助法國收復阿爾薩斯和洛林,而冒破壞現狀並與德國交惡的風險。但 是如果壓力和受挫感過強,法俄為了擺脫困境,就有可能形成利益的契合點。誰也不能保 證兩國最終不會走到一起。1887年1月,俄國特使舒瓦洛夫為彌合分歧,修補俄德關系訪德 後,來自俄國方面的沉默進一步證實了俾斯麥對俄國可能改變政策的猜疑。俾斯麥調整策 略,決心利用德國現有的外交資源和法國的事態發展,為重新組織德國的外交陣容尋求契 機。 保加利亞危機發生後,英德間展開了激烈的外交角逐。兩國都不願率先出面干預而結怨俄 國,同時又都需要避免在未來歐洲的外交競技場上陷於孤立。若能造成對方與俄國的相互 制衡之勢,本國外交將獲得空前的主動權。英國首相索爾茲伯里對俾斯麥的意圖深感疑慮 ,擔心英俄一旦為巴爾干問題發生對抗、沖突,而深陷於巴爾幹事務,俾斯麥將趁機擊破 法國。英國的策略是催促奧匈充當巴爾乾的反俄先鋒,以使對奧匈承擔同盟義務的德國無 路可遁。俾斯麥則大肆渲染德法邊境的緊張局勢,製造戰爭迫在眉睫的輿論,恫嚇法國政 府,擴軍備戰不要過分,與德國為敵不會有好結果。同時藉此向英奧和俄國表明德國必須 全力應付法德危機,無暇東顧,巴爾干危機只能靠那些在該地區有切身利益的國家自己去 解決。
1882年締結的德奧意三國同盟,1887年5月即將期滿,締約方對同盟的興趣都不大。但隨著 法德危機和保加利亞危機同時發生,義大利在俾斯麥心目中的重要性明顯上升。俾斯麥利 用1887年2月同盟續約的機會,以支持義大利北非擴張政策為代價,加強了三國同盟內部的 團結,阻止了敵對國家對義大利的拉攏,同時為奧匈對付俄國爭取到了安全穩固的後方。
更意味深長的是,這就為以義大利為橋梁,建立同義大利在殖民地問題上有共同利益,並 保持密切合作的英國與三國同盟國家的聯系創造了條件。
當時,英法間由於1882年英國單方面佔領埃及後形成的埃及問題,存在尖銳矛盾。布郎熱 運動的沙文主義鼓噪也同樣針對英國。英國若能在埃及問題上爭取到三國同盟國家的支持 ,將大大加強其與法國談判時的地位。如果能促使英國在巴爾干採取一項堅定的維護現狀 的政策,並在近東地區調動起足以遏製法俄的力量,奧匈的安全就有了保障,德國也就能 夠避免直接捲入近東事務而與俄國發生沖撞。為了向英國施壓,俾斯麥表示:德國在大陸 上看住法國,英意就獲得了行動自由,英意在北非聯合遏製法國,並與奧匈合作在近東共 同對付俄國,歐洲的均勢及和平就可能保住。但是如果英國不參加歐洲政治,勢必陷於孤 立,而德國也就沒有理由要去反對法國在北非和俄國在近東的擴張原望。在俾斯麥的策動 下,1887年2月,英意互換照會,3月奧匈也以照會形式加入,三國訂立了《第一次地中海 協定》,承諾共同維護地中海現狀。
地中海聯合結成後,法國政府進一步認識到與俄國結盟政策的非現實性和危險性。法 國的結盟願望越迫切,俄國的要價也就越高,一旦不能滿足俄國的要求,反而會招致無謂 的怨恨。更有甚者,還會誘發德國發動「預防性」戰爭。如果法國支持俄國的保加利亞 政策,就需要承受與所有歐洲國家對抗的後果。11法國政府必須主動緩和法德關系,以免 跌入俾斯麥設下的外交陷阱。5月,法國政府解除了布郎熱的職務,法德危機趨於緩解。
(三)
德國地處中歐,一面臨海,三面被圍。積極有效的東方政策是德國外交的基石。如果 德俄長期對立,德國外交就是一盤死棋。反之,德國就可以在東西方之間操縱自如,進退 有餘。在俾斯麥眼裡,孤立法國與聯合俄國,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保加利亞危機發生 後, 俾斯麥一方面鼓動俄國在巴爾干推行前進政策,一方面以此來動員抵制俄國擴張 的地中海聯合。同時向深感孤立的俄國證明德國友誼的可貴。 俄國外相吉爾斯認為,無論是保障俄國黑海地區的安全還是解決保加利亞問題,俄 國都需要保留俄德奧三皇同盟,至少要維持與德國的友好合作。在目前,法俄結盟對俄國 不利,法國也不可能同俄國結盟。俄國如果失去了德國,將意味著徹底孤立。至於沙皇 亞歷山大三世的態度,正如德國駐聖彼得堡大使施魏尼茨當時指出的那樣:「沙皇從外交 政策的需要考慮,必須保持與德國的聯合,從順應民意和國內穩定考慮,他又必須在公開 場合表現出對德國的憎惡。」
卡托科夫3月發表的社論深深刺痛了沙皇,置沙皇於非常尷尬的境地,文章披露了三 皇同盟這個秘密,並予以猛烈抨擊。這就迫使沙皇要麼放棄與德國的聯合,要麼公開表態 支持三皇同盟,而這正是沙皇要竭力避免的結局。沙皇在震怒之餘對卡托科夫提出懲戒。 卡托科夫影響的縮減,反襯出吉爾斯地位的鞏固。
鑒於沙皇斷然拒絕續訂與奧匈的條約,5月,俄德在柏林重開談判,准備以俄德雙邊協 定取代原先的三皇同盟。在討論中立條款時,俾斯麥試圖通過全面支持俄國的近東政策誘 使俄國同意,在俄奧沖突的情況下,德國有條件的中立。為此俾斯麥向俄國談判代表宣讀 了1879年德奧同盟條約文本,以期表明德國無意承擔與德奧同盟條約內容相悖的義務。
1887年6月18日,俄德在對中立條款涉及法奧遭締約方進攻時情形均作了保留的條件 下,簽訂新約,即《再保險條約》。在俾斯麥看來,條約雖然未能確保在俄德沖突的情況下 俄國無條件的中立,鑒於法德兩國對於1871年以來現狀的不同態度,法國需要的同盟,必 須是進攻性的,《再保險條約》至少排除了這種可能。而法國若不能在事先爭取到俄國的 支持,也就不可能獨自挑戰德國。現狀、和平、德國的安全都有了保障。
通過《再保險條約》與先前的《德奧同盟條約》兩相呼應,俾斯麥又重新確立了對 德奧的雙向抑制。俾斯麥藉此向俄奧表明,德國將始終與被進攻方站在一起,共同對抗侵 略。誰破壞歐洲和平,誰就是德國的敵人。但是,俾斯麥還必須正視另一個危險,俄國如 果挑動奧匈率先發動進攻,德國將怎樣應付?15圍繞《再保險條約》簽訂問題俄國內部的 爭斗,沙皇立場的動搖,條約簽訂後俄國在保加利亞問題上對德國無休止的索求,使得俾 斯麥對條約的價值大打折扣。他對沙皇和德俄友誼的信心,從此不可挽回地動搖了。
1887年7月,在違背沙皇意願的情況下科堡的斐迪南被推選為保加利亞大公,俄國訴 諸武力的可能增強。俄國報界充斥了對德國的謾罵。8月,戴魯萊德借出席卡托科夫葬禮之 機,再次訪問俄國。俾斯麥對時局深感憂慮。俄國既已靠不住,德國必須另謀出路,以防 萬一。17 5月,法俄共同迫使蘇丹放棄了英國特使沃爾夫與土耳其達成的,有關英國從埃及 撤軍的方案。法俄合作之勢,引起了了英德的共同警覺。索爾茲伯里擔心,如果奧匈因得 不到援助而被迫同俄國妥協,就可能回到三皇同盟時期對英國極為不利的孤立被動局面。
18俾斯麥趁勢將《德奧同盟條約》文本送交倫敦,並在11月22日致信索爾茲伯里。信中表 示:「如果奧匈帝國之獨立受到俄國侵略的威脅,或者英意遭到法國入侵的危險,德國始 終有責任採取進入戰線的政策。」19在英國確認了德國對奧匈支援的程度後,1887年12月 12日,和16日,英、奧、意三國互換照會,達成《第二次地中海協定》,基本上排除了俄 國佔領保加利亞,或挾持蘇丹,控制土耳其海峽的可能。俄國如果向奧匈挑釁,將遭到英 奧意圍攻。在這一背景之下,俄國開始退卻。1888年1月俄國在德國的支持下要求土耳其政 府宣布斐迪南當選為非法,遭到英奧意的聯合抵制。4月土耳其滿足了俄國的要求。俄國挽 回了一部分面子,此後保加利亞問題也就不了了之。
(四)
《再保險條約》和《地中海協定》造成了英奧意與法俄在近東和地中海地的相互牽制之勢 ,同時又阻遏了法俄結合,保證了德國在歐洲大陸的主導地位。然而俾斯麥的體系卻包含著極大復雜性和矛盾性,其促成的對德國有利的均衡局面本質上是脆弱的。20因而他的外 交歸根結底仍 只是一種拖延問題的權宜之計。
作為現實政治的大師,俾斯麥將外交藝術發揮到了極至。現實政治促成了德國的統一 和鞏固,俾斯麥對現實政治的迷戀,卻最終使統一後的德國自食其果。盡管隨著德國的統 一,俾斯麥由現狀的破壞者轉變成了現狀的維護者,但形勢已今非昔比。在民族主義浪潮的沖擊下,他鼓吹的君主團結原則已失去了維系力。對強權赤裸裸的追求已成為各國維護 自身安全與利益的基本手段,國際關系增添了新的不穩定因素。21「卡托科夫的攻擊」就 是對俾斯麥富有諷刺意味的回敬。
在俾斯麥的時代,歐洲大國關系日趨僵化緊張。德國的統一,使中歐失去了歷史上 的緩沖作用,它不再能為大國間爭奪霸權的斗爭,提供警戒和補償的空間,以至於徹底改變了歐洲強權結構。22均勢外交所賴以運作的大國關系的鬆散性正在消失,標志便是1879 年德奧同盟的締結。事實上,德國已很難做出其他選擇。俾斯麥的同盟,正是對這一變化的本能反映,它反過來也鞏固強化了這一趨勢。大國關系緊張,是俾斯麥同盟成立的緣由,也是它得以維持的必要條件。俾斯麥的外交風格,集中體現了自負與焦慮結合的心態。為了阻止敵對力量的聯合,確立德國在歐洲大陸不可動搖的領導地位,保持大國關系適度的緊張是必要的。盟國間如果關系緊張,他就鼓勵合作,一旦它們和睦相處,他就撤回支持,並製造摩擦。然而,俾斯麥的策略也許會為德國爭得盟國,卻也往往使德國失去了朋友。23當時的德國,從本質上說是屬於現狀的國家,對於正在崛起中的德國,不誠信的惡名,可能比好戰更危險。歐洲國家對德國政策的信心、信任是保持德國外交地位的前提。而俾斯麥的謀略往往產生相反的效果。隨著歐洲局勢逐步緊張,一個充滿敵意、猜疑和不安全感的國際環境已初現端倪。與大國關系開始僵化緊張同步的是德國政策逐漸喪失平衡和彈性。1886年 10月,俾斯 麥在給兒子的信中就已暗示:俄奧一旦開戰,不論誰是進攻方,德國都別無選擇,只能站 在奧匈一邊投入戰斗。24俾斯麥在台上時,尚可憑借自己高招的外交技巧和崇高威望,抵 消其政策的消極後果,在他之後,便後繼無人了。
1890年俾斯麥去職,德國新當局放棄《再保險條約》,四年後法俄結盟,俾斯麥的歐 洲秩序也隨之崩解。
③ 西方古代婦女以及少女的穿著打扮是怎樣的懂西方文化的朋友還請解答一下,復制的都可以,解決疑惑就可以
在宗教文化的背景下,西方古代的服飾有著超越肉體需要的神學指向。
1370年前後,西方流行一種袖口上裝飾有各種皮革的女裝,因為它的袖窿開得很寬大,露出了過多的肌膚,因而被指責為是「地獄之門」。4而14~15世紀流行的安尼帽和兩個角的高帽子,則被教會稱作是「魔鬼的創造物」。盡管這種帽子模仿的是哥特式教堂建築,但由於它們的造型與生殖器頗為相似,因而必須加以唾棄。5這個漫長而黑暗的時代里,一方面,禁慾主義思想讓男人和女人都穿上能夠嚴密遮蓋身體的寬大保守的服裝。一般基督徒們穿著色彩單調呆板的土布麻衣;女人們則一度戴上了長可及肩的面罩或者從頭上垂下遮掩全身的面紗。另一方面,在「榮耀主」的旗號下,又出現了各種誇張華麗的奇裝異服。
拜占庭貴族們穿著錦緞製成的叫做「達爾馬提亞」(dalmatica)的寬松連衣裙式的服裝,上面飾有華麗繁復的刺綉,還綴著五光十色的珠寶或貴金屬。而在哥特式時期(公元12——15世紀)的西歐,貴族男子們則穿著綉有自己族徽或爵徽的「柯達弟亞」(cotardir)。這是一種色彩鮮艷的分色服,衣身、垂袖和褲襪的顏色往往左右不對稱,如有時左邊褲腿為紅色,右邊褲腿則為綠色,這種服裝「不禁使人想到教堂里那些色彩對比強烈、風格華麗的彩色玻璃窗」。
基督教的禁慾主義理念對西方服飾的影響。還表現在對服飾形制的直接規定上。首先,是《聖經》中對服飾直接做出的規定。如《新約•哥林多前書》中說,女人在做禮拜時,必須要蒙著頭巾。「凡男人禱告或是講道,若蒙著頭,就羞辱自己的頭」,「男人本不該蒙著頭,因為他是神的形像和榮耀」,「凡女人禱告或是講道,若不蒙著頭,就羞辱自己的頭」,因為「女人乃是為男人造成的。因此,女人為天使的緣故,應當在頭上有服權柄的記號。」3其次,是基督教教義對服飾樣式的影響。上文提到的古希臘的「基同」,在古羅馬時期,演變成一種叫做「丘尼卡」(tunica)的連袖筒形衣;到了古羅馬帝國末期,「丘尼卡」進一步發展,不再將一塊寬大的布料製成筒形再套到身上,而是將一塊布料裁成十字狀,在十字中間開孔,作為領口,在袖下和體側分別縫合,然後從肩膀到下擺裝飾著兩條紫紅色的條飾。
這種十字形套頭衫深受基督教徒的喜愛,其原因除了在於它的簡單實用外,還在於十字形正是基督教信仰的符號。這種形制的衣服,也就是被稱作主教法衣的「達爾馬提亞袍」(dalmatic),後來成為基督教專門的祭服。又如,中世紀流行的一種叫做「蘇爾考特」(Surcot)的女式罩袍,是將多餘的長裙在腹前掖入腰帶,「前面的堆褶使腹部凸起好像孕婦,據說這是因對聖母瑪利亞的崇拜而造成的流行樣式。因瑪利亞在未婚嫁時就從聖靈受孕而懷孕基督,所以她有孕時的形象也被看作是聖潔美好的。」 1此外,基督教對各種顏色寓意的規定,對服飾也產生了影響。
此外,宗教理念對西方古代服飾所產生的影響,往往還是通過宗教建築的影響而間接實現的。
例如,古希臘時代的「基同」也像神廟的柱子一樣分成「多利克式」和「愛奧尼式」。前者有縱向的凹槽,後者有肥大的褶縐。前者與多力克式的柱身相類似,後者與愛奧尼式的柱頭相彷彿。哥特式時期的服裝,喜歡將人體的外形有意拉長,以追求一種苗條纖細、挺拔向上的視覺效果。尖尖的皮鞋和高高的帽子極盡誇張之能事,與直刺蒼穹的教堂和鍾樓相映成趣。進入文藝復興時期以後,「過去那種又長又尖的鞋不復存在,鞋的造型有了根本改變,鞋頭變成寬肥的方形比後跟還要寬大,尤其在西班牙最盛行方頭鞋。也有按腳形做得比較瘦窄的鞋,但鞋頭是圓尖形的或小方形的」。2這又與文藝復興時期的圓頂教堂的流行有關。到了巴洛克建築盛行的時代,服飾也變得華麗而雕琢,其曲折多變的線條頗似教堂上漩渦形的裝飾品。
作為巴洛克藝術的極端性發展,羅可可式的服裝更為繁瑣,女裝從胸衣到裙擺都裝飾著層層的花邊、緞帶及蝴蝶結,裙子上更是飾滿了緞帶和鮮花,和教堂上的飾物一樣不厭其煩……。
從古希臘身體作為服飾的主人,到中世紀之後服飾把人體塑造成統一樣式的造型;從古希臘時期建築對人體比例的推崇(如根據人體的比例來設定柱子的粗細)及服飾對人體自然美的烘托;到中世紀之後服裝忽視人體的自然美,反倒以建築為模型硬要對自然體型進行改造……。這其中服飾與肉體的關系,經歷了一個從肯定到否定的過程。而這一過程的要義,就是在服飾自身的使用功能之外去追求一種形而上的宗教理念。
公元14世紀至17世紀初葉,歐洲大地上掀起了波瀾壯闊的文藝復興運動,義大利是歐洲文藝復興的策源地與中心,其國家的手工業尤其是毛紡織生產十分興旺。新生產力和新興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生發展,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繁榮和都市生活的富庶。在此經濟基礎上,文藝復興新思潮活躍在社會各領域,宣揚人生價值和人性自由解放,大肆鼓吹現世的享樂和現實的幸福,追求美飾美物、追求奢華富有的風氣日益昌熾。應運而生的義大利花樣絲絨,以其高雅的質感和高昂的價格被視作富貴和奢侈的象徵,而受到社會特別是貴族和富有者的狂熱青睞,成為許多重要人物的服飾穿戴。竟然還有許多著名畫家參與了絲絨服飾的設計與普及,他們的作品在許多重要人物穿戴的絲絨服裝上得到印證。
服裝的象徵價值在文藝復興時期達到了巔峰。一個人的服裝可以標明其特殊的社會階層,並決定其在那一階層中的地位、作用及權利。例如,人們可以輕松地從著裝上辨認出皇室家族成員。婦女的曳地長裙通過其顏色及使用的材料表明其特殊意義。服裝同時可以在進入宮殿走廊時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這一時期的正式宮廷服裝當然就是西方文化史中最奢華的部分。
服裝是一種衣著方式,它不僅代表著一個民族、一個時代以及當時社會風尚的不同特徵,而且能夠折射出人類文明的發展變化。從強調自然之美的古典樣式到紛繁多變的現代主義服裝,每一種風格的服裝總能帶給後人更多的啟發,在西方服裝的發展過程中,有一種模式的服裝一直影響著現代服裝的設計,即功能主義服裝。
談起功能主義,就不得不提到現代設計的母校——包豪斯(Das Staatliches Bauhaus,1919-1933),它是由建築師格羅佩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於1919年4月1日在德國魏瑪創立的。包豪斯的理論原則是,廢棄歷史的傳統形式和產品的附加裝飾,主張形式依隨功能,尊重結構的自身邏輯,強調幾何造型的單純明快之感,使產品具有簡單的輪廓、簡潔的外表,重視機械技術,促進標准化並考慮商業因素。這些原則被稱為功能主義設計理論,即要求最大程度地達到產品的使用目的.主張使產品的審美特徵寓於技術的形式中,做到實用、經濟、美觀。功能主義設計理論的實踐在現代設計的理論建設中具有重要地位。
雖然功能主義成為理論最初表現在建築設計上,但在西方服裝發展史上早就有功能主義的影子,當時的功能性服裝,雖然沒有明確的理論指導,但有一點與現代設計中的功能主義不謀而合,就是對穿著者舒適性、便利性的充分重視。之後,功能主義便一直貫穿在西方服裝發展的整個過程中。
17世紀騎士裝
西方服飾
17世紀的歐洲戰爭頻繁,歷時半個世紀的荷蘭民族獨立戰爭和歐洲各國新舊教派之爭,使得大部分男子走上戰場,因此騎士的服裝普遍流行,並成為這個時代男子的日常服。這種名為justaucorpo的騎士裝是一種帶軟折襞的服裝,採用天鵝絨和緞料,帶有精美的花邊領與袖口,配以大而卷褶並插有鴕鳥毛的帽子。騎士的服裝因為能夠很好地滿足人大范圍活動而方便實用,男裝較女裝更趨向時代化發展。
19世紀功能性女裝的出現
19世紀的服裝業有兩個值得關注的變化:工業的進步和裁剪技術的發展,使服裝的面料和款式更為多樣化,18世紀末以來開始使用特殊面料,設計也比較簡潔、新潮、大膽,從中可以窺見現代服飾的影子。技術的進步為功能性服裝的發展提供了物質支持,生活方式的改變,則是功能性服裝發展的原動力。在上流社會,年輕女子參加體育活動成為時髦。雖然當時的婦女為了強調所謂的教養,總是隨身帶著葯丸,用手帕掩面,作嬌羞狀,但她們也熱衷運動,早上騎馬,下午打網球或高爾夫球。隨之而來的就是適應各種體育活動輕便而實用的服裝款式的出現,如旅行外套、乘車服、打獵服、遊艇服
西方服飾
等。19世紀30年代,女士風行像男士那樣騎馬兜風,騎馬服飾開始出現。女士在寬敞的長裙里穿用細棉布做的緊身馬褲和長統靴,戴高統禮帽和鹿皮手套。社會風氣的改變,使得女子的地位得到提高,女權主義者也開始活動,他們倡導女子也應和男子一樣穿長褲,美國的女權運動先驅Amelia Jenks Bloomer夫人首先把東方風格的阿拉伯式寬松燈籠褲引入女裝,進行大膽嘗試,雖然在美國遭到非難,但是卻在英國得到贊同, 1887年英國的史密斯子爵夫人就穿上燈籠褲,倫敦一家啤酒館還把這種褲裝用於女服務員的制服,強調自由舒適。女式褲裝、短上衣和短套裝的出現,成為當時的大膽革新,是女裝擺脫束縛,追求功能的進一步體現。
20世紀功能性服裝的發展
進入20世紀,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使得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功能性服裝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20世紀20年代的女裝:女裝功能化、男性化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使得人們的生活方式、生活態度發生了新的改變。婦女直接參加生產和戰爭,獲得了經濟上的自由和民主權利,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20年代的服裝適應著新生活的方方面面。婦女們有了更自由的生活,除了工作外,她們還熱衷運動和跳舞,因此服裝的功能化上升為設計的首要因素。摒棄傳統的緊身胸衣,上衣變短,腰帶也開始使用,女性在生活中更加舒適和隨意。這對於傳統的服裝是一個直接的沖擊,服裝的觀念、形式、剪裁、生產、面料都與前10年大相徑庭。
西方服飾
與此同時,由於婦女們不斷提高的社會地位,年輕女性積極地主張性別平等,為反抗男權社會,女性們一整天都穿上長褲,褲裝的舒適方便使褲裝一直流行,女性的褲子第一次成為正式服裝部分。保羅•波列特(Paul Poiret1879-1944)設計的正式場合的女長褲,在服裝設計上的影響就更加長久。法國女設計師可可•夏奈爾(Coco Chanel1883-1971)提出,男性對於女性的性的欣賞立場不應該作為女性服裝設計的考慮中心。她把男服的服裝材料直接使用到女裝上, 為女裝的功能化、男性化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並設計生產了自己的運動裝,這種服裝以寬松內衣的基本結構為根據演化而成,寬松、簡單,並且採用松軟的棉質面料,這種寬松服裝的設計方式,其實原來是用做女性內衣的,而夏奈爾把它變成外衣,是一個重大突破。
這個時期在時裝史上被古怪地稱為「女男孩」時期,裙子從腳踝升到膝蓋以上,成為名副其實的短裙。1922年小說《女小子》里描述了當時的女孩形象———剪短頭發,穿男性服裝,節食消瘦,便是這一時期的寫照。
20世紀40年代的軍服和牛仔潮流
第二次世界大戰使人們在一段時間內無暇顧及穿衣打扮,卻促進了對實用性的考慮,許多婦女穿上了軍服,讓女裝更加功能化。兩個曾在巴黎獲得成功的英國設計師在戰爭期間回到英國,為英國軍隊中的女性官兵設計制服。在戰爭背景下,軍隊制服也成為時尚,裙子短而緊身,這些緊身、合體、頗具戰時嚴肅感和紀律感的制服既被權
西方服飾
貴穿用,百姓們也趨之若鶩。牛仔褲因為耐穿耐磨,也在這個時期開始流行,開始還僅是一種工作服,後來則發展成經久不衰的日常服裝。軍服和牛仔成為功能主義服裝的代表。
20世紀50年代以後的功能主義、實用主義、極簡主義
二戰後,隨著全球化的進程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功能主義服裝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當時人們極重視產品的機能,所以有句口號是「唯有機能的是美的」,雖然聽上去有些偏頗,但說明人們已把功能性明確地注入自己的審美觀念中。這一時期,時裝設計大師伊夫•聖•洛朗從各個方面探索女性服裝新的可能性,並且認為新的服裝必須是舒適的、功能性好的。六十年代,他設計了一系列功能主義服裝,包括長褲裝、具有非洲探險時期英國風格的上衣、女性褲裝禮服,其中最具革命精神的是由男性晚禮服套裝(Tuxedo Suit)為靈感來源設計的女性褲裝禮服,都體現了這一時代他對新服裝的功能性、舒適性的探索。九十年代之後,人們的視角從關注物質轉移到關注自我,講究服裝實用、舒適成為新的風氣。顏色鮮艷的夾克裝、連褲裝、套頭裝等成為流行和普及的服裝。
數字化時代的來臨,生活節奏的加快,講究舒適和功能成為服裝設計的首要因素。「功能隨形」的時代成為過去式。如今,在「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中,功能性服裝一直追隨多元化的社會生活,服裝也根據其功能的不同而日益細化。近年來,功能主義服裝的代表——工裝、軍裝一直是流行的熱點。不難看出,人們對自由的渴望、對自我的肯定、對自我的認識進一步促成了功能主義服裝的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