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人物 > 飛船上抽燃油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飛船上抽燃油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發布時間:2022-09-05 08:57:38

⑴ 這個電影叫什麼名字啊

戴夫號飛船戴夫號飛船/特大號星艦

MeetDave

更多中文名:

大衛特大號.....台灣譯名

更多外文名:

StarshipDave

.....USA(workingtitle)

GnorizontastonDave

.....Greece(literaltitle)

主演

EddieMurphy

GabrielleUnion

EdHelms

ElizabethBanks

JudahFriedlander

導演

BrianRobbins

北美上映日期

2008年7月11日

類型

喜劇/科幻

片長:

90分鍾

製片成本

1億美元

發行

20世紀福克斯

拍攝日期:

2007年3月-

從太空飛來的一隻巨大火球擊中了紐約的中央公園,一個看上去很普通的男子毫發無傷

的從火球中走了出來。原來這名男子是由一艘宇宙飛船變形而來的,而這艘宇宙飛船則是由

100個長著人類模樣,卻只有四分之一英寸高的外星生物所駕駛。他們來到地球的目的就是

為了尋求解救他們星球的辦法,但是當他們的飛船船長愛上一個地球女人後,事情變得復雜

起來……

EddieMurphy和GabrielleUnion等一些火柴棍大小的人,駕駛著一台形同常人的機器人,這個機器人的造型則取自EddieMurphy的形象,也可以說是EddieMurphy駕駛著EddieMurphy。影片使用了大量特技創造出很多隻有微縮人物才會擁有的獨特笑料,EddieMurphy扮演的機器人也通過特技創造了一些新穎的橋段。

[編輯本段]一句話評論:

艾迪·墨菲入侵,卻沒有帶來他的殺傷力。

——《洛杉磯時報》

不幸的是,並不是只有戴夫號飛船隻憑借著只有20%的燃料在飛行。

——《好萊塢報道》

他能拉出錢來,如果你覺得這很酷,那麼請耐心看下去,看看他會用自己的手指做些什麼。

——《國家郵報》

《戴夫號飛船》,墨菲的最新影片,為我們帶來很多的墨菲,卻沒有給我們帶來很多笑料。

——Seattlepi網站

[編輯本段]幕後製作:

【關於導演】

這並不是導演布萊恩·羅賓斯與艾迪·墨菲的第一次合作。2007年在《諾比特》一片中兩人也有過同樣類型的合作,不過,希望這次他們的運氣能比《諾比特》要好一些。盡管在拍攝《諾比特》時羅賓斯曾一再表示墨菲是他的偶像,他能拍攝這部影片是多麼的榮幸,為了拍攝又做出多少的努力。而遺憾的是《諾比特》最後的票房和口碑卻並不能證明他的努力得到了回報。在28屆金酸梅獎頒獎典禮上,這部影片曾一舉奪下包括最差男主角以及男女配角在內的多個獎項,墨菲獲得了五項提名,連羅賓斯自己也獲得了最差導演獎的提名。

布萊恩·羅賓斯最先被觀眾記住的並不是他的導演身份,而是在80年代末的情景喜劇《HeadoftheClass》中所扮演的艾瑞克一角以及當時他在電視台一檔兒童問答節目的主持人身份。在那之後他漸漸走上導演的道路,在拍攝了一些體育題材的電影諸如《臨時教練》和《冠軍爭霸》等影片之後,2006年他拍攝了迪斯尼公司的重拍片《長毛狗》。作為一名導演,今年已經45歲的他算不上成功,評論界和觀眾們對於他的影片的藝術水準貶褒不一,缺乏藝術深度,影片內容膚淺,容易嘩眾取寵是輿論對其最大的詬病。不知道這部影片能不能為他和墨菲打個翻身仗。然而,羅賓斯應該也沒有什麼太可擔心的,正如美國主流電影媒體所說的,只要是艾迪·墨菲主演的影片,又有誰會去關注其他的人呢?觀眾們看到的就只有墨菲。

【關於片名】

影片的英文名字在最初被定為《戴夫號飛船》(StarshipDave),可是影片真正准備上映時卻被改為了《遇見戴夫》(MeetDave),觀眾們都非常好奇為什麼要修改原本就很合適的片名呢?"是福克斯公司決定的。"導演布萊恩·羅賓斯在首映會上解答了觀眾們的疑問,他本人也同意《戴夫號飛船》是更為貼切的片名,但他同時也表示福克斯在宣傳策略上有著非常成功的經驗,把片名更改為《MeetDave》一定有他們的想法,也許公司就是希望能有更多的觀眾能夠遇見戴夫吧。在這一點上,導演是不會和發行公司進行爭論的。

【關於科幻喜劇】

科幻喜劇並不是容易大賣的一種影片類型,特別是在暑期這個強強出擊的尖峰時刻。但是至今仍有製片方瞄準這一類型,原因可以追溯到1997年由威爾·史密斯主演的電影《黑衣人》。這部電影的大獲成功讓許多電影製片公司蜂擁而至。好萊塢的運行規律就是這樣,當某一部電影獲得成功之後,這部電影會立刻帶動起一種電影類型的蓬勃。接下來,我們2000年的夏天看到了蒂姆·艾倫的《銀河追緝令》,這部電影收獲了算是體面的票房成績。但是到了2001年,伊萬·瑞特曼耗資高昂的的《進化》就沒有那麼好的運氣了,盡管公司在宣傳上大搞噱頭,可惜最終影片仍是以票房慘敗告終。這次艾迪·墨菲用這樣的類型回歸喜劇電影市場,希望這次他的運氣會比他上一部同類型的電影《星際冒險王》要好一些……

花絮:

·墨菲要退休了么?在影片官網發布的幕後訪談中,墨菲表示這部影片將成為他的最後一部電影作品:"我現在已經50歲了,過去的30年裡也拍了差不多50部電影,我會覺得奇怪,為什麼我還在做電影呢?這一頁應該可以翻過去了。我希望可以回到舞台上去……"但他的這番言論卻不能不讓人感到奇怪,因為根據報道,墨菲此時仍有五部片約在身,除了這部正在上映的《戴夫號飛船》,還有另外幾部電影,一部正在拍攝過程中,一部正在進行前期製作,一部剛剛宣布班底,還有一部已經在製作中。他怎麼可能就此推出影壇呢?

·福克斯公司為了宣傳該片,在6月份就製作出了一個重達三噸的巨型艾迪·墨菲的頭像,並在全美國進行巡展,人們甚至可以爬到墨菲的耳朵里去拍照。這個史無前例的大頭像是否能真的讓這部影片成為今夏的"重頭戲",那還是要看墨菲的魅力了。

·7月10號當地時間下午,《戴夫號飛船》在洛杉磯舉行了首映禮,艾迪·墨菲在最後一秒鍾才通知劇組他無法到場,這一消息立刻引起了軒然大波,墨菲再次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也為好萊塢憎恨他帶來了一個新的理由。

[編輯本段]幕後花絮

當厭了史萊克的多嘴小跟班,伶牙俐齒的艾迪·墨菲又犯起了一人分飾多角的分裂癮。肥佬、胖妞、中國老頭...,往昔這個小男人老是打扮驚人,不過,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去年《糯米正傳》里的極惡巨無霸造型慘遭金酸莓修理,再次變身的墨菲,看似倒算人模人樣、異常規矩。不過,酷愛插科打諢「個人秀」的墨菲,哪肯放棄作踐自己換取爆笑的機會!登鼻子上臉的,正是頗有新意的「艾迪號外星飛船」。

吆喝來1億美金本錢(估計四分之一都落入了他自己的腰包),拉來票房出色的《糯米正傳》的導演入股,還假公濟私順帶捎來了一黑一白兩位美女,高科技特技噱頭之下,火柴棍大小的墨菲遙控著形同常人的墨菲號飛船,他想方設法自己折磨自己的功力,看來日漸精進!一會兒眼耳口鼻齊飈小人,一會兒火燒車撞棒球重擊,能讓墨菲同學把自己虐到鼻青臉腫肌肉抽筋、心甘情願死賴著搞笑不放,為的還不是再創事業第二春!

能讓大明星墨菲退位(編劇之位),代替貢獻新奇笑料段子的,也不是等閑之輩。順應這年頭電視行當攻陷大銀幕的趨勢,幕後兩位編劇,一位是HBO台80年代末延續到90年代中轟動一時的《笑彈終結者》的寫手,一位更是美國電視史上情景喜劇兩大高峰之一《弗萊澤》的智囊(另一高峰為《老友記》)。一貫單槍匹馬的墨菲能不能在新鮮編劇輔助下挑戰個人極限?咱們走著瞧

⑵ 求一部科幻電影的名字,好像是《20**》,關於木衛三的,還有一個飛船電腦

是《2010太空漫遊記》2001的續集,上海譯文剛出過全套的書克拉克寫的一共4本2001,2010,2061,3001.
片名:2010太空漫遊
譯 名 2010:威震太陽神
◎片 名 2010
◎年 代 1984
◎國 家 美國
◎類 別 科幻/驚秫/動作/神秘
◎語 言 英語
◎字 幕 中文字幕
◎文件格式 HDRIP-RMVB
◎視頻尺寸 752 X 320
◎文件大小 2CD
◎片 長 116 Min
◎導 演 彼得·海姆斯 Peter Hyams
◎主 演 坎迪絲·伯根 Candice Bergen .... SAL 9000 (voice)
海倫·米倫 Helen Mirren .... Tanya Kirbuk
羅伯·巴拉班 Bob Balaban .... Dr. R. Chandra, HAL's Inventor
Keir Dullea .... Dave Bowman
約翰·利特高 John Lithgow .... Dr. Walter Curnow
羅伊·謝德 Roy Scheider .... Heywood Floyd
瑪多林·史密斯·奧斯巴內 Madolyn Smith-Osborne .... Caroline Floyd
Arthur C. Clarke .... Man on Park Bench (uncredited)
Elya Baskin .... Maxim Brajlovsky
Larry Carroll .... Anchorman on TV
Cheryl Carter .... Nurse
Mary Jo Deschanel .... Betty Fernandez, Bowman's Wife
Dana Elcar .... Dimitri Moisevitch
Taliesin Jaffe .... Christopher Floyd
Saveli Kramarov .... Dr. Vladimir Rudenko

◎簡 介

2001年,大衛·鮑曼在土星受到神奇的異化。現在,在2010年,費洛伊德博士率領另一支控險隊前往士星,他和隊友們的任務是重新啟動具有人類思維的電腦「哈爾—9000」,找出當年大衛鮑曼和飛船遭遇的真相。迎接他們的將是同樣令人窒息的震驚……

影片評價
如果願意,可以把本片當作是《2001:太空漫遊》的姐妹片,因為它是「太空漫遊」系列科幻作家克拉克的第二部作品,接著還有「2061」和「3001」兩部小說面試。而此「2010」在1984年,由彼得海姆斯執導,雖不可能和大師庫布力克的「2001」相提並論,但也獲85年奧斯卡最佳音響、最佳視覺效果等5項提名。 在此找到了台灣科幻文學學者葉李華的「從二○○一到三○○一:克拉克的千年敘事詩」,截取該文部分,順帶介紹克拉克這位作家。

作家生平:

亞瑟.克拉克 (Arthur Charles Clarke) 於一九五○年代崛起英語科普科幻文壇,引領風騷長達半世紀,與艾西莫夫 (Isaac Asimov, 1920-1992) 及海萊因 (Robert Heinlein, 1907-1988) 鼎足而立,如今是廿世紀三大科幻小說家中唯一健在者。

這位大師的前半生相當平凡:一九一七年生於英格蘭的索美塞特(Somerset);中學畢業後來到倫敦,在政府機構當公務員,公餘時間活躍於科幻迷的圈子;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自一九四一年起在英國皇家空軍擔任雷達教官;一九四六年退伍後,才進入倫敦的國王學院,兩年後以優異成績畢業,取得學士學位。

克拉克自小即對尖端科學極感興趣,天文學及太空科學尤其是他的最愛,這奠定了他日後寫作科普與科幻的基礎。一九五○年,他出版了科普處女作《行星際飛行》(Interplanetary ***ht),次年又出版《太空探索》(The Exploration of Space),這兩本書使他成為提倡太空旅行的權威。後來他又寫了很多這方面的科普書籍及文章,對宣傳太空旅行簡直不遺餘力。

由於克拉克博學多聞,並且對科學與技術的互動十分了解,因此長久以來,他對許多政府的科學決策都很有影響力。例如早在一九四五年,他就在<地球外的轉播>這篇論文中倡導同步通訊衛星,而成為這個科技領域的先知(這篇歷史性的論文發表於《無線電世界》)。除了寫作之外,他還製作電視科普節目,對於西方世界的科學普及有不可磨滅的貢獻,因而獲得聯合國及許多國家頒發的學術獎項。
而身為一位科幻作家,克拉克亦享有極高的聲譽。他曾獲得三次雨果獎 (Hugo Award) 與三次星雲獎 (Nebula Award),兩者皆是科幻文壇的最高榮譽。包括一九八六年,以終身成就所榮獲的星雲科幻大師獎。

雖然很早就開始習作科幻,但克拉克直到一九四六年才正式發表科幻短篇。一九五一年,他的第一本長篇科幻《太空前奏》(Prelude to Space) 問世,同年又出版第二本長篇科幻《火星之沙》(The Sands of Mars)。值得一提的是,克拉克早期的科幻小說無論長篇或短篇,大都是以太空探險為主題。

從一九五六年起,克拉克定居斯里蘭卡。熱愛海洋的他認為這個島國是人間天堂,他嚮往海底的奇妙世界,對潛水活動尤其著迷。一九五七年出版的長篇科幻《深海牧場》(The Deep Range),便是這個時期的代表作。移居斯里蘭卡之後,他還花了不少時間研究東方哲學。此後在他的科幻作品中,除了太空這個主題,海洋與東方文化也開始扮演重要角色。

相當耐人尋味的是,雖然克拉克是一位博古通今的科普科幻作家,又是一位硬科幻小說的基本教義派,篤信科技與人性都具有無窮的潛力,可是在他的作品中,卻仍然不時出現「神」的形象與意象。重要的例子包括《童年末日》(Childhood's End)一書中的外星主宰,以及本文主題「太空漫遊系列」中的神秘石板。

就科幻小說的文學面而言,克拉克受古典科幻宗師威爾斯 (H.G. Wells, 1866-1946) 的影響最深,因此在文字上較注重文學性,總是以優美的文筆娓娓道來。另一方面,由於本身的學術背景,他對科技細節的描寫也是精確無比,給人一種身歷其境的真實感。至於故事性與戲劇張力,反而不是他強調的重點。換句話說,克拉克是以散文詩的語體來撰寫科幻小說,且執著於哲理上的探討與科學上的考證,因此讀者必須細細咀嚼,才能品嘗出其中特有的濃郁香醇。

一九六四至六八年,克拉克與名導演庫伯力克 (Stanley Kubrick, 1928-1999) 合作,拍攝了一部舉世聞名的科幻經典之作《二○○一:太空漫遊》。這部電影改編自克拉克於一九四八年撰寫、一九五一年發表的科幻短篇<崗哨>(Sentinel,故事敘述月球山峰上發現數百萬年前外星人留下的神秘建築),劇本由克拉克與庫伯力克聯合執筆。在電影殺青時,克拉克也寫出了同名的長篇小說。許多年後,克拉克陸續為這本書寫了三本續集,分別是《二○一○:太空漫遊》(一九八二年出版)、《二○六一:太空漫遊》(一九八七年出版)、《三○○一:太空漫遊》(一九九七年出版)。如今在全球科幻迷心目中,此一「太空漫遊系列」已經成了克拉克的代名詞。

從《二○○一》到《三○○一》,克拉克用抒情的筆調、精準的文字,寫出自成一格的科幻敘事長詩。如果身為讀者的您對這個系列並不熟悉,下列簡介足以提供充分的前情提要,能讓您以最短時間跨越千年時光,直接探索三○○一年的神秘星空。

本片涉及作品介紹:《二○一○:太空漫遊》(2010: Odyssey Two)

二○○一年的「木星任務」失敗之後,美國積極趕造「發現二號」,用以尋找仍在環繞木星的「發現號」。然而在「發現二號」完工前,無人操縱的「發現號」就有墜落木星的危險。

幸好俄國及時建好一艘「里歐諾夫號」,並善意地提出合作計畫,邀請美國共同遠征,一來取回「發現號」上的電腦資料,二來探索木星上空那塊巨大的黑色石板。促成這次合作的美方代表,正是《二○○一》主角之一的佛洛依德博士。

於是美國派出三位代表,連同俄國的七名宇航員,組成一支十人太空遠征軍。三位美方代表包括佛洛依德本人,以及哈兒的設計者——印度裔的強德拉博士。

經過兩年漫長的太空旅程,他們在來到木星的前夕,竟然發現有另一艘太空船後來居上。這艘命名為「錢學森號」的太空船由中國政府秘密建造,目標也是「發現號」上的資料。「錢學森號」之所以速度驚人,是因為並未攜帶返航的燃料。來到木星附近後,它並未直接與「發現號」會合,而是先降落到木衛二這個冰封的世界,以便汲取熱核反應爐所需的燃料——純水。
眼看中國太空人要成功之際,降落木衛二上的「錢學森號」忽然傳來緊急呼叫。這緊急訊號由一位張教授發出,呼叫的對象是「里歐諾夫號」上的佛洛依德博士,因為他們兩人曾有一面之緣。張教授以流利的英語,反覆強調木衛二上存在生命;他說那個生物長得像一棵巨大的榕樹,被「錢學森號」的燈光引出水面,進而爬上那艘太空船。但它帶上來的冰雪卻壓垮了「錢學森號」,如今張教授成了唯一的生還者。可是「里歐諾夫號」上的成員愛莫能助,「錢學森號」最後終於全軍覆沒。

又經歷了千辛萬苦,「里歐諾夫號」總算與「發現號」接合。強德拉博士開始忙著修理哈兒,佛洛依德等人則在近距離研究那塊「老大哥」黑石板。雖然來自美俄兩國,但成員相處得十分融洽,彼此的合作也極有默契。

就在這個時候,忽然有一顆「流星」從木星射向地球。其實那並非什麼流星,而是自「老大哥」石板中蘇醒、變成一種無形生命的鮑曼。他飛到地球上空,首先將半空中一顆氫彈引爆,消弭了一場人間浩劫。接著,他又造訪了自己的女友與卧病的母親。

這個「鮑曼」在回到木星附近後,又藉著哈兒的顯示幕,警告佛洛依德「必須在十五天內離去」。而為了取信,他甚至利用塵埃塑造出自己的「原形」,證明自己已經是個超級生命體。

不過「里歐諾夫號」剩餘的燃料有限,二十六天後才有適當的發射時機。但是基於上述的警告,他們想出了另一個辦法,那就是把「里歐諾夫號」與「發現號」綁在一起,先用「發現號」當推進裝置,在半途將「發現號」拋棄後再正式點火。只是這樣一來,就無法帶哈兒回地球去。

在准備過程中,附近星空那塊黑石板突然消失無蹤!這個突如其來的變化堅定了船長的決心,於是「里歐諾夫號」立刻啟程。與此同時,木星上竟然出現一塊大黑斑,而且還在不斷擴大。原來那是上百萬個不斷自我復制的石板,正在吞噬木星上的氫元素。

在「發現號」燃料用罄遭到拋棄後,「鮑曼」來到這艘太空船,利用哈兒發出一次又一次的訊息:「這些世界都是你們的,只有木衛二例外,別試圖在那裡登陸。」

不久木星整個被黑斑包圍,接著發生一場驚天動地的大爆炸,距離木星不遠的「發現號」也因為這次爆炸而粉身碎骨。不料「鮑曼」發覺哈兒仍在自己身邊,原來哈兒也轉變成類似的超級生命。

從此天空中多了一顆太陽,它就是木星爆炸後的產物;木衛二也不再是冰封的世界,而有希望發展出更復雜的生命。至於這顆新太陽的名字,大家最後的決定是「魔星」(Lucifer,亦正亦邪的光明使)。

這本小說也曾拍成電影 (2010:The Year We Make Contact, 1984出品),中文片名是「威震太陽神」。雖然也是一部十分精採的科幻片,但由於不是庫伯力克執導,並未跳脫好萊塢的科幻窠臼,因此在藝術價值與知名度上略遜一籌。

⑶ 求此電影名字

星艦殺手/星艦奇遇 Alien Cargo (1999) (TV)

在負責運送貨物前往火星的SSS-17太空貨運飛船上,為了避免長達八個月的旅程中,對人體可能造成的傷害,船上所有人員皆以一種特殊形式長眠於密閉玻璃櫃中。
船上共有10人,規定每次由兩個人來開飛船,每過幾天就換兩人,直到有一次兩個主人公(一男一女)醒來了,但沒找到上次值班的兩個人。他們看見飛船的時間表,發現自己已經睡了一兩年了,飛船也偏離了軌道,已經快飛離太陽系,而且飛船也快沒燃料。後來他們到處去找那兩人,發現那兩人自相殘殺都死了,還發現了一個奇怪的東西。他們將那東西打開後,他們也自相殘殺起來......

⑷ 電影太空旅客裡面飛船航行一百多年是拿什麼做燃料啊

脆弱性似乎是現代電子設備的通病——你的智能手機如果不充電,恐怕連一天都難以堅持。然而相比之下,航天器的耐用性往往會讓你感到震驚:38年前發射升空的旅行者號飛船至今仍在工作,向我們傳回關於太陽系邊緣的重要信息。這艘飛船每秒鍾能夠有效處理81000條指令,而相比之下,你手裡的智能手機的信息處理能力要比這高出大約7000倍。

當然,你的智能手機之所以在電池依賴性方面表現如此之差,是因為它的設計本來就需要每天充電的,而且它也幾乎不可能會出現在遠離地球數百萬甚至數億公里外的宇宙空間的情況。而相比之下,如果一艘飛船沒電了,而最近的充電樁距離它也有數十億公里遠,那麼要想給它充電就顯得不太現實了。因此,一艘打算在太空中飛行數十年的飛船,要麼一開始就用某種方法存儲上足夠的電量,或者就得在途中自己想辦法發電。事實證明,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這事兒還要想成功實現還是很難的。

盡管飛船上搭載的電子設備很多隻是偶爾需要電力供應,但也有一部分設備是必須確保不間斷供電的,比如信號接收機和發射機必須時刻處於通電狀態,而如果是載人飛船,那麼生命維持系統和照明系統也同樣將是不能關閉的。

勞·蘇拉普迪博士(Dr Rao Surampudi)是美國加州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的電力技術項目主管。在過去的30年間,他一直致力於為美國宇航局的各類航天器開發電源系統。

根據蘇拉普迪博士的說法,一般情況下航天器的電源系統會佔到整個航天器質量的大約30%,並且一般可以分解為三大部分:發電系統、儲能系統以及電源管理及分配系統。

這些系統對於飛船來說絕對是必要而關鍵的,而為了適應飛船的特殊使用條件,它們在質量和設計上會有一系列嚴苛的要求——首先質量必須足夠小,以便提升所謂「能量密度」,也就是說它必須能夠在足夠小的體積內產生足夠強大的電力;同時它必須具有長壽命的特點,且高度可靠,因為在發射之後,如果飛船電力系統出現故障,這時候再要想派工程師前去維修顯然是不現實的。

⑸ 有一部太空電影,然後幾個人離開飛船出去執行任務,回飛船的時候沒有燃料了,然後有一個人就燃料耗盡直接

2001太空漫遊? 劇情 整個故事開始於地球上居住的原始的猿猴因為某個巨大的黑石板產生的進化,並因此而懂得並使用工具來狩獵動物。隨後,故事來到了人類的科技已有能力能夠運送自己到月亮去的時候。美國的月球基地發現了相同的黑石板,由於黑石板明顯為非自然產物,當局決定對此發現嚴格保密為保密,月球基地因此有新型傳染病的流言傳出,而與此同時科學家開始對黑石板進行研究。他們發現這塊黑石板是一個發射器,因為它發出了一種尖銳的訊號,射向木星。 18個月之後,一艘發現號宇宙飛船被委派到木星那裡調查此訊號的終點到底是什麼。宇宙飛船上的人員包括David Bowman 博士( Keir Dullea ),Frank Poole(Gary Lockwood ),和一台先進且具有 人工智慧 的超智能計算機 HAL 9000(Douglas Rain配音)來控制整艘宇宙飛船。此外,宇宙飛船上還有三位處於冬眠狀態科學家。但是遠航之旅逐漸變為可怕的旅行,超智能計算機 HAL發現Bowman及Poole打算將他的主機關起來的想法,對超智能計算機來說,關閉它的主機是要殺它,所以超智能計算機決定先發制人,殺害三位冬眠狀態科學家及用製造假故障的狀況讓Poole去宇宙飛船外修理,然後用HAL的小型艇將Poole的氧氣剪斷,導致Poole因缺氧而死。而唯一倖存者Bowman,在設法關閉HAL計算機得同時,到達了木星。此時Bowman 發現一個更大的黑石板出現在軌道上。 當他去調查時,他不自主的被傳送到無限遠的地方。許久之後,他發現小艇已停在一間布置華麗的房間里。突然Bowman發現到自己正以極快的速度老去,在他躺在床上老死之前,他看見巨大第四塊石板出現在他面前,而他也轉變成嬰孩一般飄浮在宇宙中凝望著數之不盡的星星。

⑹ 求電影名字 開始一群人好像是潛艇或者是船壞了 擱淺一個島上 遇見恐龍 找到石油提煉出油 准備回去

迷失恐龍島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一艘德國潛艇在擊沉一艘英國人貨船以後,救起了倖存者。不幸的是,這艘潛艇開錯了方向,將這些倖存者帶到了一片未知的土地上。
被時間遺忘的土地那裡棲息著有史以來從最原始的單細胞生物到最高級的靈長類野人幾乎所有的生物,更有著大量的恐龍與之共同生存。他們認為找到了傳說中的第八大陸(非南極洲),決定在回到文明世界以前忘卻對立,一起合作。

⑺ 電影名字不知道,講述美國女宇航員到太空沒燃料以後如何逃生

是不是地心引力?之前我在學校看過。
在美國太空站,一個男宇航員Matt Kowalsky和女同事Ryan Stone出艙修復望遠鏡時,一枚導彈擊中俄羅斯的衛星,產生的碎片撞到了太空站,除了出艙的兩人,其他航天員全部喪命。之後,漂浮在外、毫無憑借力的兩名航天員想方設法地回到地球,他們遭遇了重重險情,Matt為了Ryan自我犧牲,讓Ryan登上了廢棄的國際空間站,並憑此再借力靠近中國的天宮空間站,期間的各種故障讓Ryan近乎絕望,但憑借著瀕死前看到Matt的幻象,她振作起來,找到方法登上了天宮一號,並最終返回地球。
《地心引力》講述了在地球空間站工作的資深宇航員馬特(喬治·克魯尼 飾)和第一次執行航天任務的新手賴安博士(桑德拉·布洛克 飾)出艙作業時,衛星突然發生爆炸,突如其來的災難讓兩人陷入無以復加的絕望之境。
2詳細介紹

1、在浩瀚無際的宇宙空間,距離地球600公里的上空,一台隸屬於美國的空間站正在既定軌道上平穩運行,在空間站外部,有三名宇航員正在對哈勃衛星進行檢查及維護。初上太空的女宇航員瑞安.斯通博士,經驗豐富的男宇航員麥特·科沃斯基以及哈佛畢業的專家沙利夫。
2、初上太空的瑞安並不適應宇宙的環境,對衛星的檢修和維護也並不怎麼順利,麥特在執行任務中用他的幽默風趣活躍著工作的氣氛,並協助瑞安工作。就在此時,總部傳來一個壞消息,俄羅斯的衛星遭受了導彈的襲擊,碰撞產生的碎片擊中其他衛星形成碎片雲,脫離既定軌道,迅速向他們的方向行進。
3、任務被緊急終止,全員需要馬上返回密封艙,情況非常緊急,有更多的衛星遭到了破壞,碎片雲體積迅速變大,系統失靈,通訊系統也將隨時中斷。就在大家把探險者號與哈勃衛星脫離准備返回時,碎片已經到達並迅速沖向哈勃衛星。這時通訊系統中斷,探險者號和沙利夫被擊中,瑞安被卡在船體上;在麥特的幫助下,瑞安解開了固定帶,飄向了宇宙中,與麥特失去聯系。
4、瑞安一個人飄浮在黑暗的宇宙中,驚慌失措,不斷嘗試聯系休斯頓總部,探險者號及其他人,終於聯繫到了麥特,麥特詢問瑞安的情況,發現由於過度緊張,瑞安的呼吸過快,致氧氣消耗過多,麥特在安撫瑞安的同時,找到了瑞安,並把自己和瑞安綁在了一起,在推進器的幫助下,倆人朝著探險者號的方向行進,不斷聯系總部和探險者號,均沒有回應,同時麥特計算出了下次碎片襲擊的時間為90分鍾後,他和瑞安把手錶都設置成了90分鍾倒計時。
5、瑞安的氧氣在不斷減少,她詢問麥特的情況,但並沒有得到回應。兩人找到了沙利特的遺體,並帶到了探險者號,發現飛船損壞嚴重,已不能使用,船內人員均已遇難,倖存者只有他們兩個人。於是兩人決定前往國際空間站,打算利用聯盟號返回地球。
6、在前往國際空間站的途中,麥特和瑞安聊到了瑞安的家鄉,聊到了這個時間,平常應該在做的事情。麥特問瑞安有沒有對她有特別意義的人,瑞安說出了自己曾經有個女兒,說到了女兒在四歲時在學校,滑倒摔傷頭,導致死亡。女兒的離世對瑞安的打擊非常大……在距離空間站還有五分鍾路程的時候,瑞安壓力罐中的氧氣耗盡,倆人加快了行進的速度,接近空間站後,麥特發現聯盟一號已經被開走,聯盟二號損壞嚴重,已不能靠它返回地球。
7、麥特打算利用推進器,登上空間站,但是推進器燃料耗盡,無法控制速度,倆人狠狠的撞到了空間站上,倆人不斷嘗試抓住空間站,但均失敗了。撞擊過程中連接麥特和瑞安的繩子被截斷,瑞安被飛船降落傘的繩子勾住得以停住,她拉住了從她面前飄過得麥特,勾住瑞安的繩子很松,經不住兩個人的拉扯,麥特決定犧牲自己,他松開了繩子,飄到了宇宙中。麥特讓瑞安駕駛聯盟號到中國空間站尋找「神舟」救生船返回地球。
8、麥特漸漸飄遠,但和瑞安仍保持著通話,他鼓勵瑞安,並指揮瑞安進入空間站。瑞安的氧氣越來越少,已吸入了部分二氧化碳,意識已經有點不清了,但她仍堅持著進入了空間站。瑞安進入空間站後,使艙內充滿氧氣,她脫下了沉重的宇航服,享受著這一刻充足的空氣帶來的舒暢。
9、瑞安在空間站里專心尋找著通訊設備,沒有注意到線路起火。找到通訊設備後她嘗試聯系麥特,但無論她怎麼呼喚,都沒有得到麥特的回復,她久久地望著空間站外的藍色地球,然後試著向休斯頓總部報告麥特失去聯聯的情況,仍沒有得到回復,在她沉浸在悲傷中時,突然警報響了起來,空間站內起了火,瑞安試圖撲滅大火,但是失敗了。她逃到了聯盟二號飛船里,在關門時把卡在門上的滅火器拽進了飛船里。
10、進入飛船後,她對照著操作手冊,邊看邊回憶訓練時的步驟,試圖啟動飛船。飛船成功脫離了空間站,這時離碎片雲襲擊還剩下七分鍾了,瑞安打算啟動飛船開往中國空間站,但是飛船的降落傘卡在了空間站上,掙脫不開,瑞安嘗試了幾次都被拽了回來,於是瑞安決定到飛船外手動脫離開降落傘和飛船。
地心引力劇情圖片(11)11、瑞安小心翼翼的來到飛船外,把自己連在了飛船上,開始手動脫離降落傘,在兩個連接繩成功脫離之後,空間站忽然爆炸了,飛船被沖擊開來,在空間站碎片中飄盪撞擊,瑞安緊緊抓著飛船,成功斷開了第三條繩子的連接,脫離開了空間站。瑞安進入飛船,修正飛船軌道,准備向中國空間站出發。
12、瑞安嘗試著按了幾次啟動按鈕,飛船都沒有啟動,才發現飛船的燃料已耗盡。之後瑞安開始嘗試聯系休斯頓總部,她呼叫多次多沒有回應,周圍的溫度漸漸降低,她試著調整調頻來求救,最終也只是接到了一個無線電愛好者,瑞安很絕望。
13、瑞安決定放棄了,她關閉了系統放出了艙內的氧氣,准備自盡。她躺在飛船的駕駛座上,聽著無線電對面的歌聲,准備睡去。這時,她聽到了敲擊艙門的聲音,原來竟然是麥特找來了。麥特進入船艙,重新打開了系統,放進了氧氣,和瑞安開心的聊了起來。
看看劇情是不是這部電影,如果是希望採納

閱讀全文

與飛船上抽燃油的電影叫什麼名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勵志電影一百字介紹 瀏覽:283
韓國兩個字動作搞笑電影 瀏覽:794
小伙白天被打晚上直接抄家是什麼電影 瀏覽:751
中國貧困孩子勵志學習電影 瀏覽:888
電影分類倫理電影 瀏覽:275
常用電影背景音樂搞笑 瀏覽:212
小女人電影名 瀏覽:164
永恆的恐怖電影 瀏覽:789
兒童幾歲購買電影票 瀏覽:351
電影改編英文劇 瀏覽:565
韓國古裝新喪屍電影排行榜 瀏覽:348
電影海鷗食堂劇情 瀏覽:789
我和爸爸去看電影唐3 瀏覽:79
高以橋台灣演員新拍的微電影 瀏覽:272
你好李煥英電影裡面下雨的歌曲 瀏覽:251
電影票半價票怎麼買 瀏覽:402
學生踏入黑道的電影 瀏覽:387
電影不要回頭結局解析 瀏覽:745
關於母親的英文電影推薦 瀏覽:998
院線電影你的婚禮簡介 瀏覽: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