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問有個老電影講的是特務破壞新華日報社 幾個小報童想方設法賣報 這
中文名
報童
發行公司
北京電影製片廠
製片地區
中國大陸
導 演
錢江、趙元
片 長
120分鍾
上映時間
1979年
滿意請採納。
2. 白景琦扮演者是誰
在《大宅門》電視劇中,白景琦的扮演者是陳寶國。
關於陳寶國:
1956年3月9日出生於北京,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演員工作委員會會長,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副會長,中國廣播電視協會電視劇委員會副會長。
曾獲得過「兩屆華鼎獎中國百強電視劇最佳男主角、兩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男主角、第21屆中國電視金鷹獎突出成就獎」等眾多獎項。
在1980年,他主演了首部電影《大渡河》。在1982年,他又主演首部電視劇《赤橙黃綠青藍紫》。之後,他還主演過《大宅門》、《大明王朝1566》、《湄公河大案》、《漢武大帝》、《茶館》、《北平無戰事》、《老農民》等眾多影視劇。
3. 找一部關於賣報的老電影
是一部很老的由話劇改編的電影,而且電影里第一次出現了周恩來的形象。
片名:報童
出品:北京電影製片廠
年代:1979年
劇情介紹:
電影反映的是在重慶的《新華日報》社報童在周恩來的領導下,如何突破特務的阻撓,使抗戰時期的真實新聞能夠大白於天下的故事。
4. 報童的電影名
電影名:報童
製片國家:中國大陸
製片機構:北京電影製片廠
上映年份:1979年
影片顏色:彩色片
放映時間:120分鍾
5. 報童的介紹
《報童》是由錢江改編,錢江和趙元聯合執導的電影,王鐵成及李若君等參加演出,1979年在中國上映。《報童》的劇情講述的是周恩來副主席聞訊率報社人員和報童上街散發報紙,使「皖南事變」大白於天下。
6. 求一部比較老的反應解放戰爭時期的電影
名為《報童》,是在抗日戰爭時期的重慶,不是解放戰爭,根據同名話劇改編。
7. 報童的觀後感
首先簡要敘述原文內容,對所讀文章做一個簡要的概述。寫作部分主要是為寫自己的感想做一個前期鋪墊。
這部分寫作的重點一定要突出「簡」。接著表明自己的感想,即自己的觀點。圍繞觀點寫出能支撐觀點的事實,展開聯想。一篇簡單的讀後感就完成了。
「玲玲玲……」我懷里像是揣著只小白兔,蹦蹦跳跳的。因為這堂可是語文測驗。老師一把試卷發下來,我就三下屋除二地做好了,幸好不是我想像中的那麼難。當做到了閱讀這道題,這篇閱讀的題目是《報童》。
讀完這篇文章,我不禁熱淚盈眶。這片文章是寫一個小姑娘為了幫助病了的`鄰居張大爺,每天都要在寒風中賣報賺錢。在寒冷的一天傍晚,作者買了她的一份報,她竟為了找一角錢給作者而花錢買票上車,當時作者非常感動。表現了這個小女還那種心地善良,拾金不昧的高尚品質,讀了著片文章,我不禁想起了我的舅舅。
我的舅舅是開公共汽車的,整天在車站忙來忙去,很夜才回家,那是因為他對工作太負責了。
那是一個寒風刺骨的夜晚。一個商人上了我舅舅的車,說是趕路去外地做生意懂得。可能是因為行李太多了,商人下車了,卻拿漏了一個行李,我舅舅把車開會車站檢查車的時候才發現。
舅舅想:一定是那個商人留下來的,要是那商人發覺了,他一定會非常哪個著急,我得趕快給他送去。於是,舅舅便騎著摩托車去找那個商人,經過千辛萬苦,才知道那個商人住的酒店,就把那個大皮箱還給了商人。那商人把皮箱打開,裡面竟裝滿了一疊疊一百元的鈔票。那個商人非常激動,說要給舅舅一萬遠。
可舅舅說:先生,如果我是要錢的話,我就不會把這大皮箱還給您,您還要用錢做生意,記住要好好保管呀!」說著,舅舅也不留名,騎著摩托車回家了。這是那商人查我舅舅的家庭電話,打電話來到家裡,說是怎也要好好地感謝。我們才知道這件事。
讀了《報童》著篇課文,我體會到做人的大道理:做人一定要誠實,無貪念。而世界上有很多這樣的人,但也有很多不是這樣的人。如果世界沙鍋每個人都能作到誠實善良,拾金不昧,那麼,世界將變得多麼的美好!
8. 報童 電影故事介紹
《新華日報》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國民黨統治區公開出版發行的黨報。敬愛的周恩來副主席在毛主席、黨中央直接關懷下,親自領導南方局、《新華日報》的工作人員,突破重重險阻,和國民黨頑固派進行針鋒相對的斗爭。1941年1月,國民黨反動派配合對日本的投降陰謀,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在皖南茂林地區我新四軍發起突然襲擊,致使抗日將士受到重傷亡,葉挺軍長被俘。重慶《新華日報》報童石雷的爸爸媽媽也在突圍中壯烈犧牲。噩耗傳來,小報童們悲痛萬分。可石雷卻一點兒都不知道,他正在和一個喊賣國民黨《中央日報》的流浪兒蛐蛐談心,告訴他只有共產黨才能救受苦的人。當石雷從周副主席的警衛員小何處得知有媽媽捎來的信時,高興得手舞足蹈,還准備了幾樣小禮物備送給小夥伴們。直至石雷從李大姐手裡接過母親留下的那封濺著鮮血的沒寫完的信時,才知道再也見不到爸爸媽媽了。
蔣介石為掩人耳目,利用新聞檢查所扣壓《新華日報》的社論的稿件,並利用停電阻撓報紙的出版。緊急關頭,周副主席帶來了發電機。周副主席關心著每一個報童的歡樂和苦難,告誡他們要有勇有謀,智勇雙全。國民黨下令取消新四軍番號,誣蔑新四軍為"叛軍",並逼迫重慶各大報紙將這消息登在頭版頭條。周副主席聞知,痛斥何應飲,並奮筆疾書。蔣介石惱羞成怒,下令封館,搗毀《新華日報》營業部,沒收報紙,毆打、關押報童……周副主席不顧個人安危,率報社全體人員和報童,沖破封鎖,上街散發報紙,使「皖南事變」的真相大白於天下。以石雷、草莽、臘月為代表的《新華日報》報童,成為「新華軍」的小尖兵,頑強地和敵人斗爭。
9. 賣報歌的誕生
《賣報歌》誕生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是音樂家聶耳創作的一首膾炙人口的兒童歌曲。樂曲曲調簡單,朗朗上口,曲調明快、流暢,以朴實生動的語言,辛辣詼諧的筆調,深刻地描述了舊社會報童的苦難生活及對光明的渴望。
歌詞:
啦啦啦,啦啦啦
我是賣報的小行家,不等天明去等派報
一面走,一面叫
今天的新聞真正好,七個銅板就買兩份報。
啦啦啦,啦啦啦
我是賣報的小行家,大風大雨里滿街跑
走不好,滑一跤
滿身的泥水惹人笑,飢餓寒冷只有我知道。
(9)電影報童人物背景擴展閱讀
《賣報歌》創作背景:1933年聶耳在上海聯華影片公司工作時,結識了一位名叫「小毛頭」的賣報女孩,」「賣報童」的原型便是她。這名小女孩姓楊,十歲,還沒有一個正式的學名,人們都叫他「小毛頭」 。
有一天「小毛頭」餓得頭昏眼花,搖搖晃晃的時候,一輛電車靠站,一批人從電車上涌下來,「小毛頭」被撞倒在地,頭上起了血泡,手上的報紙散亂一地,「小毛頭」坐在地上大哭起來。這時一個陌生的叔叔幫她拾起了報紙,還扶她起來,把弄臟的報紙都買走了——這人就是聶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