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影院取名字
安泰影都,寓意:和諧泰然,幸福生活,平安人生
『貳』 常德有哪些電影院
常德北站有鼎城影劇院,但貌似專放一些低俗電影及歌舞劇。常德文化宮有電影院但幾乎沒人看。最好的是下南門的水星樓。
『叄』 想開個電影院,什麼名字好聽,請大家幫忙取名,謝謝!
時光記憶。光影印刻。光影印象。或者就直接某某電影院。
『肆』 湖南省株洲市有幾個電影院在哪裡哪家能刷信用卡買票
有千金電影院,在株洲電信那裡,還有萬達電影城,在東都文化廣場那裡,現在在銅鑼灣廣場還有個新開的,不記得叫什麼名字了,我不知道這些刷卡能不能打折,但是都可以刷卡
『伍』 常德桃源縣哪家電影院最好主要看三D電影的
桃源體育廣場的文體中心,望採納謝謝
『陸』 常德附近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常德十景 常德十景之曲溪映峰
該景位於桃源縣境內夷望溪與沅江交匯處。夷望溪流域群山環抱,林木蔥郁,匯入沅江處有水心寨主峰屹立江中,將夷望溪一劈為二,溪水自兩側環繞注入沅江。此處巍巍青山,倒映溪中,山水相映,賽似灕江。
常德十景之德山古韻
「常德德山山有德」,德山因堯舜時期善卷先生在此布善施德而得名,後有宣鑒禪師在此講經悟禪,是「德」文化的重要發祥地。現有古跡乾明寺、孤峰塔、明王墓等。登孤峰塔頂,聽乾明晨鍾,望大江東去,身心自會達到另一種境界。
常德十景之金街溢彩
該景位於常德城中區的金鑽廣場。由常德市龍頭民營企業金健置業公司攜5億巨資傾力打造,總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集購物、休閑、文化、旅遊、觀光、娛樂、會展、辦公、商居功能於一體,設計新穎獨特,建築氣派豪華,是湘西北流金淌銀之地。
常德十景之壺瓶飛瀑
該景位於湖南屋脊壺瓶山。壺瓶山境內山峰陡峭,溝壑縱橫,溪水奔流,飛瀑成群,壺瓶瀑布如絲如帶,輕盈灑脫,有飛瀑、線瀑、簾瀑、霧瀑、噴瀑,瀑瀑美麗壯觀,又處處景緻不同,置身其間,定有詩仙李白「壺瓶飛瀑布,洞口落桃花」之同感。
常德十景之桃源仙境
該景位於桃源縣境內國家AAAA級旅遊區桃花源,是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筆下描繪的人間仙境,至今已有1600多年歷史,有三十五洞天、四十六福地之稱,其山水田園之美、寺觀亭閣之盛、詩文碑刻之豐、歷史傳說之奇,舉世罕見。人間仙境,世外桃源成為了世代凡人的精神寄託和理想追求。
常德十景之花溪鷺舞
該景位於花岩溪景區五溪湖畔。這里林海莽莽,翠竹萬頃,山巒水碧,山水一色。每年三至十月間,數萬只白鷺在此生棲繁衍,或點綴在茫茫林海之間,或群舞於清清碧湖之上,實為大自然的一大生態奇觀,黃沖觀鷺台為最佳觀景點。
常德十景之靈泉悟禪
該景位於國家AAA級旅遊區夾山寺。此處群巒疊翠、萬木爭輝、空氣清新、環境幽靜,有夾山寺、闖王陵、碧岩泉三大名勝,集佛教聖地、陵園特色、茶道源頭、森林風光於一體,可聽松濤、觀林海、悟禪經、品茶道、憶闖王、賞園陵。
常德十景之柳湖春曉
柳葉湖位於市城區北郊,湖面面積21.8平方千米,湖面波光粼粼,一碧萬頃,堤岸垂柳依依,芳草青青。這里以湖為依託,融自然、人文、農藝、園林與生態保護於一體,以觀光游覽水上游樂為特色,是國際運動的水上賽場、休閑度假的城郊樂園。
常德十景之瓶峰雲海
該景位於湖南最高峰壺瓶山頂。登上海拔2098.7米的壺瓶山頂峰,感受身登絕頂我為峰的豪邁。日出之時,極目遠眺,群山逶迤,雲霧繚繞,仿若大海波濤邊境連綿不絕,一輪紅日從東方地平線冉冉升起,光茫四射,氣象萬千,一年四季,景各不同。
常德十景之詩國長城
常德詩牆公園以城區沅江北岸防洪大堤為載體,熔詩、書、畫、刻於一爐,全長3000米,有「三絕詩書畫,一牆天地人」的贊譽,是品讀歷史先賢之不朽名篇,領悟博大精深之中華文明的藝術大觀園,已列入基尼斯世界紀錄。
『柒』 7080後,還記得你們鎮上曾經的那個電影院嗎
前幾天到我們附近的鎮上玩,走到街中心,一個非常蒼老的建築展現在面前,那是一家非常老的電影院,電影院的名字依稀還有看到,兩邊毛主席語錄還能念得出來,電影院的頂上已經長了些野草,可能是這個鎮的人對老電影院有感情吧,它沒有被拆掉,很奇怪的是我看到這個老電影院在那裡一點沒有違和感,反而更好地襯託了小鎮巨變的歷史。
拿著電影票,從兩側的門都能進去,門口有一個專門收票的,數了票數和人數,然後打開門,我們就進去了,此時的電影正在放,一個戰爭片,現在記不住名字了,好像是講一匹抗戰中白馬的故事,剛進去,我們只能看到屏幕,四周一片漆黑,以前看電影,也是講票和號要對,我們努力找了半天才找著,第一次進電影院看電影,不管是畫面還是聲音,都讓我們幾個印象深刻,聲音的沖擊力太強,有時候我們還會捂著耳朵聽。
看到中間換片的時候,裡面有的觀眾在吃瓜子,我們有一個同學也到外面買了一包,說起這個包也很特別,是用報紙捲起來的。那天我們在電影院看完了一遍沒有出去,又看了第二遍,到現在印象都很深刻。
『捌』 恩施那裡有電影院
恩施市舞陽大道26號和恩施市航空大道州總工會院內(航空大道享買樂超市對面,愛民醫院旁)這2個地方有。
『玖』 桃源縣的名勝古跡
桃源文物古跡眾多。離縣城不遠的采菱城是春秋晚期的遺址,為省級重點保護單位。桃花源不僅是風景名勝,也是文化古跡,遺有唐代以來眾多大詩人如孟浩然、劉禹錫、李白、王昌齡等碑刻詩文及古建築,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另外有「三閣三塔」、星子宮、馬援石室等古跡遍布縣內,還有烏雲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 清末,漳江書院、桃溪書院和一批私塾、義學,組成全縣教育網,頗具規模。後經過改革,至光緒三十三年907),全縣擁有新學堂28所(其中中學堂1所),在校學生1005名,其學堂和學生數居湖南省各州、縣的第三位。宋教仁、覃振、董維鍵、翦伯贊等著名人物均是從上述書院、學堂之內走出,走入外部世界,進而投身民主革命的。民國時期,學習歐、美資產階級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全縣先後建起中等師范學校、初級中學和小學共300多所,民國38年(1949),全縣共有教職員工1000餘名,師范學校、中學和中心國民小學在校學生5100多名。創建於民國初期,校址設在桃源縣城的湖南省立第二女子師范學校(今桃源師范學校),是省內著名學校,不但培養出陳兆森、劉璞等桃源籍巾幗革命志士和包括外縣籍著名作家丁玲等人在內的一大批優秀人才,而且對桃源教育事業的發展也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雖然在50年代中期以前,受到經濟實力薄弱的制約,從50年代中期以後至70年代末,又經受過包括「文化大革命」在內的幾次嚴重的「左」傾錯誤的挫折,但由於有著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優越性,加上縣內經濟實力不斷增強,桃源的教育事業仍然發展迅速,成績顯著。1988年,全縣有電視大學1所,中等專業學校4所,縣屬高級中學和完全中學共11所,職業中學3所,鄉、鎮辦初級中學68所,小學915所,幼兒園及學前班733所(個),共有在職教職員工8700餘名,在校(園)學生及 幼兒14.85萬名,學齡兒童入學率99%以上。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培養出大批有社會主義覺悟、有文化的工人、農民和知識界拔尖人才。縣第一中學和漳江小學,被長期列為全國和湖南省的重點學校。
2011年,桃源縣教育經費投入總額達到3.4億元。完成校安工程16項,建成合格學校11所、鄉鎮中心幼兒園3所,縣城區新增學位1500個。學前三年受教育率達86.2 %,高中學業考試成績位居常德市第一。 1988年,全縣共有各類科技人員5821名。40年間,先後取得多項科研成果,特別是在1978~1988年間,共有294項科研成果和技術推廣成果獲縣級以上獎勵,其中國家級(含部級)9項,湖南省級(含廳局級)33項,常德地區(市)級28項。
2011年,桃源縣實施省以上科技項目12個,取得專利授權94件,磊鑫科技列入全省首批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試點單位。「農村遠教+12396熱線」農科服務模式、科技特派員工作得到省市推介。 桃源縣民間歷來流行桃源漢劇(現名武陵戲)和桃源花鼓戲。由於政治的和經濟的原因,直至民國末期,看戲幾乎是縣人唯一的文化享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社會主義思想逐步佔領文化陣地,文化逐步成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手段,加上經濟建設發展的促進作用,桃源縣的文化事業日益繁榮。桃源漢劇先後幾次進京獻演,多個劇目獲國家級和湖南省級獎勵。
從上世紀50年代起,廣播、電影、電視、圖書、群眾文藝等各種文化事業,如春園百花,漸次怒放,斗芳爭妍。至1988年,除縣城有文化館、廣播電台、電影院、劇院、電視差轉台、新華書店、圖書館、工人俱樂部等文化機構和文化活動場所外,各區、鄉(鎮)均建有文化站、廣播站、電影放映隊及影劇院等,其中有28個區、鄉(鎮)建起文化中心,3個鄉(鎮)建起業余劇團。文學創作也取得很多可喜成果,繼50~70年代作者常有短篇小說及詩歌等作品發表在省級以上報刊之後,80年代,更有多部中、長篇小說等作品問世。
2011年,桃源縣強力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共建成鄉鎮綜合文化站30個,農家書屋344家,並且縣圖書館、縣文化館和鄉鎮綜合文化站實現了免費開放。 清末、民國時期,由於環境衛生條件差,加上缺醫少葯,桃源縣疾病肆虐,瘟疫猖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建設社會文明,保障人民身體健康,中共縣委和縣人民政府高度重視衛生事業的發展。50年代中期,衛生醫療機構即已遍布全縣,至1988年,全縣除設有縣屬的人民醫院、中醫院、防疫站、婦幼保健所、葯品檢驗所等醫療衛生機構外,還有區、鎮醫院11所,鄉(鎮)衛生院53所;共有病床1678張,專業醫生及其他衛生技術人員1765名,設備較為完善,醫療技術亦有較高水平,能勝任許多高、精手術。各類疫苗預防接種覆蓋率均很高,烈性傳染病基本絕跡。
2011年,桃源縣啟動了縣精神病醫院建設項目,完成104個市級示範村衛生室建設。新農合補償標准提高10個百分點,封頂線達到10萬元。鄉鎮衛生院全面落實國家基本葯物制度,葯品實行零差率銷售。全面完成適齡農村婦女宮頸癌免費普查任務,孕產婦住院分娩率達到100%。繼續保持低生育水平,「三查一治」覆蓋25萬人次,社會撫養費徵收到位率提高9.8個百分點,落實獎扶資金828萬元,被評為全省人口計生模範縣、全省陽光計生示範先進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