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人物 > 怎麼表達對電影的熱愛創作

怎麼表達對電影的熱愛創作

發布時間:2022-10-11 11:20:51

㈠ 如何描述對電影的喜愛

首先寫明轉專業的原因,寫你對電影的喜愛程度,可以有選擇性的舉出一些電影特例,加上你自己不同於一般人的見解,要分析足夠充分,基本就可以了。

㈡ 對電影,深入靈魂的熱愛,作文怎麼寫,大概800字

生活,就像一杯白開水,沒有甜,也沒有苦,只有善於品嘗的人才可以從中體會它的味道,有的人嘗出了甜,因為他知道如何去放調味料,他調出了甜.有的人嘗到了苦,因為他亂了手腳,放錯了調料,因此,他嘗到了苦.甜能代表成功,苦能代表失敗嗎?只有真正能調出生活味道的人才懂得.生活,就像黑暗.四周黑乎乎的,沒有人響應.誰會來打開明亮?誰會驅走黑暗?只有懷有一顆熱愛生活的心的人才會才會打開自己的明亮,驅走自己的黑暗迎接新的太陽?生活,就像無邊無際的森林,您會孤獨,您會恐懼.可有的人卻不然,他懷有一顆善良的心,他幫助動物,關心動物,了解動物,火熱的太陽會在他的面前重新呈現.生活,就像一包調味料,酸甜苦辣樣樣盡全.假如稍微一失神,調味料就會變了味了,只有全心全意的人才會調出自己想要的味道.生活,就像一支交響樂,如果跟不上或者錯了一個音符,整個交響樂就會變成一團糟,只有善於動腦,聰明的人才會明白如何奏樂,只要有時間去觀察,沒個人都會奏的很好.生活,就像.生活總是變幻多端,神懷漠測.只要我們有一雙明亮的眼睛,一個善於思考的大腦,去觀察生活,去探索生活,生活才會更美好.熱愛生活,你會感到大自然的美好; 熱愛生活,你會感到人世間其樂無窮.熱愛生活,你會感到前途光明,有激情,有前進的動力.前蘇聯著名文學家奧斯特洛夫斯基因嚴酷的戰爭致使他全身癱瘓,雙目失明.但他經受住了生活的考驗和磨煉,以崇高的理想、頑強的意志和對生活的熱愛,寫下了感動一代又一代的人的名著,那就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他說:「只有像我這樣發瘋地愛生活、愛斗爭、愛那新的更美好的世界的建設的人,只有我們這些看透和認識了生活的全部意義的人,才不會隨便死去,哪怕只有一點機會就不能放棄生活.」 你看,一個殘疾的人都如此熱愛生活,寫下如此感動的書,他不是一個成功者,是什麼!可有些人呢?受一點挫折,就對生活失去信心,就感到前途渺茫,就想死呀活的,這樣的人就不感到羞愧嗎?美好的生活,永遠屬於哪些熱愛生活的人!熱愛生活的人,會成為一個成功者!生活不是一杯美酒,不是一帆風順的航船,也不是一首抒情的歌.生活充滿酸甜苦辣,有歡樂也有痛苦,有幸福也有不幸.然而,就是因為生活充滿五顏色,才使人感到有挑戰性,有競爭欲,生活永望遠屬於強者,強者就是成功的人.熱愛生活需要一種積極的心態,平和的心情.每天面對做不完的工作,日常繁鎖的家務事,帶有家裡還有一個BB要照顧.日常時間是不夠用的.但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感覺無從下手.但是只要我們有一顆熱愛生活的心,這些又算得了什麼呢?熱愛生活吧,它會使你更聰明,更成熟,會鍛煉你邁向成功.

㈢ 張藝謀:我不是每天都睡三小時,他對電影有多熱愛

張藝謀:我不是每天都睡三小時,他對電影的熱愛程度,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了解到:

1、為了電影的質量,不眠不休的狀態。他已經不是年輕導演的年紀,但因為熱愛電影,為了追求高質量的作品,高強度的時候,只休息三個小時,對於已經古稀之年的他,足以說明熱愛程度。

2、凡事都親力親為,非常的敬業。他對電影的熱愛,可以更多的從拍攝的細節了解,很多細節都是親力親為,更多的是追求完美的品質。也體現了他的敬業精神,對於作品還是自我的行為,都有一定的要求。

3、他更專注於劇本本身的質量,不追求數量,更多的關注質量。作為一個電影人來說,他帶給了觀眾非常多的經典佳作,至今人們都印象深刻。

4、 攝影和演員的經歷,也體現了他對於電影真摯的熱愛。

四、 多重經歷,讓他執著於電影

其實,他早期是擔任攝影師著名的。這是很多人不知道的經歷,也慢慢的開始了演員的經歷,直到後期開始做導演,作品一炮而紅,創造了一個時代的經典。至今說到他的作品,人們都是信手拈來,經典作品的印象非常深刻。多年的豐富經驗,讓他總能准確的把握觀眾的情感,帶給人們最富有時代意義的佳作,贏得了無數的掌聲。

㈣ 青春榜樣 | 陳敏之:心隨影,敏於行

        一方銀幕,展現世態炎涼,感受人情冷暖。往昔一場場視聽盛宴,信手拈來;今朝一幕幕詩和遠方,未來可期。

        陳敏之,長安大學2015級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本科生,曾任長安大學青年傳媒中心影視文化部部長。2018年被成功保研至北京師范大學電影製作專業。其導演作品《喜兒》入圍全球大學生電影節,並於2018年5月在「長安大學第一屆Focus on電影節」首次展映,獲得「最佳影片」獎項。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陳敏之把對電影的熱愛融入學業,更融入生活。用生活中一點一滴的堅持,成就自己。

        陳敏之的保研成果令人艷羨,但她對保研的態度卻顯得極為平淡。「我對保研並沒有什麼大的規劃,大一時我原本打算出國留學,保研的事從大四上學期才開始留意。」說者雲淡風輕,但支撐這般淡然的是陳敏之對自己專業成績的十分自信。

        在理論學習方面,她的文化課成績排名位居全專業第一,英語四六級和雅思成績也都是名列前茅。在她看來,優秀的專業課成績才是保研的敲門磚和王牌。「要想成功保研,不要太迷信所謂的加分項目,它們只是錦上添花的東西,一定要先提高專業課成績。我自己的專業課壓力並不大,所以我的學習節奏並不是特別緊張。但平時我會要求自己認真學習專業書籍,廣泛涉獵與專業相關的人文社科類、哲學類書籍。」一方面對9電影的痴迷,對專業的喜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為陳敏之取得優秀的成績打下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老師們的傾囊相授也讓她受益匪淺。「老師們都十分博學和敬業,上課一定要認真聽講,整理好專業筆記。我要感謝那些曾幫助過我的老師,他們不僅教給我許多專業知識,而且還盡力幫助我解決微電影製作中的資金,設備等問題。」敏而好學,良師相助。面對文化課,陳敏之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在專業實踐方面,陳敏之真正做到了學以致用。初入大學,從無到有,由易到難。從簡單的參與迎新晚會製作到白地村調研再到在《天天向上》導演組實習,陳敏之在專業相關實踐上不斷前進。大二赴台交流學習的經歷是她大學生涯的一個里程碑。台灣國立清華大學對話式、啟發式的教學讓她深受觸動,也因此更注重實踐。「從台灣回來後,我更多嘗試拍片子,認識志同道合的朋友,然後大家一起創作。這些是我大學後半部分的主題。」厚積薄發,大三大四陳敏之迎來自己的收獲期。這兩年她導出《喜兒》、《白茫茫》等電影,組織創辦「Focus on」電影節,參加香港電影節。豐富的實踐經歷讓陳敏之對自己學習的理論知識有了更深的理解,理論與實踐的齊頭並進讓陳敏之對自己的專業成績更加自信,也讓她的保研路更加順暢。

        「保研的變數很大,一切都是未知的,做好眼前的事很重要。」對於那些准備考研保研的同學,陳敏之貼心地給出自己的建議:「首先一定要把專業課成績搞好,這是基礎性的也是決定性的;其次是大三下學期就要提前關注心儀學校的夏令營,在夏令營拿到「優秀營員」資格之後幾乎就不用參加面試了;最後有條件和能力的同學還可以參加一些省級、國家級的比賽或者發表論文,這些也是可以加分的。」

      「我就跟這個世界一樣,這個世界是不會變的。」這是電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中陳敏之最喜歡的台詞,而她自己也從未改變過對電影的鍾愛。

        中學時期,因為喜歡王菲,陳敏之看了王家衛的電影——《重慶森林》,正是這一部電影激發了她對影視作品的熱愛。「我們學電影的,心裡都有一個執念,就是想參加電影節。」大三的下半學期,陳敏之有一門短片創作的課程。「這個課上每個人都要自己創作一部影片,但是然後呢?這些影片就只是一項作業而已嗎?所以我們大家一起,給這些作品創造一個平台讓它能夠展現出來,讓更多人去了解它們。」沒有任何組織或部門,只是一群熱愛電影的年輕人,在老師的支持下,主辦了長安大學第一屆「Focus on」大學生電影節。「這個活動辦下來覺得挺有成就感的,也算是圓了我們自己的一個夢吧。」她如是說。

        2018年9月,陳敏之導演的短片《喜兒》入圍全球大學生電影節劇情短片單元。談到製作短片的初衷,她坦言自己有一天看到《十一種孤獨》,裡面有一個小故事講的是小孩子的孤獨,被這個故事吸引,她就想到用影視化的方式把它表達出來。「我會被這種在小孩子身上發生的不一樣的故事和不一樣的情感吸引。而且這部《喜兒》多多少少算是一個悲劇,我覺得這種悲劇其實是很原生的,它沒有為我們現在社會經歷的一些事情所影響,就是一種原始的孤獨,這才是最觸動我的地方。」采訪中,陳敏之笑著說到,其實她並沒有想讓觀眾從她的影片中學到什麼道理,也並不想傳輸一種很准確的價值觀,「我覺得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我只是想傳達兒童心靈中的一種情感,讓大家看完這部片子多少有些感動或共鳴,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

        有人說電影裡面最難拍攝的,一是動物,二是小孩子。在拍《喜兒》之前,陳敏之和她的小夥伴們也只是偶爾心血來潮會拍一些視頻,沒有接受過專業的訓練。「所以我們當時的拍攝也是莽莽撞撞的,拿著幾台單反就去拍了,在技術上也沒什麼經驗可言,但還是想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陳敏之帶著全劇組從西安飛去湖南拍了三天,這三天時間她們需要和50多名小演員周旋,只能在孩子們下課的時間組織拍攝。「其實拍片子這件事是需要多方面合作的,不僅僅是導演,還需要很多個部門共同協作。」如今的陳敏之,經常會反思自己的作品,「攝像、燈光、聲音,其實是影視拍攝過程中最應該保證的幾個技術層面。而說實話,我對《喜兒》這部影片的這些方面並不太滿意。」

        「作品的內核是最重要的,你自己首先應該去相信你的故事。」在作品的創作方面,陳敏之認為拍片子不應該僅僅只是去塑造一個人物或者講出一個故事,還應該加入自己的一些思考,「這些東西不分高級低級,只要是你自己內心的想法就好。」她談到拍片子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很多東西要做到邏輯上的統一,很多細節都要自己捋清楚。同時作為學姐,她也提醒學弟學妹們:「如果你現在有一些好的idea,一定要努力去把它做成一部好的作品,這都是你自己的體驗,也會為你以後要走的路打下基礎。」

        「閑看庭前花開花落,靜觀漫天雲卷雲舒。」在生活中,陳敏之口中的自己是一個慢熱、隨性而卻謹慎的人。她會利用電影、讀書、旅行來消磨日常生活中的無聊時間。因為電影專業的元素充滿了她的生活,她深深熱愛著自己的專業,所以在學習時她感覺不到痛苦,增進知識和磨練技藝都是伴隨著樂趣而進行的。這正如她所說:「如果你真正熱愛你這個專業,那麼學習就是你生活當中的一部分了,我真的不建議大家去選擇不喜歡的專業。因為這不僅僅意味著眼下的痛苦,更意味著將來的無奈。」對於一個人來說,選擇往往要比堅持更關鍵,陳敏之選擇了與電影相關的專業,是因為心中的熱愛。也剛好是這份熱愛,使她有了堅持下去的理由。村上春樹說:「喜歡的事情自然可以堅持,不喜歡的事情怎麼也長久不了。」

        陳敏之說:「盡量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能夠做到認可自己,能在電影圈裡做一些喜歡的事情。我並不要求我自己做的有多成功,因為成功是做給別人看的,而我只想做到自己心裡的成功。」沽名釣譽的行為並不能使她真正得到快樂,她擁有著電影人的情懷。這種情懷可以使一個人不墮入燈紅酒綠的浮世,也不會沉迷於表面的聲色犬馬。正是因為心中的情懷,三毛放下了名利,去往撒哈拉沙漠,追尋自己前世的夢;正是這種情懷,張旭不羈於功名,脫帽露頂於王公前,只是為了揮毫落紙如雲煙。為了藝術上的成就,人不應汲汲於功名,《月亮與六便士》中的斯特里克蘭,因為抬頭看到了天上的月亮,所以舍棄了腳下的六個便士。當你選擇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去生活時,那麼日子就是有趣的。陳敏之追隨了自己的內心,按自己的意願去過她想要的生活。

        讀萬卷書,看很多電影,過自己想要的生活。讀了萬卷書的陳敏之,最終要離開自己生活了四年的大學,去往新的遠方,因為漫漫的旅途能使她豐富閱歷,把這些閱歷投放到自己的電影中。看了很多電影的陳敏之,最終選擇了自己喜歡的電影專業,因為只有熱愛的事情才能日久彌新。正是因為新的遠方和一直以來的堅持,她終會有喜歡的生活。

        山河平靜遼闊,無一點貪嗔痴愛,我們都是背著行囊走在路上的旅人。熱愛電影、生活的陳敏之與一個又一個書中、電影中的人、事、物相遇。我們也應該轉身去擁抱生活,在書中、電影中的一個又一個的故事中,與自己,面對面相遇。

                              青年傳媒中心/信息來源

㈤ 熱愛電影的句子

1. 如果我們都在彼此的心中,即便是死亡也不是分離。《北京遇上西雅圖》
2. 只有笨蛋才思考,聰明人用靈感,我們大多時間都是笨蛋,偶爾才成為了聰明人。事實上,我們一直是聰明人,突然我們覺得自己有點笨,然後,我們開始思考,於是,我們真的變笨蛋了。——《發條橘子》
3. 我代表月亮消滅你。《觀音山》
4. 為什麼有人願意為自己的理想而不顧一切,甚至以生命為代價,因為沒有目標的生活,真的比死還難受。人生在世,沒什麼拋不下的。——《卡特教練》
5. 平凡?當你做同一件事,一千次,一萬次,不出錯,做得那麼好,這就不平凡了。——《慳錢家族》
6. 每個人走的路都是自己選的。《葉問》
7. 我以前也是個美食編輯。你以為我職業小三兒啊。《北京遇上西雅圖》
8. 我從來沒想過我會相信一個罪犯。現在會了。我們也是。《速度與激情》
9. 一個人只能全力以赴,等待命運去揭曉答案。——《最後的武士》
10. 一會兒,你演壞**。你演好**,你演腦殘一定拿影帝。——《不二神探》
11. 敬仰天上的神明,熱愛自己的女人,保護自己的祖國。——《特洛伊》
12. 世界上有那麼多的城鎮,城鎮中有那麼多的酒館,她卻走進了我的。——《卡薩布蘭卡》
13. 要跟朋友保持親近,但跟敵人則要更親近些。——《教父2》
14. 如果我放棄,就是向那些錯看我的人屈服。——《叫我第一名》

㈥ 對電影很感興趣的學生,如何寫好一篇影評

貝拉·巴拉茲說:「電影藝術深刻地影響和改變了世界各地人們的生活方式、審美方式、思想方式,它使地球上的人類第一次有可能向著一體化、向著世界大同的方向邁進。」

電影是一門藝術,反映生活和現實的藝術。我們能從電影中看到現實,而現實也被電影搬上了銀屏。寫好一篇影評,不僅是對電影的進行評價、鑒賞和解釋,更是通過分析影片的內容,更深入地了解社會,體驗生命。

成為一名優秀的影評人,或者成為一名優秀的導演,都需要我們不斷提高自身的修養,增加自身的學識,不斷地實踐,在這個過程中,總結經驗,提升自己,才能慢慢地成為這個領域的大師。

㈦ 我們為什麼要堅持做電影我們如何堅持做電影

───我對我的課堂教學的筆記
杜慶春 北京電影學院
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最表面的理由是名利場的喧鬧和浮華,但是這個答案對於以後真正進入這個行業的人而言,其實會很快就明白,這很不靠譜。在這一行能盡享這種光環的,只是少數人,娛樂圈熱鬧是少數人放大出來的效應,而這個行業中大多數從業者即使不和建築業的工人一樣,也和其他大多職業情形無異。再者,給自己一個理由說,我只是以此謀生,混口飯吃,那其實年輕人大可好好想想,是否非得做這個選擇?因為這行算不得舒適優渥。
我自己只能想到兩點。對於合格夠檔次的從業者而言,我們能夠堅持下去的理由,第一是像孩子一樣的興趣,就是像孩子愛搭建積木一樣,這些人都愛用光影和聲音構建一個並不存在的世界給你看,這種創造的樂趣是最重要的。光線和聲音是這些人僅有的材料,這些人依靠這些材料,用這些去創世,去虛構,去表達,去傾訴,去游戲。這一點無論是對於藝術的電影,還是商品的電影而言,都是一個根本的沖動;第二個理由對於把電影看成大眾消費的文化產品的人而言更重要,這也是我自己越來越依賴的一個理由,就是我想讓更多人看到我製作的電影。在這樣的電影中,生產者在一個表達里包含了各個層面的話,這些話需要去傳播,參與一個社會話語的建設。
1. 構建一個具有吸引力的表象。這包括所謂的視覺奇觀,視覺的獨特性,志異,懸念、驚悚、等等各種敘事的游戲和視聽的呈現。也就是你首先要做的是一種具有互動性的吸引力的視聽織體,一種能夠捲入的敘事流程。在這個層面上,電影其實是一個游戲,甚至一個騙局。所謂明星的第一個層級的意義也在這里,就是明星的臉孔是標簽式的吸引力,產品的最直接的差異性。其實,我們也可以理解,某種敘事-視聽的基本形態特徵的「類型」和以明星/人物構成的臉孔/形象構成一個電影產品的最基本的形態,我們和觀眾進行交流的最基本的平台,以及這個電影作為可以進入市場交易的基本的產品形態。當然,對於這個基本認識的反面是各種創作者有意無意的拒絕技術的錘煉,技法的精粹,或者創作者故作高深、故作清高的拒絕。對於這種技術,技巧的錘煉並不是讓你成為一個簡單的靠手藝做行活的人,而是只有在不斷的感受語言修辭的基本技巧的時候,才能夠不斷在語言的最基本的使用中感受語言傳播的實質。我們能夠堅持,其實是在於從一個一無所知的人,變成一個看得到技巧的人,然後再試圖忘記技巧,脫口而出的人,同時,又在一個高度技術密集的媒介領域中,讓自己永遠有著實驗的精神。這樣是我經常說的,要像學外語一樣學電影,而後才能像說母語一樣去做電影。
2. 去真誠的分享一種體驗。我越來越堅持這樣的一種認識,電影本質上不是討論概念、思想這些結論性的媒介,電影最為有力的,最具魅力之處都不在此。(我也固執的認為偉大的藝術也並不以思想為前提的,而以提供自己獨特媒材所創造的獨特世界為根本目的的。)電影總是以視聽直抵肉身,以時間流逝模仿生命歷程。電影不是講「愛情」的,電影是表現「愛中之身體」,他們的身體行為,這些行為的細節──眼神、肌膚、肉體的短兵相接,無孔不入,無微不至。如果不堅持這一點,那麼就會很快的淪為它的反面,你的電影淪為空洞的、符號的、抽象的。電影就成為論證性的、解釋性的、宣教性的。電影的本質雖然不是照相式的去「再現」,但是電影又總是印證「願景」式的必須成為「所見」。其實,最終我們明白,你的電影的力量建築在你相信看到了一個獨特的世界,這個體驗是可以與人分享的,在第一個層面的謊言中,在這里得到真誠的救贖。所以,「一如你所見」是電影很高的境界,而「一如你所思」則會毒化電影的魅力。
3. 去直抵被壓抑的慾望。電影總是以虛構去討論現實的本質,生活的本質。無論好萊塢式的夢工廠,還是基阿羅斯塔米·阿巴斯所謂的「只有虛構才有力量」其實都是這個含義。我總是喜歡說電影是反現實和反生活的,我以為說「電影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都不足以精確地傳達出電影必須和生活拉開的距離。電影是以特殊的規定性來合理的呈現對於現實的反常性,以此面對人的慾望,以此來宣洩。其實明星也總是在這個層面,才能發揮慾望宣洩的本質,明星在這個層面由他們/她們的臉孔成為了他們/她們肉身的全部。在這里,我可以延伸性做一個說明,電影的這個特徵,也是所有的追求戲劇性敘事的敘事藝術的共同特點。或者說,在這個意義上電影和文學、戲劇有著密切的關聯,也就是我們都是敘事性的藝術,也許我們還都要呈現「對話」,但是我們在剛才言及的第一點上,電影徹底的和文學、戲劇沒有關系,電影的媒材決定了,它其實是光和聲的構成物。在這個理解的反面就是把電影等同於生活的表象,甚至遠遠低於生活本身的豐富性,低於生活中被壓抑的慾望的沖動需求。
4.最後,我想說,這是我個人理解的對於一個真正優質的電影人而言是最稀缺的,也最關鍵的能力。電影在本質上看起來是控制視聽信息的流程,就是它選擇性的只給你看見什麼,聽見什麼,並且精確地控制這個信息曝露的流程,最先是什麼,最後是什麼。但是,明白這個之後,你應該明白了,其實,一個電影創作者擁有最隱密的權利,這個權利可以成為最隱密「自我」的直接工具──我們可以故意、人為的、主觀的遮蔽什麼、省略什麼、過濾什麼。信息流程的控制在構成一個可見的正世界的同時也一定構成一個不可見的負世界。創作可以通過截取、剪接全然構成那個精心的不呈現,不在場,這種缺席成為多數優秀創作者的可以利用之物。缺席總是以它的可以不在而永遠的伴隨著不斷呈現的視聽之流。當然,這是最高一層的事情了,你看希區柯克之類的導演作品,真正分享者可以每時每刻體會到這個妙處,例如,在他的《精神病患者》的開始,我們分明被他的「遮蔽」技術控制了,女性的身體被「觀看」,而女性作為主體觀看自己的可能性卻被極大的抑止了,在那間賓館的小房間中,那面鏡子是多麼容易被平庸的創作者用來炫耀自己的分鏡技術啊!而對真正的電影高手而言,所有輕而易舉的可以獲得的呈現,都變成可以深思熟慮需要可以隱藏的世界。再比如,李安在《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被呈現的白骨和血污少之又少,我們只在那花朵中看到了牙齒。當然,對於這最後一點的根本啟示是,一個入門的創作者其實知道選擇呈現,而對於一個真正的光影和聲音的創作者卻刻意通過不呈現的世界讓最深刻的自己留給最貼己的分享者。
這些話算是我對一周的兩次課程的總結,也是給大家的一個分享,我說了,我看到教室里都是茫然的年輕人和都是充滿熱愛的年輕人都非常恐懼,我希望我們都是也僅僅是利用這個光影和聲音媒介進行分享的人,否則我才不熱愛電影?我也不是影迷,希望大家也不是影迷。

㈧ 如何體現你熱愛電影

我非常喜歡去電影院看電影,因為在電影院裡面看電影,會讓人感覺整個人都曾經在這部電影的劇情里,我認為這種感覺會讓我非常的喜歡。

㈨ 《工廠大門》人類史上第一步電影,你想對這部電影的創作者說些什麼

盧米埃爾兄弟,改造了愛迪生創造的西洋鏡,把活動影像投影放大了,讓更多人可以觀賞,於是就有了電影。在法國巴黎的十四號大咖啡館地下室里,《工廠大門》作為第一部電影放映了。

太多的話,就不多說了。相信你們一定是一群很可愛,懂得分享的人吧。謝謝你們告訴我,你們那個世界的活法,雖然電影很短又是黑白的,但在我眼裡看到的彷彿就是彩色的,有聲音的。

閱讀全文

與怎麼表達對電影的熱愛創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女高跟鞋電影 瀏覽:30
電影演員殷桃哪年出生的 瀏覽:515
佛山南海新凱廣場電影院 瀏覽:856
女孩把頭發剪短電影 瀏覽:237
兩個小女孩兒電影香港電影 瀏覽:247
聚福寶電影票兌換後在哪裡看兌換碼 瀏覽:844
溺死美女電影 瀏覽:248
中國電影頻道青年大使 瀏覽:196
游俠電影國語高清 瀏覽:134
香港電影男人帶小女孩 瀏覽:750
秋霞魯絲高清電影 瀏覽:496
午後看電影的文案 瀏覽:800
電影秘密特工劇情詳解 瀏覽:130
微山老電影院在哪裡 瀏覽:126
譚松韻鍾楚曦去哪裡看的電影 瀏覽:325
剪電影如何去掉logo 瀏覽:177
懸疑片海邊出現一具棄屍是什麼電影 瀏覽:378
男生約我單獨看電影 瀏覽:918
曲面電影結局什麼意思 瀏覽:770
快手直播電影怎麼弄的 瀏覽: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