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解釋一下什麼是"格里爾遜式紀錄片"
格里爾遜式紀錄片——關注現實生活中的普通人,以公共利益為目的,參與到各種服務性事業中去,電影記錄現實,服務公眾。
格里爾遜於1937年辭職,兩年後郵政總局電影部由英國情報部接管,改稱皇冠電影部,於1951年解散。
格里爾遜在職期間,他領導下的紀錄片製作者形成著名的「格里爾遜學派」,電影史上的英國電影運動即指這一學派在三四十年代的創作活動。
(1)英國紀錄電影運動代表人物擴展閱讀
中國紀錄片故事是由矛盾構成的。在選材或者拍攝的時候,首先要看所拍攝的題材中有沒有矛盾,能不能形成矛盾,創作中是否拍到矛盾或有故事化因素的情節細節。
作者還要在後期的剪輯中,使用設置懸念、人物鋪墊、交叉敘事、加快節奏等故事片創作手法,以加強紀錄片的故事化創作。
在真實紀錄的基礎上,紀錄片故事的敘事方式與故事片並沒有多大區別,如懸念、細節、鋪墊、重復、高潮等,不僅是故事片的專利,也可以在紀錄片中派上用場。
B. 英國紀錄電影運動的內容
格里爾遜於1928年進入英國政府新設置的帝國市場委員會,負責領導該委員會的電影部,其任務是用電影手段來宣傳政府的食品供應政策。參加電影部的有阿瑟·艾爾頓、巴錫爾·瑞特和斯圖亞特·萊格。1933年帝國市場委員會解散,英國郵政總局接管了該電影部,改稱郵政總局電影部,繼續為協調政府與人民的關系拍攝紀錄片。新加入的成員有保羅·羅沙、埃德加·安斯戴、阿爾培托·卡瓦爾康蒂、約翰·泰勒和哈里·華特等。格里爾遜於1937年辭職,兩年後郵政總局電影部由英國情報部接管,改稱皇冠電影部,於1951年解散。格里爾遜在職期間,他領導下的紀錄片製作者形成著名的「格里爾遜學派」,電影史上的英國電影運動即指這一學派在三四十年代的創作活動。
英國紀錄電影運動在創作思想上受蘇聯電影的影響較深,尤其是維爾托夫的「電影眼睛」理論。但與此同時,他們也廣泛吸收了瓦爾特·魯特曼的「交響樂式」蒙太奇手法、法國先鋒派的各種傾向以及荷蘭的尤里斯·伊文思和美國的弗拉哈迪的經驗。因此,他們一方面十分強調影片的社會意義,主張紀錄片應當是富有創造性的對真實生活場面的處理,是一種直接的宣傳手段;另一方面又非常注意在再現真實生活場面時進行藝術加工。英國紀錄片學派的一些代表性作品,如瑞特的《錫蘭之歌》(1934)、安斯戴和艾爾頓的《住房問題》(1935)、瑞特和華特的《夜郵》(1936)、卡瓦爾康蒂的《煤礦工人》(1936)和泰勒的《煙霧威脅》(1937)等,都在畫面構圖、鏡頭剪輯、音畫配合等方面極其講究,以致有時「對於構圖、蒙太奇和攝影的興趣超過了對主題的興趣」(薩杜爾語)。然而,這種技術加工有著明確的限度,決不允許在形象內容上有所添加或竄改。
格里爾遜去職後不久即離開英國。英國紀錄片學派的創作活動並未因此而受到影響。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紀錄片學派全力為戰爭宣傳服務,在創作上出現了兩個主要傾向:一是以保羅·羅沙為代表的「紀事體裁」,即通過解說詞把現成的紀錄片素材連綴起來,並賦予強烈的節奏,來體現某個富有教育意義的主題,例如他們的《富饒的世界》(1943)和《世界的財富》(1947)等。另一種傾向是以漢弗萊·詹寧斯為代表,強調影片的人情味和幽默感,並以一種幾乎和使用職業演員相同的方式,來使用真實生活中的人(例如街上的行人)。作品有《閑暇的時光》(1939)、《倫敦大火記》(1943)和《給梯摩西的日記》(1945)等。
1951年皇冠電影部的解散宣告了英國紀錄電影運動的終結。
C. 英國紀錄電影運動的簡介
英國的一次以約翰·格里爾遜為首的有組織的紀錄片攝制運動,始於20世紀30年代。
D. 20世紀30年代英國紀錄片運動代表人物有哪些
英國的一次以約翰·格里爾遜為首的有組織的紀錄片攝制運動,始於20世紀30年代。
格里爾遜於1928年進入英國政府新設置的帝國市場委員會,負責領導該委員會的電影部,其任務是用電影手段來宣傳政府的食品供應政策。參加電影部的有阿瑟·艾爾頓、巴錫爾·瑞特和斯圖亞特·萊格。1933年帝國市場委員會解散,英國郵政總局接管了該電影部,改稱郵政總局電影部,繼續為協調政府與人民的關系拍攝紀錄片。新加入的成員有保羅·羅沙、埃德加·安斯戴、阿爾培托·卡瓦爾康蒂、約翰·泰勒和哈里·華特等。格里爾遜於1937年辭職,兩年後郵政總局電影部由英國情報部接管,改稱皇冠電影部,於1951年解散。格里爾遜在職期間,他領導下的紀錄片製作者形成著名的「格里爾遜學派」,電影史上的英國電影運動即指這一學派在三四十年代的創作活動。
格里爾遜去職後不久即離開英國。英國紀錄片學派的創作活動並未因此而受到影響。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紀錄片學派全力為戰爭宣傳服務,在創作上出現了兩個主要傾向:一是以保羅·羅沙為代表的「紀事體裁」,即通過解說詞把現成的紀錄片素材連綴起來,並賦予強烈的節奏,來體現某個富有教育意義的主題,例如他們的《富饒的世界》(1943)和《世界的財富》(1947)等。另一種傾向是以漢弗萊·詹寧斯為代表,強調影片的人情味和幽默感,並以一種幾乎和使用職業演員相同的方式,來使用真實生活中的人(例如街上的行人)。作品有《閑暇的時光》(1939)、《倫敦大火記》(1943)和《給梯摩西的日記》(1945)等。
1951年皇冠電影部的解散宣告了英國紀錄電影運動的終結。
希望會對你有所幫助,滿意的話望採納!
E. 英國紀錄電影運動的介紹
以格里爾遜為領袖的英國記錄電影運動,創立了一種記錄電影的創作樣態。這些作品關注現實生活中的普通人,以公共利益為目的,參與到各種服務性事業中去,發揮了記錄電影記錄現實,服務公眾的效用。
F. 格里爾遜紀實電影學派的主要承襲風格來自於
約翰·格里爾遜首先在英語世界提倡使用「紀錄電影」這一詞的,它是源自法文(documentaire)的英文詞彙documentary,這個詞最早出現在他為1926年2月8日出版的紐約《太陽報》撰寫的評論羅伯特·弗拉哈迪的第二部影片《摩阿納》的文章里,他在文中寫道:這部影片「是對一位波利尼西亞青年的日常生活事件所做的視覺描述,具有文獻資料價值」。 1929年才開始從事電影工作,攝制了《飄網漁船》這部以捕魚為題材的影片。這部具有「交響樂式的」蒙太奇並給英國銀幕帶來一種異國情調的紀錄片,是格里爾遜親自導演的唯一作品。這部影片的成功使一些和格里爾遜一樣出身於著名大學的熱衷於電影的青年,以格里爾遜為核心,組成了一個團體。格里爾遜成了他們的製片人,獲得英國政府幾個部(如郵政部、衛生部和殖民部等等)和若干開明的資本家(如瓦斯公司、航空公司、鐵路公司、海運公司和茶葉進口商等等)的支持。這位藝術倡導人在此後十幾年中一直為很多紀錄片籌集資金。這些紀錄片中盡管有些明顯地是為宣傳的需要而攝制的,但它們卻繼承了在歐洲大陸已經衰落的先鋒派所開創的研究,加以發揚光大。 三十年代,約翰·格里爾遜組織進行了英國紀錄電影運動,這也是一次有組織的紀錄片攝制運動。格里爾遜於1928年進入英國政府新設置的帝國市場委員會,負責領導該委員會的電影部,其任務是用電影手段來宣傳政府的食品供應政策。格里爾遜於1937年辭職,兩年後,郵政總局電影部由英國情報部接管,改稱皇冠電影部,於1951年解散.格里爾遜在職期間,他領導下的紀錄片製作者形成著名的"格里爾遜學派",電影史上的英國紀錄電影運動即指這一學派在三四十年代的創作活動。 1939-1945年,在加拿大,作為」電影專員」,領導國家電影局的工作,攝制了諾曼、麥克拉倫、約里斯·伊文思、斯 坦萊·傑克遜、悉德尼·紐曼、詹姆士·貝瓦利基、葛拉漢姆·麥金斯、洛拉·波爾東等人導演的影片。1947年: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工作。1947- 1950年:領導英國新聞局的電影處工作。1951年,作為製片人,為」三人小組」的成員。1954年:作為製片人,到黑非洲為」南豪爾製片廠」製作影片。
G. 世界電影流派的劃分
1,第三電影
第三電影Third Cinema。泛指第三世界電影工作者所製作的反帝、反殖民與反種族歧視、反剝削壓迫等主題的電影。其具體主張由古巴導演費南多.索拉納斯與奧大維.傑提諾在1970年代初期合寫的《邁向第三世界電影》(Toward a Third Cinama)一文。
2,巴西新電影
巴西新電影Cinema Novo。指巴西在1960年代興起的新電影運動,特色是以低成本的方式,創造有地方色彩的電影文化,以掙脫外來,尤其是北美電影文化的主導形式。他們對於國家、社會現實的觀點較為犀利,美學原創力亦非常豐富。
3,德國新電影
德國新電影New German Cinema。1960年代初出現在西德的一次旨在振興德國電影的運動。1950年代西德隨著經濟的復甦電影亦蓬勃發展,
但內容逃避現實,貧乏單調,1950年代末到1960黏代初電影業陷入低潮,連國際影展的參加資格也沒有,受到當時法國與英國等國家新電影的影響,便產生了德國新電影。
4,直接電影
直接電影Direct Cinema。指以寫實主義電影風格拍成的紀錄片,和真實電影的攝制有許多共通處,如以真實人物及事件為素材,客觀紀實的技巧,及避免使用旁白敘述等。
5,意象派電影
意象派電影 Imagist film。運用一系列相關的意象,以製造一種氣氛,或創造一種抽象概念的電影。意象派電影工作者企圖利用有關性質的視覺和聽覺細節,使鏡頭與聲音的累積,為一個場景或整部影片帶來更大的意義,而不需用直接陳述的方式。
H. 紀錄電影之父是誰
世界「紀錄電影之父」是羅伯特·弗拉哈迪
羅伯特·弗拉哈迪 (RobertJ.Flaherty,美國,紀錄片導演)
1884年2月16日生於密執安州鐵山,1951年7月23日逝於紐約。畢業於密執安礦山學校,曾在北美洲極北部從事勘探工作,1913年前後開始業余攝制影片。 被譽為「世界記錄電影之父」
1920—1922年:《北極人納努克》(編劇與攝影:弗拉哈迪)。1923—1926年:《摩阿拿》(編劇與攝影:弗拉哈迪)。1925年:《一個陶磁工人的故事》,《二十四美元的海島》。1927—1928年:《南海白影》(編劇:弗拉哈迪和R.多依爾,導演:范戴克,主要演員:M.勃呂,L.托萊斯。弗拉哈迪未等影片攝完已經離去,故未在片中署名)。1928—1931年:《禁忌》(根據弗拉哈迪原作改編,編劇:茂瑙與弗拉哈迪,攝影:F.克勞斯貝,導演:茂瑙,主要演員:雷利與馬塔希)。1931年去歐洲。1932年(在英國):《工業的英國》(攝影:弗拉哈迪,剪輯:格里爾遜)。1932—1934年(在英國):《亞蘭島人》(導演與攝影:弗拉哈迪,編劇:羅伯特,法朗西斯和大衛·弗拉哈迪)。1935—1937年:協助佐爾坦·柯爾達攝制《象童》。1939—1942年(在美國):《土地》(編劇與攝影:弗拉哈迪,該片由美國農業部出資攝制,由於內容過於悲觀,迄未公映)。1948年:《路易斯安那州的故事》
I. 格里爾遜紀實電影學派的主要承襲風格來自於
約翰·格里爾遜首先在英語世界提倡使用「紀錄電影」這一詞的,它是源自法文(documentaire)的英文詞彙documentary,這個詞最早出現在他為1926年2月8日出版的紐約《太陽報》撰寫的評論羅伯特·弗拉哈迪的第二部影片《摩阿納》的文章里,他在文中寫道:這部影片「是對一位波利尼西亞青年的日常生活事件所做的視覺描述,具有文獻資料價值」。
1929年才開始從事電影工作,攝制了《飄網漁船》這部以捕魚為題材的影片。這部具有「交響樂式的」蒙太奇並給英國銀幕帶來一種異國情調的紀錄片,是格里爾遜親自導演的唯一作品。這部影片的成功使一些和格里爾遜一樣出身於著名大學的熱衷於電影的青年,以格里爾遜為核心,組成了一個團體。格里爾遜成了他們的製片人,獲得英國政府幾個部(如郵政部、衛生部和殖民部等等)和若干開明的資本家(如瓦斯公司、航空公司、鐵路公司、海運公司和茶葉進口商等等)的支持。這位藝術倡導人在此後十幾年中一直為很多紀錄片籌集資金。這些紀錄片中盡管有些明顯地是為宣傳的需要而攝制的,但它們卻繼承了在歐洲大陸已經衰落的先鋒派所開創的研究,加以發揚光大。
三十年代,約翰·格里爾遜組織進行了英國紀錄電影運動,這也是一次有組織的紀錄片攝制運動。格里爾遜於1928年進入英國政府新設置的帝國市場委員會,負責領導該委員會的電影部,其任務是用電影手段來宣傳政府的食品供應政策。格里爾遜於1937年辭職,兩年後,郵政總局電影部由英國情報部接管,改稱皇冠電影部,於1951年解散.格里爾遜在職期間,他領導下的紀錄片製作者形成著名的"格里爾遜學派",電影史上的英國紀錄電影運動即指這一學派在三四十年代的創作活動。
1939-1945年,在加拿大,作為」電影專員」,領導國家電影局的工作,攝制了諾曼、麥克拉倫、約里斯·伊文思、斯 坦萊·傑克遜、悉德尼·紐曼、詹姆士·貝瓦利基、葛拉漢姆·麥金斯、洛拉·波爾東等人導演的影片。1947年: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工作。1947- 1950年:領導英國新聞局的電影處工作。1951年,作為製片人,為」三人小組」的成員。1954年:作為製片人,到黑非洲為」南豪爾製片廠」製作影片。
J. 第一次在英語世界提倡紀錄電影的是誰
首先在英語世界提倡使用「紀錄電影」一詞的是20年代留學美國、研究大眾傳播科學的英國人約翰.格里爾遜,源自法文的英文詞彙documentary最早出現在他為1926年2月8日出版的紐約《太陽報》撰寫的評論羅伯特.弗拉哈迪的第二部影片《摩阿納》的文章里,他在文中寫道:這部影片「是對一位波利尼西亞青年的日常生活事件所做的視覺描述,具有文獻資料價值」。稍後,他還將「紀錄電影」更加明確地定義為「對現實的創造性處理」(the creative treatment of actu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