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介紹些80多歲老人喜歡看的電影!
:《劉三姐》《舉起手來1,2》《葉問》《平原游擊隊》《人在囧途》,大多都是搞笑片,情節比較簡單的,老人的興趣才高。現代片好多都跨度大,老人理解力有限。你可以試試……
❷ 國外一部老電影 一位老人為到異國看望孫子而學習英文 挺感人的一部電影 忘記名字了有誰知道的告知一下
是2012年上映的《孫子從美國來》吧?
老楊頭(羅京民 飾)是陝西華縣一名獨居老藝人,家中珍藏著表演皮影戲的全套行當。一天,離家多年的兒子突然領回了洋女友和洋孫子布魯克斯(丁佳明 飾)。觀念受到沖擊的老楊頭還未回過神來,兒子和女友又因要遠赴可可西里工作而匆忙將布魯克斯託付給了自己。措手不及的老楊頭只得生澀的充當起洋孫子的看護人,爺孫倆時常因東西方文化差異和語言不通發生沖突。
為了讓布魯克斯喝到鮮牛奶,老楊頭找上了養奶牛的鄉文化站王站長(劉天佐 飾)。正醞釀開班傳承皮影戲的王站長借機力邀老楊頭復出。在王站長不懈的游說和布魯克斯的影響下,老楊頭的皮影班終於成功開授,他與布魯克斯之間也因為皮影戲這種獨特溫馨的溝通方式變得親密無間。
❸ 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後感及感悟10篇
《長津湖》講述的是抗美援朝戰爭中的志願軍血戰長津湖的英雄 故事 ,讓我對抗美援朝精神有了更深地理解。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 觀後感 及感悟有哪些你知道嗎?一起來看看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後感及感悟,歡迎查閱!
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後感及感悟1
觀看時,我的雙眼在頃刻間不知不覺地濕潤了——這許多鮮活的生命與靈魂,為什麼會無怨無悔地把自己奉獻給異國的災難?這種高尚又偉大的情懷,到底從何而來?「是的,中國與朝鮮是朋友啊!唇亡齒寒——朝鮮沒了,新中國能長久嗎?」爸爸笑著答道,看著五歲的我的好奇的眼睛。現在一想,一定是愛國的精神在支撐著烈士們奮勇殺敵。他們是真的深深地愛著自己的祖國啊!
1950年,中國第九兵團初入朝鮮。當這些英勇的戰士們正沉浸在新中國成立的喜訊中時,需要再一次踏入硝煙彌漫的戰場的消息又一次傳入了他們的耳邊。這些為我們擋風遮雨的烈士們,在當時,到底是抱著怎樣的心情步入異國他鄉的呢?我想不明白。但是,任何人都清楚,他們如此奮勇、如此拚命地戰斗,是為了什麼。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忍受著寒冷,端著步槍,在凜冽的寒風中,甘願化為冰雕,也絲毫不願退縮的。這種極其偉大和樂觀的精神,這種無私的奉獻精神,全部來自於烈士們對於新中國的熱愛,和對於大家未來的美好生活的憧憬與渴望。
愛國。是的,就是這兩個偉大卻又十分平凡的字眼,在這些戰士們的心中扎了根。當那許多無名的烈士們,抱著炸葯包,與敵人同歸於盡時,當那許多無名的英雄們在雪地里凍僵時,正是這兩個簡單的字在他們心中最柔軟的地方發揚壯大的時刻。愛國情懷支撐著他們已近奄奄一息的軀體,一次又一次地擊敗美國的王牌軍團,一次又一次取得近乎無人可及的勝利。
我們,作為新一代的接班人,同樣應當好好學習,奮勇拼搏,才能夠對得起七十年前逝去的烈士們的生命和鮮血。中華民族的崛起,已經成為了我們的任務。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是的,我們一定要如飢似渴地學,吃苦耐勞地做,才會使自己強大,才會使我們祖國的未來強大。身為學生的我們,其實也可以做到「精忠報國」。只要做好自己分內的事,就算是在為祖國分擔。未來的中國,就一定會強大!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已經寄託在了我們的身上。你,准備好為它而奮鬥了嗎?
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後感及感悟2
在看這部影片之前,我還不是很清楚抗美援朝這場戰役,不清楚那時中國的實力與國情。但是這部《長津湖之水門橋》不僅告訴了我答案,還給了我彷彿身臨其境的別樣體驗。
追求英雄意義的伍萬里在軍隊中逐漸由桀驁不馴轉變為成熟懂事;最有 經驗 知道哪裡有危險的雷公為替戰友取得生機,運走標識彈而在炮火中貢獻了自己最好的一份力;不求名利只求一腔為國熱血的毛岸英化名劉秘書戰斗在最前線,與重要戰略物資一同犧牲;退伍的指導員梅生帶著女兒的照片堅持歸隊,只為下一代更好的生活。
「沒有凍不死的英雄,更沒有打不死的英雄,有的是軍人的榮耀!」、「幾十萬老百姓的孩子,一道命令就上了戰場,我毛岸英有什麼理由不去?」、「一個蛋從外面被敲開,註定會被吃掉。要是從裡面自己啄開,沒準是只鷹!」、「希望下一代,能夠生長在一個沒有硝煙的年代。」
各樣的身影不斷刺激著我的眼,不同的話語沖擊著我的心,熱淚止不住地在眼眶打轉,生在這樣的年代,我很慶幸,也很榮幸。
致敬!
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後感及感悟3
假期,媽媽帶我去電影院看電影,電影的名字叫長津湖之水門橋。
電影講的是一個震撼人心的故事——抗美援朝。此時電影院人山人海,座無虛席。我和媽媽直接被觀眾「擠」到了角落裡的座位上,看來,這部電影很受歡迎。現在來比一比美國軍隊和志願軍軍隊。當時,美國的鋼產量是中國的140倍,美國的戰斗機密密麻麻地在空中飛行,像一排排巨型的大雁,讓人看了膽戰心驚。坦克就很霸道了,在凹凸不平的路上橫沖直撞,像一個個龐大的`推土機。這么厲害的武器最終卻輸給了武器落後只有小米加步槍和幾十門大炮的中國志願軍。
電影中有不少讓我感動的畫面。比如,戰士們為了躲避美國的飛機,躺在死人堆中裝死人,不料美國的戰斗機在空中幾個來回找不到一個活人,竟然打賭比誰 射擊 的死人多,這下子可犧牲了不少戰士,真是令人又氣又恨。還有戰士們被凍成了「冰雕」,在雪地里一動不動。他們的臉上、眉毛上、帽檐上都是冰雪,直到生命結束的時候都依然保持著戰斗姿勢。
這部電影可以用六個字來形容:感動、震撼人心。電影長津湖真是一部值得觀看的好電影。
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後感及感悟4
看了最近剛出的電影《長津湖》,作為一名黨員幹部,我感慨萬分。多年前,英勇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去進行一場守護正義的戰爭。他們是最可愛的人,最英勇的人,最可敬的人。他們用自己的生命築起一道牆,阻隔美帝主義的侵略,保衛了中朝兩國的和平與安寧。
是戰爭無疑是殘酷的。《長津湖》里,中國人民志願軍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他們吃不飽穿不暖,但他們仍舊堅持在抗戰的一線,只是因為那保家衛國的決心。電影中有一幕火車上路過長城的場景,而他們就是長城,用生命築起長城換來和平。
《長津湖》里,看到美國的飛機轟炸我們最可愛的人,看到我們最可愛的人不到最後不放棄,看到他們用盡一切力量去反抗美軍,我抑制不住地哭了。我在想,如果沒有他們,我們現在會是什麼樣。所以我們應該一直銘記他們,緬懷他們。
先輩們用鮮血寫下的歷史,用青春和生命換來的和平,人們不會忘記,更不敢忘記。《長津湖》的上映讓人們對抗美援朝戰爭有了更多的了解,讓人們對這來之不易的和平更加珍惜。
惟願硝煙不會再彌漫,和平不會再消逝。
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後感及感悟5
1950年6月,朝鮮內戰爆發,美國政府糾集「聯合國軍」進行武裝干涉,並派遣海軍第七艦隊侵入中國台灣海峽。此後,侵朝美軍越過三八線,直逼鴨綠江,並出動飛機轟炸中國東北邊境,直接威脅到新中國的國家安全。雖然當時中國正面臨著鞏固政權、恢復經濟的緊急任務,但應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請求,中共中央多次召開會議,經過反復權衡,在10月上旬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歷史性決策。
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奉命開赴朝鮮戰場,與朝鮮人民並肩作戰,到1951年6月,歷時7個多月,先後同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進行五次大的戰役,共殲敵23萬餘人,把戰線穩定在三八線附近地區。在這場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中涌現了無數英雄人物:羅盛教、黃繼光、楊根思、邱少雲……為了朝鮮人民,為了履行國際主義義務,許許多多的英雄,長眠在了朝鮮的土地上。
在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的同時,國內掀起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運動。全國各階層人民踴躍參軍參戰,捐獻飛機大炮,慰問志願軍,訂立愛國公約,開展增產節約運動,有力地支援了前方作戰。
1951年7月,朝鮮戰爭進入「邊打邊談」階段。經過兩年的相持,交戰雙方於1953年7月簽署停戰協定,抗美援朝戰爭取得偉大勝利。
中國人民志願軍 出國 作戰,是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之舉。這場戰爭的勝利,打破了美帝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神話,創造了以弱勝強的範例,極大提高了中國共產黨在全國人民心目中的威信,提高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中國的國際地位空前提高,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贏得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
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後感及感悟6
面對二十一世紀,人類們追求和平,可是戰爭卻每一天都在發生,小到同學之間的分歧,鄰居間的爭吵;大到將一億人送入天堂的二戰,這也包括一九五零年在世界最不適合大兵團作戰的朝鮮爆發的戰爭,主角就是中國和美國。
在朝鮮戰爭中,中朝以一百一十萬人打敗了聯軍一百二十萬超級大軍。說到朝鮮戰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士兵。志願軍雖然衣著簡陋,飢腸轆轆,但就是這樣,他們往往能夠穿著單衣,在 大雪 地中埋伏數天,然後徒步追擊美軍的坦克;能夠冒著無數飛機大炮穿過死亡屏障,用胸膛將手榴彈頂進敵人的槍口;能夠在大冰河上一個接一個用身體滾過雷區,為部隊開路……每一個都那麼年輕,卻犧牲得驚天動地。正因為他們,三年後,戰爭終於停止在了它發生的地方。
其次,在志願軍的背後,還有成千上萬的人民群眾時刻支援他們:
在前線,朝鮮人民頂著炮火為志願軍送食物,把他們當自己的兒子看待,拿起斧頭,木棒,甚至菜刀沖向聯軍,保衛祖國;在祖國的東北,無數人民,志願軍家屬在家裡做炒麵,支援志願軍。志願軍四十二軍就是從我們齊齊哈爾出發的,我們的祖先,可能就在他們的隊伍中,一家人一起努力,打走美軍,這樣才體現出我們中國人民的團結一致。
最讓我感動,也最讓我難忘的,是戰爭的最後時刻。停戰談判結束,距最後時刻兩小時前,一個士兵冒著炮火將停戰的消息送往前線,一個個炮彈在他身旁爆炸,他剛把消息送到就犧牲了,僅差兩小時。最後兩小時,雙方把所有的彈葯盡力打出,證明自己的強大,好像又發生了一場大戰。停戰的那一刻終於來了,那是成千上萬人民以及軍隊一直盼望的事,沒想到一盼就是三年。那一刻,沒有一絲動靜,一種奇特的寂靜後,雙方他探了頭,讓後一起歡呼,慶祝,贈送禮品,他們之間拼過命,有分歧,語言不通,但他們都懂得和平,盼望和平。
是啊,誰喜歡戰爭?其實在朝鮮戰爭中,誰也沒有獲勝,雙方都因為這場戰爭讓無數家庭破碎,讓無數人留下傷疤,誰都不想要戰爭,但戰爭卻一定要發生。
長大以後,我一要讓世界和平,沒有戰爭,才能有美好的人間。到現在為止,敘利亞問題還沒有解決,美國的軍隊,還在世界各地「搗亂」,各種核武器還在秘密研發,來往的船隻還在忍受海盜的劫持。雖然戰爭的利益像一座金山,但不要忘記,金山是無數人的生命堆積成的,生命越多,金山才會越高。我們更不要忘記五星紅旗就是無數解放軍戰士用鮮血染成的,我們不要讓它,讓中國在染上鮮血。讓世界和平,沒有戰爭,這是七十億地球人共同的心願!
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後感及感悟7
今天我和媽媽共同觀看了《長津湖》這部戰爭歷史影片,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當年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的艱難和困苦。
雪地里埋伏,死傷慘重,血肉模糊,屍體被炸的滿天飛,就這樣他們無所畏懼,勇往直前。
慘烈的戰斗,無數的無名英雄倒下了。在那麼條件惡劣的情況下,吃著冷冰冰堅硬的熟土豆,穿著薄薄的破棉衣,吃不飽穿不暖的情況下我們的戰士也毫不畏懼。再看看那些美國大兵他們還喝咖啡、吃肉、吃罐頭、吃巧克力,穿著很保暖的衣服,用著先進的武器對付我們的戰士,就這樣他們狂妄計劃著要鏟除我們,萬萬沒有想到我們的戰士是那麼的勇敢、強大、戰無不勝。
我們的戰士憑著驚人的執著精神,以及不怕犧牲不怕困難勇於斗爭的奮斗精神,讓美國大兵鬥志全無,他們也佩服我們的戰鬥力,還向我們的戰士敬禮,這更證明了我們的戰斗精神是多麼的.偉大。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為祖國、就是保家鄉,我們勝利了。
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後感及感悟8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是偉大的,是有很重要意義的。
第一,和朝鮮人民一起,打回到三八線,守住了三八線。這是很重要的。如果不打回三八線,前線仍在鴨綠江和圖們江,沈陽 鞍山 撫順這些地方的人民就不能安心生產。
第二,取得了軍事經驗。我們中國人民志願軍的陸軍 空軍,海軍,步兵 炮兵 工兵 坦克兵 鐵道兵 防空兵 通信兵,還有衛生部隊 後勤部隊等等,取得了對美國侵略軍隊實際作戰的經驗。這一次,我們摸了一下美國軍隊的底。對美國軍隊,如果不接觸它,就會怕它。我們跟它打了三十三個月,把它的底摸熟了。美帝國主義並不可怕,就是那麼一回事。我們取得了這一條經驗,這是一條了不起的經驗。
第三,提高了全國人民的政治覺悟。
由於以上三條,就產生了第四條:推遲了帝國主義新的侵華戰爭,推遲了第三次世界大戰。
帝國主義侵略者應當懂得:現在中國人民已經組織起來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辦的。
今後,敵人還可能打,就是不打,也一定要用各種辦法來搗亂,比如派遣特務進行破壞。他們在台灣 香港和日本這些地方,都設有龐大的特務機構。可是,我們在抗美援朝中得到了經驗,只要發動群眾,依靠人民,我們是有辦法來對付他們的。
我們現在的情況,同一九五O年冬季的情況不同了。那時候,美國侵略者是不是在三八線那邊呢?不是,他們是在鴨綠江 圖們江那邊。我們有沒有對美國侵略者作戰的經驗呢?沒有。對於美國軍隊熟悉不熟悉呢?不熟悉。現在這些情況都變了。如果美帝國主義不推遲新的侵略戰爭,他說,我要打!我們就用前三條對付他。如果他說,我不打了!那末我們就有了第四條。這也證明我們人民民主專政的優越性。
我們是不是去侵略別人呢?任何地方我們都不去侵略。但是,人家侵略來了,我們就一定要打,而且要打到底。
中國人民有這么一條:和平是贊成的,戰爭也不怕,兩樣都可以干。我們有人民的支持。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人民踴躍報名參軍。對報名參軍的人挑得很嚴,百里挑一,人們說比挑女婿還嚴。如果美帝國主義要再打,我們就跟它再打下去。
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後感及感悟9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之後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悍然入侵朝鮮。並且,美國多次派飛機侵入我國領空,轟炸掃射我國東北邊境城市,入侵我國台灣海峽,嚴重威脅我國的安全。同年10月,以彭德懷為司令員的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參戰,拉開了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
這時的新中國成立剛剛一周年,在政治 經濟 軍事和外交等各個方面仍然困難重重,我們偉大的祖國還處在艱難時期。抗美援朝的前線上,廣大志願軍在糧食和衣服補給相當困難的情況下,仍舊保持高昂的革命熱情和強大的戰鬥力,不懼艱險 勇往直前 浴血奮戰 不怕犧牲。在戰斗中涌現了大批的戰斗英雄,有抱炸葯沖敵陣與敵同歸於盡的楊根思;有挺胸膛堵槍眼視死如歸的黃繼光;有卧火海忍劇痛維護潛伏紀律的邱少雲;有搶修橋梁保暢通英勇獻身的楊連第;有冒嚴寒跳冰窟救少年的國際主義戰士羅盛教;有志願軍第一人 領袖之子毛岸英……?他們拋頭顱,灑熱血,這種忠於祖國 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精神極大地鼓舞著廣大戰士,也有力地震懾了敵人,同時也重重的震撼了我的心靈。
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發揚高度的愛國主義精神 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國際主義精神,他們是「最可愛的人」。是他們用寶貴的生命,頑強的毅力,視死如歸的精神換來我們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們又有什麼理由貪於玩樂,虛度光陰呢?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祖國的未來,我們應該肩負起我們的責任。好好學習,掌握淵博的知識,學習先進的技能,樹立責任感,具有凝聚力,時刻准備著報效祖國,成為最有用的人。我很喜歡林肯說過的一句話「每個人都應該有這樣的信心:人所能負的責任,我必能負;人所不能負的責任,我亦能負。如此,你才能磨煉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識而進入更高的境界。」
古往今來,有無數像志願軍戰士那樣的人,在祖國危難時刻不懼艱險,挺身而出。而今天,在中國抗擊疫情的戰斗中,有一個名字,每一次聽到都會覺著有了他就有了主心骨,就會滿懷希望,就看到了光明,他就是鍾南山院士,我們敬愛的鍾爺爺,一位84歲高齡的老人。他曾在17年前擊退了肆虐的非典。如今,國難當頭,他肩負著全民族的希望,義無反顧奔赴武漢,與病毒賽跑,與生命賽跑。自己扛住危險,把安全帶給全國人民。他是偉大的「逆行者」;他是全國人民的定心劑;他是我們的超級英雄,堅定而無敵。
可是我們的鍾爺爺也會累,國之危難讓他憂心忡忡,艱巨的工作讓他滿是疲憊。我在網路上看到了這樣一張圖片:在趕往武漢的列車上我們敬愛的鍾老睡著了,燈光照著他早已花白的頭發,那飽經風霜的臉上眉頭緊鎖。他的眼鏡還架在臉上,電腦屏幕仍然是工作狀態。這張圖片,讓全國人民心疼這位平凡而又偉大的老人。到底是什麼力量支撐年邁的他如此超負荷的工作呢?當然是鍾老的愛國信仰,無私的奉獻精神。這才是我們應該去學習,去敬佩的偶像。我們應該心懷和鍾老一樣的信仰:愛國。
富裕 無憂的生活,讓現代中學生的我們迷失了自己,不知道到底學習是為了什麼?今天,我們的偶像用實際行動為我們回答了這個問題——為了國家,為了國家面臨危險時,我們有能力盡自己的一份力,這才是我們學習的信仰,也是我們每個人存在的意義。
目標再遠大,也要從小事做起。我們要認真上好每一節課,耐心整理好每一條筆記,勤奮背好每一篇課文,嚴謹對待每一道題……前有周總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今有我們「為中華之安全而讀書」。刻苦學習,終有一日我們也能像我們的偶像那樣報效祖國。
他們是楷模,是榜樣,是真正的英雄,值得我們永遠敬佩和學習。
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後感及感悟10
雄糾糾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為祖國就是保家鄉,中國好兒女齊心團結進,抗美援朝打敗美帝野心狼,我的爸爸去過朝鮮戰場,為了保衛祖國為了保衛家鄉,打敗美帝保衛和平......」這首《跨過鴨綠江》唱出了我們為什麼會出國作戰的目的,就是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五十多年前,為了祖國的安危,為了民族的尊嚴,我中華兒女就是唱著這首雄壯的戰歌,毅然跨過鴨綠江同以美帝國主義為首的侵略者進行了一場殊死較量!這是一場國力與軍力的較量,更是一場民族意志的較量!我中華兒女用他們的血肉之軀和大無畏的英勇氣概,迫使不可一世的美帝國主義終於低下了他那顆高傲的頭顱,也讓全世界都重新認識了站立起來的中國人民!終於為共和國今後的發展爭取到了五十多年的和平環境。
從漢城戰役到仁川戰役,再到長津湖戰役、上甘嶺戰役等,無數中國人民志願軍都用血肉之軀把聯合國軍打到了三八線,也涌現出了黃繼光、邱少雲、楊根思、伍先華等戰斗英雄,通過抗美援朝戰爭極大地提高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際威望。中國人民熱愛和平,但也不怕帝國主義的戰爭挑釁。剛剛建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面對著長期戰爭造成的千瘡百孔的爛攤子,面對著各方面極為嚴重的困難,在朝鮮處境危急、中國國家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的情況下,敢於出兵同不可一世的美國在朝鮮較量。這充分表明了已經站起來的中國人民反抗侵略、保衛國家安全的決心,表明了中國人民偉大的無產階級國際主義同愛國主義相結合的高尚品格,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正氣,這一舉動本身就在國際上產生了巨大影響......
__年後的今天,中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創造了世界經濟的奇跡,在其他領域也是成果豐碩,「神舟」「系列宇宙飛船的成功發射、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天宮計劃順利實施、中國高速鐵路里程持續增長、遼寧號航母服役,百年夢圓,人民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綜合國力進一步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和平來之不易,我們要銘記歷史,勿忘國恥,今天,我們無比幸運!幸運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生活在一個偉大的國度!
作為一個80後,一名中國共產黨員,一名組工幹部,在今後的工作中,要做到忠誠、干凈、擔當,真正做到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中切實發揮好表率示範作用。
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後感及感悟10篇相關 文章 :
★ 《長津湖之水門橋》電影觀後感心得體會10篇
★ 《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後感10篇
★ 2022年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後感
★ 長津湖之水門橋優秀觀後感作文5篇
★ 2022年《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後感心得範文
★ 觀看《長津湖之水門橋》有感
★ 2022年觀看《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後感及啟發
★ 2022長津湖之水門橋電影觀後感心得
★ 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後感
★ 《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後感及啟迪2022年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❹ 關於一部電影的名字和觀看地址
我流淚了...........他配得起下面的影評:
一年級生;The First Grader
一個八十四歲的小學一年級學生,他就讀於離內羅畢不遠的一個鄉村小學里,他的一生經歷豐富,他就學的過程也是充滿傳奇。這就是由英國與肯亞合拍的電影《一年級生》給我們講述的故事,這個故事是根據真實的人物改變,而這個世界最老的小學一年級生也入選了吉尼斯世界記錄,他在前幾年剛剛去世。在去世之前,他曾去聯合國大會,給各國領導者講述教育的意義。
馬魯格是個反殖民的老戰士,作為茅茅黨的一員,參加過獨立戰爭,並在戰爭中喪失了一切,他的妻子兒女,還有他的腿,一個人孤獨而頑強地生活著。本來他可以在平靜的生活中終老,然而肯亞政府提供給全民免費教育的通告,又讓雄心再起,決心在死去之前學會寫字。長期的生活經驗告訴他,所有的力量都在筆里,只有知識才能改變個人及國家的命運,同時,他還有一個秘密深藏於心,他想親自讀懂對他來相當重要的一封信。為此,他採取了各種方法,就是要進入村裡的小學。入學的艱難與他的堅韌,亦可與他過去經歷相比擬。所謂村小,也只是草地上的一間茅屋而已,本來就已經爆滿,勉強夠擠下村裡的小孩子,哪有地方容納得下這么一個行將入土的老人?
他入學的過程相當的有趣,也頗讓人感動。他在感動觀眾的同時,也感動了學校里的女校長。當他從街上買來校服,自己親自修改,最後拄著拐棍,穿著童子軍一樣的制服,顫顫悠悠地來到學校,與那些滿口黃牙亂蹦亂跳的小孩為伍,一起坐在教室里學習ABC時,確實讓人忍俊不禁,一種佩服也油然而生。當然他的讀書也引起了相當大的風波,當然最後是一個很圓滿的結局。電影沒有採用什麼手法,導演只是老老實實地敘述故事,但故事本身的力量吸引了觀眾。從電影中,我們不但可以看到肯亞的風光,也能了解到肯亞的歷史,更能從中一窺肯亞的現實。這是一個民主的國家,政權的權力處於監督之下;這是一個開放的國家,一件鄉村小事就能引來BBC、CNN這樣的新聞機構;這是一個有著傳統的國家,傳統的習俗在普通老百姓中還有著相當大的力量;這是一個現代與貧窮混雜的國家,既有現代漂亮的摩天大樓,也有塵土飛揚的破爛街巷。
肯亞在人們的印象中,是個比較穩定的國家,聯合國非洲總部就在內羅畢。這個國家位於東非,是人類的起源地,境內的乞力馬扎羅山及東非國家公園,都是聞名遐邇的旅遊勝地。以前是英國的殖民地,在以當地最大部落基庫尤人組成的茅茅黨的抗爭之下,終於取得了獨立。這段爭取獨立的歷史,通過老人的回憶,在影片中展現了出來。其實這段歷史也是故事的一個大背景,了解那段歷史,了解基庫尤人與卡倫金人之間的恩怨,也才能更好了懂得故事中老人的心理。肯亞獨立以後長期一黨執政,在九十年代才執行多黨制,反對黨在二十一世紀初才贏得大選執政,同時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實行全民免費小學教育。這就是老人申請入學的背景。
此片雖說是英國與肯亞合拍,實際上主要還是由BBC所拍攝,從導演到主要的演員大多是英國人。比較有趣的是,影片中反映了大英帝國的失利,反映了那場以推翻英國殖民統治為目的的戰爭,卻是以肯亞人而非英國人的視角去拍攝,並將肯亞部族放在了正義和勇敢的一方。英國人反思歷史的勇氣,還是很讓人深思。過多地糾纏於歷史的舊賬,去爭辯歷史上的是非曲直,這更應該是歷史學家做的事情,對於政府及老百姓來說,能夠從歷史中得到鏡鑒也就夠了。從歷史中走出,面向共同的未來,也許是種更理性的態度。歷史上錯了就是錯了,老實承認無損於英國作為一個大國的風度。
肯亞雖在非洲算是一個發展得比較好的國家,但仍是一個貧窮的國家,整個國家大約一半以上的人處於貧困線之下,國民的文盲率也相當的高。在這樣一個貧窮且人民素質不高的國家裡,能夠實行多黨制選舉二十年,仍然維持著國家的穩定與經濟的發展,這也足以說明,民主與貧窮與素質無關。政府亦無須擔心老百姓不會自己管理自己,只要賦予人民權利,人民最終會用好它。公平正義與智慧,自在人心。另一個讓人感慨的是,在這樣一個貧窮的國家,政府能夠認識到教育對於國家的重要性,能夠在並不豐裕的財政中拿出錢來,對全民實行免費小學教育,這樣的政府實在是極具眼光和勇氣,這也只有人民選舉的政府才能做到。
電影的最後,馬魯格這位八十四歲的老人學會了拼寫,也看了那封重要的信件。那是由肯亞總統寫來的一封信,對其表示敬意並決定由國家給予馬魯格補償,補償他在反殖民斗爭中這么多年所受的苦難。從信中我們才得知,馬魯格四次入獄,整個五十年代都在監獄中度過。並且由於不放棄誓言,在獄中受到了非人的待遇。他比小學里畢業,但仍有野心要去學獸醫。他告訴老師,他想學到一百歲,學到進入棺材為止。他堅信,孩子才是肯亞的未來,筆中自有力量,他的行為也鼓勵了更多的肯亞孩子走入課堂。
❺ 講一個黑人老頭想要讀書,一直跑去學校.
一年級生 / 最老的小學生 / 我的八十後同學(港) / 人生80才開始(台) / The First Grader(2010)
2002年,肯亞推行免費教育政策,一所偏遠小學,來了一個84歲的退役老兵馬魯格。又老又跛的他被教務人員百般刁難,即便已高齡84歲,仍一心想學習讀書與寫字。而馬魯格對學習的堅持與毅力深深感動了女教師珍,她決定給予最大的支持,為馬魯格爭取入學的機會,可是此舉卻惹來家長甚至校方的不滿,更引起全國激烈討論。珍因此被處分,被放逐到偏遠學校教學。為了挽留這個不可多得的好老師,馬魯格決以一己力量挑戰政府的制度……
❻ 求一部電影名字,主角是一位老頭,作家,年輕時出過書。電影開始是老
《絕美之城》是由Indigo Film公司於2013年4月11日上映的一部劇情片,該片由保羅·索倫蒂諾執導,托尼·瑟維洛、薩賓娜·弗瑞麗 、伊沙貝拉·法雷利主演。
該片主要講述了一個中年作家漫步在羅馬,拾尋逝去青春記憶的故事。[2]
❼ 《心居》吳彥姝:84歲的老人,還擁有少女感,她是如何做到的
最近,熱播《心居》正在上映。
「張阿婆」這個角色,在劇里戲份不多,但每次出場必出金句,被觀眾稱為真正的人間清醒。
很多人看到吳彥姝,不由得感嘆:84歲狀態還這么好,我不用擔心變老了。
確實,戲外的吳彥姝,不止一次被別人稱為有少女感。
吳彥姝第一次聽到這個詞時嚇了一跳,她反問別人:「我做作了嗎?」
旁人聽完哈哈大笑,他們告訴吳彥姝,少女感和做作不是一回事,它代表的是有年輕的心態。
80多歲的老人,還擁有少女感,這話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
可吳老師就是做到了,而她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吳彥姝出生在廣州,父親是留學生,母親是民國時期的大學生。
從小開始,母親對吳彥姝的管教很嚴格。
她教吳彥姝和人說話時要保持距離,不要把唾沫噴到別人臉上。
吃飯時碗要端起來,筷子只拿到三分之一,還要小口小口地吃。喝東西就更講究了,不管喝的是什麼都得擋住,不給別人看到自己的牙齒。
和父親相處就簡單多了。
父親沒有太多的管教,他只喜歡帶吳彥姝去劇院看京劇。
在父母的影響下,吳彥姝已在不知不覺中,漸漸養成了屬於她的獨特氣質。
少女時期,吳彥姝也喜歡追星。
當時,她的偶像是奧黛麗·赫本,吳彥姝收集了很多赫本的海報,模仿赫本地穿著,研究學習她的氣質。
有一次,吳彥姝拿著赫本的相片,找裁縫做了幾套同款的裙子,衣服做好之後,她馬上穿上衣服然後跑去相館照了藝術照。
當時,相館老闆被吳彥姝的相片深深地吸引了,他想留一張最好看的掛在館里去招攬客人,但吳彥姝拒絕了,她認為做人不能太招搖。
吳彥姝讀到高中時,父親建議她未來往醫學方面發展,但吳彥姝並不喜歡這個專業。
正當她不知道未來該怎麼走時,一件事改變了她的選擇。
有一次,父親帶吳彥姝去看話劇,以前她只看過京劇,因此在她的認知里,戲是要唱的。
可那次的話劇,這個從未接觸過的藝術常常吸引了她:「那次,一看這個戲是說話的,就覺得很新鮮,挺新奇的。」
從那時開始,她便萌生了想當一名話劇演員的想法。
說來也挺巧,後來她在一份報紙上看到了山西話劇團正在招聘學生,吳彥姝把想當話劇演員的想法告訴了家人,在得到父親的同意之後,她毅然前去報名。
結果,一考就考上了。
吳彥姝後來才知道,話劇團之所有一眼就相中她,是打算讓她去演劉胡蘭,當時她長得一張圓乎乎的小臉,和角色特別地像。
剛進話劇團就當主角,吳彥姝是幸運的。
是幸運,也是壓力。
第一次站在舞台上的吳彥姝,因為沒有經驗心裡很沒底,她站在那裡完全不知所措。
「站也不會站,手也沒地方放,腳也不知道該怎麼擺,連轉身都不知道怎麼弄了」。
為了讓吳彥姝融入角色,話劇團讓吳彥姝去劉胡蘭的家鄉,讓她住在一個農民爺爺的家裡。
當時是大冬天,天氣非常地冷,吳彥姝到了之後就感冒了。
生病的吳彥姝既不能回家,也不能和團里說自己生病的事,而農民爺爺為了讓她早點好起來,半夜裡把蘿卜煮成湯給她治感冒。
那一刻,吳彥姝特別感動到直接哭了。
而她表演的話劇《劉胡蘭》上映後,深受觀眾的喜歡。
從此之後,吳彥姝就在山西話劇團紮根,常常跟團到全國各地去巡演,期間還完成了結婚,生子。
對於很多老人來說,退休意味著安享晚年。
吳彥姝和其它人不一樣。
她不喜歡打麻將,也不喜歡和同齡人聊家長里短,她覺得那樣的日子很沒意思,就算是老年人也應該為自己打點樂趣。
她選擇了另一個挑戰: 進入影視圈 。
2011年,張紀中籌拍《西遊記》時,邀請吳彥姝出演「毗藍婆菩薩」,當時,吳彥姝不敢相信,以為張紀中在和自己開玩笑。
如此難得的機會,即便戲份很少,吳彥姝想都沒想就去了。
以前演話劇時,吳彥姝都是主角,然而,到了影視圈,吳彥姝只能演配角。
但她認為這些都無所謂,在她心裡從來沒有小的角色,只有小的演員。
為了讓所演的角色沒有白來, 吳彥姝很努力地學習。
2016年,吳彥姝和秦沛參演電影《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
吳彥姝不會英語,她在飛機上讓一個女孩幫她寫一張小紙條,然後在下面注了拼音。
入境的時候,工作人員看著這個優雅的老太太便問她:「來干什麼的?」
吳彥姝輕松地回答對方:「來演戲」。
對方聽完後繼續問:「演什麼呢?」
吳彥姝:「演grandma。」
當時,吳彥姝在拉斯維加斯待了將近一個月,女兒擔心她人在異地不方便,於是幫她下載了個詞典。
每次,吳彥姝到了餐廳想吃魚,她就會跟服務員說fish。拍完戲之後,她又去了加拿大,還懂得坐地鐵到處轉轉。
有了《西遊記》和《西圖二》打底,越來越多的人找吳彥姝拍戲,大家除了看重她的演技,也看重她的形象,尤其是她臉上的皺紋。
一次,一個女演員拉著吳彥姝的手,對她說好後悔往自己臉上填充了太多東西,她很羨慕吳彥姝臉上的皺紋,她們看上去好自然、好美。
張艾嘉籌拍《相愛相親》時,邀請吳彥姝扮演劇里的姥姥。
剛開始吳彥姝並不想演,但張導覺得非她莫屬。因為劇中的姥姥在農村成長,吃過不少苦,她臉上的皺紋需要真實,因此,吳彥姝是最佳人選。
《相愛相親》上映後去路演時,吳彥姝一上台,下面的觀眾齊唰唰地站起來,當時她才知道原來大家這么喜歡姥姥。
吳彥姝曾說過:「我這個人是很認真的,只要你給到我這個角色,無論大小,我都會很用功地去做好她。」
所以,在電視劇《流金歲月》《美好的日子》《又見奈良》《你好,之華》《瘋人院》《手機》《穿過寒冬擁抱你》都有她的身影。
2017年,吳彥姝獲得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配角獎。
得知自己拿獎時,吳彥姝完全不敢相信,當主持人在台上念到她的名字時,吳彥姝驚訝地對旁人說:「快扶我一下。」直到站在台上領獎、發言,吳彥姝依然激動得身體在哆嗦。
次年,吳彥姝又入圍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這是觀眾的肯定,也是一位實力演員最好的嘉獎。
年過八旬的吳彥姝,仍然和女兒分開住,母女倆會定期約時間一起喝咖啡或看劇本。
吳彥姝的丈夫已經去世,而她依然有能力靠自己過好日子。
平日沒戲拍的時候,她會去看電影、散步,生病了也是一個人打車去醫院。
吳彥姝不僅有事業,還有自己的愛好,時至今日她還和年輕人一樣保持健身的習慣,尤其喜歡打籃球。
保持運動是為了讓自己的身體更加靈活,這樣生活才能自給自足。
吳彥姝有助理,但助理比她還閑,助理曾哭笑不得地地問她:「請我來做什麼,飯不用我做,行李也不要我提。」
不僅如此,她還學會了網購、養旅行青蛙、玩糖果消消樂,家裡收集了很多可愛的娃娃。
這些,都是吳彥姝長年累月養成的習慣。
她不僅跟得上潮流,心態也特別開明,無論是生活上還是在劇組,很多年輕人都喜歡和她接觸。
因為她真的和別的老人不一樣,別的奶奶輩喜歡對年輕人各種管,吳彥姝不會這樣做。
「小孩子才需要建議,年輕人不需要建議,這么大個人了,自己都有想法,他們需要自己經歷。拿催婚來說,你要是去催他結婚,那離婚了怪你,如果你不催他結婚,他自己找了對象結婚了,要是離婚了,他就只能怪他自己,他也從裡面學到了應該選擇怎樣的對象,如何處理家庭關系。不管什麼年齡階段,都應該自己進行選擇,自己承擔後果。」
對外孫她也只有一個要求,只要他愛國就行,其它的不能管。
「做好自己,少管別人,少提要求,少提建議」這是吳彥姝和別人相處的原則。
也正因為這種「少」,讓她生活得更舒心。
心態好,面相自然會更好。
我想,這是她即便已經有了80歲的高齡,依然能保持少女感。
自然,舒服,不做作。
(圖片均來自網路,侵刪)
❽ 中老年女演員崛起了!《媽媽!》這部影片為什麼能讓網友為其打滿分
《媽媽!》這部電影充滿了溫情,也讓已經84歲的吳彥姝被大家所關注,這部電影之所以這么高的口碑,主要是讓人們感受到了非常的真實和感動。
三、第三個原因對於生活本質的探索。導演並沒有用抒情的方式來表達這部作品,而是用細節來表現出愛的真摯,以及一個家庭真實的情感表現,所以這部電影非常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