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羅生門這部電影講什麼的我看過也不明白
殘存的溫情
「我的周圍不知不覺籠罩上了陰沉沉的幽暗,我就在這陰森森的寂靜包圍中倒了下來,這時有人躡足走到我身邊來,那個人悄悄握住了我胸口上插著的短刀,慢慢抽了出去。」說完這句話,身著白袍的女巫頹然倒下,風呼呼的刮著,披的白色紗巾遮住了她的面容。從她身體里發出的男性嗓音似乎吐露了事情的真相。她的身後,一個和尚和一個似乎窮困潦倒的壯碩的中年男子,臉上都露出了迷惑或者惶恐的神色。
這是日本導演黑澤明的羅生門的一個片段。在古代的糾察所里,死者藉助女巫的嘴說出事情的真相。女巫體內那個男人的聲音不斷的表演和述說著,試圖在觀眾心目中架構起當時的景象。這是詭異和神秘的景象。女巫的白袍在狂風里飄盪著,紅嘴唇時而收縮、時而咧開,急促地送出一個個奇異的字眼。日本女人的濃密的長發隨著狂風和她的腳步舞著,隨著情節的推進跳著配合的舞蹈。可是當她倒下的時候,劇中的迷團更加難以解開了。
故事其實是簡單的。一對夫婦從森林裡經過,一陣夏日的涼風吹開女人的面紗,讓在路旁歇息的京里大盜多襄丸色心大起,決心要得到這個女子。但當時的他並不想殺死女子的丈夫。於是他尾隨這對夫妻,並設下騙局將丈夫騙到僻處綁起來。當他回到那女人身邊告訴她她丈夫被毒蛇咬了,女人臉上擔憂的神色讓他妒火中燒。他把女人也帶到男人被捆的地方,當著丈夫的面強暴了女人。在男權極度發展的古代日本社會,女人就面臨了選擇哪一個男人的問題,故事的疑惑也由這里產生,最後的結果是丈夫被殺死,女人在一座尼姑庵里被發現,而多襄丸也因為喝溪水中毒被發現而送上了公堂。
電影里其實是包含了雙重敘述者。第一層是在羅生門的破廟里,那個愁苦又壯碩的中年男子。他的敘述里又包括了在公堂上女人、多襄丸、以及女巫代表的死者的敘述。就在這幾個主角的講述中,電影的主題得以凸現。每個人所描摹的真相都是不同的,但是每個人講述時候的表情都是那麼真摯,讓人不可懷疑。
首先是多襄丸。他是一個可愛的人物,十分的純粹而沒有心機。從後來中年男子的講述中,他央求女人跟他去做他「渾家」的時候說了一句「我這個人吶,便是起了惡念,便順著惡念幹下去的人。」這是一種質朴的生活理念,他的靈魂中沒有善惡的劃分,從他自己的理解來看恐怕就是全惡。但正是這種純粹的惡,讓他不需要理會善惡的抉擇,因為靈魂中不存在善的成分讓他選擇。這樣的人,這樣的活法,似乎比那些知曉了什麼是善卻仍舊作惡的人更容易得到原諒,而且可以設想,在他徹底的受到善的教化後,他會比其他人更加易於得到改變。人人都是一張紙,個性中有善有惡的人就好比紙上已經有各種顏色,紙上完全是白的沒有一點顏色的人,也就是純善的人是不存在的,因為只要在社會里生存,為了獲取必須的利益就必定會被惡所沾染。其實純惡的人也是不應當存在的,因為同樣生活在社會中也必然我接觸到社會的各種倫理道德,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善。就連多襄丸,在中年男子的講述中,也知道在女人請求他去殺掉自己丈夫時讓丈夫來給予這樣一妻子處罰,這就是社會的印記。純惡的人如果存在的話,就如同一張純黑的紙張,同樣可以作畫,或者將其全部塗成白色,也是可行的。
多襄丸在講述時,不斷的強調他其實是不想殺丈夫的。首先是那個女人央求他,「不是你死,就是我丈夫死,你們必須有人要死,當著兩個男人面出醜,比死還難受,我會跟活下去的那個人走。」於是他送開了男人的捆綁。其次,他再強調的一點是,「即使要殺那漢子,我也決不想用卑鄙齷齪的手段殺他。那漢子也確有殺法,我們足足鬥了二十三個回合,光這一點我心裡還佩服他,凡是和我交鋒,能鬥上二十回合的,天底下也只有那漢子一個人。」還值得一提的是,在他強暴女人時,女人並沒有過分的掙扎,後來甚至伸出手來抱出了他。也就是說他並不完全是強迫女人這樣做的,這就又減輕了他強暴的過錯,而且還側面表現了他的個人魅力。無疑,這個時候,他嘴裡描述的自己無疑成了一個理想的被崇敬的俠盜,風流而不失豪氣,光明磊落。從電影的初衷和表達的理念來看,這恐怕是他的臆想罷了。真相被他自然的隱藏了,他的述說在拚命減輕自己的罪惡,雖然他承認了自己殺死了那個丈夫,但那也是他為了成就自己的坦白名聲的舉動。正如他所說,早晚頭也會被懸在高幹之上。
第二個是女人,她把自己描述成了古代最標準的模板婦人。柔弱,對於強暴不能反抗,但是心裡卻堅貞不渝。多襄丸似乎是個瘋子,發泄之後不管不顧留下他們夫妻的難題就大笑著跑了。被強暴之後她想要靠近丈夫,想從丈夫那裡得到什麼,但是丈夫給予的只是鄙視的眼神。「到如今我一想到那副眼神,還覺得渾身的血像要凝凍似的,在他眼睛裡閃著既不是憤怒,也不是悲傷,只是鄙視我的冷酷光芒。」她什麼都做不了,似乎被多襄丸玩弄過後她就成了一個旁觀者。丈夫鄙視他,甚至不肯去殺死她。她暈倒了,醒來之後就丈夫就被人在胸前插上了匕首。她就是日本女子受到的教育中那種最順從,永遠沒有自我跟在男人身後的物品。這是她為自己打造的形象。沒有錯誤,一切都無能為力。她是最悲情,最容易得到憐惜的任人擺布的最終受害者。一切都是男人的錯誤。多襄丸是個不折不扣的大壞蛋,玩過丟下她就跑了,而他的丈夫對她也沒有任何同情,只是鄙視。她什麼都不能做,不知道丈夫是被誰殺死,不知道昏迷的自己怎麼會到了水邊,甚至自殺都沒能成功。她把過錯罪惡完全撇清了。
還可以看出的一點是,從她的講述中似乎可以看出一點點女性意識的苗頭。她雖然把自己刻畫成了最理想的傳統女性,但她不自覺的把過錯完全推給了男人,男人是罪惡的源頭,她一直是無辜的。她沒有提到過愛情,後來死者的敘述也沒有提到兩人之間的愛情,這在當時是十分正常的,電影並沒有做過多的強調。在這種沒有愛情的婚姻里,也許對男人的憎惡早就種在她的潛意識里了。但是這種意識十分微弱,還不能推翻她頭腦里根深蒂固的傳統教育留下標准女性形象。
第三個是死者,是借女巫之口說話的,但敘述的效果沒有打一點折扣。他描述的女人是邪惡的,整件事情都是由這「賤人」而起。「我當時想,但憑這句話,也就可以饒恕那強盜的罪了。」這句話是丈夫在女人要求多襄丸殺了她丈夫,而多襄丸十分詫異和憤怒,轉而詢問丈夫應該如何處置這女人後說的。僅憑這點,就可以斷定這丈夫是一個在古代最尋常的男性中心主義者,是千百年來男權社會的產品。他認為自己對女人是仁慈的,沒有要求多襄丸殺死她,但女人就是「賤人」。他沒有絲毫考慮女人被強暴後可能的遭遇,似乎認為男人就可以像處置奴隸一般天經地義的處死女人。他和女人組成的是一個典型的古代婚姻,在亞洲似乎都是如此。他將所有的錯誤都推到女人身上,而自己是自殺的,並沒有強調多襄丸在這件事情中所扮演的角色。在剛開始敘述的時候,他不斷的強調「我那美貌的妻子」,在他的頭腦里一直存在著一種紅顏禍水的概念。他對女人的不屑是與生俱來的。這與女人對男人的憎惡似乎相輔相成。
三位在公堂上的陳述都結束了,案情愈加撲朔迷離。這時最直接的敘述者,那個中年男子對破廟里的聽眾講起了他的所見。在這里,女人爆發了,女人不再是柔弱的,也不是邪惡的,終於作為一個有自我的個體開始了控訴。他的述說是耐人尋味的,首先是他對女人的關注,「你要是我漢子,為什麼不殺了這漢子?」中年男子其實看出了女人的惶恐無助,她害怕,怕沒有一個男人願意要她這樣的「賤人」。在他的眼裡女人是值得憐惜的,相對與男人來說,她是無辜的。兩個男人是同樣卑劣的,作為一個男性,他之所以以這樣的視角敘述,是因為他在生活中的不得志。極端的窮困讓他羨慕甚至嫉妒同是男人但卻完全不同命運的多襄丸和女人的丈夫,但是那樣的命運是他無法得到的,於是他的心態轉為病態的蔑視。他在挑剔這兩個男人的缺陷,他認為他們除了擁有愜意的生活外都是懦弱、自私、粗暴的人,他借著女人之口教訓了他們。他之所以關注女人,是為了把自己放到比那兩個男人更高的位置上。
所有人的講述完成之後,導演想要表達的主題以相對明顯的角度被揭示。影片中的聆聽者是一個關鍵的角色。主題一次次的被他提到。「人這種東西么,對自己本身都不肯坦白的東西多著呢。」從這里看來,似乎故事中敘述者們並沒有刻意的撒謊,他們似乎連自己的心都蒙騙了,自然而然的講出了自己認為的真相。人性的懦弱就從這里得以凸顯。對於損害到自身的東西,我們本能的就將其屏蔽掉了,根本不用經過大腦的選擇。而這種屏蔽一定是符合我們利益的,無庸置疑。這種利益,既是現實中的,又是滿足自我的。比如多襄丸的風流俠盜,女人的標准婦人、丈夫的可以對妻子掌握生殺大權的大丈夫形象、還有中年男人從女人嘴裡說出的理想男人。這些都是他們深藏在心中的渴望,通過這一次的敘述,得到了滿足。
聆聽者似乎是一個對人世看得相當透徹的入世之人,也可以說是一個豁達的純惡之人,他深信人不可信任,連棄嬰禦寒的衣物都要扒走。在場的和尚陷入了相當大的痛苦之中,「可是,像方才這樣的可怕事兒,還是破天荒頭一遭呢。」在當時羅生門的破廟中,三個人代表了人的三種簡單分類。善,惡,中間。那個聆聽者離開了,始終都帶著惡。而和尚是柔弱的善者,對於世風日下痛心疾首卻無能為力。中間的那位中年男子搖擺不定,他苦惱也正是這個不知歸向哪邊的問題。他從死者身上取走了那把「值幾文錢」的短刀,但是被聆聽者揭穿時並沒有否認,由此可知他還是彷徨的。最後他選擇將那棄嬰抱回家撫養,似乎可以看做他選擇了善皈依。這也可以說是導演對世間殘存的一點點溫情所抱有的希望吧。
② 羅生門兇手到底是誰
多襄丸。
《羅生門》導演以小說《羅生門》的構思為背景,以《莽叢中》的情節為主體,對原著進行了多處改編,不僅增加人物,改動情節,還以電影手法豐富和深化了原著內涵。
與原作案情的撲朔迷離不同,電影通過樵夫的第二次敘述給出了兇殺案的真相:真正的兇手是強盜多襄丸。然而,幾個當事人都自稱兇手,頗令人玩味,這件事從深層次上反映了人性的復雜性。其實,弄清真相並不重要,導演黑澤明的意圖在於引導觀眾更多地關注人性,關注如何揚棄人性中惡的一面,走向光明的未來。
劇情簡介
羅生門,日本京都的正南門。行腳僧、樵夫和乞丐在城門底下避雨,三人閑聊,話題開始,故事的序幕拉開:一個武士和他的妻子路過荒山時,遭遇了不測。妻子被侮辱,而武士慘遭殺害。盜賊、武士的妻子以及武士的亡魂,都各有說法。真相只得一個,但是各人提供證詞的目的卻也各有不同。
為了美化自己的道德,減輕自己的罪惡,掩飾自己的過失,人人都開始敘述一個美化自己的故事版本。荒山上的慘案,成了一團撥不開看不清的迷霧。談論完畢,雨過天晴。樵夫在羅生門旁發現一個哭泣的棄嬰,他決定收養棄嬰,於是他抱著嬰孩往夕陽深處走去。
③ 羅生門事件真相
羅生門一詞出自日語,現在通常指:事件當事人各執一詞,分別按照對自己有利的方式進行表述證明或編織謊言,最終使得事實真相撲朔迷離,難以水落石出。如 「巴中發生扶老人羅生門事件」、「賈靜雯婚變羅生門事件」等。
沃爾瑪超市食品質量陷入羅生門
沃爾瑪深圳洪湖店被曝光使用「過期肉」和「黑油」,不僅是最初的舉報員工出來指正,而且還有其他員工表示,目睹到沃爾瑪在曝光當晚不符合常規地丟棄了大量食材(懷疑是超市消滅 罪證),沃爾瑪曾解釋是由於有員工拿多了食材而導致這種情況。然而被指多拿了食材的員工也站出來表示,自己只是替罪羊。、
④ 羅生門的角色介紹
角色:多襄丸
演員:三船敏郎
簡介:在京都臭名遠揚的盜賊。好女色,被真砂的美貌和性情吸引,為貪圖武士金澤武弘妻子真砂美色,殘忍殺害了武士。在糾察使署審判時,用各種借口和謊言掩蓋自己的行為,不但沒有為自己的行為做出深刻反省,還依舊我行我素的宣揚自己的武藝高超。 角色:金澤武弘
演員:森雅之
簡介:旅行的武士,因為妻子的美貌吸引了強盜,被多襄丸巧言帶到深山裡,最後不小心遭了強盜的暗算,被強盜綁架,全身無法動彈,最後無奈自己眼睜睜看著多襄丸當著自己妻子的面殘忍殺害了自己。 角色:真砂
演員:京町子
簡介:金澤武弘武士的妻子,乍一看老實貞淑,但內心性情激烈。和丈夫在深山中行走,美艷姿色吸引了強盜多襄丸。在丈夫被綁架後命在旦夕時,不但見死不救依然不為所動,依舊為保自己性命對丈夫漠不關心。 角色:樵夫
演員:志村喬
簡介:金澤遺體的第一發現者。貪圖小便宜,為人虛偽,拿走了插在死者身上的短刀,為了掩蓋自己的行為,卻到糾察使署報告自己發現屍體的事情,只因事後從案發現場偷走了那把嵌螺鈿、頗值些錢的匕首,心中有愧,所以開始不說出真相,用謊言來掩蓋自己罪惡的行徑。 角色:行腳僧
演員:千秋實
簡介:武士謀殺案的證人,生前曾遇見金澤武弘。 角色:差役
演員:加東大介
簡介:糾察使署里差役,在河灘邊上抓住了謀殺武士的強盜多襄丸。 註:角色介紹資料來源 圖片來源於電影截圖
⑤ 羅生門裡面到底誰是兇手
多襄丸。
《羅生門》導演以小說《羅生門》的構思為背景,以《莽叢中》的情節為主體,對原著進行了多處改編,不僅增加人物,改動情節,還以電影手法豐富和深化了原著內涵。
與原作案情的撲朔迷離不同,電影通過樵夫的第二次敘述給出了兇殺案的真相:真正的兇手是強盜多襄丸。然而,幾個當事人都自稱兇手,頗令人玩味,這件事從深層次上反映了人性的復雜性。其實,弄清真相並不重要,導演黑澤明的意圖在於引導觀眾更多地關注人性,關注如何揚棄人性中惡的一面,走向光明的未來。
(5)羅生門電影人物擴展閱讀
《羅生門》小說作品講述了藤暮時分,羅生門下,一個家奴正在等候著雨停,當他茫然不知所措,仿若於生死未決時,偶遇以拔死人頭發為生的一老嫗,走投無路的家奴邪惡大發,決心棄苦從惡,剝下老嫗的衣服逃離了羅生門。該作情節簡單,人物稀少,短短的篇幅,小小的場面。時間、地點、人物、結局全都展現在讀者的面前。
作品雖以舊題材創作的歷史小說,卻被賦予了一定的寓意,描寫了社會最底層頑強掙扎著繼續生存的民眾,而並非單純意義上的歷史小說。
⑥ 哪位同學給我講一下電影《羅生門》的劇情
電影「羅生門」里主要的人物有武士、武士的妻子、強盜和樵夫等四個人,強盜見到武士的妻子秀色可餐,想占為己有,於是編了一套說詞騙武士說某地有寶藏,邀武士一起去尋寶。強盜利用機會竟把武士綁了起來,然後再回到武士的妻子那邊,強暴了武士的妻子,再帶著武士的妻子來到武士的面前,質問武士的妻子是要從此跟著強盜還是跟著武士?不料武士竟然從此不要這個老婆了。強盜見武士不要他的老婆,覺得沒有競爭,他也不要那個女人了。武士的妻子覺得這樣太沒面子,就挑撥武士和強盜打起來,搏鬥間,強盜幸運的殺死武士,這整個過程,都被上山打柴的樵夫看見了,可是他趁大家都離開現場後,偷走了武士身上名貴的短劍,後來這伙人都被抓去衙門問話,每個人都有一套漂亮的說詞。 強盜的說法是他很英勇的和武士比劍,贏得美人心,武士的妻子把自己形容成貞女烈婦,武士則透過靈媒自稱壯烈的切腹,而唯一知道真相的樵夫則因為偷了武士的短劍,始終不肯吐露真相,最後才在「羅生門」這處地方全盤托出。 因為一場瓢潑大雨,乞丐到一座破舊不堪的小廟--羅生門中避雨,在這里與砍柴人和雲游和尚不期而遇,砍柴人的一句自言自語「不懂,真是不懂」引起了乞丐的好奇心,在乞丐的再三追問下,砍柴人道出了一個駭人聽聞的故事: 三天前,砍柴人進山去砍柴,在山裡看到在一把女人用的木梳旁邊有一具武士屍體。砍柴人趕緊到糾察署去報官。差役抓住了殺死武士的強盜。在公堂上強盜承認因見武士妻子美貌而起了賊心,強暴了她。他說由於武士妻子堅決要他倆決斗,在決鬥了23回後,他殺死了武士。強盜以此來誇耀自己的武藝高強。武士妻子卻說,她受到強盜侮辱,撲到丈夫身上哭訴,而丈夫卻以鄙視的目光看他,毫無憐惜之意,因此她昏了過去,手中短刀誤殺了武士。這時公堂上讓女巫把武士的靈魂招來審問,武士說,他妻子唆使強盜殺他,他十分羞恥,拿起短刀自殺的。 後來砍柴人說,其實他看到了強盜與武士兩人的決斗,開始沒有講,是因為怕惹上麻煩。他說,強盜和武士的武藝很平常,而且他們在爭斗中也是畏首畏尾,很是齷齪,強盜也不像自己所吹噓的那樣神勇無比!其實武士、武士妻子和強盜三個人都在說謊,他們都是自私的,都把錯的責任推卸給別人,把自己說成沒有錯,是別人的錯。其實他們只是自欺欺人罷了。乞丐、砍柴人和雲游和尚三人正談至尾聲時忽然聽到嬰兒哭聲,乞丐首先找到了被遺棄的嬰兒,試圖剝去那棄嬰外面的衣服,被砍柴人阻止,而乞丐就道出了人們都是很自私的,包括砍柴人,他私下拿走了那把短刀,最終乞丐還是拿走了衣服。砍柴人想去抱孩子,雲游和尚誤以為他還想剝去孩子的貼身衣裳,引起了爭吵。最後砍柴人說,我已有六個孩子,不在乎養第七個孩子,讓我領養吧,和尚這才知道是錯怪了他,就把孩子交給了砍柴人。這時,雲游和尚和砍柴人的誤解消除了,世界上還是有可以相信的人的,一直下的滂沱大雨終於停了,夕陽照著砍柴人離去的背影……
⑦ 電影《羅生門》裡面人物的訴訟(法律)地位是怎樣的
不知道應該怎麼回答您的問題,日本是一個等級很森嚴的國家,
等級為
天皇
幕府或將軍(掌握京畿地區實權的大名)—— ——大名(就是地方諸侯)
| |
武士 武士
| |
庶民 庶民
在日本,庶民連有個姓名的權利逗沒有。最好的例子就是豐臣秀吉,他在成為武士之前,連個正式的名字都沒有,成為武士後,改名叫木下藤吉郎,當成為一城之主,入主今濱城時,因為地位的提升又再次改名叫豐臣秀吉,連日本的一代梟雄逗是如此,更別提普通的老百姓了
所以在羅生門里地位最高的肯定是死的那位武士,接下來是和尚(日本是個崇尚宗教的國家),接下來是樵夫,最後是那個女人,至於強盜,在公堂之上他是不可能有什麼權利的,如果不是位了拍電影,位了照顧三船敏夫,我要是提審官早亂棍先搭死他再說,不知道你問的問題有什麼用意,說了這么多廢話不知道對你能不能有什麼幫助。
⑧ 羅生門這個電影講的什麼意思呢
《羅生門》通過每個人物的獨白描寫,經過人的自私本性的折射,轉述這些獨白的敘述者本身也是不可靠的,死亡使人性暴露在夏日的陽光下,人的可悲與渺小,人的偉大與真誠。並通過講述死亡理解了自己的靈魂,賦予死亡本身更深刻的哲理內涵。
《羅生門》是由日本大榮電影有限公司與美國雷電華影片公司於1950年聯合出品的懸疑影片。該影片由黑澤明執導,芥川龍之介,橋本忍聯合編劇,三船敏郎、京町子、森雅之、志村喬等領銜主演。
該片是根據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筱竹叢中》改編而成,影片以戰亂、天災、疾病連綿不斷的日本平安朝代為背景,主要講述了一起由武士被殺而引起的一宗案件以及案件發生後人們之間互相指控對方是兇手的種種事情以及經過的故事。
(8)羅生門電影人物擴展閱讀:
主要角色介紹
1、多襄丸
在京都臭名遠揚的盜賊。好女色,被真砂的美貌和性情吸引,為貪圖武士金澤武弘妻子真砂美色,殘忍殺害了武士。在糾察使署審判時,用各種借口和謊言掩蓋自己的行為,不但沒有為自己的行為做出深刻反省,還依舊我行我素的宣揚自己的武藝高超。
2、金澤武弘
旅行的武士,因為妻子的美貌吸引了強盜,被多襄丸巧言帶到深山裡,最後不小心遭了強盜的暗算,被強盜綁架,全身無法動彈,最後無奈自己眼睜睜看著多襄丸當著自己妻子的面殘忍殺害了自己。
3、真砂
金澤武弘武士的妻子,乍一看老實貞淑,但內心性情激烈。和丈夫在深山中行走,美艷姿色吸引了強盜多襄丸。在丈夫被綁架後命在旦夕時,不但見死不救依然不為所動,依舊為保自己性命對丈夫漠不關心。
4、樵夫
金澤遺體的第一發現者。貪圖小便宜,為人虛偽,拿走了插在死者身上的短刀,為了掩蓋自己的行為,卻到糾察使署報告自己發現屍體的事情,只因事後從案發現場偷走了那把嵌螺鈿、頗值些錢的匕首,心中有愧,所以開始不說出真相,用謊言來掩蓋自己罪惡的行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羅生門
⑨ 黑澤明的羅生門講的什麼
電影「羅生門」里主要的人物有武士、武士的妻子、強盜和樵夫等四個人,事件的真相是強盜見到武士的妻子秀色可餐,想占為己有,於是編了一套說詞騙武士說某地有一處寶藏,邀武士一起去尋寶,武士相信他的話,就把妻子放在一旁,跟隨強盜去了。 走了很遠的山路,強盜利用機會竟把武士綁了起來,然後再回到武士的妻子那邊,強暴了武士的妻子,再帶著武士的妻子來到武士的面前,質問武士的妻子是要從此跟著強盜還是跟著武士? 不料武士竟然從此不要這個老婆了。強盜見武士不要他的老婆,覺得沒有競爭,他也不要那個女人了。 武士的妻子覺得這樣太沒面子,就挑撥武士和強盜打起來,誰知兩人比起劍來,竟然和一般地痞流氓打爛仗無異,兩人都怕死,而且毫無劍法可言。搏鬥間,強盜幸運的殺死武士,這整個過程,都被上山打柴的樵夫看見了,可是他趁大家都離開現場後,偷走了武士身上名貴的短劍,後來這伙人都被抓去衙門問話,每個人都有一套漂亮的說詞。 強盜的說法是他很英勇的和武士比劍,贏得美人心, 武士的妻子把自己形容成貞女烈婦, 武士則透過靈媒自稱壯烈的切腹, 而唯一知道真相的樵夫則因為偷了武士的短劍,始終不肯吐露直真相,最後才在「羅生門」這處地方全盤托出。 「羅生門」的意義在於真相被扭曲、被模糊,但更重要的是,不管是強盜、武士、武士的妻子或樵夫,都是軟弱的人類,他們為了掩蓋自己的弱點,就編造了天大的謊言使自己讓外界看起來很偉大,符合美國前總統林肯所說的道理。 我們總認為真相就像真理一樣一定會大白與天下的,但其實真相大白並不是自然而然的,它需要人的判斷力。由於我們是相互撕扯的利益整體,大家都在為自己說話,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是無法得到唯一的真相的。這就是羅生門的高明之處,它點出了我們不願相信而又現實存在的這一點。
⑩ 電影《羅生門》的導演是誰
黑澤明
黑澤明1910年3月23日出生於東京品川區大井町,是8個兄弟的老末。初中畢業後,黑澤明熱中於繪畫,並立志當一名畫家。由於受到哥哥影響,黑澤明在1934年考取助理導演,進入東寶電影的前身「PCL電影公司」拜名導演山本嘉次郎為師,學習導演和編劇。
1943年黑澤明獨立執導了處女作《姿三四郎》,一舉成名,與《海港花盛開》的導演木下惠介同被視為日本電影的新希望。1948年,黑澤明再執導筒,執意啟用三船敏郎擔任《酩酊天使》的男主角,從比,黑澤明和三船敏郎開啟了「黑澤明黃金時代」,成為日本最強的電影拍檔。截至《紅鬍子》為止的17年間,由黑澤明導演、三船敏郎擔綱的作品包括《羅生門》、《白痴》、《七武士》、《生之錄》、《蜘蛛巢城》、《大鏢客》和《天國與地獄》等片。不但1950年拍攝的《羅生門》,翌年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獲得大獎,從此,黑澤明聞名於世界影壇,三船敏郎也先後以《大鏢客》、《紅鬍子》獲得威尼斯電影節男主角獎,兩人也因而在日本影壇建立了「國際的黑澤,世界的三船」的稱號。
1960年後半年到1970年初期,是黑澤明創作的低潮期,他和三船敏郎的關系突然決裂,從此,兩人不再跟對方說話,也沒有再合作,不過對於原因兩人都是三緘其口。1970年,他根據山本周五郎的小說《沒有季節的城市》改編的電影在票房上失利,黑澤明甚至因而企圖自殺。不過黑澤明很快就再站了起來,1975年他導演的日俄合資電影《德蘇烏扎啦》先後得到莫斯科影展金牌獎和奧斯卡最佳外語片,1980年由法國電影公司出資,黑澤明與三船敏郎再度合作拍攝的《影子武士》則獲得戛納電影節金棕櫚漿。
1985年,黑澤明完成了巨型古裝片《亂人》。晚年的黑澤明熱心於創作古裝片,藝術上的追求也更加執著,作品也具有深沉的哲理內涵。
評論:
黑澤明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他常常為了一個鏡頭的完美不惜消耗眾多的人力物力。斯皮爾伯格曾說:「 黑澤明就是電影界的莎士比亞。」這充分體現了一位大師對另一位超級大師尤衷的贊嘆。
黑澤明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男性藝術家。他的電影總在描寫日本的武士階層:武士階層的歷史,武士的道德風尚,武士階層的社會作用及演變等,通過藝術去歌頌錚錚鐵漢。黑澤明是不同情弱者的。如果說美國的西部片是美國文化的象徵,美國精神的象徵;那麼黑澤明的武士片也是日本文化的象徵,日本精神的象徵:武士那種忠於自己的團體、盡職、勇敢、正直、富有獻身精神,紀律和克己,以及粗獷的斗爭,是武士的品格,也是日本民族的品格。
他的影片具有十分強烈的影象感和深刻的道德觀念與哲理。他有著其他日本人少有的天資,即嚴密的邏輯思維和深邃的思想,使他成為日本最理念化的導演。他的創作方法十分特別,他喜歡由某一哲理觀念出發進行構思創作。他拍的許多影片都是自成一體的,甚至有時以一個字作為主題。他首先對生活、社會、人生有某一特定的觀念,然後去收集素材,構想人物和情節。這些情節和人物未必是真實的,相反是為了論證作者的哲理而被加工、誇張、強化的形象。電影只是他個人探索人生的試驗。他就是要把人放在試管之中,給予一定的條件和一定的刺激,以測定人的反應。
黑澤明是日本最歐、美化的導演。他曾把莎士比亞,陀斯妥也夫斯基,高爾基等人的作品改編成日本故事搬上銀幕。他也是最善於模仿美國電影的人,把現代化的電影手法與日本的民族傳統巧妙的結合在一起。他的《七武士》是部充滿激烈爭斗,又富有喜劇幽默和深含哲理的娛樂影片。在結構上完全是模仿美國西部片的模式。
相關鏈接:
# 醒時看《夢》——對黑澤明電影《夢》的敘述
印象中,老黑不是那種能拍"夢"的導演。他可以拍很嚴肅的史詩劇,但夢不在他的擅長之內。 可是,每個人都曾經有過夢的,甚至有過終生難忘的夢。
# 西出陽關無故人——悼電影大師黑澤明
尊敬和欽佩黑澤明從少年時期就開始了,那時無緣看到他的電影,只能讀一些他的劇本片斷。有機會在東京看到他的片子之後,覺得黑澤明像郁達夫和孫瑜等人一樣有一顆博大的愛心和同情心,作品中滲透了對人生的深刻思考。
# 用黑澤明來作為我的盾牌
透過黑澤明的電影,我們都能體驗到日本的靈魂和日本人民的內在力量。但他自己的國民 ,大多還是譴責他拍電影是為了讓外國人去消費。
# 黑澤明——他就是電影
黑澤明去世已一年多了。這一年來影壇乏善可陳,更顯大師離去後的寂寞。
# 曖昧的日本與黑澤明
半個世紀以來,黑氏在國際影壇上頻頻亮相,推出一部部高成本大製作的巨片,被西方輕松地指認為"日本民族電影"的象徵。於是此翁屍骨未寒,娛樂傳媒一哄而起,"電影天皇"、"日本國寶"、"黃金大師"等等高帽橫飛。
# CINVO回顧黑澤明
《時代》周刊去年評選本世紀對後世影響深遠的藝術家,其中電影導演除了卓別林和希區科克外,就是日本電影大師、《羅生門》的導演——黑澤明了。
# 軟弱與謊言----黑澤明的電影
羅生門,是一個殘破的樓房,這環境呈現出許多灰色基調的架構,冰冷且令人心麻。它可代表出黑色的邪惡勢力,也道出這是個亂世,是個悖逆的時代、天災人禍的環境,雖說這個地方看似寂靜,但卻隱藏許多不安的因子。
# 從入世英雄到隱世智者——黑澤明電影中的「完人」主題
每個藝術家這一生,都會透過他最擅長的藝術形式,環繞幾個對他而言是再重要不過的主題。這些主題,多半都是藝術家最關切的、最想告知世人的、或是藝術家自己最想解開的謎題。
# 和黑澤明一起踏虎尾
黑澤明和三船敏郎幾乎成了一個整體中不可分割的兩個部分……
# 《羅生門》觀後
事故只是一個托詞,用對話作敘述的手法是黑澤明認定的形式,這是黑澤明對一個語言構成的世界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