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必看的十部勵志電影
當我們錯過了一些必看的勵志電影,我們其實可以現在再補補。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必看的十部勵志電影,一起來看看吧。
勵志電影一、《音樂之聲》(The Sound of Music)1965年
電影簡介:
這可能是影史上最受歡迎的歌舞片,有趣的故事,悅耳的歌曲,活潑的孩子,溫馨的人情,天真無邪的笑料,這些元素當時令它打破了影史最高賣座紀錄,而且還拿到了5座奧斯卡獎杯。
和片中的那個家庭一樣,人們在庸常的生活中突然遭遇了一個女人。她讓原本死氣沉沉的家庭充滿歡聲笑語,她用天籟般的歌喉唱出一首首傳世經典:《音樂之聲》、《雪絨花》、《哆來咪》……這是人們對天倫之樂的幻想,這是一個女人照亮的凡塵俗世。
勵志電影二、《十二怒漢》(12 Angry Men)1957年
電影簡介:
五十年代是好萊塢電影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在這個時期集中地涌現出了一大批在電影史上不朽的優秀演員和導演。亨利?方達無疑是這一時期最具影響力的男影星之一,悉尼?呂美特也是這一時期最有才華的年輕導演之一。
十二個人各有自己的職業也生活,他們當中有巧舌如簧的廣告商、仗義執言的工程師、毫無見地的富家子、歧視平民的新貴族、性情暴躁的老***、精明冷靜的銀行家、只趕時間的推銷員。每個人都有自己思考和說話的方式,但是除了亨利?方達扮演的工程師之外,其餘的人都對這個案子不屑一顧,在還未進行討論之前就早早認定男孩就是殺人兇手。在第一次投票表決的時候,由於工程師的一票「無罪」票,使得大家要進入討論;經過一番爭吵,有一個老者開始站到了工程師的一邊;沒有達成一致就要繼續討論,而在一次又一次的激烈爭論和思維斗爭中,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本案有著諸多的疑點,如果大家都不負責任的投了「有罪」票的話,將會白白的斷送一個年輕人的性命。最終通過了各種不同人生觀的沖突,各種思維方式的較量,所有的陪審團員都負責任地投出了自己神聖的一票。
十二個大男人在炎熱的夏天擠在一間小房子里,爭得面紅耳赤,時不時地有人要掄起胳膊扁人,那場面好不熱鬧。電影觀眾在看這十二個憤怒的男人爭論的時候也會反思如果自己被賦予了這種神聖的權利,自己會不會負責任地對待它呢。劇情我就不提示得太多了,或許還有一些沒有看過該片的朋友正要體會這個故事呢。
勵志電影三、《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1939年
電影簡介:
本片根據美國女作家瑪格麗特?米契爾的長篇暢銷小說《飄》改編而成,在1939年第十二屆奧斯卡獎中一舉奪得八項金像獎,轟動美國影壇,這部耗資巨大、場影豪華、戰爭場面宏大逼真的歷史巨片,以它令人稱道的藝術成就為美國電影史上一部經典作品,令人百看不厭。影片以美國南北戰爭為背景,描寫了南方兩個庄園的興衰歷程以及幾個人物之間的愛情波折。美麗任性的庄園主之女郝思嘉小姐,高傲自信、青春奪人。在一次酒會上贏得了青年浪子白瑞德的青睞。而郝思嘉的心卻為另一位庄園公子衛希禮所佔據,衛與表妹媚蘭情意相投,已結連理。戰爭的爆發使郝思嘉二度成為寡婦並最終與白瑞德結合,但對衛希禮的愛之夢卻依然沒有破滅,直至唯一愛女騎馬身亡,白瑞德在絕望中離她而去,這位美國南方姑娘在歷經戰爭和生活磨難後,才終於明白了自己的真正所愛……
勵志電影四、《斯巴達克斯》(Spartacus)1960年
電影簡介:
公元前七三年,羅馬加普亞格鬥學校的奴隸在斯巴達克斯帶領下發動起義。
奴隸起義震驚了羅馬的統治集團,激化了貴族派和平民派的矛盾,貴族將領克拉蘇乘機擊敗平民派首領革拉古,篡奪了首席執政官的權力,實行***。
革拉古為了打擊克拉蘇,打算私下放走奴隸大軍;克拉蘇卻重金收買了海盜。與此同時,羅馬又召回在國外作戰的兩支大軍。斯巴達克斯起義軍三面受敵,寡不抵眾,結果數萬奴隸戰死,她與六千倖存的'戰友被克拉蘇所俘,被活活釘在十字架上。
斯巴達克斯的妻子帶著剛出生的兒子在革拉古的幫助下獲得了自由,逃出羅馬城。
勵志電影五、《金色池塘》(On Golden Pond)1981年
電影簡介:
由歐內斯特。湯普森編劇的本片,描述退休的老教授與老伴在新英倫湖畔的度假屋中度假,在平靜的日子裡卻面臨年老的各種危機。他的女兒剛離了婚,正處於徘徊的心境。一向關系不佳的兩父女,終於因為十三歲的孫子跟祖父母同居了一段日子而解開了各種心結。影片以人情味方式探討老年問題及代溝,片中風景美麗,演員亦非常賣力。但導演馬克。瑞戴爾的手法不乏濫情之處,並未真正面對問題。本片曾獲最佳改編劇本、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三項金像獎,使凱瑟琳。赫本成為影史上唯一的四屆金像獎影後,亨利。方達也在病床上如願地獲得了他渴望已久的奧斯卡獎。
勵志電影六、《原野百合花》(Lilies of the Field)1963年
電影簡介:
影片描寫了地位低下的黑人青年霍默。史密斯,熱心幫助一些逃難的東德修女,並答應為她們修建一座小禮拜堂……從而展示了他的人性美。本片觸及全美最敏感的神經——黑人問題,一開始就顯得不同反響。還有波蒂埃細膩的表演更引人注目,贏得36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躋身於好萊塢超級影星的行列。
勵志電影七、《2001太空漫遊》(2001 Space Odyssey)1968年
電影簡介:
在2001年人類已經可以進行太空旅行。弗洛依德博士是美國在月球克萊維斯研究基地的負責人之一,這次他秘密返回基地調查一起神秘的事件。原來,基地研究員在月球某地發現了一個神秘的強磁性柱子,這個柱子顯然是在四百萬年前被人故意埋在那裡的。正當弗洛依德博士率領6位科學家對其進行考察研究的時候,奇怪的事情發生了……
本片曾獲得5項奧斯卡提名,其中包括最佳導演提名。但導演斯坦利?庫伯力克的命運似乎總是如此,獲得無數提名但永遠也拿不到一個奧斯卡的大獎。該片在科幻片領域的重要性是其它任何一部影片都無法代替的,你看過該片後就明白為什麼後來的科幻片里的飛船會是那樣,為什麼外星的表面總是砂石遍地。該片絕對不是一部純粹意義的科幻片,它帶給我們的是對整個人類文明的深層次思考,告訴我們的是人類永恆的絕望,正因為有這樣深邃的思想意義,也使得這部科幻片不像日後的《星球大戰》那樣廣受歡迎。但是,它絕對是一個里程碑。
勵志電影八、《非洲皇後號》(THE AFRICAN QUEEN)1951年
電影簡介:
描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沿河賣貨的酗酒雜貨商查斯奧爾耐特與拘謹的女教師因形勢所逼成為冤家伴侶,他們同乘載貨的小船非洲號逃難,後來因形勢所迫將非洲號改裝成魚雷艇,向德軍的炮艦發出了突擊……
勵志電影九、《約翰多伊》(MEET JOHN DOE)1941年
電影簡介:
約翰?沃勒威和科諾兩人是街頭賣藝的浪子,一次偶然的機會約翰到「新簡報」報社去應聘當一位盛世英雄「約翰?多伊」,因為他長得英俊瀟灑,再加上口才好,很快就成了眾人心目中的「英雄」,於是全國各地颳起一個「約翰?多伊」風,約翰?多伊俱樂部也因此而生,正在約翰春風得意的同時,危機也隨之產生,由於他不滿當權者利用其名聲大發橫財,和他們鬧翻了,最後鬧了一個身敗名裂,假「約翰?多伊」的面紗被揭穿……
勵志電影十、《奔騰年代》(Seabiscuit)2003年
電影簡介:
1930年代,美國處於大蕭條的陰影中,故事就在這個時候開始了。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查爾斯?霍華德以前是個自行車修理工,因為向美國西部引進汽車賺了錢。他買了一匹個頭很小的馬,名字叫做Seabiscuit,直接翻譯過來意思是海洋餅干。霍華德和半盲的前拳擊冠軍瑞德?波拉德和以前從事表演的湯姆?史密斯組成了一個小組訓練他的小個子賽馬,波拉德做騎師而史密斯則擔任訓練師。海洋餅乾和它的三人小組開始了一個傳奇的旅程,而三個人的人生路也從此改變。
在這之前,三個人都因為各自的原因顯得是生活中的失敗者,為家人朋友所遺棄,無法實現自己的理想。霍華德靠汽車交易發財,兒子卻在交通事故中喪生,妻子要求離婚;波拉德從小愛好騎馬,而他的家庭在失去一切以後任由他四處流浪;史密斯本是個牛仔,能馴服任何暴烈的野馬,卻也到處浪盪,無所歸依。他們的馬海洋餅干也和主人相彷彿,是賽馬中的失敗者,不僅個子比尋常賽馬小,看上去腿也有問題。但是當三個人開始訓練這匹看起來沒什麼希望的馬,人和馬的執著勁頭都顯露出來,他們的堅韌和勝利在那個灰暗的年代給整個國家帶了了希望。
『貳』 《金色池塘》觀後感
《金色池塘》以舒緩的方式探討了老年人在面對死亡和衰老時的心理危機,展現了人生的真意和真情。片中所體現的濃濃親情、淡淡的愁緒,再加上唯美精緻的畫面、沁人心脾的動聽音樂,都給觀眾帶來回味之感。
該片於1982年獲得第5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和最佳改編劇本。片中的父女倆扮演者在生活中也是父女倆。
影片講述了年老的諾曼與女兒一直心存芥蒂,隔閡很深,在幫女兒照顧比利的過程中,不僅體會到了天倫之樂,而且也轉變對人生的態度,並且在妻子的幫助下,父女終於冰釋前嫌的故事。
諾曼和艾塞爾夫婦離開了喧鬧的城市,來到了位於金色池塘邊的鄉間木屋度假。
這對老夫婦性格迥異,形成鮮明的對比,一個性格開朗,積極陽光樂觀,對生活充滿了熱愛和熱情,溫柔,包容,善良有愛,愛自己,也會愛別人,成長性思維,散發著青春的活力。一個則恰恰相反, 諾曼患心絞痛,記憶力也不好,常擔心死神降臨,意志消沉,沒有生機和活力,也可以說死氣沉沉,脾氣古怪,還總喜歡唱反調,拿別人尋開心,好強,固執,蠻橫,言辭刻薄,出言不遜,不積口德。
艾塞爾在人生暮年依然保持著如人生之初一樣對生活與自然的新鮮和激動。剛下車聽到潛鳥的歌唱如此驚喜,艾塞爾興奮,激動地喊諾曼來聽「潛鳥歡迎我們回來了」,滿臉笑意,諾曼則面無表情的說沒聽見。
艾塞爾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總能看到事物美好的一面。諾曼恰恰看到的是糟糕的一面。
半杯水,你是看到空的部分,還是看到有的那部分?
剛進房屋後,諾曼說亂七八糟,而艾塞爾說「一會兒就會變好的,變得井然有序,而且暖和。」然後就去樹林撿柴了。
諾曼退休前是一所大學的教授,看著自己年輕時舉重的照片,還有《賓夕法尼亞日報》的頭版,再看看鏡中年邁的自己,這其中的心理落差可想而知,曾經的輝煌不再,他低頭「唉」了一聲,能夠感受到他深深的失落感。
埃塞爾到樹林撿柴,遇到塞哥利亞夫婦邀請他們吃飯,看看他們對自己年齡的看待。他們倆的心理年齡至少差了二十多歲。精神狀態也就不一樣,埃塞爾總是歡呼雀躍,充滿好奇歡喜,諾曼總是死氣沉沉,有種壓抑感。
埃塞爾就像活潑可愛的小女生,諾曼就是古板的老學究,對死亡津津樂道,滔滔不絕。
艾塞爾就是多麼的包容著諾曼。
每每遇到這種事情況,都是艾塞爾主動示弱,和解,並給諾曼溫暖的擁抱。
艾塞爾的連接能力特別強,她和自然萬物以及所有接觸到的人之間都能產生很深的連接,是一位對生命充滿了熱愛,對自己家人和周圍的人,充滿了熱情和熱力的老太太。能量滿滿,就像小太陽一樣隨時散發溫暖。
夕陽的余輝撒在金燦燦的水面上
稍微安排停頓,艾塞爾就和諾曼一起劃船到湖中專門看潛鳥,就像看望老朋友。金色的湖面,波光粼粼,好一幅和諧動人的畫面。
艾塞爾還經常和潛鳥聊天,她對湖邊一草一木充滿熱愛。
即使她一個人在樹林中采野花時,也會興高采烈地翩翩起舞,她彷彿金色森林中一隻旋轉的白色蝴蝶。這是一顆精神飽滿、清澈純凈心靈的舞蹈。
她情商高,與別人關系都處理的很好,無論是加油年輕人,郵差,女兒,女婿和小比利。她都有尊重到他們,看到他們,支持,鼓勵他們,有很好的連接和溝通。
再來看看諾曼的連接,面對對他有些鄙夷的年輕人,他直接就吼上了
出言不遜,言辭刻薄
他對年輕人的吼叫是想顯示自己老當益壯,不要小看我。
他讓郵差把信給他咬開,不尊重,蠻橫
第一次與准女婿見面,諾曼並沒有聽從妻子的勸告,尖酸刻薄的毛病一如既往,女婿比爾本想和諾曼好好交流一下,諾曼則直接甩出一句「補顆牙要多少錢?」
然後越來越糟糕
比爾一忍再忍,終於憋不住了,揭穿諾曼老底。「由著性子胡鬧吧,我會盡量的容忍」
看看她口中的女兒
什麼感受?
諾曼不小心點著了房子,為了掩飾自己犯的錯,不僅不稱贊外孫,反而大聲呵斥比利「天哪,看你把這兒搞的!」
為什麼諾曼經常用吼的方式?
諾曼不願承認自己已年老健忘,他像一頭老去的獅子一樣嘶吼著,想證明自己的存在和曾有的威嚴。
每一種行為的背後,都是需求沒有被看到,被滿足。只有艾塞爾可以理解他的丈夫,她可以看到他,理解他,接納他,尊重他,包容他就是這個樣子。
對年老和死亡的恐懼,他想獲取家人的關注和肯定,他想證明自己殘存的價值。
堅強的外表擁有一顆脆弱的心
想繼續工作是想要證明自己還有價值
埃塞爾讓諾曼去摘草莓,他記不起去老鎮的路了,十分害怕的跑回來,就像迷路的孩子回來找媽媽,他在艾塞爾面前是真實的。
埃塞爾給他肯定,支持和信心,你會記起那條路的,你永遠是我瀟灑的白馬王子。
金色池塘邊美麗的風景和妻子無微不至的照顧都沒有讓老諾曼擺脫對年華老去的恐慌。心臟的毛病讓諾曼對死亡充滿了恐懼。
這一切的轉機在於諾曼八十壽辰,隔閡很深的女兒切爾西為慶祝父親生日,帶著即將與之完婚的丈夫和13歲比利來到金色池塘。
可熱鬧的表面仍然掩飾不了父女間的情感危機,經過這么多年,他們之間依舊沒有和解的跡象,諾曼言語間的刻薄尖酸也造成了他與女兒及女婿之間的難於交流和隔閡。
原生家庭的創傷深深的傷害著切爾西,切爾西選擇逃避,離開家遠遠的,但正如她自己說的那樣,依然擺脫不了。非常痛苦,她不接納,指責抱怨。說父親是討厭鬼,當對父親不敬時,埃塞爾提醒他用詞。
艾塞爾反省原生家庭對切爾西的傷害
太愛爭斗,要強,執拗,切爾西跟父親一樣。埃塞爾開導女兒,不要對過去發生的事耿耿於懷,跟自己過不去,懲罰別人其實就是懲罰自己。
生活是不斷進步的,放下過去,才能輕松前行。
切爾西與其男朋友比爾到歐洲旅行,把比利留在金色池塘,委託老夫妻倆照顧。
比利先來個下馬威
艾塞爾倡議去釣魚,諾曼已經好久沒摸魚竿了。
比利留下來,感受是被嫌棄的,被冷落的。
諾曼用了比利的口頭語胡說,以牙還牙。
找個台階下,不屑的語言貶低別人來提升自己,有沒有覺得他們祖孫3人有很多相似點。
比利對諾曼的大吼大叫很不舒服,諾曼出現了轉變,說了對不起,很難得,比利則說沒關系,彼此連接更深了。
答應照看比利,諾曼明顯上心,盡量放低身段,和善耐心對待比利,彷彿對待自己女兒一樣。
爺孫倆從開始的互不信任到互相理解,二人常在一起泛舟垂釣,跳水嬉戲,還把紗門修好了。比利終於找到了久違的快樂和歡笑,諾曼也從孩子身上體會到了天倫之樂,激活了他的生命能量,找到價值感,找回了生活的意義。
切爾西度假歸來,看著諾曼和比利在這么短的時間內,相處的如此融洽,既開心但更多的是吃醋,羨慕,嫉妒,恨,有沒有?
自怨自艾的抱怨著「為什麼那老傢伙不能和我成為朋友?」
艾塞爾先肯定女兒,再婉轉的指出不當之處,尊重。
切爾西告訴母親他們在布魯塞爾結婚了
聽女兒說完婚了艾塞爾非常高興,說父親肯定會為他驕傲的,切爾西則說他不會的,他是一個自私的老東西,這觸犯了艾塞爾的底線,她賞了切爾西一記耳光,因為女兒沒有尊重和敬畏心。
切爾西痛苦地跳入了水中
『叄』 《金色池塘》——一個關於愛和和解的故事
劇情介紹
80歲的老頭諾曼和妻子埃塞爾離開城市,回來他們以前生活過的地方——金色池塘。金色池塘其實是一個很大很大漂亮的湖。
早晨,含露的睡蓮在晨風起舞,湖面里有結伴的皮鵜,水裡有肥美的鮭魚,岸邊綠蔭蒼蒼,蘆葦在微風中搖曳,傍晚,夕陽灑在湖面上,湖面像是鍍了一層金箔,微風拂過,閃閃發光燦若星河。他們在金色池塘旁邊的小木屋裡,開始新的生活。
《金色池塘》是一部上映於1982年的美國老電影,講述的是關於愛和和解的故事。劇情溫暖又感人,建議和原生家庭擰巴的小夥伴,一定要看。
一、和死亡和解
再回到然來生活過的地方,年近70的埃塞爾無比激動,像少女般充滿熱情。80歲的諾曼看到牆上自己年輕時的照片——年輕,健壯,再看看鏡子里蒼老的自己和白發蒼的禿頭,無限的落寞湧上心頭。戴上帽子遮住禿頭,是對衰老的抗爭與不服。
在一次心臟病復發之後,天天預想死亡,一直害怕死亡的諾曼,第一次近距離的接觸死亡,與死亡正面交鋒後,覺得死亡並沒有那麼可怕,當看清死亡,諾曼和死亡和解了。既然死亡不可避免,那就選擇與死亡和平相處,在死亡沒有來臨的時候,認真去愛愛自己的人,愛生活。
二、和自己童年的遺憾和解
因為愛,所以在乎。諾曼的女兒切爾西與諾曼的關系一直擰巴,這個與原生家庭積怨太深的女孩,父親的一句「小肥妞」的稱謂,把她重新帶回到不幸的童年,父親專橫,母親冷漠。切爾西總是對過去的事情耿耿於懷,在過去的三十年,都用在了與父親的較量上,即使在離家三千里外見不到父親的時候。
諾曼與切爾西的繼子比利有一段愉快相處的相處時光,情到濃時,這個年老健忘的老男人,總是情不自禁的把13歲的比利當成年幼的切爾西,這是一種深沉的愛,只不過他從未說出口。
父女倆彼此深愛,只是沒有人先邁出第一步,給對方一個愛的姿勢。
三十歲的切爾西在父親的指揮下,終於完成了小時候沒有完成的後空翻跳水,那一刻,父女間的隔閡就像湖面盪漾的水波,漸漸的消失殆盡。諾曼為切爾西戴上自己的跳水獎牌,在金色池塘的見證下,父女倆久的的擁抱在一起。
是啊,父親已經80歲了,他有心腦病,他記憶刀力不好,究竟還要要等到什麼時候才能和解?
隔閡說開了其實並沒有那麼難,只有有人先邁出第一步。就像母親開導她的那樣:不必對過去的事情耿耿於懷,我們在回憶童年的時候,總會有某些事情讓我們傷感和遺憾,別讓這些事情毀了我們一輩子,生活總是不但的繼續向前,我們得跟上。
和解從來都是雙方的。人生最大的遺憾,莫過於帶著遺憾離開;人生最大的痛苦,莫過於你恨了一輩子的那個人,當有一天想和他和解的時候,他已經走了。和解是雙方的救贖。
三、關於愛
80歲的老頭諾曼,實在不是一個好相處的人,他懟天懟地懟自己,像一頭年老的獅子,時刻提醒自己還能吼。只有埃塞爾懂他,誇他是「世界上最好的情郎,可惜只有我一個人知道。」
諾曼年老又健忘,埃塞爾一直用愛去包容他,讓他幫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帶領他參與到生活中來,並且,懂他為找到自己新的生活方式盡力而為。
愛是長久的陪伴,是一個人走慢了,走的快的那個人停下來等等,愛是生活中的潤物細無聲,不是居高臨下。平視最難得。
『肆』 有人知道一個曾經在正大劇場播放過的凱瑟琳赫本主演的電影名字嗎
經典影片《金色的池塘》,好象是赫本最後一部電影。曾經在正大劇場放過。
『伍』 2008好萊塢十大女明星
1.奧黛麗.赫本
1929年5月4日生於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父親是一位銀行家,母親是苛蘭的男爵夫人,當奧黛麗還是孩子時他們便離婚了。奧黛麗曾在倫敦的女子私立學校學習,但後來便與母親回到了荷蘭。這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爆發,納粹軍隊的佔領的日子裡,奧黛麗患上了憂鬱症和營養不良,奧黛麗那瘦削的身材便來源於此。 戰後,奧黛麗到英國學習了芭蕾,並成為一名模特。此後她又成為一名演員,並來到百老匯演出。她在舞台劇上小有成就,於是好萊塢的製片人邀請她拍電影,她的第一部電影就是著名的《羅馬假日》。在這部經典的電影里,奧黛麗扮演了美麗頑皮的安妮公主,這位在國事活動中開小差的公主,迷倒了世界各地的影迷,她在影片中俏麗的短發,風麾世界。她的表演如此出色,與她合作的大明星格里高利.派克在影片未公映前就預見到了她一定會成功。果然奧黛麗第一次拍片就拿了奧斯卡金像獎。從此奧黛麗成了五六十年代最走紅的大明星。她主演的喜劇片輕松幽默,她的銀幕形象美麗動人,深受觀眾喜愛。《蒂凡尼的早餐》、《窈窕淑女》、《龍鳳配》(莎布琳娜)等都是電影史上經久不衰的著名影片。
晚年的奧黛麗積極參加人道主義活動,她曾是聯合國派往非洲慰問災民的親善大使。
1989年她拍攝了她的最後一部電影史蒂芬.斯皮爾伯格的《直到永遠》,在片中她是下到凡間點化凡人的天使。
1993年一直受癌症折磨的奧黛麗離開了人間,這位被認為是女人與孩子的混合體的美麗女性始終是人們心中完美的明星,她的31部影片幾乎都是經典之作,部部令人難忘。
代表作品:
《羅馬假日》、《姬姬》、《莎賓娜》、《翁第娜》、《戰爭與和平》、《甜姐兒》、《午戀》、《綠廈》、《修女傳》、《帝凡尼的早餐》、《謎中謎》、《窈窕淑女》、《直到永遠》、《恩怨情天》、《孩子們的時刻》、《憤怒的巴黎》、《如何偷到一百萬》、《二人同路》和《羅賓漢和瑪麗安》
2.凱瑟琳·赫本
1909年11月 8日,凱瑟琳·赫本誕生於美國康涅狄格州。自1932年從影至80年代,這位才華卓越的女演員縱橫影壇達半個世紀之久,出演過40餘部影片,12次獲奧斯卡獎提名,並四度摘取「最佳女演員」的桂冠(1933:《牽牛花》;1967:《猜猜誰來赴晚宴》; 1968:《冬獅》; 1981:《金色池塘》)。這超越好萊塢所有男女演員的殊榮使她被譽為「高貴、不朽的電影女神」;她的成就、她的獨立人格,以及她同斯賓塞·屈賽那纏綿26年的戀情,也使她成了極具傳奇色彩的人物。
凱·赫本出身於舞台,也有過被評得一無是處的舞台作品;她出演過許多高票房的影片,但也一度被影迷唾棄——他們甚至公開反對她出任《亂世佳人》中郝思嘉一角—…功成名就後的凱·赫本雖備受推崇,但事實上她從未與世俗好萊塢的虛榮、浮華隨波逐流。無論扮演富有、傲慢的美國少女,男子裝束的女人,離了婚的妻子,性格乖戾的老處女,抑或風燭殘年的老嫗,…… 她的銀幕形象總是強烈自信,敢講真話的率直女性。著名導演喬治·顧柯說:「她的表演無疑是奇特的:影片開始時觀眾往往對她懷有敵意;影片放映到一半,觀眾便轉而對她抱有同情和好感;而到影片結尾,他們就會為她而喝采歡呼……」
代表作品:1933:《牽牛花》;1967:《猜猜誰來赴晚宴》; 1968:《冬獅》; 1981:《金色池塘》等
3.伊麗莎白·泰勒
好萊塢著名女星伊麗莎白·泰勒活躍於世界影壇四十多年,拍攝了五十餘部影片。她十歲走上銀幕,《每分鍾生一個》和《靈犬萊西》,使她成為著名童星。之後,拍攝了《岳父大人》、《朱門巧婦》、《夏日痴魂》、《埃及艷後》、《一代情侶》、《春風無限恨》、《馴悍記》、《孽海游成》、《海濤春曉》、《小夜曲》、《破鏡》等,並以《巴特菲爾德第八》和《誰害怕弗吉尼亞·沃爾夫》兩次榮獲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 她和葯品,酒精的斗爭以及她的數次婚姻都已經有很詳細的報道,我在這里就不在敘述她的個人生活,而只說一說她的演藝事業。盡管她的一生充滿痛苦,但對於她的朋友和影迷來說,她仍然是一個令人驚嘆的人,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她自己就捐助了數百萬美圓來支持和艾滋病斗爭的事業。 她曾經兩度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第三次是因與艾滋病做斗爭的人道主義貢獻獲得奧斯卡獎。1993年,她獲得美國電影協會終身成就獎。她在世界各地獲得的其他獎項甚至數不勝數。
代表作品:
《Giant》,《Raintree County》,《A Place In The Sun 》,《小婦人》,《Cat On A HotTin Roof》,《狂想曲》,《Sweet Bird OfYouth》,《Who\'s Afraid Of VirginiaWoolf?》,《Elephant Walk》等。
4.葛麗泰.洛維薩.格斯塔夫森
1909 年,葛麗泰.洛維薩.格斯塔夫森,也就是後來的嘉寶,出生於瑞典斯德哥爾摩市一個貧困的工人家庭。幼年進修的嘉寶充滿幻想,酷愛戲劇。14歲時,父親去世後,她先進入一家理發店當學徒,後來在一家百貨公司當售貨員。在試銷女帽的季節,嘉寶得到了一次當模特兒的機會。接著,公司投拍一部電影,她在影片中扮演了一個小角色——嘉寶的銀幕生涯從此開始了。
一次偶然的機會,嘉寶在大街上被當時的瑞典一位著名喜劇片導演看中,於是毅然辭去工作,開始在影片《流浪漢彼得》中扮演角色。1923年初,她又在另一名導演斯蒂勒的影片《古斯塔柏林傳奇》中擔任女主角,就在這個時候,她將原來的名字改為「嘉寶」。影片上映後,在瑞典、德國都受到了歡迎。
好萊塢米高梅公司的著名製片人梅耶,通過這部影片與嘉寶和當時正愛著嘉寶的該片導演斯蒂勒簽約。1925年6月,嘉寶到達美國。雖然一開始,公司對他們很冷淡,但5周之後,嘉寶在試鏡時的傑出表現終於征服了米高梅。
代表作品:
1941 - Two-Faced Woman - 雙面女人1939 - Ninotchka - 尼諾奇卡1937 - Camille - 卡米爾1935 - Anna Karenina - 安娜卡列尼娜1934 - Painted Veil, The - 茶花女1933 - Queen Christina - 瑞典女王1932 - Grand Hotel - 大飯店1930 - Romance - 羅曼史1930 - Anna Christie - 安娜克里斯蒂1926 - Flesh and the Devil - 肉體與魔鬼1926 - Torrent, The - 激流1924 - Gosta Berlings saga - 古斯塔柏林傳奇(成名作)1922 - Luffarpetter - 流浪漢彼得1921 - Konsum Stockholm Promo1921 - Lyckoriddare1920 - Herr och fru Stockholm 等
5.英格麗褒曼
英格麗褒曼 1915年8月29日出生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二歲喪母,十二歲亡父,孤寂的童年造就了她對表演的濃厚興趣,常常一個人沉浸在假想的世界中。十四歲時就在日記中記錄下了她的夢想:有朝一日能站在家鄉的舞台上,觀眾們朝自己熱烈地鼓掌。高中畢業考入瑞典皇家戲劇學院,在校其間便開始了她的表演生涯。 1936年在瑞典主演的《插曲》引起好萊塢著名製片人大衛賽爾茲尼克的注意,邀請她到好萊塢拍了同名電影的美國版,引起轟動。於是塞爾茲尼克和她簽訂了七年的合同。
英格麗褒曼來到好萊塢以後,很快成為當時知名度甚高的明星。她的美清新典雅,很長一段時間她都以本色出現在影片中。她的表演自然純朴,在她表演的角色中,你不可能找到褒曼本人的影子,那種真實性吸引你去一遍遍地欣賞她的作品。在好萊塢其間,英格麗褒曼拍了眾多膾炙人口的影片,包括《卡薩布蘭卡》、《美人計》、《煤氣燈下》、《聖女貞德》等。這些影片如今已成為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
代表作品:
- 1978 - Autumn Sonata - 秋天奏鳴曲- 1976 - Matter of Time, A - 花開花落- 1974 - 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 東方快車謀殺案- 1970 - Walk in the Spring Rain - 春雨中行- 1969 - Cactus Flower - 仙人掌花- 1967 - Stimulantia - 刺激- 1965 - Love Goddesses, The -- 1965 - Yellow Rolls-Royce, The - 黃色香車- 1964 - Visit, The - 貴婦怨- 1961 - Goodbye Again - 何日君再來- 1958 - Inn of the Sixth Happiness, The - 六福客棧 等
6.格蕾絲·凱莉
這位50年代在好萊塢風華絕代的女人,她與奧黛麗·赫本一起在50年代為我們呈現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優雅與高貴,令人難以忘懷。她曾經與多位好萊塢當紅男影星合作拍片,並多次傳出戀情,成為眾多男士心目中的「夢中情人」,而她所主演的電影《電話謀殺案》、《捉賊記》、《後窗》等均取得非常優異的成績,更憑借《鄉下姑娘》成為奧斯卡影後,成為好萊塢女星中的新公主。但銀幕下,格蕾絲卻上演了一出不是童話的童話,成為一位真正的王妃,並深受摩納哥人民的愛戴。
其實說起來,格蕾絲·凱莉並不是那種讓最喜愛的演員,但自從在看到她的照片後,就一直記憶於格蕾絲那攝人心魄的美貌,在我眼中,天生麗質、傾國傾城的格蕾絲,不是好萊塢歷史上最耀眼的一位明星,但論五官、氣質確實是非常地出類拔粹,即使是長於好萊塢的黃金年代,與那些美麗的女演員相比,格蕾絲·凱莉展示了一種與眾不同的風度。僅僅是為了展現這種美。
代表作品:
《電話謀殺案》、《捉賊記》、《後窗》、《鄉下姑娘》等
7.瑪琳·黛德麗
瑪琳·黛德麗19O1年生於柏林一個貴族軍官家庭,原名瑪麗亞·瑪格達琳娜·馮·羅施。她青少年時期即醉心於表演事業,但作為貴族軍官家的女兒,這類「有辱門風」的事情,當然不為家庭所許可,於是她便毅然放棄了貴族的姓氏,改為瑪琳·黛德麗,投身於表演藝術生涯。 她先在雜耍劇團擔任芭蕾舞演員,後又進入萊哈特戲劇學校學習,並參加舞台戲劇演出。1922年進入電影界,拍攝有《愛情悲劇》、《沒有歡樂的街》、《電氣咖啡館》、《潘朵拉的盒子等》。
193O年,她與德國影壇表情聖手埃米爾·強寧斯合作主演的《藍天使》獲得極大成功,她也一舉成名,為派拉蒙公司羅致前往美國。在美國她拍攝了《摩洛哥》、《金發維納斯》、《放盪的女皇》、《碧血煙花》等片,成為全世矚目的影壇巨星。
希特勒接管德國政權之後,為了誘使瑪琳回國,不惜以聳人聽聞的名利地位來打動她,但她卻堅決地拒絕了,並為了表示反法西斯的決心,於1939年毅然加入美國國級。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她一心致力於服務性的勞軍演出,不停地飛赴世界各地盟軍駐地為戰士表演,深受歡迎。意想不到的是,她這種個人獨角戲的表演形式,後來竟成為一種流行的演出形式,迄今不衰。戰後,她一直以從事她所創造的個人演出為主,偶爾也拍攝一些影片,重要的有《馬丁·羅馬格納克》、《外交事件》、《聲名狼籍的牧場》、《被告的女證人》等。直到1978年,還偶爾能在銀幕上看到她的形影。
瑪琳·黛德麗是世界影壇上可與葛麗泰·嘉寶、凱瑟琳·赫本比美的人物。
代表作品:
《愛情悲劇》,《沒有歡樂的街》,《電氣咖啡館》,《潘朵拉的盒子等》等
8.瑪麗蓮·夢露
夢露是50年代好萊塢最賣座的性感女星,她親切迷人的笑容,渾然天成的美貌,自我毀滅的悲劇命運,引發了人們對她長久的懷念,從她死後至今,每年紀念她的活動都花樣翻新。夢露出生於美國洛衫磯。童年時父母離異,生活困苦。從影前做過女工和攝影模特。
1947年以《危險的年代》一片首登銀幕。接著又在影片《彗星美女》(1950年)、《柏油叢林》(1950年)中飾演配角。
夢露走紅後主演的大多是喜劇片,扮演的也多是同一類型的人物:富於性感而頭腦簡單的金發美女,如《紳士們喜歡金發女郎》(1953年)、《怎樣嫁個百萬富翁》(1954年)、《七年之癢》(1955年)、《有人愛熱鬧》(1959年)等影片,她成為那個時代最著名的女演員之一。同時,她也主演過其他類型、題材嚴肅的影片,象傳奇片《尼加拉》(1953年),西部片《大河奔流》(1954年)以及《公共汽車站》(1956年)、《王子和舞女》(1957 年)、《熱情似火》(1959年)等,在這些影片中夢露出色地詮釋了許多性格復雜的人物形象。
她的最後一部影片是《不合時宜的人們》(1960年)。1962年夢露在自己的寓所自殺,她的死因至今仍時時成為社會輿論的熱點話題。
代表作品:
《慧星美人》(1950)《青春常駐》(1951)《紳士愛金發女郎》(1953)《如何嫁給一個百萬富翁》《七年之癢》(1954年)《王子與舞女》(1957年)
9.麗塔.海華斯
麗塔.海華斯生於1918年10月17日生於美國紐約,父親是一位跳班牙裔拉丁裔演員。12歲就隨父親登台演出,1935年開始銀幕生涯,她演出的影片中較為著名的有《吉爾達》、《碧血黃沙》、《天使之翼》、《封面女郎》等,其中以1946年《吉爾達》最令她聞名,這是她事業的上的顛峰,她的美麗性感形象從此深入人心。1980年麗塔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在經受長達七年的疾病折磨後,1987年5月14日離開了人世。她的一生曾有過五次失敗的婚姻,其中有當時著名的中東巨富阿里.漢、演員維克多.馬瑟、製片人詹姆斯.希爾。但是她最著名的還是與奧遜.威爾斯---這個美國影壇天才長達五年的婚姻。。
1941年夏,確切地說是8月11日這一天,新的一期《生活》雜志與讀者見面了,其中的一張玉照使美國人得以一睹麗塔·海華斯的芳顏。只見她跪在床上,性感的身材裹在一條鑲著花邊的長裙里,激昂熱烈的一頭紅發被稍稍束起……一時間,這張旨在展現海華斯之美的照片於艱苦的戰爭年代裡隔山跨海貼在了上百萬美國大兵的牆上。還要等十年,直到瑪麗蓮·夢露出現,才又掀起了一次新的沖擊波。然而,誰也不曾料到,如此美麗動人的麗塔·海華斯卻無意成為性感偶像,她甚至對自己毫無信心。直到這時,在她的生活里有的只是一連串的悲劇。
代表作品:《盪女姬黛》等
10.費雯麗
費雯麗1913 年11月5日出生於印度大吉嶺海峽附近的一個偏僻地方,費雯麗在印度這個美麗的國家度過了她生命中最初的六年,這時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在進行中,父母想要返回祖國英國,但因為戰火阻隔,還是呆在印度。但是母親想要她接受正規的教會教育,於是在戰爭結束後把費雯麗送回了英國,費雯麗成為了當時學校里年紀最小的學生。後來母親又把她送到了位於倫敦西區的一所戲劇學校里,在那裡費雯麗就立志做一名女演員。畢業後費雯麗遇見了赫伯特雷並且嫁給了他。1935年,費雯麗在影片《村莊地主》中扮演了羅斯溫娜伯麗斯,這是費雯麗首次出演電影。同年費雯麗出演了三部影片:《情況好轉》、《仰面大笑》和《君子協定》。 1938年,費雯麗去美國看望她的丈夫勞倫斯奧利弗,那時勞倫斯正在拍攝影片《呼嘯山莊》。在那裡,費雯麗幸運地遇見了塞爾茲尼克兄弟,兄弟倆兒正好在為影片《飄》布置焚毀的亞特蘭大市的拍攝現場。而片中斯卡利特哈拉的角色還沒有確定演員,費雯麗被邀請去試鏡。當時有好幾位大牌演員都是這個角色的候選人,像諾瑪西拉、凱瑟琳赫本和鮑萊特喬達德,而且事實上輿論都認為喬達德夫人是這個角色的最佳人選。盡管如此,四天後費雯麗被通知她獲得了自己夢想的角色,其餘者則被淘汰。影片《飄》後來成為了電影史上最值得紀念的一部電影,也獲得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獎,費雯麗也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她領獎時的名字是勞倫斯夫人的名字。1940年,費雯麗出演了兩部影片:《魂斷藍橋》和《21天》,但反響不大;同年費雯麗和勞倫斯奧利弗結婚,1941年兩人合演了影片《哈密爾頓的女人》。1944年在拍攝影片《凱撒和克雷歐帕特拉》時,費雯麗懷孕了,她兩次都流產,同時患上了肺結核病,情緒時而狂躁時而壓抑。盡管如此,影迷們卻依然鍾情於她。1951年費雯麗在影片《慾望號街車》為自己贏得了第二個奧斯卡金像獎,這之後直到1955年她才主演了影片《深藍色的海洋》,又事隔多年,1961年費雯麗主演了影片《羅馬之春》。
費雯麗最後一次出現在銀幕上是影片《愚人船》,不過她在片中只不過扮演了一個小角色。1967年7月7日費雯麗因突發肺結核去世,享年53歲。
代表作品:
『陸』 請推薦適合70歲出頭獨居大城市老頭觀賞的好片子,盼附說明!謝謝
英文的《中央車站》感人……
其實之前我奶奶說過……
我們老人看電影…… 情節要不就是哭戲多點的……
要不就是哼哼哈哈熱鬧點的……要不就是稀奇點的……
情節多點的哭戲多點的……你選擇瓊瑤……雖然不是電影……
哼哼哈哈熱鬧點的…… 趙本山的《落葉歸根》潘長江的《別拿豆包不當干糧》地道戰……紅星閃閃……70歲了對以前的記憶很深刻…… 看紀錄片也不錯…… 比如法國一個導演導的《中國》。 或者改革開放的有些東西…… 要不就是紀錄片《鳥的遷徙》《帝企鵝日記》我發現老人家特別喜歡看一些動物…… 或者魔術…… 大衛的不錯…… 老人一邊看一邊猜…… 或者雜技…… 看著驚險…… 要不相聲…… 你直接趙麗蓉趙本山馮鞏潘長江鞏漢林的下一套來…… 熱鬧。比看電影好看……或者卓別林的默劇? 你家老人喜歡越劇?京劇?崑曲? 隨便找些段落給他過過癮…… 其實不一定有要看電影…… 老人一般看了前面忘記後面…… 不如來點熱鬧喜慶的…… 呵呵 。
『柒』 30年前《金色池塘》,平凡的家庭電影,對親情的詮釋卻超凡嗎
這是30年前的一部家庭電影,《金色池塘》男女主人公的表演傳神到位,對親情的深入思考讓人動容。色彩唯美,算得上是一部溫馨感人的電影佳作。影片中老年人的愛情生活也是這般有趣甜美,父女之間的關系似乎是全世界共有的難題,男性天生不善表達與言辭,但是愛意全都在動作里,且往往在不經意間就表露心意。傳統的表演與扎實的劇本以及認真的拍攝打動人心,真切的情感很自然的躍然熒屏,或許在那個精打細磨注重質量的年代,有太多美好的電影令人感懷。
《金色池塘》可以看作是溫馨感人而不失幽默的親情小品,伴隨著唯美精緻的景色風光,悠揚動人的音樂緩緩道來,隔閡芥蒂在風光迤邐的金色池塘化解,溫暖點滴細水長流,白發依偎的情景令人動容,很羨慕這樣的真情!湖水山色間,旖旎的風景里,人間最美的人情在一家人之間流轉...如同溫暖的湖水,就這樣在夕陽的金光下,成為了經典的永恆。自然孕育出的溫馨;我們的倔強;藍天下,日暮前,金色池塘,交映中,代替淚水的是歡笑;就像凱瑟琳與斯賓塞的愛情。
攜手相看夕陽最美,年老時那份平靜與淡然,彼此依偎的溫馨與安穩,在金色的池塘邊,靜看鴛鴦戲水,昨日與未來都了無掛礙!溫馨輕松的家庭電影,有趣的老兩口,優美的金色池塘,在緩緩進行的故事中將親情講述得自然又真切,亨利方達和凱瑟琳赫本的演技都很贊,也難怪雙方都獲獎。
最難能可貴的地方就是亨利·方達在垂暮之年演了這個角色,人物面對衰老和死亡的狀態正和演員是同步的,片中那種老年人的無奈、恐懼、不甘都淋漓盡致的被本色展現。杠精老頭亨利·方達與親女兒上陣的簡·方達在片中飾演一對有隔閡的父女,活潑向上的老太太凱瑟琳·赫本作為調和劑,人物關系設計簡單而有效。這種戲里戲外的互動讓電影傳達的親情、老年人的愛情特別真摯,結尾令人感動。
『捌』 簡 芳達是誰
她以「女士簡」,「河內簡」和「公民簡」而聞名,所有這些稱呼基本上對每個人 都會激起褒義的和貶義的聯想。許多男人憎恨她是政治行動主義分子,而大多數婦女崇 拜她,因為她有足夠的力量支撐自己的信仰,無論現有成規勢力多大,她都絕不退縮。 不管你如何感覺,這個人是變化自如的天才,她革新了像帶製作業,以健美影響著世界, 樹立了讓女演員模仿的新形象,領導著她熱衷的社會的積極行動主義。 簡·芳達是一個謎,她以革新和叛逆態度來達到自己的目標,她在眾多領域取得了 成就,而她在這些領域所獲成就之大,是其他人想都不敢想的。她以不可比擬的典型創 業者的風格,不理會行家意見,毫不動搖地聽從她的心聲去追逐自己的夢。芳達從不讓 所謂的行家干擾她對真理的感受,她大肆利用宣傳工具來邁向頂峰。盡管如此,她保持 著動態個性,隨時願意隨機應變。 性象徵,野性人,卻成為女權主義運動擁護者。 1962年的軍隊新兵小姐,1971年建立利用軍隊的組織,獲得「河內簡」的綽號。 大麻吸毒癮君子,以葯充食的厭食症者,而成為健康和健美行業巨頭。 化妝美容手術的嚴厲批評者,卻做了割眼皮、隆胸手術。 激進的反資本主義者,卻成為資產近1億美元的一流資本家。 社會主義事業新左派倡議者。資助激進的前夫湯姆·海頓,以便和保守分子泰德· 特納結婚。 簡·芳達只是屬於她自己的女性,她從不向任何群體和組織嗑頭拜伏。她有種誓不 妥協的精神,她堅強的意志廣泛博得了婦女的尊敬,她當之無愧地獲得美國最受歡迎的 婦女(1985),她在蓋洛普幾次調查中一直名列最受歡迎婦女的前茅,1984年僅排在特 蕾莎嬤嬤、瑪格麗特·撒切爾和南希·里根之後。她廣受歡迎,主要是因為她多才多藝, 並具備不斷反對常規的膽魄。芳達實現了大多數婦女只在夢中想到的事情,而且別具風 采和品味。她憑籍自身的內在力量取得成功,成為世界各地大多數依賴順從型主婦們的 模範。她從不讓權勢者控制她,這是以讓那些受男人上司操縱的人好奇而興奮。 奇到1976年,簡感到由於水門事件,社會氣候已大大改變,她回到製片廠拍攝電影 《與迪克和簡一起玩》,她主演喬治·西格爾,後又拍攝《朱麗亞》(1977)。她卷土 重返好萊塢,於1977年建立自己的製片公司,她頭兩部片子大獲成功,即《回家》 (1978)和《中國綜合症》(1979),與麗莉·湯姆林和多麗·珀頓合演的《九點到五 點》(1980)贏得極高的票房收入。她製作的影片《金色池塘》(1981)同樣極其成功, 她稱這是她的「最豐厚的職業經歷」,他父親在臨去世前出演了書中角色,亨利在他眾 多影幕形象中首次,也是唯—一次獲奧斯卡獎,4個月後便去世,這是芳達第二部突破1 億美元的影片。有意思的是,拍片的直接動機是為他父親退出電影界留念。 向健美進軍 在越南之戰結束後,芳達踏入嶄新的領域——健康和健美業,這是轉向實業界、也 是她過去生活的180度大轉變。然而,她胸有成竹,因為她總是傾注於保持自己體態健 美,決定寫這方面的專著,開設一系列製片廠,製造音像帶,盡管這種向商界的挺進看 似怪誕,與她一向的反經商立場大相徑庭,但從她創造和革新本能的需要概念來看,還 是能夠理解的。這豈止是一條道路,而是她極其擅長的一個領域,這簡直可以算個神話, 她是在40歲時進入商界的。像她這樣一位注重儀表和體態的女性,潛意識決定要讓全世 界都明白,健美不一定與年齡有關。這一微妙之處便是她一舉成功的奧秘所在。 芳達於1979年在貝弗利山建立第一個體鍛工作室,並在西海岸其他城市建立了四個 俱樂部,她在有些場所傳授體育鍛煉,1981年寫成圖片書《芳達體育鍛煉》,截止1986 年售出200萬冊,第一年在西蒙和舒斯特公司出版時,賺取驚人的2000萬美元。芳達還 寫了許多書,但她巨大的商業成功來源於現在聞名的健美像帶的銷售。芳達通過家庭指 導帶來傳播健美知識,從而革命了像帶業。在芳達的健美像帶之前,錄像帶一般僅供出 租,從沒有被認為可以銷售謀利。當問及她何以能以健美創業商獲得成功時,她說: 「對於經商,我了解得並不多,這個念頭像閃電一樣呈現,我的許多主意都是這樣形成 的(她是直覺者),我真正了解的唯一的事情是變得健康和健美,我知道我在這方面絕 對使人信任,所以決定憑此經商」。她的可信性在於她年過40依然體態健美、精力旺盛, 在她50歲時,她有三盤鍛煉帶列入《廣告》雜志前20位。芳達繼續證實自己健美業的知 識:「我像其他許多婦女一樣,能為別人提供她們和我自己想要的東西。因為,25年來, 我堅持舞蹈訓練課,我看到有那麼多婦女和我一樣,她們進行嚴格的訓練,並不是想成 為專業舞蹈演員,而是想改變體型」。 在踏入健美業的頭兩年,芳達賺取2000萬美元。強調持之以恆的刻苦訓練,使《體 育鍛煉》一書在第一年銷售1800萬冊。她深信湯姆·海頓能進入白宮,將體鍛業經營所 得的所有利潤支持他進行民主主義的競選活動。這是送給自己樂意的一份禮物,她總是 這樣情感上和經濟上奉獻自己內在深信的東西,不管這對她代價有多大。到80年代末, 芳達像帶和健美業開始每年凈獲3500萬美元。在簡和湯姆1989年分手時,她另外給他 1000萬美元,與她在80年代捐獻給他事業的數目相比,實在不足道。芳達在離婚時還有 6000萬美元,但認為自己是合算的,1000萬美元是她慷慨的表現。 氣質:直覺—思維者 芳達是個完美主義者,無論是演戲、愛情、革命行動和創業,她都專注於成為最佳 者。她智商132,算得上聰明,但並不突出。芳達只不過是個獨立而自我充實豐富的女 性,從不怕踏入無人問津之地。她是個有叛逆精神的反偶像崇拜者,從不怕與眾不同, 而更喜歡向矛盾挑戰。然而,正是這種革新精神使她獨特而獲得成功。芳達總是迷戀強 壯的男人,這是潛意識地想獲得從未曾從她那強壯而冷漠的父親那兒得到的愛,她發現 在她與別人關系中,往往她更強壯,而不是他們。她說:「如果你是個強健、著名的女 人,找到一個不被嚇倒的男人很不容易」,她已找到了聲名顯赫而富有權勢的泰德·特 納。 在邁爾斯—布里格斯個性表上,簡·芳達是個外向—直覺型—思維—判斷者,她具 有典型的普羅米修斯精神,能看到生活中的大場景和可能性,以理智、定構的方式對待 事物。她的能量來源於外部世界的人和事,難怪她常常熱心於社會問題。在展現新計劃 時,芳達往往表現出格,她具有極大的專注和集中力量,本能性地追求完美,也就是說, 她的創造力來源於內在的能量深井,一旦她致力於一個概念,其能源沒有窮盡。她是個 創造幻想家,最嚴格地符合著韋伯斯特字典的定義;具有:「將新概念變為現實的巨大 能力」。 在她達到頂峰的征途中,芳達有許多人物偶像,第一位是她的父親。亨利·芳達是 家中的核心,她總是對他每句話都言聽計從。芳達說:「我敬畏我的父親」。凱瑟琳· 赫本是她早年的女性榜樣,在少年時代,她被繼母,亨利的第三任妻子,蘇珊·布蘭查 德深深吸引。在大學剛出來的那段時間,李·斯特勞斯伯格成為她老師和情人,接著是 安德里斯·伏特西尼斯,與後者維持了3年關系。芳達的三個丈夫都是她的老師和想像 的父親人物:維迪姆是她性的老師,海頓是她的意識思想老師,特納是她的權力老師。 芳達現在在年過半百時,決定模仿凱瑟琳·赫本,她告訴《時髦》雜志的吉尼絲·凱普 蘭說:「我年紀大時,赫本是個很重要的模範」。 家庭和事業 表面看來芳達兩者兼有——家庭和事業,然而,她處理家庭、事業和社會活動的努 力充滿著犧牲。首先是她的女兒維莎,在她投身於社會政治事業的激烈運動時,把女兒 留給了維迪姆,其次是她的婚姻,在她致力於遍及美國的社會良知運動之行時,她與維 迪姆離婚。芳達得到了許多有哺育本能和事業取向壓力的女性同樣程度的成功,但增添 了政治活動和創業利益,使自己的生活更復雜。 越南戰爭成為芳達個人生活中一個主要障礙,在第一次懷孕時,她積極投身於反戰 的政治活動,這種分心一直持續到她與湯姆·海頓結婚初期,她生了個男孩,取名與愛 爾蘭反叛者特洛埃·奧得諾凡·夏略蒂一樣。在她與湯姆·海頓一起從事社會主義事業 奮斗時,她將兩個孩子交給別人照料和送入寄宿學校。拍電影也是件分心的事,但像國 際旅行和與制度作戰那麼嚴重。 在孩子進入青春期前,她又踏上了健美俱樂部創業者、健美作家和體鍛像帶監制者 的新事業;令人驚訝的是,她同時開始建立電影製片公司IPC,來拍自己的電影。芳達 多方面的活動才能讓她陷於困境,換言之,她拍片、製作電影、為丈夫競選加利福尼亞 議員作宣傳、建立健美帝國,而同時試圖充當母親和妻子角色。這種方案有時要有付出, 芳達的情況是,她不能像許多不工作的母親那樣,能與孩子實質性地多相處一會。令人 吃驚的是,她有時間將任何事都排人緊張的日程表中,她當然要付出代價:對婚姻和家 庭沉重的壓力。在孩子到上學年齡時,她在1989年與湯姆·海頓離婚。 芳達在叛逆流行之前便是個叛逆者,她在1961年告訴專欄作家海達·赫曾,婚姻是 「過時的東西」,並說:「我認為婚姻將過時,成為陳舊之物,我不認為讓兩個人發誓 永遠在一起度守餘生是符合天性的事」。在巴黎與羅傑·維迪姆進入各種生活方式關系 時,她便是貫徹這一哲學,只有在她懷孕時,她的判斷才不致於那麼出格。當她聽到社 會行動主義呼喚時,便於1970年離開維達姆。1971年遇到海頓,他是芝加哥七名人之一, 民主社會學生組織創建者之一,1972年7月4日,他們生下了男孩特洛埃·奧德諾凡·夏 略蒂,取這名字是為了紀念愛爾蘭英雄。特洛埃上高中時,他倆離婚,簡向他保證,在 他畢業前絕不結婚。她履行了諾言,直到特洛埃畢業慶典以後,才答應與特納廣播公司 的老闆泰德·特納結婚,這表明她始終對於自己不夠疼愛的母親角色有種負疚心理。 在海頓後,芳達與一位年輕的義大利演員保持了一段關系,然後受到特納的追求。 這是怪異而有趣的一對,有類似的家庭歷史,有截然相反的世界觀、哲學觀,他們的政 治修養和哲學思想差異如此之大,他們能生活在一起進行有意義的交談,簡直可以說是 個奇跡,他倆共同的優勢是具有相同的氣質、強烈的社會良知和創業天才。 芳達在1991年54歲生日時,與比她年輕而更有權勢的泰德·特納結婚,她立即退出 電影事業,說:「泰德·特納不是那種你能棄之不顧、干自己事情的男人,他需要你一 直在那兒」。 O(∩_∩)O哈!希望可以幫到你
『玖』 《電影金色池塘》講的是什麼
簡單說就是講一位倔強的老先生與女兒外孫女婿和妻子間的事情
很不錯的電影,亨利方達與女兒聯袂主演
『拾』 求一部電影, 老人和孫子 在湖泊釣魚, 背景年代是 和平年代,歐美的電影, 劇情很感人,發人深思。
是《金色池塘》
影片以舒緩的方式探討了老年人當面對死亡和衰老時的心理危機。展現了人生的真意和真情。濃濃的親情,淡淡的愁緒,絲絲的哀怨,再加上唯美精緻的畫面,沁人心脾的動聽音樂,導演始終牢牢的抓住觀眾的視線和情緒,漸漸透入心間給觀眾帶來無盡的思考和回味。影片情節的展開始終是在優美如畫的金色池塘美景漸漸呈現,美麗的池塘在不同的場景中展現出不同的顏色和姿態,折射出不同的人生況味和人生感悟。淺綠的水草,幽藍的天空,浮游在碧波上的潛鳥,兩位白發老人依偎著泛舟水上,此情此景為我們展開了一幅生動的人生畫卷。這不正是我們嚮往的美麗人生嗎?可在漸漸衰老的諾曼的心中卻充滿了對疾病和死亡的恐慌,充滿了對人生將要走到盡頭的失落和無助。老牌戲骨亨利·方達用他那以趨化境的精湛演技將這位老頑固演繹得入木三分而不露痕跡。而凱瑟琳·赫本則用她獨有的略帶誇張的表演將一位對生命充滿了熱愛,對自己家人充滿了熱情和熱力的老太太表現得讓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