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狼圖騰主要人物及性格
主人公陳陣,是個被下放的知青,他是大學生,有文化有思想,他不滿社會的現狀,但他又是典型的書生,性格軟弱,不滿只會放在心裡,而不敢表現出來,更不要說反抗了.到了草原上,蒙古人的強悍個性使他震驚,他個人真是被「輸血」了,正因為他缺少這種強悍,所以對蒙古人、蒙古人的圖騰狼,他產生了羨慕、崇拜、嚮往的心理.狼不會買「上面」派下來的造反頭子們的賬,一次次地把他最厭惡的包順貴氣得七竅生煙,在那個萬馬齊喑的年代裡,狼是他心中不屈靈魂的象徵,所以他瘋狂地迷上了狼.如果他生活在當代,是去草原的悠閑的旅遊者,他是不會產生這種心理的.
包順貴處於他對立面,愚昧的小農心理+蠻橫的所謂無產階級的優越感.他恨狼,因為狼阻礙了他的變草原為農田的計劃,狼一次次讓他的面子掃地,甚至威脅到他的地位.他聽不進科學的意見,認為狼是「人民」的敵人,應該全部消滅,草原牧民對狼的感情,他認定是迷信.他正是那個瘋狂時代的代表,顛覆了的世界裡,他的出現是必然的.
楊克VS老王頭:次主人公楊克,背景與陳陣相似,而且被「輸血」輸得比陳陣更徹底,從里到外.與陳陣相比,他對「美」表現出更多的追求,最愛棲息在草原上的天鵝.草原牧民敬畏天,對能飛上騰格里的生物,蒙古人是不會傷害的,雖然出發點不一樣,這種觀念最終卻與楊克合拍.天鵝在楊克心裡,是美麗、高貴、優雅、純潔的象徵,是陰霾下的一絲亮光,如同狼對於陳陣的意義,天鵝是楊克心靈的寄託.
以老王頭為代表的農民打破了這一切,他們不是蒙古人,沒有對飛禽的敬畏,也不像有文化的楊克,能夠欣賞天鵝的美,生存是他們的第一要務,天鵝在他們看來與雞鴨沒什麼不同.他們愚昧無知,但這又怎能苛責他們?天鵝所象徵的美是那個時代所容不下的.
書的尾聲里,時間已過去幾十年.畢利格老人死了,蒙古狼走了,天鵝走了,草原成了滿是沙塵的荒地.狼洞仍在,陳陣心愛的小狼卻早已升上騰格里,總有一天,狼洞也終會被沙塵填滿.時光荏苒,物非人非,沒有什麼比時間和命運更能讓人產生共鳴,在整本書的鋪墊後,看到這里,足以讓人愴然淚下.
B. 《狼圖騰》一書中的陳陣和楊克確有其人
陳陣:男,1930年10月出生,貴州遵義人。共產黨員。主任記者。1949年參加16軍,並參與抗美援朝。1956年至1976年,一直在部隊任攝影記者。是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新聞攝影學會會員。在部隊時,每年都有一、二百幅照片被全國許多報刊選用,多次被《解放軍報》社評為優秀通訊員,並立三等功一次。1976年轉業到《貴州畫報》。曾任中國攝影家協會貴州分會理事、中國新聞攝影學會貴州分會常務理事。
楊克:楊克楊克,男,1957年生,廣西人,著名詩人。現任廣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國家一級作家,編審。中國「第三代實力派詩人」,「民間寫作」代表性詩人之一。在《人民文學》《詩刊》《中國作家》《世界文學》《上海文學》《花城》《當代》《大家》《青年文學》《天涯》《作家》《山花》等大陸有影響的報刊發表了大量詩歌、評論、散文及小說作品,還在《他們》《非非》《一行》等民刊以及海外報刊和網路發表作品。
C. 大家看過《狼圖騰》嗎你認為陳陣這個人如何
人都不是完美的,陳陣也一個普通人,也有自己的優缺點,人物塑造的不錯,貼近生活.
D. 狼圖騰中陳陣的人物形象
陳陣的人物形象:
一個年輕的北京知青,響應國家號召前往內蒙草原插隊。作為一個漢人,他從小就被教育不喜歡狼,對狼恐懼、仇恨,到達內蒙後他開始迷上了狼、狼圖騰的精神。
《狼圖騰》,是2004年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姜戎。主要講述了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一位知青在內蒙古草原插隊時與草原狼、游牧民族相依相存的故事。
1971年起腹稿於內蒙古錫盟東烏珠穆沁草原,1997年初稿於北京,2003年歲末定稿於北京,2004年4月出版。該書在中國出版後,被譯為30種語言,在全球110個國家和地區發行。
截至2014年4月,在中國大陸再版150多次,正版發行近500萬冊,連續6年蟬聯文學圖書暢銷榜的前十名,獲得各種獎項幾十餘種。海內外報刊和網路新媒體對《狼圖騰》的研究論文和論著有上千篇、種。
(4)狼圖騰電影陳陣人物形象擴展閱讀:
文章創作背景
寫作背景
作者於1967年響應中央號召來到中國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東烏珠穆沁旗插隊成為知青,在內蒙古大草原生活了11個年頭,見證了草原由盛轉衰的過程和農耕文化與游牧文化的沖突。
目睹了原始草原的自然風貌,也目睹了草原的毀滅和整個游牧文明的毀壞。出於對草原的熱愛和懷念,作者根據自身經歷創作了半自傳體性質的小說《狼圖騰》。
創作歷程
1971 年至1996 年腹稿於內蒙古錫盟東烏珠穆沁草原——北京;
1997 年初稿於北京;
2001 年二稿於北京;
2002 年3 月20 日三稿於強沙塵暴下的北京;
2003 年歲末定稿於北京。
由於不會使用電腦,手寫幾易其稿,從醞釀、搜集資料、寫作、出版,歷時33年,方完成這本54萬字的長篇。
E. 狼圖騰一書中的人物介紹
1、陳陣:一個年輕的北京知青,響應國家號召前往內蒙草原插隊。作為一個漢人,他從小就被教育不喜歡狼,對狼恐懼、仇恨,到達內蒙後他開始迷上了狼、狼圖騰的精神。
2、烏力吉:和畢利格一樣盡心盡力地保護著額倫草原,也是草原上數一數二的獵手。作為生活在草原上的老一輩,對草原的熱愛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無奈最後落了個被開除的下場很惋惜,但他下崗後還是一直惦記著草原,只是不想看到草原被下一輩人毀滅而隱姓埋名,離開了草原。
3、楊克:除陳陣外唯一對小狼有深深感情的人,很有膽量,渴望學到更多有關草原的知識,只是對草原民族的精神領域涉入沒有陳陣的深。
4、嘎斯邁:中國的「花木蘭」,這個女人我最佩服拉,為值日小組高度負責,敢與狼拚命,保護羊群。更是把兒子教育成一個有鑽狼洞掏狼崽的小英雄,這個不是只用勇敢就能形容的。
5、包順貴:讓額倫草原消失的罪魁禍首,不僅打不盡才狼決不下戰,連最美麗最能象徵安寧的天鵝都能殺,為了自己的利益,什麼事都幹得出來。
6、道爾基:打狼能手,膽識勇氣過人。但決不留情,也是對狼趕盡殺絕,當莪看到他連續把5隻剛出生的小狼處理掉的時候真的覺得他是個可怕的人。
雖然與陳陣一樣有養狼,但只是為了配狼狗,為了更好地對付狼,結果養的小狼不到一個星期就被他處死了。所以也是一個極其殘忍的獵手。
(5)狼圖騰電影陳陣人物形象擴展閱讀:
《狼圖騰》,是2004年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姜戎。主要講述了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一位知青在內蒙古草原插隊時與草原狼、游牧民族相依相存的故事。
創作背景
作者於1967年響應中央號召來到中國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東烏珠穆沁旗插隊成為知青,在內蒙古大草原生活了11個年頭,見證了草原由盛轉衰的過程和農耕文化與游牧文化的沖突。目睹了原始草原的自然風貌,也目睹了草原的毀滅和整個游牧文明的毀壞。
出於對草原的熱愛和懷念,作者根據自身經歷創作了半自傳體性質的小說《狼圖騰》。
F. 《狼圖騰》的人物性格分析(一人一事)與其事例
陳陣其實是作者姜戎的縮影,倆人都曾經作為知青下鄉去了內蒙草原。對草原狼、草原人和長生天有著內心的感受,有別於漢人也有別於土生土長的草原人,從其養狼、愛狼的事情中可窺見一斑。
G. 關於《狼圖騰》中人物的評價
陳陣:愛狼、迷狼、痴狼。熱愛草原、熱愛生命,敬畏自然。
楊克:愛狼、愛草原
畢利格老人:草原的守護者、狼群的高徒。懂狼道、習狼道,敬天
包順貴:愚昧無知的漢人,草原最後的破滅就有一半因為他。
H. 狼圖騰中二郎的形象,作者旨在要說你什麼
狼圖騰中二郎的形象:
陳陣在回蒙古包的路上遇到的一隻流浪狗,外型很大,很威武,有著濃烈的狼性,陳陣為其取明二郎神,諧「狼」之因,後簡叫之「二郎」。
作者旨在說:
二郎是一條嚮往自由,不受羈絆的狗。它不因自己是條狗,而永遠的頹廢下去。讀者也應該積奮進,永遠做真實的自己。
《狼圖騰》是一部以狼為敘述主體的小說,講述了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一位知青在內蒙古草原插隊時與草原狼、游牧民族相依相存的故事。1971年起腹稿於內蒙古錫盟東烏珠穆沁草原,1997年初稿於北京,2003年歲末定稿於北京,2004年4月出版。該書在中國出版後,被譯為30種語言,在全球110個國家和地區發行。
I. 狼圖騰觀後感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吧,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狼圖騰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狼在人們的眼中一直是一種狠戾的角色,好像狼就是一種壞的代表。最近,我讀了一本名叫《狼圖騰》的長篇小說,它沒有通過人們往常對狼的看法去寫,而是描述了一個與人們心中對狼的印象截然不同的形象。
這本書主要描寫了一個漢族知青陳陣跟隨畢力格老人在額侖草原漸漸迷上了狼圖騰。跟蹤狼群,見識狼群狩獵、偷襲羊群、挖狼洞、養育小狼崽……這些事漸漸扭轉了陳陣對狼的印象,讓他對狼越來越著迷。狼的智慧,狼的勇敢,狼的團結,彷彿都是與生俱來的。
雖然狼會捕食人的牲畜,但這並不能掩蓋狼的勇敢、聰明和非凡的威力。狼會捉食草原上的鼠類,使草原的鼠災難得到緩解;狼會為了自己的目標去努力奮斗,在這一點上,我們人有時候就遜色了不少。
凡是都有兩面性,狼雖捕羊,但也幫了人不少。如果只是抓住狼的缺點不放,無止境的消滅狼,那麼不久後,我們人類也許會面臨更大的災難。
在這本書的結尾,作者講述了一個慘烈的悲劇:因為人類對狼的大量捕殺,額侖草原的生態失衡,變成了一個荒漠般的地方,再次來到草原的陳陣心中充滿了悲痛。
在自然面前,任何生物都是平等的,沒有誰能肆意剝奪其他生物的生存權利。如果有誰觸犯了自然的法規,那麼它將受到自然給它更重的懲罰!
在短暫的寒假裡,媽媽帶我看了三部電影,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狼圖騰》。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下鄉知青陳陣來到內蒙後,發生的故事。陳陣對這里的狼產生了興趣,就去狼窩附件蹲著,等母狼出去狩獵,他就在另一個同伴的幫助下,進了狼窩,從裡面掏出了兩只小狼,准備帶回去喂養。這時一個蒙古人走來,以為這兩人要把這兩只小狼的皮扒下來,就「幫助」他們把小狼摔死,陳陣十分的傷心,流著淚,轉身又去狼窩里找到一隻小狼,他自己把這只小狼養著,他在內蒙的阿爸知道了,對他說,等這只狼長大了,他就必須把這只狼放回自然,陳陣遵守了約定。
這部電影里的男主角陳陣是一個十分愛狼的人,他得到狼後,對這只小狼進行精心的喂養,每天都會為小狼送上肉來,在蒙古族人轉移部落時,陳陣看小狼被拖在車後面,不忍心,就把車上裝的牛糞扔了,把裝牛糞的框子讓小狼住,陳陣寧可自己不吃飯,也不讓小狼餓著。從他對小狼細心照顧可以看出他不僅愛狼,還會照顧好狼,是一個責任心很強的人。
電影中的包主任十分的可惡,他為了得到狼皮而不擇手段。冬天,狼過冬的食物黃羊被包主任帶領的人都偷走了,狼冬天沒吃的,餓死了很多,他還要帶領一些人去掏狼崽,村民阻止他,不讓他們去,他還罵他們,他為了得到狼皮,而把草原上的狼群全殺完了,十分的可惡,陳陣的狼成了全草原唯一的狼。
《狼圖騰》這部電影太好看了,演員演得好,狼表演的也很真實,是一部難得的好電影。
看過電影《狼圖騰》後,不免讓我對內蒙古大草原的生活有種特別的嚮往,茫茫的大草原上,飛奔的駿馬,悠閑吃草的黃羊,還有隱藏在濃密草叢中的草原狼,到處充滿了生機。上頭是藍藍的天,白色的雲,下面是翠綠翠綠的草原,牧民們在草原上邊唱歌,邊放牧,一片祥和、溫馨的畫面。
電影《狼圖騰》為我們講述了狼與人,狼與草原的故事,人離不開狼,同時狼也離不開人,他們是相扶相依,又十分對立矛盾的兩個物種。
這種結合了人來拍動物的電影很有新意,把人和動物巧妙的結合在了一起,相得益彰,法國導演讓·雅克·阿諾很會拍以動物為主角的電影,他用人來襯托出草原動物的生存現狀和善良的本性,表面上是拍狼依賴人和黃羊生存的故事,其實說的是人離不開狼。它教會我們在大自然的生存法則中,我們應該遵循自然規律,不要打破生態平衡,保護好環境,不要過度消耗自然資源。
雖然這部電影是根據小說改編的,但是在尊重原著的基礎上,導演也做了不少的改動,導演用自己獨特的視角去拍攝,有文藝片的長鏡頭,也有劇情片的特寫,還有記錄片的寫實和偷拍,手法老辣、嫻熟,很有自己的想法。
導演的良苦用心得到了回報,影片剛一上映,口碑和票房都很好,這樣一部費時又費力的電影能得到觀眾的認可,這也是對導演最好的安慰哦。
今天,我和幾個小夥伴一起看了一部情節激烈而又新奇神秘的電影-----《狼圖騰》。看完電影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
電影主要講述了:從北京來到內蒙古大草原插隊的知青陳陣,來到了草原後,被蒙古草原狼深深地迷住了,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他抓了一隻小狼自己圈養了起來。在生活中和小狼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以及陳陣在大草原生活中與狼族,人,大自然之間發生的一系列事情。
我覺得電影中的領導包主任十分的愚昧無知。原來狼群和牧民們還能和平相處,但貪心的他把狼群辛苦獵殺的黃羊搶走了,令飢餓的狼群對人類開展了系列的報復行動,開始襲擊蒙古人的羊群和馬群,令一位蒙古人不幸去世,直接點燃了人和狼族的戰爭!隨後包主任對狼群進行獵殺,還要村民們把可愛的小狼崽摔死,使草原上的狼幾乎全部滅絕,嚴重破壞了草原的生態環境!
看完了這部電影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雖然狼群有時候令人害怕,讓人厭惡,氣憤,但是有些時候它對草原是有幫助的。草原狼的存在是草原存在的生態指標,狼沒了,草原也就沒了魂了。就像狼殺黃羊一樣,可能聽起來覺得黃羊可憐,但是如果讓黃羊大量存活繁殖,黃羊會把草原的草全部吃光,那麼其他動物就沒東西吃了,草原的環境就會被嚴重破壞。我還懂得了,狼不同於狗,它需要群居生活,它有狼性,渴望自由生活,因此電影的最後,我們看到主人公依依不捨地把小狼放回了大草原,回到了離別已久的故鄉。
當內蒙古額侖大草原變成一片沙漠,我的心也隨著那漫漫黃沙飄盪在空中,久久不能平靜。
我覺得《狼圖騰》是一部用無限美好與蒼涼描繪出來的關於草原人與狼的史詩,那一個個人與狼的故事繚繞在我的腦海,揮灑不去。
狼在草原生存時偵查、布陣、伏擊、奇襲的戰術,對氣象、地形的利用,無不讓我為之嘆奇;而狼族中的友愛親情又讓我為之感動。然而最讓我揮之不去的是狼對於尊嚴的寧死不屈—這就是狼性!
這又讓我想到如今人類社會的精神和性格日漸頹廢雌化,我們確實應該學習一下狼的堅韌,團結,不屈。
狼很少各自為戰,所有的行動都是在狼王的調度下統一進行,勢不可擋。即使被牧民和獵狗圍困依然臨危不懼,陣型不亂。
而另一方面,狼從來都不畏懼死亡,爭斗時總是前赴後繼氣勢恢宏。即使戰斗到最後一條也毫不畏懼,在那片草原上,狼的這種性格令身為敵人的牧民也心生敬畏。
人們常說「喂不熟的白眼狼」,其實這又何常不是一種真性格。現在流行的每一部抗日片哪部沒有漢奸?如果我們中華民族每個人都有這種狼性,那該多讓人自豪。
《狼圖騰》讓我了解了狼的真性情,狼的諸多優點,啟發我做人就要做一個真性情,無所畏懼的硬人!
這部電影看完之後,讓我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好像由於人類的殘忍才導致狼的兇殘。可是狼這個動物本身就很兇殘的,人類的大量捕殺確實很殘忍,但這部片卻處處體現的是狼的兇殘是被人逼出來的。愛護大自然,愛護動物,在自然界永遠有一個生存鏈條,也就是所謂的食物鏈,如果按這部影片描述,如果人類不要過分去捕殺狼,狼不會去攻擊人類的。那過去的寓言故事《東郭先生救狼》又怎麼解釋,《農夫與蛇》又怎麼解釋。動物永遠有動物的本性,每個人罵人的時候都會說:白眼狼、狼心狗肺等。我忘記名字了,另外一部電影上面狼也是餓急了,竟然把自己的狼崽吃了,難道這也是被人逼的嗎?所謂虎毒不食子。但狼為了自己生存,連自己的孩子都吃。如果這兩部電影放到一起。我想人們應該怎麼去選擇自己的觀點。
人類現在大量的捕殺野生動物,這個現象真的是很殘忍。可我感覺宣傳人類愛護大自然,愛護動物是對的,在現在社會也急需這樣宣傳,但不能把罪責全部歸於人類。不過這部電影我真的挺喜歡看的!
很久沒走進電影院,跑了兩個地方才看到《狼圖騰》。剛好趕到最後下午的一場排期,離電影開始前十分鍾才買到票也是蠻拼的。
《狼圖騰》給我一種比較特別的感覺。一般看原著才看電影才會有感覺,我卻只是看了看網路。
說實話我沒有真正地看懂這部電影,不知道是講狼的故事還是人的故事。紹峰哥的演技是我覺得最好的,影片的末尾,紹峰眼裡地淚水,蠻感人的。
強烈贊嘆狼馬大戰的鏡頭,有點動物紀錄片的趕腳。
動物與人的感情,人與自然的關系,大概是我朦朦朧朧看懂的意思吧。突然覺著狼也不是那麼冷冰冰。至少小狼能被紹峰哥養,雖然小狼最後還是走了,可它眼裡的尊嚴卻有一份感情。
以至於影片剛開始我看到狼說,喔,好萌啊,旁邊的姐姐居然就笑了。
狼告訴我,它在等待時機,它能忍耐。古老的蒙古族人總說他們屬於騰格里。
畢格利老人那句要把肉還給狼,不知為何戳中了我的淚點。原來騰格里,和輪回的道理,遵循古老的規矩,是人們心裡的信仰。所以狼是他們的圖騰。
紹峰養狼那段,盡顯溫情。小狼和紹峰亦或有一種特殊的關系吧。於是我畫下了兩位主演。小狼和紹峰。
這就是我全部的電影觀後感。
從小以來,在我的心目中,狼就是壞蛋的象徵,貪婪,自私。可是,自從我觀看了電影《狼圖騰》以後,才發現狼並非我所想像的那麼壞,它也是有靈性、有智慧的。
說說《狼圖騰》吧!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年輕的漢族知青陳陣在額侖草原,跟隨隊長畢利格老人和一群蒙古人見識狼群狩獵、掏狼洞、養狼崽、面臨狼災……這些令陳陣終生難忘的事慢慢滴改變了對狼的不良印象。陳陣漸漸領悟到:狼圖騰時一個強大、神秘、極具魅力和吸引力的圖騰,它能在冥冥當中改變一個人的信仰,並把狼的靈魂深深地鑄進人心。
狼是一種極具智慧的動物。這種無與倫比的智慧彷彿是與生俱來的。這一點在它捕殺獵物的時候表現的淋漓盡致。它們不打無准備之仗,組織嚴密,不急不躁,等待時機成熟的時候,再利用團體的力量進行戰斗,像是在實踐孫子兵法似的。這種智慧還表現在狼與人類的斗爭中:為了不使狼群暴露,獨處而被發現的狼通常會向狼群相反的方向逃亡,犧牲自己,保全群體,這種事情放在人類身上,又有幾個人會做的呢?年輕的母狼為了保護幼崽,會把敵人引向舊狼窩。
狼還是一種極具尊嚴的動物。電影當中,為了不被人類抓住,一匹狼跳崖自盡;一匹狼返回洞穴,用爪子封死洞口,活活悶死。更讓人感動的是狼王,它為了不束手就擒,連續跑了38公里,最終因體力耗盡而死亡,連打狼頭子包順貴也被感動了,讓它留在了倒下的地方。
我們人類在批判狼的同時,是不是也應該學學狼身上存在的優點呢?
周六,我和媽媽看了電影《狼圖騰》,這讓我對草原、狼和羊有了新的認識。這部電影講述了20世紀60年代末中國大陸內蒙古邊境附近最後一塊原始草原的故事。這里的蒙古牧民仍然保留著游牧民族的生態特徵。他們在草原上自由浪漫地放牧牛羊,並與一群群堅韌的郊狼共同維持草原的生態平衡。
一個名叫陳陣的年輕北京人和幾個知青來到這里,看到了草原人和狼之間的斗爭。他們看到了狼的起伏。從最初對狼的恐懼到最後被游牧民族同化,他們幾乎崇拜狼。這幾十個與狼有關的緊張而離奇的故事把我吸引到了狼的世界,看起來我真的和這些狼住在一起。在這部電影中,我看到的狼既聰明又頑強。他們從未停止過生活和戰斗。他們以團隊的名義與人類作戰。狼的死亡般的態度和不屈不撓的精神,以及狼與狼之間的友誼和仁慈都震撼了我的心。
的確,狼捕獵時極其殘忍,但是狼只有在飢餓時才會捕獵,只有在無助時才會攻擊動物和人類。這比那些充滿熱情、渴望和貪得無厭的人高尚許多倍。狼天生害怕光、火和人,但它們不怕艱難、疲勞或死亡。這種精神不正是堅強進取的精神嗎?我也對這種「一個人必須崇拜的精神征服力量、不可抗拒的魅力和強大的智慧」印象深刻像狼一樣,我想學習它們強大的智慧和進取精神。
星期六,我和媽媽一起觀看了《狼圖騰》這部影片,它讓我對草原、狼群、羊群有了新的認識。
這部影片講述了20世紀60年代末,中國大陸內蒙古最後一塊靠近邊境的原始草原。這里的蒙古牧民還保留著游牧民族的生態特點,他們自由而浪漫地在草原上放養著牛、羊,與成群的強悍的草原狼共同維護著草原的生態平衡。一個叫陳陣的北京青年與幾名知青來到了這里,看到了草原人民與狼的搏鬥,看到了狼的興衰起伏,由開始的害怕狼,到最後與游牧民族同化,近乎到了崇拜狼的地步。這幾十個緊張離奇的與狼相關的故事,將我吸引到了一個狼的世界,似乎真的與這些狼共同生存在一起。
在這部影片里,我看到的狼是智慧的、頑強的。它們生命不息,戰斗不止,以團隊的名義,與人類進行抗爭。狼的視死如歸和不屈不撓,狼群中的友愛與親請無不震撼著我的心靈。狼在捕食時表現的確極為殘忍,但狼只在飢餓時才捕食,只有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才去攻擊牲畜和人,這比飽暖思欲,貪得無厭的人不知高尚多少倍。狼天性怕光、怕火、怕人,卻惟獨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這種精神不正是強悍進取的精神嗎?我也深深地被這種「令人不得不崇拜的、不可抗拒的魅力和強悍智慧的精神征服力量」所折服。
我要像狼一樣,學習它們那種強悍智慧,勇於進取的精神。
狼對於中國人來說,是一個「厭惡」「壞蛋」的代名詞。但在蒙古一族,狼卻是被他們視為神靈的一個種族。
在之前,我也一直沉浸在中國平原地區的人對於狼的誤解之中,是「狼圖騰」讓我知道狼是一種神奇的動物。在遙遠的蒙古一族,他們數代生活在大草原上,與狼是亦師亦友亦敵。他們的許多招式都是在狼的身上學得的。狼是一個聰明的種族,甚至比人還要聰明,他們比人類更懂得隱忍、團結。他們一起協同作戰,甚至不惜為了勝利而粉身碎骨、以身殉職。在任何一場戰斗中,這是令對手最恐懼,也是最具有殺傷力的'。勒尼.格魯塞的《草原帝國》中曾有言:吾文可汗之騎士英勇如狼,其敵人則怯懦如羊。更加證實了狼的兇狠,在大草原中,狼矯健的身軀,幽綠的眼睛,以及自身所帶的聰明計謀無一不被蒙古一族認為是上神騰格里賜予的。生是蒙古人,死是蒙古魂。畢利格老人就完美的詮釋了這種蒙古精神,他就像是草原上的一條老狼,各種事情都逃不過他的法眼,但最終因為中原人的侵入,他無能為力,只能眼看著美麗的大草原被肆意掠奪,含恨而去。狼是他們心中的信仰,是騰格里賜予他們的物種,他們不會像中原人一樣趕盡殺絕。
在「狼圖騰」中,蒙古一族與狼族都懂得做事不能做盡的道理。身在電影之外的我都能感受到大草原的美麗與幽寂,狼族的哀傷與凄涼。對於各種生態環境及其物種,不能趕盡殺絕,否則,自然將會給予人類一定的懲罰。要維護生態平衡,人類才得以生生不息。
那個時候,城市很混亂,所以學生們都被調到鄉下插隊,其中包括陳陣和他的朋友楊克。到了內蒙後,他們見到了生產隊長老畢利格,他也很有學問。
陳陣在內蒙呆了兩三年後,在一次牧羊中抄了近路,因此遇上了狼群。從那時起陳陣想了解狼的慾望就越來越強烈,於是他就和楊克自己跑進狼穴,掏了一隻狼崽兒回來,偷偷養著。
當老畢利格發現他私自養狼的時候非常生氣,他對陳陣說:「狼是有尊嚴的,自己捕食就是它們的尊嚴!它們寧可冒著生命危險去捕獵,也不願被人喂養。你養狼,就是剝奪了狼的尊嚴!」
沒錯,狼是有野性的,對他們來說,不自由,毋寧死!可自由也是要付出代價的。有時候,他們吃不到東西,得挨餓,並且一餓就得餓上幾個月,所以,他們必須團結、群居。而到嘴的食物不能跑了,所以,他們必須把握時機學會忍耐。
陳陣答應老畢利格要給小狼自由,所以,陳陣帶小狼學游泳,練爬山,就是為了教會他生存的技能、保留他不怕傷、不怕死的精神。可他就是狠不下心來把小狼放回深山。
最後,小狼被畢利格的兒媳嘎斯邁放回了山裡。當陳陣准備回到北京時,他看見了小狼,小狼不捨得望了他一眼,便轉身奔向了屬於他的那片天地。
我想,小狼一定會成為一匹出色的草原狼!
今天,謝老師領我們觀看了《狼圖騰》這一部電影大家可以看一下。先讓我來講一下。
這部電影先講了,兩個另從北京來的小夥子,一個是陳陳(馮紹峰)另一個叫楊克,真名就不知道了,他們來內蒙古也知道干什麼,但這個陳陳特別喜歡狼,還說要把這里當自己的家。他騎著馬,抄了一個近道,途中有一群狼,眈眈相視,他想起來狼害怕鐵擊的聲音,他就擊打,狼都嚇跑了。他和阿爸去看狼群去追黃羊,去吃黃羊。他們從不急,不會一時心急誤了大事。時機到了才攻擊,他們迫趕黃羊,跑得飛快,但沒狼跑得快,黃羊被基本殲DL,他們去把死黃羊拉上車在那個地方吃黃羊肉。因為西伯利亞冷空氣南下,所以黃羊都被凍僵了。然後可惡的什麼幹部要把狼崽偷了。陳陳去了才發現,它們都被拋到天上摔死了,然後要狼的皮,說去見騰格里永生。不可能,之後陳陳掏了三隻狼被一個惡人送騰格里那兒。陳陳又掏了一隻狼,這一次他護的很好。這時狼群已經盯著人們去殺他們的馬,吃他們的羊。陳陳讓狼吃狗的奶,長大後被陳陳訓練成一個合格的狼。這訓練當中咬了一口陳陳,後來這個可惡的幹部又讓殺狼,狼被殺了好幾個,太少憐了。
通過看這部電影使我明白狼怕鐵擊打的聲音,狼這個動物不好惹,要保持大自然的規律和平衡,要用智慧懂得怎麼樣與動物和平相處。這部電影值得一看。
在沒有看過電影《狼圖騰》之前,我對狼是非常厭惡的,但是,看了這部電影後,狼在我心中的形象徹底改變了。而且,我認為很多時候我們還應該向狼學習,學習它們團結、勇敢的精神。
在狼群捕殺黃羊的整個過程中,狼群顯得多麼有計劃有組織。剛開始,我以為狼群中肯定有一隻狼會搶先出擊而打亂計劃,但是,卻發現沒有一隻狼會這樣做。那一瞬間,我被深深震撼了。每隻狼都會把集體利益放在最前,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團結,而我們人類卻不會,因為自己的私心破壞了整個集體。
電影中,人類殘忍地把狼群攢下的食物偷走,掏狼仔,捕殺狼,取狼皮。可是,這是違背大自然的規律,而這些只有草原上的蒙古人知道。如果這樣,黃羊就會大量繁殖,會把草原上的草全吃光,而草原就會變成荒原、沙漠。我還深深地記得包貴富開著吉普追趕狼,直到最後一隻狼倒下。事實上狼沒倒下,而真正倒下的是我們人類。
我們有些人會在尊嚴面前屈服,而狼卻沒有,因為我們少了一份狼的團結,少了一份狼的勇敢,少了一份狼的堅持。
是懷著敬畏的心情走入影院的,因著之前讀這部小說時心中逐漸升起的那份崇敬,對自然,對生命。
把這部作品搬上銀幕,把文字還原成畫面,再一次敲擊人類的心靈,不得不說既是一種勇氣也是一種貢獻。
在自然面前,一切都是那麼的渺小,可不知天高地厚的人們的征服欲與日語增。不留餘地,便可把自己置身死地;缺少對自然的認知和敬畏,只因一路成長心智被蒙蔽了,把自我舉得那麼高。我能想到當年成吉思汗統帥千軍萬馬像征服的只是不羈的人類,而非那一望無際的草原和與草原朝夕相處的生靈。
尊重規律,了解自然,懂得每個生命存在的意義,便會多幾分敬重,多幾分愛護,便會知道在異類眼裡我們也是異類,和平共處才是最好的相處,那樣才會有藍天有白雲,少些霧霾天,少些自然災害。任何毀滅大自然的行為都是在毀滅自己,這個道理你懂的,你必須懂。
有的人還在評價電影沒能更好的展現原著的精髓,評論演員演技的時候,你是否看到了它所傳遞的這些東西,心有敬畏,行動才有約束,才會留他類留有餘地。尊重自然,敬畏生命,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J. 《狼圖騰》中的陳陣形象評述400字
主人公陳陣,是個被下放的知青,他是大學生,有文化有思想,他不滿社會的現狀,但他又是典型的書生,性格軟弱,不滿只會放在心裡,而不敢表現出來,更不要說反抗了。到了草原上,蒙古人的強悍個性使他震驚,他個人真是被「輸血」了,正因為他缺少這種強悍,所以對蒙古人、蒙古人的圖騰狼,他產生了羨慕、崇拜、嚮往的心理。狼不會買「上面」派下來的造反頭子們的賬,一次次地把他最厭惡的包順貴氣得七竅生煙,在那個萬馬齊喑的年代裡,狼是他心中不屈靈魂的象徵,所以他瘋狂地迷上了狼。如果他生活在當代,是去草原的悠閑的旅遊者,他是不會產生這種心理的。理性和戰斗結合到一起,思想是他的魅力,熱血的青年戰士。對狼圖騰的發自內心的尊敬和嚮往、崇拜。一句話,無自由,毋寧死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