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人物 > 電影敘事學的代表人物和代表觀點

電影敘事學的代表人物和代表觀點

發布時間:2022-12-24 18:25:58

㈠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的藝術主張、主要代表人物及作品。

主張:記錄性可斷定盡可能不侵蝕原有物質的全貌,在觀眾腦海中,將銀幕現實的表象與真實的現實合二為一。實景拍攝,攝影機隨人物在實際空間中運動,傳統場面調度理論消失。更為電影化的真實空間形式得以表現,同時避免舞台觀念的戲劇用光。

長鏡頭、景深鏡頭的運用每個鏡頭成為完整一段,體現創作者忠於自然的客觀性,體現巴贊「攝影上嚴守空間的統一」觀點。

代表人物及作品:

1.羅伯特·羅西里尼 :

《羅馬不設防的城市》、《游擊隊》、《德意志零年》 此三作被譽為"戰爭三部曲",標志著新現實主義進入全盛期,《義大利萬歲》。

2.維斯坎迪:

《沉淪》、《大地在波動》、《受苦的人們》

3.德西卡:

《偷自行車的人》、《溫別爾托·D》

4.德桑蒂斯:

《羅馬十一時》

(1)電影敘事學的代表人物和代表觀點擴展閱讀

相關背景: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是指20世紀40年代在義大利開始的現實主義電影運動,義大利傑出的電影藝術家,從漫長的法西斯主義的統治下,從戰後的碎磚瓦礫中站立起來,他們想盡辦法籌措資金和膠片來拍攝影片。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是一次從內容到形式徹底的美學革命,是繼先鋒電影運動後出現的第二次電影美學運動,義大利現實主義鮮明的美學特徵,標志有聲電影以來電影趨向現實主義美學追求的最突出成就,改變西方與美國電影力量對比,並向傳統戲劇電影挑戰,創造更為電影的藝術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

㈡ 電影文學的主要特徵

一、 電影理論發展概況
80年代總結觀點:經典和現代理論(20年代~75年左右);
經典:傳統美學來表述電影,作品與社會背景分離。研究的主題都是——電影是藝術?電影與其它藝術的關系;
現代:符號學、精神分析學、馬克思主義等的混合;研究的主題都是——電影是不是語言?觀眾和影像的關系是什麼;
※ 邵牧君的概括:
1、 30年代以前稱為早期電影理論;
2、 30年代~二戰前;
3、 二戰後~60年代前;
4、 60年以後;
(其實就是60年以前是經典,60年以後是現代)
※ 96年 鮑德威爾和卡羅爾提出把現代理論分為兩種:(見《後理論——重建電影研究》)
1、 60年~70年 主體位置理論;主要內容是結構主義、精神分析、符號學、女性主義、意識形態批評;
2、 80年~至今 文化主義理論;主要內容是法蘭克福文化主義、後現代主義、文化研究等;
以上兩種理論共稱為宏大理論(Grand Theory)。他們認為真正的電影理論研究只開始了30年,即從60年到90年。
80年以後,他們又開始了一種「中間層面的研究」(middle level),反對宏大理論。即在主體位置理論和文化主義理論崛起時,另一種中間層面理論出現,堅持既要對理論從經驗出發的研究,又不排除理論性。
※ 結論:
1、 60年前,是小(低)理論,經驗性強;
2、 60年~70年,宏大理論;
3、 80年~至今 中理論;
形成多姿多彩的別具一格的電影研究,如敘事電影研究、文體電影研究、文類電影研究、民族電影研究、後殖民電影等研究等。

二、 經典電影理論
在一戰前後,對電影的藝術地位、特徵、規律的研究;
著作:
1、 1911年,卡努杜《第七藝術宣言》 第一次論證了電影作為藝術,是在時空之間填補鴻溝的藝術;《第七藝術美學》「光與影的交響樂」。
2、 1915年,美國的林賽《活動畫面的藝術》,他把「活動畫面」看作電影的根本特徵。
3、 1916年,美國的雨果·明斯特貝格《電影:一次心理學研究》探討了電影手段的心理根源、藝術特徵、美學特徵。
概念:
1、「上鏡頭性」——
是20年代法國流行的時髦詞眼兒,卡努杜創造,先鋒派重要用語。1920年,路易·德呂克在《上鏡頭性》一文中探討電影的藝術特徵,闡述其涵義:指適宜於用電影這一新表現手段所獨有的方法來表現人或物的詩意狀態;
視覺表現:布景、照明、節奏、化妝;通過照相來表現神采——上鏡頭性,通過上面四個手段。是早期電影特徵概念。
2、 早期蒙太奇——
愛森斯坦指出:電影與舞台不同,電影導演更主觀,能選擇不同時空的重點現實片段。
電影選擇和組合這些片段,集中表現劇情。
把現實壓縮具有特徵的東西,展現經過壓縮、重整、剪裁的電影的時空。
3、 愛森斯坦(1898~1948)和普多夫金在早期的不同——
愛森斯坦講究沖突,如「雜耍」、「理性蒙太奇」等手法;普多夫金強調連接作用。
愛森斯坦認為沖突是蒙太奇的特性,沖突後產生新的表象和概念。普多夫金強調連貫性,他認為蒙太奇意味著多個鏡頭組成一個場面,多個場面組成一個段落,多個段落組成一個部分,一個個片段間具有顯而易見的聯系。人們不覺得中斷和跳躍,得到一種無意的刺激。
愛森斯坦在晚期對蒙太奇有新的理解:
他認為蒙太奇應該表達一種連貫的、有條理的主題、情節、動作、行為,以及一種最大限度賦予感情的敘述。研究涉及到了聲畫蒙太奇和色彩的問題。
4、 庫里肖夫效應——
為控制蒙太奇表現力所做的試驗。
5、 雜耍蒙太奇——
愛森斯坦在1923年,從戲劇創作中總結的一個原則,「雜耍」構成一場演出獨立的原始因素,是戲劇效果和任何戲劇的分子單位。雜耍和噱頭沒有任何共同之處,雜耍更注重表現主題和思想。
~ 是把一切因素匯到一起傳達和表現思想的一種感染手段。不合乎劇情發展,甚至脫離劇情發展,實際是有內在聯系的。
自由剪輯一起造成有目的的主題效果。產生奇跡性、超越敘事,展現真正要表達的主題。
6、 理性電影——
愛森斯坦在20年代後期提出的概念。他認為電影的藝術目的不僅在於形象表現之實,還要能表現概念,增加電影手段表現力,增加認識現實手段可能性。但在具體的創作中,這種想法與創作過於超前,結果不能成功,受到理論家的否定。
如匈牙利批評家巴拉茲指出這種「電影藝術征服純觀念」的想法是行不通的。
愛森斯坦在這種思想指導下的代表作是1927年的《十月》和1929年的《總路線》(《新與舊》)。
愛森斯坦試圖用蒙太奇表達從視覺形象達到理性認識的過程,他曾在30年在一所大學講課時提出要把《資本論》拍成電影的想法,來實現他想像的又一步驟。
他認為理性電影是克服邏輯語言與形象活動不協調的唯一手段。在電影辨證法基礎上,理性電影不是故事的、軼聞的電影,而是概念的電影,是思想體系、概念體系的直覺體現。
7、 電影眼睛派——
由蘇聯記錄片導演維爾托夫提出。
在1922年,列寧發表了《所有藝術中,電影對我們最重要》《反映蘇聯現實,必須從新聞電影開始》的文章,維爾托夫響應創辦了《電影真理報》雜志片。
他的主要觀點:要出其不意的抓取生活,不讓被拍者知道,運用蒙太奇技巧,將這些抓取的素材在意識形態上從新組接。
他於1924年的《電影——眼睛》中應用這一理論。
他認為攝影機是比人眼更完美、可靠的電影眼睛,反對劇本、演員、照明、布景、化妝等一切手段。
「電影眼睛」是電影中一種運動,畫下來而不用演技,直面生活和真實,用偷拍記錄各個生活事件,在現實中發掘戲劇性。
維爾托夫注重剪輯,他認為電影是解釋客觀世界的工具。
8、《電影作為藝術》愛因漢姆——
此書分別在1932、1957年分兩部分完成。書中觀點是技術主義傾向,或畫面至上主義。
愛因漢姆認為電影在技術上的局限性是電影作為藝術的根源,這與他研究的格式塔心理學背景有關。(《藝術與視知覺》)
格式塔:視覺過程不是機械的攝錄外在世界,而是用簡單、規則、平衡等原則創造的組織感官材料。
電影不能完美再現現實的特性,成為它作為藝術的必要手段。
愛因漢姆認為電影的局限性包括:
⑴ 立體在平面上的投影;
⑵ 深度感減弱;
⑶ 照明與無色;
⑷ 畫面界限與物體的距離;
⑸ 時空連續性不存在;
⑹ 沒有聲音,視覺以外其它感覺失去作用。
9、《電影美學》巴拉茲——
1945年出德語版,也稱《電影理論:新藝術特性與成長》,是《可見的人:電影文化》(24年出版)和《電影精神》(30年出版)兩本書的合集。
1952年出英文版。
書中分析電影和戲劇在形式表現原則上的差別,分析電影藝術特徵。
他認為戲劇表現原則:
⑴ 看到整個演出劇場;
⑵ 觀眾視距不發生變化;
⑶ 觀眾的視角不發生變化;
電影表現原則:
⑴ 被拍場景可被分割;
⑵ 被記錄場景視距可變;
⑶ 觀眾視角縱深可變,觀眾與銀幕的想像距離是可改變的。
他認為上面電影的表現原則是電影藝術的革命性創新。
10、攝影機自來水筆——
由法國的阿斯特里克在1948年文章《新先鋒派的誕生——攝影筆》中提出。
他認為電影迅速成為一種思想表達工具,保存時代形象的好方法,電影漸漸成為一種語言。藝術家掌握了這種語言後,表達自己的思想、抽象的概念就像寫隨筆、小說一樣流暢自然。
讓攝影機像筆一樣自由可以表達自己個人思想,現代電影已成為一種同書面語言一樣精細的思想表達方法。為50年代法國《電影手冊》電影作者論提供了理論基礎。
11、電影作者論——
特呂弗等人提出,認為不是所有導演都能稱為「作者」。具備電影作者論資格所拍的電影才是「作者電影」。
法國新浪潮主要人物:特呂弗、戈達爾、夏布洛爾。
作者政策要求電影像小說、音樂、繪畫一樣是一個人的作品,電影作家的作品——即導演個人的作品。
此理論產生廣泛的影響。其作者資格條件如下:
⑴ 在一批影片中體現出導演個性和個人風格特徵,把個人的東西帶入題材,導演不是一個執行者。
⑵ 影片應具有某種內在涵義,是後天形成而非先前存在的。
⑶ 電影作者是對電影製作全面控制的人,無導演、編劇的區分。
戈達爾、特呂弗、安東尼奧尼、費里尼、希區柯克等人是電影作者代表人物。
此理論確定美國一批導演的作者地位,其電影為作者電影。
作者論的實質:強調電影導演是主要創作人和最終定稿人。判定依據是導演對作品的控制。
作者電影與類型電影相對,也稱藝術片。
12、巴贊、克拉考爾的寫實主義和物象至上主義——
(與愛因漢姆的技術主義、畫面至上相反)
※ 巴贊理論:
巴贊的長鏡頭理論,是美國理論界對巴贊觀點的非嚴格的概括(主要指巴贊對景深鏡頭的贊賞)。
# 長鏡頭:
單個鏡頭達到一定長度,也叫單長鏡頭。包括變焦、景深長鏡頭。
長鏡頭理論與蒙太奇理論是相對的理論。長鏡頭理論強調單個鏡頭內部的表現力(連接表現力),運動、景深、變焦。
# 蒙太奇禁用原則(屬巴贊的影像本體論):
若一個事件主要內容要求兩個和多個動作元素同時存在,蒙太奇被禁用。否則,蒙太奇遠非電影的本性,而是對其的否定。
# 長鏡頭的本體論立場(客觀的)、美學立場(傾向性)提出此理論的社會背景是因為:
⑴ 電影在技術上的一系列發展,膠片、鏡頭的改變,提高了單個鏡頭的內容質量和容量;
⑵ 移動攝影更加靈巧多變,大大豐富了單個鏡頭的鏡頭內變化。
長鏡頭理論貢獻:開掘了一種新的審美表現手段,提高了人們對電影鏡頭內部空間的復雜構成的自覺性。
# 影像本體論:
由巴贊在1945年《攝影影像本體論》中提出。
他提出影像基本特徵:
由機械作用產生的攝影影像與客觀中的被攝物等同。攝影影像獨特性在於其本質上的客觀性,它產生了被攝物體的本體,它就是被攝物的原形。
理論根據:
⑴ 攝影有不讓人介入的特權;
⑵ 人具有用逼真模擬物代替外部世界的願望,即排除人在外,單靠機械再現原物的需要。
影像具有令人信服的力量。
# 木乃伊情節:
巴贊提出,藉助精神分析,分析電影起源的嘗試,雕刻、繪畫藝術的起源,人具有永久保存自己軀體的沖動。最早的雕像是木乃伊,雕刻、繪畫成了後來的替代品。同樣起源於上面的沖動和願望。用形式的永恆克服歲月的流逝的原始需求,但雕刻、繪畫不能滿足人的願望。
攝影真正滿足人們再現原物的需要。「攝影是對事件塗上香料,是自然造物的補充,而不是替代」。
影像的產生第一次映現了事物時間的延續——可變的木乃伊。
# 完整電影:
巴贊表達電影起源用語。
根本原因是心理的需要,稱為「完整電影的神話」。再現一個聲音色彩立體感等外部世界的幻景。
※ 克拉考爾理論:
# 《電影的本性——物質現實的復原》
1960年出版
美學是一種實體的美,不是形式的美。克拉考爾闡述了「電影化的」這一概念。
電影,就其本性來說是照相的一次外延,它跟周圍的世界有明顯的近親性。影片記錄和揭示物質現實的時候,才是名副其實的影片。
近親性:
⑴ 電影對於未經扮演的事物有一種近親性。扮演能引起現實幻覺就是合理的。如果違反電影特性,任何扮演都是非電影化的。
⑵ 喜歡偶然的事物(意外:相對於必然)。美國無聲戲劇中,意外的事件代替了命運,強大的決定性的力量出現。一切不是註定而是恰好碰上。
⑶ 喜歡再現外部世界的連續性(與巴贊相似)進入攝影機視野內一切都拍下來,無窮盡程度。要求我們承認這是我們生活的世界的一部分。
⑷ 偏愛含義模糊的事物。自然界現象多含義,這與無限心理和精神上的無限性相對應。銀幕傾向反映這些含義模糊的東西,含義不能太確定。
⑸ 生活流。指具體情境和世界,是指物質現象而非精神現象。經常提到街道,因為在街道上生活的原生形態經常出現、不是扮演,是偶然事件薈萃之所,任何斷面都是不完整的。
# 電影不適合表現悲劇
這是克拉考爾對電影藝術特性的理解,是他基本觀點的引申,指出悲劇是「非電影化的」。
他認為悲劇主題與舞台故事具有天然的近親性:
⑴ 悲劇主題必然要求一個有目的的、整體的故事形式來展現,與電影特性相違背。
⑵ 悲劇只關心人物之間的相互影響,無生命物體只能是道具,對發展戲劇起支撐、調節作用。
⑶ 悲劇要求對外部的東西進行安排,舞台劇的環境反映心境,舞台劇一定要有暴風雨。
⑷ 悲劇要求有限、次序井然的世界。電影是以廣闊世界為中心的藝術,電影中沒有宇宙,只有一片土地、天空、街道。總之是廣袤的物質,死亡的結局與這物質現實的廣袤無相同點。
在悲劇世界中,命運排斥意外、偶然。
⑸ 悲劇性內容在物質世界總無所表現。因為悲劇內容是純精神世界。
悲劇可以出現在電影中,但電影的悲劇就不完全是電影化的了。
※ 克拉考爾與巴贊理論觀點異同
相同點:都強調電影對現實的記錄功能;
不同點:
⑴ 身份不同。克拉考爾是理論家身份,巴贊是批評家身份。
⑵ 體系不同。克拉考爾是演繹體系(理論化的),巴贊是批評體系、史學體系。
⑶ 影響不同。克拉考爾對電影實踐無多大影響,巴贊對電影實踐產生重大世界性影響。
⑷ 出發點不同。克拉考爾出發點單一(理論),巴贊出發點較復雜(精神分析、木乃伊等)。
⑸ 克拉考爾缺乏歷史意識,巴贊有強烈的歷史意識。
13、《電影美學和心理學》米特里——
分兩卷,分別在53年和65年出版,是經典電影理論的總結和集大成之作。
米特里在經典理論的兩大流派——蒙太奇學派和長鏡頭學派——中取中間立場。關於對電影的表述、立場表現在三種模式:電影是畫框(愛因漢姆)、窗戶(巴贊)、鏡子(克拉考爾)。
米特里被稱作電影中的黑格爾,他的理論被稱為經典電影理論的終結。
克拉考爾、巴贊對電影表現現實手段的肯定,但忽略了虛構。
麥茨在《想像的能指》中,不排斥復制現實,構造復制現實假象的能力。
14、《電影理論的兩種類型》【美】漢德遜——
經典理論研究材料豐富、系統完整,但電影材料缺乏、不充分、不完整。主要電影理論有兩大類:
愛森斯坦和愛因漢姆一類,研究電影局部和整體的關系的理論;代表是愛森斯坦和普多夫金。
克拉考爾和巴贊一類:研究電影與真實的關系的理論。代表是巴贊和克拉考爾。
代表人物四人中最有影響的是愛森斯坦和巴贊。
書中評價這兩種理論共同的局限:只是對電影形式的研究,極限是段落,缺乏整體,整部影片是不存在的。
只有麥茨是以電影整體為研究對象,從句法到話語的進步。

電影文學是一個多層次的復合概念。其藝術學的概念內涵,指在電影發展過程中發展起來的與戲劇文學等傳統文學類型並列的一種新興文學類型。在電影藝術的發展道路上,作為綜合藝術的電影在汲取諸種藝術養料豐富自身綜合特質方面,獲得與文學的密切融合關系。文學各種樣式對電影的滲透,電影對文學的敘事手法、抒情手法和塑造人物性格的豐富藝術手段的借鑒,使電影藝術在增強自身的表現能力,形成新的綜合藝術特質方面,發揮作用。電影文學作為電影的文學基礎構成,是以電影的獨特視聽思維方式來構思和寫作的文學形式,兼有電影和文學的雙重屬性。電影文學,集中表現為電影的劇作基礎,即電影劇本。電影劇本包括文學劇本、分鏡頭本和台本(工作台本、完成台本)三個部分。電影文學又指電影作品的文學性含義,包括電影劇作的文學價值、電影創作借鑒與融合的文學形式因素、電影劇作的文學個性等等。電影文學,還直接和經常反映在電影對文學作品的改編方面。

㈢ 大衛·波德維爾的研究方向

波德維爾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認知心理學(cognitivepsychology):波德維爾將其作為電影機制的出發點,並於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在心理分析學和主流電影研究中架起了一座橋梁。該學派的出發點主要研究觀眾如何觀看電影,如何理解電影的敘事機制並對其產生興趣,由此擴大觀眾對於電影意義的深入理解。
電影敘事學(Narratology):該學派主要研究電影的敘事形式,包括故事視點、人物塑造、劇情模式等。該論點與麥茨和法國後來興起的符號敘事學(LeRecitCinematique)多有共同之處,但波德維爾的研究對象主要集中於好萊塢電影的敘事模式及其演進。
新形式主義(Neoformalism):這是波德維爾對於電影學術界影響最為深遠,也是飽受爭議的理論之一。受到他妻子和許多著作的合作者克莉斯汀·湯普森(KristinThompson)主修的蘇聯形式主義學派(RussianFormalism)影響,認為在藝術形式和其內容間是存在明顯區別的。如同文學偵探小說中總是依循一個殺人犯從開始出現,但卻在最後交代背景的模式。認為藝術的目的是對社會產生某種認同感和親和力。新形式主義理論排斥其他多數的理論學派和方法論,特別是解釋學(hermeneutic)的觀點,同時還包括拉康精神分析學派(Lacanianpsychoanalysis)和後結構主義學派。在其和諾維爾·卡羅爾(NoëlCarroll)合著的《後理論:重建電影研究》(Post-Theory:ReconstructingFilmStudies)一書中,兩人猛烈抨擊了上述觀點。認為這些理論大多將電影用於既定理論的框架內進行研究,而忽略了對於電影運作機制的中層水平研究。這種觀點多受到一些當下文藝理論家,如斯拉沃耶·齊澤克(SlavojŽižek)等人的非議。
此外,波德維爾對於電影歷史,特別是電影作為技術和工業的歷史也很有建樹;在區域電影研究方面,如好萊塢電影、包括日本電影、台灣電影香港電影的亞洲電影方面都有論著和深入討論;而且對於一些電影流派和電影作者,如法國印象主義電影、卡爾·德萊葉、小津安二郎、愛森斯坦均有專門研究。
作為一個具有影響力的理論家,波德維爾影響最為深遠的一本著作,還是他與妻子合著的《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FilmArt:AnIntroction)。該書出版後,在美國各大電影院校引起強烈反響,並迅速被諸多院校採用,選為電影製作的經典教材使用(2008年該書將出版第8版),該書從一個全新的視角,將其新形式主義的理論加入電影初級認知的教學中,深入淺出,頗得好評,也使其為廣大電影讀者接受的原因。

㈣ 蘇聯蒙太奇電影學派的理論主張結合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進行闡述。

蘇聯蒙太奇學派
1.二十年代無聲故事片創作時期,蘇聯涌現了一批傑出的年輕的電影藝術家,如愛森斯坦、普多夫金、庫里肖夫,他們創立了蒙太奇學派。(「庫里肖夫效應」的實驗)2.愛森斯坦《戰艦波將金號》、普多夫金《母親》、杜甫仁科《土地》。
3.(1925年)攝制的(《戰艦波將金號》)是愛森斯坦運用蒙太奇理論的著名電影作品。其中,(「敖德薩階梯」)場面,被視為視覺節奏的典範。
4.愛森斯坦提出了哪些理論?
(1)提出了「雜耍蒙太奇」;
(2)提出了「情緒劇本」理論。
5.雜耍蒙太奇:是愛森斯坦在戲劇與電影創作實踐中採用並在理論上提出的一種結構演出的方法。意思是選擇具有強烈感染力的手段加以適當的組合,以影響觀眾的情緒,使觀眾接受作者的思想結論。
6.情緒劇本理論:是愛森斯坦為部分蘇聯劇作家付諸實踐的一種電影劇作理論。認為電影劇本不需要戲劇沖突和戲劇結構,只要提供一連串誘發導演情緒的刺激物。雖然也有一些簡單的情節,但一般是用一種浮誇的詞句描寫一些互不連貫的場景。
7.「雜耍蒙太奇」和「情緒劇本」都有其共同的理論缺陷,就是孤立地誇大了情感的感染力,破壞了電影綜合性,失去了思想指導和生活基礎。
8.愛森斯坦的貢獻:將蒙太奇的基本目的和任務明確地歸納為兩條:「合乎邏輯,條理貫串的敘述」,「充滿情感」,「激動人心」。
9.論述世界電影名作《戰艦波將金號》。
《戰艦波將金號》被公認為是一部世界經典名片。
(1)思想內容:為紀念1905年俄國革命20周年而攝制的,是一部頌揚水兵於1905年起義的影片。
(2)在劇作結構上,是按照希臘五幕布悲劇的格式構成的。即:人和蛆蟲;船上的戲劇;死者激發人們;敖德薩階梯;同艦隊相遇。每場戲都貫穿著強烈的矛盾沖突,有明確的動作與反動作。
(3)影片劇作上的特點:a紀實性與典型性的精巧完美的結合。b精巧、嚴密的結構與准確有效的節奏處理。
(4)在電影語言上有獨特的創造。影片的蒙太奇組接充分顯示了電影鏡頭組接的巨大藝術功能。a動作的創造;b節奏的創造;c新的時空的創造;d思想的創造。
因為《戰艦波將金號》是常被人們譽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影片」。卓別林稱它是「世界上最優秀的影片」。

㈤ 電影敘事是從誰的電影開始的

電影敘事是從奧遜.威爾斯開始的,《公民凱恩》是由奧遜·威爾斯於1940年拍攝的一部紀傳體影片,由他本人擔任導演、製片、編劇。電影開創性使用了平行敘事(非線性敘事)結構。

奧遜·威爾斯(OrsonWelles),1915年5月6日生於美國威斯康辛,1985年10月10日逝世於洛杉磯,集演員、導演、編劇、製片人等多種角色於一身的電影天才。作為演員,他參與了一百多部電影(包括配音);作為編劇,他寫了42個劇本;作為導演,他執導了近40部影片。1975年,AFI授予威爾斯終身成就獎。

他的一生就像一部傳奇,他的電影改變了歷史。奧遜·威爾斯是美國歷史上一位罕見的具有重要文化意義的電影家。迄今為止,所有從事嚴肅電影事業的導演、演員,恐怕仍然不敢正視這位空前絕後的「巨人」。 因為有奧遜·威爾斯,我們願意相信,這個世界上真的有「電影天才」的存在。

《公民凱恩》不僅是非線性敘事電影的鼻祖,還開創了深焦攝影以及明暗交替的光線運用方法,使電影畫面充滿層次,極大地豐富了人物調度,最終更好地參與敘事。

㈥ 什麼是電影的敘事風格

電影的敘事風格是指作品內容的組織、安排、構造等方面,如片語結構、句型結構、段落結構。

相關介紹:

電影敘事結構是一種以敘事為主的藝術,其敘事方法雖千奇百怪、變化多端,但其結構模式可歸納為幾種類型。

亞里士多德最早指出文學的敘事結構即情節安排,他認為悲劇情節應有頭有尾(完整)並有長度(時間延續過程)。

(6)電影敘事學的代表人物和代表觀點擴展閱讀

傳統敘事作品中情節結構佔主體地位,最典型的是戲劇沖突的結構:序幕—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尾聲。

結構主義建立了「中心化結構」,而結構主義堅決反對中心化,認為中心「不是一個固定的點,而是一種功能,一種使無數符號替換物的活動成為可能的無定點」,他們從「作品」走向「本文」。

結構並非直觀可見的對象,一般觀眾難以分析,這正是對電影作敘事結構模式分析的意義所在。通過結構模式分析,便於把握電影敘事構成的一般規律和創新途徑,使創作者和觀賞者在結構本文和解讀本文時有章可循、提綱挈領。

㈦ 敘事學的相關人物

符拉季米爾·普羅普
俄國民俗學家普羅普不是一位結構主義者,但他是結構主義敘事學的先驅。他的《民間故事形態學》(1928年)一書是整個敘事學領域里的一部里程牌式的著作。他的思想和理論對後來的結構主義學者們,如格雷馬斯、托多羅夫、布雷蒙等人的研究產生了直接而深遠的影響。
普羅普是俄國形式主義的同代人。俄國形式主義文學批評是本世紀20年代的產物,也是結構主義的源頭之一。它各學派以重視作品的形式為特點,分為兩個重要中心:莫斯科語言學派(成立於1915年)和彼得格勒詩歌語言研究會(成立於1916年)。前者的成員主要是語言學家,後者的成員主要是文學史家。這一學派為結構主義開辟了兩個主要方向:一是源於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敘述文兩個方面的區分,這兩個方面的區分相當於語言中的「能指」和「所指」,後來又被布雷蒙稱為「敘述成分」和「被敘述成分」。另一個方向來自普羅普的《民間故事形態學》。
在普羅普的著作里,他以俄羅斯民間故事為原版,總結出一些常見的「行為群」,歸納出三十一個「功能」,並以為這些功能是這一體裁敘述文的基本組成部分。他還依據語言學理論來解剖敘述結構:敘述文結構由兩個軸體組成:即替換軸(縱向聚合或同一功能之多種表現形式的等值與交替)和接續軸(橫向組合或功能之間的前後連接)。
盡管普羅普探討的是敘事體的一種特殊形式--童話,但是他採用的分析故事構成單位及相互關系的方法,對其他敘事文體的分析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它的重大突破在於他確立了故事中十分重要的基本因素--功能,提供了按照人物功能和它們聯結關系研究敘事體的可能性。由此,為敘事體結構和要素分析開掘了一條新路。同時,他將故事中出現的動作簡化為一種順序組合,超出了表層的經驗描述,使敘事體的研究更趨科學化。其貢獻是巨大的,他所走出的雖然是第一步,但卻是開天闢地的第一步。 人物簡介
A·J·格雷馬斯 在法國敘述符號學方面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的主要成就在敘事體的語義方面。他試圖按照公認的語言範例來描述敘述的結構,這種範例一方面來自索緒爾關於「語言」和「言語」的理論,另一方面也來自於索緒爾和雅各布森的二元對立的基本指示作用的概念。其最重要的兩部著作是:《結構語義學》(1966年)和《論意義》(1970年)等。
主要成就
格雷馬斯的成就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格雷馬斯的《結構語義學》發展和完善了普羅普的「功能」說,並沖破了民間故事的范圍,就小說人物及敘述句法等一系列問題進行了更具普遍意義的理論闡述。
二.格雷馬斯從語言學理論出發,對符號學的研究對象加以更明確的定義,文學作品作為研究對象是用一種特定的自然語言講述出來的故事,因此是一個意義的整體。也就是說,敘述文是由一個能指和一個所指組成的整體。他認為敘述符號學的主要任務是研究敘述內容(即所指)的結構。而敘述內容又分為兩個部分:語義和語法。語法構成敘述內容的組合,語義則給組合中的各單位以特定的含義。另外,格雷馬斯還強調層次在結構分析中的重要性。
三.格雷馬斯的一個引人注目的成果是「行動素模式」。他把人物按其表現分為六個功能,即相輔相成的三組成分:主體/客體、送信者/受信者、助手/敵手。這一模式有助於對小說人物以及敘述結構進行分類。
四.格雷馬斯發明了關於深層概念模式的「符號方陣」:四個方位分別代表結構發展的四個不同階段,它們之間的主義關系可按照形式邏輯的對立、矛盾、包涵等關系來解釋。
格雷馬斯的理論可以看作是對普羅普最初構想的一種發展和改進,他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情節結構模式的建立揭示出敘事體深層結構所顯示的意義。與普羅普不同的是他把故事視為類似句子的語義結構,注重的是功能之間的關系而不是單個功能。 茨維坦·托多羅夫
茨維坦·托多羅夫,保裔法國人,其理論不僅受普羅普和列維-斯特勞斯的影響,也受俄國形式主義的影響,在敘事學、詩學和修辭學等方面的研究成就卓著。他在文學觀念、文學敘述、文學體裁等結構批評理論方面獨樹一幟的建樹使他成為一位具有世界影響的結構主義文學理論家。
托多羅夫曾任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藝術與言語研究中心主任,並曾師從於羅蘭·巴爾特學習文學理論,還不遺餘力地介紹俄國形式主義文學理論。托多羅夫的主要著作有《文學理論》(1965年)、《〈十日談〉的語法》(1969年)、《詩學》(1968年)、《散文的詩學》(1971年)、《象徵理論》(1977年)、《象徵與闡釋》(1978年)、《話語的體裁》(1978年)、《米哈依爾·巴赫金--對話原則》(1981年)、《批評的批評》(1984年)等等。
托多羅夫的的理論對敘事學的形成起很大作用,他擴大了普羅普、格雷馬斯以來的敘事學研究的范圍,使敘事學從神話、民間故事的研究轉向敘事體的主要形式--小說,同時,他用語法模式分析故事,把文學中語言的性質擺到了更突出的位置。 人物簡介
羅蘭·巴爾特1915年出生於法國瑟堡,在比昂和巴黎長大成人。1939年畢業於索邦大學古典文學系。二戰後執教於布加勒斯特大學和亞歷山大大學;自1960年起,開始在巴黎高等研究實驗學院任教。1976年,榮任法蘭西學院文學符號學教授。其主要作品有《作品的零度》(1953年)、《論萊辛》(1963年)、《批評文集》(1964年)、《符號學原理》(1964年)、《方法體系》(1966年)、《S/Z》(1970年)、《本文的歡悅》(1975年)等等。
批評悖反
羅蘭·巴爾特的寫作充滿了叛逆色彩,他的信念就是要反駁一切關於同一性的正統信仰,或許正因為此,他才對充滿正統觀念的文學批評感到深切的不滿,並毫不留情地對那些正統觀念和流行看法進行抨擊和拆解。總的說來,他對正統文學批評的悖反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巴爾特明確反對無歷史的文學批評,認為這些文學批評的前提是所研究的文本具有一成不變的道德價值和規范價值,與文本最初寫作、出版和閱讀的社會性質毫無關系。
二.巴爾特對職業文學批評所充斥的心理學幼稚病和心理學決定論傾向深感不滿。
三.巴爾特對職業批評家所表現出來的「去符號」(a-symbolia)趨勢非常反感。
四.巴爾特認為傳統的文學批評從來不公開說明他們的意識形態是什麼,甚至否認自己所從事的批評具有意識形態的特徵是非常虛偽的,是一種徹底把歷史和文化現象裝扮成自然現象的「神秘化過程」,是具有極其邪惡企圖的。
1970年,巴爾特出版了《S/Z》,「用了一種類似小小的地震方式」,把法國現實主義大師巴爾扎克的短篇小說《薩拉辛》分解成561個詞彙單位(lexies),即「讀解單位」。其中,有些只有幾個詞,有些是幾個句子,長短不一,每個單位都是一個分析主題。然後,他又創造性地提出了五個符碼:解釋符碼、行為符碼、語義符碼、象徵符碼、指示符碼,從而在對巴爾扎克的作品進行了幾乎是殘酷的分解之後又進行了摧枯拉朽式的分析。
巴爾特的對傳統文學觀念的批判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這也是他對法國文學及至世界文學所做的非常傑出的貢獻。

㈧ 什麼是電影敘事學

電影敘事學
依據文學敘事學或符號學原理研究影片表述元素和結構的理論。沿襲傳統小說敘事學的電影敘事學主要研究故事的情節安排、行動動機、人物性格和審美特性,關注電影劇作的技巧層次。20世紀70年代,建立在結構主義和符號學基礎之上的電影敘事學,突破了傳統電影敘事研究的界限,力求在影片的一般技巧元素中抽象出電影敘事的量化系統模型,為文本分析奠定基礎。電影敘事學從文學敘事學中獲得了一般的概念和方法,文學敘事學推動了電影敘事學的研究和發展。電影敘事學借鑒和自創的理論模型包括:普羅普從俄國民間童話中總結出的31種功能和七種故事角色;列維—斯特勞斯的「神話素」和二元對立邏輯結構;羅蘭·巴爾特的敘事作品三層次(功能層、行動層和敘述層);傑拉爾·熱奈特的五個敘事概念(1?敘述時間的「順序」;2?省略或連貫的「時間延續」;3?重復或單一的「頻率」;4?敘事「語式」,包括選擇的「視角」或「視點」;5?表示敘述者與被敘述者關系的「語態」)和「調焦」分類(全知型的零調焦、敘述者所見的內部調焦、敘述者只能觀察人物外部表象而不潛入人物意識的外部調焦);阿·格雷馬斯的敘事學模型;克·麥茨的八大組合段;美國電影理論家愛·布拉尼根的視點論;弗朗索瓦·若斯特的「目視化」系統(攝影機與人的目光相關的內部目視化和與人的目光無關的零目視化)等。

㈨ 簡述大衛·格里菲斯的電影敘事觀念較於盧米埃爾兄弟和喬治·梅里愛的進步.

如下:

格里菲斯首先把他喜愛的狄更斯小說的敘事手法拿進電影,創造出後來被稱為格里菲斯的最後一分鍾營救(Griffith's last minute rescue)的平行剪輯手法。

他在影片The Fatal Hour(1908)里第一次採用了平行剪輯的手法,在高潮段落營造緊張感(當時的業內報紙稱此技術為alternate scenes,也叫switch-back或者cut-back)。

此後格里菲斯很快將平行剪輯的技巧發展到普通的敘事,而不僅僅是最後高潮的段落。他也讓不止兩條線索平行進行。

人物經歷:

大衛·格里菲斯(D.W. Griffith,1875年1月22日—1948年7月23日),出生於美國肯塔基州,美國導演、編劇、製作人、演員、藝術指導,被稱為「美國電影之父」。

他推進了電影的演出技術,他最早地意識到特寫鏡頭的特徵是必不可少的電影化的敘事語言。

是電影歷史中的傑出革新者,被認為是對早期電影發展作出極大貢獻的開創性人物。他最輝煌的日子是二十年代的默片時期。

最著名的作品包括《一個國家的誕生》和《黨同伐異》。

㈩ 電影上世界上重要的電影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的代表作。。。

德國表現主義 文學、藝術或戲劇中專強調形式與技巧而不強調題材的表現手法。起源於1915年的俄國,因為莫斯科語言學圈及詩語言學會的成立,反對俄國革命前處理敘述材料的傳統方式,轉而重視藝術語言形式的重要性,逐步影響到當時的各藝術領域。在電影表現或分析上,形式主義強調不同形式的運用可以改變材料的內涵,剪接、繪畫性構圖與聲畫元素的安排都是形式主義電影工作者的興趣所在,如1920年代的普多夫金、愛森斯坦等均是此種主義的支持者。1930年代中期遭斯大林主義的壓迫而停止在俄羅斯的發展,但對後來的結構主義與符號學有很大影響。

印象主義Impressionism
1920年代法國的電影創作者路易.狄呂克團結一批有才氣的導演,如亞伯.岡斯、哲敏.杜拉克等與一些在商業電影上已取得成究的電影導演,想在影片公司老闆出於商業考量而拍攝的影片中進行改革,以提升在一次世界大戰後日漸衰微的法國電影。但其努力沒有得到製片們支持,1924年狄呂剋死後運動即告失敗。一些人走向商業片,另一部份則走向前衛派道路。由於狄呂克的一些理論與創作概念與後來法國前衛電影運動有緊密聯系,所以印像派電影大都被認為是前衛電影的前奏或直接歸入前衛電影。重要作品有岡斯的《車輪》(1922)、狄呂克的《狂熱》(1921)杜拉克的《西班牙節日》(1919)等。

超現實主義Surrealist film
1920年興起於法國,主要是將意象做特異的、不合邏輯的安排,以表現人類潛意識的種種狀態。路易斯.布紐爾的《安達魯之犬》可以算是早期超現實主義電影的經典作品。而超現實主義電影的興起旨在反抗寫實主義與傳統藝術,領導人安德烈.布列東的一篇宣言中提到:「一種純粹的心靈自動作用,在此作用之下,試著以語言、文字或其它任何方式,來表現思想真正的運作情形。」後來超現實主義成為實驗電影與地下電影的重要源頭,如美國的瑪雅.黛倫與肯尼斯.安格。商業電影中超現實主義並不是主要派別,只出現在個別導演的電影中,如伍迪.艾倫。

新寫實主義Neorealism
二次世界大戰後在義大利興起的一個電影運動。主要代表人物有羅貝多.羅賽里尼、狄西嘉、魯奇諾.維斯康堤等。這類的電影大主題大都圍繞在大戰前後,義大利的本土問題,主張以冷靜的寫實手法呈現中下階層的生活。在形式上,大部份的新寫實主義電影大量採用實景拍攝與自然光,運用非職業演員表演與講究自然的生活細節描寫,相較於戰前的封閉與偽裝,新寫實主義電影反而比較像紀錄片,帶有不加粉飾的真實感。不過新寫實主義電影在國外獲得較多的注意,在義大利本土反而沒有什麼特別反應,1950年代後,國內的諸多社會問題,因為經濟復甦已獲抒解,加上主管當局的有意消弭,新寫實主義的熱潮於是慢慢消退。 《天堂電影院》是其代表影片。

意象派電影 Imagist film
運用一系列相關的意象,以製造一種氣氛,或創造一種抽象概念的電影。意象派電影工作者企圖利用有關性質的視覺和聽覺細節,使鏡頭與聲音的累積,為一個場景或整部影片帶來更大的意義,而不需用直接陳述的方式。意象派電影不止是純粹抽象或韻律的電影試驗,而是企圖成為一種具有明喻或暗喻的象徵效果溝通經驗(通常是詩意或抒情的)。

閱讀全文

與電影敘事學的代表人物和代表觀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電影金錢風 瀏覽:421
倫理電影技院中國姑娘 瀏覽:190
中國獲奧斯卡獲獎的電影 瀏覽:659
青春漫畫電影韓國 瀏覽:842
國產科普電影 瀏覽:130
今天川沙電影院放哪些影片 瀏覽:784
反映中國老人的電影 瀏覽:765
英文電影梗概英文 瀏覽:137
老電影三個火槍手 瀏覽:934
電影人物袁牧女 瀏覽:361
電影黑色星期五里傑森故事 瀏覽:185
實現目標的勵志電影 瀏覽:989
黑人打鬼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829
電影岡仁波齊台詞 瀏覽:588
宋小寶雷佳音新電影 瀏覽:622
呂賓電影作品有哪些 瀏覽:166
四個男的變女人電影 瀏覽:17
電影演員馬麗出生年月日 瀏覽:147
不出名的香港警匪電影 瀏覽:362
免費好看的武打電影全部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