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非典型性主旋律電影,《雲霄之上》的破與立到底是什麼
《雲霄之上》榮獲第 11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天壇獎”最佳影片,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這部戰爭影片在普通人物的行動軌跡間展現人類的光輝,也記載了信仰的力量。它真實地記錄了長征戰士為了家與國,獻出淚與血,譜寫壯麗之歌的故事,是一部具有沉重的思想力的主旋律電影。
近幾年,主旋律電影在與大眾市場激烈碰撞的同時,也會使主旋律電影出現模板現象。那麼如何挖掘主旋律電影的多樣化表達,使這類電影不再拘泥於藝術表現方式,《雲霄之上》 給我們提供了思路。通過將主旋律藝術化相結合,既有溫度,又有高度,又破又立,值得借鑒。
② 戰爭影片觀後感300字以人物形象為主
舉起手來》觀後感
這部電影是一部以中國人民抗擊外來侵略為題材的戰爭喜劇電影,情節很簡單,故事的緣起是由保護國寶——一尊金身菩薩開始的,一位中國農民和一隊鬼子兵展開了鬥智斗勇的周旋戰斗。最後敵人嚴重受挫,八路軍和老百姓取得了圓滿成功。保護國寶的過程中,適時的誇張還有陰錯陽差使日本鬼子丑態百出,讓所有觀看此片的中國人都能大出一口胸中惡氣。
看完這部影片,不由讓我想起了小時侯看過的電影,那個時候經常看的就是打仗的片子,然後好人壞人一目瞭然。對壞蛋是切齒的恨,對英雄是由衷的敬。《舉起手來》這部電影我覺得很有過去那種風格,入木三分的誇張把敵人的愚蠢放大到了極點,放聲大笑的同時更明白了是非美醜,讓我更加深刻的認識到,我們要正視戰爭,回歸和平!
其中有一段令人開懷大笑:日本兵搜不到金佛,企圖將出村的唯一路線——石橋炸毀,然後再在村裡慢慢搜查。當日本並點燃導火線,正在洋洋得意時,村民的驢
在片尾,一位倖存的日本兵蹣跚著走上山頭,看著落日發呆。突然,遠處傳來一句剛勁有力的話:「舉起手來!」被嚇呆了的日本兵緩緩地把手舉了起來……
這一幕,不正表明了日本帝國主義向中國人民舉手投降了嗎?侵華日軍對中國的「三光政策」就此終結;對中國人民殘暴的蹂躪和踐踏就此終結;長達8年的抗日戰爭在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抵制和抗爭中就此結束。中國人民終於可以不當亡國奴了。
看到這一幕,我心裡感覺十分的暢快,也感覺到自己肩上的責任。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勝利60周年紀念,在這樣的日子看這樣的影片對我震動很大。一方面我祈望和平,讓戰爭遠離人類;另一方面我知道只有國家富強才不會再受人欺負。拿破崙一世說過「中國,那是一個沉睡的巨人,讓他睡吧,因為當他醒來時,他將震撼世界。」是啊,現在,21世紀,中國終於向世界發出震耳欲聾的吼聲了!
看完後,我心中感慨萬分,我想:做為新時代的學生,我們擁有很好的學習和生活條件,我們應該珍惜我們所擁有的一切,用我們努力的學習、用我們優良的品質、用我們的實際行動來回饋社會,建設好我們的祖國。
③ 求經典的二戰時期的戰爭片,越多越好。
電影不在多少,關鍵是經典好看,看電影應該舍糙求精。
二戰電影好看一點的基本上我都看過,就各人來說比較偏好「戰場寫實」和「劇情反思」兩類。
戰斗場面較多,且還原寫實度好的幾部:
《拯救大兵瑞恩》主劇情類型是:敵後營救。整部電影匯集了:搶灘登陸,陣地攻堅,敵後穿插,城市狙擊,野戰攻堅,反坦克戰,城市巷戰。戰斗場景刻畫的還算比較好,炸點和焰火特效不失真,劇情整體鮮明,最後的寓意做了升華。二戰電影經典中的經典。
犧牲六個人拯救一個人,是值得的,因為那六個人代表為戰爭抗爭而犧牲的先烈,而那一個人」瑞恩「就代表活著的人,代表無數戰後的人,」不要辜負「就是告訴我們,和平來之不易,活著的我們要活出精彩,對得起他們的犧牲。
至於《硫磺島家書》日美合拍,主要是以日本守軍視角。還不錯~
《父輩的旗幟》倒敘插敘多,美軍視角。
《太平洋的奇跡》、《登陸之日》、《血戰沖繩島》!都還不錯
這幾部算是比較好的二戰戰場寫實電影。
還有一些如:《從海底出擊》潛艇戰,《偷襲珍珠港(虎虎虎)》空戰轟炸,《斯大林格勒》陣地防禦戰,反坦克戰,《最長的一天》登陸戰。這些都還不錯。
其它的還有很多,但是精彩程度就不是那麼好。
還有一類是戰爭題材類的電影,但是沒什麼戰斗場景刻畫的,這一類屬於二戰戰爭劇情電影。如《辛德勒的名單》、《美麗人生》、《地雷區》、《鬼子來了》。。。這一類的劇情雖然不錯,但是個人不喜歡這一類,劇情太無聊。
其它《西線無戰事》、《野戰排》、《我們曾經是戰士》、《黑鷹墜落》、《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④ 我們的父輩觀後感
《我們的父輩》是一部由菲利普·卡德爾巴赫執導,湯姆·希林 / 沃爾克·布魯赫 / 卡塔琳娜·舒特勒主演的一部劇情 / 愛情 / 歷史 / 戰爭類型的電影,下面是我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我們的父輩 觀後感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們的父輩觀後感篇1
剛看完時我覺得我沒有看懂,看了影評之後更覺得沒有看透,後來我想,兄弟倆沒變,從一而終,哥哥依然是那個勇敢、堅強、理智的哥哥,沒有變懦弱,弟弟依然是那個脆弱、善良、多愁的弟弟,也沒有突然成熟,只不過形勢變了,他們只不過根據形勢做出自己的選擇。
先說哥哥,有人說哥哥成為逃犯是他崩潰之後的表現。但我認為這只是他認清現實後自然而然的舉動。
他自始至終更多的是為了擔負責任二戰(保護弟弟、遵守對母親的承諾、保護自己的那一連、保護國家的人民),但我並沒有感到他覺得一個軍人就該視死如歸、戰死沙場。
而當時的情況是,他認識到戰爭給更多人帶來的是傷害,為了毫無意義的目標,殺害很多無辜百姓自己的士兵,弟弟也失蹤甚至死了。他的責任消失了,而且他恍然大悟那個責任是沒有意義的。所以他放棄,不是逃避,是放棄。
他在湖畔小木屋的場景如此靜美。他安靜的坐在木屋上,眼神深邃如舊,冷靜如舊,雖然有迷茫與懷疑,但並沒有「崩潰」「脆弱」者的膽怯。
再看他被抓走之後的行為,堅強的活下去,理智的判斷不能用火燒屋,麻利地殺死軍官,出逃。他並沒有干任何不人道的事,也沒有干任何愚蠢而瘋狂的事。因為他並沒有崩潰,只是認清現實。
而且他在夏洛特面前並無慚愧,而是一把抱住了她。夏洛特哭著跑開後他的仰天長嘯,我也不認為這是他的慚愧與崩潰,只是對戰爭的憤怒控訴與無奈悲戚。
其實他是個簡單的人,簡單而偉大。私人以為他和維克托有些像,正直而智慧,只不過他遭受的心靈創傷與震撼更大。
所以我認為哥哥一直是那個哥哥,我最愛的哥哥,智慧而勇敢的哥哥,愛著親人的哥哥。戰爭改變了他嗎?只是他自己改變了對戰爭的看法。
再說弟弟,我也不覺得他在戰爭中成熟了,在我看來,他依然有那一顆水晶般善良敏感而脆弱的心,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先來 說說 原來的弟弟,其實弟弟這個人應該內心一直比較復雜,因為看書多。
心思敏感、細膩的弟弟從小不被關注,父親只愛勇敢的哥哥。但哥哥倒是很關心他而尊重他。這個情節多麼似曾相識,在《指環王》《伴我同行》中都有幾乎一模一樣的橋段。在這兩部片子里,弟弟在內心都崇拜且深愛著哥哥。所以我大膽的類推一下,這部片子里,弟弟對各個的感情也是很深,而且也是崇拜戰爭英雄哥哥的。
但同時弟弟又飽讀詩書,自己對於戰爭是懷疑的,所以這就形成了一種矛盾的心理,再加上這個年紀本來就叛逆,所以他帶著一種復雜的心情上戰場。
他畢竟只是個年輕人,正如片頭哥哥所說「他(弟弟)看起來是那麼無助」,他對戰爭的理解雖然透徹(戰爭會把人最壞的一面帶出來),但那畢竟只是理論,而沒有任何實踐。所以他還是會干一些幼稚的事情,比如故意吸煙吸引蘇軍。
但最大的轉折點是哥哥死了。其實弟弟很聰明,他知道哥哥不可能引領他們勝利,也不能永遠保護自己。但哥哥依然是哥哥,依然是親人,依然是一面旗幟。所以那個晚上他對哥哥說「我希望你帶領我們」。
但是戰爭太恐怖了,尤其是哥哥死了,一下子就把存儲在他腦子里的知識全部激活,突然的,就像活火山爆發一樣,弟弟徹底變了。但這變化不是經歷戰爭後的成熟,而是一剎那的瞬變,就像之前看到有人說的「心門一下子關了」,我說「邪惡與痛苦的一面徹底引爆了」。
我們的父輩觀後感篇2
「我們曾是五個朋友,那時我們年輕,以為未來是屬於我們的,整個世界都呈現在我們面前。我們只需行動起來,我們無往不勝;後來我們才漸漸知道並非如此。」
「我是對的,這場戰爭只會帶出我們最壞的一面。」
「大多數人以為,戰爭是由拼搏組成的,其實不是,是等待。等待下一波進攻,等待下一頓飯,等待下一個黎明。」
戰爭。一個聽上去離我們的生活遙遠又陌生的詞語,一個只會在歷史考試與電腦游戲中用到的詞語,一個屬於我們父輩的詞語。
但事實上,那場幾乎蔓延全球的浩劫離我們不過半個世紀。
在《我們的父輩》之前,從未看過德劇,但德國電影的優質絕對無可爭辯;《鐵皮鼓》《竊聽風暴》、《浪潮》、《再見列寧》以及個人心中大師:維姆文德斯的每一部作品都擁有如同徠卡相機般難以用文字概括的「德味」。而這一部質量如同三部曲史詩式電影的的德劇,來自好友的熱忱推薦,幸而 沒有錯過。
全劇三集,共4.5個小時,即使是一口氣看下來,也絕無沉悶之感,只會情緒奔涌卻又無處可出。在《我們》中,幾乎沒有任何刻意賣溫情的成分,五位主角,五條 故事 線並行交叉推進,從和平到戰爭、從善良到殺戮、從生到死,轉變只需要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在他們的故事裡,你會看到人的偉大與渺小,時代的更迭與荒謬,愛的光芒與黑暗。
故事開始於1941年的柏林,那裡有五個年輕人,他們面臨著一場即將開始的世紀之戰,但他們依然無憂無慮,他們平凡又特別,他們以為自己將要擁有整個世界。他們在深夜聚會,飲酒歌唱,無所畏懼,這是告別,更是為了未來的歡聚。
年紀較長的哥哥有一張典型的日耳曼臉龐,英俊堅毅,已是國防軍中的中堅力量。而弟弟Friedhelm還有著大學生式的稚氣,他倚在牆角抽煙,慵懶地跳舞,甚至在行李中塞進一本厚厚的詩集。Charly是一位溫柔天真的護士,一直沉默地愛著哥哥wilhelm卻不敢言表。Greta和Viktor是一對幾近完美的戀人,她是德國人,他是猶太人,但在那時這並不是問題。那時他們堅信元首所說的 聖誕節 時他們就能返回柏林,卻未猜到竟是四年後的聖誕節。
我們的父輩觀後感篇3
《我們的父輩》是一部3集迷你德劇,最近在微博上炒的非常火熱,轉載的一條接一條,我也是通過微博才得知的。這部劇不是新劇,去年3月份在德國上映,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一年後的這個時段會被突然發掘出來,炒熱。最吸引人的噱頭就是那高達9.5的豆瓣評分,事實證明,這分數放在豆瓣上,無論書、電影、電視劇都絕對是神一級的。
影片雖然是戰爭題材,但卻以人物的成長歷程為主線,以人物間的關系變化為注腳。這是不同於以往戰爭劇的。(指的是《兄弟連》、《太平洋戰爭》等劇,不是中國的抗日題材劇)
主角是5個青梅竹馬的發小、死黨,各有著自己的理想與行事方式。就這樣,時間來到了1941年,也永遠定格在這里,5個人走上了各自不同的道路,也獲得了迥異的命運。
影片開頭故事背景設置在1941年的柏林,蘇德戰爭爆發前夕。在一間酒館里,5個人齊聚於此,為了再次的歡聚,為了即將的告別。
威爾漢姆,從軍早,這時已是少尉軍銜,連隊步兵統領。勇敢果毅,被國家社會主義思想所洗腦,期待立下戰功,為國家、家族爭光。
弗雷德漢姆,威爾漢姆的弟弟,跟隨哥哥參軍,第一次上戰場。膽小怯懦的文藝青年,不信納粹那一套,本性善良。
維克多,猶太人。個性獨立、倔強,在那個歲月和幾個德國人成為朋友是不容易的,維克多卻泰然處之、不以為意。
夏洛特,5人里最小的一個,夢想為國家事業獻身,成為一名護士。同時暗戀著威爾漢姆,只是戰爭歲月,許多事身不由己。
格雷塔,5人里最有風韻的一個,也是最耐人尋味的一個。一方不顧種族偏見的愛著猶太男友維克多,一方為了自己的演藝事業投身納粹軍官的懷抱。最終為自己的「飛蛾撲火」付出代價。
就是這樣5個特點鮮明的純真青年聚到了一起,在酒吧里痛飲、跳舞、告別,為了自己的理想而出發。至少在當時,他們是以國家的理想為自己的理想的。第二天,他們踏上了各自的路。
世界上幸福的人都是一樣的,不幸的人卻各有各的不幸。
威爾和弗雷德在同一支連隊,威爾勇敢,榮譽感強。弗雷德懦弱,戰斗總是躲在最後,威爾也為此大為光火。經過戰火的洗禮,走過槍林彈雨,看慣燒殺搶掠。時間從1941年到了1943年,再來到1945年。變化的不只有戰局,也有兩人的信仰與本性。
威爾對國家的號召也從堅定到懷疑、抗拒,從作戰勇敢到當了逃兵,就如他自己所說「2年前他們(指蘇聯人)他們還把我們(指納粹)當解放者」,他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是在為誰戰斗。弗雷德依然不信法西斯那一套,但通過戰火的洗禮,逐漸意識到只有適應戰爭的法則,才能在戰爭中活下來。開始變的殘暴、刁鑽,從為了救一個小女孩而敢和黨衛軍軍官力爭變得殺人不眨眼,即使是無辜的平民。
維克多和格雷塔本是一對幸福的情侶,一個愛美,一個又恰好是服裝設計師,天造之和。只是造化弄人,民族政策終究是容不下猶太人。維克多先被抓走,再逃亡,加入游擊隊,再次因為種族問題被攆走。歷盡艱辛後終於活著回到德國,只是已不是記憶中的故鄉。
夏洛特終於滿足了自己的願望,成為一名戰地醫護人員,可以真正的為國家做貢獻。但是,當血肉橫飛的一幕幕呈現在眼前時,才發現自己的理想在戰爭的創痛前顯的那麼微小。而感情方面的困擾也越來越使她懷疑當初自己選擇加入這場戰爭的初衷是否正確。
這是導演通過影片來向觀眾傳達的第一個價值觀:人,是這個社會的產物。
5個人,5張面孔,5種性格。但有一個共同點,本性都是善良的。只是生在了錯誤的時代,成長在了錯誤的社會。被戰爭改造的面目全非,這遠非他們能選擇、掌控的,也不是他們的錯。誰又該為這一切負責呢?
弗雷德在劇中的變化就是這一切最鮮明的縮寫,一開始對戰爭嗤之以鼻,質疑哥哥殺俘虜的正確性,為了救一個互不相識的小女孩而頂撞黨衛軍軍官。到後來變的殺人不眨眼,在黨衛軍軍官還沒數到3時便開槍射殺了一個無辜的 兒童 。
這讓人們不禁去想,是什麼使一個單純、軟弱、天真、善良的孩子變成嗜血的劊子手。
就如弗雷德在劇中自己所說「戰爭會把人最壞的一面帶出來」。這是導演通過弗雷德之口傳達的自己的觀念,也是當下德國人對戰爭的最直觀 反思 。
我們的父輩觀後感篇4
五個人,
五個人生,
五個被改變的人生。
離別之前,五個人歡聚一堂,抱著對未來的期望,雖然都知道戰爭殘酷,但還是歡聲笑語,現在,戰爭的殘酷對他們來說僅僅是說教。
重聚之時,三個人滿經滄桑,懷著對戰爭的恐懼,因為知道了戰爭殘酷,但還是舉杯一飲,現在,戰爭的殘酷對他們來說已是噩夢。
戰爭只會把人的最壞一面暴露出來。Friedhelm面對戰爭的時候表現的最理智。他有自己的理想,如果沒有這場戰爭他或許會是一位學者。可是他來到了戰場,來到了不屬於他的戰場。來時,他不敢開槍,走時,他彈無虛發。開始,他有信仰,他尊重生命,他知道優待戰俘,他知道孩子生命的可貴。黑暗中的戰壕里,那一閃一閃的煙頭,就像是一個孤獨的個體在對抗這整個戰爭。那轟鳴而來的炮彈教會了他,個體面對大勢的時候的無力與無奈。戰場上兩個互不相識的人,兵戎相見,你死我活,你不殺他你就要死的現實,逼迫著他開了槍,開了第一槍,也就有了第二槍,第三槍······直到麻木,直到自己都知道自己的最壞一面是什麼,直到為了生存成為冰冷的士兵。好士兵總是懦弱,偶爾堅強。他知道他成為了一個好士兵,一個他自己都厭惡的好士兵。死亡,是他自己的選擇,也是他對命運自己的掌控,盡管這種掌控是如此的被動。以自己的死亡,讓下一代認識戰爭的殘酷,以自己的死亡,來掙脫這個社會大勢。或許死亡才是對自己最大的救贖。
戰爭會徹底摧毀一個人。Wilhelm帶著英雄夢,帶著榮譽感,步入了戰場。殺戰俘的時候,他遲疑了一下還是開槍了,他知道這是命令。遲疑是因為心中堅信的東西動搖了!隨著閃電戰的破產,他的信心在一點一點消失,他越來越不懂得戰爭的意義。直到信心被徹底的打破,他懂得了他弟弟的那句話,「戰爭會把我們最壞的一面呈現出來,但這改變不了我們明天要繼續戰斗的事實,直到全部倒下直到戰爭結束才會停,我們就是屠宰場的牲畜,任人宰割,今天是英雄,明天就成了豬,,這樣沒有意義,根本就沒有意義,沒有國家,沒有元首,只有這些人,我希望你能帶領我們。」可是,他做不到了,他的信仰,他的信心,他的希望都已經沒有了,他的弟弟能在看透了一切,沒有信仰下還能繼續求生存,他不行了,他敗了,他逃了,他想要放棄一切,他只想要回歸山林生活了。戰爭摧毀了他的信仰,摧毀了他的愛情,摧毀了他的生活。給他留下的只是無盡的傷。他帶著這些心裡的負擔存在著。
戰爭之下,無倖存者。不是受害者,就是實施者。Charlotte立志為國家服務,成了一名女護士,也將前往戰場救助傷員。她是實施者,註定要為自己的行為背負心靈負擔,就算後來做了再多好事也彌補不了當初的錯誤留下的心靈負擔。她是受害者,她的愛情,她的人生都被戰爭摧殘。Greta美麗活潑,歌聲動人,她希望有朝一日成為一名女歌星。為了這個目標,她出賣了自己的身體,希望以此來出名,同樣她也以此,自以為救了自己的小男友。她應該是這五個人中最無法掌控自己命運的人。她的命運從來都是掌控在蓋世太保手裡了,最後的悲劇也是無法避免的吧。Viktor一個猶太人,從戰爭開始就努力的想要掌控自己的命運,一直在尋求生存,戰爭奪去了他的父母,奪去了他的愛人,在戰爭中,自己也是經常命懸一線,如同大海中的孤舟。
戰爭帶來的是什麼?五個人,死了兩個,剩下的三個,內心傷痕累累。五個人誰也沒有真正的掌握自己的命運,都是被時代洪流裹挾著向前,向前,被淹沒。
我們的父輩觀後感篇5
看過不少二戰的影片,從電影到美劇到各個國家的各種劇。其實很多東西都已經說白了,戰爭體現出跟生命的對立統一的東西。現在再在戰爭片能獲得突破的影片拍的其實已經不是戰爭的場面了,就跟一些發達國家已經不用樓房的高度去忖度文明的發達了。其實說白了就是用小細節去引人思考,比如說那個壞蛋納粹啊,霸佔人了別人還預謀害人,最後還活的好好的。其實很多很多劇中的小情節。
讓我覺得頗有意味的是,那個蘇聯女護士。夏第一次問她你在看什麼?她說,我在看獵人的解釋(我猜應該是屠格涅夫的獵人筆記,錯了不要噴),她說沙皇迫害農奴,人民是沒有價值的存在。彷彿是在訴說自己和正在解放自己的同胞的悲慘過往。第二次夏問她,戰地醫院要轉移了蘇聯人打過來了你怎麼打算的,跟我們一起走么?蘇聯女護士只是把手比成槍指著頭說,俄國人會把我當叛徒槍斃。
最後蘇聯護士沒跑,也正是被叛國罪槍斃的,「審判很短,她犯了叛國罪,被槍斃了」蘇聯女戰神如是說。這其實是個很奇妙的東西。蘇聯人會因為救德國人被蘇聯人殺死,這個蘇聯女娃娃沒有跑。相反的的,夏後來救蘇聯人卻並沒有被德國人殺死而且蘇聯人也放了她。回國也許跟那個老頭在一起,或是跟小男軍官再續前緣這都不重要了。之間種種國際啊,人情的關系我們都不說。
我們的父輩觀後感相關 文章 :
★ 2021我和我的父輩觀後感800字【5篇】
★ 《我和我的父輩》觀後感精選7篇
★ 電影《我和我的父輩》觀後感心得體會5篇
★ 《我和我的父輩》觀後感10篇
★ 我和我的父輩觀後感範文
★ 《我和我的父輩》觀後感以及心得5篇
★ 2021我和我的父輩個人觀後感作文5篇
★ 《我和我的父輩》觀後感5篇2021
★ 2021新時代好少年事跡觀後感範文五篇
⑤ 從專業角度如何評價《八佰》這部以戰爭為題材的影片
從題材的選擇上評價《八佰》
從題材本身來說,這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影視作品。在淞滬會戰時,四百餘人對外宣稱戰士八百,孤軍留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與日軍苦戰四天四夜,史稱「四行倉庫保衛戰」,這是淞滬會戰乃至整個抗戰史上頗為悲壯的一幕,這些浴血奮戰的戰士也被稱為「八百壯士」。這一段歷史本就動人心魄,適合戰爭題材的影視作品進行再演繹。
對小人物的描寫細膩
英雄就是身邊人?也可以是平民?從這部電影來看,是的!《八佰》背後的英雄史,也是平民史,這讓這部電影的格局從四行倉庫及其中的八百壯士延伸到了蘇州河另一側的達官顯貴、平民百姓,這是這部電影的高明之處。覆巢之下無完卵,在大巢將覆之時,沒有人能做到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同樣,在日軍已經打到四行倉庫時,一河之隔的人也必然不會無動於衷。在這部電影中,保衛四行倉庫的也並不僅僅是八百壯士,在租界內原本隔岸觀火的商賈、幫派子弟、伶人、學生、大學教授等等,最終也全部加入了這場保衛戰中,全民抗戰!
⑥ 延時煽情的《狂怒》,很熱血的戰爭片,是如何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的
戰爭電影《狂怒》展示出了戰爭的殘酷,是一部很熱血,很有情懷,非常男人的戰爭片,還有各種延時煽情穿插其中,戰爭場景尤其是如此真切的坦克戲碼,頗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全程兩眼淚汪汪地望著布拉德·皮特,就那麼望著,理想是和平的,歷史是殘酷的。拍這樣的戰爭片,不僅是為了讓人們記住歷史,也是為了讓人們了解戰爭的可怕,和平的可貴!
《狂怒》的情節其實很簡單,整個片中的時間跨度也很短,只有幾天的時間,而且場景也不能說豐富,但依然很吸引人。坦克不多,場面不大,但精緻的戰術同樣精彩,戰爭場面不是很宏大,但對於戰爭細節的描寫十分出色,通過這些細節吸引觀眾繼續看下去,戰爭場面荷槍實彈很過癮,幾次坦克大戰,對於戰爭場面的營造也確實夠給力。血腥的戰爭場面與細膩的人性刻畫都很精良,突如其來的暴力更是觸目驚心。
⑦ 你心目中最好看的德國戰爭片是哪部為什麼
兵臨城下 Enemy at the Gates(2001)
豆瓣評分 8.4
最後以一段裡面丹尼洛夫關於平等的台詞結束吧,我認為這句台詞才是世界和平的基礎。
「我們如此艱苦的想創建一個平等的社會,在那裡,你不用去羨慕你的鄰居。但總有值得羨慕的東西。一個微笑、一份友誼,一切你沒有卻又想得到的。」
⑧ 西方戰爭電影的四種典型模式分析
[摘要]電影作為一種重要的視覺媒介和 文化 文本已被廣大觀眾接受和喜愛,西方戰爭電影作為其主要類型之一,自二十世紀早期出現以來就受到人們的關注,並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模式化的特點。以西方戰爭電影為研究對象,依據其結構模式和內涵特點將其分為「尋找模式」、「狼孩模式」、「英雄模式」和「事件中心模式」四種類型,以文化分析的視角,剝開西方戰爭電影商業化和功利化外衣,探索其由淺入深、由表及裡之階梯型深度模式的建構。
[關鍵詞]戰爭電影尋找模式狼孩模式英雄模式事件中心模式
在視覺文化研究方興未艾的今天,電影作為一種重要的視覺媒介和文化文本,以與生活時空同構的模式為載體表現現實與藝術的差異性,使觀眾在熟悉而又陌生的語境中尋覓感官的刺激和人生的體悟,其深度模式具有梯度性,能滿足不同層次觀眾的需求。而戰爭電影作為電影藝術的重要類型之一,目的不在於標榜所謂之科學的人類史觀,而是試圖通過將戰爭元素納入限定視域來展現人與世界的關系、影像與思維的關系,賦予本應屬於歷史學范疇的人類行為和感情世界以審美的 思維方式 。它所展現的不再是單純的歷史事件,而是情感表達的張力和意識形態的訴求。西方戰爭電影自二十世紀早期出現以來,就受到人們的關注。其類型多樣且具有模式化的特點,本文從電影文本本身出發,依據結構模式和內涵特點將其分為「尋找模式」、「狼孩模式」、「英雄模式」和「事件中心模式」四種類型,以文化分析的視角,試圖剝開戰爭電影商業化和功利化外衣,探索其由淺入深、由表及裡之階梯型深度模式的建構方式。
一、各模式及其視覺、思想、情感特點
1、尋找模式
一直以來,「尋找」都是人類精神世界的一大主題,如文藝復新對一個時代的追尋,卡夫卡、博爾赫斯等現代派小說家對人類終極意義的探求,文學中的尋根實驗等。而這種尋找的模式也存在於戰爭電影之中。其在著力表現對戰爭的歷史 反思 的同時,也昭示了一種賦予人類存在意義的存在狀態和行為方式。《冷山》、《漫長的婚約》、《美麗人生》、《硫磺島家書》、《現代啟示錄》、《獵鹿人》和《東京審判》等都是這類戰爭電影的典型。
此類型影片注重畫面感的營造,對戰場與監牢等的直接描述不多,這些場景多表現為無色度的灰色調,運用不飽和色彩或黑白畫面,清晰度較低,此時由色彩和光亮帶來的信息減少了,觀者難以關注細節,外部事物成為了內部事物的延伸。而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光影效果明顯,亮度較高的具有唯美浪漫氣息的生活場景。這樣一種差別對待的視覺處理方式體現了戰爭災難性的異延。此種災難性並非只體現在戰場上,其影響是非中心性的,從戰前一直擴散、延續到戰後,甚至是更長時間,且表現方式也有所不同。
在一些以生活現實、回憶和幻想穿插構成情節的尋找主題電影中,時間的正常序列在主人公的情感線條中被打亂,彷彿暗示著被納入意識的情感對時間的不可逆轉性與邏輯必然性無聲的抵抗。戰爭的殘酷會使人內心真善美的事物遭到破壞,主體存在的價值被頻繁的死亡掩蓋,人在其中喪失了自我選擇的能力。在尋找模式的戰爭電影中,大眾文化的狂歡化與意識形態訴求都遭到了遺棄,夢幻破碎了,留下的是黑暗和失眠。它展現了一種在路上的姿態,試圖向觀眾傳達夢幻破碎與無力的信號,也是這種無力賦予了此類電影很強的代入感與情感共鳴效果。在情感表達上,戰爭電影多力圖通過殘酷、血腥場面的描摹塑造心理恐懼、絕望感、驚悚感或是緊張感,而尋找模式的戰爭電影很少直接呈現上述負面情感,而傾向於呈現出其與安全感之間的臨界狀態,此種臨界狀態較為集中地表現在主人公的軀體本身,「軀體從來不是現在,它包含以前和以後,疲倦和期待。疲倦、期待乃至失望都是軀體的態度」。正是疲倦、期待以及上面提到的無力感構成了筆者所謂的臨界感情。
2、狼孩模式
西方戰爭電影中有這樣的情況,即主人公作為侵略方、強勢文明或較為進步社會制度中的一員,由於某些原因介入被侵略、弱勢文明或較為落後社會制度的群體中,經歷了從距離與隔閡到互動與共融,最後走向反思與回歸的歷程。如《與狼共舞》、《征服者》、《走出非洲》、《澳洲亂世情》、《最後的武士》和《盧安達飯店》等,此種類型戰爭電影基本產生於美國,筆者將其類比為狼孩的成長模式,以求能形象地說明問題。
由於此類影片中多存在跨文化的因素,故而缺少不了表現異域風情的場景,而其選取和表達帶有較強的主觀感情色彩,是人對外在自然的反應或人自身的外化過程之體現。自然成了非冷漠的情感的化身。
西方歷史上最著名的狼孩當屬羅馬城的建立者羅穆盧斯兄弟,古羅馬崇尚強調智慧、團體、探索與勇猛無畏的「狼性精神」,這是大到一種文明小到某個個體或事件發展上升過程中自然滲透的精神狀態,而一旦發展進入平穩階段也就同時意味著精神的停滯甚至倒退有了賴以孕育的溫床。事實上,戰爭極似這一過程的縮影,一個群體的發展壯大、利益的;中突、對異質力量的同化情緒以及隱含於其中的諸多矛盾共同構成了一個有機整體。戰前的艱辛與緊張、戰場的轟轟烈烈、勝利者的屠戮與劫掠、失敗者的慘痛、戰後的反思和力量的強弱變化形成了一個循環。其中進行戰爭與維護成果的價值觀不管表現為積極還是消極都無法避免地與人性對道德與和平的渴望形成沖突,此種沖突是戰爭中極具情感表現力的因素。而當征服者中持消極態度的少數無法對暴力與殺戮保持冷漠,無法保持「面對非人的恐怖景象時的漠然」與服從,選擇直面沖突,站在人性與道德一邊時,便失去了所屬的立場,既是參與者,又成了背叛者;既是觀察者,又成了介入者。
電影主人公對弱勢與較落後群體的認同也體現了對上升時期以來形成的傳統精神與未被功利主義浸染的單純感情的回歸與反思。成為美國早期開拓者的清教徒恪守一種行為上的倫理精神,「這種倫理的‘至高之善’,即盡量地賺錢,加上嚴格規避一切本能地生活享受,毫無幸福可言的混合物,更不用說享樂了」,信仰的支撐落實到行為上便是克勤克儉,勇於開拓,如同樣以愛情為主打線索的《走出非洲》和《澳洲亂世情》中,身為貴族的女主人公放棄安逸的貴族生活來到「蠻荒之地」,同樣經歷了婚姻的失敗,而在重建家園的努力中找到真愛。
此類戰爭電影中主人公有很強的個人能力,卻在自己所屬族群中得不到認同,找不到內心的歸屬。來到異族當中成為其生命中重要的轉折點,他們往往都經歷了懷疑、適應而後融入、認同的過程,在陌生群體中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排擠,卻能得到關鍵人物的賞識和異性的心儀,最後在危急時刻力王狂瀾,成為受人尊敬的英雄。在整個過程中他們都因認同感而呈現出積極的
感情狀態。
3、英雄模式
自古希臘、古羅馬文學以降,西方文學就有英雄中心主義的敘事傳統,戰爭電影亦繼承了該傳統,為觀眾呈現了一系列富於傳奇色彩的英雄模式作品,如將背景設在遙遠的古代戰場的《斯巴達三百勇士》、《勇敢的心》、《亞瑟王》、《亞歷山大大帝》、《特洛伊》、《天國王朝》和《凱撒大帝》等;又如離我們所處時代較近的《征服者》、《辛德勒名單》、《拉貝 日記 》和《盧安達飯店》等。
英雄模式的戰爭電影試圖從展示性中建立起某種新的膜拜價值,盡管這種嘗試在商業性的左右下不見得成功,但至少也能給觀眾一場盪氣回腸的視覺體驗。英雄總是代表著某種社會性的態度,儀式化而非生活化地出現並有所作為,因此他們總是以高大威武、英姿俊朗的形象示人。此種膜拜價值在劇中的具體表現便是對悲劇性的崇拜。
英雄主題的戰爭電影在 故事 選取與人物塑造上表現出很強的模式化特徵,其多取材於歷史中具有傳奇色彩的英雄(多為男性)故事,集中展現他們的成長經歷或 言行舉止 。當代戰爭電影中的英雄不僅是男性智慧、活力與能量的代言人,還以各種手段表現平凡人在面對危機、恐懼、絕望和愛戀時的復雜情感。影片著力塑造的不是傳統刻板的模式化英雄,而是人性化英雄。此種理念也肯定了人的主體性,我們在以一種「上帝視角」審視人類歷史時,總會不自覺地聚焦於一些較為傑出的人身上,我們稱之為「英雄」。他們往往能夠克制低級追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以追求高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這樣一來,需求層次出現了顛倒,他們可以為了堅持真理而忍受飢餓、迫害,甚至是犧牲生命。這種歷史觀直接導致了我們歷來都將自我實現視為人性的本質與最高追求。而隨著自我意識的覺醒,人們開始關注「身體」,關注本能,關注人性中最為草根的東西,開始試圖從歷史的宏大敘事中掙脫出來,這就是當代英雄模式戰爭電影所表現出來的傾向。如上文所述,此類影片中塑造的英雄具有人性化特點。他們擁有極強的個人能力,充滿責任感又感情豐富,正面品質占據主導,他們的性格是神性的,而情感是人性的,親情、愛情和友情等的小愛與對自由、忠君、愛國等的大愛同等重要。
4、事件中心模式
稱此類戰爭電影為事件中心模式戰爭片意在強調此類影片的事件性和故事性。與前三種模式相比,其故事敘述本身的意義在整體表達中所起的作用較大,在一戰片、二戰片中多有此類。筆者又將其分為「大事件」和「小事件」兩類。前者具有史詩型宏大敘事的特點,向觀眾展現了全景式的戰爭場面與時間歷程,後者則多從個人視角或小事件切入,作為宏大整體而存在的戰爭成了烘托細部的背景。而具體作品的表達方式又有所差異,前者有如《帝國的陷落》、《戰略大作》等通過時序中事件的串聯逐步展開的,有如《最長的一天》、《珍珠港》和《黑皮書》等通過不同時間或空間中發生事件的交織共進,以多主線形式共同推進敘事的;後者有如《拆彈部隊》、《風語者》和《兵臨城下》等採取「擴述」的手法,使敘述時間大於事件時間,從而實現小事件表達的,亦有如《柏林的女人》、《戰爭與和平》、《穿條紋睡衣的男孩》、《燃情歲月》和《拯救大兵瑞恩》等以個人視角而非歷史視角實現敘事的。
事件中心模式戰爭電影多以「 報告 體」的方式直接呈現事件,力圖通過復原現實戰爭場景來製造真實感,此類戰爭電影對戰亂災難性的書寫是全方位的,從平面到縱深,從細節到整體,從視覺、聽覺到觸覺感,從形式到內容,都試圖實現災難性的完形建構。
與前三種模式戰爭電影相比,事件中心模式影片中意識形態政治動力學體現的更為明顯,其主要體現在國家中心與個人中心兩種力量此消彼長的矛盾中。法西斯式的國家中心主義往往製造出鼓舞人心的戰爭效果,讓狂熱的人們相信即使頭破血流也要為這面旗幟而戰,不管這種堅持是多麼缺乏理由,話語一旦由某個群體或階級製造便不可能是獨白,而是富於針對性的語言。在戰爭的問題上,群體運動淹沒了人作為個體的存在價值,其需要的是對攻擊與抵抗的宣揚,思索被壓制到事後。對於主宰者來說,所有的事物都是分析命題,一切都早已存在於他的全知全能中,他有權創立其想要創立的概念,他們創造影像讓觀看者相信那就是真理。而被操縱的觀看者所獲得的永遠只能是 經驗 層面的東西,除非他們沒被當前的假象所欺騙。如《拯救大兵瑞恩》宣揚政府之仁慈與關懷,想盡辦法拯救瑞恩家四個上前線的孩子中唯一倖存者,而結果是拯救小分隊與瑞恩一起阻擊敵人,並成功還鄉,這造成了一種假象,似乎戰爭就是那麼簡單,是正義的一方,國家強大並仁愛,戰士愛國且責任心極強便一定能取得勝利。可事實上,戰爭本來就是一出荒誕劇,沒有勝利者,沒有正義者,人是血肉之軀而非機器。而人們已經習慣性地紀念勝利,悼念失敗,從老兵回國時受到的待遇便可看出,他們回國時作為整體並未受到如二戰老兵般的熱烈歡迎,甚至受到疏遠、歧視等不公正的待遇。當面臨群體性災難,我們都失去了為保護個人立場而指責國家主義、民族主義話語局限性的權利。
二、四種模式的演變和融合
從歷時角度看,在西方戰爭片中,美國片一直唱主角,其既緊抓商業規律又標榜國家利益,「以其英雄主義、道德意識、人道主義和浪漫主義,在世界范圍內尋覓、培養和擴充知音隊伍」。一戰以來,為戰時目的服務,鼓舞鬥志的影片大多為事件中心模式或英雄模式,反映的事件無論大小都聚焦國家立場,形成鮮明的愛憎二元對立力量,積極情緒指向被認定為正義的一面。對戰爭本身也採取熱處理的方式,多戰場、戰役或英雄人物的直接描繪和宏大書寫,缺乏細部交代,雖宏大而富於煽動性,但略顯僵化。而正如戰爭本身便具有雙重性格,無法片面論其褒貶一樣,戰爭電影所反映出的價值立場也較為復雜,有戰時的熱渲染也出現了戰後的冷思考。「到了70年代末,超級大國之間展開的核軍備競賽,使世界籠罩在核毀滅的陰影中。這一現實改變了好萊塢及其觀眾對戰爭乃至戰爭電影的看法。人們越來越普遍地認為,不管戰爭披上什麼樣的外衣,其本質是和人性相背離的。反戰主題深入人心,得到世界范圍內的共鳴和認同。」可以看出,此後的戰爭片的表達傾向出現了轉向。事件中心模式的電影開始以個人人性化視角切入事件,將作為宏大整體而存在的戰爭處理為烘托細部的背景:英雄模式的戰爭片與之相似,且從以英雄主義為重心轉變為運用表徵祛魅的手法,讓英雄走下聖殿,還其人之本性和情感。以《與狼共舞》為標志的狼孩模式戰爭片在國家意識形態之外又將種族、體制、身份認同和民族國家等文化問題納入了人們的視野。而繼《獵鹿人》和《現代啟示錄》之後,意在對戰爭進行冷靜反思與尋找人性歸屬的尋找模式影片也因其主題的深刻性與和觀眾的情感契合在以好萊塢為主打的西方戰爭影片中嶄露頭角。
從共時角度來看,筆者對西方戰爭電影進行模式的劃分只為從影片結構方式和內涵意義入手更好地分析、理解電影文本,而不代表不同模式影片之間存在絕對的界限,在某些內涵較為復雜的影片中也可能存在多種模式交織的情況。將對象進行分類亦只想為問題的分析研究提供一個框架,分類在先而對具體作品進行片面的概念化圖解的分析方式是不可取的。簡單來說,尋找模式、英雄模式和狼孩模式影片多存在內在和外在兩條線索,具體則表現為個人心理邏輯和現實事件邏輯,以二者的關系為中心展開,感性、知性、理性以及環境等因素的復雜交織賦予影片張力的實現以可能性。而在二者的關系中,個人心理邏輯往往佔主導地位,人是表達的中心,故而影片的故事性並非關注的重點。與之不同的是事件中心模式戰爭片,幻想、思考與傳達價值評判的主體不是角色,而是觀眾,影片並不直接表現價值論的宣揚,而是將對觀眾的引導埋藏於事件的呈現之中。此外,在視覺表現、思想內涵和情感表達上,四者也存在區別,對此下文將做具體分析。而無論哪類影片身上,都有迎合受眾和滲透國家意識形態的痕跡。
⑨ 戰爭題材電影淺析
關於戰爭題材,入手基本從幾個方面,宏大戰爭場面、人物光輝形象、內心深處刻畫……
人物方面又有大人物、小人物,關鍵決策者、不見經傳的普通一兵又抑或糾結矛盾身處戰爭中的反戰者……
印象最深刻《諾曼底大風暴》(另譯《艾帥與登陸日》),描寫了最高指揮官艾森豪威爾的深思熟慮,深夜裡劃亮的火柴和走出指揮所艙門時的驟雨,能夠讓人把戰爭勝利狂歡和運籌帷幄的壓力糾結鏈接起來。
對戰爭中的人物內心刻畫最細致的我認為是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主人公的被動的一舉成名和發生在現場的難以名狀的真實之間讓他一度低沉消極,幸好有一個愛他的姐姐以及愛神突然的降臨加之自身的掙扎思索,比利林恩最終走出矛盾的牢籠……
比之《美國往事》的講故事的反思模式,《比利》更能讓人通過走進主人公內心通過思考產生共鳴得出結論。
主題電影在中國電影史上佔有濃墨重彩的篇章,在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70周年之際,《英雄兒女》4K修復版上映,再現英雄歲月。影片中的人物和故事基本都有原型,血肉之軀和鋼鐵意志譜寫出一部部可歌可泣的英雄贊歌。作為主題電影,人物內心的挖掘顯然讓位於民族大義家國情懷。
再有向《拯救大兵瑞恩》《血戰鋼鋸嶺》等以團隊作戰為底本的描述,《赤壁》《三國》《斯巴達》等古代戰爭
也有以記錄戰爭為思路的《我的長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