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伊莎貝爾·阿佳妮:法蘭西玫瑰,剛生完就被渣男拋棄還不止一次
純凈湛藍的雙眸、挺拔俏麗的鼻子、嬌艷欲滴的紅唇、烏黑飄逸的秀發……她有著一種超凡脫俗的美。上個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整個法國都在為她瘋狂。
她才華橫溢。戛納、柏林、凱撒三料影後,曾五次摘得凱撒影後桂冠,並兩次得到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是法國影壇8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女演員。如今雖已年過六十,但仍舊對電影保持熱忱和激情。
她就是上個世紀的法蘭西玫瑰,一個世紀只能出一個的——
Isabelle Adjani
01
1955年6月27日,阿佳妮出生在阿爾及利亞戰爭期間巴黎郊區的貧民區。她的母親是德國人奧古斯塔·阿佳尼,父親是阿爾及利亞人穆罕默德·謝里夫·阿佳尼 。
她的童年物質生活匱乏,生活環境暴力頻發,又因為是社會底層,遭受著嚴重的種族歧視。這導致阿佳妮的性格敏感又易怒。
後來又因語言不通造成交流障礙,阿佳妮一度患上自閉症。
受到周邊地區藝術氛圍的影響,她還在上小學的時候就開始了業余戲劇表演。表演能讓她壓抑的情緒得到發泄,也能在演繹角色時毫無壓力地歇斯底里,因此她愛上了表演。
1969年,14歲的阿佳妮利用暑假拍攝了自己的銀幕處女作。
16歲時,阿佳妮被法蘭西大劇院破格錄取,後來一邊上學一邊陸續參加了一些舞台劇和電視劇的演出。
1974年,阿佳妮在影片《耳光》中的精彩表演征服眾人,她也從此下定決心投身於電影事業。
19歲時,她被法國鼎鼎大名的新浪潮導演特呂弗看中,出演《阿黛爾·雨果的故事》中雨果的女兒。拍攝過程中導演讓她自由發揮,而她不負眾望,將法國大文豪維克多·雨果的女兒阿黛爾的性格刻劃得淋漓盡致。
「你無法將視線從她臉上移開!」
隨著《阿黛爾·雨果的故事》上映,阿佳妮一舉成名,成了法國公認的「第一美女」。
成名後阿佳妮的父親沒有停止對她的教育,尤其不準她在公開場合暴露家庭隱私。所以,阿佳妮只演戲,在公共場合少言寡語,幾乎不接受采訪。
這讓她的脾氣也古怪得很,作風在圈內顯得特立獨行,被公認為「難以相處的明星」。
甚至有人向她提出忠告:
「想再繼續加入法國三大女星的行列,那就必須學會控制自己。」
02
阿佳妮個性極強,容易生氣並做事沖動。在劇組她也控制不了會大發脾氣而中止拍攝,甚至還會一時不爽退出劇組,因此阿佳妮常常被說「耍大牌」。
不過這並不影響她自己的堅持。她本人挑片非常嚴格,對角色的要求非常高。也正因如此,從15歲到62歲,她拿過5次法國最高愷撒獎,其他大大小小的獎項、提名不計其數,被許多電影評論家認定是法國最傑出的銀幕形象之一。
其中獲得榮譽最多的電影,便是1988年的那部《羅丹的情人》。不說小獎項,因為本片,她獲得了凱撒、柏林影後及奧斯卡影後提名。
羅丹的創作升華期,正是因為遇到了卡蜜兒,兩人度過了一段幸福的時光。
當時已經33歲的阿佳妮,扮演的是從17歲便跟著羅丹學雕塑的學徒卡蜜兒竟毫無壓力。
卡蜜兒做了多年羅丹的情人。在這段時間,她對羅丹愛而不得後又因愛生恨,最後活脫脫把自己逼瘋。在人生的最後三十年,被弟弟送進瘋人院。
阿佳妮把卡蜜兒面對愛情與事業的雙重摺磨,在希望、失望到絕望的巨大的心理落差下,最終精神崩潰的心理變化塑造得淋漓盡致。
她對這個角色投入至深,到拍攝結束後都難以自拔。
03
阿佳妮敏感而神經質的性格,讓她被全世界的導演視為可以詮釋「歇斯底里、貴族神經質和迷人的錯亂」的演員。這種言論沒有貶義,相反是對她演技的肯定與褒獎。
阿佳妮出演的影片以小眾電影為主,出演過的那些令人驚嘆的作品,大多數都是「神經病」的角色。
她第一部獲奧斯卡提名的電影正是《阿黛爾·雨果的故事》。
影片中,阿佳妮飾演的雨果小女兒吃穿無憂、年輕貌美,卻偏偏愛上了風流的軍官。為了這個男人她花光身上所有的錢,整日憂心忡忡,飽受感情的折磨,直至瘋掉。
而阿佳妮讓毒葯君最印象深刻的,莫過於1981年的《著魔》。
《著魔》是波蘭著名導演安德烈·祖拉斯基「最具人性的作品」。安德烈·祖拉斯基的電影死亡遍布,情緒極端猛烈。這部電影在英國被禁了18年,直到1999年才以錄像帶形式發行。
電影中阿佳妮飾演面容姣好卻精神分裂的家庭主婦。
丈夫懷疑老婆出軌,便派私人偵探調查,結果發現了一個叫「亨利」的男人,於是二人關系急轉直下。丈夫逼問老婆出軌原因,老婆閉口不談。
接著就是阿佳妮飾演的妻子情緒時常崩潰,兩人相愛相殺。
再然後妻子開始長時間失蹤,丈夫派去調查的偵探隨之有去無回。之後丈夫親自跟蹤妻子,發現的真相驚世駭俗……
阿佳妮在片中貢獻了法國影史上最瘋魔、最喪心病狂的表演——
在昏暗的地下通道中,長達3分鍾駭人、惡心又情感強烈的長鏡頭。
阿佳妮在片中的表演可謂登峰造極。她將神經質和歇斯底里發揮到極致。
她同時演繹了天使和惡魔,完美詮釋了「瘋魔」這個詞語。當年26歲的阿佳妮,也因此片成為1982年戛納和凱撒雙料影後。
有人打趣道:阿佳妮的作品集簡直是她的精神病史。
比如《怪房客》,
《諾斯費拉圖:夜晚的幽靈》,
《殺人的夏天》……
很多神經質的銀幕形象被阿佳妮刻畫得入木三分。
04
「由於阿佳妮對公眾和傳媒始終避談私生活,很少接受傳媒訪問,並從1990年代起隱居瑞士,所以成為當代法國電影界最富神秘色彩的女演員之一。"
有媒體這樣評論阿佳妮。
盡管她生活中盡最大努力降低曝光度,但她與丹尼爾·戴-劉易斯的一段不完滿的感情時不時就會被人提起。
1989年至1994年,阿佳妮與另一位戲痴劉易斯墜入愛河。劉易斯是史上第一位拿下3座奧斯卡小金人的教科書級影帝。
兩人都被稱為「戲魔」、「瘋子」、「神經病」,見面起便惺惺相惜。他們在一起後,紛紛放下自己的演員事業,消失於公眾視線。期間,阿佳妮放棄了《本能》、《不道德的交易》等電影的出演機會,和劉易斯熱戀六年。
1995年4月9日,阿佳妮為劉易斯生下第一個兒子加布里埃爾·凱恩,但孩子剛生完不久,劉易斯便提出了分手,理由是「拒絕成為父親」。
而實際上,在阿佳妮懷有身孕時,劉易斯去美國拜訪他崇拜已久的作家阿瑟·米勒,機緣巧合見到了米勒的女兒瑞貝卡,兩人一見鍾情並迅速發展成戀人。
1996年11月13日,丹尼爾與美國劇作家阿瑟·米勒的女兒瑞貝卡·米勒結合,成了十足的妻奴,後兩人先後生育兩個孩子,「拒絕成為父親」的人,成了兩個孩子的爸爸。
劉易斯和瑞貝卡·米勒結婚前夕,他給阿佳妮寫了一張字條:
「我不願你在所有人之後知道這件事。」
這段開始令人賞心悅目的戀情,在一片對劉易斯「渣男」行為的謾罵聲中結束了。而阿佳妮卻沒有萎靡不振,而是自豪地告訴劉易斯他們的孩子帶給自己的幸福與自豪感。
其實加布里埃爾·凱恩是阿佳妮第二個孩子。
阿佳妮21歲時,與比自己大十歲的導演布魯諾·努伊頓相戀,也是生下孩子沒多久就被無情拋棄。此後,阿佳妮還幫他瞞了十多年。
真的是,她多美,情路就有多坎坷。
05
阿佳妮的情感經歷像極了那些她演過的為愛發狂的女人的悲劇人生。而與劇中那些可憐女人正好相反的是,阿佳妮始終沒有對生活失去希望,獨自養育兩個兒子,讓他們在良好的環境下健康成長。
阿佳妮和大兒子Barnabé Adjani Nuytten的父親保持著朋友關系,
1996年拍完《孽迷宮》後,阿佳妮前後10年沒有接拍任何電影,悉心照顧小兒子加布里埃爾·凱恩。
如今小兒子繼承父母優良基因已經長成美少年,住在紐約,也經常與父親見面。
阿佳妮曾是Elle、Vogue等頂級時尚雜志八九十年代的封面霸主,也是Dior、Prada、YSL等各大時尚品牌的靈感謬斯。加布里埃爾繼承了母親的時尚基因,成為了時尚模特,深受老佛爺喜愛。
06
2009年,阿佳妮憑借《裙角飛揚的日子》重回影壇,並於2010年凱撒獎創紀錄五度封後。
她精心挑選了《裙角飛揚的日子》這部戲為復出之作,用她的的精彩表演為社會的不公發聲。
故事發生在一間小小的教室中,兩個學生打鬥時意外出現一把槍,阿佳妮扮演的老師為防止槍支傷人而去搶奪,在過程中不巧扣動扳機傷了學生……
教室里的一場意外劫持人質的時間映射出法國社會的毒瘤:種族歧視、宗教沖突、校園霸凌、教育缺陷等等,阿佳妮一人串起這些問題,全程高潮迭起,反轉不停。
也就是從《裙角飛揚的日子》公映開始,有人說阿佳妮老了,胖了,不好看了。
你在不允許誰容顏老去?
在毒葯君心中,阿佳妮仍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性之一」(1990年阿佳妮曾被《大眾》雜志評選為世界上五十名最漂亮的女性之一)。
她自己從不在意外接如何評論她的容貌,默默地以精湛的演技為影迷塑造一個個為追求美好而支離破碎的靈魂。
縱然她已年過花甲,但那雙晶瑩剔透到攝人心魄的雙眼始終沒有改變。
㈡ 伊莎貝爾·阿佳妮的演藝經歷
1969年,年僅14歲的阿佳妮利用暑假拍攝了自己的銀幕處女作。在繼續學業的同時,她又陸續參演了一些舞台劇和電視劇。1974年,阿佳妮在影片《耳光》中的精彩演出獲得了評論界的一致稱贊,她也因此下定決心,投身於電影事業。
1975年,20歲的阿佳妮得以在《阿黛爾·雨果》中扮演大文豪雨果的女兒,此片令伊莎貝爾一舉成名,不僅得到了愷撒獎還得到了奧斯卡的提名。伊莎貝爾的第二次奧斯卡提名也是扮演一名歷史上的著名女子《卡米爾·克勞黛》(羅丹的情人)。
1970年,伊莎貝爾15歲那年,被導演選中參加拍攝了她的第一部影片《小煤炭商》。兩年後,她又應邀拍攝了《福斯基娜和美麗的夏天》。隨後,憑著她多年的演出實踐,終於考進了聞名遐邇的法蘭西喜劇院,演出了莫里哀的喜劇《太太學堂》等多部舞台劇。
1974年她參加影片《耳光》拍攝後,榮獲了表演姍娜獎。在此期間,她主要是參加舞台劇演出和電視劇的拍攝,曾婉言謝絕簽訂二十年的拍片合同,她認為這樣會限止她的社交自由。
1975年1月,法蘭西劇院(Comédie-Francaise)給阿佳妮開出了20年的合同,但還是沒有挽留住阿佳妮。1975年法國著名導演特呂弗盛情邀請阿佳妮在新片《阿黛爾·雨果的故事》中出任女主角,憑借著該部影片阿佳妮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的提名,這部影片也為她走向國際舞台創造了良好的開端。
1981年,阿佳妮最早拒絕在《殺人的夏天》中出演,因為影片中的裸體鏡頭,她曾因害怕裸鏡而拒絕了布努艾爾的《慾望的隱諱目的》。但在當年的戛納電影節上,阿佳妮以《四重奏》《迷戀》獲得最佳女主角獎。
1982年,她又憑借影片《迷戀》在愷撒獎最佳女主角的競爭中一舉勝出。
1983年,在《芳名卡門》開拍數日後,阿佳妮退出了劇組。當年秋天,阿佳妮在愛德華七世劇院參演了《朱莉小姐》(Mademoiselle Julie),該劇上演幾天後,阿佳妮退出了該劇,其原因是「太累了」。
1984年,在以影片《致命的夏天》再次獲得愷撒獎最佳女主角。
1989年,阿佳妮出演影片《羅丹的情人》中,憑借著該部影片在當年的愷撒獎上,她第三次獲得了最佳女主角的稱號,亦憑借這個角色斬獲柏林影後並二度提名奧斯卡。在拍攝《羅丹的情人》後,阿佳妮一度退出了影壇,她拒絕了《本能》和《不道德的交易》這兩部看來能夠使她名利雙收的影片,而沉浸在了與英國演員丹尼爾·戴·劉易斯的愛情漩渦中。
1990年與傑拉爾·德帕爾迪約一起獲得了愷撒超級巨星獎的殊榮,同年被《大眾》雜志評選為世界上五十名最漂亮的女性之一。
20世紀90年代初伊莎貝爾一度從影壇消失,直到1993年《煩心事》伊莎貝爾才又回來觀眾面前。1994年,阿佳妮重返影壇,主演了當時法國影壇耗資最巨的一部影片《瑪戈皇後》,並第四次捧起愷撒獎的後冠,一躍成為法國國寶級女演員 ,之後伊莎貝爾又與美國大明星莎朗·斯通合演了重拍片《孽迷宮》。
1996年伊莎貝爾又與美國大明星莎朗·斯通合演了重拍片《魔鬼雙姝》 。之後除了2003年短暫拍攝4部電影外,阿佳妮前後10年沒有接拍任何電影,悉心照顧小兒子。
2009年,阿佳妮憑借《裙角飛揚的日子》重回影壇,並於2010年愷撒獎創紀錄五度封後。
2010年2月27日,阿佳妮憑借《裙角飛揚的日子》第五次捧得凱撒獎的後冠。
㈢ 《瑪爾戈皇後》的女主演是誰
伊莎貝爾·阿佳妮。1955年6月17日伊莎貝爾·阿佳妮出生於巴黎郊區一個小鎮,母親是德國人,父親是阿爾及利亞人。由於受到周邊地區藝術氛圍的影響,她還在上小學的時候就開始了業余戲劇表演。1969年,年僅14歲的阿佳妮利用暑假拍攝了自己的銀幕處女作。在繼續學業的同時,她又陸續參演了一些舞台劇和電視劇。1974年,阿佳妮在影片《拍打》中的精彩演出獲得了評論界的一致稱贊,阿佳妮第一次品嘗到了表演藝術帶來的喜悅與滿足,她也因此下定決心,投身於電影事業。1975年,阿佳妮主演了弗朗西斯·特魯方導演的影片《阿黛爾的故事》,並因此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的提名,這部影片成為了阿佳妮成功道路上的奠基石,也為她走向國際舞台創造了良好的開端。此後,阿佳妮的表演慾望一發而不可收,她進入了長達十年的創作高峰期,整個八十年代的法國影壇,幾乎成了她一個人的天下。1981年的曼納電影節上,阿佳妮以《四重奏》獲得最佳女主角獎。1982年,她又憑借影片《財產》在愷撒獎最佳女主角的競爭中一舉勝出。1984年,在以影片《致命的夏天》再次獲得愷撒獎最佳女主角後,幾乎所有的法國人都將阿佳妮奉為了自己的偶像。雖然稱贊與榮譽鋪天蓋地而來,但阿佳妮並未因此洋洋自得而稍有懈怠,她的創作源泉依然不斷地洶涌迸發。1989年,在影片《羅丹的情人》中,阿佳妮把一個女性藝術家在愛情與事業的雙重摺磨下,在希望、失望與絕望的巨大反差下,最終心力交瘁、精神崩潰的心理變化闡述得淋漓盡致,她投入角色之深甚至難以自撥。在同年的愷撒獎上,她第三次獲得了最佳女主角的稱號。自《羅丹的情人》後,阿佳妮一度退出了影壇,她拒絕了《本能》和《不道德的交易》這兩部現在看來能夠使她名利雙收的影片,沉浸在了與英國演員丹尼爾·戴-劉易斯的愛情漩渦中。1994年,阿佳妮重返影壇,主演了《馬爾戈王後》,並第四次捧起愷撒獎的後冠。之後伊莎貝拉又與美國大明星莎朗·斯通合演了重拍片《魔鬼雙姝》不過這部影片由於好萊塢大明星的獨斷專行而並不成功。後來當記者采訪阿佳妮時問她是否有可能再次合作,她說:與莎朗·斯通合作一次就夠了。 這位性格孤傲的女演員據說與法國影壇的第一夫人卡特琳娜·德諾芙的關系也不是很好,有傳聞說當年就是因為卡特琳娜的制肘才使得阿佳妮未能因《瑪戈皇後》而得到戛納獎。
不知道是不是你要的。
㈣ 為什麼說伊莎貝爾·阿佳妮瘋狂的愛情也有一張散文詩的面孔
美得不可方物的阿佳妮,眼睛純得像淬煉出的藍寶石
她在上小學時愛上了業余戲劇表演。據她本人後來透露,最初的表演是讓自己壓抑的情緒得到發泄的一種途徑,誰都不知道青春少艾期,她演繹的一個個角色,是她最忠實的朋友。
1969年,14歲的阿佳妮利用暑假拍攝了銀幕處女作。16歲時,阿佳妮被法蘭西大劇院破格錄取。後來,她一邊上學一邊參加一些舞台劇和電視劇的演出。再後來,她考上了聞名遐邇的法蘭西喜劇院,演出了莫里哀的《太太學堂》等多部舞台劇。1974年,阿佳妮在影片《耳光》中的精彩表演征服眾人,斬獲表演姍娜獎。
19歲那年,她被法國新浪潮導演弗朗索瓦·特呂弗看中,出演《阿黛爾·雨果的故事》中雨果的女兒。那時,特呂弗這個劇本正因找不到合適的人選來出演而幾度擱淺,直到他在銀幕上看到了阿佳妮。他立刻給阿佳妮寫了封信,信中寫道:「除了讓·莫羅外,我從沒如此迫切地渴望把一張臉固定在膠片上。」隨後,他又給阿佳妮寫了第二封信,信中寫道:「單是你的面孔就能講述一個動人的故事……你甚至可以演一部沒有故事情節的電影……它將可以與任何一部故事片相媲美。」
憑《阿黛爾·雨果的故事》,阿佳妮一舉成名。
她的臉像車來車往太擁堵的馬路,隨時上演著沖突
在她之前,你並不知道關於瘋狂的愛情也有一張散文詩的面孔。
她獨一無二的戲劇性臉譜與性格,讓她游刃有餘地穿梭在各種難以拿捏的角色之間。
1981年,憑《著魔》(安德烈·祖拉斯基導演)與《四重奏》(詹姆斯·伊沃里導演)兩部片子同時入圍並最終封後的阿佳妮,一襲不食人間煙火的白色紗裙,活生生地將熱鬧的戛納紅毯走出了孤絕的意味。
《羅丹的情人》中,阿佳妮扮演女雕塑家卡米耶·克洛岱爾,一個生命最後30年在精神病院監禁中度過的女人。電影中,與羅丹分別後的卡米耶憑借著回憶,為羅丹塑了一個半身像。因為演得過於投入,很長一段時間,阿佳妮在角色中走不出來。
在39歲那年,阿佳妮挑戰了19歲的少女感。在一部史詩般的作品《瑪戈皇後》中,她不僅又一次刷新了顏值的巔峰,也刷新了一位傑出女演員的最佳狀態。她以精妙的表演讓這部162分鍾的歷史傳記片,在即使有著文化隔閡的觀眾眼裡也不至於冗長與沉悶。《瑪戈皇後》改編自大仲馬的小說,描繪了西方歷史上著名的慘案——「聖巴托羅繆之夜」,天主教和新教徒的廝殺。涵蓋了殺戮、戰爭、嫉妒、忍辱、抱負和原諒。阿佳妮在片中飾演的瑪格麗特,是法國歷史上非常有爭議的王後。她心地善良,卻因母親的私慾而嫁給了自己不愛的男人亨利國王,從而捲入了一場血腥的宮廷陰謀。在華服和杯盞之間,在血腥和屠殺之中,她找到了愛人的眼睛,卻又最終失去了他。在這樁歷史悲劇的尾聲,她抱著愛人的頭顱,決絕地走向去往異鄉的馬車的鏡頭是那麼令人心碎。她臉上同時出現的天真與狡黠,頑強與脆弱,孤獨與激情,冷漠與熱烈,在這部作品中達到了極致。
「這種事只有我能做到!」她和她的角色從未真正分開
這些年來,一些愛她的人和恨她的人,將她描述成一個屢屢被渣男拋棄、孤立無助的女子,這種傳言多少來自於她同樣曲折的感情生活。1976年,剛21歲的阿佳妮在拍攝《巴洛可》時與攝影師布魯諾·努坦相遇。從那時起,兩人就一直以伴侶關系生活在一起,而這位布魯諾·努坦正是《羅丹的情人》的導演。拍完《羅丹的情人》後,事業上高歌猛進的阿佳妮,並沒能收獲閃耀的愛情,努坦無法忍受她的光環一天比一天大過自己。原本純粹的關系,終變得暗淡無光,在為努坦生下一子後,阿佳妮等來的只是告別。
這段感情的結束,並沒讓阿佳妮對愛情喪失信心。很快,她遇到了與她同樣耀眼的人——獲獎專業戶、桂冠詩人之子、英國當代最著名男演員之一丹尼·戴·劉易斯。對表演的熱情讓這兩人彷彿有說不完的話題,在一起熱戀的六年,這兩顆天空中最耀眼的星,像所有情侶那樣,逛街、親吻、交談,那是屬於他們兩人的美好時光。有一種說法是,兩人戀愛期間,均推掉了許多邀約,阿佳妮拒絕了《本能》和《不道德的交易》的片約,她還生下和劉易斯的兒子加布里埃爾·凱恩。可接踵而來的是劉易斯因生活觀念的不同而提出分手,並迅速與阿瑟·米勒的女兒墜入愛河並閃婚。六年的陪伴最終宣告完結。
在《阿黛爾·雨果的故事》那個著名的鏡頭里,阿佳妮睜大雙眼說著:「千山萬水,千山萬水,去和你相會,這種事只有我能做到!」她的目光穿透了山海,穿透了一切具象之物,直抵一個永恆的所在。這是阿黛爾·雨果,也是阿佳妮的人生基調。她和她的角色從未真正分開,就如同,她始終相信愛情,即使被生活所傷,依然愛著生活本身。
每個人都有裂縫,但那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1993年,陳凱歌憑《霸王別姬》在戛納捧回金棕櫚。當時,為他頒獎的正是阿佳妮。陳凱歌回憶那年的戛納電影節,對阿佳妮滿懷感念。「我記得上台是伊莎貝爾·阿佳妮給我頒獎,本來已經可以離開了,她卻一直陪同我,為我做法文翻譯。伊莎貝爾跟我說非常喜歡《霸王別姬》這個片子。我記得獲獎感言第一句話說完,阿佳妮給我翻譯後,全場就有掌聲。」
如果你認為陳凱歌的這段話,描述了一個做人非常周到妥帖的「好」人,一個情商超高的女人,那就大錯特錯了。事實上,阿佳妮個性強烈,容易生氣做事沖動。在劇組,她經常會因為控制不了脾氣而中止拍攝,甚至退出劇組。2000年,演出舞台劇《茶花女》時,她甚至插手劇本改編和導演屢次爭吵,成功地氣走了第一任導演。她還嫌戲服太重,要服裝師改,不能忍受把她的名字打成燈箱掛在劇場外面,以及因為不喜歡某個主持人就拒絕采訪……
1997年,阿佳妮擔任戛納電影節評委會主席期間的橋段,留在了戛納歷史上那一長串被詬病的事例之列。比如佔用留給戛納市長的包廂,要求所有評審會成員一大早起床和她一起吃早飯,還要求人家和她吃一樣的食物等等。
1983年,阿佳妮主演的影片《殺人的夏天》(讓·貝克導演)入圍戛納主競賽單元,她在開幕紅毯上以手袋擋住面部、拒絕讓記者拍照,惹怒了老記們。這一毫無情商的舉動引發了在場記者的怨氣,在電影發布會召開時,他們將攝影機圍成一圈擺在地上,然後背著阿佳妮站立,以此表達抗議。而後來有人問到阿佳妮的初衷,她表示只是想讓大家將注意力都集中在作品本身而不是她的身上。
也許你要問,這樣的阿佳妮怎麼會一次次得獎、始終是電影界的寵兒呢?答案是非常明顯的:業務能力太強,不得不服。文化程度不高的阿佳妮,一直會挑劇本,而且太會演戲,所以她的產量雖並不高,但卻幾乎沒有演過一部爛片。
因為她直來直去的性格,給合作對手和媒體留下了過去強勢的印象,但她某些時候的偏執,恰是她最可愛的地方。1997年,鞏俐作為評委會成員從戛納回國,盡管對這位主席的種種作為也有自己的議論,但她最後卻表示,那年的戛納她只交到一個好朋友,就是阿佳妮。話說回來,她對陳凱歌的無私幫助,也是因她對《霸王別姬》這部電影是真的喜歡。這與她一貫喜歡把注意力更多投注在作品上的堅持是一致的。
她也曾在感情失敗的時候口吐惡言,但當創傷平復之後,她卻比任何人都更能釋懷。被丹尼·戴·劉易斯劈腿後,有人曾問她,你覺得為愛受這么多苦值嗎?她的回答是:(這段感情)讓我學習了英文。愛不會讓人死,而是讓人渴望對自己了解得更多。
盡管兩次生子都沒能和孩子的父親走入婚姻的殿堂,盡管她一路走來情路都跌跌撞撞,但是阿佳妮絕對不會願意讓自己成為那個愛情中的受害者,一個悲劇性的人物形象。真實的阿佳妮比她在電影中扮演的復雜女性更為復雜,她有著更堅韌的生命力,她獨身,卻不孤獨。她說:「我過得很好,很愉快,生活充實,充滿激情,充滿好奇心。」這也許就是生活的真相。銀幕上的轟轟烈烈並不能指向永恆,正如伊莎貝爾·阿佳妮的法國前輩、女作家瑪格麗特·杜拉斯在《情人》一書中所言,「比起你年輕時的美麗容顏,我更愛你現在飽受摧殘的容顏」
㈤ 她曾橫掃三大電影節,演過的70部電影,35部裸露,35部瘋癲
話說在法國,有家游戲公司的女高管,年過40卻韻味十足,身材緊致——
用努力換取了優渥的物質生活,進出高級餐廳,開奧迪,穿黑絲——
勾引隔壁老王如探囊取物——
辦公室調情也玩兒的一愣一愣——
離婚多年,過著獨居生活,社交往來,人情淡薄,獨立的甚至有些高冷。
不僅與兒子關系冷若冰霜,氣死母親後把骨灰隨意丟掉——
直到有一天,這位女主遭遇QJ——
性情乖戾卻絕對獨立的她並沒有報警,在對朋友略微訴苦之後,備足武器,准備迎接罪犯的「造訪」。
在盤根錯節的職場中逢場作戲,在風雲突變的人際里備戰思敵,在罪犯第二次偷襲中,她成功保護了自己並狠狠地刺穿了敵人爬滿精蟲的大腦——
ok,以上就是今年戛納最熱的驚悚電影《她》的簡要劇情,導演是78歲高齡的保羅范霍文。
保羅范霍文,被稱為最懂女人的電影大師——
他的電影,如果只看劇情你就輸了,但我們今天聊的並非范霍文的藝術成就,而是電影中的她——
法國國寶級演員—— 伊莎貝爾·於佩爾
拿獎拿到手軟
兩屆戛納影後、兩屆威尼斯影後
兩屆法國法國凱撒影後
先來看於佩爾出道以來,在歐洲三大電影節的表現——
1978 第31屆 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維奧萊特·諾齊埃爾
1988 第45屆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女人韻事
1995 第52屆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儀式
2001 第54屆 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鋼琴教師
2002 第52屆 柏林國際電影節集體演出獎 八美圖
2005 第62屆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特別金獅獎 加布里埃爾
2009 第22屆 歐洲電影獎終身成就獎
2009 第62屆 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
不僅如此,今年初,於佩爾在第41屆法國電影學院凱撒獎,憑借《愛之谷》獲得了第15次提名,打破了凱撒獎表演提名紀錄。
拿獎拿到手軟,每年都有電影進入三大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人送外號:電影節毒瘤。今年於佩爾攜手保羅范霍文打造的《她》,敗給了一位菲律賓女演員賈克林·喬斯,而眾影迷推測:本屆評委會推出這樣一位爆冷影後,能想到唯一理由就是「不能讓伊莎貝爾·於佩爾第三次獲獎」。
至於為什麼爆冷,用腳趾也能想到戛納這是在秀存在感。
法國都選送它來代表本國角逐第89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於阿姨也終於要沖奧了。
影後不是瞎掰的,於佩爾在電影中究竟有怎樣的戲路,毒葯君這就一一揭開。
《鋼琴教師》是毒葯君看過的首部於佩爾的作品。最初,是沖著戛納的名號來看的,但在那個哥特流行傷痕至上的年紀,這部電影給了毒葯君前所未有的觀感。簡單的說,兩個字:病態;復雜的說,一句話:西方人的痛苦果然很高級!
中年婦女,生活衣食無憂,事業小有所成,本該風生水起的日子被亂七八糟的腦迴路撕扯的七零八落,用刀片切割私處——
跟自己的學生調情,卻只喜歡「被凌辱」——
被打成豬頭後享受疼痛——
她在全片中總是這樣,溫柔背後隱藏著機警,柔弱之間藏匿著強勢——
自此,毒葯君腦海中的歐洲貴族婦女們,便是於佩爾這般:消瘦、清冽、病態。
但於佩爾在片中的表現,並非程式化地表情堆砌,一個表情將我們從夢中拉回現實,這確實是我們生活中的某位寂寞婦人——
在於佩爾之前,靈氣派演員毒葯君只願承認周迅,但看完《鋼琴教師》之後,毒葯君認為於佩爾更勝一籌。
因為「變」是於佩爾的拿手好戲,將表演技巧化於無形,幽默、冷幽默、冷酷、強勢隨時轉換。於佩爾在其中的表演堪稱角色附體,其角色的壓抑、痛苦、渴望、失望,讓人不寒而慄。
《鋼琴教師》讓於佩爾獲得戛納歷史上第一次全票通過的影後。
而她的首部戛納影後作品《維奧萊特·諾齊埃爾》,則加深的毒葯君對她的第一印象——
1978年出演電影《維奧萊特·諾奇埃爾》時,於佩爾還年紀輕輕,她飾演一個殺父弒母的放盪少女。
來自網友涼水點評:
有人做過統計, 在她早前出演的70個角色里,有35個是裸露的,另外35個是精神不正常的。 表演對她而言,就是「發泄內心的瘋狂」。
這種說法或許有水分,但熒幕上的於佩爾,看來看去總是一副大家欠她錢的樣子——
因為什麼呢?她塑造的這些經典角色大部分都充滿了性格缺失。
她是《編織女孩》中安靜害羞的花邊女工,《勃朗特姐妹》中嫻靜文雅的安妮·勃朗特,《情人奴奴》中的放浪妻子,《茶花女》中純真美麗的瑪格麗特,《鋼琴教師》中的變態鋼琴家,《八美圖》中的刻板神經質老處女,《我的母親》中愛上兒子難以自拔的母親……
所以,她在戲中看起來總是半昂著頭,一副扯高氣昂的面孔,也可以算作歐洲的「冰美女」了吧。
她曾這樣評價自己的戲路:
「如果我們都住在精神病醫院,我在分裂症病房,阿佳妮在狂想症病房。」
盡管她的角色大都冷漠、瘋狂、歇斯底里,但有些時候當角色和於佩爾性格毫無重合點的時候,她選擇了放棄、忘卻自己的個性。她沒有堅持已然被觀眾接受的個人風格,她深知一點:「電影是一門很積極的藝術,甚至於角色能在一定程度上造就演員,並且改變了他這也是可能的。」所以在2002年的作品《淚海》中,我們又看到了全新的於佩爾。
她在影片中把頭發染成了金色,置身於色彩濃烈的風景中,玫紅色的夕陽,深藍色的夜晚,金黃色的清晨,她也在采訪中提到,這個角色幫她自己找到了自從十五歲就遺忘的一些東西。
從演員到評委
一直很強勢
壹 我是評委聽我的
第62屆戛納電影節上,於佩爾以史上第四位女評委主席的身份,親自將金棕櫚大獎授予邁克爾·哈內克飽受爭議的新片《白絲帶》。
圖.2009年擔任評審團主席開閉幕式
於佩爾的強悍作風甚至曾導致評委會內部表達了對其行事風格的不滿。媒體瞬間炸開了鍋,無論是坊間還是官方,都支支吾吾地敢怒不敢言——
對此,毒葯君找到了當年新京報對於佩爾的專訪,個中滋味,諸君自品——
盡管飽受外界非議,於佩爾用毋庸置疑的口氣表示:我是主席聽我的。從此事不難看出,於佩爾的行事風格與其電影中呈現出的形象特別吻合。
其實出演過百部有餘電影的於佩爾,早已形成自己的電影觀:
貳 文藝創意都在「東邊」
當於佩爾被問到選片標准時,她給出了令人驚詫的回答——
我沒有特別嚴格的選擇標准,只不過沒多少美國導演來找我拍有意思的片子。
你們應該知道,對於歐洲的女演員來說,去美國拍片沒什麼吸引力。我沒有看不起美國電影的意思,而是近15年來出現在各大影展的最有創意的新電影,全都「發生」在東邊。我現在最感興趣的是想到亞洲來拍電影。
實際上,於佩爾話中的「東方」是賈樟柯、是婁燁、也是阿巴斯——
賈樟柯、婁燁我都喜歡。《春風沉醉的夜晚》中,在描述城市化的現實,相當真實,我沒有想到中國導演的電影語匯會那麼直接,很有意思。我覺得,一部電影中,個人成分越濃,越有原創性和藝術感覺,越是有可能為國外觀眾所關注。至少現在的法國就是這樣,大家最關注的都是有個性的電影。反而越是商業的電影,越難「出口」。
氣度不凡的於佩爾,將王小帥誇獎一番。
「雖然我看過的中國電影並不多,但我知道在中國有優秀的文藝電影,」於佩爾淡淡地說道,「當年,《十七歲的單車》曾在巴黎上映過,我非常喜歡。我的兩個兒子也特別喜歡。」
今年春天,於佩爾在與阿巴斯的一次對談中,再次誇贊了東方美的神秘。
相比在美國拍電影,到了亞洲,到了一個語言不通的國家,一個我過去從沒到過的地方,反而陌生感要少很多。今年夏天我在美國演了部所謂的「獨立電影」,即便如此,仍感覺處處受限,束手束腳。我的英語說得很好,也去過美國許多次,但每次在美國拍電影,總有強烈的異鄉感。或許是因為拍美國電影時,各環節都會給人一種凡事力求清晰明了的感覺,本該微妙的地方變得不再細膩,本該曖昧不清的東西也無法給人模稜兩可的感覺,總想把什麼都解釋清楚。與美國演員合作時,我也無法完全融入,雖然我得承認,有些演員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相比之下,韓國演員的社會地位與美國演員截然不同,洪尚秀那部電影里的演員其實都很有名,但相比美國演員,他們的生活要過得更加簡單,十分平靜。
叄 好的導演基本不會給演員導戲
眾所周知,邁克爾·哈內克、邁克爾·西米諾、克勞德·夏布洛爾和克萊爾·德尼這幾位導演在幫助她成為女演員的過程中居功至偉,當被問到好導演有哪些技巧時,於佩爾回答很簡單——
「跟導演合作就像是建立緊密的友誼。這過程中有慾望,也有愛,對我來講,還有現實和信任,我們非常信任彼此,但我們很少語言的交流。有時候整場戲他只給我一句話的指導。」
在於佩爾眼中,攝影機的位置不難找,因為只有一個位置,只需要一個准確的位置來表達特定的情感,在電影中一個特定的時刻。導演只需告訴她要拍一部怎樣怎樣的電影,寄給她劇本,然後就開始拍。要知道,在於夏布洛爾合作的6部影片中,導演跟演員從沒說過關於指導角色的一言一語。
對於老戲骨於佩爾來說,這些大師導演所謂的方法論也都相似起來——
片場工作之前你可能有一連串問題,這些問題被場面調度回答,被演出和與導演進化的對話回答。從來不是語言表達的東西——或者說不需言語表達。這是你和攝像機之間靜默的對話,你和導演通過鏡頭運動的對話。執導和調度就是有關節奏和運動,因為運動明確告訴你距離,是特寫還是遠景,亦或是側拍等等。這是你的角色被闡釋的方式。你擺布自己的角色,如果調度明白如何接受,你就完全清除怎樣表達最細微的感受。你就知道誰才是好導演。
把熱情留給私生活
從不自定義明星,簡單平凡到不可思議
於佩爾的私人生活似乎從不曾向外人打開,從零星的報道里只能知道她1982年嫁給羅納德·夏馬,一個法國導演,然後生了三個孩子,大女兒為了紀念納博科夫取名「洛麗塔」。
盡管丈夫在事業上取得的成就遠不及她,卻絲毫不影響他們的恩愛,1988年兩人還曾合作過電影《黑色米蘭》。
於佩爾與女兒合演了幾部電影,默默地保駕護航背後是她堅持許多年的信條: 「孩子,是我身為女人最大的成功。」
幾十年如一日的婚姻,在演員這行里實在是比獲得金棕櫚、金獅、金熊大滿貫還要罕有的成績。或許就是這樣平穩的日常生活,才能讓於佩爾全心全意地「表演就是放棄理性,在瘋癲中生活」的原因?
於佩爾笑了:「誰說我的日常生活平穩了?這是你說的,我可沒這么說。誰都不可能這樣每天平平穩穩地過日子,生活絕對不是一帆風順的。只是相比起來,我的比較穩定,如此說來,我的演員角色對我的生活確實有彌補,能讓我表達一些更狂熱的感情。」
除了工作方面,她這樣評價自己: 「我是世界上最真誠和朴實的女人。」
電影中的於佩爾一貫高冷,因為她把所有的熱情都給了私生活——
熱情這個詞根本不在我的詞典里!我有熱情,但我既不想販賣它,也不想把它擺在首位。「溫柔」、「熱情」都是會令我懷疑的詞,因為它們被人利用了。我一向寧願擺出一副冷臉孔,把熱情留給我的私生活。
最後的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正直」。不僅僅是作為一位演員的良知,也是作為一個人所應有的優良品行。她的私生活絲毫不像一些演員那樣混亂,更沒有一些女演員那樣凄涼的命運。面對這個工作所要經受的很多誘惑,她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甚至過於小心謹慎,懷有諸多疑慮。她說把女演員置於死地的並非電影,而是生活本身。
伊莎貝爾·於佩爾,從不將自己定義成為明星、傳奇。她說有時候作為演員,是因為不具備做其它事情的能力,當然這是一種謙虛地說法。作為演員,她不斷在尋找「自我」,肯定「自我」,挖掘自己的本質,塑造角色,同時也被角色塑造。
讓我們一起祝福這位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