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吳敬梓的資料
吳敬梓(1701——1754),字敏軒,清代安徽全椒人,他出身於仕宦名門,小時候受到良好教育,對文學創作表現出特別的天賦,及至成年,因為隨父親到各處做官而有機會獲得包括官場內幕的大量見識。吳敬梓22歲時,父親去逝,家族內部因為財產和權力而展開了激烈的爭斗。
經歷了這場變故,吳敬梓既無心做官,對虛偽的人際關系又深感厭惡,無意進取功名。安徽巡撫推薦他應博學洪詞考試,他竟裝病不去。他不善持家,遇貧即施,家產賣盡,直至1754年53歲去逝時,一直過著清貧的生活。
吳敬梓一生創作了大量的詩歌、散文和史學研究著作。不過,確立他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傑出地位的,是他創作的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這部小說大約用了他近20年時間,直到49歲時才完成。
《儒林外史》全書56章,由許多個生動的故事聯起來,這些故事都是以真人真事為原型塑造的。全書的中心內容,就是抨擊僵化的考試制度和由此帶來的嚴重社會問題。
《儒林外史》是我國古代諷刺文學的典範,吳敬梓對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舉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對吃人的科舉、禮教和腐敗事態的生動描繪,使他成為我國文學史上批判現實主義的傑出作家之一。《儒林外史》不僅直接影響了近代譴責小說,而且對現代諷刺文學也有深刻的啟發。現在,《儒林外史》已被譯成英、法、德、俄、日等多種文字,成為一部世界性的文學名著。有的外國學者認為:這是一部諷刺迂腐與賣弄的作品,然而卻可稱為世界上一部最不引經據典、最饒詩意的散文敘述體之典範。它可與義大利薄加丘、西班牙塞萬提斯、法國巴爾扎克等人的作品相扛衡
《儒林外史》的諷刺藝術。《儒林外史》的諷刺藝術正是體現了魯迅所說的「諷刺的生命是真實」、「非寫實決不能成為所謂諷刺」的精神。小說中許多人物原型、許多人情世態,都是當時社會上司空見慣的。作者加以典型的概括,從而顯露出幽默的諷刺鋒芒。正如魯迅在《什麼是「諷刺」》中所說的,「它所寫的事情是公然的,也是常見的,平時是誰都不以為奇的,而且自然是誰都毫不注意的。不過事情在那時卻已經是不合理,可笑,可鄙,甚而至於可惡。但這么行下來了,習慣了,雖在大庭廣眾之間,誰也不覺得奇怪;現在給它特別一提,就動人」。取得強烈的諷刺藝術效果,從而更真實地暴露了問題的本質,起著深刻的批判作用。同時,針對不同人物作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諷刺。總之,《儒林外史》運用把相互矛盾的事物放在一起,突出它的不合理的諷刺手法,其諷刺藝術不僅分寸掌握恰當,而且能將矛頭直接指向罪惡的社會制度,而不是人身攻擊。它體現了現實主義諷刺藝術的高度成就。
《儒林外史》的語言藝術。《儒林外史》語言特點是准確、洗煉而富於形象性。常以三言兩語,使人物「窮形盡相」。如第二回中寫夏總甲「兩只紅眼邊,一副鍋鐵臉,幾根黃鬍子,歪戴著瓦楞帽,身上青布衣服就如油簍一般,手裡拿著一根趕驢的鞭子,走進門來;和眾人拱一拱手,一屁股就坐在上席」。這樣,一個自高自大的小土豪形象就活現在面前。吳敬梓學習運用人民群眾的口語相當成功,對話中有時引用諺語、歇後語,也能恰切自然。
《儒林外史》的結構藝術。《儒林外史》的結構,正如魯迅言「雖雲長篇,頗同短制」。全書沒有一線到底的人物和情節,而以同一主題貫串全書。有時這一回的主要人物到下一回就退居次要。「事與其來俱起,事與其去俱迄」。這種獨特形式主要還是出於作者的藝術構思。全書以反對科舉制度為主幹,通過這一點,運用自如地安排各類人物和故事,從而達到較廣泛地反映社會生活的目的。因此,盡管這種結構形式難免有些鬆懈,但對它所反映的特定內容來說是和諧的。
《儒林外史》所達到的高度的思想藝術成就,使它在當時就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晚清譴責小說《官場現形記》等顯然是受了《儒林外史》諷刺藝術的影響,並在結構上也有所模仿。我國新文學的偉大作家魯迅,極其推崇《儒林外史》,他的戰斗的文學傳統特別在諷刺手法的運用上,和《儒林外史》也有一定的關系。
② 吳敬梓是哪個朝代的人
清代。
吳敬梓(1701年—1754年12月11日),清代文學家。
字敏軒,號粒民,安徽全椒人,祖籍浙江溫州。因家有「文木山房」,故晚年自稱「文木老人」;又因移居江蘇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稱「秦淮寓客」。
人物成就:
吳敬梓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主要源於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的創作。《儒林外史》內容博大深厚,閃爍著民主進步的思想光芒。
作者以犀利的筆觸無情鞭撻了封建科舉制度腐朽的本質和其對知識分子心靈的戕害,入木三分地刻畫了一系列深受科舉毒害的迂腐的讀書人、虛偽的假名士,也塑造了理想中的人物。
雖然假託明代,卻是封建社會一幅真實的生活畫卷。
③ 吳敬梓的人物生平
吳敬梓家族世代為地方世族,「家聲科第從來美」,曾祖吳國對是順治年間的探花。祖父吳旦是個監生,伯叔祖吳晟、吳昺皆進士及第,「一時名公巨卿多出其門」。
吳敬梓十三歲喪母,十四歲隨父至贛榆任所。少時有文名,他「讀書才過目,輒能背誦」,他的學習態度是認真刻苦的,頭腦又聰穎,很快就打好了學識的功底,所謂「用力於學,已有初基」,「讀書才過目,輒能背誦」(程晉芳《勉行堂文集》載《文木先生傳》),顯露出很好的稟賦和才氣。不過,他決不死讀書,也還不時瀏覽當地的山海風情,隨父參加一些當地名士的聚會。加之他畢竟出生於官宦人家,沾染些「家本膏華,性耽揮霍」的習氣,從而養成一種放盪豁達的態度,胸襟開闊, 睨塵俗,令人感到他是一個才識過人的才子。
有一次,他登上贛榆縣城的高閣,參加縣中名士的宴會,當眾作了一首五律《觀海》,使得滿座皆驚,贊嘆這個少年學子的詩思敏捷和詩境雄闊。其詩曰:「浩盪天無極,潮聲動地來。鵬溟流隴域,蜃市作樓台。齊魯金泥沒,乾坤玉闕開。少年多意氣,高閣坐銜杯。」他從高閣觀海仰望俯聞的壯景落筆,想像百川匯海、海市蜃樓的奇觀,進而發揮橫看齊魯、縱觀天地的奇想,終以抒發自己年輕氣旺、高閣與宴的豪情作結,氣界,對這段時期所知怎少,幾近空白。在現有史料中,僅僅在《文木山房集》中見到吳敬梓少年時期收入的最早一首詩「觀海潮」以及在「移家賦」中提到的有關他父親在贛榆為官時的只言片語。
如此重要的時期,發生在吳敬梓身上大約有以下一些重大事件:見到了父親吳霖起為官清廉、正直,鞠躬盡瘁,在教喻這個不起眼的職位上為贛榆縣做了很多貢獻。到任之初,見到教舍凋零倒塌之狀,先捐出自己一年的俸錢40兩,繼後又變賣祖產肥田三千畝,並變賣了在五河、天長、含山、和州等地的祖傳當鋪、布莊、銀樓等,籌銀近萬兩,修建因1668年在大地震中毀壞殆盡的文廟、尊經閣。並且新建了「敬一亭」。他親眼目睹了其父的貢獻,為他深感驕傲。然而同時目睹了其父因不善於巴結上司,終被罷官回鄉的不公待遇,使他對官場的腐敗有了切身的體會。 在父親的直接監護下,受到了嚴格的教育和培養,奠定了他深厚的文學基礎。同時,也在父親的呵護下,16歲即早早完成了婚姻大事,與陶氏的第一次婚姻,使他與全椒望族金氏門第的關系更密切了。18歲,回鄉幫助料理岳父喪事。20歲,去滁州為姐夫金紹曾病故奔喪。過早喪母的吳敬梓很小就面對嚴酷的世事,對於他,雖然是冷酷了一點,但卻磨煉了他,使他的思想提早成熟起來。
正因為有了這十年的種種經歷,才使我們認識到他最終與官場決裂有著親身體會的家庭因素。也使我們知道,過早的婚姻沒有能像第二次與葉氏婚姻那樣,完全擺脫了父母包辦,婚姻之言的封建傳統的模式,而帶給吳敬梓一個全新的自主婚姻。在《儒林外史》中,所運用的語言,基本上是我們所熟悉的家鄉方言。但在仔細閱讀之後又發現,其中又有不少方言完全不是我們的全椒方言,也不是淮揚語言。吳敬梓在少年、青年時期生活於贛榆,是一個人在語言上可塑性最強的時期之一。 吳敬梓的父親吳霖起留下了二萬多兩銀錢的巨額遺產,可是敬梓「素不習治生,性富豪上」「傾酒歌呼,窮日夜」,「生性豁達,急朋友之急」,族人之間有「奪產之變」,「兄弟參商,宗族詬誶」,視之為敗家子,「鄉里傳為子弟戒」。
在雍正十一年(1733),與續弦葉氏遷來南京,移家金陵秦淮水亭,住在秦淮河畔的白板橋西,家境已困,從此,吳敬梓在南京定居下來。 「梟鳥東徒,渾未解於更鳴」!(《移家賦》)33歲、不名一文的吳敬梓移家南京時,他在族人眼中已是「傳為子弟戒」的「敗家子」。到了「白門三日雨,灶冷囊無錢」的地步,他仍拒不參加傅學鴻詞科考試,仍好交友,「四方文酒之士,推為盟主」。當「長老苦口譏喃喃」干涉他的自由時,他「叉手謝長老,兩眉如戟聲如虎」。他的「痴憨」、「顛憨」、「隱括」終一生而不變,與小晏何其相似! 全椒文化底蘊深厚,文人輩出。蜚聲文壇的諷刺小說家吳敬梓就出生與此。
部分書中「吳敬梓兄弟五人,其中四人在科舉仕途道路上都很多成就:長兄國鼎和孿生兄弟國龍都是明崇禎癸未(1643年)進士三兄國縉是順治己丑(1649年)進士;再加上後來的國龍的兒子吳旦又以榜眼(殿試第二名)及第。」 在明清時期,吳門是一門兩鼎甲,三代六進士。這也是吳敬梓在《儒林外史》小說中說的「一門三鼎甲,四代六尚書」取材來源。有的資料說法不一,甚至出處錯誤,給讀者帶來誤導。 從全椒縣志,文化志等資料來看,對吳門的中舉時間不統一;
1.《全椒文化志》稱,吳國縉是順治己丑(1649年)進士;
2.《全椒文物志》稱,吳國縉是清順治九年(1652年)進士;授文林郎改江寧府學教授;
3.《全椒縣志》清康熙版選舉志稱,吳國縉字玉林,號峙讀,內翰林,國對胞兄,崇禎己卯舉人,順治己丑進士,壬辰殿試授文林郎,改江寧府教授;大學士李霨撰《清理科掌給事中吳公墓表》稱,兄弟五人登科者四,國鼎,公(指吳國龍)同榜進士,國縉壬辰進士,國對戊戌進士......惟仲兄國器以布衣終。
4.《全椒縣志》民國九年版選舉表註明,吳國縉,崇禎己卯舉人,順治己丑進士。
以上不難看出,吳國縉是崇禎己卯舉人,順治己丑進士,應該無疑義。壬辰殿試時授文林郎;各種資料引用不一,會給讀者帶來淆。 特別是《全椒文化志》再加上後來的國龍的兒子吳旦又以榜眼(殿試第二名)及第。稱吳旦是吳國龍的兒子,誤也。
從吳敬梓家譜來看,吳國龍是吳敬梓的曾叔祖,吳國對是吳敬梓的曾祖,吳旦是吳敬梓的祖父。吳沛生了五個兒子,國鼎,國器,國縉,國對,國龍。吳國對生有三個兒子,吳旦,吳勖,吳升。吳旦是長子。吳旦的兒子霖起,即吳敬梓的父親(從父)。
個人作品
1.《全椒縣志》民國九年版,吳旦,字卿雲,清增監生,授州同知。著有《月譚集》傳世。
據卷十一人物誌載,吳旦為侍讀國對長子。少年喪母,和繼母一起生活,並隨從父親在京城居住。吳旦是個孝子,天氣寒冷,吳旦總是早起,先把父親的衣服穿上溫熱,然後再扶起父親來穿。生怕父親受涼。
2.《全椒文物志》也載,吳旦,字卿雲,學位:清增監生,官職:州同知。著作《月譚集》
④ 吳敬梓簡介
甲、生平傳略
一、家道中落,世態炎涼
1.吳敬梓,字敏軒,一字文木,號粒民,清安徽省全椒縣人,移家南京後,自稱秦淮寓客,晚年又號文木老人。生於康熙四十年(西元一七○一年),卒於乾隆十九年(西元一七五四年),年五十四。
2.出身於歷代顯宦之家,曾祖輩「兄弟五人,四成進士」。六十年間吳敬梓家族中進士、舉人出身的官員就達十四、五人。他對於家族中人才輩出,科名鼎盛的情況亦頗為自豪。儒林外史中藉由郭鐵筆之口說出天長杜府乃「一門三鼎甲,四代六尚書」,便是以吳敬梓之家族背景為藍圖。
3.父親吳雯延時,家道開始衰落。吳敬梓從小過繼給吳雯延長兄吳霖起。吳霖起為官清廉方正,甚至「捐貲破產,修學宮」。
4.十三歲喪母,二十三歲父親因丟官抑鬱而死,近房弟兄乘虛而入,引發家產爭奪戰。儒林外史中,在嚴貢生謀奪其弟嚴監生家產及五河縣人勢利薰心等篇章中,均可見出吳敬梓對這種人的辛辣諷刺。
cf:魯迅因為家庭變故而感受到世態炎涼:父親是讀書的;母親姓魯,鄉下人,她以自修得到能夠看書的學力。聽人說,在我幼小時候,家裡還有四五十畝水田,並不很愁生計。但到我十三歲時,我家忽而遭了一場很大的變故(祖父涉及科場舞弊案被捕入獄),幾乎什麼也沒有了;我寄住在一個親戚家裡,有時還被稱為乞食者。我於是決心回家,而我底父親又生了重病,約有三年多,死去了。我漸至於連極少的學費也無法可想;我底母親便給我籌辦了一點旅費,教我去尋無。《吶喊.自序》:
二
1.偷看被斥之為雜覽的書籍,二十三歲才進學當上秀才。五年後,參加滁州科考,遭到主考官責難和呵斥,雖被破格拔置第一,但認為他「文章大好人大怪」(金兩銘和作)。同年秋天,參加鄉試,盡管他「落筆千言徒灑灑」,仍然飲恨落第。
2.他親眼目睹無數士子為科舉求官而空耗一生的精力和時光,變成弱人、病人、無用之人:如他的親舅舅,至死方與舉業訣別;他的從表兄金榘屢次應試,屢次落榜,這些體驗與見聞都成為他後來寫作儒林外史的素材。
三、散盡
1.繼承父親遺留下來的一大筆祖業,約有二萬余兩銀子,卻引來親戚覬覦
2.故意蔑視金錢、不顧禮法,藉由恣意揮霍豪侈的生活,宣洩滿心的憤懣。期間,與歌伶倡優來往。儒林外史中,以吳敬梓自己的原型創出的人物杜少卿,便有類似的遭遇及個性。再加上他個性豪爽,遇貧即施,根據程晉芳所述,吳敬梓「至所施予又多以意氣出之,不擇其人」、「急朋友之急,不瑣瑣於周閉藏積」,不到十年,家產就花個凈盡。面對生活中的無奈及親族鄉里的譏諷,奴僕捲款逃走,吳敬梓也因「田廬盡賣,鄉里傳為子弟戒」,遂於三十二歲(雍正十一年,西元一七三三年),搬到南京,寓居秦淮河畔水亭,吳敬梓生命中的另一階段於焉展開。
3.水亭附近有不少六朝遺跡,吳敬梓徜徉在六朝遺跡之中,借憑弔古人以抒懷抱,吟作頗多,因此漸漸進入南京的文人圈子。四方文士更推其為文壇盟主。許多書中人物的原型,即取材自此時期所結交的學者文士。
四、獨嫉時文,窮厄余年
1.吳敬梓在南京時,經濟生活已陷入「近聞典衣盡,灶突無煙青」的極端困境,得兩淮鹽商程晉芳贊助生計所需。從好友的詩可見他生活窮厄:「寒花無冶姿,貧士無歡顏。嗟嗟吳敏軒,短褐不得完。家世盛華纓,落魄中南遷。偶游淮海間,設帳依空園。颼颼窗紙響,槭槭庭樹喧。山鬼忽調笑,野狐來說禪。心驚不得寐,歸去澄江邊。白門三日雨,灶冷囊無錢。逝將乞食去,亦且賃舂焉。外史紀儒林,刻劃何工妍!吾為斯人悲,竟以稗說傳。」(程晉芳勉行堂詩集卷二春帆集)但雖然日子清苦,吳敬梓仍不斷寫作,攻擊時弊,文名漸漸傳遍江南,成為文壇盟主。三十六歲時,安徽巡撫趙國麟舉薦他應「博學鴻詞」的徵辟,他託病未參加最後一關的廷試,還寫了酬青然兄和貧女行兩詩,嘲笑去應征的族兄。從此以後,他再也不參加任何官方的考試,甚至主動放棄秀才的學籍,顯見吳敬梓的思想在此時期有了重大的轉變。
2.三十九歲生日作的內家嬌詞中慨嘆:「壯不如人,難求富貴;老之將至,羞夢公卿」,結尾總結時下了決心:「休說功名」。
3.程晉芳說吳敬梓:「獨嫉時文士如仇,其尤工者,則尤嫉之」。
胡適《吳敬梓年譜》:「吳敬梓是一個八股大家的曾孫,自己也在這裡面用過一番功夫來,經過許多考試,一旦大覺悟之後,方才把八股社會的真相丑態,窮形盡致的描寫出來。」
4.五十四歲那年初冬,吳敬梓在揚州和一夥朋友聚會,忽然將囊中余錢全部拿出購買酒菜茶點,邀請朋友飲宴。席中大家盡情歡談,微有醉意的吳敬梓不斷吟誦張祜的縱游淮南一詩:「十里長街市井連,月明橋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揚州死,禪智山光好墓田。」在座的人都十分詫異。不久,他送走來訪的詩人王又曾後上床睡覺,才睡片刻,忽然痰涌不絕,家人來不及急救,就已病逝,此時只有幼子守在床邊。住在附近的朋友金兆燕聞知噩耗,連忙趕來為他料理後事。檢點其遺物,發現除了典當衣服的錢還剩下少許外,已經一無所有,賴友人王又曾向兩淮鹽運盧見曾求助營葬之貲,由金兆燕將其棺木從揚州由水路運回南京,安葬在清涼山麓,一說在鳳台門。
乙、作者軼聞掌故
一、售屋築祠
嘗客金陵,為山水所痼,遂移家焉。是時先生家雖中落,猶尚好賓客,四方文酒之士走金陵者,胥推先生為盟主。先生又鳩同志諸君,築先賢祠於雨花山之麓,祀泰伯以下名賢凡二百三十餘人,宇宧極閎麗,工費甚巨,先生售所居屋以成之。(金和儒林外史跋)
二、貧居自娛
移居江城東之大中橋,環堵蕭然,擁故書數十冊,日夕自娛。窘極,則以書易米。或冬居苦寒,無酒食,邀同好五六人,乘月出城南門,繞城堞行數十里,歌吟嘯呼,相與應和,逮明,入水西門,各大笑散去,夜夜如是,謂之「暖足」。(程晉芳文木先生傳)
三、胸中自有筆墨
餘生平交友,莫貧於敏軒。抵淮訪余,檢其橐,筆硯都無。余曰:「此吾輩所倚以生,可暫離耶?」敏軒笑曰:「吾胸中自具筆墨,不煩是也。」(程晉芳文木先生傳)
⑤ 吳敬梓是哪個朝代的 清朝人士(《儒林外史》的作者)
《儒林外史》的作者,歷史上著名的小說家吳敬梓是哪個朝代的人?熟悉他生平事跡的讀者一定有所耳聞,吳敬梓便是清朝人士。
詳細解讀吳敬梓是哪個朝代的人,應該從他的成長環境及作品創作年代入手。他生於公元1701年,於公元1754年病故,短短的五十四年人生中,先後經歷了清聖祖、康熙帝、乾隆帝等三位皇帝執政時期,從大清入關到康乾盛世,吳敬梓的一生,可謂跌宕起伏,命運坎坷。
早年,他出生於名門望族,家境殷實,因而幼年飽讀詩書,深受儒家思想熏陶,打下了堅實的文化根基。然而青年時期,吳家家道中落,名門子弟頓成布衣書生,吳敬梓的仕途命運也為止改變。尤其是乾隆年間,官場政治已趨腐敗,科舉制度的弊端顯現,許多懷才不遇的莘莘學子因無錢通行“潛規則”而被拒於廟堂大門之外,致使國家選拔人才的制度出現極大的漏洞,官場制度因而更加腐朽。
在屢次落第的情形之下,吳敬梓終於對仕途心灰意冷,轉而將後半生的心血和精力都投入到文學創作方面。
在此期間,他的生活狀況與思想意識都發生了很大的轉變,他創作的大量詩歌和小說作品都包含著現實主義諷刺手法,其中,尤以長篇小說《儒林外史》最為後人所熟知。這部小說耗盡了吳敬梓後半生的大半光陰,它的問世,亦確立了吳敬梓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傑出地位。
吳敬梓的作品
清代著名小說家吳敬梓,年少成名,素有少年才子美譽。他生平飽讀詩書,卻與仕途無緣,鬱郁不得志,遂將畢生精力盡付文學創作之上,時至今日,吳敬梓的作品依然飽受世人贊譽。
相傳,吳敬梓晚年看淡世態,醉心筆耕,於清貧生活中創作了大量的詩歌、散文,以及史學研究著作。當世流傳的吳敬梓的作品有不少,其中,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堪稱其代表作。
《儒林外史》創作於乾隆年間,至嘉慶年間受到民間學者所關注,並一度引起學術界的一場討論。該小說以寫實主義諷刺的手法描繪了各類人士對於“功名富貴”的不同態度和表現,深刻地揭示了原本純良的人性在追逐功名利祿的過程中,遭受腐蝕的一系列原因。
一部《儒林外史》的絕妙之處,在於其通過生動的筆觸對當時官場吏治的腐敗、科舉制度的弊端,和封建禮教的虛偽等進行了無情的批判和嘲諷,揭露了清代吏治黑暗的真實情況,在當時腐朽的社會大環境下,堪稱振聾發聵的聲音。同時,作者吳敬梓也借該作熱情歌頌了少數獨善其身,堅持自身原則的飽讀之士,從而抒發了作者對理想中公平、公正的人才選拔制度的嚮往。
除了這部經典的小說之外,《文木山房詩文集》也稱得上是吳敬梓作品中較有影響力的代表作。
從清代至民國社會,許多著名文學大家拜讀吳敬梓作品後都贊不絕口,民國文豪胡適亦在《吳敬梓傳》中稱:“安徽的第一大文豪,當屬全椒的吳敬梓。”
吳敬梓故居
清代著名小說家,《儒林外史》的作者吳敬梓的故居,位於南京清溪河與秦淮河交界處,四周風景優美,毗鄰古桃葉渡,被命名為秦淮水亭,是當地群眾最喜玩賞之所在。
吳敬梓故居佔地約八百平米,與吳敬梓紀念館僅一水之隔,長方形的院落式建築分為南北兩個部分,南半部分為古桃葉渡,渡口立有上書“桃葉渡”字樣的石碑,其後不遠處,乃是一座精美的石牌坊,相傳這里因西著名的晉大書法家王獻之曾在此迎接過愛妾桃葉而得名。院落北半部分,便是吳敬梓故居建築群,內有洗硯池、文木亭等園林景緻,四周鳥語花香,綠樹成蔭,文人生前的生活遺跡歷歷在目。居室內一應器物俱全,多寶閣上陳列著多種版本的《儒林外史》著作,吳敬梓一生中具有代表意義的生活片斷,皆在此處展現,因而人們常說,吳敬梓故居,無疑是研究吳學文化之無可取代的重要歷史遺跡。
游吳敬梓故居,最值得細細品鑒的當屬秦淮水亭。這座仿明清亭榭式的三層樓水亭建於故居以北,上下層次分明。第一層可見到吳敬梓的出生地,安徽全椒鄉野的全景圖;第二層便是《儒林外史》名作及各種插圖版連環畫,以及後人對該作的向關研究文章。
當年吳敬梓在此過著清貧的生活,坎坷的經歷更激發了作者的創作熱情,其後半生的光陰大半投入到《儒林外史》的創作上。書中人物情節皆以秦淮河為背景,幽默詼諧中深刻揭示了官場腐敗與盛世危機,不愧為中國古典小說中不朽的名著。
⑥ 《儒林外史》那個人物是吳敬梓以自己為原型創作而成的原因
王冕、杜少卿等人均是吳敬梓以自己為原型創作的人物。
他們均不慕名利,不與世俗同流合污,這正是吳敬梓所追求的高尚情懷。
相關情節:王冕兩次出逃,最終隱居不出;杜少卿面對功名,以生病推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