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人物 > 電影人物心理學ppt

電影人物心理學ppt

發布時間:2023-01-19 03:21:44

❶ 簡讀29-《電影與新心理學》

看了才知道,《電影與新心理學》是1945年作者在法國高等電影研究院所作的講座。該書的第一部分全文收錄了這個講座的全文,譯成中文大約1萬字,26頁。該書的第二部分居然有120頁,收錄兩篇「別人的」文章。作為「漢譯電影學名著」叢書的01號,該書的這種編排方式讓筆者在短暫懵圈之後,感受到了某種「意識流」的氣息(哈哈哈)。

梅洛-龐蒂的講座談了三個問題:(1)傳統心理學與新心理學(2)電影作為知覺的對象(3)哲學與電影,其中貫穿了其現象學哲學內核。換句話說,梅洛-龐蒂藉由電影這樣一種藝術形式,很好地闡述了現象學看待世界的方式。

這三個問題是環環相扣的。第一個問題,所謂「新」心理學,按照筆者理解,指的是格式塔心理學,強調知覺的整體性與關系性,知覺不是由智力所構建、內省而生成,而是「被置於客觀世界中」「與客觀世界相處」「存在於客觀世界之中」的。這一點很重要,它消解了主客觀互為外在的二元性,從「配置」「關系」「整體」的意義上去把握。可以說,這是現象學在心理學研究進展中找到的依據,其中有很多舉例,比如「圖形與背景」「立方體」「相對運動」「情緒認知」等。第二個問題,是從上面闡述的知覺理論視角,去理解電影藝術的特徵。這一部分,用了不少電影人的論述來說明。電影是影像、聲音(對白)、音樂等構成的知覺整體,它不呈現觀念、思緒等所謂頭腦里的東西,而是向人們呈現人物在客觀世界中的存在方式。在此基礎上,自然導出第三個問題,即結論——哲學與電影具有一致性,因為哲學家和電影人有著某種同樣的存在方式。

該書第二部分,是對梅洛-龐蒂文本所涵蓋的思想的回應與詮釋。兩篇文章,一篇是一位法國作家對一幅攝影作品的品評,另一篇是一位中學哲學教師對講座的文本解析。

攝影作品的品評,標題為《從攝影到文本》,品評的作品是法國攝影家貝爾納•普洛緒的一幅攝影作品《阿爾梅里亞,安達盧西亞》(上圖),是坐在車里用傻瓜相機透過前窗所拍攝的,畫面模糊,乍一看是曠野中一個人在跳躍投籃,他身後還有個人。網路上沒有檢索到關於該攝影家及其作品的介紹。品評者從中看到了瞬間抓取的影像中「腔調上的連續」「時間的綿延」「多個不可和解的力量達成的和解」,這恐怕就是所謂「存在」的價值。《文本解析》長達百頁,像是一個教案。經過解析,把這篇萬字講稿越讀越「厚」。欲知詳情,可以自己翻書。

句摘

2020-05-18

❷ 誰能從《沉默的羔羊》這部影片中運用心理學的知識解析出各個主要人物的心理狀態要具體點,謝謝哦!

「羔羊」就是女主人公幼兒時在農場的一段遭遇而在她幼小的心靈上留下的深深的創傷。家貧,父死,孤兒一樣漂泊的童年,讓幼小的史達琳對周遭的事物充滿了恐懼,她想逃出農場,救走即將被屠殺的羔羊,哪怕一隻也好。可是她失敗了,她被送到了孤兒院,她帶走的羔羊還是逃脫不了被屠宰的命運。從此以後,即使史達琳拚命地讀書,在讀書中競爭,在競爭中取勝,她的心靈深處始終有一隻羔羊在尖叫,可她並沒有意識到,那正是自己內心脆弱的呼號。潛意識中她認為自己是弱者,不敢接受兒時的遭遇,逃避與心靈深處的直接對話。但是她卻在逆境中顯得異常的堅定、老練,靠著意志力將恐懼深藏在平靜的外表之下,她不要任何人知道她的「懦弱」,她也不需要任何人的幫助。
就在史達琳以為自己已足夠堅強,也認為可以獨立克服困難,解決問題時,命運再次粉碎了她天真的想法。作為FBI預備警員,史達琳接受了聯邦調查局行為科學部委派的一項工作,表面上是給優秀的她一次鍛煉的機會,實際上她只是人手不足時用來湊數的小棋子罷了。這一切都被漢尼撥.萊克特博士一眼看穿了。他就是史達琳這次工作的對象,一個權威的精神病專家、心理學家、古典文學家(在《漢尼撥》一書中有詳細的描述,在下文中會具體分析)。他因涉嫌殺害多名患者而被關押在州立精神病犯罪醫院。由於他是著名的精神病專家、心理學家,因而不少學者、研究人員,甚至是FBI的行為科學部都想搞到關於漢尼撥.萊克特的重要的精神調查情況。可是他本人卻極不合作,幾年來無數的拜訪者都是空手而歸。千篇一律的調查問卷勾不起他的胃口,枯燥乏味的牢籠生活磨滅了他的耐性,就連遠遠在外的調查者都逃不了他的魔掌,瀕臨垂死邊緣。他高高在上,蔑視著周圍的一切。他永不變的是那雙鋒利的眼睛,任何人內心的想法都逃脫不了他的窺視,他會揭發出你苦苦隱藏的秘密,毫不留情地,將你擊潰在痛苦與絕望中。
史達琳來了,她抱著信心與勇氣走進了那間地下室,是如此的清高,矯健的步伐中看不出隱藏在內心的恐懼,那伴隨了她十幾年的夢魔。只要填完調查問卷,史達琳就算完成任務了,整個過程都在掌控之中,即使博士不合作也沒關系,完成報告是沒有問題的。史達琳依照接受任務時得到的忠告,努力避免與萊克特博士過多的交談。可是眼睛是不會說謊的,萊克特褐紫紅色的眼睛又捕捉到了絕好的獵物——那雙看似堅定的眼神中隱約閃爍著不安與驚恐。一雙迷人的眼睛吊起了萊克特的胃口,他對研究面前這個女孩的經歷充滿了興趣,決定和她玩下去。漸漸地史達琳掉進了他的陷阱,同時她的命運也悄悄地偏離了軌道。
沉默了多年的萊克特開口了,可他不願接受調查問卷上的那些心理咨詢,他根本就對那一套不屑一顧。他最敢興趣的是津津有味地鑒賞別人的痛苦以及細致入微地掠取他人的隱私。他有非凡的洞察力,能看透一切,所以當史達琳第一次出現在他的面前時,他一眼就看出了她卑微的出身和爭強好勝的性格。他開始貓玩老鼠似的逗玩這位實習生。他開始吊史達琳的胃口,主動提供行為科學部一直在設法緝拿卻始終沒有成功的殺人兇手,剝了五張人皮的變態兇手「野牛比爾」。這樣一來,倒還真的吸引了史達琳,誘使其慢慢走進了反被利用的圈套。
萊克特是狡猾的,史達琳是單純的。急於破案的史達琳迫切地需要線索,雖然首先的線索是萊克特主動提供的,然而往後他卻又不直接告訴你;更甚至於,善於心計的他,每到關鍵時刻或每當史達琳差不多摸清了頭腦時,他就故意不再往下說,而要史達琳把自己的隱私告訴他作為往下談的條件。於是,史達琳苦苦深埋於心底的那段幼兒時的遭遇就這樣被萊克特一點一點地挖出來了。
史達琳渴望成功地破案,解救重要的人質。她並沒有意識到這不僅是出於職業的本能,同時也是她潛意識中的一種掙扎,她掙扎在羔羊的尖叫聲中!萊克特發現了這一點,他知道史達琳在「野牛比爾」的案件上會堅持到底,因為從她在蒙大拿牧場的那段經歷,讓萊克特十分清楚地了解到,史達琳心中一直有一個無法擺脫的尖叫聲,那便是可憐的任人宰割的羔羊。對於克拉麗絲.史達琳而言,如果說她幼兒時在牧場聽到的羔羊的尖叫聲是真實的話,那麼她長大後心中時不時聽到的羔羊的尖叫聲更多的是具有了象徵的意義,它表了弱者、受害者,象徵了這些人在孤立無援中發出的呼號。史達琳無法擺脫心中的尖叫,從前是因為無法拯救那些弱小的羔羊脫離被屠宰的命運,而在心中永無止境地悔恨;現在則是因為受害者都是弱小的女性,這就使史達琳更多了幾分切膚之痛。她想像著她們生前的處境,回憶著她們受害後的慘狀,最後一切便凝聚到一個聲音上:羔羊在尖叫,尖叫,尖叫!就是這樣一種召喚,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因此,潛意識中她認為只有親手抓住罪犯,才能平息在心中尖叫的羔羊,停止這種聲音!萊克特十分清楚這一點,同時也利用了這一點。

❸ 電影中的心理學

看電影學心理學》作者鄭世彥,畢業於華東師范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編輯,心理咨詢師(存在-人本主義取向)。豆瓣閱讀心理學專欄人氣作者,譯有《存在-人本主義治療》《生涯咨詢》《現實療法》《選擇理論:現實療法創始人帶你走出心理困境》等。

《看電影學心理學》是鄭世彥老師2013年12月10日開始在豆瓣閱讀的連載。書中選了14部電影來分析心理學,用比較通俗易懂的語言解說深奧的心理學,有趣有料有深度,能夠很容易獲得讀者的認同、共鳴和思考,令人稱贊不絕。

電影不僅僅是視覺和聽覺的藝術,更是通向人們內心的通道。通過電影可以促達到人的內心世界,不僅僅可以向觀影者傳達電影的劇情,還能進一步治癒人的心靈。

而我們每個人都需要被治癒,就像《功夫熊貓2》裡面的阿寶。我們每個人的童年都不是完美的,也不可能完美,所以通過阿寶也達到了對我們進行治癒,然後避免成為孔雀王爺那樣的人,讓自己變得更好更強大。每個人都有情緒低落的時候,而通過看電影,可以使我們可以自己療愈。通過體會電影主人公的心情以及劇情,可以對照我們自己的心靈、生活及感悟,從而達到治癒的作用。

成長路上有母愛、父愛、配偶的愛、朋友的愛,愛擁有改變一切的力量。愛是對一個人的認同,愛使一個人真正成為一個人。想想我們生活中也是這樣,為什麼家會特別讓人依戀,那是因為確定有愛,在家裡,你確定會被認同,被接納。不確定有愛的家是不會讓人投入時間、精力或者產生依賴的。

生活中我們還要思考,我們是為了什麼而存在,像《喜劇之王》中說的「其實你是誰」,我們每個人生活在社會中都有自己的角色,如領導、員工、妻子、丈夫、父母、子女等等。平時我們做什麼事,都被框在角色之下,作為什麼角色我們應該有怎樣的行為和言辭,然後漸漸形成了集體人格。但其實,角色只是我們的最外層表現,我們每個人都是為了自我而存在。如果你想要了解一個人或者更好的了解自己,就要去掉外面的角色層促達到人內心,了解他是為了什麼而存在。只有了解自己為了什麼而存在,才能真正的活出自我。

然而我們的人生終究不會是一帆風順的,成長的路上有艱辛有歡樂,通過電影《美麗人生》,我們知道不管人生面臨的是什麼苦難,我們都應該積極樂觀地去面對,不怨天有人,自暴自棄。人生路上,我們需要思考生命的意義是什麼?生命於我與他人的意義,活著的時候認真過好每一秒,認真感受身邊的一切美好事物。雖然每天都有樹葉落下,但是每天也都有新的嫩芽長出,這就是生命的意義。

人類的心理是一個值得永久探究的話題,不管是生活、工作,不管是與人交流、相處,處處都需要用到,如果你不了解一個人的心理,你就沒辦法跟他交談、相處、共事。就像我們做產品,也需要研究用戶的心理,順應客戶的潛意識,站在用戶的角度去思考,而這些都需要心理學。作者從電影的角度剖析心理學,內容新穎,有創新,讓人覺得眼前一亮。

書中不僅內容豐富、觀點獨特,而且每篇文章後面都有知識鏈接。通過知識鏈接,讀者可以了解更多的心理學知識,不枯燥、不乏味。通過閱讀本書我才知道原來看電影也可以心理治療,真是大開眼界、受益匪淺。

❹ 電影之旅1:十天十部心理學電影,一起來賞析

  《觀影療心》由張海音、施琪嘉等國內十位心理學家共同書寫,他們從心理學視角解讀了影響自己人生歷程的經典電影,通過富有洞察力的剖析和溫暖有愛的抱持,啟發我們療愈過去的苦痛,找到重新出發的勇氣,活出最真實的自己。

走進聲色光影的世界,欣賞一個個撩人心弦的故事,既是意識自我與潛意識自我的深度對話,又是尋求另一種可能的私人之旅。所以,電影就像一面魔鏡,它通過講述他人的命運,幫我們照見自己的人生。而心理學電影,尤其能夠撕下皮囊面具,直擊人性的黑暗面。

這一期有書友推薦這本書的時候,我一搜就是以上的話,立刻被吸引,吸引我的有兩點,一是我愛看電影,二是我愛心理學,細想之後還應該有第三個原因:大概就是權威的力量和光環效應吧(上幾期書中提到過的)——十位心理學界比較出名的大師們,這本身就有吸引力和說服力。

這個電影中出現的有關心理學方面的:潛意識、毀滅性的攻擊性、奸屍、戀童癖、俄狄浦斯情結等

腦子里想起孫老師的精分課程,對於潛意識、前意識、意識;本我、自我、超我以及俄狄浦斯情結都做了詳細的講解。女主角和大自己很多的黑幫老大糾葛不清,正是俄狄浦斯情結。

我沒看過這個電影,看完書中的分析,那個畫面感就自動出現在腦子里了。看完書,特別想看電影,此刻正在看,女主說她從血腥中得到滿足,她要親手殺了比爾,這大概就是從心理學角度來說真正的內涵吧。好了,讓我好好看這個電影吧。哈哈

看了書,趕緊搜的看了電影,女主角殺人時剛毅冷峻的眼神,讓我想到一句話:「那些殺不死我的,必使我強大。」女主角就是經歷了那麼多被暴力之後仍然活下來並展開復仇。

昆汀.塔倫蒂諾的電影總是充滿血腥和暴力,暴力代表攻擊性,而攻擊性是人類與生俱來的。

假如我們內心有毀滅性的沖動,看到電影中的角色通過殺人把憤怒表達出來,那麼我們在觀看時會覺得很爽、很過癮,甚至體驗到某種美感,這一點,昆汀做到了。

毀滅性的攻擊性源於嬰兒早期對母親和世界的態度,由於嬰兒早期非常焦慮,隨時覺得自己都可能死掉、被拋棄,感到極其不安全,所以如果不能及時地得到母親的呵護、理解和安撫,他的攻擊性就會表現得極其強烈。

我希望,世上所有的孩子們,都能擁有一個懂得陪伴和愛的母親,擁有良好的母嬰依戀關系,一個不那麼坎坷的童年,不用一生來治癒的童年。

電影《心靈捕手》,由格斯·范·桑特執導,羅賓·威廉姆斯,馬特·達蒙等主演。影片講述了一個名叫威爾的麻省理工學院的清潔工的故事。

威爾在數學方面有著過人天賦,卻是個叛逆的問題少年。影片以治療為線索,起初威爾特別抗拒,直至遇到肖恩教授,在肖恩的努力下,兩人由最初的對峙轉化成互相啟發的友誼,從而使威爾打開心扉,走出了孤獨的陰影,實現自我並找回愛情

影片於1997年12月2日首映,十幾年過去了,這部電影仍然被心理學界津津樂道,可見非同一般。

我們來看看心理學家張天布對這部電影中涉及到的心理學的分析:

第一次在治療室威爾挑釁肖恩,肖恩直接動手,晚上肖恩一直思考:威爾到底怎麼了?他到底為什麼會這樣做?為什麼他會如此桀驁不馴。同時,肖恩也反省自己到底怎麼了,為什麼會如此失態?肖恩花了很長時間來覺知自己、理解威爾,這也是治療的法寶之一: 慈悲心 ,或者說同理心。

心理治療不像錄音機,患者走後,電源一關,一切就結束了。患者走後,心理治療過程中所經歷的一切會像石頭扔在水裡一樣,在治療師的心裡泛起很深的波紋,而且這些波紋不會很快地平復。所以,作為治療師,要學會慢慢反思、沉澱和消化這些「波紋」

肖恩和老同學藍勃那段激烈的爭執我也一直記憶猶新:互相坦誠的吼出彼此心中的看法,藍勃認為肖恩是個失敗的人,肖恩反駁說:「你那麼看重成功,其實源自內心害怕不如別人。所以你爭取成功,其實是為了掩飾自己內心的虛弱。你一定要比別人強,只有出人頭地你才覺得踏實。」

治療最高潮也是結束的時候,肖恩真誠地看著威爾的眼睛,一步步走向威爾,並且不斷重復地說「這不是你的錯,這不是你的錯……」

治療師肖恩通過喚醒威爾內心的好自體、培植了一片綠洲來佔領他內在原有的一片沙漠。

威爾終於有勇氣告別過去,告別原生家族留下的創傷,與自己和解,去追尋自己想要的愛情和人生。

影片中威爾的防禦機制有三種:第一個防禦機制是情感隔離;第二個防禦機制是對攻擊者認同;第三個防禦機制是化被動為主動。(想起101種防禦機制,特別想感嘆一句人是多麼缺乏安全感的動物呀!)

(之前我寫過的: 心靈捕手 )

我是文文心兒,喜歡生活中一切新奇的事。喜歡記錄生活、記錄故事。喜歡分享走過的旅程、讀過的書、看過的電影、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努力做一個熱愛生活的人。

其它專題鏈接:

游記專題

親子專題

故事、隨筆

讀書、觀影

感謝耐心看完此文的你,喜歡就幫我點亮左下方的小桃心❤️吧。您的關注和點贊都是對我莫大的支持和鼓勵!

❺ 電影與心理的論文

電影與心理學是兩個對大眾同樣具有吸引力的名詞。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電影與心理的論文,供大家參考。

電影與心理的論文篇一

論電影與普通心理學的關系

電影與心理的論文摘要

【摘 要】通過打破了對心理學的傳統認知,以一種電影 文化 的視角來解釋普通心理學中的基本概念,包括感知和記憶等客觀心理活動、能力和意志等主觀心理體驗,從而讓社會大眾更直觀地理解心理學中的基本概念,不僅從電影中了解到與心理學之間的關系,而且還能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和他人,以及科學系統地認識社會中的心理現象,並更好地指導社會大眾的學習、工作與生活。

電影與心理的論文內容

【關鍵詞】電影心理學;感知;記憶;能力;意志

1 感知

感覺和知覺是個體心理中最基本的認知活動,個體對外界事物的刺激都需要通過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和觸覺等感覺通道來接收,並作出相應的反應。而感覺和知覺既有區別,又有聯系。一方面,感覺是對客觀事物個別屬性的認識;知覺是對客觀事物整體屬性的認識。另一方面,感知覺的相互作用使人們可以為記憶,思維和語言等更高級的認知活動的進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黑澤明的《羅生門》這部電影中,就可以看出感知覺是一種客觀存在與主觀感受的統一,四個證人描述了四種截然不同的 故事 情節,或許就是因為他們的立場不同,每個人都會在社會角色,記憶水平, 思維方式 ,行為模式,表達能力,動機需要以及情緒體驗等方面有所差異或傾向。英國 經驗 主義哲學家貝克萊曾經說過,“存在即被感知。”,存在是相對的,而我們感知到的或許是一種存在,或許只是一種錯覺。

同樣在現實生活中,人類本質上看到的和聽到的只是一些有排列和組合的光波和聲波,並非顏色和聲音。所以說,當從客觀世界中獲取新的知識的時候,要相信唯一不變的真理就是“變”,所有的知識和真理都是被人們想像和建構出來的。比如大學生的學習生活,不能再使用中學的程式化學習模式,而要跳出原有被禁錮的思維定勢和刻板印象,用一種更廣闊的視角和接納的態度去對待學習和知識。不僅是心理學等社會人文科學,物理學也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從牛頓的經典力學到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再到霍金的《時間簡史》,甚至到目前嶄新的研究領域,每一個時期都會有不同的研究範式,或者說是所謂的“永恆真理”。正如西班牙民間的一句 諺語 一樣,“在這變化莫測的世界上,既沒有真理也沒有謊言,所有一切都取決於我們看世界時所用鏡片的顏色。”

2 記憶

記憶中的“記”代表著識記,“憶”代表著回憶,記憶的過程就是一個對過去識記過的經驗,在現在時刻回憶的過程。記憶不但連接著人類的過去,現在和將來,還是連接感知覺與思維、語言的橋梁與紐帶。任何一種高級信息加工過程都不是在一個時刻進行並完成的,就好像看電影一樣,假如大腦沒有記住一個個獨立的故事情節,沒有回想起一個個單獨出現的故事畫面,就不能把每一時刻電影在我們的視覺和聽覺器官所產生的體驗連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從而形成對電影的總體印象,評價和思考。

而《記憶碎片》這部電影可以讓人強烈地感受到記憶的重要作用,如果一個人沒有記憶,他的內心世界會產生怎樣的矛盾。正如電影中的主人公一樣,萊昂納多在失去短時記憶之後,只能通過照相片並加以備注的方式獲得記憶的片段,但即使這樣,失去記憶的人也很難把支離破碎的記憶片段有邏輯地組合成事情發展的先後順序,從而對事情的前因後果的理解造成混亂。

最核心的問題還並不是失憶給人類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帶來的影響,而是無法了解自我以及存在的意義。“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這三個基本的哲學思辨問題,在生活中的有些時候還會困擾著普通人,何況是失憶的萊昂納多。但從另一個角度看,萊昂納多在失憶的條件下,還可以意識到他存在的意義在於復仇,雖然他的行為和觀念可能是片面的,消極的,甚至是違法的,但是他可以意識到自己存在於這個世界的價值。相反,面對物慾橫流,燈紅酒綠的世界,我們現代人是否完全排除了功名利祿的誘惑和干擾?是否還記得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這一點是值得我們反省和思考的。也許是我們身處在紛繁復雜的社會中,不經意間對物質的慾望愈發強烈和敏感,物質世界讓我們跑得太快,以至於精神靈魂世界被遺棄在過去的某個角落裡,可悲的是我們身陷囹圄卻不能自拔。從這個角度看,失憶並不完全是一種消極的狀態,而是一種暫時的休養生息,它可以讓人類清醒地覺察到此時此刻的狀態,讓人類發現是否和你開始制定的目標和計劃有所偏離,讓人類重新關注在主我的角色上,而不是客我, “勿忘初心”一詞也是就是對人類記憶本能最好的見證和說明。

3 能力和意志

通過先天遺傳和後天發展兩種因素的交互作用,能力和人格共同組成了一個人穩定的,持久的心理特徵,這些是一種區別於他人最明顯的方式。而能力作為一種個體認知和行為的評價標准,對於不同的個體,能力的測量卻沒有統一的標准來界定。

通過電影《阿甘正傳》不難看出,能力衡量的標准不一定就是智商,主人公阿甘就是一個智商為75的智障者時,卻在 橄欖球 , 乒乓球 ,從軍,捕蝦經商等生活中各種領域和方面都取得成功,現在學校中出現了許多“高分低能“的學生,所以對能力的認知需要運用一種全新的視角。

而通過後天培養來提高能力的一種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意志。無論家庭,學校和社會這些外界環境因素多麼的充足,但如果個體內心中沒有意志作為精神支柱給予支持,那麼個體提高自身能力的機會就變得十分渺茫。意志與人類的動機和情緒有著密切的聯系,它可以對認知和行為進行控制和調節,從而來堅定人類的信念和理想,以實現我們的目標和計劃。

正如《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最後歐亨利式的結尾讓觀眾看到了主人公安迪內心中的一股強大的力量。這種強大的力量就是意志,意志可以讓他在面對無期徒刑的牢獄生涯時形成強大的抗逆力;可以讓他在越獄過程中經歷常人難以忍受的環境時形成強大的抗壓力,從而可以讓他在夢寐以求的墨西哥海濱與老朋友相聚。

有趣的是,這兩部同年度進行奧斯卡金像獎爭奪的電影,把心理學中的能力和意志兩個概念結合在了一起,並賦予了新的意義。能力和意志是密不可分的。觀眾看到了阿甘許多方面的天賦,但是這些都歸於一個本質――“跑”,這種橫跨了美國的跑步就是阿甘無人能比的堅定意志所驅動的。而只有安迪一個人成功地越獄,也不只是在於他十年如一日的意志進行挖洞,同樣也要求他有一種精通財務制度的能力和分析判斷的能力,可以審時度勢,韜光養晦,在適當的時機做出最佳的選擇。總而言之,一個人必須具備全方面的能力和堅韌不拔的意志兩方面因素,把外在資源和內在素養進行有機地結合,才會成為一個真正的強者。就像企業家宋美遐女士所說:“長得漂亮是優勢,活得漂亮才是本事!”

4 總結

心理學作為一個研究型的社會人文科學,無論是和虛擬中的電影,還是和現實中的生活,都有密不可分的聯系。因為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心理過程的科學,沒有任何人可以置身事外,正如《雲圖》那部電影所包含的跨世紀的人際關系和社會角色,人類就好比是一部電影巨作中的一張膠片,但小小的膠片卻表現了這個時刻最豐富多彩的畫面。歷史長河中的人類是渺小的,而人類唯一可以控制的就是自己,就是自己的心理狀態。其實,人的一生就好比一部電影,有高潮也有低落,而心理學教給人類的就是如何使這部人生電影更加波瀾起伏,豐富多彩。

電影與心理的論文篇二

心理電影的傳播與受眾心理健康的建構

電影與心理的論文摘要

[摘 要] 多數心理電影都會表現人物內心的焦慮、恐懼、愛情、欲求等,心理電影作為心理疾病的一種精神療法越來越被心理醫生心理咨詢師所重視。心理電影的傳播對受眾心理健康的建構研究理當受到重視。本文將以表現童年創傷心理電影的傳播為例分析心理電影的傳播對受眾心理健康的建構。

電影與心理的論文內容

[關鍵詞] 心理電影;人格分裂;傳播;心理建構

心理學電影是指以心理疾病為素材構建情節、設置沖突、解構心結、塑造人物形象的電影類型,它是伴隨著人們對心理的逐漸認識而發展起來的。心理疾病的特徵和性質極大地刺激了拍片人的 想像力 ,電影媒介把心理疾病素材作為情節工具和底色,表現人物心裡的想法、願望、焦慮、恐懼、愛情、欲求等,以推動觀眾對人類自身行為的再認識,於是,在故事片、喜劇片、動作片、犯罪片、暴力片等類型的基礎上增加了心理電影這個新的類型。經典心理電影作為一種心理疾病的精神療法越來越被心理醫生心理咨詢師所重視。

“成功的電影都是那種能在無意識層面上反映當時社會上具有決定性的動力群體的影片。”[1]成功的心理電影能使受眾通過電影媒介看到導演批判意識下所掩蓋的非理性因素,在無意識狀態下達到與人物溝通交流獲得心理快感的目的。因此心理電影要求創作者具備專業的電影理論知識掌握專業的心理學知識,在對自己的思維活動、情感意識、創作心理等進行理性分析和規律把握後,能藉助電影中運動的聲畫媒介闡釋劇中人物內心情感和心理現象藝術地引導受眾的觀影心理。雖然業界公認高票房是電影生命力的根本保障,但擁有一個值得受眾長久思考的內涵承載才是影片價值的根本所在。成功的心理電影不僅能夠調動觀眾的情緒而且還能夠激活其潛意識本能使其與劇中人物進行感同身受的情感交流,讓長期受超我抑制的某種情緒從隱秘處釋放出來,繼而使影響心理健康的內心情結得以揭示、展露和解構。

經典心理學電影,如《愛德華醫生》《精神病患者》《沉默的羔羊》《迷牆》,它們所反映的主題均具心理學意義,都從童年情結深層次剖析了人物性格。如《沉默的羔羊》將弗洛伊德性本能理論與電影受眾的審美快感有機地融合,其鏡像語言的象徵性,既隱喻了克拉麗絲兒時未能成功救得慘叫的羔羊的不幸經歷,同時沉默也體現了克拉麗絲把夢想深深埋藏在心裡的執著,她竭力用行動證明自己不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最終她戰勝了性變態和對性的恐懼實現了她的夢想。當觀影者進入夢幻狀態把自己當成克拉麗絲時現實中無法實現的願望也就通過想像得到了滿足。

“如果我們將鏡頭對准生活,所有的大全景也許會引導我們做出這樣的結論,大多數人都在浪費他的寶貴時間,去世的時候都帶著一種未嘗夙願的遺憾……無論命運如何捉弄我們,我們都心懷希望。”[2]心理電影與其他類型的電影比較更具有對受眾心理願望的補償功能。“當受眾認同主人公及其生活慾望並在心理為他們喝彩時,事實上是在為自己的生活喝彩”[3],受眾觀看心理電影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接受心理疏導、解構心結的過程,這樣特殊的觀影按摩、心理激勵有利於健康心理的建構。

一、表現男性愛缺失的成長心理——《迷牆》

影片《迷牆》以PINK的人生故事為線索,表現主人公童年喪父難以癒合的戰爭創傷、少年期心靈備受學校刻板 教育 的摧殘、青春期戀母卻又不得不離開母親的惶恐、青年期愛情受挫、事業失意,孤獨彷徨乃至走上極端暴力最終崩潰的人生歷程。

(一)父愛缺失的童年孤獨

主人公PINK父親犧牲於二次世界大戰一次橋頭堡戰斗中。影片開始黑暗中一雙大手點亮一盞油燈PINK父親出現在昏暗的光暈中。接著油燈的光亮疊化為烈日下的巨大全景,地平線上小PINK遠遠跑來,畫面中太陽的光芒眩目而溫暖且多次反復與整個影片的快節奏和陰暗色調形成鮮明對比,讓受眾對主人公PINK嚮往卻又難以達到的充滿父愛的理想世界感同身受。童年的PINK與同齡孩子一樣,希望玩旋轉木馬、滑滑梯等比較刺激的游戲時能有父親相助、保護、激勵。在社區游樂場當他牽著別人父親的衣襟懇求幫助遭到拒絕後,落寞地回到家裡翻出父親的遺物戴上父親的軍帽,父子倆的影像交替出現,此時孩子孤獨的心多麼渴望得到撫慰,然而物依舊父已亡,觀影至此很難不為之動容。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強大的父愛做支撐,罪惡的戰爭卻無情地奪走了PINK們的父愛。父愛的缺失成為PINK童年最深的創痛,父親的形象在PINK的潛意識中反復出現揮之不去。按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此種創傷將伴隨並影響PINK們的一生。

(二)師愛缺失的少年逆反

教師理應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導航,可PINK記憶中卻有一個源於導航者的極大創痛事件,童年的好奇心驅使他在鐵軌上引爆子彈,車輪駛過子彈爆炸的瞬間,車窗口無數戴著面具的乘客不約而同地指責謾罵疊化為老師兇狠的訓斥,課堂上教師當眾嘲笑他寫作的詩歌,嘲笑與謾罵甚至體罰,除此之外,PINK很難感受到來自老師的溫暖,老師在他的成長中並未發揮正面引導作用。少年PINK無力與教師及其背後強大的能把人馴化成機器的教育制度抗衡,只能把全部痛苦和憤怒藏在心裡:教師在家裡受老婆虐待精神變態,將學生當成發泄的對象。孩子對那位黑袍教師的超現實想像,黑色幽默中映射的恰恰是活生生的現實。學校教育對每個孩子施行教化試圖磨平個性,使之成為符合社會主流意識形態認同的標准化機器零配件,因此,被教師橫加指責當眾羞辱的PINK現象絕非偶然。然而在文化越來越後現代的當下,PINK們顯然對於扼殺自由天性的傳統習俗充滿抵制和反抗。PINK式反抗是明證!

(三)愛情受挫的青年危機

PINK充滿性沖動的青春期,因為性而產生的焦慮與困惑久久縈繞很難揮去,在PINK心中男女關系相當危險,青春期母親床上的骷髏、年輕人混亂的性活動,象徵男女生殖器互相逗引的雌雄花朵,詭異的背景音樂中,動畫形象由花變成骷髏,最終貌似女性生殖器的花朵將貌似男性生殖器的花朵擊碎吞噬,動畫中的吞噬與被吞噬隱喻了現實生活中頻頻上演的真實事件:背叛和引誘。骷髏、亂性、雄性花被吞噬等顯示了PINK對於女性的總體認知,在性、感情、婚姻面前因為缺乏父輩的引導,PINK像個長不大的孩子總是輕易被拋棄。童年喪父的孤獨、少年教師的侮辱、青年妻子的背叛,種種畫面交織出現,讓PINK的精神極度迷惘,肉體在冰冷的泳池中陷落,鮮血染紅池水,靈魂即將出竅。“牆外有人嗎?”誰來幫PINK推倒那道冰冷厚重的牆!《迷牆》通過呈現青年PINK的意識流動,不僅將PINK時代青年人空虛的精神世界表達得淋漓盡致讓觀眾看到了一個飽受現代物質文明戕害的靈肉混合體,也讓攘攘逐利者浮躁的心靈有片刻的清醒和寧靜。《迷牆》誕生之初雖然曾一度成為禁片,但從心理學傳播的角度來講,它能跨越時空成為一部驚世駭俗直指人類靈魂和命運的預言式天書,確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心理學電影寶典。 二、表現性別角色分裂的《精神病患者》

人格分裂學名稱為“解離症”,別名“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它的主要特徵是患者將引起他內在心理痛苦的意識活動或記憶,從整個精神層面解離開來以保護自己,但也因此喪失其自我的整體性。[3]

《精神病患者》中有著戀母情結的“諾曼·貝茨”是個特殊的人格分裂患者,常態下他是旅店老闆,變態下他兼容已故的母親和戀母的兒子兩個角色。他五歲喪父與母親相依為命,長大後無法容忍母親另有情人於是弒父殺母。弒母的罪惡感使他盜回母屍做成標本並使母復活,而復活的“母親”因嫉恨便會殺掉兒子喜歡的女人而後快。希區柯克引用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分析和精神分析學說,在片尾安排心理醫生把諾曼·貝茨對母親又愛又恨的心理做了詳細解釋:諾曼·貝茨因嫉恨而弒父殺母,由於有強烈的戀母情結事後總是將自己扮演為兩個角色:時而是強悍霸道的母親,時而是逆來順受的兒子。罪惡的根源在於親情的缺失導致人性的扭曲繼而導致性別角色混亂。像貝茨般兼容母親和兒子兩個角色的病例非常罕見,屬於戀母情結的變異和病態表現。

三、表現女性超我、本我、自我三重人格分裂的《綠茶》 衣著嚴謹表情冷漠遵守道德傳統不過分表達自己的感情,這是《綠茶》女主人公碩士吳芳的“超我”形象,也是吳芳人格的基本成分。童年時代的她親眼見證了備受精神病父親折磨的母親意外殺死父親的慘劇,兒時的精神創傷讓吳芳情感表達受阻無法與人正常交往,成年後渴望著被愛卻又不知道如何付出愛,當然也不可能自由戀愛,她只能通過頻繁相親去結識異性。童年時代的精神創傷導致她對愛的追求止於心理渴望而行為被動,她甚至通過算命來捕捉偶爾閃現的戀愛機會,因為她的內心沒有足夠強大的力量去追求愛,她付出愛的能力是欠缺的。除非愛神主動降臨,否則她很難體驗到獲得愛情的快樂。

而“本我”的吳芳,則以朗朗的形象活躍在影片中,她美麗活潑,以在酒吧彈鋼琴為職業,和各種各樣的男人交往,眾多男人的追求不僅讓她的性需要得到滿足,也填補了童年時代不受重視的心理空白,她和男人接觸從不投入感情,徹底消解了情感的壓抑和道德的束縛,避免了母親式的孤獨與絕望。朗朗的人格其實是吳芳原始人格中的另一個基本組成部分,童年生活中痛苦和不愉快已不見蹤影,保留的只是沒有受過任何約束和壓抑的快樂的自由自在的天性。

“自我”的吳芳由男主人公陳明亮造就,陳用旺盛的生命亮光碟機散了吳芳童年的陰霾。吳芳在沉寂和壓抑中感受到了自己從未感受過的男人的關懷和重視,分裂的人格得到了整合,成為一個性愛和情愛欲求完整統一能用正常的符合社會道德的方式滿足自我心理和生理需求的女人。吳芳和朗朗,她們是一個女人的兩個面,在每一個女性身上,都有著連自己也難以理解甚至是矛盾的東西存在著,它們的共存,影響著女性的意識和行為。《綠茶》對具有人格分裂症狀的女性心理做了頗有意味的呈現,帶給人們無盡的迷惑和思考。

通過以上案例分析,我們發現心理學電影多從童年情結深層次剖析畸形的成長環境造就的畸變性格,主人公總是處於各種各樣或主觀或客觀的威脅中,他們的被困和解困會激發觀眾去喚醒並思考心靈深處無法排解的相似情結,並在觀影的無意識狀態中釋放或轉移積壓許久的心理抑鬱。當主人公走出困境,受眾長期抑鬱著的內心焦慮和恐懼等情感會隨之釋放,從而在心理上產生一種快感。這種快感可以減緩或避免心理疾病,利於觀眾的健康心理建構。大量的調查研究證明,電影的製作與傳播尤其是心理電影的傳播不僅能帶來票房收入,傳播人文精神,而且還會給受眾帶來有效的心理按摩,讓觀眾的喜怒哀樂情緒得到合理宣洩。受眾愛的能力、工作的能力、面對困局的勇氣、對美的感受力、 人際交往 技巧的學習、心智的開啟、性靈的陶冶、智慧的增長等均能在心理學電影營造的夢幻中潛移默化地完成。總之心理電影傳播是藝術地進行心理疏導與心理激勵,建構健康心理的重要途徑無論傳者受者均需要高度自覺。

電影與心理的論文文獻

[1] [意]安東尼奧·梅內蓋蒂.電影本體心理學——電影和無意識[M].艾敏,劉儒庭,譯.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7:60.

[2] 韓薇.電影心理學在我國發展現狀淺析[J].今傳媒,2011(04).

[3] [美]羅伯特.故事——材質、結構、風格和銀幕劇作的原理[M].周鐵東,譯.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1:164.

[4] 陳紅.心理電影賞析——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徑[J].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01).

[5] 趙曉珊.認同機制與觀眾心理[J].文藝研究,2011(06).

有關電影與心理的論文推薦:

1. 關於心理方面的論文

2.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論文

3. 關於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論文

4. 論當下青春電影消費化傾向的幾種形式論文

5. 解讀電影《面紗》中的中國形象論文

6.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學術論文範文

7. 心理健康教育課後感

❻ 電影心理學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根據心理學原理研究電影影像特性、電影創作原理和受眾觀影經驗的理論。1916年,德國心理學家雨果·明斯特伯格發表《電影:一次心理學研究》,提出「電影不存在於膠片上,甚至不存在於銀幕上,而只存在於把它實現的思想中」的立論,強調電影是「一種心理學游戲」,做了電影心理學研究的初次嘗試。1932年,德國心理學家魯道夫·愛因漢姆的《電影作為藝術》從格式塔心理學原理出發,系統研究了電影影像的物理特徵、視覺表現手段的發生學元素和電影作品的藝術特性,強調「心理結構能力說」和關於「審美主體的能動性」的觀點,提出了「局部幻象論」和「形象偏離說」,為無聲電影的藝術合理性辯護。(參見「局部幻象論」)1940年,法國作家安德烈·馬爾羅的《電影心理學概論》論述了電影的本性、蒙太奇表現手段和明星制的心理學依據。40年代末期,法國電影理論家讓·馬扎萊的《電影與心理》和莫里斯·梅洛—龐蒂的《電影與新型心理學》對一般主觀鏡頭的分析,是電影心理學的重要論述。1963年,法國電影理論家讓·米特里的《電影美學與心理學》(第一卷)問世,這部網路全書式的巨著對影像、全景鏡頭、主觀鏡頭、景深鏡頭、移動鏡頭、結構、彩色和音樂諸元素作出了心理學的解釋,尤其以心理學為依據論述了蒙太奇的合理性,提出了電影作品的「形象—符號—藝術」三個層次。蘇聯電影理論家謝·金茲堡的《電影理論概述》從視知覺角度探討了運動和深度的心理學原理。以感知心理學、格式塔心理學或精神分析學為依據,研究觀眾心理和影片心理效應的觀眾心理學的研究范疇包括:1�電影觀眾的生理及心理狀態,如視覺暫留、認同、完形、幻象、催眠、白日夢、參與、鏡像;2�影片影響個體心理的功能,如宣洩、撫慰、殿堂效應和快樂原則等;3�影片的群體效應,觀眾通過感受影片的內容和形式,形成心理上被聯系起來的獨特社會群體,達到群體審美的溝通,造成社會行為情境,從而使觀眾個體加入到群體中,體驗集體情緒,發生復雜的內心活動,調節個體的價值觀念和審美情趣,獲得凈化和升華。(參見「格式塔心理學電影理論」)20世紀六七十年代之交,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論滲入電影理論領域。精神分析學的重要范疇,如無意識、潛意識、鏡像階段、初始場景、濃聚、移換、窺視癖等概念被用於解釋電影的機制、觀看主體的心理活動、電影作品的創作和感受過程,從而形成現代西方電影心理學的新階段。法國電影理論家克里斯蒂安·麥茨將精神分析學理論和結構主義符號學相結合,完成了重要著述《想像的能指》,創立了電影的第二符號學——電影精神分析學。

❼ 電影如何表現人物心理

1·首先,最直接且自然的,就是台詞。比如CBD的精英跟老家的村民隨口寒暄一句「我家在66樓,晚上能很清楚的看到黃浦江的夜景,可漂亮了。」表面一句簡單的贊美,話里話外的信息量卻極高。 人們自覺或不自覺的慾望,都在一來一回的對話間暴露無遺···
2·與之對應的,是表演的肢體語言。 一笑一顰一回眸,表達的情緒觀眾盡收眼底,這是最顯而易見的。
3·此外次,還有人物內心的獨白。 「寫信、寫日記、講故事」都能讓人物內心瞬間有了話語權,把那些不可描摹的情緒跟觀眾娓娓道來。
後面的,就屬於導演的發揮空間了
3·象徵體系。《隱秘的森林》里一整套的隱喻系統,都能對應人物的心境。比如父親「審問」朱朝陽時旁邊煩人的蒼蠅。
4·鏡頭語言。鏡頭要穩還是要晃?剪輯要慢還是要快?都能傳達出人物或沉穩或緊張的狀態。
5·聲音設計。心臟蹦蹦跳、腦子嗡嗡叫····優秀的聲音設計能最傳達出最細微的變化,以此呈現人物的心理變化。

❽ 電影心理學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其實電影心理學的代表人物中最著名的應該是德國心理學家魯道夫·阿恩海姆,他的代表作有《視覺思維》、《走向藝術心理學》、《藝術與視知覺》

「格式塔心理學派」的創立及其歷史影響
「格式塔心理學派」創始於20世紀初的德國,是一個著名的心理學派。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是當今德籍美國著名美學家、心理學家魯道夫·阿恩海姆。他在30年代從事電影理論的研究,著書立說,由於不滿希特勒的統治,於1939年移居美國,從此轉向對審美中的知覺進行研究。他著有《視覺思維》、《走向藝術心理學》、《藝術與視知覺》等,成為格式塔心理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格式塔心理學是內容較為復雜,立論較為嚴整,在當今有著廣泛影響的心理學的美學流派。

2、「格式塔」的含義與特徵
「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音譯,其意思是「完形」。「完形」在格式塔審美心理學中具有特殊的含義。「形」是指在人的知覺經驗中形成的一種意象組織和結構。「完形」是指心理活動中「形」的整體性,這「形」的整體性不是客觀事物本身原有的,而是由知覺活動組成的經驗中的整體,是知覺進行積極組織或構建的結果。

完形具有三個特點:
(1)整體性。完形的整體性是現代科學系統論意義上的「整體性」。其意義是:完形的整體性不是各個部分的簡單相加,整體大於部分之和。比如對一首五言絕句的整體感受和理解,絕不是20個字的意義的簡單相加,而是一個完整的意義,整個意義遠遠大於部分意義之和。

(2)獨立性。即每一個完形一經形成,就具有了不為外界因素變更的相對獨立性。如人們欣賞過一首樂曲之後,無論再換用什麼樂器演奏這首樂曲,都不會破壞、改變樂曲給人的整體心理感受。

(3)主客體的統一性。即完形不是完全指客體本身的形式,而是在人的知覺經驗中形成的完形。也就是說,完形是在人感知客體的基礎上的大腦中形成的,是在知覺中呈現的。所以,對完形的研究主要是對知覺的研究。

❾ 電影《心靈捕手》主人公性格分析(心理學)的問題

通過性格心理學來分析《心靈捕手》這部電影,在一個具有保護殼下的主人公有以下2方面:

1、人物的防禦機制(保護殼)

在一部擁有著積極變化主人公的故事中,我們首先看到的,是一個有著明顯的「創傷」的主人公(不論是外在還是內在),在電影的一開頭,主人公們認為他們的生活並不存在著任何的問題,直到有一天他們發現,被生活困住的他們必須克服他們原本相信的謊言。

通過改變和正視自己的缺點,才能邁向新的人生旅程。主人公的「創傷」通常源於過去的一些經歷,在《心靈捕手》中男主角威爾的創傷來源於童年時虐待自己的父親。這一過去的傷口引發了威爾的自我防禦,他認為對外人敞開自己的心扉,會導致情感上的痛苦,他怕受到傷害。

作為一名電影的編劇,有時用這種方式思考電影中的人物會讓人覺得抽象,但將軟弱轉化為行為的一種方法是使用防禦機制。那麼什麼是電影人物的防禦機制呢?其實,自我防衛機制是角色們戴著的面具,用來隱藏他們的內在自我。



而他們所迴避的,所害怕面對的這些東西,往往都阻止著他們變得更好。就如同之前所說的旁觀者清,我們在為電影主人公們加油打氣的同時,也是給我們自己鼓勁,因為在電影中,我們或許也看到了自己不願意在生活中面對的真相。

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會和主人公取得心靈上的溝通,因為我們和他們一樣,都需要改變,都需要宣洩。

(9)電影人物心理學ppt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一個麻省理工學院的數學教授,在他繫上的公布欄寫下一道他覺得十分困難的題目,希望他那些傑出的學生能解開答案,可是卻無人能解。結果一個年輕的清潔工威爾在下課打掃時,發現了這道數學題並輕易的解開這個難題。

威爾聰明絕頂卻叛逆不羈,甚至到處打架滋事,並被少年法庭宣判送進少年觀護所。數學教授有心提撥這個性不羈自我的天才,要他定期研究數學和接受心理輔導。數學難題難不倒他,但卻對於心理輔導,威爾卻特別抗拒,直至遇到一位事業不太成功的心理輔導專家桑恩教授。

在桑恩的努力下,兩人由最初的對峙轉化成互相啟發的友誼,從而使威爾打開心扉,走出了孤獨的陰影,實現自我。

❿ 電影《驚天破》心理學分析

《驚天破》是導演吳品儒拍的一部警匪題材電影,在作者看來,這部電影無論從情節還是場面都還不錯。特別是該片對於人性的探討,具有一定的深度。

《驚天破》的情節是講一個叫「將軍」的嫌犯,出於內心的英雄主義情結,大肆殺害他認為該死的人。而在一次抓捕行動中,警察馬進與「將軍」同時開槍,「將軍」頭部中槍,馬進心臟被射穿。馬進移植了「將軍」的心臟……

車家偉是一名犯罪心理學教授,因為肝癌晚期,也做了肝臟移植手術,而他所移植的肝臟,也正是「將軍」的肝臟。

車家偉在他的課堂上說: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進行器官移植的病人,在口味方面會變得跟器官提供者一樣。他的學生問:教授,您教的是犯罪心理學,幹嘛要不停地講器官移植呢?車教授回答:如果一個人移植了連環殺人兇手的器官,會不會也會想殺人呢?

確實,車家偉在移植了「將軍」的肝臟後,也把「將軍」想殺人的心理「移植」了過來,變成了一個殺人兇手。

後面的情節,則是車家偉和馬進之間的鬥智斗勇,最後車家偉終被繩之以法。

這部電影的情節,有意思的就在於:馬進和車家偉同時移植了「將軍」的器官,車家偉繼承了「將軍」的變態心理特質。而馬進,心中的正義卻絲毫沒受到影響。用他自己的話說:「我跟你(車家偉)不一樣」。

《驚天破》中,馬進和車家偉都因移植「將軍」的器官而受到影響。馬進以前是不吃辣的,術後卻開始吃辣。他和女朋友莫秀吃火鍋的時候,很自然的把菜往辣鍋里涮。莫秀問他:「你吃辣的嗎」?馬進說:「我吃辣,我一直都吃辣……我好像不吃辣的」。

車家偉,前面已經交代,他是一位犯罪心理學教授。有一個賢惠的妻子,一個可愛的女兒。可謂是人生贏家。在接受器官移植後,卻有了暴力傾向。電影中,車家偉是在夢游的時候試圖掐死自己的妻子。

器官移植影響人的心理變化,是有心理學的依據的,只是電影中的情節將這個依據進行了放大。心理和肉體決定了一個人不同於其他人的特質,心理學中,有關心理對身體的影響的研究有很多,從精神分析到認知神經,已經積累了大量的研究證據。近些年來,心理學中出現了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具身認知」。該理論認為生理(身體)體驗與心理覺知有著強烈的聯系,前者能激活心理感覺。當然,反之亦然。

作者認為,《驚天破》中,器官移植改變了二人的心理狀態,導演和編劇不僅僅是想說明「具身認知」的理論。而是想講包括身體在內的一切外在的原因,都能改變或者影響一個人的心理狀態,包括價值觀。而這種改變和影響是潛意識層面上的,自己很難覺察和認識到。當莫秀提醒馬進「你吃辣的嗎」?馬進的第一反應是「我吃辣,我一直都吃辣」。車家偉也是在睡夢中有了掐死自己妻子的行為。

而接下來的情節,馬進意識到「我好像不吃辣的」,然後將菜往不辣的清鍋里涮。莫秀說:「變就變了,不用勉強自己的,好好享用」。馬進說:「我變了你不擔心嗎」?莫秀說:「人總是會變得嘛」。馬進開始繼續享用辣鍋里的涮菜。車家偉在試圖掐死妻子後,妻子和女兒表現出來的,卻是離開了家,離開了這個變得陌生的男人。

面對影響和改變,我們首先需要的是覺察。這一點,馬進和車家偉都做到了。其次,是需要接納。馬進繼續享用辣,女朋友也認為「人總是會變得嘛、好好享用」。這便是自己和他人的接納。車家偉的妻子與女兒的離開,則是拒絕接納。電影中還有一個情節,車家偉在移植肝臟後,因為排異反應移植要吃葯。這也是自己不接納的象徵。

電影中,關於接納,馬進和車家偉還有一段對話。大意是:車家偉對馬進說接受了器官移植,如果生理上不接納,會產生排異反應,而更重要的是心理上要接納。而馬進,對車家偉的這段說辭並不置可否。

很顯然,車家偉認為接納,就是要全盤接受這種影響。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楊鳳池說:「容納(接納)是把不可忍受的變成可以忍受的。」可以見得,車家偉對接納的定義完全是錯誤的。他意識到自己移植了「將軍」的肝臟而產生了暴力傾向後,去找了主刀醫生,質問他把何人的肝臟移植到了他身上。醫生如實回答,車家偉不可忍受,將醫生殺害。從此,他更加堅定了肝臟的主人——「將軍」的信念:這個世界上很多人是該死的,而法律無法主持正義,那麼只能親手將他們處決。從而,車家偉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

馬進受傷期間,在醫院和一位病人下棋。車家偉見了,對那位病人說:「你是在跟人下棋,不是跟棋盤下棋,你只盯著棋盤而不敢看對方的眼睛,怎麼下得贏呢」?後來,馬進在跟車家偉的一次棋局中,車家偉對馬進說了同樣的話。馬進回答:「輸贏又如何?你贏了,還不是得推倒重來」?這個情節,似乎是觸及到了人生的意義層面。對啊,人生的意義不在於輸贏,而在於自己的內心。盯著棋盤,就是盯著自己的內心。傾聽內心的聲音,或者,是在盯著當下所走的路,只要「棋隨心動」,又何必在乎輸贏?盯著對方,是將外在當做自己的對手,贏了又有什麼意義?

電影的結尾,車家偉在一個富商的慶祝宴會上布置了炸彈,馬進找到車家偉,二人在一間房子里進行談判,這個房間能將炸彈所在的樓盡收眼底。車家偉想親眼目睹炸彈爆炸時,這個在他看來無比壯觀的景象。而警方想盡辦法要破這個局。馬進的辦法是,讓警察中的電腦高手將時間調快幾秒鍾(具體時間記不清了),然後用技術手段將二人所在的房間的窗戶上進行投影,模擬炸彈爆炸的情景。車家偉看見自己的計劃完美實施,得意忘形說出拆解炸彈的密碼。警方搶在最後設定的時間拆解了炸彈。投影消失,出現在車家偉和馬進眼前的,是富商慶祝宴會的煙花綻放。

投影中,炸彈爆炸的火光和慶祝晚宴煙花的火光,前者屬於車家偉,後者屬於馬進。一個是虛幻的,一個是真實的……

閱讀全文

與電影人物心理學ppt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連連看電影票 瀏覽:417
韓國新電影追隨者 瀏覽:813
新來的學生電影下載 瀏覽:981
新祺周電影院 瀏覽:892
中國電影什麼與中國電影經濟獎 瀏覽:70
2366zz倫理電影 瀏覽:757
感人老電影 瀏覽:473
吉林市哪個電影院有包房 瀏覽:286
哪個網站新電影多 瀏覽:675
中國電影中的啪啪鏡頭 瀏覽:920
扎兩個辮子的女孩國外電影 瀏覽:927
外國殺父親電影 瀏覽:22
日本女明星拍電影名字 瀏覽:406
電影我把孩子放大了 瀏覽:164
年三十有新電影看嗎 瀏覽:59
經典電影奇門遁甲術 瀏覽:193
紅顏國語電影 瀏覽:573
電影中比較經典的話語 瀏覽:484
打響武漢抗擊新冠疫情的電影 瀏覽:388
熱愛自然陽光的電影人物 瀏覽: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