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人物 > 電影記憶大師人物關系圖

電影記憶大師人物關系圖

發布時間:2023-02-13 20:57:38

⑴ 記憶大師兇手是誰

《記憶大師》的兇手是警官沈漢強,也就是段奕宏飾演的那個角色。

他殺的第一個人,是他自己的母親,那個在浴缸里死去的女人,那個回憶是兇手小時候的記憶, 因為他的父親經常打罵自己的母親,母親為了給他一個完整的家不願意離開,後面那次,他母親讓他拿止痛葯,他給拿了安眠葯。

第二個人是李慧蘭,被他推下了樓梯,也是因為家庭關系不好,她的丈夫經常家暴她,李慧蘭的女兒打電話給他求助,結果李慧蘭不小心推倒她的丈夫後,他讓李慧蘭走,和他在一起,李慧蘭不願意,憤怒的他把她推下去了。

人物:

1、張代晨

演員徐靜蕾

作家,江豐的妻子,兩人在片中經歷了一場感情糾葛。從懵懂青澀的情侶到歷經滄桑的夫妻,可以看出二人婚姻生活中甜蜜的過往,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日積月累的夫妻矛盾,卻讓江豐選擇走進記憶中心,忍痛將這段相愛記憶抹除。

2、沈漢強

演員段奕宏

有著多年辦案經驗的老牌警官,深得警局上下所有人的信任。為尋找真凶與梁傑理飾演的警員雷子激烈談論、審閱卷宗。對兇殺案進行鞭辟入裡的調查,另一方面又露出犀利的目光審訊犯人,從蛛絲馬跡的細節中尋找真相。

⑵ 剛看完電影記憶大師,最後兇手是沈警官,後來仔細品味,發現前面確實有過鋪墊,但有一點我不明白,為什麼

最後一通電話是沈警官自己的,他自己把它改成了姍姍的號碼,姍姍和他沒有關系,只是成了可憐的替罪羊,可能真因為法醫有白手套很正常,所以他選擇嫁禍給她,沈警官年幼之時看盡父親對母親的家暴,而母親選擇忍,他為了讓母親解脫,所以選擇殺害母親,魚缸淹死那段是沈警官小時候的記憶而已,前面的鋪墊黃渤發現了最後通電話的號碼,質問沈警官為什麼說沒查到,沈警官閃爍其詞,其實是故意讓黃渤發現,因為電話已經是姍姍的了,他肯定會追查, 純手打,望採納

⑶ 記憶大師沈漢強和小芸的關系

沈漢強是他妻子的侄子
沒有刻意的說明人物的關系,而是通過很多的情節讓我們進行猜測,他即使在遲鈍,也能夠發現到沈漢強這個男人的出現吧,一個正常的男人無論如何也不會接受另一個男人出現在自己妻子的生活中的,何況還是他這樣的大男子主義者。那麼他能夠不去報警的唯一可能就是,沈漢強是他妻子的侄子,所以他不會去擔心他們的相處中會有不正當的關系發生。把我們帶入到故事裡面,留有更多的空白給我們自己想像,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給到一些幫助。

⑷ 《記憶大師》「驗證—轉移—蒙蔽」如果你也被騙了,就看第二遍吧

本文由「得兒然侃電影」原創,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轉載請註明出處「頭條號:得兒然侃電影」,且必須附帶文末圖片。

每一項偉大魔術的完成,都與三個過程密不可分:一為「 驗證 」,魔術師展示了看似平常、實則已經動過手腳的表演道具;二為「 轉移 」,魔術師手中看似普通的事物,瞬間變得與眾不同,這個時候,如果你想找魔術背後的秘密……那幾乎是不可能的,這也是為什麼還會有第三步;三為「 蒙蔽 」,這也是魔術中最關鍵的環節,是魔術師利用技巧進行掩飾的過程,一旦達成某種平衡,就會產生那種前所未見、讓你無比震驚的現象--也就是魔術。-喬納森.諾蘭

記憶大師

老實講, 國產懸疑片一直都處在比較尷尬的境地 ,從《白日焰火》到《嫌疑人X的現身》,要麼改編,要麼文藝氣息過重,就商業表現來看,或多或少都讓觀眾難以盡興。

《記憶大師》應該算是打破了這一格局。它的製作團隊應該算是吃透了 克里斯托弗.諾蘭 的電影系列,尤其是《記憶碎片》,《盜夢空間》,《致命魔術》這類影片。所以在《記憶大師》中,我們看到了影片 劇情的拆解,重構,部分的鏡頭順接 也非常巧妙。

《夏洛特煩惱》模仿者台詞

《夏洛特煩惱》模仿者台詞

當然,影片 對見多識廣的觀眾老爺們也並不友好 。相比於諾蘭在情感上的拿捏,陳正道在影片情緒以及劇情節奏的上的拿捏仍有很大進步的空間。「記憶碎片」不斷穿插在影片的劇情中,前半部分尚且算是合理,越到關鍵時刻,整段整段的黑白畫面加進來,觀眾們也意識到了這由強烈「誘導」嫌疑的功能段落。

徐靜蕾、黃渤

影片講述的是由黃渤飾演的作家 江豐 為了能真正放下自己的老婆,協議離婚,便到了「記憶大師」刪除自己對老婆最美好的記憶。老婆得知後,則要求黃渤必須恢復記憶,才同意在離婚協議上簽字。

再次來到「記憶大師」的江豐,捲入了一場槍擊事件, 自己恢復的記憶也和別人的搞混了 。別人的記憶傳遞的卻是一個凶惡的殺人犯。知道情況危急的江豐,是否能找出兇手,解救自己的老婆呢?

楊子姍飾演護士

關於 影片的反拆解技術 的應用值得學習: 身份的障眼法,多條非單一指向的關鍵詞,記憶的標簽,多重的人物關系 ……眾多的信息讓自以為是的「柯南」們走入了編劇的圈套,直到編劇「開搶」的那一刻,也許大家才會發現中計了!這種帶有明顯指向性的影片,在一款主機游戲《暴雨》中也出現過。比起知道結局後的恍然大悟,相信各位 被蒙蔽的觀眾老爺還願意再看一遍影片真凶的表現

段奕宏飾演警長

許瑋甯飾演受虐者

記憶大師官方版

影片評分:8分/10分

推薦人群:

頭條影評團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 轉發 給你的好友,長得好看的都會訂閱「 得兒然侃電影 」)

有話想說,歡迎留言評論~

⑸ 從《記憶大師》看黃渤的炸裂演技,透過屏幕讓人生理不適(多圖劇透)

通過這部電影,第一次GET到徐靜蕾的美,也第一次以欣賞演員演技而非劇情的角度去二刷一部電影,實在是兩位男主角的演技太炸裂太誘人了。我們先來欣賞下黃渤的炸裂演技,他做到了透過屏幕讓人產生生理不適。

這部電影黃渤有非常多的發揮空間,一個溫和愛老婆的好男人突然有了連殺兩人的殺人犯記憶,黃渤飾演的角色有了三重性格,一個好男人、一個殺人犯、一個被殺人犯記憶影響改變的好男人。

貌似要講這演技,還真的不能不劇透,那就來簡單地劇透下電影劇情吧,沒看過電影的還是看完電影再來看文章,因為這電影的反轉也很精彩,被劇透了就不好玩了。

故事發生在2025年的T國,人類已經掌握了可以抽取一部分記憶,並用晶元儲存這些記憶的技術。

不過記憶抽取手術並不是將記憶完全從人腦海中刪除,而只是抽取了其中的感受和細節,也就是說將人從記憶的主角變成了旁觀者。因為技術有限,同一段記憶只能抽取和植入一次,晶元中的記憶再植入的72小時候將成為永久記憶,不可刪除。

知名小說家江豐(黃渤飾)深愛著妻子(徐靜蕾飾),但因為不孕,妻子不堪忍受為了生孩子而遭受的折磨(打針吃葯)提出了離婚,江豐去做了手術,抽取了與妻子相愛的記憶簽字離婚。

可是妻子卻堅持讓他重新載入記憶才肯答應簽字,江豐只得將晶元中的記憶重載了。重載過後他發現被載入的是個殺人兇手的記憶,他找到做手術的公司告知,卻跟公司負責人起了沖突,被抓到了警擦局。

在警察局中,他看到了記憶中被殺的受害者的照片,跟負責案件的警察開始了在記憶中找真凶。

考慮到兇手裝載的是他與妻子相愛的記憶,他察覺到妻子有危險,幾次三番逃獄想去保護妻子。

隨著記憶裝載得越來越多,江豐的性格慢慢被記憶所影響,逐漸衍生出了本身性格中沒有的性格特質來。

好吧,劇透就到這,說回黃渤的演技,黃渤作為影帝,這電影真可謂是他的演技大賞。

情節:與妻子相愛的記憶被抽取,護士抽血時江豐抽動的手指

分析:做完了記憶抽取的手術,與妻子相愛的記憶被抽取,但此刻的江豐還是純粹的自己,所以被抽血時候無意識抽動的手指這個小動作也符合他此刻的普通人形象,內心深處對抽血有點小恐懼,或許是懼怕血液,或許是懼怕針頭。

情節:兇手勸李惠蘭跟自己走,離開那個打老婆的老公。李惠蘭考慮到了女兒以及老公以前對自己的好不願意跟兇手走。

分析:這段兇手的情感是漸進的,一開始是好心勸說,隨著李惠蘭的反對,兇手的眼神越來越冷,黃渤演出了那種漸進的梯度。

苦勸無效,李惠蘭還擔心老公,「我上次離家出走,他就被領導問話了。我如果還消失,他會丟官的」,這時候黃渤雙眼一皺,眼神有了明顯的變化,是一種完全不理解李惠蘭的眼神。

接下來兇手繼續勸李惠蘭,「離開他,跟我走」,這時候眼神是掙扎的,帶著同情的淚光,他還希望李惠蘭能聽話,別給自己下殺手的理由。

可是李惠蘭一句「我是不會愛你的,你讓我惡心」徹底讓兇手下定決心,眼中還含有淚光彷彿被拋棄的孩子一樣,可眼神中的掙扎不見了,然後將李惠蘭推下了樓梯。

殺了李惠蘭後,兇手留下了淚水,淚水滴在李惠蘭閉上的眼瞼上,再從她的臉上留了下去,盡頭網上,是黃渤的眼神,他在流淚,可是眼神卻失去了焦距,有兇狠,更多的確實解脫感,這是因為兇手覺得李惠蘭終於從家暴的痛苦中解脫了。

江豐入獄後獄中有個小混混獄友,這個獄友一開始覺得江豐就一個老好人,連打架都是挨揍的份,江豐問他為什麼這么看自己,獄友說自己看人准,從眼神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本性來,還反問江豐,「你看過殺人犯的眼神嗎」?

在回憶起殺李惠蘭的過程後,江豐想到兇手可能裝載了自己的記憶,希望警察派人保護自己太太,警察沒答應。

江豐郁悶中,獄友上前調侃,「你希望警察保護你太太,你還不如希望讓他把我們放了」。

江豐一回頭,臉上毫無表情,眼神兇狠,已經是一副殺人犯的神情。

獄友秒慫。可憐的獄友,遇上江豐,算他的不幸。

情節:警察沒辦法保護太太,於是江豐決定越獄自己去保護太太。從獄友處得到了刀片,知道吞了刀片能保外就醫,於是江豐決定將刀片喂給獄友,以獄友受傷製造混亂再趁亂越獄。

在決定喂刀片給獄友前,江豐先是對著刀片沉思良久,最終下定決心,抬眼看了看牢外環境,確定沒有警察就堅決轉身對獄友下狠手了。

分析:抬眼只是一個小小的動作,如果不是因為此刻大特寫江豐表情,黃渤的這個小動作絕對會被觀眾忽略,換成其他人演,可能就是直接轉身了。

黃渤這一抬眼,可以讀出幾層意思。 一、下定決心了;二、被殺人犯記憶影響,性格變得兇狠;三、檢查沒警察再動手,屬於兇手的細膩,對應兇手殺李惠蘭前帶上的手套。

情節:殺了李惠蘭後,李惠蘭女兒從樓上下來。兇手一共看向小女孩3次,3次的表情都有些許不同。

小女孩以為自己媽媽是經常大人的爸爸殺的,不想讓兇手留下來惹上麻煩,就讓兇手先離開。兇手臨走前因為輕松逃脫的快感不自覺地露出了邪魅一笑,兇狠畢露。

這個眼神是整部電影最佳眼神了,黃渤這演技真的太666了,眼裡還帶著淚光卻兇狠無比,右邊嘴角輕微向上勾起,似乎是想笑但又在壓制自己笑出來。

大晚上邊洗碗邊看電影的本寶寶差點把碗給摔了。

江豐的記憶中第一次殺人時的記憶也逐漸清晰起來,在浴缸泡澡的女人讓兇手幫忙拿止痛葯,可兇手給了安眠葯給她。

在女人從兇手手中拿安眠葯的時候,兇手拿葯的手指向里彎了彎,表明了兇手即使想殺這個女人,可內心還有不舍,心裡有種希望她不要拿到葯。

看完全片後知道這是兇手小時候弒母的記憶,那個女人是兇手的母親。

黃渤的小動作很有戲,這個向後彎的手指可以看出兇手其實對自己母親很依戀,很不捨得母親,但是在他的觀念中,就是因為愛,所以才不忍母親繼續受難,所以他才親手解脫了母親的苦難。

江豐第二次越獄,沒有獄友,只能自己上陣吞刀片。

這段炸裂的演技真的看得人喉頭一緊、喉嚨生疼,黃渤演的這段戲讓觀眾產生了生理上的同感。

只能說,這才叫演員啊,不是長得好看演過戲就叫演員,黃渤的演技有人說是整容級演技,我不認同啊,黃渤年輕人那長相也絕對是一大帥哥,人家本來就長得帥,完全不需要靠演技來讓你覺得他帥。

這部電影看下來就會發現,黃渤真的很會演戲,很會以眼神演戲,一些小動作也設計得非常符合劇中人物心理狀態。

無論是殺人後的眼神,還是吞刀片的演技,都能讓觀眾從生理上產生相對的反應。或恐懼或疼痛,隔著個電影屏幕,被黃渤的演技所操控,凡人啊,你怕了嗎?

寶寶怕。

⑹ 劇情懸疑片《記憶大師》經典台詞

劇情懸疑片《記憶大師》經典台詞

《記憶大師》多數時間色調清冷幽暗,回憶的部分偶爾也會出現暖融的麥田和浪漫頹靡的廢棄花房。劇情懸疑片《記憶大師》經典台詞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瀏覽。

劇情懸疑片《記憶大師》經典台詞

1.我們不能為了抓到一個怪物,而去製造另一個怪物。

2.前段時間我去做了個記憶手術,可是我把記憶拿回來以後卻清晰地看到這個女人被人給害了,在記憶里那個是殺人兇手就是我。

3.記憶是最危險的證據,沉默是最強大的指控,謊言是最關鍵的口供,冷漠是最殘忍的幫凶,人心是最致命的凶器。

4.目前我沒法確認,誰和你的記憶交換了,找出他的身份,你只有72小時

5.你已經失控了,這樣下去很危險。

6.2分鍾,殺人、嫁禍、逃走,這殺人兇手很可怕呀

7.它的重點不是在刪除記憶,而是將你由參與者變成旁觀者。

8.她們根本不知道丈夫對自己施暴是一種犯罪

9.現場每一件看似可有可無的東西,在案發的時候,都有它的特定作用

10.如果當時我沒有跟你結婚,你覺得我現在是什麼樣子啊?

11.等到那個時候啊,我擔心的是這段記憶就得永遠留在你的腦袋裡,值嗎?

《記憶大師》:No Domestic Violence

《記憶大師》是由陳正道導演執導,任鵬編劇,黃渤、徐靜蕾、段奕宏、楊子姍、許瑋甯聯合主演,講述了近未來世界一個關於記憶重載的懸疑燒腦故事。

單說是科幻、懸疑的主題,其實犯罪與驚悚在其中的因素也不少。

細細思考,不難發現,該影片與《嫌疑人X的獻身》(原著小說,也就是近似於日版的電影),倒還有幾分相似。

兩者都是講述殺人案,且都是因家庭而起,以愛與幫助為名,展開的殺人。更有趣的是,兩者都在解決嫌疑時,選擇了嫁禍。

但不同的是,前者一開始並未介紹兇手是誰,而是讓觀眾隨著男主江峰(黃渤 飾)恢復的零碎記憶片段也就是片段式的殺人過程,一步步找出真正兇手。而後者,則是最開頭便讓所有人都明白,石神處理了花崗靜子與女兒所殺的丈夫屍體,但卻不知他是如何做到,從而隨著警方以及湯川的一步步調查從而了解犯罪步驟。

《記憶大師》里的兩名被殺女子都遭受著嚴重的家暴,可每一次她們從未想過這是不法的,她們一味忍讓,把自己變得更加痛苦,最後讓兇手用著幫其解脫的態度,犯下兩起殺人罪。

《嫌疑人X的獻身》里的花崗靜子則是受了到前夫並未構成犯罪的騷擾,卻不能通過社會機制有效的保護自己,才在再次被騷擾時,失手殺了人,由此愛慕其的石神,替她扛下了所有罪,犯下另一場故意殺人案。

兩者都是講殺人案,但值得關注的不止是案件本身,也不僅限於兇手是誰或作案手段(當然,這也是很重要的一點),而是應該看到案件發生的原因。

那是最核心也是最本質的問題,是日益滋長的毒瘤,也是當下社會正需直面的問題。

最先注意到的是電影的背景,《記憶大師》中出現了軟科幻、近未來、記憶手術、兇殺案件等復雜的'內容,正如導演陳正道表示的那樣,“我情願做一個創新復雜的好故事”。

影片中的那幢充滿科技感的記憶中心大樓,它揭開了記憶世界的神秘面紗,記憶手術台、記憶頭盔等機械道具也為觀眾勾勒出了近未來的基本藍圖。

接下來是劇情,《記憶大師》被稱作燒腦大作。

的確,光是故事那就不止是用一波三折來形容,看第一遍時幾乎猜不到結局,更是被其中錯綜復雜的人物關系弄得頭暈眼花,一直都被導演與編劇引導著往錯誤的方向思考,以至於最後二十分鍾揭露最明顯的證據——沈漢強(段奕宏 飾)童年時的臉、他失口說出的話,以及最後的結局時,感受到難以置信與片刻後的恍然大悟,也就是這個時候才會注意到,原來前面很多的細節都是鋪墊,都可以作為結局指明兇手的證據。

所以說,這是一部很適合二次觀看的影片,演員的演技堪為精湛,尤其是當知曉結局後的二刷,更是能從細節里被征服,幾乎每一個動作,都有著特殊的暗示,幾乎每一個情節,都算作劇情的伏筆。

同樣,作為一部劇情“繞”的電影,在製作與准備的方面,要求導演具備更為強大的邏輯縝密性,但人無完人,影片多多少少還是存在這一些不合理的細節。

正如影片中受害者女兒面對警察審訊那段,導演原本的用意大概是通過小女孩這個年齡本不該具備的冷靜與專業知識,從而暗示她與沈警官有著關系。

但恰恰是這點,小女孩在受到審訊的同時,不可能對一個信任的人表現出壓根沒見過的表情,哪怕演技再好,多多少少還會有些波動,但看女孩的表情,分明就是面對陌生人。

還有沈警官給江峰暗示的那張電話名單,影片最後有插敘到,沈警官把自己的號碼改成了他選定的替罪羊——陳珊珊的,這一點有些不合邏輯,試想,一個警官,怎麼可能瞞著所有人,輕易更改犯罪證據?再說,他修改電話應該是在准備案件資料的時候,那就是說,是在江峰在他面前暴露出自己擁有他犯罪記錄前,在這時,他似乎根本沒有必要嫁禍給別人,也沒有理由嫁禍給陳珊珊,因為打算把殺人的鍋讓陳珊珊背,從而來一個一石二鳥之計,這都是在了解到江峰可能發現自己就是兇手的時候,所以說這的邏輯似乎就有點行不通了。

當然,影片中兇手記憶也並不全是冷血可怕的,正如記憶里幻想的那條金魚,根據導演陳正道在點映活動中的解釋,金魚這一靈感來源自一個真實發生的心理學領域的故事——一個男人總覺得身上有一條蜈蚣在不停地爬,他去看心理醫生時,醫生問他是否小時候受過創傷。果然,這個男人小時曾見過自己的母親遭遇家暴,身上的疤痕造成了他現在心理上的陰影,成為他身上怎麼甩都甩不掉的“蜈蚣”。

而沈警官記憶里的金魚,也就是他的母親為了保護孩子心靈,怕他受傷從而畫出的,這是母親對孩子的愛與保護,也是他童年位數不多的幸福與快樂,這似乎也如導演期待的那樣,把兇手形象刻畫得更加豐滿,讓他變成一個經得起推敲的角色,讓觀眾知道,他不僅僅是一個冷血的殺人怪物,同時也是一個正常的人,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他同樣也就喜怒哀樂,同樣有那些美好寶貴的記憶片段。

就像無意間看到的一句話,每一個人都有黑化的可能,每一個黑化的人背後都有著一段難以忍受的過去。

沈警官也是如此,一個男孩年紀尙小,卻親手殺死了自己最親最愛的母親。他希望他解脫,而他能被逼得做出這種事,定然是因為難以接受她被沒完沒了的家暴折磨卻以為原諒與妥協,這又何嘗不是對家暴的再一次重申,對主題的再一次主題的深化,以及對觀眾深入思考的一次啟迪。

而且,影片在簡述故事的同時,運用了大量的對比。

首先,故事發生在2050年,這與故事中警察局的建築風格、兩個受害者的家都很復古,就像是上海灘的感覺,這兩者起了強烈的沖突;故事中記憶大師說的話“整容既可以幫人們追求美,也可以讓嫌疑犯蓋頭換面、多過追查;刪除記憶同樣如此,既能解決情感的創傷,也可能會導致嫌疑犯的不法利用。”這也是一種科技所帶來的好壞之間的一場較量;故事中兩位女主人公的懦弱忍讓與江峰妻子張代晨在音樂廳面對安保人員詢問,選擇讓其報警也是一組對比;故事中兩起基本的家庭暴力、以及疑似同位家暴引發的槍擊案與故事結局江峰夫婦重歸於好的對比;影片終極Boss雙重身份的對比:它既是是本該最正義同時也是最讓人相信的警察,又是犯下兩起殺人罪內心陰狠的兇手。

這些對比放在一起,造成了強烈的沖擊效果,讓人在觀影的同時產生對影片的思考,產生了對未來與科技的思考,也產生了對家庭暴力的思考。

最後再回到影片中的一個細節,就是花房中倒在地上巨大的有著一張女人臉的雕像,不難注意到,那是一直微張雙眼,面目帶著些許猙獰與痛苦的臉,在黑暗中,在夜晚的月光照射下,更加滲人,為影片中一直都有的詭異陰森的氣氛和復古的美感,在視覺上進行了強化。

它首次出現在屏幕上時,為當時緊張的氛圍添上了幾分驚悚,讓人毛骨聳立。

反過來影片宣傳照,發現一開始完全沒留意的照片背景,赫然是那張臉。

我覺得,它的出現,不僅僅只為了烘托那種可怕的氛圍、不僅僅是一種特效作用的配飾背景,而是與影片緊密相扣的關鍵含義的映射載體。

它想要表達的是影片的主題——嚴重的家庭暴力。女人頭的雕塑象,特別是它那絕望扭曲的表情,征飽受家暴欺凌和性別歧視傷害的女性,那脖頸出類似砍斷的處理,那巨大的頭顱,更是想要告訴人們,家庭暴力的危險正步步緊逼、漸漸強化,重視它,已刻不容緩。

《記憶大師》案情的背景是兩起家暴案,它所代表的不單純只是一個案件的導火索,更重要的是揭露著社會的顯現,雖不常態,但也在漸漸增多的可怕顯現。

家庭暴力,正如影片所描述的那樣,危險而又可怕,可很多人也正如被家暴的李慧蘭(王真兒 飾)所理解的那樣,認為這僅僅是家庭內部的事,這不是對自己的侵害。

也許有一點斯德哥爾摩綜合征在作怪,兩個家庭中,同樣面臨家暴的女人,從未意識到自己的丈夫對自己作了多麼可怕的事,她們還是選擇一次又一次的原諒,一次又一次相信,哪怕被再次傷害也在所不惜,這病態的認識,就可能真正發展成為受虐,從而進一步傷害自己。

再者,就像影片中江峰在翻案底那樣,一沓沓關於家暴的案例堆在桌子上、撒在地上,而且這僅僅只是一個地區的,只是近幾年的,從而不難想像,家暴已經成為了當下嚴重卻又從未被重視的惡劣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在影片最開始,江峰因槍擊案把手中晶元失手摔在地上,從而與兇手拿錯晶元的時候,槍擊的男子和他的妻子之間似乎也存在著家暴的問題,這何嘗不為這個社會問題再添一筆。

影片想要通過案件,讓觀眾更多的認識家暴的嚴重性與危害,讓更多的人正確理解家暴的非法與忍讓的愚蠢,讓社會放更多的關注在家庭暴力身上,呼喊人們站出來,反對家庭暴力、關注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

它鮮明地直接指出,家庭暴力就是一種非法侵害,是一種對被家暴那方的嚴重摧殘。

影片的結局,有人覺得算是一個敗筆,它與影片緊張而又待在絲絲驚悚的氛圍絲毫不配,如最後江峰與妻子的對話——

“我想,那些記憶我再也找不回了“

”你好,第一次見面,我叫張代晨”。

以及他們兩相擁的畫面。

我覺得,這是一種美好,也是影片最後的暖色調,它與家暴的陰冷向對比,也讓觀眾一直綳著的心,一直跟著劇情飛速旋轉的大腦,有一個短暫的放鬆。

而且,不能看出,這亦是導演對家庭關系和諧的一種欣賞與祝願,也是希望借這破鏡重圓的美好,喚起人們對家庭的愛與責任,喚起人們對家庭暴力的痛與唾棄,從而表達出自己心底的聲音,那是對整個社會的希望——

No Domestic Violence。

;

⑺ 《記憶大師》電影觀後感

記憶大師電影觀後感【1】

《記憶大師》是陳正道導演“大師”系列的第二部作品,演員陣容相比《催眠大師》更讓我喜歡,在相對觀影預期較高的情況下還能有一個相對滿意的觀影體驗,個人覺得此片已經做的不錯了!

首先影片裡面架空的城市概念和故意做的比較模糊的時代感,混搭的復古和未來科技的美術風格很有意思,也契合了故事科幻的背景。許多場景和空間的搭建,以及夢境的表現都很出色,如果下文有涉及場景再細說。

《記憶大師》為何非要反轉

?關於反轉

本片最被人詬病的就是結局的強行反轉,我看的時候也對這個結局感到突兀和不滿,所以我試圖分析一下導演為何會做出這樣的安排:

眾所周知導演的上一部作品《催眠大師》問鼎當年國產懸疑電影票房冠軍,在口碑票房雙豐收的情況下唯一被人吐槽的就是《催眠大師》的故事太過簡單!由此可以推論,這次的《記憶大師》他想做一個升級版的大反轉。

但是作為一個愛好看推理懸疑或者是燒腦劇的觀眾來說,在整個觀影過程中,我腦內的所有復雜情節均被推翻,電影依然按照了一個最便捷的道路發展,按照這樣下去,楊子姍成為殺手,不但沒有反轉,就連復雜程度都不如《催眠大師》。於是導演安排了段奕宏這個並不算高明的反轉,當然細推回去還是有一些線索的,暫時不表。

先說他走了最便捷的一條路:所謂最便捷,就是表面設定是什麼,結果就是什麼,那麼觀眾就沒有更多的猜測空間,既然明確了就是黃渤的記憶和兇手的記憶交換了,那麼故事的復雜性就已經堵上了。

假設此處表面設定是交換了記憶,而本質黃渤其實就是殺手本人,他以為拿錯別人的記憶,其實那隻是他多重人格中的其中一個或兩個,那麼這個故事就復雜多了,結尾反轉也會更震撼!

再假設,如果殺手是小女孩,而黃渤是他幻想出來的一個人,故事同樣也會更復雜並且也可以合理,因為影片涉及到的家庭暴力,在我看來家庭暴力最直接的受害者,並且會給人留下陰影的一定是個孩子,這點猜測導演也有體現,不過他選擇了另外一種方式。

以上所舉的例子都是為了表明,要想讓故事復雜更具有觀看性,並且結尾有出乎意料的反轉,那必須從一開始就讓觀眾沒法明確判斷出故事的設定和走向,故事中的每一個人必須都值得懷疑,而不是前面順理成章,不設置疑點,結尾突然反轉,讓人不適。

段奕宏

這個角色由於出場和給出的線索太少,導致最後反轉讓人很難接受,也會讓人懷疑他的行為合理性。事實上他作為殺手的鋪墊是有的,只不過不明顯。

?首先他一再扣留一個前來提供線索的非嫌疑人,並且在對方提出要求警方保護他妻子的情況下也不予理會的行為很怪異,有明顯拖延時間和伺機從他口中打聽出他知道多少作案細節的伏筆。但是這種伏筆就是知其結果而去反推才會覺得是個伏筆,因此都有牽強的成分。

此處只有一個細節是可以說他利用了自己掌握住了黃渤記憶里的弱點而給他下了一個套,就是故意讓他看到的電話號碼,誤導他兇手是楊子姍。

?另外他失手推徒弟下樓梯也是一個細節關聯,他那時候的腦內對於作案的細節已經不記得了,但是下意識的動作和情緒會流露出來。

這里我要說最能看出段奕宏就是兇手的另一個細節應該就是黃渤的眼神了!當黃渤由作家轉換到殺手的眼神以及快速冷酷的手段,怎麼看都不像一個只為保護被家暴閨蜜而變態的女殺手,更像的一定是段奕宏,結合他結尾的手段和眼神其實是很像的!

小孩

影片由於涉及到家庭暴力,讓我聯想到殺手很有可能是個小孩,在一個家庭中,除了被害人,受家庭暴力最大傷害的一定是孩子,而且這種陰影極有可能伴隨他一生,並且產生變態心理。顯然導演也是這么想的,因此殺害一個受害者的時候,殺手還是個孩子。

關於孩子的伏筆是很多的,比如在車里嚇尿;比如要拿椅子才能鉤到的葯瓶;比如他所處的家庭位置,在黃渤的夢境里他是在受害者家裡的,而受害者的老公是在門外敲門的,如果他是個第三者身份,那麼所在的環境就很奇怪。在遭遇危險的時候,受害者提出讓黃渤先下車,這些都換成孩子就全部合理了。在小孩的伏筆上,是做的最到位的。

楊子姍

正如大家的感覺一樣,如果殺手的設定就是楊子姍會更合理些,而小孩的身份放在楊子姍身上也是可以合理的。第一個受害者的家庭里,受害者是有個妹妹的,楊子姍可以是那個妹妹,從小看到姐姐被家暴,因此心裡扭曲,她先殺了自己的姐姐,長大後又從事了相關行業,一直關注著被家暴的家庭,當她發現無法解救那些被家暴的人就選擇殺死她們!

而當她每次對受害者發出好感的時候,會令受害者覺得惡心,寧願選擇和自己的丈夫待在一起,也不選擇和她在一起,特別的合情合理。另外以她的職業和女性的身份去接近這些被家暴的性格比較孤僻的人群本身就更容易一些!

再就是,如果是她換取了黃渤的記憶,那麼她邀請徐靜蕾去聽音樂會,莫名的對她有特殊的好感和曖昧就全都合理化了。最後帶著她去自己老家的玻璃花房也是再自然不過了!

黃渤

毫無疑問,本片最大亮點就是看黃渤秀演技!一個不靠長相,光靠一個眼神就能讓我看燃的男演員。這部片子如果說許多牽強的細節我能忍的原因就是黃渤的演技讓我可以忽略那些。他的表演就是讓我相信他演出來的一切。

要注意他演的這個作家是個智商非常高,記憶力驚人的人,並不是有些人以為的,他切換到殺手就變高智商了,而是他本來就高智商。他可以在夢境里通過不直接的觀察記住電話號碼的一部分和家庭地址,也可以在快速瞄一眼通話記錄單的情況下記住完整的手機號碼。他在得知自己被植入了殺手的記憶後,快速的反應到自己的妻子可能會面臨的危險,這些都是快速的聯想和判斷力。

當然這里有個需要探討的假設問題,不能明確的說是不是bug,在他刪除了對妻子的感覺之後,那種豁出命去保護自己妻子的感情是出自於哪裡?

黃渤在切換到殺手模式後的執行力和果斷冷酷與之後段奕宏一槍射殺楊子姍的殺手行為模式確實有相似之處。其中兩次越獄的戲份簡直太帥了!

幾次夢境處理的也非常棒!以旁觀者身份觀察自己,最後夢境里的自己和旁觀者自己對視的場景,一直是我自己覺得最怕夢到的一個場景。另外特別喜歡漂浮的.魚的設置和被困在同一個場景里走不出去的設定。幾個場景的構圖都很有矛盾空間的感覺,也很符合對於記憶死角的刻畫。

最後,黃渤和徐靜蕾這兩個作家的結合,貫穿整個劇情的情感始末,我個人是比較喜歡的。最初設梗的疑問在最後得到了解答,影片最後的落腳點彷彿是在情感上,就如我之前假設的,記憶和情感的關聯到底是怎麼樣的?

記憶大師電影觀後感【2】

《記憶大師》看一遍可能會錯過很多細節,因為這是一部雙主角電影,觀眾第一次看時,代表的是江豐的未知視角,享受對案件抽絲剝繭的過程,也許你會覺得第二個反轉是為了反轉而反轉;

但看第二遍時則能透過兇手的全知視角,觀察到他在暗處的心理細節,可能會理解更多,帶有布局設套的快感。兩個角色頗有《奪面雙雄》的意思,只不過他們交換的是記憶和性格。

故事套用了一層科幻前提,看上去像是《黑鏡》所鍾愛的“黑科技的反作用”。然而,科幻只是引子,仍服務於懸疑,讓案件本身能夠碎片化的重組。

故事發生在三種時態下:A、兇手的童年,B、兇手前幾日行凶時、C、現實時空。

影像上,攝影採用黑白表現記憶,以區別彩色的現實時空。編劇還特意模糊了A、B之間的邊界,因而造成了江豐(觀眾)先前對案件本身的誤讀。背景也被架空成“T國”,甚至混搭了各種年代元素,一來能夠規避警察犯罪的審查問題,二來避免讓觀眾通過服化道看出記憶部分是發生在兩組不同時空下。

「記憶大師手術」刪除的不是記憶,而是刪除這段記憶之中的情感依託,讓參與者變成旁觀者,切斷情感聯系。兇手在記憶中是以江豐自己的面貌出現的,避免觀眾過早知曉真凶。

在科幻的前提下,江豐等於被賦予了一種超自然的能力,讓他可以洞悉兇手的犯罪經歷。不過劇情始終沒從警局角度對展開案件細節,完全通過江豐一己之力去破案,警察對他提供的證詞也沒有一個合理的反饋。

影片主要吸引我的是兩個角色因記憶導致的性格互換:江豐第一次因為記憶發生變化,是在「記憶大師診所」內,與醫生產生分歧,從而喚醒了“兇手推倒李慧蘭”的閃回記憶,他靠慣性推搡了醫生。後來,與江豐一同關押的犯人說他在江豐身上看不到殺人犯的眼神,後來又被他的眼神嚇到。

這都是兇手的記憶對江豐產生的影響,反過來看,兇手(沈警官)也延續了江豐在審訊室敲桌子的細微動作,此時已經代表雙方被各自的記憶影響,也為結尾兇手的一絲憐憫做了鋪墊。

兩個角色一個變好,一個變壞。他們在檔案科查證家暴受害者照片時,身後電視機里放的是環球經典老片《科學怪人》(1931),對應沈警官說過的台詞:“我們不能為了抓住一個怪物,而去製造另一個怪物。”

其實沈警官才是《記憶大師》的真正主角,江豐是觀眾的視角,是代入者。但是沈警官這個角色比江豐復雜得多,並且所有記憶都是服務於這個角色的。

他始終躲在暗處左右為難——在江豐和徒弟面前,既要表現出破案的積極,又不能露出狐狸尾巴,城府很深。

當他知曉了江豐的洞悉能力後,就在亦步亦趨跟隨江豐的腳步,每一步都要走在江豐的前面,包括借用到「記憶大師診所」調查為名,實則還原了江豐的記憶。因為他擔心江豐能在記憶中看到自己的樣貌,也是確保知己知彼,完成他天衣無縫的嫁禍計劃。

在這段時間內,他讓江豐名為配合調查,實為軟禁,還讓他有任何看到均向他報告,完全將江豐玩弄於手掌之中。

即便在所愛的人(母親和李慧蘭)面前,沈警官也是一個左右為難的人——愛你愛到殺死你。這個角色,老段演的細膩,收著表演一直都是老段的強項。

記憶中,另一名受害人(許瑋甯扮演的角色)被溺斃在浴缸里。江豐認為兩名受害者都有家暴史,性格也相像,但兇手對待他們的方式卻截然不同。

觀眾後續了解到,這一時空是兇手的童年時代,受害者是她的母親。兇手在這段記憶中是失語的,因為當時作為一個孩子,心智還不成熟,無法與家長對話,更不能用實際行動幫助忍受家暴的母親。最後唯有讓母親誤服安眠葯,以求解脫。

片中有場超現實段落,母親將一條金魚放飛天上。這場戲是江豐做夢時出現的(沈警官當時說江豐最重要的就是好好睡一覺),後來有一組閃回,能看到這不過是沈母畫在手背上哄孩子開心的方式(同時也是遮擋家暴留下的傷口)。

飛魚是沈警官對兒時記憶的朦朧臆想,“魚”也是有象徵隱喻的:魚想要掙脫自由,即便飛出水面,以死解脫。對應沈母當時的心境。

沈警官成人後,他遇到了有夫之婦李慧蘭,一個同樣有著家暴史,也同樣忍氣吞聲的女人。

沈警官對她的好感,有一定程度俄狄浦斯情結(會讓他想到他的母親)及童年弒母的贖罪心理作祟。所以,當李慧蘭夫婦關系緊張時,他讓她躲在自己的老宅,希望能贏得她的芳心。可這個女人不愛她,她原本認為沈警官只是出於好心幫他,誰想到他是想拆散他和丈夫(李航),她還心甘情願陪伴粗暴的丈夫。也導致沈警官情急之下,再度重演了當年弒母的歷史。

在李慧蘭被他悶死時,既是為死者(離開家暴)感到高興,也流下了淚水,淚水是因為自己也變成了他曾經所討厭的那種人——像他父親那樣的人。他甚至比父親和李慧蘭的丈夫還要窮凶極惡。

案發前,是李慧蘭的女兒李曉芸打電話讓沈警官來到家裡幫忙,沈警官上樓見到曉芸時,讓她戴上了耳機,所以她事後並不了解案發時的狀況。沈警官製造了李航是第一嫌疑人的假象,所以曉芸自始至終認為兇手是喝了酒的父親。

沈警官和雷子後來到學校找曉芸問話時,她的說辭明顯是有人教的,看看沈警官當時的反應就不難猜測是怎麼一回事了。

其實影片早就交代過沈警官與李慧蘭有關,江豐首次以兇手的身份進入記憶,與慧蘭在花房相見,當時有一通電話留言就是沈警官的聲音,不過初看的觀眾不會留意到這處細節。這是編導有意安排的伏筆,就好像布萊恩.德.帕爾馬在《剃刀邊緣》中,兇手正式露面前,就已經在人群中驚鴻一瞥一樣。

影片的角色都是功能性的,沒有一個多餘的人物。喬斯.韋登曾經在“給編劇朋友的十條忠告”中就告誡過大家,劇本中每個角色都應該有存在下去的理由。

當劇情揭露出兇手的童年時代,選角導演還找來一個中性打扮的孩子來出演,這也是為劇作上放出陳珊珊這個“煙霧彈”做了准備。

她的法醫身份也能對應兇手行凶時使用的手套(江豐有一句台詞說:“什麼職業的人才會在行凶時戴手套呢?”大概是這么說的),加上徒弟的合理懷疑,沈警官順水推舟給陳珊珊。但熟悉懸疑推理的觀眾,都能猜到這不過是一個“煙霧彈”,真凶會另有其人。

沈警官成功利用了陳珊珊的弱點將嫌疑對象指向她——最早李慧蘭家暴到醫院時,是陳珊珊處理的,李慧蘭一再強調是摔傷,李曉芸說明明是被打,陳珊珊發現她是多處軟組織挫傷,必然是被毆打的。當她再度見到李慧蘭時,對方已經成了一具屍骸。

後來她了解到家暴的事,便對這件事感到自責。陳警官也是成功利用這一點,用張代晨胳膊的小傷作誘餌,博得陳珊珊同情,讓她誤認為江豐也是家暴男,並利用職務之便毀滅自己的證據,包括更換死者家最後一通電話(也使江豐開始誤認為陳珊珊是兇手)。

沈警官是如何知道張代晨懷孕的?是陳珊珊告知的,音樂廳一場戲,陳珊珊對張代晨說:“您別擔心,我會幫你介紹這個城市最好的醫生(指的是婦產科醫生)。”正是出於這一點,陳珊珊更加關注張代晨的安全。

陳珊珊告訴了沈警官,才使得沈警官提出讓她帶張代晨去他的老宅躲(嫁)避(禍)的計謀。當然,陳珊珊對張代晨說是自己老宅,只為讓她放鬆警惕,因為陳珊珊始終認為張代晨在替她的“家暴”丈夫著想。同樣,沈警官也再度誤導了江豐去懷疑陳珊珊,一石二鳥。

雷子一直都是沈警官的跟班,沒有主心骨。他的作用是在劇情中間引發對“煙霧彈”的合理性懷疑,以及“最後一分鍾營救”,並帶來自身的成長。他在載李曉芸時,用了沈警官的車,他發現曉芸對這輛車很熟悉。恰巧沈父(童年記憶中對母親施暴的丈夫,斷指有所交代,前面也到警局要過一次錢)又來找兒子要錢,見到了沈母的素描像。

江豐和張代晨夫妻感情失衡的原因,影片未做明確交代,但許多細節可以了解到,著名女作家成為男作家的妻子,女作家為了相夫放棄理想。男作家後來變得比女作家更有名氣,但她卻因為無法生育做不了母親,作家夢和母親夢的幻滅是婚姻失敗的導火索。

由於「記憶大師手術」切斷的是記憶之中的情感聯系。所以,江豐用DV直觀的記錄下了他與妻子的感情記憶,並鎖在了保險箱中,而保險箱的密碼是1021,也就是他們初次見面的那天(兩人相遇時散落的手稿處可見)。

《記憶大師》有別於《催眠大師》的是,這次劇作上加強了情感戲,不過由於時長所限又削弱了很多。有的觀眾只關心案情,卻忽視了情感與案件所產生的共鳴,我認為影片各種的情感關系才是影片最值得探究的問題。就連江豐夫妻的感情隔閡,最後還是通過沈警官的感受來化解的。兩個男主角都因為對方記憶和性格的介入,才找到了他們與生活之間的平衡。

陳正道的電影,依然有著自己風格獨到的審美。全片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場戲發生在江豐的深度睡眠中,他在夢境中進入了一場記憶的鏡淵(mise en abyme)。陳正道御用美指羅順福功不可沒,我在不少電影中見識過鏡淵,如《公民凱恩》、《走廊的鏡子》、《鬼鏡》和《盜夢空間》等,但穿梭其中還真是頭一遭。

閱讀全文

與電影記憶大師人物關系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起個大早看電影 瀏覽:437
血戰湘江電影劇情詳解 瀏覽:182
大人物電影趙泰打美女屁股 瀏覽:619
恐怖林正英的電影 瀏覽:747
hd電影是什麼 瀏覽:589
看電影的網站盜版 瀏覽:513
2009年香港電影 瀏覽:142
日本有個電影叫鬼什麼 瀏覽:123
怎麼把電影轉換成高清的 瀏覽:807
韓國電影的中國人 瀏覽:784
中國最早電影悲劇 瀏覽:471
玩物電影國語版 瀏覽:404
2個外國小孩是什麼電影 瀏覽:799
現代愛情故事美國電影 瀏覽:772
抖音電影票怎麼找不到了 瀏覽:907
康斯坦丁國語版電影在線觀看免費觀看 瀏覽:781
ps如何調出電影調 瀏覽:14
可愛的小鯊魚電影有哪些 瀏覽:544
原型看到電影李煥英會怎麼樣 瀏覽:480
你好李煥英電影哪裡拍的 瀏覽: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