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革命根據地電影事業不斷發展壯大,中國電影發展史上最重要組成部分
在革命根據地電影事業不斷發展壯大,中國電影發展史上最重要組成部分是延安電影團。
1938年8月18日,延安電影團在中共支持下成立,它的誕生成為中國電影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時刻,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優秀的新聞紀錄電影。
延安電影團隸屬於八路軍總政治部,總政治部副主任譚政兼任了電影團的團長,參加過二萬五千里長征的李肅負責政治與組織工作,我國最早的人民電影事業組織者和領導者之一的袁牧之負責藝術指導(編導),著名電影攝影師吳印咸和徐肖冰擔任攝影。另外又從抗大的學生中調來葉倉林和魏起。全團只有袁牧之、吳印咸和徐肖冰3個人是搞過電影的。
當年8月,袁牧之從香港購得了攝影機、洗印機、放映機等全套十六毫米攝影器材及數萬米膠片,又動員了戰前在上海電通影片公司和明星公司曾與他合作過的攝影師吳印咸從上海來參加工作。時值荷蘭電影藝術家約里斯·伊文思來中國拍攝紀錄片,由於受到阻撓,無法到延安或其他抗日根據地去進行拍攝,約里斯遂決定將自己帶來的埃摩攝影機和膠片轉交給袁牧之等,由其帶至延安繼續從事拍攝工作。在中共的安排下,剛從上海到武漢的吳印咸坐著出租汽車到約定好的馬路邊接受了約里斯的攝影機和膠片。
1938年10月1日,延安電影團在陝西省黃帝陵,拍攝了屬於自己的第一部大型紀錄片《延安與八路軍》。在延安的8年中,延安電影團忠實地記錄了延安活躍的政治文化生活和黨中央的重要活動以及華北各抗日根據地的斗爭情況。先後拍攝了《延安與八路軍》、《陝甘寧邊區第二屆參議會》、《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等電影資料。隨著抗日戰爭的結束,解放戰爭的逐漸深入,這支不斷壯大的新聞紀錄電影隊伍緊隨著解放戰爭的步伐,記錄下了中國人民用鮮血和生命譜寫的這一悲壯的詩篇。1942年,拍攝的長紀錄片《生產與戰斗結合起來》,於1943年2月4日在延安首次獻映,成為當時紀錄片中的佳作,在人民電影的歷史上寫下了鮮亮的一筆。
1939年秋,「延安電影團」放映隊成立。當時放映的除「延安電影團」拍攝的新聞紀錄片以外,大部分是從前蘇聯運來的35毫米故事片。如《列寧在十月》、《祖國女兒》等。與此同時,新四軍的華中抗日根據地也攝制了一些新聞片,較有影響的是進步文藝工作者薛伯青1945年攝制的《彭雪楓師長追悼會》、《新四軍騎兵團》,1946年攝制的《新四軍的部隊生活》等。
1953年7月7日,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成立,它的前身就是延安電影團。成立後的中央新影成為中國唯一的攝制新聞紀錄片的專業製片廠,出版《新聞剪報》,半個多世紀以來,向社會推出了5000餘部新聞紀錄電影。
㈡ 袁牧之的代表作品有什麼
代表作品:《風雲兒女》;《生死同心》;《馬路天使》
1927年,正在上海上大學的袁牧之,開始參加戲劇的革新運動,成為辛酉劇社的主要演員。他主演了俄國安特列夫的《狗的跳舞》、契訶夫的《萬尼亞舅舅》和日本武者小路篤實的《桃花源》。袁牧之對人物精密的設計和構思以及造型的逼真,都是表現派藝術中的精華。在他創造的眾多角色中,對人物的神態刻畫尤為突出,故有「千面人」的稱譽。
1930年,袁牧之放棄大學學習,投身於左翼戲劇事業,曾主演洪深編劇的《五奎橋》、蘇聯劇作家特列季亞科夫編劇的《怒吼吧!中國》、田漢編劇的《回春之曲》等劇目。他在實踐中重視藝術總結,著有《牧之隨筆》、《戲劇化裝術》、《兩個角色的戲》和《演劇漫談》等書。1934年8月至1935年4月,曾編輯過《中華日報》的《戲》周刊36期。他主張演員表演時應「脫了自己而變成
《馬路天使》
劇中的角色」。他提倡通過外形技術來摹擬角色精神生活,並嘗試過許多鑽研角色和體現角色的方法,為當時的表演藝術開辟了一條新路。
袁牧之1934年在上海加入電影製片公司。後編寫、主演了《桃李劫》,主演了《風雲兒女》、《生死同心》,編導了《馬路天使》、《都市風光》等影片,都獲得了成功。
㈢ 延安電影團的簡介
1938年,在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和八路軍總政治部的組織和領導下,在延安成立了「八路軍總政治部延安電影團」,由此開創了人民新聞紀錄電影事業。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人民新聞電影事業伴隨著人民革命事業的發展而發展,記錄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記錄了新中國的建設。
延安電影團從成立之時,就始終堅持黨的文藝方向,緊密結合現實斗爭,把團結人民、鼓舞人民、打擊敵人作為製片的主要目的。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為新聞紀錄電影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延安電影團,中國共產黨建立的第一個電影機構。1938年秋,在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和八路軍總政治部的組織領導下,成立於延安,全名為八路軍總政治部電影團。譚政任團長。最初人員有:袁牧之、吳印咸、徐肖冰、李肅、魏起、葉倉林、馬似友、吳本立、周從初、錢筱璋、程默;而後迅速擴展到36人。抗日戰爭勝利後,開辦過兩期攝影訓練班,培養了40多名青年攝影師。
延安電影團有一個攝影隊和一個放映隊。從1938年秋到1946年為止,前後8年,克服陝北物質上、技術上和生活上的各種困難,攝制出《延安與八路軍》、《陝甘寧邊區二屆參議會》、《十月革命節》、《生產與戰斗結合起來》(即《南泥灣》)、《紅軍是不可戰勝的力量》等新聞紀錄片和《白求恩大夫》、《延安各界紀念抗戰五周年》等新聞素材;拍攝出數以萬計的反映陝甘寧邊區和延安的政治、軍事、經濟、社會等各方面活動的照片;巡迴放映了十幾部蘇聯早期優秀故事片。為積累重要的革命史料;為開拓和發展人民電影事業作出了貢獻。
㈣ 徐肖冰的人物簡介
徐肖冰 ,攝影家。浙江桐鄉人。中國文聯榮譽委員、中國攝影家協會顧問、著名攝影家徐肖冰2009年10月27日晚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
1933年後在上海電通影片公司、明星影片公司和西北電影公司任攝影助理。參加拍攝《風雲兒女》、《馬路天使》、《塞上風雲》等影片。1937年赴延安。次年入抗大學習。後入延安電影團,參與拍攝大型紀錄片《延安與八路軍》。194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勝利後到東北電影製片廠工作。建國後,在北京電影製片廠、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工作。歷任中國文聯第二至四屆委員,中國影協第三屆理事,中國攝影家協會第三屆主席、第四屆常務理事。是中共八大代表、第一至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參與編導的大型紀錄片《解放了的中國》1950年獲斯大林資金。攝影作品有《毛主席和朱總司令在工作》等。
上世紀三十年代在上海「天一」、「明星」等影片公司工作,擔任影片《桃李劫》、《自由神》、《風雲兒女》、《馬路天使》等影片的攝影助理,並參加上海左翼戲劇活動。抗戰爆發後,在太原參加八路軍,同年赴延安,從事攝影宣傳工作。全國解放後,繼續攝影領導和創作工作,參加了《毛主席、朱總司令等蒞平》《新政協籌備會議》《解放了的中國》等紀錄影片的攝影或編導,出版有畫冊《路》、《長江》(主編),出版口述自傳,並在國內外舉辦攝影展。曾榮獲斯大林獎金一等獎,朝鮮政府二級國旗勛章,文化部優秀影片一等獎,國家圖書獎等。歷任中國攝影家協會主席、顧問,全國政協委員,全國總工會執委,中國圖片銀行名譽行長等。
他的攝影作品具有強烈的現實主義風格,又滲透著理想主義和浪漫主義色彩,給人以啟迪與藝術享受,對中國新聞攝影和新聞紀錄電影的發展產生過一定影響。
㈤ 《音樂家》定檔5月17日,再現《黃河大合唱》背後艱辛歷程
冼星海的作品在中國家喻戶曉,但他人生最後在哈薩克的歲月卻鮮為人知。1941年蘇聯衛國戰爭爆發,在莫斯科製作紀錄片的冼星海回歸之路受阻,隨後輾轉前往阿拉木圖,並得到哈薩克音樂家拜卡達莫夫救助,在那裡創作了《民族解放》《神聖之戰》《滿江紅》等著名音樂作品。
《音樂家》海報
由胡軍、袁泉、阿魯贊·加佐別可娃、別里克·艾特占諾夫等中哈兩國知名實力演員聯袂出演,國家一級導演西爾扎提·牙合甫執導,張遂遂、哈依夏·塔巴熱克擔綱編劇的戰爭音樂史詩《音樂家》正式宣布定檔5月17日上映並發布終極預告片。
中哈合拍「一帶一路「獻禮片,展現音樂家最後的生命歷程
今年恰逢《黃河大合唱》延安首演80周年,電影《音樂家》獲得冼星海女兒冼妮娜授權,特別選取了此段 歷史 ,為觀眾帶來《黃河大合唱》的完整修改過程。
《音樂家》劇照
此外,在《黃河大合唱》的背後,冼星海有著一段鮮為人知的傳奇經歷。1940年,以著名導演袁牧之為首的延安電影團,以「延安與八路軍」為主題進行了整整1年的戰地拍攝,他們踏遍了八路軍整個北部戰線,光電影膠卷就長達兩萬米。因當時延安設備簡陋,無法將膠片製作成電影,黨中央原打算把這些膠卷寄往美國或中國香港,但又擔心這些膠卷在海關處遇到危險。
《音樂家》劇照
最後,黨中央決定將這些膠卷送往莫斯科顯影,為影片配上音樂和解說,同時決定派一名音樂家前往莫斯科負責配樂和製作,他就是冼星海,而這就是電影《音樂家》的開場。從延安到莫斯科再到阿拉木圖,冼星海生命最後5年的漂泊歷程與他對祖國的深切思念。
《音樂家》於去年6月在阿斯塔納開機,由中國維吾爾族導演西爾扎提·牙合甫執導。作為中哈兩國「一帶一路」框架下人文領域雙邊合作的首個重點項目,也是第一部中哈合拍片,影片在拍攝過程中也面臨了許多前所未有的挑戰。由於《音樂家》主創團隊和演職人員有著不同文化和語言,工作現場經常同時「飈著」漢語、英語、俄語以及哈薩克語四國語言作業。《音樂家》讓兩國電影人在電影內外都展開了文化上的深入交流,作為一部音樂家人物傳記片,影片中大量運用交響詩《阿曼蓋爾德》作為配樂,這正是冼星海根據哈薩克民族英雄阿曼蓋爾德的事跡而創作的。
《音樂家》劇照
為了最真實地還原冼星海對中哈友誼做出的偉大貢獻,整個拍攝團隊竭盡所能,曾耗時兩年在中哈兩國實地走訪,收集與冼星海有關的許多一手資料。攝制組輾轉中哈俄三地拍攝,前後歷時近五年,先後有300人參加劇組,兩萬人參與拍攝。
胡軍展示音樂技能,影片受專業人士肯定
《音樂家》中扮演冼星海的胡軍此次一改過往硬漢形象,在片中展現了拉小提琴、彈鋼琴等音樂技能,而這些都是他親身演奏。出身音樂世家的胡軍,此次為角色也做了大量准備,不僅零基礎開始學習俄語,還為表現病重的冼星海形象減重近十公斤。
《音樂家》劇照
《音樂家》作為今年北京國際電影節的開幕片,已經收獲了一部分先睹為快觀眾的肯定。其中也包括來自電影和音樂界專業人士的好評。
鋼琴家郎朗從小演奏冼星海的作品,此次觀影後對《音樂家》也十分喜愛,稱「冼星海的精神和音樂是激勵自己成長與前行的重要力量"。冼星海在異國他鄉艱苦環境下仍然能夠創作出眾多優秀的音樂作品,每一次演奏《黃河》都是郎朗感動而難忘的經歷,使他「深切體會到中華民族歷經磨難的滄桑 歷史 和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
㈥ 延安電影團的代表作品
《延安與八路軍》1938年10月1日,大型紀錄片《延安與八路軍》在陝西省的黃帝陵拍攝了第一個鏡頭,揭開了「延安電影團」創作的最新一頁。
整部紀錄片拍攝過程歷時兩年,內容十分豐富,思想極為鮮明,其中心為「天下人心歸延安」,這也符合當時全中國進步青年把抗日希望寄託在共產黨、八路軍身上的熱切心情。雖然最終沒有完成上映,但是它拍攝的許多素材,在後來中蘇合拍的《中國人民的勝利》和《解放了的中國》等片中曾被反復使用,產生極為廣泛的影響。
槍林彈雨中的拍攝正像「電影團」成員之一徐肖冰回憶的那樣:「插入敵後往往要經過好多道封鎖線,而且敵人掃盪頻繁,常常一口氣要跑幾十里。電影團有一次被敵人包圍,當時有袁牧之、李肅和我,幸虧有部隊保護才突圍出來。」所以今天我們能夠看到的寶貴資料中,不乏精彩而激烈的實戰場面,甚至敵人的子彈射在匍匐前進的戰士面前激起的一柱柱塵土,都清晰可見、驚心動魄。
《白求恩大夫》無產階級國際主義戰士諾爾曼·白求恩大夫一直到現在對於中國人民而言,都是一位家喻戶曉的英雄人物,這要歸功於「延安電影團」吳印咸拍攝的有關白求恩大夫工作生活的寶貴素材。《白求恩大夫》一片生動表現出白求恩對工作的嚴肅認真,對中國人民的滿腔熱情以及戰士和群眾對他發自內心的感謝與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