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人物 > 中國電影的人物分析論文

中國電影的人物分析論文

發布時間:2023-02-27 22:26:42

A. 誰有關於對中國電影評論的論文,急需

從《卧虎藏龍》的中國古典美學特徵看中國電影的發展 摘要:《卧虎藏龍》是中國武俠電影的成功之作,究其因是該片深受中國古典美學中儒、釋、道三 家美學思想的影響,彰顯了中國傳統文化之美。由此,通過對中國古典美學的重新建構並使之現代化,對 中國電影走本土化與全球化相結合的道路具有重要的指導和借鑒作用。 關鍵詞:《卧虎藏龍》;中國古典美學;中國電影 中國武俠電影作為中國電影界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 一,多年來深受觀眾的喜愛和追捧,並且也是中國電影 界進軍國際影視圈最為成功的電影類型。它以獨特的魅 力吸引了無數的海內外觀眾。究其原因,我們認為,中 國武俠電影之所以這么受歡迎是因為它以中國古典美學 為依託,彰顯了中國傳統文化之美。《卧虎藏龍》的成 功便是最好的例證。《卧虎藏龍》在2000年大放異彩, 它將中國古典美學傳統詮釋到一個新的高度,其攝影、 舞美、動作、音樂等都體現了濃郁的中國古典文化韻味, 憑借這些優勢,這部影片獲得一片盛贊:榮獲第73屆奧 斯卡最佳外語片等四項大獎;榮獲第54屆英國電影學院 獎最佳外語片等4項大獎;榮獲第37屆台灣電影金馬獎 最佳劇情片等6項大獎;榮獲第2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 佳影片等9項大獎。 一、《卧虎藏龍》的中國古典美學特徵 《卧虎藏龍》從影片一開始就帶有濃郁的道家風范, 無論從音樂上還是從場景上,都透出一種淡淡的深沉和 憂傷。這種道家美學風范一直貫穿著整部電影,但在這 其中也暗含了以積極入世為核心的儒家文化和與人為善, 普度眾生的佛家思想,可以說,《卧虎藏龍》是對中國 古典美學的一次集中展示。 (一)道家美學思想的精彩演繹 「老子與莊子以道為宇宙世界之本原的哲學思想,為 其以道之美,即以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為核心的美學思 想體系的建構奠定了相應的理論基礎。」〔1〕在老子和莊子 看來,「道」是宇宙的根本,只有道才是正真的美。這 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美,「道」是主宰,所以要順應它。 「既如此,一切有為純屬徒勞,惟『道』是依,則萬事 莫不成。此所謂『無為而無不為』」。因此,道家主張 「出世」,遁跡山林,以此達到避世的目的。他們認為 「道之美就是一種混沌、模糊、朦朧的美,是一種無象的 美、無形的美、無狀的美,是一種只能意會難以言傳的 美。」〔1〕《卧虎藏龍》正體現了這種道家美學思想。 1·電影中的人物所體現的道家美學風范 片中李慕白自始至終都表現出內心空明、不悲不喜、 沖虛平和的道家境界,讓人著迷。首先,從造型上講, 李慕白長袖飄飄的古裝便給人一種道骨仙風的印象。他 臨風而立、不虛不燥、舉止穩重、淡泊致遠,顯示著一 代宗師的氣度。其次,從他的武功來講,李慕白是武當 派的傳人,而武當山正是道家修行的聖地。在打鬥中, 他總是表現出優雅淡定的氣度。長劍在手,彷彿進行的 不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拼殺而是一場自我陶醉的表演。打 斗不再是斗勇鬥狠,而是表現一種舞武結合的形式美, 追求一種意境美。李慕白一手揮舞著長劍,一手背在身 後,這種從容與優雅的形象讓觀眾印象深刻。此外,從 他的思想上看,他始終追求一種清淡無為的道家美學境 界。影片開始時他與俞秀蓮的談話就充滿了悟道的意味。 「我並沒有得到喜悅,相反的,卻被一種寂滅的悲哀環 繞。」他交出青冥劍,想從此退出江湖,這種想法正是道 家「出世」思想的體現。「將手握緊,裡面什麼也沒有, 將手張開,你擁有的將是一切」,「無知無欲,舍己從 人,才能我順人背」,正是對道家無為而治思想的詮釋。 2·場景美所體現的道家美學意境 《卧虎藏龍》的另一大亮點便是它的場景美,展現 了中國傳統的山水美學意境。雲霧繚繞的山嶽,悠遠靈 動的竹林,就像一幅水墨畫一樣,體現著道家沖虛淡然 的人生態度。其中經典的場景之一就是江南水鄉的畫面。 俞秀蓮的鏢局所處的環境就是江南水鄉,影片畫面唯美, 猶如一幅幅寫意的山水畫。水的渲染成就了江南的基本 情調,體現了至柔至美的意境。人物在這樣的環境下的 活動也就平添了一份自然的美感。而片中另一個讓人感 受最深的場景就是李慕白與玉蛟龍在竹林打鬥。竹子是 一種至柔又至堅的植物,他二人在竹枝上用輕功追逐, 飛躍,有一種高雅柔美的氣韻,雖然也有緊張的場面, 但不費力。張馳有度、動靜結合,他們彷彿不是在打鬥 而是在竹的海洋中表演。場面優美,給觀眾造成一種超 凡脫俗之感,讓他們體驗到一種輕盈靈動的氣韻和一種 張弛有度的舒暢。自然之美與人和諧地融合在一起,合 二為一形成一個唯美的畫面,這也正體現了道家天人合 一的美學追求。 3·音樂美體現的道家美學情懷 《卧虎藏龍》值得稱道的另一個元素就是它的音樂。 其音樂的製作者譚盾也因此屢獲殊榮。影片的背景音樂 很感人,一開場便是大提琴演奏的憂傷而深沉的旋律, 奠定了整部電影的感情基調,舒緩而又憂傷的旋律隨著 劇情的發展,配合影片深化表現的主題,譚盾的音樂表 達了欲罷不能,痛苦困惑的心境,透露出一種惆悵而悲 傷的感情。這種舒緩柔美的古典音樂,恰如其分地營造 出空靈飄渺的意境,形成了一種不可言說的美。 (二)儒家美學思想的完美體現 儒家文化在我國數千年的歷史中占據著統治地位。 儒家提倡中和之美,「從音樂上說,是一種中正平和的樂 曲,也即儒家傳統雅樂的主要美學特徵。」〔2〕這種中和的 美學思想就是中正和諧,中庸的美學追求。「中者,正 也;庸者,常也。不偏不倚之謂中,不走極端,不從偏 邪之謂正。所以,所謂中庸之道,就是在實施仁學,推 行禮樂過程中,不論處理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中正的法 則。」〔1〕此外,儒家在人格修養上追求「里仁為美」、「要 想具有人格美,就應以『文質彬彬』(《論語·雍也》) 的准則要求自己,將內在美與外在美,形式美與內容美 統一起來。」〔1〕儒家講求積極入世的人生觀,要求「天行 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最終達到治國、平天下的治世理 想。 《卧虎藏龍》中首先體現儒家文化內涵的是李慕白, 處於「出世」與「入世」之間的他雖然一直想離開江湖 恩怨卻無法離開。忠義二字在他心裡有很重的分量,為 了盡忠,他必須為師父報仇,殺掉碧眼狐狸。盡管從一 開始他就一直在說想退出江湖,但他一見碧眼狐狸的行 蹤就立刻展開復仇行動。此外,他對於他和俞秀蓮的愛 情也體現出了儒家思想,一個義字,為了對得起朋友的 義氣,他強壓心中多年對俞秀蓮的愛慕,到死才說出口。 體現儒家美學思想的另一個人物就是俞秀蓮,她苦 戀李慕白多年,但就因為與自己定過親的男人是李慕白 的朋友,所以就算這個男人已死,她也無法與心愛的人 在一起。他倆的愛始終是不溫不火的感覺,為了對方犧 牲生命也在所不惜,但「愛」這個字卻說不出口。貝勒 爺表示要捅破他兩個的這層窗戶紙的時候,俞秀蓮只是 平靜地說一切隨緣。她對愛情的這種態度正印證了孔子 所說的「不偏不倚」、「無過不及」的中庸之道,她的所 作所為正是對儒家「發乎情,止乎禮」的最好實踐。導 演正是用這樣一種文化鋪墊,將影片的主題上升到一個 全新的境界。 (三)佛家美學思想的隱隱表現 佛家思想分為小乘和大乘,小乘講究個體的自我修 行,而大乘講究澤被蒼生,普度眾生。佛家主張與人為 善,無欲無求,重生惡死,要救眾生於水火之中。 在影片中,這種佛家思想集中地體現在李慕白身上。 他放棄了辛苦得來的大俠之名,捨得將有400多年歷史 的青冥寶劍贈與他人,這是無欲無求,無名無相的印證。 而他對於玉蛟龍的反復規勸也體現了他一心向善的佛心, 直到最後他以自己的死來喚醒玉蛟龍的善良本性,更是 我「佛」慈悲,舍己度人的最有力證明。 《卧虎藏龍》正是因為以「儒」、「道」、「佛」三家 為代表的中國古典美學為底蘊才能創造出這么成功的作 品。這部電影將中國古典美學追求意境美的審美標准發 揮得淋漓盡致,以中國的傳統文化征服了中西方觀眾的 心,是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相結合的一次成功典範。 二、中國電影本土化和全球化結合的道路 《卧虎藏龍》將中國武俠片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但近年來,中國電影卻屢遭失敗。2002年,張藝謀導演 的《英雄》以史無前例的宣傳攻勢給大家留下了非常深 刻的印象,在深圳神秘地公演了一周之後,滿懷期待地 角逐第75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結果敗北而歸。之後 又相繼拍攝了《滿城盡帶黃金甲》,希望以其宏大的場 面和華美的服飾能在奧斯卡上爭得一兩個獎項,結果也 是失望而歸。我們不禁要問,國產大片到底怎麼了?為 什麼在耗費了巨額資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之後還是不 能獲得國際上的肯定?究其原因,我們發現,雖然同樣 是武俠電影,但《卧虎藏龍》是以東方人的方式講自己 的故事給西方人,這種講述不同於張藝謀電影的那種迎 合西方口味的媚俗心態。北京大學的王一川教授就曾批 評張藝謀的電影是典型的東方主義,即把東方的落後, 貧窮,丑的一面展現給西方人,企圖從中獲得些什麼, 但這種暴露並沒有引起西方影視界的認可,反而屢屢失 利。那麼中國電影走向全球化的出路到底在哪裡呢?鑒 於《卧虎藏龍》的成功經驗,我們認為展現本民族的傳 統文化魅力是成功的關鍵。中國歷史悠久,有著很深厚 的文化積淀,即使是在現代化的今天它也有著巨大的文化影響力。我們應該立足於本國本民族的文化傳統,用 自己的方式展現在世人面前,並且應該相信我們傳統文 化的獨特魅力並不亞於世界上任何其他文化傳統。 這種文化的展示並不是一味地迎合西方的口味,更 不是商業炒作,而是要發揮中國文化自身的魅力。中國 的傳統文化中值得挖掘的東西很多,如中國山水的悠遠 深邃,中國音樂的五彩繽紛,將這些美好的東西展現給 世人,必定會形成一種文化的向心力,必定會吸引世人 的目光。我們要以開放的、有特色的、本土化的方式去 向世人介紹我們的文化,這才是中國電影走向全球化的 正確道路。 參考文獻: 〔1〕孔智光·中國古典美學研究〔M〕·濟南:山東大 學出版社, 2002· 〔2〕張少康·中國歷代文論精選〔M〕·北京:北京大 學出版社, 2003·

B. 求關於中外電影風格研究的論文,急

從發展來看,中國電影事業比西方電影事業起步要晚幾十年。西方電影尤其是美國電影常常有一些不經意的幽默,不是刻意去營造的而是往往在不經意間一個細節讓你忍俊不禁。相比較而言,中國香港電影界的奇跡「無厘頭」電影可謂從頭到尾讓人樂翻天,這不僅僅體現在情節設計上,在人物形象和塑造上,環境的布置以及音樂配置上都是做足功夫的。以我個人的淺薄認識,美國電影是「幽默」,香港電影里有的只是「滑稽」、「搞笑」而已,我無法評斷孰優孰劣。電影只是文化的一個縮影,不同風格必然有其文化大背景。另外從影片的題材上來看,西方電影的藝術片、西部片、歌舞片和動畫片也是別具一格,常常讓人感慨:啊!原來電影還可以這樣!而中國電影在發展中也形成了自己含蓄內斂的韻味與風格,在國際電影界的地位逐步上升,這不能不說是中國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上升。通過音樂與電影的比較,中西方文化的特點差異在我們腦海中都有了一個大概的印象,接下來,我們又探討了中西方文化的具體典型及其深層原因。在做這一部分內容時,我們查閱了相關書籍並充分利用了網路資源。一 內陸型文化和海洋型文化 :中華民族文明起源於黃河流域,三面連陸一面靠海的地理環境使中國幾乎處於與世隔絕的狀態,從而使自身文化保持很強的穩定性和歷史延續性。這種獨特的自然環境造就了中華民族獨有的文化傳統和社會心理。誕生於半封閉大陸自然環境的儒家倫理,教誨人們重土輕遷,安貧樂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使人們在久遠的傳統中沉澱了一種封閉的惰性心理和慣性思維方法,保守,缺乏開放的意識;眷戀家園故土,提倡清靜無為;安於現狀,墨守成規,因循守舊,風險意識和競爭精神不強,時間觀念和進取意識淡漠。所謂的「山性使人塞,

C. 淺談英雄電影的論文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依賴於電腦技術製作的影片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人們的視線當中。其中,尤以超級英雄電影的上座率以及票房回報率奇高。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 論陳英雄電影的東方藝術 》

[摘要]陳英雄把恬淡冷靜的東方文化理念同西方電影藝術,通過獨特的思維方式相結合。他的代表作中,既帶有故鄉情結也帶有歐洲式的東方情節中對越南文化的捕獵。他講求詩意的描述,運用電影語言,打動觀眾心靈,如詩一般。即使是面對飽含著苦難、淚水和絕望的土地,陳英雄依然葆有詩意。本文從陳英雄的電影文字出發,通過對陳英雄的文化背景的探究分析其電影文字和文化內涵,從而在更高更廣的領域里加深了對陳英雄導演風格的理解。

[關鍵詞]東方文化;越南電影;導演風格

越南,這個曾被稱為「印度支那」的中國近鄰,長達幾十年的戰爭,使它遠離了我們的視線,也使世人對它產生了誤解與好奇。90年代以後,越南又回到了我們的視線中。殖民地題材電影成為提供美麗幻象和慰藉現實的電影潮流。在《情人》《印度支那》等異國情調的影片引起西方電影界關注的同時,一部《青木瓜之味》讓我們看到了更接近真實的越南。而這部電影的導演陳英雄雖然是法國文化培養出的電影導演,但是他具有越南傳統文化中的靜謐、羞怯的氣質,從而形成其獨特的觀察、表現事物的電影思維以及表現手法,一種恬淡靜謐、文雅敦厚的東方藝術。

一、陳英雄的文化背景

陳英雄導演是當今國際影壇上一位頗為著名的亞裔法國導演。他出生在越南,14歲移民到法國。最初研讀哲學,而後偶見一部讓他感動的越南裔導演拍攝的影片後,便決意改學電影。而這一決定開啟了他的電影人生。於是,陳英雄進入著名的專門培養電影攝影師的路易盧米埃爾學院,學的是攝影技術,因為他認為導演的場面排程能力應該從觀看影片中學習。就這樣與電影結下了不解之緣,而後開始了他的電影導演生涯。陳英雄在影視作品中逐漸形成了屬於他自己的獨特的影像表現手法。他在20年的時間里,僅拍攝了5部電影,但這卻毫不影響他成為亞洲電影界的著名導演,這得益於他的影片散發出的濃烈的個人風格。

電影在越南並不發達,以往越南電影也很少受到關注,提起有關越南的電影,不禁會想到美國經典電影《阿甘正傳》和杜拉斯鏡頭下的異國戀情――《情人》,然而這些影片的故事情節卻與越南無關,越南只是這些異國電影中的背景而已。不同於其他電影中那個硝煙彌漫、窮苦落後的越南,法籍越南裔導演陳英雄用他的鏡頭讓我們看到一個色彩斑斕,柔美恬靜的越南。樹隙中傾瀉下來的細碎陽光、中式庭院中枝繁葉茂的芭蕉樹、嬌媚惹人的木棉花、棚架下青翠剔透的青木瓜……除了殖民、除了戰爭、除了貧窮,這里的越南以其獨有的詩意與讓人慨嘆的生活氣息,宛如一位身著奧黛的越南姑娘散發著東方女性的淡淡清香。

作為一位身在異鄉的越南人,陳英雄帶著對於家鄉懷有的一份鄉愁,在他的鏡頭下把越南拍攝得宛如其兒時夢境中一樣雋美。但是在其勾畫故鄉美好夢幻般的回憶的同時,依然不忘關注越南的社會現實,刻畫越南社會殘酷猙獰的現實,他把鏡頭對准泛著惡臭的街道,滋事暴力的地痞流氓等越南的底層社會生存現狀,從而引發人們對於現實的思考。在陳英雄最為著名的「越南三部曲」――《青木瓜之味》《三輪車夫》《夏天的滋味》中,始終執著地書寫著其對越南的情緒和情感,從恬靜日常生活的審美觀照、懷想期盼中如詩般的畫面語言、時而輕快時而沉鬱的詩情隱喻中抒發著陳英雄電影中特有的東方文化氣息與東方哲學,形成其鮮明的個人風格。

二、陳英雄導演的影片風格

一人物:普通人和東方女性

恢巨集的歷史題材和激昂的偉大情懷從來都不是陳英雄影片的主題,在其作品中沒有眾人仰視的英雄,只著眼於現實生活中的普通人,因為事實上這些卑微但堅韌的底層人物才是生活中真正的主角。如《青木瓜之味》中臉上永遠是滿足的微笑的女傭梅,在一幕幕尖銳獰厲的境遇中依然溫性猶存的「三輪車夫」以及遭遇痛苦婚戀卻從容生活的三姐妹,這些人物都是生活中的普通人,他們最為真實的日常生活才是生活中簡約、朴實的溫情。陳英雄作品體現新現實主義電影的風采,他追求朴實堅韌的生活氛圍,他把鏡頭始終對准現實中的普通人的生活境遇,從小人物對待生活的態度中,詮釋著自己處事的東方哲學。《青木瓜之味》中靜靜地看著這個庭院里所發生的一切悲歡離合,臉上永遠是滿足的微笑的梅,《三輪車夫》里對暴力和死亡的默默凝視的三輪車夫,《夏天的滋味》里,將所有的家庭矛盾和秘密平靜地消解、超然掩蓋的三姐妹,他們都詮釋著陳英雄面對一切超然堅忍的生活哲學。

陳英雄不僅願意瞄準普通人,在他的鏡頭中也贊美著著堅韌寬容、堅忍、平和、寧靜的東方女性形象。在其作品中,男性陰柔軟弱,而女性是生命的主人:堅定聰慧,鎮靜隱忍。其影片中畫面無時無刻不表露著對這種女性的依戀。《青木瓜之味》中的梅、梅的女主人,《三輪車夫》中的姐姐、老闆娘,《夏天的滋味》中的三姐妹,無一例外是具有鮮明氣質的東方女性形象。這些影片中,陳英雄對女性的欣賞和贊美正是他對於兒時家鄉無限鄉愁的一種轉化,這些女性身上柔美、寬容、堅忍、沉靜、內斂的東方品格,體現了創作者心目中理想的東方女性形象。同時,他用這種崇敬和贊美無聲地 *** 男權社會中男性的懦弱無能和不負責任。

二情節:溫馨與殘酷的交織

陳英雄這個離國多年的遊子從西方世界的觀影期待出發,又與本民族的文化傳統和自我的文化自覺意識結合,沖破西方世界對越南主觀壟斷的揣測和想像,通過影像向世人展示了越南的傳統與現代、溫情與殘酷、堅硬與柔軟。這是陳英雄以自己的方式回想著祖國的過去,也凝視著現在,更是深切關注著明亮的未來。溫馨過往與殘酷現實的交織,其影片中所有溼熱、陰郁和狂躁不安讓陳英雄以詩意的沉鬱,超脫的胸懷所平息。用沉靜來平息痛苦,讓溫馨與殘酷交織。

正如《青木瓜之味》中鏡頭從身著金黃色的高領長裙幸福地讀書的女主角梅身上向上搖,出現的是一尊安詳的佛像。在這里,陳英雄以自然與和諧、清凈與祥和描述了另一種觀念與理想。以絕對虛靜的心靈進入到精神的最高境界:絕對的自由,在時間與空間的雙重拘束瓦解後,邏輯、理性已成負累,沒有了對物質慾望、對功名的角逐,於是,最終感悟到了生存意義和精神上的愉悅。 在影片《三輪車夫》的結尾,辭舊迎新的除夕,一夜之間,一切都已改變,生活恢復了往昔的平靜。鏡頭掠過外面的斷壁殘垣,轉向高牆之內的網球場游泳池和身處其中的人們,又再次回到外邊突然變得陽光燦爛的城市街道,人流之中,三輪車夫騎著滿載全家幸福的嶄新的三輪車向前滑行,然後鏡頭漸漸上升,還有那一群在教室里專注地學習彈琴的孩子們。貌似突兀的結尾讓人沉思,是什麼東西讓這些命運多舛的人在面對苦難時如此安穩,是什麼東西使得他們在輾轉流離的混亂中各歸其位?很顯然,這是一種沉默地生存狀態,不是通常的絕望的血淚交錯,而是屬於生命意義上返鄉之途中淡淡的憂傷,又是知其所來知其所終的安天知命。

《夏天的滋味》中三姐妹中最小的蓮與弟弟出門為給父親的周年祭祀而准備,正好呼應著影片開頭中的他倆為准備母親的周年祭祀而出門,就連線下來的悠遠的鍾聲都一樣,彷彿一切的愛欲糾纏都未曾發生過。導演沒有沉迷於對人生的痛苦、對社會的憤怒的宣洩,而是以一種浪漫主義的風格作為影片的結尾,這無疑是東方尤其是儒家思想的審美理想與思維意識的形象體現。愛與死,幸福與痛苦同時並存,一切都是自生自滅,自然而然。在燦爛明媚的陽光之中,再陰暗再無望的生活,再悲傷再恐怖的歷程,都能夠以人的胸襟和對生命的熱愛將它包容。

這其實就是陳英雄的人生之道。從佛像到鍾聲,早已暗示著東方式的圓滿。這樣一種詩意的描述,非線性的寫作,這種悲憫的情懷、達觀的精神超越了現實的苦難,使陳英雄的影片沉鬱而不凝重、壓抑而不絕望。

三畫面:畫意與詩情的結合

陳英雄的電影中充滿了詩情畫意,他更像一位詩人將心中的故事轉化為淡雅的文字一樣,把他電影畫面如詩般溫雅細致地表現了出來。東方詩畫色彩對陳英雄的影片視覺畫面的影響很深,並且陳英雄十分善於以表現唯美含蓄、意境深邃的畫面來替代人物的語言,以唯美的視覺畫面和富有詩意的場景氛圍傳達不必言說之美,在有限的畫面內傳遞著無限的神韻。例如,他的作品中刻意使用原生態描繪手法表現出鄉村生活自然詩意,用飽和度較高的色彩畫面和慢節奏的平搖鏡頭,來展示畫面中環境和人物的每個精緻細節,從而使人物每一個簡單的動作都顯現出一種朴實自然的魅力,鏡頭中也就讓一種贊美和詩意始終洋溢其中。在影片《青木瓜之味》中,流落著寧靜而自然的詩情畫意的古樸的庭院等情境,如詩如畫地表現生活中的自然狀態,如隨風而動的翠綠樹葉、陽光下的木瓜樹、陳舊的石板等。

三、東方文化在陳英雄電影的展現

陳英雄把恬淡冷靜東方哲學同西方藝術電影的個性意識,以意象為主的思維形式,常採取象徵、隱喻的手法,藉以流暢的電影語言完美地相互融合並完美呈現,使影片中的對於現實的揭示與世事的說教潛隱在毫不張揚的詩意鏡語中,東方哲學自然的富含於作品之中,形成陳氏影片中獨有的風格。電影中把政治背景和教育意義隱秘在詩一般的鏡頭之中,東方傳統理念、佛家的因緣色彩、道家的無為思想自然的融會貫通,陳英雄以自己的東方哲學理念敘述著他的情感,同時也用他心目中的越南詮釋了自己的東方文化理想。例如,《三輪車夫》中本是對立的兩種生活狀態,面對苦難的陰郁和狂躁不安與無奈平息痛苦的從容沉靜,在陳英雄的電影世界中被優雅地融合在一起,東方人對於人生境界的至高追求,即以出世的超脫和平靜刻寫入世的情懷,世事雲淡風輕,時刻保持一份平常恬淡的心境,泰然處之。陳英雄電影中最直接使用干凈、明亮、簡單的電影畫面來塑造電影觀感,以安靜、平和的意境,表現對自然與生命的感悟,賦予影像畫面獨特的人性關懷,這也正體現了陳英雄思想中以恬淡虛無為本的道學思想和以萬事皆空為本的佛學思想。

東方的文化背景與西方文化的薰染使得陳英雄在觀察越南時擁有獨特切入角度、觀察視點,同時對於文化的不同理解與本土情結的混雜性,也使其作品中的文化內涵和歷史積淀要遠遠多於單一民族性的表述和極端地域色彩的彰顯,從而獲得了一種具有更大的文化相容性和世界性的文化自由的隱性空間,是其能夠以一種獨特的視角述說一個全新的越南,挖掘出越南不為人知的另一面,陳英雄使東方傳統藝術精神在電影這一最現代的藝術形式中得到張揚。他的電影在國際上頻頻獲獎,而且在越南國內,除被指責「陰暗面表現太多」,也是廣受歡迎。這些也都表明他不僅掌握了國際電影語言,並且抓住了屬於自己的民族文化命脈。

總而言之,陳英雄的東方文化背景以及後來的西方文化教育,使他把東西方文化和看似毫不相關的事物有機地融為一體,並成為他電影中的閃亮之處。如阿巴斯之於伊朗電影、侯孝賢之於台灣電影一樣,陳英雄成為越南電影的一面大旗,獵獵飄揚。雖然他的作品被少數人指責「陰暗面表現太多」,但是這並不能把陳英雄在電影藝術上特別是對東方藝術的完美詮釋給否決掉。他的電影在國際上頻頻獲獎說明了他的電影作品的藝術價值。陳英雄以敏銳的藝術感悟力和對鄉土文化的真切感懷賦予了電影濃郁的東方色彩,編織成了一個柔美纖細的東方童話。陳英雄巧妙地將東西方文化相結合,其將世界電影藝術中的養分融合於東方傳統藝術精神,向世界展示了不一樣的越南,探索出富有現代意味的東方哲思電影的形式與風格。他的影片所表現出來的東方藝術之感,依舊在漫漫電影長河中熠熠生輝。

[參考文獻]

[1] 朱立元.當代西方文藝理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2] 大衛・科波考爾.影視導演技術與美學[M].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4.

[3] 李顯傑.電影修辭學[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

[4] 金丹元.後現代語境與影視審美文化[M].北京:學林出版社,2000.

[5] 金丹元.影視美學導論[M].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1.

篇二

《 色彩在電影《英雄》中人物設計的構成 》

[摘要]電影的發展和色彩藝術設計在電影中的應用是不斷促進和滲透的。在電影的藝術設計過程和電影的傳播發行過程中,電影的色彩藝術設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電影的色彩設計對人物場景的策劃和深入有很強的促進作用,同時也提高了電影藝術的推行。此外,電影的色彩設計本身也對色彩設計藝術行業有很好的提升作用。本文主要以著名導演張藝謀的電影《英雄》為例,詳細並深入地分析色彩藝術設計在電影人物場景中的構成。

[關鍵詞]電影;色彩藝術;人物場景;關系;構成

電影是導演等電影創作者發揮主觀能動性,以表達一種自我的情感和對客觀事物的看法,即「體物賦情」。電影語言和一般藝術的語言有著很大的不同,由於電影中充斥著大量的畫面,而在畫面中色彩毫無疑問地佔據著很重要的地位。王國維曾經說過,「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色彩」。電影《英雄》中色彩在人物場景的應用上可謂是深諳此道,對電影色彩的運用可稱之為大膽、奇妙。電影《英雄》靈活藉助電影色彩這一「道具」,巧妙地完成電影的敘事、情感的表達激發觀眾的情感世界,沖擊觀眾的視覺神經,色彩紛繁復雜但是又不失其純真和主題,濃重的色彩卻最典雅,盡情展現張藝謀式電影的華美藝術。

一、電影的定義和色彩設計的定義

電影的定義

電影作為一門綜合性藝術作品,它是多種藝術形式相互融合、共同發展的結晶。電影,在我國的《現當代漢語辭海》中是這樣解釋的:一種綜合藝術,用強燈光把拍攝的形象連續放映在銀幕上,看起來像真實活動的形象。1872年,電影初現端倪,進入了萌芽時期,並從此進一步發展,逐漸成熟而「一發不可收拾」。迄今為止,電影已經有137個年頭了,而且在這期間電影的藝術內涵和藝術形式不斷發展。

色彩設計的定義

色彩設計,從通俗意義上講就是顏色的搭配。在大自然的世界中,色彩紛繁復雜,絢麗多彩,而色彩的設計就是將不同的顏色進行合理的搭配,以求得完美、更加漂亮的色彩。在色彩設計中,色彩的配色方案千奇百怪,千變萬化,但我們用我們的視覺、用我們的眼睛去觀察我們所處的環境,首先闖入我們眼簾的就是色彩,這個大自然的魔術師,它產生著各種各樣的視覺效果,帶給我們不同的視覺享受和視覺的盛宴,它直接影響著我們的審美認知、情緒的變化乃至生活狀態和工作的波動、效率等。

二、電影《英雄》中的色彩在人物場景構成中分析

正如我們所熟知的,電影的每一個畫面都由色彩組成,色彩也就成了電影的重要藝術形式。作為我國第五代電影導演中最閃亮的一顆星星——張藝謀,在他的電影中,色彩藝術的發揮可謂是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借用中國的一句古詩來形容張藝謀對色彩的應用那就是「淡妝濃抹總相宜」,這的確是一點也不為過的。他的電影在色彩的應用方面正可謂是創造了一場壯麗的「色彩盛宴」。張藝謀運用極富創造性的色彩增強電影的藝術效果,構成了電影獨特的色彩藝術。那麼作為張藝謀色彩應用的極品之作——電影《英雄》在色彩的構成設計上,張藝謀又是如何運用其聰明才智和設計靈感的呢?主要體現在以下的四個方面,即電影中人物服裝的色彩搭配、電影場景空間色彩配置、主要故事情節的色彩組合、全片時空段落色彩構成四個方面。我們僅就色彩藝術設計在電影《英雄》人物場景中的構成進行深入且詳盡的分析,具體如下:

在電影《英雄》中色彩設計在人物場景中的構成和配置表現在鏡頭上的主要有兩類,一個是,通過人工搭建的以供電影場景應用的場景空間色彩的搭配,另一個是,純天然的,取材於天然的空間環境的場景色彩的搭配和設定。

人工搭建的以供電影場景應用的場景空間色彩的搭配

在電影《英雄》中,人工搭建的以供電影場景應用的場景空間色彩的搭配主要有秦宮、棋館、書館、殘劍居室以及藏書閣這五個空間場景。在這五個空間場景中,色彩的藝術設計正可謂是大膽且靈動。

秦宮的主色調是黑色,其寓意不言而喻,既象徵著至高無上的皇權和無法接近的盛氣凌人,又象徵著秦始皇的殘暴和凶惡,同時在很大程度上也在暗示著這部電影《英雄》的悲慘結局和對英雄的哀悼之情;但是在黑色之餘又有星星點點的綠意在其中點綴,這種顏色的主要意義據筆者研究是象徵著秦始皇的殘暴統治不得民心,繼這些趙國劍客刺秦之後的後繼往來者、反抗者將綿延不絕。

棋館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為了配合整部電影的基調——悲涼而成的。棋館的主要顏色是黑色、白色和灰黑色,這種色彩的搭配既在很大意義上符合了棋館本身的特徵——黑白相間,體現了浩浩乾坤、蒼茫大地本應和諧統一的八卦之意,又增加了這部電影的悲劇色彩,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有一種意念上的搏殺意義。

書館的主打色是鮮艷的紅色。紅色在中國的傳統意義上有著生機勃勃之意、有著喜慶歡喜之感,但是在此時,在周圍環境全部是暗色調、非黑即白的大環境下,突然出現的紅色則是一反常態的。在電影《英雄》中,紅色的寓意可謂是清晰明朗的,鮮紅的色彩,鮮紅的鮮血灑滿書館,給人一種極度的壓抑和悲涼之感,預示電影的悲劇結局。

殘劍居室和藏書閣是人工搭建的以供電影場景應用的場景空間色彩搭配中最鮮艷的兩個場景色彩搭配,它們分別是紅色、綠色和紅色、藍色、白色。在中國的傳統色彩搭配上,紅色和綠色的搭配歷來就是一種「禁忌」,而在這部電影《英雄》中,則大膽將紅色和綠色巧妙地應用在一起,一起勾勒出殘劍居室的色彩圖景,這就很容易讓我們聯想到紅色和綠色的不相容,而正是這種不相容則巧妙地向觀眾揭示了一種抗爭和對抗,一種水火不相容的局面;那麼藏書閣紅色、藍色、白色三種顏色的運用在人工搭建的以供電影場景應用的場景空間色彩搭配中可謂是最為復雜的,也昭示著電影中人物情節和人物心理的復雜和矛盾,同時,「黑」與「紅、藍、白」已經不僅僅是一種國別的象徵,更重要的是利用秦國所崇尚似鐵的「黑色」來強調秦國恃強凌弱的吞噬之心和統一全國的野心,還有「紅、藍、白」三色中的紅色尤其是要突出趙國劍客、劍俠誓死守衛家園、刻骨銘心的一洗國恥的國仇家恨,一種鐵骨錚錚的誓言,一種決心刺殺秦王的堅定立場和信念。無名「功夫十年」,練就「十步一殺」的絕技,單身赴會,直面秦王,視死如歸;長空、殘劍、飛雪等俠肝義膽,皆願割捨身家性命,助無名刺殺成功。 電影《英雄》中室外場景的顏色運用高度強化的單色配置,配置如此巨集大,設計如此縝密、冷靜,信念如此堅定,心靈如此純凈。我們通過前面的幾處室外場景色彩的設計,很容易發現人工搭建的以供電影場景應用的場景空間色彩基本上都是單一的純色,根據筆者的理解,創作者應用一種純色的色彩是文化觀念層面上的冷靜的理性思考和藝術設計上的升華。

純天然的、取材於天然的空間環境的場景色彩的搭配和設定

純天然的、取材於天然的空間環境的場景色彩的搭配和設定主要指的是外界的環境,如金黃和全紅組成的胡楊樹林;如白水、綠山組成的高山瀑布;如土黃沙地和湛藍天空組成的漠北沙地;如青山藍天組成的翠色平湖;再如金黃土地和藍天組成的荒塬土丘,等等。

在中國的傳統意識上,黃色是典型的大地之色,而黃土又在某種程度上代表著中國。所以,在電影《英雄》中黃色、黃土色的大面積、大程度應用使電影《英雄》在本身具有民族情感的同時更增加了它的民族情結和民族文化特徵。黃色正如我們所熟知的有一種「光芒四射」之隱涵,那麼在電影《英雄》中則是寓意著英雄人物的性情之高尚、心境情感之深遠。正如我國古代的「陰陽五行」之說中,黃是中央方位色彩,它對應的是人身體中最重要的部位——心臟,那麼不約而同的,在「五氣」中,「黃」又象徵「和」,因此我們中華民族把大地之色——黃,看作是崇高無上的色彩。

綠色,綠色在西方多出現在結婚的禮服上,象徵著後多生孩子之意,那麼在中國綠色則象徵重生、綿延不絕的生命之意,在電影《英雄》中,黃色的「中」與「和」的寓意與殘劍、飛雪綠色衣裝的巧妙構思,確實在某種程度上體現了不謀而合的異曲同工之妙,是一種文化上的遙相呼應和對電影影片哲理的思索。

我們從綠色領域轉接到藍色的天空之中,看殘劍本人由「誓殺」到「阻殺」秦王的表現,也是一種英雄的睿智和冷靜的思考;沙漠飛雪與無名在秦軍軍陣中挑戰博殺,皆功未成而身隕,死得其所,終以「小生命」個體、微小群體的毀滅換取並迎接「大生命」天下一統的即將誕生。

電影《英雄》的室內場景色彩多是原始自然,來源於大自然的寫意色彩。《英雄》全片的色彩在總體上是形成了電影寫意與寫實的有機融合和巧妙結合,色彩在電影人物場景的構成方面既為畫面的唯美攝取奠定了基礎,又為人物的情感表達提供了有利條件。

就電影《英雄》而言,從導演張藝謀在不同場景空間使用不同的色彩配置和設計來看,我們很清晰地發現張藝謀色彩設計的創作思路:在室內場景空間色彩設計上,大多是純主觀的大寫意色彩表現;而在室外的場景空間色彩設計上,多採用純天然的自然設計,是借用一種鬼斧神工的原始自然色彩。所以,我們說,張藝謀的電影《英雄》在色彩的運用上可謂是登峰造極,用筆不凡。

三、結語

電影是一門以視覺為主要表達方式的藝術,因此對於一部好的電影來說,它的視覺美感一定要強烈,使觀眾從電影中得到享受,感覺舒服。對於畫面的描摹,色彩占著很大的成分,而張藝謀對色彩的應用可謂是到了一種極致,「淡妝濃抹總相宜」,在他的影片色彩中,我們能感知色彩本身的意義和導演張藝謀所要表達的情感和思想。電影《英雄》作為張藝謀電影色彩應用的經典之作,是一場色彩的盛宴,他通過對民間色彩、色彩細節、單純色彩的處理達到人物豐滿、畫面和諧、敘事完整、情感充沛的效果。電影《英雄》畫面色彩絢麗多彩,意義深刻,意境深遠。

[參考文獻]

[1][]城一夫.色彩史話[M].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1990:160-162.

[2]余培敏,楊永軍.淡妝濃抹總相宜——淺析張藝謀電影的色彩藝術[J].涪陵師范學院學報,2004.

[3]陳歡,袁筱華.紅的詮釋——論張藝謀電影色彩的運用[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1994.

[4]王開慶,何培華.色彩設計三要素在電影海報中的運用[J]包裝世界,200911.

有關推薦:

D. 網路小說與中國電影發展史的論文1500字

自1905年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的誕生到2005年,中國的電影已走過了整整一百年的歷程。在這百年的中國電影歷史長河中,中國電影的發展史離不開中國武術的熔入。

中國電影從無聲、單機、黑白影片到高科技、大投入、環繞立體聲巨幕電影,乃至全球最有影響力的電影節,以武術及以尚武崇德的俠義思想為主題的電影占據了中國電影的重要地位。因此,可以說,中國武術促進了中國電影的發展;中國電影推廣和宣傳了中國武術。

2 武術與中國電影發展的三次高潮

2.1第一次高潮

中國電影第一次武術動作片高潮出現在20世紀的20年代至30年代。在當時,人們習慣稱其為「武俠電影」。 武俠電影隨著中國電影的發展而發展到了第一次高潮。這個期間各種各類的武俠電影紛紛出現。

其武俠電影的急速發展,是與當時的文化背景、武俠小說等都有一定聯系的。1928年上海明星影片公司根據武俠小說《江湖奇俠傳》改編並攝製成武俠電影《火燒紅蓮寺》。歷史上人們也一直認為《火燒紅蓮寺》是中國第一部武俠電影。

當時紅極一時的《火燒紅蓮寺》,其票房和社會人氣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在以後的3年內,為滿足觀眾的要求,《火燒紅蓮寺》的續集竟拍了有18集之多。就連今日的美國巨片《蝙蝠俠ⅰ》、《蝙蝠俠ⅱ》、《蝙蝠俠ⅲ》都會感到汗顏。《火燒紅蓮寺》說的是,湖南的瀏陽和平江兩地為爭碼頭而引發械鬥,涉及到武林中的昆侖派和崆峒派,以及紅蓮寺廟等。劇情可以不去深入,而《火燒紅蓮寺》的連續18集,事實上形成了中國電影史上的第一次武術動作片高潮。以後在1940年和1993年,香港又製作了兩集,從而使《火燒紅蓮寺》總共拍了20集。

在整個1929年至1931年期間,上海的50餘家影片公司,共拍了250餘部武俠電影,佔全部出產影片的60%。

由於日本侵華戰爭,中國電影受到了巨大的創傷,同時也導致了中國武俠電影第一次高潮的結束。

2.2 第二次高潮

中國電影第二次武術動作片高潮出現在20世紀的50年代末至70年代。在60至70年代,武術動作片和言情電影一樣,成為支撐香港和台灣電影業的兩大支柱。在這期間,涌現了一批代表這個時期武術動作片的最高水平的演員與導演。如李小龍、洪金寶等及以後的成龍、元氏兄弟等。

1958年,香港峨嵋製片公司首先拍攝了金庸的《射鵰英雄傳》和《碧血劍》,之後,台灣地區也出現了武俠電影,如1960年台聯影片公司的《七劍十三俠》等。

1973年,中國武術動作片翻開了重要的一頁。《猛龍過江》,是李小龍自編、自導、自演的影片,是世人公認的遠征歐洲打入世界影壇,並獲得成功的武術動作影片。同年的《龍虎爭斗》是李小龍與美國好萊塢華納影業公司合資生產的影片,成為中國第一部與國外電影公司合作的武術動作片。《死亡游戲》是李小龍自編、自導、自演的最後一部影片,遺憾的是李小龍並沒有拍完這部電影就去世了。

此後,雖然香港和台灣的武術動作片還繼續在生產,但作為群體性的武術動作片創作、拍攝、效應等逐步減退了。

2.3 第三次高潮

中國電影的第三次武術動作片高潮出現在20世紀的80年代初。1980年,北京電影製片廠首拍了劉曉慶主演的《神秘的大佛》,打開了武術動作片的先聲。1982年由河南開封市演出公司和香港聯華電影聯合公司攝制的、李連傑主演的《少林寺》真正掀起了武術動作片的第三次高潮。在這期間,大量的武術動作片題材的影片誕生了,如1983年的《少林寺弟子》、《武當》、《武林志》等;1984年的《自古英雄出少年》、《木棉袈裟》、《大刀王五》等。同時,武術動作片有了將動作片與民族文化相融和的意韻。

由中國內地所引發的武術動作片與香港和台灣的武術動作片有一定的不同之處。即相比較而言,在敘述故事的前提下,更多的表現了一種民族傳統文化的內涵和思想的熏陶。

步入90年代,香港的武術動作片又有了一個新的篇章,1992年的《新龍門客棧》、1993年《東方不敗》、《獅王爭霸》等對中國電影具有較大的影響。尤其是間隔了半個多世紀的《火燒紅蓮寺》,在1993年又拍了第20集的連續系列。以及1994年的《天龍八部》等等,都對武術動作片的第三次高潮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所有的武術動作片中,以出生於廣東佛山的黃飛鴻的武術生涯為題材的武術動作片達到了空前的程度。從1949年的《黃飛鴻傳》至今,已有了100餘部關於黃飛鴻武術生涯的故事片。

3 武術動作片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在整個武術動作片中出現了許多代表人物,而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主要從以下幾點探討。

3.1李小龍

在20世紀60至70年代期間,李小龍從武術的詠春拳開始創造截拳道,而後進入影視圈,轟動世界影壇。從而使中國武俠電影又進入了第二次高潮。

李小龍作品有童年時期的作品《富貴浮雲》、《細路祥》、《人之初》、《雷雨》、《人海孤鴻》;1969年《丑聞喋血》;1971年《唐山大兄》;1972年《精武門》;1973年《猛龍過江》、《龍爭虎鬥》;1973年《死亡游戲》(未完)。

在李小龍的電影中尤其是《唐山大兄》這部武術動作片,是由香港嘉禾電影公司所製作。該片成功塑造的中國英雄人物「唐山大兄」帶動了中國電影進入世界電影市場,主角李小龍由此而成為了一代國際電影巨星。

3.2 成龍

出生於1948年的成龍,數十年的從影使其成為全球的公眾人物。他的電影有很多,基本以《警察故事》系列、《醉拳》系列為他奠定了武術動作片的地位。此外,具有影響力的電影有《群龍譜》、《A計劃》、《蛇形刁手》、《奇跡》、《紅番區》、《霹靂火》、《簡單任務》、《我是誰》、《一個好人》、《尖峰時刻》等等。成龍1995年就獲得了香港浸會大學的榮譽社會學博士。他的《醉拳ⅱ》赫然登上了美國《時代》雜志,被評為十大電影佳片。成龍熱心於慈善事業和公益事業,尤其是為2008年的北京奧運當形象大使。

3.3李連傑

1996年在英國倫敦舉行了「李連傑作品專輯展映」,出現了異常熱烈的哄動場面,反映了李連傑已成為繼李小龍、成龍之後在歐洲備受矚目的中國功夫明星。李連傑的武打動作,除了傳統的中國功夫之外,又加入了好萊塢的動作特技效果。李連傑成功地打入了德國、比利時、美國、日本等西方國家。

李連傑作品有1982年《少林寺》;1984年《少林小子》;1986年《南北少林》;1988年《中華英雄》;1989年《龍在天涯》;1991年《黃飛鴻》;1992年《黃飛鴻ⅱ》、《笑傲江湖》等;1993年《獅王爭霸》、《方世玉》、《太極張三峰》等;1994年《洪熙官》、《精武英雄》及2004年《英雄》、2005年即將上映的《霍元甲》等。

李連傑的身價隨著其名聲業越來越高,從1982年《少林寺》的數百元,到1996年香港龍祥電影公司與永勝娛樂公司簽下了《黑俠》、《黃飛鴻ⅵ》等三部片子,達到了3600萬港幣;而以後的影片也在千萬美元之巨。

3.4 其他代表人物

《武當》中的司馬劍(趙長軍飾)、《塞外奇俠》中的卓已航(原文慶飾)、《武林志》中的東方旭(李俊峰飾)等。在眾多的武術動作影片中,以《黃飛鴻》為題材的影片可以說是達到了武術動作之最。而飾演《黃飛鴻》的演員也幾乎囊括了所有的武術動作片名演員。如成龍、李連傑、洪金寶、元彬、甄子丹、趙文卓、王群、邱建國等;還有不少其他名星。如譚永麟、劉家輝、梁小龍等。在這其中《黃飛鴻》中的黃飛鴻(關德興飾)。1940年開始,關德興飾演《黃飛鴻》,一直到1970年,整整演了99部以《黃飛鴻》題材的電影。

4 中國武術動作電影的發展趨勢

從《定軍山》到《卧虎藏龍》再到2005年周星馳《功夫》、徐克的《七劍》的中國電影百年的發展史中,可以看到武俠電影的發展趨勢。

4.1重視電影節的評選與獎項

世界上形形色色的電影節有3000多個,而國際製片人協會承認的國際A級電影節一共是11個。在這林林總總的電影節中,其中奧斯卡是國際A級電影節中舉足輕重的國際電影節,同時也是商業性最強的電影節之一。中國的電影界對此十分重視與關注,如張藝謀近年來的每一部大片似乎都劍指奧斯卡,而且都是與武術動作片有關的電影。

對於中國電影來講,奧斯卡不僅僅是一個在世界面前亮相的好機會,更是一個爭奪世界電影市場的契機。參加奧斯卡,得獎不易,既使獲得提名也同樣具有意義。而如果獲得獎項,則對中國電影的整體形象提升和世界電影市場的定位都有不可估量的價值

2001年的73屆在奧斯卡的獎項,稱為中國武術功夫電影的《卧虎藏龍》再一次使中國武術動作片亮相全球影壇。《卧虎藏龍》是由李安導演的,李安有著中國內地、中國台灣和美國的生活經歷。而整個劇組有中國內地、中國台灣和中國香港的演員以及美國和馬來西亞的華人演員組成。在獲獎的時刻,輿論界稱其為「世界華人的電影藝術成就」。

在奧斯卡的獎項提名中,《卧虎藏龍》得到了10個獎項的提名。最終得到了最佳外語片獎、最佳美術指導獎、最佳攝影獎、最佳原作音樂獎等4項大獎。這是中國電影首次在國際A級電影節奧斯卡中的舉足輕重的獎項。

有意思的是,這部配英文字母的華語片還在美國引發了學中文的熱潮,甚至有的學校將《卧虎藏龍》劇本當教材用。

2005年,中國電影有了一個嶄新的評選活動——中國電影排行榜。排行榜4個項目,每個項目有5個提名。我們發現最佳製片人中的5部電影有2部是武術動作片,它們是《功夫》和《十面埋伏》。其中《十面埋伏》有3個項目的提名。

4.2電影市場的票房價值杠桿

從票房價值來看,《卧虎藏龍》僅在北美就達到了近2 億美元的票房、台灣的會宇多媒體以8位數即千萬元的價格取得了《卧虎藏龍》全球獨家動畫版權、包括碟片和商業性合作的授權等,《卧虎藏龍》得到數億美元的收入是毫無疑問的。

同樣,《英雄》在2004年的76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之後,在美國兩個周末的票房達到了1800萬美元,最後在全球達到了1.7621億美元的票房奇跡,而《英雄》在國內的票房收入僅占其中的17.24%。《十面埋伏》的海外版權被「索尼經典」購買了以後,其票房突破了7200萬美元。來自影片發行方中影發行放映分公司的統計數據顯示,2005年7月29日開始放映的徐克的《七劍》,全國首個周末三天票房總計2600萬元人民幣,這個成績和《頭文字D》的首周票房基本持平。同時頭3天在東南亞已取得過4000萬的票房成績,發行負責人翁立表示,「從《七劍》的首周表現來看,總票房達到七八千萬難度不大。」因此《七劍》的中國電影排行榜估計也將是前列的。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電影排行榜以電影的票房收入作為一個十分重要的指標。

4.3娛樂性的武術動作片將異軍突起

《我的功夫女友》被譽為2005年的中國「首部現代功夫喜劇」。它糅合了浪漫、搞笑、功夫、勵志等多種元素。《我的功夫女友》是繼韓國影視明星張娜拉的電視劇《明朗少女成功記》創下收視高峰,並捧紅了張娜拉的亞洲小天後地位之後的又一巨作。圈內人把其稱作是中國版的《明朗少女成功記》。雖然由於檔期的原因,張娜拉最終未能出演此劇,但《我的功夫女友》將中國功夫與喜劇的結合吸引了大家的眼球。許多海外的影片商也看好該片,希望引進現代功夫喜劇《我的功夫女友》影片。

2005年3月香港引進內地的首部電影叫《精武家庭》。它是集武打、動作、喜劇溫情於一體的武術動作電影。該片由成龍監制,「成家班」參加了全部的拍攝工作。總投資為4000萬元的《精武家庭》有驚險的跳樓場面和高難度的武打動作。

而香港另一武術動作片的明星洪金寶也在2005年的4月推出了「洪式」的喜劇功夫電影《龍威父子》。《龍威父子》取景於雲南和廣西一帶,秀美的自然風光和壯觀的瀑布河流更襯托出了中國武術動作影片的傳奇色彩。

在2005年的賀歲片市場里,以周星馳為主演的,作為新年賀歲片的中國功夫電影《功夫》展現了「電腦功夫」和武術真功夫的結合。此外,影片使這賀歲功夫片不同於普通的功夫片。《功夫》一片投資1.5個億港幣,片中仿效了不少好萊塢影片的經典段落,十分搶眼。

沉寂了3年以後的徐克又推出了武俠巨片《七劍》。該片目前拍攝完畢,已經於2005年7月29日與觀眾見面。

E. 電影類論文3000字左右

隨著電影工業的蓬勃發展,電影已將觸角伸至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逐漸成為人們日常休閑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下文是我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於電影類論文3000字左右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電影類論文3000字左右篇1
淺析新女性主義下小妞電影的人物塑造

那麼“小妞電影。在這樣一個大環境里,看準了消費者的觀影需求,尤其是現代女性觀眾的內心需要,從年輕女性對愛情、都市時尚以及獨立精神(這也和“小妞電影”中最主要的元素想吻合)的追求再到通過電影的自身特質的展現,不斷迎合女性消費群體,找准市場定位,塑造了一個又一個符合年輕女性身份的“小妞”形象,也拍攝出多部口碑票房雙贏的“小妞電影”。

“人物是電影敘事文本的基礎和靈魂”,電影中的人物,是電影創作中的核心,也是作品的核心,更是是敘事的核心,是矛盾沖突的核心。電影中的人物是電影敘事的實現者,電影是通過人物性格的打磨以及畫面和聲音,進行對人物的塑造和對角色的詮釋,使得電影的敘事具有生命力,能夠讓觀眾通過人物走進電影。上世紀女權主義的三次浪潮,讓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追求要在各方面與男性看齊,而不是再作為男性的依附者。電影作為一種文化反射,小妞電影逐漸走紅。小妞電影中的女主人公是生活工作在大城市的現代女性,具有經濟、情感上的獨立性,電影設定的軌跡一般是女主人公經過重生獲得了美好。

一、現代女性面對的生活壓力

現代都市年輕女性承受著來自多方面的壓力,生活節奏加快,情感越來越匱乏,人們越來越孤獨。女性在社會生活中經常是身兼數種角色於一身,需要有工作、家庭兩不誤的奉獻精神,因此她們面臨著就業、競爭、感情和家庭等方面的多種壓力,而20歲到30歲的女性在工作和感情上的問題比較多。“小妞電影”恰恰是以這一群體為創作對象和主要受眾,很多剛剛步入社會和職場的年輕女性都會碰到工作和感情上的雙重壓力,因此她們和電影中的“小妞”們能夠找到共同語言,能夠在電影里找到自己的影子,同時也能夠在幽默輕松的電影氛圍里得到放鬆,她們也就會在做觀影選擇的時候偏向於選擇“小妞電影”。“電影《慾望都市》在首映當天,女性觀眾的比例高達85%,而在25歲以上的觀眾群中,女性所佔比例為80%。影片在上映首周便以5000萬美元登頂北美票房榜,而3-4億美元的總票房幾乎全部由女性撐起。”

二、新女性主義下的尋找自我與成長

新女性主義開始於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新女性主義不僅要求變革法律制度、爭取女性的合法權利,而且呼籲突破父權制思想的壓迫,建構女性意識,形成一種新的價值觀念。也就是說,現代女性從內心更希望活出自己的一片天空,渴望突破現實生活中的性別歧視,獲得自由,不再成為男性操縱的對象,強調男女性別平等。她們渴望進入社會,參與競爭,讓自己以一個獨立女性的身份在社會站穩,而不是作為男人的附庸,以男人為自己的生活中心。現代的新女性主義隨著社會的不斷開放,各種思想的激烈碰撞,也探索出解決性別沖突的一系列手段,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種方式就是文學和影視作品(這里對文學作品不做贅述)。

在杜拉拉的職場奮斗過程中,她始終信奉著自己的職業理想,將工作永遠放在第一位。影片里有四處地方能夠體現杜拉拉追求獨立的精神:

一是杜拉拉在DB公司面試時迴避說出離開之前公司是因為性騷擾的原因,而是強調要追求自己的職業理想;

二是杜拉拉在公司內部競聘HR的時候,拒絕王偉一起出去散心的提議,而是說到“我還有我的職業理想”;

三是當王偉提出讓拉拉和自己一起當背包客的時候,杜拉拉搖搖頭,說到自己從來沒有想過放棄工作;四是在公司年中年會的上,王偉評價杜拉拉更在意自己的工作和公司對她的看法。顯然,無論是從杜拉拉自己的口中還是從他人的角度,我們都可以看出杜拉拉對職業的追求和熱愛,甚至放在至高無上的位置,不可撼動。

並且在好友海倫因為辦公室戀情曝光,主動離開公司,甘心做DB員工家屬的舉動,也可以襯托出杜拉拉的獨立個性,渴求和男人站在同一個高度。其實,這樣的情況不只發生在杜拉拉一個人身上,而是發生在擁有新型婚戀觀的新女性身上,她們認為“愛情不是依附,愛情是各自堅強獨立,在努力走到一起”,就像《非常完美》里的蘇菲在失戀時體會到的“女人只有找到自我,才能找到真愛”。都市裡的年輕白領們接受了高等教育,獨立個體的意識很強烈,反對職場中的性別歧視,渴望成為職場精英,以至於成為“女強人”,在獲得事業上的成功時又失去了情感和家庭。情景再現,使女性觀眾找到自己的影子,她們找到了一個“發聲筒”,一個“反光鏡”,所以這樣一個能夠充分找到共鳴的電影類型成為廣大年輕女性觀眾的重點觀影對象,是可以理解的。

社會的發展推動了新女性主義的發展,女性開始爭取屬於自己的權力。小妞電影作為新女性主義文化的反光鏡之一,用獨特的視聽語言表達了新時代女性的追求與嚮往。國產小妞電影起步較晚,存在著類型不明確、故事牽強等不足,目前小妞電影需要根據受眾和市場需求,塑造出獨具中國特色的小妞電影。
電影類論文3000字左右篇2
淺析電影《大追捕》對暴力場面的美學處理

隨著電影工業的蓬勃發展,電影已將觸角伸至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逐漸成為人們日常休閑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一場90分鍾的電影,可以是一場洗禮,洗盡觀者一身鉛華;可以是一台鬧劇,緩釋觀者緊綳的神經;可以是一次穿越之旅,帶領觀者體驗不一樣的人生……電影銀幕恰似一方神奇的所在,純白幕布上跳躍的影像就如同電影導演這位“自由的畫家”揮灑的不同風景,傳遞人生喜怒、世間倫常,帶給觀者心靈的感悟和視覺上的享受。電影就是這樣直觀的所在,即使於影像之外體悟到不同的思想內涵,那也是社會經歷和文化背景的映射,我們不得不承認,一位優秀的導演就是有那樣的能量,僅僅依靠視覺上的沖擊,就帶給觀者心靈的震撼,因此在場景上大做文章是一部影片優秀與否的重要考量。

縱觀世界電影發展歷程,“暴力”是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和哲學問題,暴力場面在多種題材的影片中的展現長盛不衰,但由於其本身具有的社會功能和道德功能,導演在暴力場面的處理上逐漸歸於一種“美學”呈現,弱化了暴力場面的血腥和沖突感,在表現上趨於柔和的觀感和視覺的盛宴,影片《大追捕》在暴力場面的處理上就別具匠心。

一、打鬥場面的美學處理

由周顯揚執導的影片《大追捕》上映於2012年3月15日。該片圍繞兩宗相隔二十幾年卻被警方認定是同一兇手所為的兇案展開,通過警匪間撲朔迷離的故事將真相娓娓道來,其中暴力情節的存在一方面強化了影片情感的表達,另一方面也推進了情節的發展。片中共有10處暴力場景的呈現,其中最為精彩的當屬影片開端男主人公王遠陽在獄中與人打鬥的情景,四人搏命相爭、刀拳相向,本為血腥氣最為濃重的一場戲,卻被導演打造成了一場精彩絕倫的武舞大戲,堪稱視覺佳宴。

(一)色彩情感的運用

色彩情感是一種色彩心理反應,當人在視覺上接收了不同的光信息後,會經由思維並融合過往的經歷等而生發情感,感染人的情緒。影片導演周顯揚很巧妙地利用了色彩情感對暴力場面進行了美化,在降低了打鬥場面的血腥味的同時又完好地保留了暴力塑造人物性格、推動情節發展的功能。該片主要採用了昏黃的色調對暴力場面進行了渲染。黃色是一種明亮的色彩,通常給人以燦爛、輝煌、積極向上的感覺,而當黃色被降低色度,雖然會瞬間失去光彩,卻給人以沉重、肅穆的壓迫感,而用在王遠陽與人打鬥的場景中,則一方面弱化了具象斗毆場面帶給人的驚懼感,一方面加強了整個過程的恢宏氣勢,與浴室噴頭潺潺而下的水簾相得益彰,在光影的作用下,充滿暴戾氣息的浴室瞬間化作一個炫目的舞台,成為王遠陽四人的“斗舞場”,張揚而不牽強。

(二)形式化搏鬥場面的打造

電影中音樂的運用能夠在烘托氣氛、美化視覺效果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一段低回婉轉、舒緩悠長的樂曲是治癒憂傷的良方,渲染影片氛圍,直抵觀眾心田;一段歡快優美、高亢悠遠的歌聲是快樂情緒的催化劑,促進觀眾情感的迸發,使其與影片人物同喜同樂。而在該片中,音樂始終貫穿於王遠陽與三人的打鬥過程中,弱化了喊叫聲的呈現,其中咄咄緊逼的節奏更是增強了整個場景的緊張感,使武舞形式下打鬥場面的戾氣以更加溫婉的氣勢直抵人心,引導人們以一種欣賞的眼光來看待整個過程,從而削減了這個暴力場面的道德意識。

影片開頭,水簾下王遠陽一張揚起的臉像是一個亮相,預示著“好戲”即將開場,果真,鏡頭一轉,映入眼簾的便是在王遠陽的徒手撕扯下一張猙獰的臉,鏡頭中王遠陽對對方的拳腳相向引來被打者的幫手,這些人的出現不是粗暴亂入,而是“踏水而來”,昏黃的燈光,濺起的水滴晶瑩剔透,像是給那隻腳穿上了水晶鞋,畫面絢麗奪目,如果時間停留在那一刻,觀眾該會沉醉其中而不能自拔吧!但是“好景不長”,幾人廝打在一起,王遠陽扭曲的臉龐盡收眼底,此時一個慢鏡頭的運用,道盡了他被打的痛苦,而少去了凶暴之氣。王遠陽掙扎之餘用腳踹開了對面的人,此人倒地時還是一個慢鏡頭的處理,借著飛舞的水花,眼前又是一個優美的“舞蹈地面動作”,美輪美奐。與此景相同的處理還有被王遠陽打到暈倒而撞牆的人物形象,撞向牆壁的瞬間,都在慢鏡頭的處理中,與周圍晶瑩的水線構成了一幅優美的畫面。整個過程中,幾個人扭打的場景,都被呈現於全景鏡頭中,霧氣繚繞,水聲陣陣,健碩的身體線條,無一不為弱化場面的暴力氣息發揮了作用,給觀眾呈現了一出優美而壯闊的舞蹈大戲。

二、暴力虐待場面的美學處理

影片中有兩段對立且糾纏不清的關系,都與在音樂方面極負盛名的徐翰林有關,他是殺死養女徐依雲並偽造現場掩蓋真相最後嫁禍於人的兇手,又死在也有著他養女身份的徐雪的錯手推搡下。徐翰林與兩人的糾纏在於他看不得他的養女們與任何男人的交往,一旦發現,哪怕是眉眼間傳情,都要被他侮辱和大罵。影片中徐翰林的第一次暴怒源於他在接徐雪放學時發現有一個男生對徐雪微笑,雖然當時他並沒有什麼反常的反應,還友好地和徐雪就讀學校的校長談笑風生,但回到家後,他就像是變了一個人,對徐雪大肆唾罵,罵她不要臉、不知廉恥,言語之間盡是變態與不堪,完全不是一位父親應有的姿態。

面對徐翰林的質問,徐雪一句“沒有”就遭到了他的暴打,顯然這個回答並沒有讓他滿意,但接下來的情形則充分顯露了徐翰林的變態,他一方面對徐雪否認的回答產生質疑,逼她承認與那個男生有關系;一方面又阻止徐雪產生與其他男生在一起的想法,而且還摸徐雪的手,與她耳鬢廝磨,告訴她這么做都是為了她好。徐翰林對徐雪第二次暴怒發生在發現徐雪將電話號碼告訴了別人,在並未弄清這個電話到底源於哪裡時,就對徐雪一頓暴打,不問青紅皂白就辱罵徐雪太不要臉了。這兩個場景的處理上有異曲同工之妙,無論是徐翰林的暴打還是辱罵,徐雪都沒有任何反抗,這無疑弱化了兩者對抗間的沖突感。此外,這其中還穿插了4個徐太跪拜佛前的場景,這是對徐翰林罪惡的救贖,也化解了影像的戾氣,緩和了觀眾的情緒。徐翰林與徐雪的第三次沖突其實是第二次沖突的續寫,徐太的口供道出了徐翰林死亡的真相,而徐雪也第一次對好朋友吐露心聲,承認是自己失手將徐翰林推下樓。第三個場景中,徐翰林的行徑更加惡劣,其下手之狠戾透著殺氣,徐雪被推向酒櫃,酒瓶瞬間倒落,足以見得徐翰林推搡徐雪力氣之大,而後徐翰林仍沒有放過虛弱倒向沙發的徐雪,這時徐雪開始反抗了,她拿起棍子打向徐翰林的腿,但此時導演則採用了近鏡頭,鏡頭中徐翰林的腿和後背成為主體,弱化了整個爭持場面的緊張氣氛。

徐翰林與徐依雲的沖突源於徐依雲想要帶著孩子離開家裡,她打電話求助男朋友王遠陽,沒想到這一切被本來因為酒醉熟睡的徐翰林聽到,他因此而暴怒,大力將徐依雲推向牆壁和鋼琴上,最後推到地上,徐依雲被地上的尖銳物扎到,然而這一切並不足以消解徐翰林的怒氣,他拽起徐依雲倒在床上,嘴裡說著讓她說話,卻狠狠地捂住她的口鼻,最終徐依雲死在他的手裡,為了掩蓋自己的罪惡,徐翰林撕碎徐依雲的衣裙,製造了她被奸殺的偽證,並報了警,打開門想讓王遠陽替他背死罪,此時應徐依雲要求來接她們母女的王遠陽趕到徐依雲的家,看到徐依雲被害的場景,他驚呆了,警察趕到,王遠陽成為這起謀殺案的嫌疑人。這一場景中,徐翰林對徐依雲動手的整個過程中,除了眼淚的控訴徐依雲沒來得及說一句話,沖突感因此而大大減少,另外,雨簾下徐翰林殘忍謀殺徐依雲的情境被模糊化,削弱了血腥氣的呈現,使徐翰林殺人的整個經過在情緒渲染上柔緩了些,更易於觀眾接受。

三、警匪暴力對峙場面的美學處理

影片中10個暴力場面中有5個是王遠陽與警察之間的暴力對峙。第一個是王遠陽接受審訊的過程,面對警方的暴力質問,王遠陽一聲未吭,被逼到忍無可忍,他的一句“不是我啊”卻遭到警方暴打,一腳將他從凳子上踢下來,揪住他的頭撞向桌角,但此時鏡頭並未直接對這一情景進行細致的刻畫,而是通過晃動的桌腿展現出來的,削減了血腥感。整個過程中音樂元素再次被啟用,肅穆低沉的樂曲似乎在為這個無辜青年鳴不平,銀幕上大片的黑色一方面透出回憶的味道,同時也加強了壓抑感,雖然視覺上觀眾並未看到更多王遠陽被打的細節表達,但從心理上卻已經感受到了他的哀怨,這是導演對該場面的處理之美。

王遠陽對警察實施暴力行為的第二個場景其實算不得一場真正的對峙,他來找阿螢並用衣服罩住她的頭卻並未給她造成致命的傷害,隨著後來的情節推進可以知道,他去找阿瑩的目的其實是想引導警察偏離真相,將罪責引到自己的身上,替親生女兒徐雪頂罪。王遠陽挾持阿螢走進房間,抵抗中的阿螢被王遠陽抱起掄到地上,過程中阿螢的腿掃向桌上的酒瓶等玻璃容器,瓶子散落摔下,是兩人沖突間力量的最好詮釋。阿螢被迫躺在王遠陽身上並掙扎時,鏡頭為觀眾呈現了阿螢的視角,一個被衣服蓋住的白色空間,壓迫感頓時倍增,加強了阿螢的情感訴說,無助而恐懼。

王遠陽與警察的第三次對峙是與整個案件的推動者林正忠的對決。林正忠是個“死腦筋”的警察,執著而倔強,為了探求真相不惜付出一切。林正忠懷疑王遠陽是徐翰林被殺案的兇手,意圖套出口供將他逮捕。林正忠在懲教所等到來報道的王遠陽,並將他帶到大嶼山,那個王遠陽與徐依雲曾經常常約會的地方。纜車上,林正忠對王遠陽循循善誘,試圖讓他承認因為恨徐翰林不同意他跟徐依雲在一起而起殺意,出獄後就殺了他,無奈20年牢獄中隱忍的生活已經讓王遠陽聲帶受損,他已經說不出任何話了,而他的手勢林正忠也並不理解。而後王遠陽猛然拿出刀子,與林正忠兩人扭打在一起,這一切在林正忠掏出手槍後結束,然而這並不是結局,顯然,此時王遠陽在獄中的苦練顯現出成效,林正忠並不是他的對手,林正忠頭部被打後,變得暈暈乎乎,王遠陽趁機對纜車底部開槍,並用力踩踏,最終他和林正忠掉下來摔倒在山林中,王遠陽一瘸一拐地逃跑了。在這場沖突中,肢體語言的表達淋漓盡致,但導演卻將場景選在了美麗的大嶼山,綠意盎然、遼遠開闊的視野帶給觀眾非常美的觀感,不失為一場視覺上的享受。

王遠陽與警察對峙的第4個和第5個場景源於同一事件,王遠陽面對的對立者同為警察,但他卻有不同的目的。金鍾大廈裡面,黑暗中王遠陽隻身打傷了兩名警察並拿走了他們的手槍,黑暗場景的設置,摒除了部分打鬥過程的暴力感,而警察的喊叫聲為這場爭斗做了說明。之後,王遠陽來到女兒身邊,將帶有徐雪母親徐依雲照片的項鏈戴在已經暈過去的徐雪身上後離開。而後,由林正忠帶隊的警察趕到,卻是王遠陽開槍引起了他們的注意,王遠陽將他們引到天台,天台上在槍聲中飛奔的王遠陽矯健的身影,又一次為畫面增色,添一抹美感。最後王遠陽站到天台邊上,林正忠趕過來,他已經知道了一切,他丟掉手槍,屏退身後的同事,向王遠陽道出自己所知的真相,而他所敘述的王遠陽和徐依雲都是受害者,徐雪是殺死徐翰林的兇手這一線索的確就是真相所在,王遠陽聽完之後用已經壞掉的嗓子發出了咿咿呀呀的聲音,然而他最終說出了什麼,林正忠的理解對不對,都聽不到正確的答案了,為了替女兒頂罪並把這件事做到天衣無縫,王遠陽選擇了投進身後的萬劫不復,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意圖換來女兒的新生。深沉的父愛掩蓋了一切,包括暴力,包括隱忍,包括真相,這是導演的高明所在,也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父愛的偉大和美好。
猜你喜歡:
1. 電影類的論文參考範文大全

2. 電影類型的論文

3. 關於科技論文3000字左右

4. 電影類的論文例文

5. 有關於電影論文

F. 電影藝術賞析論文範文精選(2)

電影藝術賞析論文範文精選篇2
淺談《紅高粱》中色彩藝術的運用與賞析

[摘 要] 當前,影視作品已經成為人們視覺審美最為重要的一部分,它是一種視覺藝術,圖像是其造型語言,而色彩是其造型語言中最重要的組成元素之一。影視作品的畫面質量直接影響著觀眾的視覺享受,而人的視覺感受在人的感官中最為強烈。電影《紅高粱》是最能反映張藝謀早期風格的一部經典作品。電影中一個個油畫似的場景,勾勒出了一個以紅色為基調的“紅高粱”世界,歌頌黃土高坡上的中華兒女抗日生活的電影,用來祭奠那些激盪在無邊無際的如火如荼的高粱地里的靈魂。

[關鍵詞] 《紅高粱》;色彩藝術;人性;魅力

高粱,象徵著狂野的、自然的人性,它們在風中勁舞,自生自滅,是世間生命萬物的象徵。《紅高粱》對紅色渲染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紅高粱,紅褂,紅褲,紅轎子,在烈日的灼燒下通紅的漢子背,以及影片最後染滿整個銀幕的鮮血,既象徵了面對惡勢力的踐踏,以最本質的方式進行反抗的原始生命力,也使整個電影充滿了詩情畫意。《紅高粱》,以濃烈的色彩、豪放的風格,歌頌了中華兒女激揚亢奮的民族精神,敘事和抒情結合得恰到好處、寫實與寫意聯系得相得益彰,把電影語言的獨特魅力發揮得淋漓盡致。該部電影充滿了神奇的色彩,它頌揚了人性的本質及生命的不可抗拒,對大自然色彩的運用也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

一、電影《紅高粱》的色彩藝術效果

《紅高粱》中所營造出的以紅色為基調的畫面以及恢宏的氛圍,部分來自於作者自身所注入的感情,部分則來自於客觀事物烘托的意境,情境自然結合,“情與景會,意與象通”。這正是影片創作的基礎,同時也是觀眾喜歡的魅力所在。在這部電影意境的營造方面,色彩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色彩在電影創作中有助於情感的表達,它主要依賴於人們的聯想來獲得,即人們通過色彩而獲得的感受。

人物的內心深層次的刻畫能夠烘托其復雜的心理活動及其性格特點。而要想在限定的較短時間里,有限的場景中來形象、細致刻畫一個人的內心活動,那就需要能夠讓觀眾看到一個恰到好處的視覺載體,而美術色彩藝術的巧妙作用就恰好可以充當這一載體。張藝謀導演就是巧妙地把色彩藝術運用到《紅高粱》這部影片中,形象刻畫了影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他通過美術色彩的多樣變換,為觀眾准確、清晰展現了片中角色的內心活動及所要表達的思想內容。

該部電影中紅色基調的大量運用,不僅對觀眾產生了強烈的視覺沖擊,也傳達出了影片所承載的象徵意義。人物通過色彩摻入了復雜的感情,使影片人性化。《紅高粱》這部電影通過運用大量的色彩來營造一種紅色中國的意境,進而捕捉觀眾的眼球,以達到產生共鳴的效果。影片中鋪天蓋地的紅色,極具象徵意義。每處場景的色彩、色調無不把片中人物的特點刻畫得淋漓盡致。從最初象徵生命力、如火如荼的紅高粱、紅襖、紅鞋、紅蓋頭,到最後布滿銀幕的血紅色,這些色調極具感染力,經導演的精心設計與故事情節結合得天衣無縫,為全片定下了恢弘壯烈的基調。

二、電影《紅高粱》的色彩賞析

畫面與音樂,作為構成電影的兩大元素,在電影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色彩是電影語言的一部分,恰當使用色彩,可以表達不同的情感及感受,有助於電影情緒的准確表達,渲染影片的風格氣氛。同時,音樂在電影中也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且具有很強的情緒性。音樂是電影中聲音的一種特殊的表現形式,影響著影片的氣質,深化其主體,強化觀眾的心理活動。一部成功的電影,出色的電影音樂是必不可少的。

奪得多項大獎的電影《紅高粱》,算不上張藝謀最經典的作品,卻是最激情的一部。影片自始至終,都致力於表現出感性生命的躁動。《紅高粱》不僅是一部好作品,更是一部很好看的電影

電影《紅高粱》改編自莫言先生的中篇小說,講述了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一夥純朴的農民的狂野生活以及他們浴血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故事。影片經過演員的成功演繹,頌揚了生命的奔放,敢愛敢恨,大生大死的人生。故事情節跌宕起伏,令人難以預料。節奏鬆弛有度,畫面、色彩、光線及其視覺形象熱烈、活潑。該影片突破了傳統的抗日戰爭題材,在《紅高粱》中,自由奔放、氣勢恢宏的生命躍上了銀幕。與同時代的影視作品相比,戰爭畫面明顯減少,而且不涉及任何政治色彩。影片結束時,戰斗場面十分寫意,雖然不如傳統國產戰爭影片中的場面宏大,人物也不多,但畫面卻更多了幾分震撼。日食、紅霞映襯下的世界,嘹亮的歌謠響徹天地,如血海汪洋的火紅高粱地……

《紅高粱》在觀眾心中留下了深深的戰爭烙印。影片成功在於純美,頌揚了愛就真愛、恨就真恨、敢愛敢恨、大生大死、氣勢恢宏的生命。

和大多數的中國人一樣,張藝謀導演對鮮艷的紅顏色是情有獨鍾,紅色自然成了電影《紅高粱》的主色調。正如大家所了解的,在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中,紅色被視為喜慶和美滿的象徵,後來紅色逐漸被人們賦予了積極、向上、正義、革命的內涵。而且,在美術繪畫領域,紅色也是彰顯個性與烘托氛圍的一種常用手段。

影片《紅高粱》一開始,映入人們眼簾的就是如血海汪洋般的火紅色,影片女主角“九兒”那象徵喜慶的大紅的嫁妝:紅蓋頭,紅褂,紅褲,紅鞋;還有那大紅的花轎;還有那火紅的高粱地,以及在高粱地里讓觀眾心情為之盪漾的野合。這些火紅的畫面一開始就給觀眾帶來了強烈的視覺沖擊,給人們內心帶來了一次紅色的洗禮。雖然整部影片的色調多是紅色的,但並沒有讓觀眾感覺這是打破常規的矯揉造作,而是很自然接受了高粱本就是火紅色的。另外,影片還把那種放盪不羈、肆無忌憚、自由激情和那歡樂愉悅氛圍與紅色的主色調巧妙地結合起來,在紅色基調的襯托下,“爺爺”和“奶奶”的凄美愛情故事姍姍而來。

整部電影由“爺爺”與“奶奶”的相遇、相知、相愛、互助的情感構成。他們通過與世俗觀念的抗爭,最終走到了一起,最後浴血奮戰反抗日本侵略者。影片結尾,女主人公“九兒”和其他漢子們全都死了,“爺爺”和“爹爹”靜靜站在那裡,一動不動,相互凝視著對方,在血紅色的太陽光下相互凝望著,很久很久,直到天空中日食出現時,天空突然暗淡了下來,緊接著出現的還是一種血紅色。張藝謀導演巧妙把美術色彩在這部影片中用到了極致,畫面唯美,故事感人,無限放大了人物的形象,更是對中華兒女的高度歌頌與贊美。影片歌頌了這片荒涼的土地,這段不畏世俗,令人崇敬的愛情故事,並深深頌揚了這塊土地上的那種無拘無束的野性,更表達了對中華兒女不畏強暴、浴血奮戰到底的優良品質。全片表達的就是對原始生命勃勃生機的崇拜之情。

在整部電影中,作者還是保留了大量的個人的風格及其自己主觀的認知.影片較多固定於同一個鏡頭,來刻畫人物的變化過程,吸引觀眾把心沉下來認真觀看。影片多通過近景來刻畫“奶奶”,當“爹爹”在釀酒缸里蹦來蹦去,不停地喊著“娘”時,“奶奶”臉上露出了會心的笑容。然後,“奶奶”注意到了遠處的一個身影,側影映在他身上,襯托出羅漢瘦小的身軀。太陽金色的光環繞在他周圍,暗示著暴風雨即將來臨。“奶奶”焦急地追趕過去,“爺爺”一臉不解,逆光從其身後射來,凸顯他更加憂郁,好想看到了什麼似的,彷彿危機正在來襲,就像光似的壓在他身上,繼而鬼子的掠奪呼之而出。

電影《紅高粱》巧妙地將故事情節串連在一起,一個個油墨潑成的畫面,扣人心弦。整片的高粱地被血色殘陽染成了血紅色,那是被鮮血染成的高粱地,那是象徵著凄涼的殘陽,是“爺爺”“爹爹”失去愛妻、母親後心口的傷疤,是作者對高粱地上中華兒女的歌頌。一塊高粱地被踐踏了,但是還有如血海汪洋的高粱在瘋長著,它象徵著中華民族不屈的生命力,生生不息的文明,也是“爺爺”身上那股野性。“爺爺”身上的野性是原始的、野獸的瘋狂,是中華男子漢所共有的特殊品質,更是中華兒女不畏強暴,奮力反抗的基礎。影片呼籲人們追求真善美,追求勃勃生機的人生。

三、電影《紅高粱》的畫面鑒賞

色彩具有象徵性。人們在各種色彩摻雜的世界裡生活著,培養了很多視覺經驗。這些經驗與外來刺激相呼應,而情感則在其中慢慢升華,深刻地表達著人們的信念和思想,激起了人們的思緒。

出身於攝影師的張藝謀,電影畫面及色彩一直都非常唯美,如有神相助。電影《紅高粱》中的畫面中紅色為影片的主色調。在中國,紅色既代表著喜慶、美滿,也代表著革命。影片中最熟悉的畫面就是那片火紅的高粱地,鬱郁蔥蔥的高粱高過人頭,密得讓人喘不過氣來。秋風襲來,掀起層層波浪,一陣陣清脆的搖擺聲;還有就是那血色殘陽的畫面,“九兒”出嫁,當花轎來到十里坡時,遇到了日本鬼子,最後死在了鬼子的刺刀下。那天的日食把整個世界都染成了血紅色,“娘,娘,上西南,高高的大路,足足的盤纏,娘,娘,上西南……”影片結束時,嘹亮的歌謠響徹天地人間,無邊的高粱地如血海汪洋,“九兒”躺在血泊中,安詳地死去了。暗紅的鮮血把太陽染成了血紅色,血紅的太陽燃燒著,把整個世界都燒成了紅色……這就是影片的結尾

張藝謀對色彩特殊的審美價值運用恰到好處,為觀眾呈現了一個血紅的世界。電影《紅高粱》既有唯美的觀賞性,更有很強的思想性,它的成功與色彩特殊的審美價值的准確把握息息相關。

影片中紅色為主要基調,色彩對於人們的審美觀有著特殊的視覺效應,它可以勾起人們悠遠的遐想,成功喚起人們的視覺體驗。

影片中還有很多唯美的畫面:“九兒”出嫁時的紅鞋、紅襖、紅褲及紅蓋頭,甚至花轎都是紅的;漢子們被烈日曬得發亮的古銅色皮膚以及他們肆無忌憚的光頭;日食時血色汪洋的紅,高粱地里令人喘不過氣來的綠……

四、結 語

在《紅高粱》中,導演張藝謀把視覺享受與造型藝術結合得淋漓盡致,幾乎每一個鏡頭都可看作是唯美的水墨畫。造型藝術也被運用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在此之前,還從未有人能夠如此把畫面拍攝如潑墨般肆意自如,而且色彩還極為濃厚。那血色殘陽的紅色,既愉悅了人們的視覺享受,又象徵了一種不屈的生命力,一種要愛真愛、要恨真恨、敢愛敢恨、敢作敢為、淋漓奔放、肆意自如的人生態度。兩者成功結合在一起,使人戀戀不舍,回味無窮。

[參考文獻]

[1] 尹秀茶.對生命的渴求與贊美――《紅高粱》欣賞[J].作家,2008(08).

[2] 辛宇傑.淺談語言與文化的關系[J].華章,2011(07).

[3] 黃巽齋.漢字文化叢談 [M].長沙:嶽麓書社,1998.

[4] 賀友齡.漢字與文化[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9.
猜你喜歡:
1. 電影藝術鑒賞論文

2. 電影賞析論文範文

3. 電影音樂賞析論文範文

4. 關於電影論文範文

5. 藝術鑒賞論文範文參考

G. 求一篇中國電影史的論文。

百年簡史

自1905年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的誕生到2005年,中國的電影已走過了



第一部中國電影《定軍山》

整整一百年的歷程。在這百年的中國電影歷史長河中,中國電影的發展史離不開中國武術的熔入。

中國電影從無聲、單機、黑白影片到高科技、大投入、環繞立體聲巨幕電影,乃至全球最有影響力的電影節,以武術及以尚武崇德的俠義思想為主題的電影占據了中國電影的重要地位。因此,可以說,中國武術促進了中國電影的發展;中國電影推廣和宣傳了中國武術。

中國電影史上的三次產業發展時期:

第一個產業時期

中國電影第一個產業時期是1922年—1937年。在世界電影誕生的第二年,1896年電影現身於上海開始,中國本土的電影業便從商業放映起步了。在經過蹣跚學步的萌芽期之後,到上世紀20年代,已經開始向私營化的產業發展,當時社會的資本環境與行業內的准備日漸成熟,民族工商業獲得了空前的機遇得以迅猛發展,個人/社會資本,更准確地說是「游資」的逐漸充盈,使得很多資本家們投資的目標開始瞄準電影這一新興行業。在這個行業里,人才和技術上的儲備正在豐滿,張石川、鄭正秋、羅明佑、黎民偉和後來的邵氏兄弟等一批電影人都是從搖籃期走過來的先驅者,他們各自不同程度地涉獵了電影行當中創作、製片甚至發行、放映幾個方面,所積攢下來的經驗使之成為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電影中堅。在技術上,初期設備使用和攝制過程都要依靠外國技術人員,但有了像羅永祥、董克毅、吳蔚雲等最早的一批技術人才的加盟,這一局面很快就被打破。具備了上述條件,以1922年明星公司成立為標志,電影公司迅速增長,到1924—1926年達到了高峰,據統計中國共開設有175家電影公司,僅上海一地就有141家。

在這個大浪淘沙過程中,「明星」、「聯華」、「天一」三大公司浮出水面構成了三足鼎立。老字型大小的「明星」在上海的成立是電影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始終當仁不讓占據著第一把交椅,將個人資本的運營方式發揮到了極致;1930年成立的「聯華」擁有院線的先天條件,形成「影院業與製片業之最初的聯合陣線」。羅明佑率先在一家私營公司里實現了制—發—放一條龍,他的經營思想在現在看來都是先進的,他試圖結束中國電影的個人資本經營時代,進入壟斷金融資本的高級階段。然而當這一超前的理念遇到戰爭炮火和尚在襁褓中的金融體系時,只能是被描繪在紙上的美好前景,羅明佑成了一位悲劇的人物;1925年成立的「天一」公司,以數量取勝的作風固然可圈可點,但它成功地開發了東南亞市場,發展到現如今的「邵氏」,其生命線之長足以獨立支撐起一部私營公司發展脈絡的活歷史。與此同時,三大公司不同的製片策略也為中國電影奉獻了不同的藝術形態,「明星」是「長篇正劇」的鼻祖、「聯華」是「文藝片」的源頭,而「天一」則把「稗史、神怪片」一脈發揮得淋漓盡致,這些影片的類型直至今日仍在延續。

三大公司是電影產業鏈中上游製片業的代表,而與之同步發展的中、下游發行放映業也不甘示弱。在上海,最初的影院放映是由西方人經營的,西班牙人雷瑪斯的青蓮閣是第一個電影固定放映點,隨後建起了屬於自己的一條「院線」。到1926年雷瑪斯離滬回國時,他的動產與不動產相加總計不下百萬,足以號稱「電影大王」。雷瑪斯告老還鄉時,張石川和百代公司的經理張長福終於等到時機,立即於1926年3月份承租了雷氏的五家電影院,組成中央影戲公司,以原有中央大戲院為領銜戲院,又吸收了「中華」、「平安」,中央影戲公司直轄7家影院。這條國片院線的形成是製片商涉足放映業的標志,同時中國電影的院線開始了新的劃分。在北方,1918年開始經營北京真光電影公司的羅明佑將其屬下3家影院,於1927年與經營西片的發行業務的英籍華人、平安電影有限公司董事長盧根屬下的3家電影院合營,定名為華北電影公司。1929年華北電影公司進入全盛時期。羅明佑除掌控以上影院的首輪、二輪中外影片上映外,還以平津為中心,在石家莊、太原、鄭州、濟南、青島,乃至沈陽、哈爾濱擁有直接或間接管轄的院線,同時開展國內外影片的代理發行的業務,短短幾年時間控制了北方地區的電影發行放映,經營的影院達二十多家,把曾壟斷經營影院的洋商一概排除在外,成為影院業名副其實的「華北王」。

面對中國龐大的市場和豐厚的回報,好萊塢八大公司紛至沓來,在上海和華北地區分別設有辦事機構。關於當時電影的放映數量,有數字顯示,美國電影以每年占進口影片數量平均80%以上的絕對優勢控制著中國電影的放映市場,甚至決定著影院業的生計。盡管國產片的總生產量只是進口影片輸入量的1/3或1/4,但是就中國的放映率和受眾人群來說,國產片的影響力並不遜色於以美國片為主的外國電影

第二個產業時期

1937年後,上海電影業因時局波動而變化,以「明星」消亡、「聯華」解體、「天一」南遷為標志,老影業逐步消亡。中國電影史上的一個黃金歲月和

H. 國內外電影人物塑造的研究現狀

好萊塢席捲全球,對各國的電影產生了強烈的影響。 在商業電影的瘋狂襲來下,對文藝電影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以賈樟柯為代表的第六代導演也在嘗試著各方面的變化。

人物形象與倫理表達相結合的電影作為一種藝術形式,表現了人類思想和情感的外化反映。 一個民族的歷史沉澱和時代印記,深深植根於古往今來的點滴、改革、蛻變和民族信仰。

它們蘊藏著豐富沉澱的文化記憶,通過藝術家的再創造,有意無意地呈現在電影中。

電影是本國文化意識形態、社會認同和民族特色的藝術表現形式。 隨著電影全球化的到來,國內文藝電影受到了巨大的沖擊,一些電影製作堅決戴上了西式的枷鎖。

隨著西方電影和好萊塢電影逐漸成為國際化標准,文藝電影在電影市場的生存環境中岌岌可危,電影市場瞬間將意識形態轉化為斗爭場。

賈樟柯的電影之所以能走出國門,走向國際,是因為他的電影充滿了民族性。

賈樟柯電影將社會底層人群的無奈、煩惱、矛盾,以及社會時代前進中小城市的緩慢步伐與城市化的到來沖突所帶來的負面效應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將小人物對大城市的嚮往和內心慾望融入電影,形成獨具風格的賈氏電影

張柯電影中的人物造型成為該片的一大特色,這些性格鮮明、形象立體的人物發生了戲劇沖突,推動著故事敘事的發展。

人物形象與倫理表達的結合,鏡像透視賈樟柯電影人物形象的倫理觀念。

電影外部形象的塑造是次要的,導演們可以思考如何賦予人物新的意義,反思反映出的社會現狀,解讀以這個人物為代表的這類人物的性格特徵、心理成長,從而領悟生命的真諦。

探索此人之外的深層含義,不僅使我們對電影中的人物有充分的認識,也使我們反思對自我的認識。

賈樟柯運用自己獨特的電影語言和個人創作特徵塑造了許多經典人物形象。

在倫理變遷語境下,賈樟柯電影人物形象體現了現實生活的重建、倫理道德的表達、倫理問題的分析、對人生意義的傳達。

在全球化語境下,中國電影必須積極面對電影全球化帶來的機遇,以積極開拓的視野迎接挑戰。

閱讀全文

與中國電影的人物分析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養鬼電影徐少強劇情 瀏覽:327
昆池岩電影劇情 瀏覽:39
韓劇電影女孩不敢說話 瀏覽:287
死亡約會電影國語配音 瀏覽:878
打籃球天才電影有哪些 瀏覽:391
超萌小屍王是哪個電影 瀏覽:426
電影大人物的背景音樂叫什麼 瀏覽:976
新哥斯拉大電影 瀏覽:812
戛納好看電影院 瀏覽:636
偷窺電影外國 瀏覽:314
換一首電影英文 瀏覽:62
使徒行者電影版高清粵語 瀏覽:117
什麼看有錢的電影 瀏覽:795
適合初學英語小朋友看的電影 瀏覽:249
大陸古裝電影AV 瀏覽:163
台灣關於學生教育的電影 瀏覽:251
掃黑除惡那部電影是什麼名字 瀏覽:543
一部蒼蠅災難電影名字 瀏覽:191
倫理口技電影 瀏覽:235
陳翔六點半電影有哪些 瀏覽: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