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香港電影什麼時候開始走下坡路的
97回歸後,香港電影開始走向沒落,真的是這樣嗎?這樣的時間節點難免會讓人產生誤解,事實上從90年代中期開始,香港電影已經展現出了疲態。如果說香港電影是一種情懷,那今天他已經是過去式了,如果把香港電影看做地域發展的產業,時至今日香港電影依螞冊罩然是前進的。經濟危機,盜版,好萊塢電影的興起,韓國電影搶占市場,sars,本土電影票房劇降都是造成香港電影衰落的原因
香港電影的拐點,在1993年達到頂峰後,開始走下坡路,單從電影產量就開始下降了
電影市場對比
1993年發生了兩件事情,一是在美國 Turner 及Disney 購並New Line 與Miramax,二是中國電影改革的關鍵文件3 號推出,這都推動了香港電影走向衰落
香港電影(Hong Kong Film)是華語電影的先驅者。華語電影是分割成四個地方發展的:香港電影、大陸電影、新加坡電影和台灣電影。在1997年回歸之前,香港已發展成為華語世界(包括海外華人社會)以至東亞電影的製作基地之一。幾十年來,香港一直是電影工業基地之一和電影出口地之一,人們把它稱做「東方好萊塢」。如何走向了沒落,至少有這幾個原因是起了決定性作用的
1、邵氏電影公司的轉型
從80年代悶鬧開始,邵逸夫的電影公司把重心轉移到了電視劇上面,這也是為什麼80年代電視劇如此火爆,而電影開始減產。曾經出品過很多精品電影的邵氏,不知道是窺探到了時代的脈搏,還是後起之秀電影公司的壓力,工作重心轉移。
2、台灣市場的流失:台灣市場是香港電影的主要輸出對象,台灣本地電影的崛起以及香港電影的泡沫化導致香港電影在台灣的影響力銳減,台灣民眾的重心回歸本地電影。這個理由十三少是不贊同的,在1989年開始推行一年一度的"國片製作輔導金",大力扶植本土電影,確實是在逐漸壓縮外來影片,香港影片在短期內受到了一定的沖擊,姿旁但由於台灣本身的電影基因不夠,本土片很難盈利,香港電影擁有更強的明星號召力和電影賣埠價值,於是大量的台灣電影製作公司紛紛將資金輸送到香港拍片,然後以'出口轉內銷"的方式將這些影片以港片的形式再進口到台灣上映,這就是所謂的"台產港片",所以總體而言,香港電影並未由於台灣的本土化政策而受到大的沖擊,所以這種理由是站不住腳的。
3、電影人才的流失:90年代很多的香港導演以及明星前往美國好萊塢發展,導演有吳宇森、徐克、洪金寶、林嶺東、袁和平、於仁泰、唐季禮等,演員有成龍、李連傑、周潤發、楊紫瓊等。我們必須弄清楚香港電影由繁華走向沒落的轉折點具體是在93年,而大導演,大明星的流失幾乎都是在95年之後,舉幾個例子,95年成龍憑借《紅番區》成功打入好萊塢,李連傑和徐克在96年合作的《黑俠》上映,這才引起了美國電影公司的關注,周潤發的好萊塢**作《替身殺手》更是在98年才出現。吳宇森93年赴美國發展,直到97年才靠電影《變臉》正式在好萊塢站穩腳跟,這樣的例子大家可以通過翻閱他們的履歷來分析,所以十三少想指出的就是:不是由於大批名導和明星趕赴海外發展才導致香港本土電影的不景氣,而是由於香港電影的萎靡讓他們失去了信心這才選擇走向國際,同時作為已經在本土達到事業巔峰的他們何嘗不希望走向更大的舞台?
4、盜版橫行:把盜版泛濫歸結為香港電影市場萎縮的罪魁禍首更是無稽之談。當時的電影製作公司大多有黑幫背景,很多的影迷朋友都應該清楚。盜版商部分是有些後台,但誰也不敢得罪電影幫幕後的老大,他們經常會換著地方偷偷出售,一段時間內也讓電影發行商虧了不少。後來電影製作公司就找到了這些盜版商,二者商議在電影放映的前兩周,不允許在香港本土傳播盜版,電影製作公司給予盜版商一些錢作為補償,那拍好的盜版碟怎麼處理?那還不簡單,抬頭望去,對面就是大陸,直接派幾艘走私船一船一船地運到大陸去賣。所以其實很長一段時間里電影製作公司和盜版商是和睦相處的,有錢一起掙,他們是利益共同體,彼此之間的利益並未受到實質性的影響,所以這種說法也是不成立的。
5、好萊塢電影的發展
90年代好萊塢的電影可以說已經波及了全球熱愛電影的影迷,派拉蒙、華納等一大批電影公司相應美國尼克松政府對電影業實行了一系列稅收減免政策,電影產業逐漸恢復,1994年電影品質可以說是電影史上最好的一年
2000年後,無間道的出現似乎預示著香港電影的復甦,但這更像迴光返照一樣,內地電影市場的崛起,電影人的相繼北上,香港電影的港片也不再有真正的港片的味道,香港電影這是一個時代的結束,把更多的期待放在華語電影上或許是影迷的最好選擇,當韓國電影,泰國電影,美國電影發展如此迅猛時候,我們應該堅定的支持華語電影的影人。
『貳』 為什麼電影講求台灣市場
因為台灣地區電影與大陸和香港有很大區別,給台灣本土電影烙上第一個地域色彩符號的是歌仔戲。還有六十年代初期的瓊瑤(blog)片風行, 可惜的是,這段歲月並沒有延續下去。到1970年,台灣地區電影院的數量、觀影人數和票房數字達到峰值,之後由於電視的普及和香港電影的湧入,台灣地區的電影業緩慢下坡路。
翻看台灣地區近年來的電影市場,不難發現兩個怪現象:一個是紀錄片比劇情片多得多,只有不到20部劇情片的年份,卻有一兩百部紀錄片,這是因為紀錄片成本低、拍攝容易;此外,近年來少有能持平甚至略有盈餘的影片只有兩類,一類是青春同志片,一類則是懸疑鬼怪片,前者從《藍色大門》到《盛夏光年》,後者則有《宅變》、《詭絲》等,這些邊緣題材已經成為當下台灣電影的票房「遮羞布」了。
總而言之,台灣電影市場正在走下坡路。
『叄』 不能說的秘密這部電影講的什麼意思
不能說的秘密這部電影以周傑倫自己的高中生活為背景,講述了轉學到一所藝術學校的鋼琴天才小倫在一間古老的鋼琴練習室里見到演奏神秘鋼琴樂的小雨進而展開的一段奇幻愛情故事。
劇情簡介:
小倫(周傑倫飾)與父親(黃秋生飾)相依為命,父親是淡江藝術中學的音樂老師,小倫自小在他的熏陶下,擁有非凡的音樂才華。
這天是小倫轉讀淡江藝術中學的第一天,當他跟著同學小依(曾愷玹飾)參觀校園時,突被一段神秘的鋼琴樂曲吸引。小倫隨著琴音引領,走進一間百年琴室,發現彈琴者是一位清秀脫俗的女生小雨(桂倫鎂飾),兩人雖然沒有交談,但在四目交投之間,雙方都泛起微妙的感覺。
原來小雨是小倫的同班同學,由於冒失的小雨上課時總是遲到,故經常被迫和坐在後排的小倫坐在一起,兩人的感情因此突飛猛進,更到達互相分享秘密的階段;但每當小倫問及那天在百年琴室所聽到的神秘樂曲時,小雨總是模稜兩可地回答:「那是一個不能說的秘密……」
當晚小倫在琴室邊奏著小雨喜歡的樂章邊等待著,突然一雙溫暖的手蓋著小倫的眼睛,雙方情不自禁地擁吻起來,直至小倫張開眼睛,方知對方不是小雨而是小依;與此同時,小倫聽到小雨的哭泣聲從門外遠去,小倫瘋狂地追出去,但小雨早已芳蹤杳然。
小雨自此仿如人間蒸發,音訊全無。小倫向同學打聽小雨的下落,同學竟說從不知有小雨這個人。小倫到小雨家造訪,竟被當成瞎撞。小倫翻看點名冊,赫然驚覺名冊上也沒有出現小雨的名字……
直至小倫發現一張父親和小雨的合照,向父親追問關於小雨的一切,小倫方知小雨的出現絕非偶然,一切源自一首神秘的樂曲和一個不可告人的秘密……
(3)香港電影怎麼宣傳到台灣的擴展閱讀:
所獲獎項:
1、《不能說的秘密》獲年度TW傑出電影獎
2、《不能說的秘密》獲得最佳視覺效果獎
3、《不能說的秘密》最佳電影原創歌曲獎
郭富城、蔡卓妍、陳冠希、林建岳、杜汶澤等眾多明星一同出場,為周傑倫首度指導的電影《不能說的秘密》捧場,眾人一起開香賓慶祝,場面十分熱鬧,溫馨。
《不能說的秘密》當年也是韓國的話題口碑之作,當年排名韓國在線電影評分榜的首位,在韓國的30多個藝術影院上映達10萬觀影人次。在韓國業界,藝術影院票房的1萬人次,慣常被看做是商業電影的100萬人次。
『肆』 曾經輝煌的香港電影,為什麼說沒就沒了呢為什麼不再有新明星
簡言之,曾經輝煌的不是香港電影,而是以那一代人為代表的香港電影,都老了。
幾個關鍵詞,邵氏,香港無線TVB,周星馳,洪金寶,成龍,周潤發,劉德華,梁朝偉,張曼玉,劉嘉玲,李嘉欣,關之琳,鍾楚紅,梁家輝,張家輝等等的老去,他們經風華絕代,氣質卓絕。
而現在,隨著香港電影電視支柱的TVB的衰落,幾易其主,沒有了香港無線藝員訓練班的TVB,沒有造星機制的它,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逐漸「失血而亡」。
隨著50,60年代生人的這一代巨星老去,剩下的70,80年代的人,能打的有幾個?
謝霆鋒?張智霖?答案是沒有。
雖然香港電影翻拍很多,即便是原班人馬,限於主演年紀太大,也不復當年的倜儻瀟灑。
曾幾何時,香港電影的最大買家是台灣電影,但是因為香港電影製片商的過於盤剝,台灣又通過了引進好萊塢電影的制度,台灣抵制香港電影,成了香港電影衰落的導火索。
明星都老了,就連成龍大哥的功夫電影,這兩年都勉強維持個不賺不賠,有時候甚至是賠錢。
內地電影人的崛起,張藝謀陳凱歌之後的徐崢,寧浩,黃渤,陳思誠等人逐漸展露才華,而與此同時,王晶江郎才盡,王家衛手中的棋子,也越來越少,好不容易出了個曾志偉的兒子曾國祥,導演了《少年的你》,主演還是易烊千璽和周冬雨。
香港的演員?就跟他們逼仄的住房一樣,困在所謂的千尺豪宅里,走不出來,格局的過小,導致人才缺乏鍛煉的空間,又沒有專門的培訓機制了,一個個的不成才。
沒有造星機制,哪有新明星啊。35歲的陳偉霆都扛起大旗了,可他的演技,也不咋滴。
說了這么多,其實是格局變了,香港不再是亞洲電影的中心,中心在內地,人才當崛起。
香港電影的衰落,發生在1997-2002年這5年,這個時候的香港電影海外市場開始大片淪陷,而並沒有進入中國市場。
2,2002年張藝謀的英雄之後,院線制改 革,釋放市場活力,大陸市場才開始起飛,香港電影才認識到大陸的重要性,開始大規模的進入。
3,大陸市場雖然在大幅擴大,但是香港電影並沒有獲得恢復的機會,因為大陸電影的本土文化親和力和大製作電影的投資力度,是香港電影所無法比擬的。香港電影無法跟大陸的本土電影力量競爭,導致失去復活的機會。注意,是失去復活的機會,而不是進一步衰落,因為她的市場實際上是增加了的。
4,審查制度對大陸本土電影的抑製作用是同時存在的,不構成香港電影的威脅。香港電影一直以來就有面向海外和大陸製作兩個版本電影的手法。
5,即使審查制度放開,大陸本土電影同樣可以製作江湖黑暗題材的電影,在適應本土文化上有天然的優勢,香港電影也難以重拾輝煌。 香港電影的製作水平和能力,我認為並沒有下降。 爛片是每個時期都有的,在優秀的電影中,寒戰、毒戰系列電影的製作水平與1990年代中期的作品相比,並沒有大幅下滑。
但是,這些電影的票房吸引力,明顯無法跟大陸本土的大特效魔幻片,像畫皮、狄仁傑這些競爭。 香港電影的衰落是由於香港經濟的衰落這個問題,我認為也是不合理的。 香港經濟在今日雖然無法像1990年代那樣耀眼,但是gdp仍然是在增長的,金融業、房地產業、零售業、 旅遊 業等很多支柱產業仍然繁榮,香港電影市場的總體票房也沒有減少。 在其他 娛樂 產業方面,香港的電視劇、音樂雖然在大陸失去了影響力,但是在本土仍然是受到歡迎的,同樣受到盜版的影響,但香港仍有陳奕迅這樣的歌手,TVB的電視劇在本土的市場份額也沒有受到沖擊。但是電影,確實衰落的更加嚴重了,連香港人也主要去看美國大片,而不再追捧本地的港產片。
在面對盜版的沖擊方面: 全世界的電影業都在面臨這個問題,但是在所有的 娛樂 產業中,我們可以看到,那些小成本製作的 娛樂 產品,比如小說、音樂,受到盜版的沖擊要比電影嚴重的多。相對來說,電影產業的整體規模並沒有縮小,否則無法解釋近年大陸電影市場的高速發展。 電影產業和其他文化產業相比,最大的區別就是: 其單個產品製作成本的投入,要遠高於其他文化商品,尤其是如今這個多媒體時代,電影要想吸引觀眾進入電影院,大特效大場面的幻想片模式是最重要的法寶。 在大片時代,擁有巨大的本土市場,可以提供天價成本的大製作投入,可以通過高投入的數字技術和其他國家電影拉大視覺效果差距,是美國電影能夠在世界重新建立霸權地位的重要原因。
2010年的阿凡達,全球票房收入27億美元,所過之處一片炮灰,管你是什麼國家的電影,莫不俯首稱臣。從此之後,美國電影紛紛製作立體電影(特別是動畫片,全部3D化),其視覺體驗、製作成本要求與其他小地方的2D電影的差距更加拉大。 即使是日韓這樣的發達國家,本土電影也只是依靠一些接地氣的影片來維持生存,比如日本的動畫片、電視劇片,比如韓國的諜戰片、黑幫片、情色片。
只要美國大片一上映,基本上紛紛躲避。 香港電影與日韓相比,其本土市場的狹小,在大片時代的嚴重不適應,是一個致命的原因。 而香港電影,要想接上大陸的地氣,很難很難。
希望能幫到你
曾經輝煌的香港電影走向沒落,是什麼原因?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下。
香港電影斷代十分嚴重,最為輝煌的一代現在已經都是50多歲60歲的人了,這部分人現在還能撐起香港電影的一片天,但是這部分人終於有一天是會老去的,至少在十年左右會慢慢淡出 娛樂 圈、電影圈,一旦這部分人淡出,那麼香港電影圈中我實在想不出還有多少人能夠撐起這偌大的市場。
現在我們看香港的電影,就本上都是一些老面孔,年輕一代基本上沒有什麼特別優秀的人物,對此我對香港電影的繼承問題十分擔憂,斷代現象十分嚴重,新一代難以崛起。隨之而來的就是老一代老去之後,香港電影就真的走向沒落了。
即使你們不相信,但是內地 娛樂 圈正在崛起,雖然產出的作品參差不齊,但是有點我們必須的承認,那就是內地電影市場並沒有出現斷代的問題,無論是老一代還是中生代又或是年輕一代都是在蓬勃發展,雖然現階段還是有很多很多的問題,但是就是這樣有問題的電影人,源源不斷的支撐起這個電影市場。
最後:香港電影的沒落,會讓更多的內地電影人進入香港電影圈中,或許後面香港電影圈要靠內地無數年輕電影人去支撐了
總結說一句:香港電影圈的沒落已經是肯定了,短時間內基本上很難再回到正常水平,至於說再次回到巔峰,基本上是沒有多少機會了,就現在的電影市場,香港電影很難再一個時期內誕生這么多優秀電影人了。
香港電影黃金時期,可謂是是百花齊放,各種類型的香港電影層出不窮,全部都是一流水準,哪怕和今天的電影相比,仍然是有過之而不及,比如大家都熟悉的英雄本色、五福星系列、逃學威龍系列等。
但是香港電影到了1995年以後就開始慢慢的走下坡路了,特別是到了2003年更是到了香港電影界最黑暗的一年,除了經濟低迷的原因之外,好萊塢電影的崛起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特別是香港兩位重量員的逝世,就是張國榮和梅艷芳,對香港電影更是雪上加霜。
第1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資金問題,因為那一些粗製濫造的電影想要回收成本,基本不可能也無法投入到新的電影當中拍攝,外商在向外尋找新的派出市場,香港的經濟也受到了沖擊。
第2個原因就是香港演員本身青黃不接,想一下以前香港電影有多人,周星馳、周潤發、成龍等,現在香港演員好像都拎不起來,都沒有幾個能稱得上檯面的。
第3點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國外電影行業的崛起,特別是好萊塢,比如1997年泰坦尼克號獲得了21億美元的票房,而香港全年的票房卻只有4500萬。
香港電影的海外票房也在逐漸的敗退,本土的市場也在受到了排擠和擠壓,在國外電影市場蓬勃發展的同時,香港電影確實停滯不前乃至在退步。
最後一點原因就是人們喜好的改變,經濟與發展的同時,人們對於電影的期望也發生了改變,更加追求高製作高新穎的電影,比如美國的那種科幻大片。
香港電影曾經的確是輝煌過,幾乎每天都有新電影上映,一個二流演員,每天都要跑十幾個劇組拍戲,因此也成就了不少演員,明星。到了1997年之後,到了21世紀,香港電影開始走下坡路,這是為什麼呢?
第一點:我覺得以前的香港電影大多是在講故事,藝術來源於生活,電影劇本也都是根據真實故事、人物事跡來改編的。香港的環境不同,所以很多電影題材都可以上映,所以香港電影產量很高。不過呢,題材雖然很多,但也會走到黔驢技窮的地步,電影編劇們的創作靈感也會少很多了。
第二點:大陸的電影市場崛起,成為香港最大的競爭對手。同時,大陸市場更是香港電影工作者,演員們嚮往的地方,畢竟市場大,錢更多。香港大牌演員,老戲骨紛紛北上發展,也導致香港電影的沒落,有好劇本,也不找不到好演員來演。
第三點:年輕一代的演員,在演技方面完全無法超越前輩們,因為以前的演員是靠演戲吃飯,演得好,才會有更多工作。現在的演員呢!公司可以打造,會不會演,會不會唱都無所謂,只要你漂亮。這樣一來,到了看臉的時代,劇本、演技都不被看中,老一輩演員根本又不會去接爛片。
不過,總得來說,就是香港電影題材無法創新了,即使創新,也要面臨審查,所以收到了諸多限制。
首先,香港電影經歷了從上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約三十年的輝煌之後,從90年代起到現在一直在衰落,當然,我們要限定一下,在這里只考慮商業片。在肯定這個事實的前提下,我就總結一下香港電影的衰落,之所以稱為總結 是因為,我本身對於這個問題非常好奇,就在各地找了大量的評論,經過認真的閱讀之後,便將介於主流和邊緣的、但是比較符合事實情況的觀點剝出,並用上所有先人們的論據,得出此文。
天時、地利、人和皆備
首先說香港電影三十年輝煌的原因,這一小節從外部原因講。一個國家或者地區電影產業的發達程度與所在地經濟、 社會 環境密切相關,好比現在的大陸電影,繩索太多、限制過死,自然發展困難。
而六十年代的香港是什麼景象呢,經濟開始起飛,商貿逐漸繁榮,人口迅速增加,文化日益多樣,地區影響力迅速崛起,是不是看著像高中 歷史 課本,對,就是這樣,在這種環境大背景下,加上以邵氏電影公司為代表的商業資本投資電影產業,香港電影業在獲得了充裕資金的滋潤後,迅速崛起,不論是產量還是質量在當時的年代都是亞洲領先的。香港一度成為好萊塢之後世界第二大電影產地,並在東亞、東南亞國家建立了自己獨有的影響力。
接著,為什麼香港電影就在東亞和東南亞就勢如破竹呢,這就是當時這些國家的國情決定的,日韓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沒有形成有規模的電影產業,而東南亞國家的實力說實話來講離香港差了點,首先經濟起飛時間就晚了十年。
並且東南亞大量的華人也為香港電影的快速及普遍的接受提供了可能。
人和呢,就不用說了,以小龍為代表的幾代電影人(包括演員、導演、編劇等等)的實力直到今天來看仍是空前的。
武俠、動作片一統江湖
這里就不多說了,主要就是香港電影在當時以邵氏電影為代表的武俠片、功夫片的 娛樂 性、觀賞性已經能夠滿足香港及東南亞的大部分觀眾的觀影要求,畢竟以好萊塢為代表的西方大片還沒有進來,可以說,大部分的觀眾的眼光要求還不高。
刀光劍影、鬼哭神嚎的註定不長久
接著第二小節,問題隨之就出來了。刀光劍影、鬼哭神嚎的香港電影在縱橫了三十年的江湖之後,終於發現觀眾開始不買賬了,電影吸引力不管是在香港本土還是在海外都開始急劇下降了。
為什麼?很多人說了很多的外部原因,這些外部原因我會在下一個小節全部列出,但是我想在這里重點說的是是香港電影的內部原因註定會給港影帶來這樣的後果。
哲學講內因決定外因,用在這里特別恰當。我在上面已經說了
電影僅僅是形式,吸引人的是新鮮。現在香港有的,全國都有,包括頂級富豪。以前電影是燒錢的 游戲 ,下海的不多,現在門檻降低,不易壟斷。互聯網時代,玩法變了,發行方式改變。
『伍』 台灣的歷史影片
日治時期
日治時代台灣自製日語電影《莎勇之鍾》,李香蘭主演第一部在台灣拍攝的電影是1907年2月日人高松豐治郎率領日本攝影師等一行人在全台灣北、中、南一百多處地點取鏡的《台灣實況紹介》。電影內容涵蓋城市建設、電力、農業、工業、礦業、鐵路、教育、風景、民俗、征討原住民等題材[16]。第一部台灣人製作的劇情片《誰之過》於1925年由劉喜陽、李松峰等人組成的台灣映畫研究會製作。不過即使劇情片,仍有相當多的影片。具有政治宣傳的作用[17]。
1908年,高松豐治郎於台灣定居,開始在台灣北、中、南七大都會建戲院放映電影,並與日本及歐美的電影公司簽約,建立制度化的電影發行放映制度。1924年後,台北的放映業者由日本請來一流的辯士(電影說明者),電影放映業愈加彭勃起來。1935年10月,日本領台40年舉行台灣博覽會,以及隔年台北與福岡間開辟航空通運,這兩件事推化造就了日治時期台灣電影放映業的鼎盛時期[17]
民國時期
台語電影興起
主條目:台語電影
台語電影《舊情綿綿》,洪一峰主演。1955年,麥寮拱樂社歌仔戲團團主陳澄三與何基明導演合作,拍攝該團的拿手戲《薛平貴與王寶釧》,成為二戰後第一部台語片,一直到1981年最後一部台語片《陳三五娘》為止,歷經了二十多年的台語電影時代。根據統計,台語片的總產量將近兩千部,產量最多時一年高達120部作品問世。《薛平貴與王寶釧》在當時台灣社會引起大轟動,皆創下當時票房紀錄,[18],引來一窩風的台語歌仔戲跟拍風。
健康寫實電影
1960年代,台海情勢逐漸穩定,中央電影公司提出健康寫實的製作路線,兼顧歐美寫實主義電影下,聘請李行拍攝《蚵女》與《養鴨人家》兩片。兩片均頗叫好叫座。[16]。
60年代末期,知名導演李翰祥來台發展,並香港電影技術帶進台灣。此階段所拍電影類型除了初期的黃梅調,尚有歷史宮闈片《如西施》及文藝片,其中以瓊瑤原著為藍圖者佔了8部。
胡金銓與新武俠片
1960年代,香港卲氏公司開始製作新派的武俠片,其中的兩位主要導演胡金銓與張徹後來都來台灣發展。胡金銓於1967年為聯邦公司編導武俠片《龍門客棧》締造了絕佳的票房紀錄[19],從此武俠、功夫、武打類型的電影成為台灣電影的主流之一,直到80年代才沒落。胡金銓的電影發揮中國京劇的特色,結合彈簧床與吊鋼絲的特技,運用蒙太奇電影手法,使得武打動作快速俐落,動靜收放形成視覺韻律。
功夫片興起
1971年,香港嘉禾公司推出李小龍主演的功夫片《唐山大兄》及次年的《精武門》均在台掀起一股功夫熱潮,而台灣武俠主流自此就轉化為功夫片、武打片繼續在台灣流行。接著張徹在卲氏公司幕後支持下,於1974年率奇子弟兵姜大衛、狄龍等來台成立的長弓公司,也讓功夫武打片,成為當時台灣電影的要角。
愛國政宣電影
1970年代中期之後,開始了一段台灣電影的愛國政宣片時期,如《英烈千秋》、《大摩天嶺》、《戰地英豪》、《女兵日記》、《八百壯士》、《梅花》、《筧橋英烈傳》、《望春風》、《香火》、《黃埔軍魂》、《成功嶺上》、《源》、《皇天後土》、《假如我是真的》、《辛亥雙十》、《血戰大二膽》等。
除此,叫特殊的片種則有如《汪洋中的一條船》的自我勉勵寫實片及如《一個女工的故事》的文藝片。
學生電影類型
之後,李行、宋存壽、屠忠訓等導演拍了一些如《小城故事》、《早安台北》、《候鳥之愛》、《歡顏》等清新的小品。之後,導演林清介則在《一個問題學生》賣座後,連續拍攝相同類型,以學生生活為主題的學生電影,這些類型電影包括《學生之愛》、《同班同學》、《男女合班》、《台北甜心》、《畢業班》等。而這波電影尚有《拒絕聯考的小子》、《年輕人的心聲》、《不妥協的一代》。此階段學生電影成為台灣新浪潮電影出現以前的重要台灣電影類型。這些低成本獨立製作方式,也讓新導演有了拍片的機會。事實上,台灣知名導演侯孝賢也在此階段接拍了《就是溜溜的她》、《風兒踢踏踩》等兩部片子。
台灣新浪潮電影的興起與沒落
台灣電影「現代主義」化,可說是始於三支短片合而為一的黃春明原著改編電影-《兒子的大玩偶》(片中另有《蘋果的滋味》、《小琪的那頂帽子》)。除了部分禁演引發的《台灣電影宣言風波》外,中影公司大膽啟用新人拍攝鄉土文學作品,也是確立台灣電影新浪潮的主因。事實上,於《兒子的大玩偶》之前,中影已先啟用楊德昌、柯一正、張毅、陶德辰拍攝了《光陰的故事》,《在那河畔青草青》與《小畢的故事》。這些電影也促成了台灣電影的新風貌,更因票房賣座,讓台灣新電影成為主流[16]。
《兒子的大玩偶》製作完成後,突破當時台灣政治與電影保守勢力的抵制,於輿論、口碑與市場的支持下,為往後台灣電影的創作自由創造一片天空。其後,包括侯孝賢、楊德昌、張毅、萬仁、柯一正、陳坤厚、曾壯祥、李佑寧、王童等也確定了以導演為主;形式新穎、風格獨特、意識前進的台灣新電影。
一般來說,此波新浪潮電影中較重要的作品計有《風櫃來的人》、《海灘的一天》、《看海的日子》、《老莫的第二個春天》、《玉卿嫂》、《油麻菜籽》、《童年往事》、《我這樣過了一生》、《青梅竹馬》、《殺夫》、《恐怖份子》、《戀戀風塵》、《桂花巷》。
該新電影絕大多數是由台灣政府所屬的中影所投資拍攝,主要的推動者為中影主事者明驥與中高階層的小野和吳念真。此三人,可說是促成台灣新電影的主要功臣,也對當時低迷的台灣電影產生重大影響[16]。
在此影響下,台灣業內原本拍攝商業電影的導演見狀,也將此潮流引進商業電影境地,此種以鄉土小說為類型的商業電影,計有《金大班的最後一夜》、《在室男》、《嫁妝一牛車》、《孤戀花》、《孽子》等。不過因為產量畢竟有限,1980年代台灣電影仍以如許不了主角的喜劇,與其他如著賭博片、犯罪片的商業電影。
另一方面,因為香港電影的成功,讓台灣輿論上也開始出現對台灣新電影的批判聲音。以藝術電影為主軸的台灣新電影的支持者與反對者逐漸壁壘分明,此因素,讓集體的台灣新潮流電影方朝終於1980年代末期結束[16]。不但如此,在票房也大為失利。不過,相對的,此藝術電影,卻同時間大受國際影展與各國藝術電影市場上的歡迎。
『陸』 早期的很多香港電影,為什麼是說普通話的
(1)香港電影有些是台灣取景的投資的,所以演員有些是台灣的,就會有說普通話的
(2)香港是多移民的,新移民的人中說普通話的多,他們當時去當演員時還不會說粵語。
(3)當時電影要出口到台灣等華人地區去,只是粵語的話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所以,配音是必要的
題外話:據說台灣有一個老闆為了讓他的母親看得懂周星馳的電影,還特地為她配了個閩南語版
『柒』 為什麼香港電影拍攝速度這么快,根本不需要編劇一樣!
那是香港電影黃金時代留下的習慣。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是香港電影的黃金年代。邵氏電影多年積累的人才在這個時代大放異彩,吳宇森、徐克、王家衛……類型各異、才華橫溢的電影人紛紛橫空出世。
那時,香港電影的影響力遠遠超出了香港本土,向北延伸到大陸和台灣地區,向南延伸到整個東南亞。當時大陸才剛剛開放,錄像廳如雨後春筍般在大江南北遍地開花,香港電影一時間就成了錄像廳最主要甚至是唯一檔扒的片源。在幽暗骯臟的錄像廳看港片,也成了一代人的集體回憶。
數據顯示,上世紀90年代初,香港電影每年的產量為200多部,好的年份甚至突破300部。電影從業者都忙得不可開交,每天都有開不完的工。像周潤發、成龍、張曼玉等大腕明星更是片約不斷,時常要在拍一個戲的間歇拍另外一個。當時,周潤發創下了一年拍片迅手11部的紀錄,但很快就被張曼玉打破。張曼玉因為一年拍12部電影,在業內有了「張一打」的外號。
黃金年代的香港電影,不僅產量多,質量也相當上乘。張徹的徒弟吳行昌昌宇森拍出了後來讓他蜚聲國際的《英雄本色》系列;林嶺東拍出的現實題材的代表作《監獄風雲》兩部;而徐克與李連傑合作的《黃飛鴻》系列也風靡一時;剛從編劇轉型導演的王家衛也找到了合作拍檔杜可風,憑借《阿飛正傳》、《東邪西毒》逐步奠定自己藝術片大師的地位……
『捌』 台灣電影詳細資料大全
台灣電影乃指台灣地區人民在台灣設立公司製作、編、導、主演,以國語發音之電影片。因台灣社會自由且富有創作力,因此能給予電影工作者良好的伸展舞台。不過因為種種因素,2006年台灣電影票房於台灣市佔率僅1.62%,呈現衰退的現象。
『玖』 王晶談香港電影為何沒落
香港電影為什麼從90年代末開始由盛轉衰,跌入了低谷呢?香港導演王晶經歷了整個過程,他也毫不避諱地指出了其中的原因,讓不明緣由的觀眾了解了真相。
香港電影太受歡迎,片商不斷抬價,台灣市場另闢蹊徑引進美國大片
在80-90年代,可謂是香港電影的鼎盛時期,那時候大陸並不是香港電影的最大市場,而是台灣。那時候的香港電影在台灣非常受歡迎,台灣的院線也一路擴建至五條,逼得香港電影行業要拍出足夠多的影片來供這五條院線。因此也拍出宴卜了很多奇跡,有些電影非但拍攝時間短,電影質量又有保障。
由於台灣市場對香港電影的需求很大,導致香港片商不斷抬高影片價格。直到王英祥用3000萬買了周星馳的電影《濟公》賠得血本無歸之後,台灣的片商才意識到問題的皮桐嚴重性,不能再讓香港電影的價格這么一路水漲船高了,後來所有的台灣片商統一晌握穗口徑,給香港電影設了上限1750萬。
但香港片商根本不予理睬,還聯合起來斷供影片,堅信台灣一旦沒有電影放映就會妥協。只可惜這次台灣片商另闢蹊徑,向上級請示引進美國大片,得到批准後,大量的美國片流入台灣市場,香港電影在台灣的地位就不再那麼舉足輕重了。
『拾』 王晶: 港片沒落始於周星馳《濟公》大賠錢, 流失台灣市場導致崩盤
曾經的香港影壇被譽為是東方好萊塢,但94之後港片在傳統票房市場就全線潰敗了,到了97基本上只有香港那點票房了。一個市場不足以養活一部電影,這也是為什麼當年很多電影從業人員失業的原因,如此惡性循環加劇了香港電影的沒落。90年代中期成龍,周潤發,李連傑等巨星遠赴好萊塢發展尋求出路,後來電影業實在撐不下去了連向華強都退出影壇槐慶茄了。
巔峰時期的港片是能跟好萊塢大片抗衡的,如八鉛察九十年代李連傑成龍的電影在全亞洲各國地區市場就能輾壓一大堆美國片,到90年代中期都還能與之對抗。王晶曾一針見血點出香港電影沒落潰敗的原因:「我個人很了解,基本就是台灣市場的崩潰,引致香港市場的沒落,因為台灣市場的瘋狂。
王晶繼續說到:以至從90年開始,香港的電影已經吃得太肥膩了,大家接受了那種能夠台灣給的成本已經夠拍完一部戲,其他的市場都是賺的」所以每個人都在亂開一通。
台灣當時最瘋狂的時候五條院線,所以香港也必須有五條院線來拍足夠的片來供應台灣的五條院線,然後可是這種泡沫終於有一天會爆破的,直到王英祥用三千萬賣周星馳的《濟公》然後大賠錢之後,台灣的那些片商就終於醒覺到這是不行的。
周星馳《濟公》當年台灣票房慘敗,台北僅收到1548萬新台幣,全台按2倍推算也就3000多萬。這個成績片商分賬到賬可沒多少錢,王英詳用3000萬新台幣買該片虧慘了。95之前港片在台灣的票房成績還不錯,但那幾位巨星的片子賣價很高,當影片票房一般的時候台灣片商就會虧錢,後來台灣片商集體向香港片商抵制要設定一個「天花板」。
王晶繼續解讀,然後大家就聯合跟香港的所有片商說:「我們要設一個天花板」就是最多是多少錢,好像當時是想定在1750萬,然後很多人過去了,因為他們算過,覺得台灣這些片商是紙老虎,他們的存貨只能支持三個月,如果大家聯手他們三個月後就沒有片放了。
但是算錯了,他們回來之後,那些台灣院商就聯合起來,向新聞局要求開放美國片,以前的美國片在台灣每一部只能進八個拷貝,後來台灣新聞局就同意了,你就可以進來一百個拷貝都行,一下子就把整個港片的市場就沖破沖崩了。
而且當時以為呢,所有院商都覺得電影頻道好賺,他們反正買了那麼多片,自己都做電視台了,都在電影頻道放自己的片就想賺兩遍。可是呢就越來越惡性競爭,差不多那邊片一下,那邊就上了,甚至於你上了一個禮拜,第二周已經在它的電影頻道上,慢慢就變成觀眾就不來看了。所以在兩三年之內很多個台灣院商就倒下了,然後再加上香港的盜版,三件事加起來,整體地把香港的電影打垮了。
王晶這個解讀一針見血,當時台灣是香港市場以外最大票房市場,對於很多港片來說就靠台灣市場收票房減輕票房壓力。當年能做到全亞洲市場通吃的只有2人,一個是成龍,另外一個就是李連傑。周星馳周潤發當年也很火,但這兩位主要還是靠港台市場收票房,日韓,東南亞市場不入流。
香港片商太貪得無厭遭到台灣院商的抵制,完全開放美國片後港片份額一下子就被吃掉了。90年代中期以後只有成龍票房還維持在巔峰,其他港片票房幾乎都片撲街了,失守台灣市場導致港片崩盤,這個觀點很到位一針見血。當年要是有台灣市場做後盾港片也不至於那麼快泡沫破滅,香港電影人低估了台灣片商,當然台灣片方商也是貪得無厭最後讓美國人漁翁得利。
王晶揭秘:港片沒落始於周星馳《差早濟公》大賠錢後,遭到台灣院商的聯合抵制,而香港片商不願意讓步,最後流失台灣市場導致香港電影崩盤。如今20多年過去了,港片復甦遙遙無期,錯失台灣市場,日韓東南亞等市場又被淘汰出局,現在就看能不能抓住內地市場機遇了,這是港片崛起最後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