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最貧窮的哈佛女孩》:人生的最終決定權一直且始終在我們手上
近幾年,「原生態家庭」似乎成了成年人為自己性格缺陷和失敗生活解說的有效借口:我之所以婚姻失敗那是因為我在單親家庭長大,我的固執性格是遺傳我爸,等等。我們一味的抱怨,從未想過,他們給予我們生命,撫育我們健康長大對很多人來說已經是奢侈了。有人在父母都吸毒,居無定所的條件下用兩年的時間考進哈佛,她叫莉絲默里,是最貧窮的哈佛女孩。
1
父母都是癮君子,母親視力極差且患有精神分裂症,父母最後都死於艾滋病。如果不是書中承諾描寫的是作者親身經歷,我甚至會懷疑這戲劇又悲慘的童年至少摻有一半的水分。然而,不得不承認,世界上的某些角落,的確有人僅僅是活下去就已經耗盡了全部。莉絲從高中就開始流浪街頭,靠朋友接濟和偷竊挨餓支撐生命。她可能思考過為什麼要這么糟糕的活著,但因為貧窮,他們的思想受胃的控制,永遠只能停留在今天、現在。不是沒想過改變,莉絲未成年就想盡辦法賺錢,想依靠有遺產的男朋友過上穩定的生活,但一次次的無家可歸、一次次的借宿朋友家、一次次不得不埋藏內心真實的感受來爭取一宿的安穩和一頓豐盛的晚餐,她終於明白,朋友是不會幫你付房租的,沒有人會來拯救地獄里的自己。直到莉絲發現自己早已和同齡人有著不可跨越的鴻溝,直到佩奇的建議和鼓勵,莉絲終於決定重返高中,靠讀書改變命運。
然而改變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對於一個無家可歸的未成年人。背著笨重的書往返於不同朋友的家以獲取片刻的睡眠,拚命選修課爭取四年高中課程兩年修完,還有需要靠自己掙的生活費:在我們眼中似乎每一件都是一座難以跨越的高山,但莉絲默里用她對美好生活的慾望實現了,不僅實現了,還踏進了她曾夢里都不敢奢望的學府——哈佛大學,並越過千軍萬馬爭取到了可以支付昂貴學費的獎學金。
莉絲默里是個傳奇,一個用兩年時間改寫命運的傳奇。
2
我們這一代的年輕人,都習慣性的把「迷茫」掛在嘴邊,當然這群年輕人也包括我。周末十二點才起床,還沒下床就點了份外賣,等快遞小哥的門鈴響起才捨得離開被窩,邊玩手機邊吃飯,吃晚飯繼續玩手機,大好的太陽也不願意出去曬曬,因為懶得動因為怕曬黑,微信刷十遍微博翻到底,還有各種更新的綜藝,愛豆的新資訊,放下手機已經是下午四點了,困、累、沒勁、無聊一股腦的湧上心頭,開始抱怨,唉,好迷茫啊。
沒錯,那就是我以前的生活,頹廢得如同屍體般。等我開始愛上跑步讀書後,完全不知道迷茫是什麼。每天六點下班,算計著回家的時間,吃什麼(開始跑步後就不再喜歡吃外賣),幾點開始去跑步,跑多久,時間安排得滿滿的,累但快樂著。那時候我終於開始理解,為什麼聽過那麼多道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聽」只能讓你知道有這么個道理存在,且是你能接受和認可的,但真正的理解還需要靠自己的經歷和閱歷。而經歷和閱歷是從改變開始的。看完書後我一直在計算,兩年的時間,那是莉絲用來書寫傳奇人生的時間,除去每天四小時的睡眠時間,就算包含吃飯上廁所這種生活瑣事甚至打工,也不超過1萬5000個小時,說得更細致點,就算你正常作息,改頭換面三年時間就綽綽有餘了。別說美國和中國不一樣,別說時代不一樣,以今天科技之無所不能,埋藏再深的金子也能發光,別說階層固化別說原生態家庭,你能糟糕過莉絲嗎?所以,我們有什麼資格迷茫,迷茫不過就是「閑到發慌」的委婉說法;有什麼資格抱怨,以現代人努力程度之低,根本不配談夢想!
3
看到莉絲終於決定重返校園並異常勤奮努力時,我納悶,究竟是什麼讓她如此決絕放下過往勇往直前的?她以前的生活的確糟糕透了,但這么多年,她似乎早已習慣並接受自己的生活狀態了,或者說對未來的要求莉絲從來只夢想安穩,畢竟改變時困難且艱辛的,還是不確定的。所以,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我想,最大的原因大概是這么多年的流浪生活讓莉絲明白,她在書中也多次提到:朋友是不會幫你付房租的,換句通俗的話,你的人生只能自己負責。莉絲有很多特別親近的朋友,可以共青春也可以共滄桑的朋友,直到她哈佛畢業事業有成,他們依舊親近得像家人一樣。他的朋友會為了她的晚餐和留宿問題同自己的父母抗議爭吵,但沒有人能從根本上解決她的流浪生活:他們會給與最大程度上的幫助,但莉絲始終是莉絲,流浪的莉絲。
和吸毒男友卡洛斯分手後,莉絲離開汽車旅館從回朋友家,看著朋友學業愛情事事順利,轉過身想想落魄狼狽一無所有的自己,莉絲覺得自己像是從地獄里跑出來的鬼魂,渴望像正常人一樣生活。那是她第一次有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小時候,莉絲總是渴望能得到父母的愛,為此她能放棄繼父家舒適的生活;長大後,她的渴望是安穩,有固定的住所有填飽肚子的食物,所以明知卡洛斯是癮君子還是選擇和他待在一起;終於,快要成年之際,她看到生活的美好——學業、愛情,她想要去爭取,慾望無限的膨脹,直到佩奇給她重返校園的建議,那天,莉絲為了能到達下一所學校面試,用吃漢堡的錢買了車票。努力的程度大概是和慾望成正比的吧!電影中莉絲來到哈佛,那是比她想像中更美得不可思議的學府,莉絲在心裡默念,為什麼在這兒讀書的不是像我這種人呢,他們有什麼特別之處,是因為他們的出生嗎?我盡力拚搏,不讓自己落到社會底層,如果我更加努力呢?
在電影的結尾,當記者問莉絲她是如何做到的,莉絲回答道,我怎麼能做不到呢,我父母教會了我可能。
㈡ 求一部美國電影:一個不幸女孩考上哈佛
風雨哈佛路
(Homeless
to
Harvard:
The
Liz
Murray
Story),是美國一部催人驚醒的電影,通過一位生長在紐約的女孩莉斯,經歷人生的艱辛和辛酸,憑借自己的努力,最終走進了最高學府哈佛的經歷。
㈢ 美國電影 好像是哈佛神馬的 是一個女孩考上了哈佛大學然後發生的一系列的故事 很勵志 就是不懂全名了
風雨哈佛路(Homeless to Harvard: The Liz Murray Story)是美國一部催人警醒的勵志電影。影片由Peter Levi執導,索拉·伯奇(Thora Birch)、邁克·里雷(Michael Riley)等主演。 影片女主人公麗斯(Liz)出生在美國的貧民窟里,從小就開始承受著家庭的千瘡百孔,母親酗酒吸毒,並且患有了精神分裂症。在15歲時母親死於艾滋病。父親進入收容所。貧窮的麗斯需要出去乞討,和一些朋友流浪在城市的角落,生活的苦難似乎無窮無盡。 隨著慢慢成長,麗斯知道,只有讀書成才方能改變自身命運,走出泥潭般的現況。她用最真誠的態度感動了高中的校長,爭取到了讀書的機會。然後,麗斯在漫漫的求學路上開始了征程。她一邊打工一邊上學,用兩年時間學完了高中四年的課程。她嘗試申請各類獎學金,只有紐約時報的全額獎學金才能讓她念完大學,於是她努力並申請到了這份獎學金。影片的最後,她邁著自信的腳步走進了哈佛的學堂。貧困並沒有止住麗茲前進的決心,在她的人生裡面,勇往直前的奮斗是永恆主題。
㈣ 有一部美國電影,講一個女孩考上哈弗的,很勵志的請問叫什麼
風雨哈佛路 是美國一部催人警醒的勵志電影。影片介紹了一位生長在紐約的女孩莉斯(Liz)經歷人生的艱辛和辛酸,憑借自己的努力,最終走進了最高學府的經歷
㈤ 電影《風雨哈佛路》觀後感
導語:電影《風雨哈佛路》介紹了一位生長在紐約的女孩莉斯(Liz)經歷人生的艱辛和辛酸,憑借自己的努力,最終走進了最高學府的經歷。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精品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風雨哈佛路》讀後感範文1:
“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要經歷許許多多的風吹和雨打,只有經受住了風雨,才能成功。”看了《風雨哈佛路》後,我浮現出了這個想法。
《風雨哈佛路》講述了一個名叫伊麗莎白的美國女孩:她因為父母親都吸毒並且家境貧寒而在學校里受到同學們的嘲笑,但老師卻發現很少到校上學的她竟然在測驗中得了滿分。她還用自己的努力考上了高中。當她的媽媽因為艾滋病去世後,伊麗莎白強忍悲痛,發奮學習,最終考上了哈佛大學。
看完這部電影,我的內心被震撼了:如果伊麗莎白的潛力沒有被她的老師發現,如果她因為父母吸毒而自暴自棄的話,她就永遠也不可能考上哈佛大學,也就永遠不可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當然,更為重要的是伊麗莎白自己的努力:她並沒有向命運低下頭,而是不斷地去獲取知識,沖破了命運對自己的束縛。
她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都能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功,我們為什麼不能?我想起了自己練習網球時候,有一段時間曾經覺得每次網球課練習的內容大同小異,枯燥無味,還非常累,就不想再堅持下去了。現在想想,打網球也貴在堅持,如果當時放棄的話,現在就不會體驗到打網球的樂趣了。我們應該像伊麗莎白那樣,不怕困難、刻苦學習。經過不懈的努力,我們一定會獲得成功!請一定記住:陽光總在風雨後,成功的背後往往有無數的辛勞和汗水。
《風雨哈佛路》讀後感範文2:
這部電影我看了很受觸動,女主人公利茲經歷了常人不敢想像的成長道路,最終實現了夢想,走進了哈弗大學的殿堂。
她生活在一個非常不幸的家庭,父母酗酒,經常爭吵,後來母親又染上了毒癮,生活幾經崩潰。有一次她和她母親一起去餐館,那種久違了的感覺,曾經的溫馨彷彿又圍繞在她身邊,“這一刻,我感覺母親又回到了身邊”是對她當時心裡感受的最好描述,可見她內心對父母之愛的渴望。她只是個孩子,可是為什麼要讓她承受那麼多?然而時間總是過得很快,不一會兒她母親毒癮又發,跑去酒吧喝酒抽煙,這一切她都看在眼裡,她在吶喊,在深深的呼喚,可一切都是徒勞。
母親因吸毒而感染了艾滋病,不久去世了,她久久地躺在母親的棺材上,試圖尋找到那迷失的母愛,兒時的記憶一幕幕浮現在腦海。凄涼的家庭,頹廢的生活,無法撿拾的親情,同學的歧視和欺負,可是明天還是要繼續。拾起那殘碎的記憶,路還是要走,而此時,她是一個人,沒有任何的依靠,連感情歇息的地方都沒有,人海茫茫,而她孤苦伶仃,無依無靠,踽踽獨行。可是她還有夢,她要改變生活的現狀,要實現自己的夢想。
“我相信我會成功,我僅僅只需要一個機會”,這可以看出她的決心和意志。一個柔弱之軀,卻用努力爭取了機會,用行動詮釋了自己,她的付出超出我們所能想像的程度。“我愛我的媽媽,不管她是個什麼樣的人”,感動了所有人,父母之愛比山高比海深,無論他們怎麼樣,我們依然要愛他們,他們一樣愛著我們。最後當她站在哈弗大學的演講台時,我們更多的是敬佩和感動,她的成功讓所有人為之動容。
《風雨哈佛路》讀後感範文3:
影片風雨哈佛路,又名最貧窮的哈佛女孩,講述了主人公麗茲出生在美國的貧民窟里,從小就開始承受著家庭的千瘡百孔。父母酗酒吸毒,母親還患上了精神分裂症。貧窮的麗茲8歲就出去乞討,換回來的食物放在冰箱,用這種辦法來照顧自己的母親。盡管流浪在城市的角落,生活的苦難似乎無窮無盡,但是她非常愛自己的父母,非常樂觀堅強的`活著。
這樣的生活,是難以想像的。我們可以換位思考一下如果自己是那個女孩,會不會那麼堅強。這部電影足以引起我們對人生的探討。生活經常會有挑戰,敢於接受挑戰的人才是真正的勇士。女孩那堅強的心靈、不懈的努力、高尚的節操帶領著她一步步靠近成功。她的行動深深地震撼了我。
面對磨難,她沒有退縮,用樂觀的心態積極面對。此時的磨難不再是磨難,是給她通往成功的墊腳石。這不就是當代青年正需要學習的嗎?生活的磨難帶給麗茲太多感想,是她不願沉淪在‘‘生活的泥潭中’’,所以認清現實的殘酷,除了好好讀書,沒有第二條路。對人生有了新的思考,頹廢只會讓自己變的的更糟糕,唯有讀書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貧窮不再是阻礙它前進的絆腳石,在她的人生裡面,從不退縮的奮斗是永恆主題。
與麗茲相比我們真的太幸福的,但我們卻缺少了像她那樣的執著。這或許是磨難帶給他的財富,使她的性格比常人多了一份堅韌。在現實中,我們會因為一點點小事而感到沮喪,會怨天尤人,覺得上帝對待自己不公平。這時候我們因該想想,上帝對待他就公平了嗎?她的成功有誰幫她了呢?所依靠別人不如靠自己,這句話的真諦就在於此。
每當我遇到煩心的事時,我就會想到這部電影的主人公麗茲,她是如此的美麗,著實讓人感動。人生不會一帆風順即使在平直的路最後也會有一個轉彎的終點。學會麗茲面對人生的樂觀態度,許多困難就迎刃而解了。太多的抱怨就是對自己的否定。這部電影傳達出一種正能量,從中麗茲給了我很多啟示,成功不是平白無故的出現,是用自己的血和汗拼搏的。
麗茲之所以成功是她選擇了相信了自己,自信的笑往往是最迷人的。希望麗茲能帶給更多人力量,是迷惘的人找到正確的方向,沮喪的人擦乾眼角的淚水化作堅硬的水晶,懦弱的人拿起自己的勇氣來。慢慢地發現生活中並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發現美的眼睛。
【劇情介紹】:
麗斯(Liz)出生在美國的貧民窟里,從小就開始承受著家庭的千瘡百孔,母親酗酒吸毒,並且患有了精神分裂症。在15歲時母親死於艾滋病。父親進入收容所。貧窮的麗斯需要出去乞討,和一些朋友流浪在城市的角落,生活的苦難似乎無窮無盡。 隨著慢慢成長,麗斯知道,只有讀書成才方能改變自身命運,走出泥潭般的現況。她用最真誠的態度感動了高中的校長,爭取到了讀書的機會。然後,麗斯在漫漫的求學路上開始了征程。她一邊打工一邊上學,用兩年時間學完了高中四年的課程。她嘗試申請各類獎學金,只有紐約時報的全額獎學金才能讓她念完大學,於是她努力並申請到了這份獎學金。影片的最後,她邁著自信的腳步走進了哈佛的學堂。貧困並沒有止住麗茲前進的決心,在她的人生裡面,勇往直前的奮斗是永恆主題。
㈥ 好看勵志的電影
1、《放牛班的春天》
這是一次心靈的洗禮,沒人生本向惡,只是無情的手把人推向了無盡的深淵。Morhange每一次天使般的獨唱,總讓我感動,特別是那紙飛機純則從窗口飛出,「感謝、再見」的小手一揮,那份感動,不言而喻。
而最重要的,看這部電影不僅是好「看」,天籟的童聲更是聽覺的享受。這部電影告訴我們即使是被社會遺忘的孩子,也有可能綻放生命的光芒。
㈦ 幾年前,《哈佛女孩劉亦婷》曾被批判為反素質反教育的,到底是怎麼回事
1998年,十八歲的成都女孩劉亦婷,同時收到美國四所名校——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威爾斯利學院和蒙特豪里尤克學院——的錄取通知書,並獲得全額獎學金。2000年,其父母張欣武、劉衛華在作家出版社出版《哈佛女孩劉亦婷——素質培養紀實》(以下簡稱「《哈佛女孩》」)。該書甫一出版,即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目前已發行200萬冊。2004年初,他們又出版了堪稱續集的《哈佛女孩劉亦婷之二:劉亦婷的學習方法和培養細節》。 <br><br>劉亦婷,已成為許多中國家長心目中的偶像,教育的偶像。 <br><br>2004年 11月,一本意圖打破「哈佛女孩」神話的圖書——《教育孩子需要大智慧——「哈佛女孩劉亦婷」真相》(以下簡稱「《真相》」)——闖入書市,對「劉亦婷模式」進行全面質疑。該書的面市,讓「哈佛女孩」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br><br> 屢遭質疑的《哈佛女孩》 <br><br>「如果都用類似的『鐵人計劃』培養,會釀成很多悲劇。」《真相》作者蕭愚說。 <br><br>據蕭愚介紹,兩年前,他開始關注《哈佛女孩》這本書。他結合自己的實際,漸漸發現,用一個模板來教育孩子是件很糟糕的事情。「試卷考不到的,社會一定會考到。急功近利的學習者固然能獲得一時的成功,但長久看來,他們終會受到社會的懲罰。」他說。 <br><br>「基於以上的思考,我覺得,時隔多年之後,對於『劉亦婷』這個現象進行反思還是頗有現實意義的一件事情。尤其是,當她的家長還在不斷炮製「劉亦婷的培養細節」這類操作手冊性質的東西的時候,我覺得更加有必要把這個問題提出來。」 <br><br>《哈佛女孩》遭受質疑,已不是第一次。 <br><br>早在2001年12月,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趙忠心就曾撰文指出,盡管該書提到的家長有一些成功經驗。但經驗畢竟不是規律,不可能適用於所有的孩子。指望把某個家庭培養孩子的做法和經驗作為「萬應靈葯」或「絕招」,生搬硬套到每個家庭,「照著葫蘆畫瓢」,大多數家長是要失望的。 <br><br>2003年2月23日,本報也曾以《卡爾·威特的假戲該收場了——〈哈佛女孩劉亦婷〉涉嫌造假》為題對該書進行質疑。 <br><br>該文從對被《哈佛女孩》奉為《聖經》的著作《卡爾·威特的教育》一書的質疑著手,認為《哈佛女孩》並不可信,只是一種商業炒作,「哈佛女孩式」教育不是主流。 <br><br>2004年5月份,一封名為《致奉〈哈佛女孩〉為聖經的父母的一封公開信》的帖子在網路上流傳。這個署名houzhenchun的作者認為《哈佛女孩劉亦婷》只是另一種「造神運動」的產物,「連毛主席都走下了神壇,連溫總理都要讓大家看見他斑白的雙鬢了,我不知道我們這些所謂的天才,所謂的成功人士還有什麼必要繼續不停地給自己臉上貼金。」 <br><br>記者了解,《真相》一書出版前,關於劉亦婷的爭議,在報端和網路上也並不罕見。 <br><br> 「哈佛女孩」靠關系走進哈佛? <br><br>在《真相》中,蕭愚對劉亦婷進入哈佛的情況進行了詳細分析。書中認為,劉亦婷充分利用哈佛大學招收中國學生時存在的制度漏洞和缺陷進入哈佛,根本不是綜合素質教育的結果。 <br><br>蕭愚告訴記者,劉亦婷當年一共申請了11所大學,被其中4所大學錄取,被7所大學拒絕。錄取她的這四所大學中恰恰有兩所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和威爾斯利學院)是其推薦人拉瑞建議劉亦婷申請的。拉瑞曾明確告訴過劉亦婷,他以前曾推薦過兩名學生,都成功了,並稱他的推薦在學校方面應該有點信用。 <br><br>拉瑞,據蕭愚介紹,是專門從事中美教育交流的美國人,在劉亦婷還在讀中學時曾帶劉亦婷去美國參加交流活動。拉瑞對劉亦婷表現出格外的欣賞,建議劉亦婷申請美國大學。 <br><br>「為什麼拉瑞介紹劉亦婷申請的大學成功率如此之高呢?而沒有拉瑞介紹的成功率卻如此之低呢?更何況,拉瑞親自為劉亦婷找到了哈佛大學面試她的人,這種面試能否做到公正?難道不值得質疑嗎?一個很簡單的常識是,面試人作為申請者的考官,要盡量做到客觀公正,要盡量迴避一些可能發生的主觀因素。在這個問題上,哈佛大學錄取委員會違反了程序上的公正。」蕭愚表示。 <br><br>「事實完全相反。」對此,劉亦婷的母親劉衛華辯解說,哈佛本科招生是由招生委員會集體投票決定,沒有任何人(包括本校教授或校方官員)在招生委員會中享有特權;誰有私人關系都沒用,因為誰都不可能買通所有的招生委員。何況作為劉亦婷推薦人的拉瑞在哈佛也不存在所謂的「人脈關系」和「很高的聲望」。 <br><br>「《真相》作者把拉瑞給哈佛『提供面談人線索』編造為『審查確定面談人』,以此暗示哈佛招生委員會徇私舞弊。這同樣是用想像編造謊言。事實上,哈佛多年來一直允許申請者提供面談人線索,但審查大權卻是在招生委員會手裡,不合格根本不會批准。」劉衛華強調。 <br><br>「劉亦婷在哈佛大學各方面的表現,說明哈佛招生委員會的選擇是公正和正確的。」劉亦婷父母在最近的一個聲明中說。 <br><br>「我書中一個章節的題目就是『蜀中無大將,亦婷當先鋒』。」 <br><br>對劉亦婷父母的以上說法,蕭愚回應稱:「劉亦婷申請留學的1998年,當時中國還很少有人知道高中生申請美國獎學金這回事。劉亦婷因為身處大城市,又有拉瑞這個熟知留學申請內情的人幫助,自然占據了先機。而此後,本科生申請美國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很多有「奧賽」金牌的學生被哈佛錄取都很困難,更別說類似劉亦婷這個乏善可陳的學生了。」 <br><br>就美國大學招收留學生的一些基本情況,記者專門采訪了著名「文化打假鬥士」、《新語絲》網站負責人方舟子。 <br><br>方舟子對《外灘畫報》說:「美國大學在錄取時非常重視推薦信,推薦信和平時學習成績、入學考試分數、面試表現一樣,都被視為能夠反映申請者的能力和素質的一個重要指標。 <br><br>「因此,如果能夠得到有名望的或與校方關系好的人的推薦,雖然不能保證就會被錄取,但在競爭中會有一定的優勢,不過這不應該簡單地視為中國式的靠關系、走後門。另外,申請者被錄取也有一定的偶然性,特別是國外的申請者更是如此。所以,如果有許多人同時申請哈佛而最終只有一人被錄取,並不足以說明被錄取者就一定各個方面都非常突出,他或她可能是在某個方面剛好被錄取者看中,或者不過是運氣比較好而已。以一兩個人為例是說明不了問題的。」 <br><br> 素質教育,還是「偽素質教育」? <br><br>在《哈佛女孩》第一部,有這樣一個副標題:素質教育紀實。 <br><br>那麼,劉亦婷的成才之路,是素質教育嗎?在《真相》中,蕭愚對此表示否定:劉亦婷的學習方法不僅根本談不上先進,而且是完完全全落後和過時的。在其家長於今年推出的《哈佛女孩劉亦婷之二:劉亦婷的學習方法和培養細節》也充滿了以偏概全、自我表揚、牽強附會、按圖索驥、堆砌神壇等諸多問題。 <br><br>「我分明看到,『劉亦婷培養模式』根本就不是什麼素質教育,而是典型的應試教育。」蕭愚告訴《外灘畫報》說,「劉亦婷的培養模式完全是反素質教育的,或者可以說是一種『偽素質教育』。」 <br><br>對蕭愚的說法,劉衛華並不認可:「我們在書里多次明確指出:我們的培養目標並不是考名校,而是培養『素質優秀,人格健全,有能力創建幸福生活』的人。為了達成這一目標,我們從十個方面『從無到有』地培養孩子的優秀素質體系,即:『身體好、頭腦靈、性格優、興趣多、情感美、知識廣、品德正、能力強、後勁足、發揮佳』。在劉亦婷成長過程中,我們堅持用『順應天性、積極引導、個性化培養、自主發展』的方法去激勵孩子,形成了『親情互動+理性導航=順利施教+健康成長』的培養模式,劉亦婷也成長為一個社會公認品學兼優、好學上進的出色青年……你說,世上有這樣的『應試教育』嗎?」 <br><br>而蕭愚則在給本報記者的郵件中否定了劉衛華上述說法:「劉亦婷從小有舞蹈的興趣,其家長卻認為從事舞蹈成功概率太低,便扼殺了這個愛好。同時,她的家長又不斷給她施加壓力,讓她讀重點、考大學、考名牌甚至要求她爭取當高考狀元,為了這個目標,劉亦婷跟同學聊天都被限制,每天抽出半小時打乒乓球的時間都沒有。」在蕭愚看來,「劉亦婷培養模式」這種包裹著素質教育外衣的應試教育模式,對學生和家長的誤導尤其嚴重。 <br><br> 「劉亦婷在哈佛的表現恰恰很平庸」? 「我們寫《哈佛女孩》的動機,是盼望中國人一代更比一代強。古人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劉衛華對記者說,由於知識結構和個人興趣的原因,他們對中華民族的國民競爭實力始終很關心。這促使他們把培養孩子當做業余科研項目來做。 <br><br>「對有些人來說,『位卑未敢忘憂國』的民族傳統可能是既不時尚,也不流行了,以至於猜測我們寫書原因時,他們總是習慣於從『名利』二字去找動機。其實,在《哈佛女孩劉亦婷》出版之前,我們並沒有料到它會這么暢銷,那時寫這種書還得准備自費出版呢。」 <br><br>劉衛華認為,《真相》作者以臆想代替事實,根本不採訪當事人,就憑空捏造劉亦婷是靠推薦人拉瑞的「人脈關系」進的哈佛。再在此基礎上扣上「劉亦婷平庸,是應試教育典型」的嚇人帽子,對劉亦婷在哈佛大學各方面的出色表現,《真相》作者更是故意避而不談。」 <br><br>「劉亦婷在哈佛的表現我認為恰恰很平庸,這從她在新書的自述里就能看出來。」蕭愚對記者說,實際上他有機會采訪劉亦婷在哈佛和成都的同學,甚至她的老師,但是他放棄了這個機會。 <br><br>「我不想扒糞。我寫這本書不是想論證劉亦婷是個素質多麼差的女孩,這些跟我寫作的初衷無關。相反,我在書中不斷提到她是個聰明、懂事、聽話、勤奮的女孩。但是,不管她有多少優點,她不過是個平凡普通的女孩,也有許多缺點和不足。而劉亦婷的家長在書中則在反復告訴我們她的女兒如何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如何漂亮,三歲時測智商便『五萬人里挑一』,刻意打造一個完美的女孩,完美的家庭教育過程。所以在本書中,我想盡力為讀者還原出一個平凡普通的女孩形象。」蕭愚說。 <br><br>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一個認為自己是素質教育,一個堅決予以否認。那麼,《哈佛女孩》一書的教育方法到底是什麼呢?帶著這個問題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 <br><br>「《哈佛女孩劉亦婷》《學習方法和培養細節》,我看了,基本上是應試教育的東西,看不出來是素質教育。是用『素質教育』這個名稱,來美化自己而已。現在升學難,許多家長想為自己孩子尋找終南捷徑。《哈佛女孩》、《學習方法和培養細節》,正是迎合了家長們對『哈佛』兩個字的迷信。」北師大教授、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趙忠心說,「我以為,蕭愚的《真相》一書說的是有道理的,雖然他對素質的理解也有一些不夠成熟的地方。他完全有權利質疑『哈佛女孩』。談談自己的看法嘛!這不是什麼『誣陷和誹謗』。」 <br><br>「目前市面上對子女教育的書籍,起誤導作用的非常多。」中國教育協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中國家庭教育雜志社社長趙剛教授表達了類似觀點,「都是找到一個成功經驗,就忙著推而廣之。而家庭教育,一般都是『一把鑰匙開一把鎖』。蕭愚出的這本書,無可厚非。」 <br><br>「我一向反對炒作劉亦婷。即使劉亦婷是天才,也還是不可復制的。炒作該事件沒有意義。」北京理工大學教授、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員楊東平說。 <br><br>「中國家長中有一種不正常的『哈佛情結』、『名校情結』,以為能上哈佛這樣的名校是一件多麼了不起的人生大事,甚至視為成功的標志。」方舟子對《外灘畫報》說,「我也反對對小孩進行所謂天才教育,小小年紀就為了實現父母的天才夢被迫放棄兒童的天性,而去應付種種超常的教育訓練(不管是『應試教育』還是『素質教育』)。古人有一句話說得很好:『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㈧ 觀《最貧窮的哈佛女孩》有感
最近一直比較疲勞,不知道什麼原因,可能是課程太多,煩事也太多,好久也沒有看電影了,看了電影《最貧窮的哈佛女孩》很是受啟迪。
這是個真實的故事,也是個令人感動的故事:她的爸媽都是毒蟲,媽媽患了精神分裂症,雙眼失明、後來死於AIDS。住過收容所,也睡過地鐵站,從來沒有一個象樣的家的她,青少年的歲月多半是在慌亂的流浪中度過的。偶爾,她還要扮演大人的角色,回去照顧她的爸媽和姊姊,多少次,她流淚坐在媽媽的病床前面。她身邊的人,多半是遭遇不幸的人。同暴力、性虐待和精神疾病。一日復一日,她活在一個沒有希望和夢想的世界裡。
「每天起床,我看見的世界上的每個人,都好像都披著一層膜,無法穿透。這種感覺很奇怪,有點悲哀,可是沒有辦法改變。」
奇怪的是,貧窮和負面的童年經驗,並沒有讓她變壞或者失去希望,隱隱約約之中,她一直都知道,在她生長的環境之外,其它人所過的,是很不一樣的生活。而她知道,只有想辦法脫離現在的環境,才有可能到那個新世界去。母親死後的幾個月,在沒有經濟來源、沒有精神鼓勵的情況下,她自己一個人,申請進入一所私立高中,因為她相信,讀公立高中並不能幫她跳出貧苦的輪回。開始念書之後,她還是沒有地方睡,還要在骯臟的洗碗槽前面,一面工作賺微薄的薪水,一面念書。
她身邊的所有親人、朋友全都告訴她,沒有用的,不要痴心妄想進大學。可是當她拿到班上第一名,得到機會參觀哈佛校園的那天,她就狠狠地發誓,要成為哈佛的一員。那天,當她看著走在哈佛校園里的男男女女,心裡不禁問自己,「這些人的動作舉止,為什麼這么不一樣?是不是因為,他們來的世界就是這么不一樣?若是這樣,那我要更努力、更努力,把我自己推到那個世界去。]
為了念哈佛,她必須要申請獎學金,找遍了所有的獎學金信息,她發現紐約時報提供全額的獎學金,足夠讓她去念昂貴的哈佛。面試的那天,她連一件象樣的衣服都沒有,穿著一件破爛衣服,罩上一件向姊姊借來的大衣勉強充場面。LIZY選擇讀書來改變她的生活,靠自己的聰明和努力她把4年的中學課程縮為2年,平均成績95分,在150人中並以第一名的成績獲得紐約時報的獎學金進了哈佛,真正實現了她的夢想,進了哈佛。領獎致詞的那天,她說,她的生命就在那一刻,將永遠地被改變。Liz Murray,一個最貧窮,也最勇敢的哈佛女孩。 之所以推薦這個片子一是因為片中所呈現的另一面美國,二就是讓大家知道只要努力肯做,我們也能改變自己。
再多的言語,我想都難以表達我看過這部電影後的感受,兩年前,我看了《肖申克的救贖》後久久不能平伏,而今天我有看到了人在更為惡劣的環境中——因為這是真實的,沒有幾個人能在那種環境中走出來並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想想我們所受的苦又算得了什麼?我們要勇於接受現實,NOTHING IS IMPOSSBILE!只要去做,前方就是艷陽天。
㈨ 了解 ····哈佛女孩 莉茲·默里 的故事 進
一位美國女孩莉茲·默里(Liz Murray)的從流浪女到哈佛博士生故事,正在廣泛流傳。日前,她的自傳《破曉》正式出版,,該書的中文版書名採用了根據她事跡拍的電影的名字:《風雨哈佛路》。 1980年莉茲出生於紐約的貧民窟,父母染上了毒癮,生活無以為繼。莉茲8歲時就不得不上街乞討。她回憶說:「那時我們吃冰塊充飢,因為吃冰塊可以體驗吃東西的感覺。」莉茲15歲那年,母親得了艾滋病,不久便撒手人寰。她的父親也得了艾滋病。可憐的莉茲和姐姐從此成了無家可歸的孤兒。妹妹莉莎獲助,每晚在朋友家的沙發上過夜,而莉茲則流落街頭。她睡過地鐵、隧道和街頭長椅,經常受到其他流浪者的欺負。 母親去世後,莉茲非常痛苦。她發誓:一定要改變自己的命運,不能像母親那樣輕易放棄對人生目標的追求。能夠改變自己命運的道路只有一條,那就是回到學校,接受教育。於是,她在17歲時決定重返學校。在五次被拒絕後,她沮喪地站在街角,猶豫著:是用剩下的錢買張火車票去趕另一所學校的面談,還是買份匹薩和朋友們一起吃呢?她選擇了面談,而這一次她被接受了。 她用2年時間完成了4年的學業,並她以全校第一的成績考入了哈佛大學,並獲得《紐約時報》1.2萬美元特殊獎學金。她的故事被媒體報道後,紐約人紛紛捐款,匯集20萬美元資助莉茲上大學。2009年夏天,莉茲獲得了碩士學位,現在她繼續在哈佛大學攻讀臨床心理學博士。 莉茲的努力也影響了他的父親,他父親用6年時間擺脫了毒品。不幸的是,由於身患多種疾病,他的健康每況愈下。一直關心他的莉茲為了照料他,決定從哈佛搬到哥倫比亞。她為父親在自己樓下租了間公寓房,這樣她就可以照料他。當她在一次對大學生的講演中講到這個決定時,一個學生很迷惑地問莉茲,在她和妹妹遭受那種待遇後她怎麼還願意照料他。「愛就是全部答案。」莉茲答道:「憤怒是一種選擇,正如愛是種選擇一樣。為什麼要為了選擇憤怒或怨恨而放棄美好的未來呢?」 現在,她常常在電視、電台及網路上,向大家講述自己的經歷和感受,鼓勵人們,尤其是身處逆境的青少年不要輕言放棄。她向青少年宣揚要堅決抵制住毒品和黑幫的誘惑,她還鼓勵他們不要把兒童時期的苦難當作不去把握機遇的借口。過去一個小小年紀就無家可歸的女孩,如今卻成長為一個具有真摯情操和優雅氣質的陽光女性,而她的執著、堅強、不向命運屈服和不斷進取精神,更強烈地鼓舞了成千上萬的美國人。莉茲說,自己不想讓現在的外表以及哈佛學歷去愚弄任何人,而只是想告訴人們:「我曾是那些你們避而遠之的街頭分子之一」。 莉茲·默里的故事對今天的中國社會也很有啟發。在我國現代化的進程中,不可避免地有相當一部分人仍在社會的底層掙扎,特別是出身於農村的女孩,她們也可能陷入與莉茲相同,甚至比她更悲慘的命運。莉茲·默里的故事正在告訴她們,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絕望,都要保持理性,路是自己走出來的,只要努力,就可能改變命運! 另一方面,莉茲·默里的故事也告訴我們,社會不應歧視任何人,特別是要為底層民眾打開一條上升的通道,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建立教育平等的通道。可以設想,沒有一家中學願意接受莉茲的話,那麼,她就不可能成為一個哈佛的博士生。這就是所說的社會的平等。社會上人和人之間的平等,不是指物質上的「相等」或「平均」,而是指精神上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把對方當成和自己一樣的人來對待。現代社會的進步,就是一個人和人之間從不平等走向平等過程,一個逐漸實現平等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