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人物 > 電影敦煌中的人物都存在嗎

電影敦煌中的人物都存在嗎

發布時間:2023-05-09 17:08:19

A. 又見敦煌 裡面的人物是還原了哪裡的歷史人物、千年以前是這樣的嗎

張騫,索靖,張議潮,王園籙,米薇,相夫公主在90分鍾時間內, 又見敦煌 將帶您步行穿越手亂1000多年前的藏經洞,2000多年前的莫高窟以及7000多公里的絲綢之路和浩瀚無垠的敦和慎煌學。並從敦煌悠久的歷史文化中選取五個經典場景,六個線索人物,利用他們串起劇情的故事脈絡,讓觀眾身臨其境感受到大唐將士的金戈畢棚檔鐵馬,宋國夫人的儀態萬方,亂世曹民的苟且困惑,以及敦煌學盛名對國人情感的撫慰於酸澀。

B. 電影《敦煌:歸義英雄》曹盾、馬伯庸再合作,你期待有哪些表現

電影《敦煌:歸義英雄》曹盾、馬伯庸再合作,我個人非常期待他們合作出好劇,再創經典的表現。曹盾、馬伯庸再合作,我個人很期待,他們兩可以創造影視劇的經典了。

C. 1988年中日合拍電影敦煌有第二個結局嗎

沒有,一部電影只要一個結局,
更別說這種經典之中的經典。
公元1036年,位於河西走廊最西端的敦煌被慎或西夏李元昊征服,具有文化使命感的主角趙行德為了避免戰火棗攔的焚掠,便設法將這一大批經籍很好地保藏起來。由於一同參與此事的其他人很快就都意外地死於非命,這個秘密被唯一存活下來的趙行凳孝胡德一人持有。而因為西夏人從此牢牢控制住了敦煌,趙行德至死也沒有機會回到敦煌處理這批文化寶藏,秘密被保持了上千年直到被王道士發現。
這個虛構就是這部電影的核心情節。

D. 日本泡沫經濟催生電影《敦煌》,為何刪減40分鍾,台詞大有深意

每到假期,別人總是奔海邊跑,筆者總是偏愛沙漠,估計是小時候看電影留下來的情結。

印象最深的兩部關於沙漠的電影,一部是於榮光主演的《海市蜃樓》,那部電影告訴了筆者沙漠是多麼的殘酷。

另一部則是史詩電影《敦煌》,那部電影除了讓筆者感受到沙漠的深邃之外,還有一個異樣的感覺,這電影的風格怎麼有些奇怪。

長大了才知道,《敦煌》原來是中國和日本合拍的,從原著作者、編劇、導演到演員,幾乎全是日本人,這是一部日本看中國 歷史 的作品。

而且,讓人驚訝的是,該片國內配音版居然比日本原版少了40分鍾左右,占整個影片的接近三分之一,這又是為何呢?

本文將從幾個方面回顧一下這部經典的史詩電影《敦煌》。

一、《敦煌》的拍攝背景,泡沫經濟幸運兒

這是日本著名作家井上靖寫的小說《敦煌》里 的一段文字,這段文字基本上算是電影和小說《敦煌》的故事梗概:

大宋舉人趙行德到西夏考察,路遇不幸,被迫加入西夏軍隊,為了生存筋疲力盡。後來得到機會在敦煌從事古卷抄寫和保護工作,在這期間他和一位「甘州小娘子(回鶻公主)」發生了一段愛情故事。

很多人都以為這段話來自於敦煌莫高窟所藏古籍,但根據考證,趙行德和「甘州小娘子」均為井上靖虛構, 歷史 上並沒有這個來自湖南的舉人趙行德。

不過,電影《敦煌》里涉及到的部分 歷史 ,如西夏李元昊攻滅甘州回鶻,佔領歸義軍都是真實存在的。

小說《敦煌》成書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到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的時候,它被眾多影視公司和製作人盯上了。

在經過一番復雜的版權角逐以及兩換導演之後,《敦煌》確定由拍攝了《追捕》等電影的著名導演佐藤純彌指導,主演由佐藤浩市(飾演趙行德),西田敏行(飾演朱王禮),渡瀨恆彥(飾演李元昊)和新人中川安奈(飾演回鶻公主)擔任。

其中國內觀眾比較熟悉的演員應該是西田敏行,他曾是日本《西遊記》里豬八戒的扮演者。

《敦煌》由中日合拍,也是為了慶祝中日邦交正常化十周年。不過說是中日合拍,片中國內地演員極少,絕大部分工作人員和演員都由日本派遣,中方主要提供了外景地和群眾演員等協助,其中片中幾場大規模的沙漠騎兵戰斗場面均由解放軍騎兵部隊擔綱,光騎兵就出動了八百多。

《敦煌》的拍攝正好還趕上了日本的泡沫經濟時代,因此日方在花錢上非常大方,該片總投資據說達到了45億日元之巨,有人曾按照1987年匯率估算約相當於一億多人民幣,在那個時代堪稱超級投資,要知道同時期的《西遊記》拍攝了6年二十五集才花了600萬人民幣。

在電影投資中包括建設一座價值兩千多萬人民幣的敦煌古城,日方原計劃在影片最後按照劇本所寫將敦煌古城真的焚毀,但在中方的堅持下,該鏡頭只是燒了一座木頭架子,這座古城如今成了景點和影視基地。

雖然投資巨大,但《敦煌》也帶來了超級收益,它在1988年奪得日本票房冠軍,總票房82億日元,在藝術上也獲得了十項「日本奧斯卡」大獎,可謂商業和藝術雙豐收。

拍攝和上映都趕在日本泡沫經濟期內,《敦煌》也可謂一部幸運的電影。

二、《敦煌》的三大看點

1、古意

誠然,日本人拍攝的《敦煌》,雖然努力在細節上力圖還原北宋風貌,其製作也

非常精良,但還是被很多國內觀眾抓到了不少穿幫之處。

不過,不論是 歷史 細節穿幫還是皇帝服飾不嚴謹,這其實都不算是重要問題,因為《敦煌》雖然題材為古裝 歷史 片,但其中心思想是拍出一種「古意」,讓觀眾進入古代的氛圍,在這種氛圍中感受 歷史 的厚重。

應該說,《敦煌》確實達到了相當高的 歷史 片高度,網路上有很多人評價其為中國最好的 歷史 電影,稱其為史詩片也沒問題,相比較而言我國國內拍攝的很多古裝片在氛圍上顯然太現代化了。

2、戰爭

相信很多觀眾都會對《敦煌》中的幾次騎兵大戰印象深刻,尤其是技術含量極高的甘州之戰。

在這段戲中,西夏軍隊和對手甘州回鶻軍隊在陣型、兵種、戰法、裝備上各顯神通。

我們可以看到,弩箭對騎兵的壓制,步兵方陣迎戰騎兵的打法,拋石機等裝備的威力,更有如雷貫耳的「鐵鷂子」「連環馬」,此外,李元昊高超的指揮藝術也讓人嘆為觀止,再加上讓人熱血澎湃的鼓點,整個畫面宛如戰場重現。

甘州之戰幾乎可以成為我國電影史上的標桿,在筆者看來,其技術含量已經不亞於《角鬥士》和《勇敢的心》等好萊塢經典大片。

關於戰爭還有一段很精彩,就是朱王禮在影片末尾率領少量騎兵反復沖擊西夏軍陣殺李元昊,三次失敗後陣亡的畫面。

這段劇情應該是取材於日本戰國時期著名勇士真田幸村沖陣殺德川家康的 歷史 ,他也被稱為「日本第一兵」,這可能是日本片方為了取悅日本觀眾特設的劇情,同時也符合片中朱王禮勇敢無畏的人設。

3、文明

如果只看戰爭,《敦煌》已經夠優秀了,不過該片的靈魂實際上是文明。

片中有很多劇情都在圍繞著文字、名字、語言、書籍、繪畫和 歷史 等關於文明的印記:

趙行德去西夏的目的是為了學習西夏文字、了解西夏文化,以備將來在殿試中不會再次失敗。

他遇到的第一個西夏女人,給了他一張西夏文字書寫的通行證。

趙行德被迫加入朱王禮的僱傭軍部隊後,在衣服上寫下了自己的名字,不願當無名的死人,不會寫字的朱王禮部士兵包括朱王禮本人紛紛求他也在自己的衣服上寫下名字。

趙行德在西夏系統學習了西夏文字,並且編纂了西夏文字典。

來到敦煌之後,趙行德致力於古卷的抄寫和保護,在敦煌城破前夕將古卷密封進莫高窟,他對朱王禮說,這是他願意捨命去做的有價值的事情。

而該片被一些網友評價為最有價值的一個片段,則是李元昊向麾下各族士兵下命令的一場戲,李元昊在台上說的是正兒八經的經過考證的西夏語,然後由翻譯傳達給語言不通的各族士兵。據說,這是西夏語第一次出現在電影中, 歷史 和文明傳承意義重大。

可以說,如果《敦煌》只有趙行德和回鶻公主的愛情,以及高技術含量的戰爭戲的話,那該片的史詩意味將大打折扣,正是因為該片融入了大量關於文明的元素,才讓這部電影在 歷史 意義上要勝過《勇敢的心》這樣的商業 歷史 大片。

不過,該片在國內上映時遭遇被刪減的命運,似乎也和這些文明戲份有關。

三、刪減40分鍾背後的原因

《敦煌》在日本上映的版本是143分鍾片長,在國內上映和播出的版本則是99分鍾。

一開始筆者也懷疑自己的眼睛,畢竟一部電影刪減40分鍾,接近三分之一的劇情也太不可思議了。

後來筆者查閱了國內外的專業平台,發現確實如此,顯示均為99分鍾片長,那麼刪掉的那四十分鍾劇情是什麼呢?

由於之前看國語配音版的記憶已經模糊,筆者也不確定刪了哪些部分,後來在網路上找到了143分鍾長的國語配音版本,發現在國語配音中夾雜著一些日語原音片段,從技術上講,這部分混在國語配音中的日語片段估計就是被刪減的那部分。

筆者重看了一遍《敦煌》,得出了一個結論,這些被刪減的片段,大部分是意義不大的過場戲或者龍套戲,對劇情主線影響不大。

但是,中間有兩段對話的片段比較顯眼,其中一段也是網友們公認的被刪減片段之一。

一段是影片末尾,趙行德和朱王禮在城破前一晚城牆上的對話,朱王禮要求趙行德為他樹立一個碑文。

另一個網友公認的應該刪減的片段,則是李元昊在西夏文館和趙行德的對話。

實事求是講,這段台詞不論是給日本觀眾看,還是給中國觀眾看,估計大家都能讀懂其中的深意,因此該片段在國內上映時被刪除也是情有可原。

當然,瑕不掩瑜,《敦煌》這部史詩電影,雖然是三十多年的作品,但其影響力卻非常巨大,不僅在日本引發敦煌研究的熱度,也為國內的古裝 歷史 影視劇樹立了一個標桿和榜樣。

最後,重看《 敦煌》,讓筆者最為感傷的劇情並不是回鶻公主的死,不是朱王禮的壯烈,不是趙行德的命運,也不是莫高窟的悲慘遭遇。

而是李元昊對著遠處向他沖來的朱王禮,說的這句台詞:能在 歷史 上留名的,不是你。

END

E. 一部關於敦煌歷史的電影

《敦煌 》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s47cXaTOjofLnVVXdC7wsw

提取碼:u87u

《敦煌》是由佐藤純彌執導,西田敏行、佐藤浩市、中川安奈等主演的古裝劇情片。影片講述了宋朝年間,落第書生趙行德因偶然認識西夏女子而決定探訪敦煌的故事。

北宋年間,舉人趙行德(佐藤浩市飾)面對西夏的考題啞口無言,抱憾殿試。此後心灰意冷的行德決定遠走塞外,前往令人充滿遐想的西夏遊歷。旅行途中,行德所在商隊遭到漢人組成的用兵部隊的襲擊,他被迫編入部隊,並漸漸得到隊長朱王禮的賞識和器重。在與回鶻人的作戰中,他救下並藏匿了回鶻公主斯魯比婭(中川安奈飾)。二人由恨轉愛,並相約逃跑前往西夏,無奈陰差陽錯,行德只得留下愛人獨自前行。誰知他一去兩年,期間斯魯比婭竟被西夏王子李元昊(渡瀨恆彥飾)霸佔。飽受命運的左右與玩弄,行德註定在歷史塵沙中留下一段千古傳奇……

F. 井上靖《敦煌》里的趙行德在歷史上存不存在

不存在,趙行德,是日本作家井上靖小說《敦煌》中的人物。

《敦煌》是日本文壇巨匠、芥川龍之介獎得主——井上靖代表作之一,榮獲每日藝術大獎,本書是井上靖憑空想像的關於敦煌千佛洞由來的故事。《敦煌》被德間康快拍成電影,在世界20多個國家放映,掀起了一陣敦煌熱。無數人從《敦煌》故事中,瞪大了眼睛,開始注目中國西部的這塊地方。

內容簡介:

宋仁宗天聖年間,書生趙行德進京趕考,卻因瞌睡錯過了考試,機緣巧合,開始了他的戎馬生涯。刀兵四起、黃沙漫天的敦煌;凄艷絕倫,盪氣回腸的愛情故事;漢、西夏、回紇無數次的戰亂紛爭,以及保護四萬卷經書的跌宕故事,交織、匯聚成這部作品——《敦煌》。

(6)電影敦煌中的人物都存在嗎擴展閱讀:

井上靖是日本現代文學三大家之一,井上靖從孩童時代就對西域發生了興趣,對敦煌嚮往之極。日本文化與中國文化有著深刻的血緣關系。作為一名日本文學家,一旦接觸到歷史,自然要到中國傳統文化中去尋根溯源。而在浩繁的中國史料中,敦煌無疑是最響亮、最醒目的詞語之一。

自20世紀初發現藏經洞後,大量珍貴文物散失到世界各地,井上靖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起參閱大量有關敦煌文化、經濟、地理、歷史的資料,還幾次去京都,當面向敦煌學專家藤枝晃教授請教,走火入魔地一氣寫出了《敦煌》和一批反映中國西部地區的歷史小說。

1960年,他的歷史小說《敦煌》榮獲日本每日藝術大獎。他苦苦思索著什麼時候能飛到他的小說的那片境地之中,體會和驗證自己的作品。1977年,井上靖終於如願以償,來到憧憬已久的古絲綢之路和重鎮敦煌。

白雪皚皚的天山,景色秀美的賽里木湖,雄宏神秘的莫高窟,古今聞名的酒泉、玉門關,使他陶醉。他感嘆地說:真沒想到敦煌竟與我想像中的這樣相像。23年前我就寫成了《敦煌》,可直到今天才頭一次見到它,卻一點兒也覺不出陌生。我與中國太相通了。

1980年,73歲高齡的井上靖,擔任大型系列電視片《絲綢之路》的藝術顧問,與日本放送協會、中國中央電視台的攝制人員一起,又一次來到絲路古道,實現了自己向世界觀眾介紹絲綢之路歷史變遷的願望。

G. 《敦煌》莫高千窟|張大千先生

                                                 莫高千窟列鳴沙,崖壁紛披五色霞。

                                                 胡楊翠蔭閣道外,九層樓接日光華。

                                                               ——《敦煌石窟歌》當代:邱登成

   有人說,想要了解一座城市,最快速的方法就是去博物館,感受這座城市的深度。

   2020年,畢業暑假,疫情得到控制,我和好友小君去了成都。呆到最後一天,喚簡我倆窩在民宿里,腦子一熱,乘著地鐵去了四川博物館。

   汗毛倒立!屏息失語,這是我進入四川博物館張大千畫展的第一感受。川博收藏著存世數量最多、內容最豐富的張大千先生的畫作、書法和印章等作品,是博物館最重要的展品。尤其是莫高窟系列畫作。

   大千先生耗費巨資、帶領弟子、聘請擅長顏料製作的塔爾寺喇嘛,歷時3年臨摹的200餘幅敦煌莫高窟壁畫為世人得見莫高窟壁畫原貌留下了彌足珍貴的資料。

   據說此次敦煌之行也是他以後畫風改變的起點,樹立了先生潑墨潑彩,中西結合的畫風,百年第一人,大千先生也。展廳特設了大千先生認為敦煌壁畫對中國畫壇的十大影響。

   展覽告訴我,大千先生通常臨摹畫作的重要部分,上色等輔助部分由弟子完成。每一幅畫作大千先生都標注了合作的弟子或喇嘛的名字。

   求購者出價再高,200多幅敦煌莫高窟臨摹畫作大千先生堅持一幅也不賣。他對家人說這些畫作要獻給國家。日後家人按照先生囑托將大千先生的敦煌莫高窟壁畫臨摹、仕女、山水、書法和印章等作品捐贈給了四川博物院。

    從張大千的詩書畫石里,體會天才;從他的朋友圈裡,感受什麼叫做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張大千藝術就是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庫,一座仰之彌高的大山,一片俯之彌深的大海。

    當時的我,只感嘆與敦煌莫高窟的藝術魅力以及張大千先生的畫工巧妙,對於莫高窟,中國這座大漠里的文化寶庫不甚了解,近日,因為導師一項任務,誤打誤撞打開了一部十集的歷史文化紀錄片《敦煌》,看時我為其中情節落淚,這淚說不清道不明,不知道是為敦煌壁畫的美、妙而感動,還是因為那些屈辱歷史才流下的悲憤的眼淚。

  《敦煌》是由中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和敦煌研究院共同出品,周斌導演的一部人文歷史紀錄片。它猶如一部在歷史中行走的壯麗畫卷,在長達十集的電視紀錄片中,用細膩但激昂的情感帶領觀眾走進歷史。雖是2010年播出的紀錄片,但久隔11年後再看,其本身的藝術魅力和表現手法,以及價值觀思維仍讓我感受頗深。

一、人物搬演

  《敦煌》使用紀傳體來結構每一集,用相關人物的親身經歷來切入一段歷史。這種方式使枯燥的紀錄片變得有趣起來,表達也更具有戲劇性,更彰顯人物情感的描述。

二、影棚拍攝➕電腦特技

為了紀錄片的表現力,導演使用了棚拍攝影。考慮到莫高窟文化遺產的脆弱性和特殊性,導演放棄了實景拍攝,選擇了虛擬舞台上的棚拍攝影。

三、解說詞

  解說詞的表達方式關系著紀錄片的整和碰褲體質量。《敦煌》的解說者是資深的配音員孫悅斌。他為敦煌莫高窟的展開提供背景材料。首先解說詞可以描述畫面無法展現的事件內容,同樣也擴大畫面的信息容量。

四、旁白的使用

  旁白的表現方式有兩種,白色旁白與非角色旁白。即敘述者是紀錄片中人物為角色旁白,敘述者非片中人物則為非角色旁白。在《敦煌》中,角色旁白是處在情節中的人物,導演為拉近心理距離,通常插入披露人物此時此地心理的獨白完成敘事,帶起觀眾的情感波動。

五、采訪

   歷史題材紀錄片,采訪的對象往往是該領域的專家學者或者從業人員,也可以是與此歷史事件相關人物的後裔,他們為紀錄片的真實性提供稀有的信息資源,其專業性的身份具有較強的說服力。《敦煌》

六、鏡頭的表意

  鏡頭語言的魅力難以言表,在歷史題材的電視紀錄片中,鏡頭畫面除了基本的記錄和說明功能之外,其隱喻象徵意義也無處不在。

七、史料的使用

  真實的史料能起到補充說明作用,使紀錄片更具有說服作用。在講述莫高窟歷史全貌方面,《敦煌》努力做到公正、客觀。通過詳細的史料、圖片等讓觀眾自行判斷。對於片中出現的人物,其肯定與否,編導都避免做出主吵猛觀判斷。

 《敦煌》紀錄片與四川博物館內的張大千畫展這兩個產生了奇妙的聯系,除了讓我感受到紀錄片的奇妙之外,還有對泱泱中華文化的驕傲自傲之情。

  但是,當我搜索資料時,發現了張大千先生作畫另外一面的故事。

  紀錄片只說到張大千到敦煌,天天臨摹,導致其畫風大變,更為雄勁。影片贊揚了他為了藝術 在敦煌堅守三年,卻隻字不提他私自剝落上層壁畫以觀察歷史更久遠的被覆蓋的壁畫,造成了很大損失等這些業內人士都知道的劣跡,

   敦煌研究院陳列中心執行館長羅華慶指出,張大千剝損的壁畫總共約有 30 余處②。他首先剝去第一層的西夏壁畫,然後又剝去第二層的晚唐壁畫,如今人們只能看到最下面的盛唐壁畫,而盛唐壁畫因前人覆蓋時為了增加泥土黏合力,已被劃得面目全非。甚至在敦煌藏經洞的內牆上,張大千居然用毛筆題寫了一篇文字。當然,本文絲毫不懷疑張大師的藝術成就,就算不在敦煌工匠之下,哪怕可與之比肩,但是否就該往那非同一般的牆上寫字呢?這種對國寶滿不在乎、唯我獨尊的態度,令人驚詫。可以相信,這不是因為片子時長不夠而刪掉的,畢竟整個片子不同集之間,還是存在著一定數量的重復信息。假設編導刪除這些信息的出發點,也許在於淡化矛盾,以免讓觀眾產生憤怒心理 ;或許出自於對藝術家名聲本身的尊重。然而,這種尊重是否是對敦煌畫作的不尊重呢?

  我不敢妄加評判,但事物大概總是具有兩面性的.....

H. 1988年日本電影《敦煌》下載

《敦煌》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提取碼:uzab

《敦煌》是由佐藤純彌執導,西田敏行、佐藤浩市、中川安奈等主演的古裝劇情片。影片講述了宋朝年間,落第書生趙行德因偶然認識西夏女子而決定探訪敦煌的故事。

北宋年間,舉人趙行德(佐藤浩市飾)面對西夏的考題啞口無言,抱憾殿試。此後心灰意冷的行德決定遠走塞外,前往令人充滿遐想的西夏遊歷。旅行途中,行德所在商隊遭到漢人組成的用兵部隊的襲擊,他被迫編入部隊,並漸漸得到隊長朱王禮的賞識和器重。在與回鶻人的作戰中,他救下並藏匿了回鶻公主斯魯比婭(中川安奈飾)。二人由恨轉愛,並相約逃跑前往西夏,無奈陰差陽錯,行德只得留下愛人獨自前行。誰知他一去兩年,期間斯魯比婭竟被西夏王子李元昊(渡瀨恆彥飾)霸佔。飽受命運的左右與玩弄,行德註定在歷史塵沙中留下一段千古傳奇……


I. 紀錄片《敦煌》的獨特魅力

如果說以前關於敦煌的紀錄片是在展現一卷宏大的歷史畫卷,那麼《敦煌:生而傳奇》則有點像說書人,它沒有將目光聚焦於整座城市的人文歷史,而是抑揚頓挫地講述了一個個敦煌人的傳奇故事。

該片特色鮮明而新穎,畫外配音是馮小剛,不像專業播音員有著沉穩華麗的腔調,而是帶著獨特的沙啞和風霜,還摻雜著一點「京味兒」,一下子拉近了跟觀眾的距離。

鏈接: https://pan..com/s/1iK-aQFO325RxbBevQspRiQ

?pwd=82qk 提取碼: 82qk

該片講述從大漢到晚唐時期眾多歷史人物的傳奇故事,探究敦煌如何從一個偏僻的邊陲小鎮變成國際商業樞紐、世界上最偉大的藝術和宗教中心之一,並解讀它成為絲綢之路著名節點、世界文化遺產之地的原因。

J. 敦煌李工真實存在嗎

是。根據查詢資料顯示,敦煌李工是真實存在乎顫和的,李工是敦煌壁畫的無名畫師,可視為唐代畫師的集合或代表,李工整個人生與畫結緣歲盯,從夢想成為一名翰林院畫師到隨軍征討西域的文化傳播者,最後留在敦煌創作壁畫,他用代表長安前衛的繪畫風格洞桐,在翟氏的家窟——莫高窟第220窟創造了色彩鮮艷、氣勢恢宏的盛唐壁畫。

閱讀全文

與電影敦煌中的人物都存在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人潮洶涌電影院怎麼沒有 瀏覽:906
芒種的主題曲電影是什麼 瀏覽:639
英語原版電影傲慢與偏見 瀏覽:637
鮁魚圈哪裡有單間電影院 瀏覽:240
喜福會電影4個小故事簡介 瀏覽:310
男人變成僵屍電影有哪些 瀏覽:716
保定哪個電影院有兒童廳 瀏覽:770
電影院怎麼賣零食 瀏覽:97
電影評價的句子英語 瀏覽:39
殺戮科幻電影 瀏覽:385
開國大典電影人物介紹 瀏覽:660
一個女人拿兩個大錘子的電影 瀏覽:323
近日有什麼電影 瀏覽:64
老師喜歡班上的男同學電影 瀏覽:731
5月份上映科幻電影 瀏覽:504
名偵探柯南新電影2019預告 瀏覽:754
2020電影新上映免費看 瀏覽:163
2021春節時上映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662
手機看英文電影 瀏覽:737
美國電影室友講了什麼 瀏覽: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