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影紅高粱講的什麼故事 修復版的經典電影即將重新上映
相信很多人對於張藝謀在1987年執導的電影《紅高粱》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而據悉該電影將會在10月12日進行重映,對該電影的畫質進行一個修復,這部電影是非常精彩的。可能很多人都好奇電影《紅高粱》講的什麼故事,有哪些精彩看點是不容錯過的呢?
《紅高粱》劇照
《紅沖薯高粱》這部電影被稱之為張藝謀最為經典的作品,該電影是由莫言的小說進行改編的,由張藝謀執導,之後邀請了姜文和鞏俐出演。該電影也表示將會在10月12日的時候再次進行重新上映,而這次的修復版上映也將會為觀眾帶來許多的精彩,這部電影當年還斬獲了柏林電影節的金熊獎,將會在全國藝術電影聯盟旗下200家電影院上映,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
《紅高粱》劇照
電影《紅高粱》於1988年在國內全面上映,該電影主要講述的是在抗日戰爭的時候,一名叫做九兒的女子和一名叫做余占鰲抬轎男子之間的愛情故事,還有兩人的悲慘命運。當年這部電影上映之後好評如潮,並且還斬獲了許多的獎項。
《紅高粱》劇照
整部電影大多都是以紅色為主的,而在當時的背景下,紅色其實有著許多的寓意。比如在電影剛開始時的紅嫁衣和紅轎子穗判並其實就代表了喜慶的意思。在中國一般在重要的日子,比如說過年還有結婚都會用紅色。當時我們在這部電影裡面紅色卻沒有看出任何喜慶的感覺,反而讓整體的氛圍襯托的更加的悲傷。此時的九猜跡兒才十九歲正值青春年華,當時卻被迫嫁給在當地有名的李大頭,李大頭是一個有病的糟老頭子,而十九歲的九兒嫁給這樣的人怎麼可能讓人開心的起來呢?
『貳』 電影紅高粱劇情簡介
《紅高粱》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CXnuiX_qToWmMRV2HE7--g
九兒19歲時,不得不嫁在十八里坡開燒酒作坊的五十多歲的李大頭。按鄉規,新娘子要被顛轎的方法折騰一番,但不管轎夫怎樣折騰,九兒始終不吭聲。九兒到了十八里坡後,與余占鰲發生了感情。不久,李大頭死了,眾伙計不想再幹了,九兒勸住了眾伙計,又撐起了燒酒作坊。
土匪禿三炮劫走了九兒,羅漢大叔和伙計們湊錢又將九兒贖了回來。但余占鰲看到九兒頭發凌亂,非常生氣,跑去找禿三炮,將菜刀架在他的脖上,直到禿三炮用腦袋保證沒有動九兒,余占鰲才罷休。余占鰲在剛釀好的高粱酒里撒了一泡尿,沒想到高粱酒的味道格外好,九兒給它取名叫十八里紅。
九兒的兒子9歲那年,日本鬼子到了青沙口,燒殺搶掠。九兒搬出被日本鬼子殺害的羅漢大叔當年釀的十八里紅給伙計們喝,大家鬥志昂揚地去打鬼子。九兒挑著做好的飯菜去犒勞余占鰲他們,卻被鬼子軍車上的機槍給打死。
憤怒的余占鰲和大夥抱著火罐、土雷沖向日本軍車。塵埃過後,余占鰲拉著兒子的手,掙扎地來到九兒的屍體旁。日食,九兒的兒子放聲唱起了童謠:「娘,上西南,寬寬的大路,長長的寶船」。
『叄』 電影高粱紅的大結局是什麼
電影版的名為《紅高粱》大結局
九兒挑著做好的飯菜去犒勞余占熬他們,卻被鬼子軍車上的機槍給打死。憤怒的余占熬和大夥抱著火罐、土雷沖向日本軍車。塵埃過後,余占熬拉著兒子的手,掙扎地來到九兒的屍體旁。日食,九兒的兒子放聲唱起了童謠:「娘,上西南,寬寬的大路,長長的寶船」。
其它信息:
《紅高粱》改編自莫言的同名小說,由張藝謀執導,姜文、鞏俐、滕汝駿等主演。
影片以抗戰時期的山東高密為背景,講述了男女主人公歷經曲折後一起經營一家高梁酒坊,但是在日軍侵略戰爭中,女主人公和酒坊伙計均因參與抵抗運動而被日本軍虐殺。
1988年該片獲得了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成為首部獲得此獎的中國電影。
『肆』 只是發生在高粱地里的故事,卻是國產片再也拍不出來的經典
《紅高粱》是張藝謀第一部受到矚目的劇情長片,而鞏滲數俐也是經由他發掘第一次挑大樑演電影。
整體而言,這部帶著濃厚中國風情的寫實主義長片的確拍出小說的壯闊境界,讓觀眾能夠深入其境體驗片中生活。尤其是攝影色彩運用,完美的構圖讓這部片許多鏡頭讓人印象深刻,張藝謀在此部片立下享譽國際的前衛典範,帶領中國電影逐漸走向國際,也成為中國第五代導演的代表人物。
1988年10月10日,《紅高粱》在國內上映。
高粱地里噴涌著情慾和野性,一下俘虜了觀眾的心。 在當時電影票價只有幾角錢的情況下,《紅高粱》票價居然被滲喊跡炒到了10元,而影片最終票房超過4000萬元。 這種巔峰性的意義遠勝於當今的票房冠軍。
血一般焦灼刺目的日光,血一般粘稠厚重的天空,血一般濃烈質朴的人們,還有那片在太陽和天空飽滿的讓人血流叢並洶涌的巨大布景之下肆意繁茂生長的高梁,
都一一在鏡頭前濃重的鋪灑開來。
紅,滿山遍野的紅,如血一般殷紅的高粱酒、長日將盡籠罩大地的深紅。 整部電影的基調就是紅色,從一開始的大遠景鏡頭拍攝貧瘠黃土中出現一抹艷紅的花轎,到片尾血紅的落日將整片天空都染得通紅,張藝謀用強烈的視覺畫面,借著無時無刻不存在的紅,訴說著一段生命力迸發、不屈不撓的故事。
張藝謀另一部也是由鞏俐主演的作品《大紅燈籠高高掛》,也是利用大量紅色系的色彩凸顯氛圍。
但不同的是,《大紅燈籠高高掛》裡面的紅雖然鮮艷卻令人感到 恐怖壓抑 ,藉由紅來凸顯的是人性的蒼白與澆薄;而《紅高粱》的紅則是 大膽、明亮的,輝映著劇中那些敢愛敢恨、無所畏懼的靈魂和他們所散發出的生命光彩,藉由紅來展現生命的力量與激情 。
九兒是個充滿野性與生命力的女孩,貪財的父親卻把她嫁給麻風病的酒廠主人。
電影一開始映照在九兒臉龐的紅,將她的青春、叛逆嶄露無遺,然而眉宇間卻是那麼的憤恨與無奈。新娘子的隊伍在路上遇到匪徒,被轎夫余占鰲給殺死。這時的九兒對他開始有了關注,不可遏止的偷看著轎夫汗水淋漓的寬闊後背,那是一種對男性陽剛生命力的渴望。
三天之後九兒和余占鰲在村人傳說鬧鬼的紅高粱叢里交合,鏡頭捕捉著四周紅高粱隨風狂舞的姿態,象徵著原始生命力的結合。
沒多久九兒的丈夫就死了,大家都盛傳是余占鰲殺的。
諷刺的是,九兒的眼睛流露出明亮喜悅的光芒,並滿懷虔誠的剪著窗花貼在窗上,紅色的窗花象徵她對未來生活的嚮往但這段不幸婚姻結束的快樂。從此之後九兒快樂的帶領著酒廠工人釀酒,甚至釀出上好的「十八里紅」。
十八里紅的顏色就像血液,酒廠工人與九兒豪飲著酒,十八里坡的豪情注入了他們的血管中、五臟六腑里。
日本人的來襲是劇情上的重大轉折,日本坦克車開進了高粱田中壓倒了十八里坡人的命脈。管家被殺、家園被踐踏,十八里坡人展開悲壯的復仇。記憶深刻的是酒廠工人們用裝著燃燒火的十八里紅的酒瓮砸向日軍坦克的那一幕,酒瓮瞬間破碎,也使得日本坦克燒了起來。
十八里坡的人用自己的血肉不顧一切去撞擊強權,雖然最後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卻殲滅了敵人、維護了尊嚴。
電影的背景本來就是紅色,但到了片尾更是紅得詭譎、紅得不可思議,彷彿大地也在為倒在血泊里的十八里坡人哀悼,歌詠他們永不枯竭的生命力,即使死了也將熱烈的血液回頭注入泥土,繼續滋養著這片土地。
同樣一片高粱地,卻被日軍糟踐得七零八落。
九兒突如其來的死亡,一如曾經在直射的日光中倒下,當年送親時高亢的曲調卻在此時猶顯刺耳。一 聲爆炸,徒留鮮稠吊詭的紅,屍橫遍野。 余占鰲激情不再匪氣不再,面如死灰。日全食下,紅色已然成為死寂的象徵,化不開的,濃稠渾濁。
血染的十八里長坡,帶走了余占鰲的所有眷戀,一個飽滿酣快的余占鰲變成了一個單薄的形容枯槁的沒有聲息的余占鰲。黃土地上的最後一個男人終於消逝。
(1)
《紅高粱》原為中國諾貝爾獎得主莫言的短篇小說作品,收錄在他的《紅高粱家族》中。 當年張藝謀看完後深受感動將之改編成電影,也因此大放異彩獲得柏林影展金熊獎,從此開啟張藝謀電影之門。
莫言在其小說里描寫的高粱地採取片段式回憶,以游擊戰作為文章基底結構,一頁一頁帶出余司令與戴鳳蓮的情愛故事。莫言善於用文字描繪嗅覺、視覺,詞藻華麗卻不流於俗艷,建構出高粱地里的情仇愛恨。 令人驚嘆的是莫言寫作功力之深厚,篇章中不斷用紅綠兩色描寫高粱土地沾滿腥風血雨的情愛斗爭,僅僅用簡單的文字卻創造出無垠的廣闊邊際,令人印象深刻 。
此外,莫言採用第三人稱敘述故事,以旁觀者的角度敘說老一輩在日本入侵下勇敢堅毅的抗爭過程,字里行間透露對父親、奶奶 ( 戴鳳蓮 ) 的崇拜,彷彿渴求自己能坐上時光機回到當年的壯烈一戰。
而張藝謀的電影版本對此做了極大的改編。
張藝謀把主線拉回戴鳳蓮,一個北方姑娘在高粱地尋求自我解放,渴求脫離封建 社會 下發生的愛情故事。
戴鳳蓮代表解放女性的新思潮,敢愛敢恨、勇敢堅決,凸顯在那個時代的難能可貴。堅毅的外表卻住著一顆浪漫多情,渴望有男人保護的少女心。因為傳統 社會 的封建思想,被迫嫁給一位麻風病患。也是因為這段過程,她才得以見到一生的最愛余司令,體驗真正的戀愛,從女孩蛻變成女人,更成為當地口中傳唱的抗日英雄。
戰爭無情無奈,與無邊際的高粱地相互輝映,一片艷紅的凈土上演一幕幕愛恨交織、國破家亡的畫面, 卻不知何時謝幕。
片頭一段精彩抬轎片段,營造出戴鳳蓮出嫁緊張忐忑的心情。
從轎子里偷看面抬轎男人充滿野性壯碩的胴體,說明身為戴鳳蓮對性的渴望;並藉由特寫腳這一段充滿性暗示的特寫,讓戴鳳蓮與余占鰲初次接觸,也揭開這段高粱地的腥風血雨。
婚姻,是兩個人愛情的結合,但其中往往參雜兩個家庭角力斗爭。
在中國傳統封建 社會 里,家庭更是主要因素,古代女性無法獨立自主選擇自己縮愛,也因此許多悲戚壯烈的愛情故事流傳千古,如今仍百聽不厭。
在電影《紅高粱》中,余占鰲與戴鳳蓮看對眼後,彼此情投意合但礙於戴鳳蓮身為有夫之婦無法逾矩,因此個性灑脫不羈的余占鰲便殺了戴鳳蓮的麻風丈夫,象徵戴鳳蓮從傳統 社會 中解放,回到女性獨立自主的地位,因此從一開始被窯里工人歧視到後來她挺身而出領導家中事務,說明戴鳳蓮骨子裡不凡之氣。
(2)
余占鰲是觸動戴鳳蓮愛情故事的第一根稻草,同時也是壓垮他的最後一根。
余占鰲象徵的是女性世界裡終極的理想男性,他可以熱烈追求女主角,散發所有雄性賀爾蒙讓女主角臣服於他之下,同時也能夠一語不發默默守候著她,靜靜的、遠遠的支持並保護她。
電影《紅高粱》中飾演余占鰲的姜文表演到位,他成功利用肢體語言,在對白不多的電影里把余占鰲那股傲然之氣詮釋得入木三分,既不過份矯情,也不會讓人摸不著余占鰲的內心世界。
其實有個吐槽點,電影舍棄小說的回憶片段敘事,改為直線型的故事發展,反而喪失了小說的神秘感和人物刻畫的深度。 並且張藝謀選擇把主線拉回戴鳳蓮與余占鰲的戀愛故事,抗日事件則成為點綴,用了一個大格局、大時代談了一場小情小愛 。
電影版本里更強調羅漢大叔與鳳蓮之間若有似無的情愫,穿插在情節里顯得畫蛇添足,弱化了 情感 張力,是可惜之處,也凸顯余占鰲等一幹人偷襲日軍之原因過於牽強。
莫言的文字很美艷,但是一到了張藝謀的手裡,艷麗的色彩下藏著高粱地真實的 情感 ,既荒涼卻又讓人感到欣欣向榮。
影片中當戴鳳蓮與余占鰲在高粱地的交和畫面,他讓鞏俐呈現大字形躺在地上,姜文則似崇拜的跪姿跪倒在鞏俐前,像在對偉大的女體致敬,那一瞬間,彷彿時間凍結住只剩這兩人在尊貴的大自然里享受歡愉之樂。
其中令人佩服之處在於,張藝謀成功採用高大的高粱植物作為隱喻,穿插著高粱隨狂風飄動的鏡頭,象徵兩人魚水之歡的最高點。 此外電影中穿插民俗歌曲也是畫龍點睛之處,利用歌曲表現民族的風俗,可以表達人物情緒也能讓人體驗中國的高原地的壯闊繚繞。
曾站在中國影壇的巔峰,她是西方人眼中最美的東方女人,時光流逝,她的光芒非但沒有褪色,反而更加奪目耀眼。那一年,她在濃烈張揚的電影《紅高粱》中,扮演了紅彤彤的九兒,於是人們記住了她——平直的眉毛,小虎牙,平靜淡然的眼神,毫無顧忌的大笑。
其實原本莫言並不看好鞏俐,甚至認為張藝謀挑選鞏俐做女主角會毀了他的小說。
當時形象柔弱甚至有點鄉土氣的鞏俐曾讓莫言以為她只是個花瓶,鞏俐卻以她倔強的眼神和強烈爆發的小宇宙成為了莫言小說 歷史 鏡像中最不可磨滅的形象,鮮明地呈現於我們的眼前。連莫言都不得不承認,他看走眼了。
典型的杏仁眼,雙眼皮不寬但很銳利,顴骨略高顯得她總是有些倔強,下唇厚過上唇,因而兼具了甜美和霸氣。不管國人對她的容貌是怎樣的褒貶不一,她就是外國人眼中標準的中國美女,在很長的時間里幾乎成為了中國女人在國際上的代名詞。
因為她不僅擁有東方人的精緻面孔,還擁有一種嫵媚和神采。
如今的鞏俐早已成為無可爭議的女王,《時代周刊》公布「20世紀最美麗的明星」前20位名單,鞏俐是唯一入選的亞洲女演員。盛譽之下,鞏俐借著莫言的得獎熱潮回眸人生,是否會感慨奠定了她人生高起點的那些年莫言筆下的女人。
《紅高粱》是豪放派中的寫意派。顛轎、野合、祭酒等無一不淋漓盡致地宣洩著原始而可貴的人性。風吹高粱、斜陽刺目,塵土飛揚,各種景緻都鑲嵌進敘事的邏輯線條之中。
《紅高粱》中的人性高度的寫意,不符邏輯的情節在弘揚生命、喚醒野性的主題下都可以得到解釋 :例如轎夫為何可以直接進入十八里坡的釀酒作坊和「掌櫃的」睡在一張床?做工的伙計為何可以毫無怨言、心悅誠服地協助九兒將作坊運作下去,最後還拚命般地殺鬼子?劉羅漢為何不言聲響地離開作坊,投奔共產黨...
這一切都可以歸結到人性的樸素和真誠。十八里坡周圍的人都是真誠而朴實的,其人性是原始而化為最基本的原色——紅,這一血性至誠的象徵色彩。
當然還有那首經典的《哥哥妹妹大膽往前走》
關於黃色在電影中出現的情節:九兒出嫁時所經過的黃土飄塵、釀酒房前的黃土地和在黃土地路徑上所遇到土匪等這幾幕都明顯採用了黃色色調。
黃色在中國可謂易見到的顏色,是他國的文化色彩,如有中國的黃河、黃土高原和上古傳說的人物——黃帝也以黃為名,而電影張揚和肆意都是電影要表現的文化之野。
影片結尾的畫面和表現卻是可圈可點的。
日食下的高粱地比平常紅了好幾倍,是血一般觸目驚心的紅。余占鰲摟著兒子豆官站在廢墟之上,出神的盯著被天狗吃盡的日頭。兒子於是唱起了給死去的母親最後的離歌。就此,影片在一聲聲稚嫩的歌聲中結束。
這一回,所有的觀眾都是參與者,張藝謀把鏡頭安插在這場戰爭當中, 探索 著這部影片中最後的光華,將黃土地上的兒女的內心最伉儷最原始的愛國情操毫無保留的挖掘出來。這也是整部電影最為動人之處。
——「娘,娘,上西南。寬寬的大陸,長長的寶船。」
——「娘,娘,上西南。溜溜的駿馬,足足的盤纏。」
——「娘,娘,上西南。你甜處安身,你苦處化錢。」
最後,影片還是給了我們的希望 。戰爭之後,「我」爺爺和我爹活了下來,他們是民族傳承的希望。硝煙彌漫中,一時的日全食所帶來的黑暗是擋不住明天的。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