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人物 > 模範人物事跡電影

模範人物事跡電影

發布時間:2023-06-25 23:07:55

❶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聚焦時代楷模,像這樣向人民英雄致敬的影片還有哪些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聚焦時代楷模,電影《長津湖》向抗美援朝的勇士致敬,在電影中有很多歷史人物形象。展現了大家的勇猛以及機智,同時在看完影片之後,很多觀眾為之動容,覺得現在和平生活來之不易。也很感謝每一位官兵戰士在背後的付出。

像這樣的影片還有很多,還有大量的影片沒有上映。在拍攝電影期間,大家經歷了艱難險阻,但是從來沒有選擇放棄。想要通過鏡頭展示最平凡人的生活,大家都有一顆愛國之心以及對職業的堅守。只有不斷的努力以及奮斗下去,未來的生活也會越來越美好。在大家沒有看到的地方,總有一群最可愛的人民子弟兵,他們堅守在祖國的邊疆。

❷ 宣傳英雄模範人物的電影

《焦裕祿》、 《郭明義》、 《張思德》、《楊善洲》、 《孔繁森》、 《生死牛玉儒》、 《任長霞》、 《離開雷鋒的日子》

❸ 組織觀看電影《八步沙》觀後感

組織觀看電影《八步沙》觀後感5篇

《八步沙》使典型所具有的榜樣的力量、意義和這一題材的時代重量得以彰顯,也使影片具備了厚重的思想和精神力度。下面是我整理的組織觀看電影《八步沙》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組織觀看電影《八步沙》觀後感1

近日,甘肅本土電影《八步沙》在2021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暨第3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評選中,獲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和最佳男配角(劉培清飾高嶺賢)兩項提名,並在電影節開幕式暨提名者表彰儀式上受到表彰。此外,該片還入選中宣部電影數位元組目管理中心組織開展的「喜迎二十大 全國公益電影『時代楷模』主題影片展映活動」推薦影片,將在全國展映。

這部由中宣部電影頻道節目中心和我省聯合出品,以「時代楷模」古浪縣八步沙「六老漢」三代人治沙造林先進群體為生活原型創作的電影故事片,到底有著怎樣的藝術特色?其獲獎和展映,對於甘肅電影發展的意義何在?我們特邀該片總策劃張家昌、導演旭澤、演員劉培清、製片人潘紅陽等主創人員和甘肅省委宣傳部電影處處長楊婧、甘肅省電影家協會常務副主席劉曉麗等一起來看片。

最打動人的是真實

記者:中小成本電影是中國電影金字塔的基礎,占據中國電影年產量的絕大多數。自2011年中國電影金雞獎設置中小成本故事片獎以來,這一獎項角逐激烈,佳片雲集,充分展現了中國電影生產活力和創作實力。您認為電影《八步沙》從眾多中小成本電影中脫穎而出的原因是什麼?

劉曉麗:2021年我國生產電影740部,其中絕大多數是中小成本投資規模。電影《八步沙》脫穎而出,首先得益於題材的選取。甘肅風行影視文化有限公司敏銳地捕捉到了八步沙「六老漢」三代人治沙造林先進群體在新時代的楷模和示範意義,精心策劃選題。一如他們過去近十年間以感動中國人物王萬青為原型創作拍攝的《甘南情歌》、以普通家庭丟失並找尋價值不菲的人工耳蝸的真實故事為原型創作拍攝《耳蝸》等影片一樣。此次的選題依然堅守人民立場,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用電影作品表現隴原人民的艱苦奮斗和喜怒哀樂,表達對拼搏者的深情褒揚。同時,還得益於主創團隊精益求精的創作態度,通過對每個創作環節的精打細磨,保證了影片較高的質量和完成度,成功塑造出代表時代精神的人物形象。

楊婧:中小成本電影要想成功,要從如何講好故事、塑造好飽滿有感染力的人物形象等進行深入挖掘,電影《八步沙》正是這樣的典型。《八步沙》最打動人的是真實,人物真實——人物形象鮮活飽滿,故事真實——故事情節跌宕起伏,場景真實——漫天沙塵肆無忌憚,尤其是戚寬影片在人物塑造上注重立體化與對人物的全面把握,在沖突當中表現人物的掙扎、努力、勇敢和奮斗等,使人物形象豐滿,使作品的表現力更加充沛,直擊人心。影片真實的銀幕呈現給予觀眾強烈的視覺沖擊和心靈震撼,讓觀眾對人物的奮斗精神由衷敬佩。

以敬畏之心看待人物

記者:對於現實主義創作而言,如何深入生活挖掘素材,並在尊重事實的基礎上進行藝術構思、素材提煉和人物塑造是關鍵的一環,請您談談這部作品的藝術創意。高歲亮

張家昌:首先,影片有著自己對題材、思想、格調的追求,以謳歌時代和人民為己任。題材問題,從理論上可以說「不在於寫什麼,而在於怎樣寫」,但以時代之變、中國之進、人民之呼的要求來衡量,則顯然是有輕重緩急之分的。新時代,新理念,時代楷模,英雄人物,這樣的題材所煥發的大光輝,會使我們的作品充溢陽光、向上的稟賦,匯入時代和人民嶄新的精神氣象。其次,影片著力於藝術轉換、藝術創新。影片從內容到形式自覺跟蹤社會觀念更新、觀眾審美流變。《八步沙》著力於揭示人物的先進雀如性與人性的豐富性之間的關系,加強更具感染力的人性視角;著力於使人物接地氣、有生氣,在其自身的性格邏輯、成長邏輯中完成自己,使他們不是廣譜的、冷冰冰的「先進人物」,而是可信、可親、可敬和可相握相擁的人、朋友、榜樣。寫事,影片編導著力於從深入的采訪體驗中,從生活的原生態、情節的初始狀態、細節的泥土氣息中,披沙瀝金,提煉構思新奇跌宕的情節細節。在影片的攝制中,以精緻靈動的高質量的鏡頭語言、影像拼接,確保作品的電影氣質不輸於那些「大製作」。

旭澤:怎麼表現農民與土地的關系,通過不一樣的影像達到「視覺的經典」是我們必須做到的,但即便如此,也只是其中一個層面,如果我們的電影能讓人進入一個思考的空間,我覺得才是影片更高目標所在。那麼,這種表現的力量在哪?我看過沈從文先生的《從文自傳》就感覺天地非常大,人非常渺小,但,人的美感就在其中,很像我在沙漠里看到這些農民的感受,由此我找到了一種路徑,「以敬畏的心情看待這些人物」,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也是決定這部電影是否真正具有震撼人心力量的基礎。

說到農民,這是一部關於農民的主題。首先,用最熟悉的時代印記或事,慢慢勾起觀眾普遍存在的情感共鳴。每一個人都能直接或間接地理解20世紀九十年代改革發展中,那個渴望外面世界卻又在內心對故鄉不舍的第二代治沙人高遠,理解他的悸動與迷茫、彷徨與選擇。

那個年代,在風沙與貧窮的環境中,火車這個意向連接著八步沙與外面的世界,在鐵軌的盡頭,也許就有人物夢寐以求的生活。少年時期,其實高遠對他的家鄉並不理解,不理解故鄉的含義,但當他選擇離開故鄉,到了大城市,他才心念他的家鄉,並開始理解家鄉的人和事,理解他的父親和夥伴,理解八步沙的貧窮,所以在他心裡真正獲得——恰恰是因為離開了故鄉,才看清他與那片土地的關系,這個辯證關系是肯定的。

在經歷了黑沙暴後,高遠回到八步沙並決心繼承父親的遺志,改變家鄉的土地面貌,這個決定似乎來得遲了一點,但這才是一個土小子成長蛻變的軌跡,最終他再一次聽從了自己內心的召喚,扎扎實實地回到家鄉,埋頭於治沙。這個轉變的過程是一個人心靈的寫照。我們基於此搭建這個人物的內在張力。以平實的視角,極盡客觀地呈現「六老漢」三代人真實的生存狀態、青年與父輩的關系,在看似平常的生活圖景中,給予他們性格上立體化的塑造。

拍攝過程是一次心靈洗禮

記者:電影創作是一場艱辛的文化創造,而製作成本也往往制約著影片品質的呈現。本片從創作攝制到最終與觀眾見面歷時長達兩年半時間,尤其是攝制,在沙漠里溫度最高的七八月份進行,給劇組帶來了不同尋常的挑戰。請您談談劇組如何克服困難,以有限的製作成本保證影片品質的最優化。

潘紅陽:八步沙今天已是無邊綠色,但為了還原未治理前的場景,特別是真實還原那場曾給當地群眾帶來災難的黑沙暴,我們把取景地設置到了深入騰格里沙漠近百里的地方。劇組多方打聽,聯系租到了兩台颶風機,用加重貨運汽車千里迢迢從長春搬運至甘肅武威古浪縣,再用吊車、加長平板貨車運往沙漠深處。沙漠里沒有路,沙丘松軟無法行車,開進去的車輛都會不同程度地下陷,我們每天工作時間的大部分都在搬運設備、救援被陷車輛。大車運輸太難,最後只好租用當地的四驅皮卡車來回運送設備。

所有演職人員都是每次步行一個多小時才能到達拍攝地點。颶風機的風力和直升機螺旋槳的風力一樣,人是無法靠近的。狂沙吹到演員的臉上刺痛,劇組買來上百袋麩子皮摻在沙子中進行拍攝。演員劉培清在拍攝中,有一場被沙塵暴吹倒的戲,我們在監視器前觀看,發現他在不停地張嘴,起初都認為他在表演,後來感覺不對,停機趕緊跑過去才發現,他被颶風機吹得都要窒息了,嘴裡滿是沙子,耳朵都被沙子堵了,好幾天聽不到聲音。

正是這種拍攝中的艱難,讓我們真正體會到治沙人面對困難不低頭、敢把沙漠變綠洲的決心和勇氣。這次拍攝對劇組人員是一次磨練成長、一次心靈的洗滌。風沙肆虐,生存艱難,但是人的力量佔了上風;生存的困境,恰恰改變了生存者的世界觀。這就是治沙人的特質,是勞動者本身的一種美,它讓我們感知一代代治沙人愚公移山般的偉大壯舉,看到人民的力量。我們能用電影表現、頌揚這一切,是電影人的使命和榮幸!

記者:有別於一般的藝術呈現,電影《八步沙》將「六老漢」治沙造林壯舉置於故事發展背景,而將前景聚焦於八步沙第二代治沙人的成長和轉變,在兩代人的碰撞與相互認同之中,以朴實無華的演繹、近似白描的藝術手法,抒寫治沙人的精神氣質和高貴品格,給人一種撲面而來的真實感、親切感。請您談談影片中的角色塑造。

劉培清:電影《八步沙》是一曲時代楷模的藝術頌歌。我在影片中飾演的是第一代治沙人高嶺賢。為演好這一角色,我認真反復閱讀劇本,實地參觀考察,接觸當地治沙人,並親身體驗還原當時惡劣環境下的治沙場景,深深體會到了治沙人的艱辛,被他們的堅韌拼搏精神所感動。同時,也讓我更加堅定了無論條件多麼艱苦,一定要塑造出一個接地氣、有血有肉、執拗、堅韌、不屈不撓的高嶺賢。

以聲音輔助電影敘事

記者:電影的核心在於通過跌宕起伏的矛盾沖突講述故事,一般來說,人與自然的沖突比人與人之間的沖突更難進行影像呈現。然而,本片中的人與自然對抗,不僅營造出強烈的環境氛圍,更推動了故事的轉折發展。請您談談本片對於電影敘事的探索和創新。

旭澤:片中所有風暴災難的拍攝基本上都是實拍的,很少用到特效。我們注重的就是真實的視聽感受,那麼聽覺上是有很大空間可以發揮的,它是對視覺效果的最有效輔助。我在聲音的整體上有一個結構性的設計,比如一個最大元素——風沙聲,這個聲音很突出,而且一直出現,幾乎貫穿整個故事,它有非常大的結構性作用。那種呼號的風,那種乾旱的概念,是我一直在構思的;還有沙粒落下的瞬間,沙粒打在人臉上的聲音,外景強烈的乾旱感,內景里窗子、桌椅、碗筷落滿沙粒的聲音給人帶來的感受。影片前半部分幾次風沙,風聲很猛烈,當地人稱之為「老毛黃風」!將這種風沙運用在其中,人物對話分成幾次與現在時的段落交叉剪輯,每一段的風聲時大時小,會給觀眾一種時間在暗自變化的感覺。尤其影片後段黑風暴的來臨,那是近乎毀滅性的,而我們要通過所有被風掀動的物體,植物、房頂、窗子、農具等,來延續這種氣氛,呈現對人們造成傷害的程度,把它放置在敘事結構里。

在這部電影里我常常用聲音去表現人物的心理活動,不完全是為了寫實,更多營造的是一個現實的空間。主人公高遠的內心世界裡所有細微的變化,他的快樂、恐懼、憤怒等,我們基於現實空間所創造出的聲音,就會有偏心理化的處理,即對照敘事的節奏和演員的表演來突出一些聲音。他與父親微妙的感情、與夥伴們的碰撞,特別是人物之間的心理狀態和關系,我喜歡用聲音去表達。有些聲音可以奠定整場戲的情緒,既創造一種獨特的感受,又輔助了電影的敘事。這部電影還是在老老實實地講故事,在這基礎上,我們對聲音的創作是做了大量探索和嘗試的。如何用聲音輔助視覺,用聲音幫助敘事,是這部影片的創作重點。如果說創新,這大概算是《八步沙》獨有的創作理念吧。

現實生活是美學的靈魂

記者:作為一部西部題材類型作品,電影《八步沙》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20世紀九十年代騰格里沙漠邊緣的人文環境和自然生態,成為影片一個突出的亮點。請您談談本片的美學風格。

劉曉麗:影片開場是俯拍的黃沙漫漫的大遠景,一個螞蟻一樣的人影在漫無邊際的沙脊上艱難移動,剎那間,人與自然抗爭共存的傳統西部電影美學特徵撲面而來。導演採用大量的生活實景和自然光效營造了影片的空間真實和客觀真實,服化道對故事發生的年代和場景進行了高度還原,演員用朴實的表演效果精準塑造了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整部影片體現著主創對現實主義美學風格的不懈追求。

旭澤:這個問題比較抽象,表現這樣微觀而宏大的敘事,表現這樣的精神,僅靠照搬以往農村電影的影像風格是不夠的。這樣會使電影落入俗套。美學是高於生活的,但現實生活是美學的靈魂,是基礎,雖然電影的本質是對現實生活的提煉,但用影像來表現一部電影的氣質,實際上還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怎麼去表現人與環境的斗爭,怎麼去表現空間與人之間的關系,怎麼去表現樸素,怎麼去表現力量,還有農民賴以生存的沙漠,壯美與殘酷並存的環境,這樣一群人,雖然在遼闊的沙漠上非常渺小,但倔強的他們與沙漠形成了一種渾然天成的美、一種魅力、一種風格!記錄農民的真情實感,這是更高的維度,我們發現並通過鏡頭或光與角色產生情感上的聯系,是我們秉承的創作理念。

組織觀看電影《八步沙》觀後感2

擁有40年奮斗史的古浪縣八步沙「六老漢」三代人治沙造林先進群體,可以說是一個跨世紀的先進典型。電影《八步沙》使這一典型所具有的榜樣的力量、意義和這一題材的時代重量得以彰顯,也使影片具備了厚重的思想和精神力度。

為了充分使用好這一優質題材,同時破解因生活原型的高知名度給創作可能帶來的某些局限,影片的編導著力對生活素材進行了深入挖掘研究。他們通過采訪,認真佔有、思索先進典型已廣為人知的事跡材料,同時更注重親身深入體驗發掘,尋求新的更深廣的素材。他們不僅僅將生活原型作為采訪對象,更結為朋友,交心、交情,激動時,導演甚至和八步沙林場郭萬剛場長一起趴伏在沙灘上,交流對沙漠、對沙漠中的草木的滾燙情感。主人公們對土地、哪怕是黃沙漫漫的土地,那種深入血脈、骨髓的愛;那種面對風沙進逼不是認輸、逃避,而是選擇抗爭、治理、主宰自己命運的勇氣;那種對美好人生、生命尊嚴的守望,成為影片內在的精氣神。

在構思創作中,影片著力避免概念化、臉譜化、宣傳腔,寫故事簡單復述報道等問題,同時也注意避免任意誇張、編造,拒絕效顰魔幻化或傳奇化或娛樂化。影片還力避因襲同題材各類文藝作品的思路、手法,著力從已知和新知的大量素材中分析、篩選出更適於電影化表達的元素,以踏實的心態、扎實的勞動,營造具有自己獨特風格的電影世界。影片精選節點,以「六老漢」三代人先進群體鏈中的第二代人為中心,用心進行藝術創造。

塑造鮮活立體的人物。影片真實揭示人物的先進性與人性的豐富性之間的關系,以更具感染力的人性視角,真實地表現父與子的「代差」,濃墨重彩描述以主人公為代表的第二代人的成長過程,直抵心靈地表現其在命運訴求和現實困境間的求索,在逃離與堅守的漩渦中的掙扎、抉擇,以及愛情與理想的糾結等,使人物接地氣、有生氣、有筋骨血肉,在其自身的性格邏輯、成長邏輯中完成自己,最終實現自我超越,擔當對父輩、對家鄉、對國家和時代的責任,成長為八步沙的新一代「扛鍬人」。塑造出可信、可親、可敬和可相握相擁的榜樣、朋友,以藝術的真實抵達生活的典型性真實。

講述曲折跌宕的故事。影片依據對八步沙人奮斗史的悉心了解和感同身受的體悟,圍繞八步沙的生活體驗、生活發現、生活積累,遵循「大事不虛、小事不拘」原則,將呼之欲出的情節、細節付諸創造性的講述。是先進事跡,卻不是簡單、淺表的事件羅列,不是只有堅定沒有猶豫、只有前進沒有彷徨、只有成功沒有失落,而是從生活的原生態、情節的初始狀態、細節的泥土氣息,披沙揀金,精心提煉,藝術構思而出。生活的酸甜苦辣,命運的起伏升沉,人與人的心靈沖撞與融通,人與自然的較量與協調,一一轉化為豐滿、曲折、精彩的故事,讓觀眾的心弦在看似沒有刀光劍影、石破天驚的平靜中無聲地被一弦弦撥動、震顫。

營造極具觀賞性的可視化影像。影片發揮電影新科技手段,讓自上世紀80年代到今天的時代流變,風沙線上黑風暴、防風林、綠洲田園、多種多樣的沙生植物等生態景觀,河西走廊上武威特別是古浪的山川勝景和濃郁的民風民俗,逼真呈現,效果強烈。特別是對於一場遮天蔽日的沙塵暴,以聲、光、多場景全力營造而成的沖擊力,可謂既有視覺沖擊力又震撼心靈!

《八步沙》是一部具有藝術深度的優秀現實題材影片,為以英模為生活原型進行電影創作提供了新的經驗。

組織觀看電影《八步沙》觀後感3

「要學那泰山頂上一青松,挺然屹立傲蒼穹,八千里風暴吹不倒,九千個雷霆也難轟,六個尕老漢,要成為十八顆青松!」劇終這段經典唱詞,成為六老漢三代人「當代愚公」精神最真實的寫照。長約三分鍾的掌聲和叫好聲,表達了觀眾對這部話劇的喜歡和對六位主演及全體演職人員的致敬。

甘肅原創話劇《八步沙》於7月6日結束了在北京天橋劇場的晉京獻禮演出之後,劇組全體人員載譽歸來,於7月13日晚在甘肅大劇院為家鄉人民進行匯報演出。

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文旅廳黨組書記、廳長陳衛中等領導,和現場觀眾一起觀看演出。7月14日晚,該劇將在甘肅大劇院繼續演出一場。

「這部話劇演的太真實、太感人了,演員把六老漢的精神演繹的特別到位。應該讓更多年輕人了解他們的事跡,學習他們的精神。」62歲的觀眾蘇女士說到。

來自七里河崔家崖小學四年級的王悅誠同學,認真看完了演出,激動地跟媽媽分享著觀後感。因為他爸爸恰好是武威古浪人,經常聽家人講起六老漢治沙的故事,所以表示對劇中的故事感觸更深。「他們的事跡讓我很感動,爺爺們艱苦奮斗、堅韌不拔的毅力值得我們學習。我覺得,多多種樹、保護環境是我們這代人必須做的事情。」王悅誠同學說。

就像他們所說,眾多觀眾為這部話劇寫實的風格、老藝術家精湛的演技、跌宕起伏的劇情、富有武威特色的唱腔、極具當地韻味的台詞、考究而富有年代感的服裝道具等等演出細節所震撼,演出時不停地響起熱烈的掌聲。

話劇《八步沙》由甘肅省話劇院以「時代楷模」——古浪縣八步沙林場「六老漢」三代人先進群體治沙造林的真實故事為素材創排,由著名表演藝術家康愛石、祁寶泉、常貴順等老藝術家領銜主演,生動詮釋了 「困難面前不低頭、敢把沙漠變綠洲」的「八步沙」精神,展現了「六老漢」質朴堅韌的當代愚公風骨,鑄就了一座時代楷模的不朽豐碑。

這部由甘肅省重點打造的原創話劇,於今年5月在蘭州催淚首演。今年3月,被中宣部、文旅部、中國文聯列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優秀舞台藝術作品展演」50部晉京展演劇目之一。

組織觀看電影《八步沙》觀後感4

以甘肅省古浪縣八步沙林場「六老漢」三代人治沙造林先進群體為原型的電影故事片《八步沙》,入選「時代楷模」主題作品展播,正在各大播出平台與觀眾見面。該片不僅體現了當下甘肅本土電影的時代風貌,彰顯出奮斗者的精氣神。同時,與同類題材電影相比,該片在諸多方面實現了類型的新拓展和新突破。

首先,影片塑造和表現的是一群典型的當代英雄、時代楷模群像。面對具有高知名度、美譽度的表現對象,如何進行恰如其分的藝術塑造,是作品成功的關鍵。影片編導堅持以真實為基準,一開始就明確了現實主義的創作路徑。他們通過采訪、調研,充分對人物事跡和生活素材進行深入挖掘,同時,親身體驗八步沙人的生存環境、生活習俗和思維精神,著力真實還原八步沙林場「六老漢」三代人治沙的精神內核。影片中「六老漢」及其子女乃至八步沙的普通農民、勞動者們一個個被塑造得真實、可信、可愛、動人,他們是從生活的泥土裡面生長出來的鮮活形象,發出的是人民之聲、抒出的是人民之懷。影片把更多的關注點投向當下的社會現實和榜樣人物,這無疑是對中國電影現實主義傳統的積極繼承與生發,對影視弘揚現實主義精神、書寫新時代故事具有極大的價值和意義。

其次,《八步沙》不僅以真實的楷模群像打動人心,在作品的電影化再造和藝術呈現上也精益求精,追求突破和創新。影片將敘事技巧、影像表達與核心價值觀的彰顯高度融合,產生了強烈的藝術感染力。電影敘事結構打破傳統同類題材單線推進的線索設置,圍繞著治沙造林故事內核,同時展開多條故事線索,各線索既遵循內在的敘事邏輯,同時又相互纏繞糾葛,形成一個立體、嚴密的故事實體。電影的敘事視角聚焦於「第二代治沙人」,雖然治沙的偉業與壯舉始於他們的父輩——第一代治沙人,但影片選擇以年輕一代作為敘事中心進行藝術創作,這樣的處理方式使得故事在父子兩輩人的思想觀念、認知差異和行為沖突中展開,情節矛盾更為集中、跌宕。影片著重表現了以高遠為核心的第二代治沙人的成長,細膩地將年輕一代人「治沙」之路上的心理狀態、情緒波動、思想轉變呈現於銀幕之上,他們的困惑、猶豫、矛盾、彷徨和掙扎表現得深刻而又生動。電影中展現出來的青春之痛與成長煩惱也很容易贏得年輕觀眾的情感共鳴和價值認同。

此外,《八步沙》的影像表達也極具視聽性和觀賞性。影片利用新科技手段和後期製作包裝,將河西走廊一帶的沙漠戈壁、綠洲田園等奇特的地理風貌進行了全景式的展現。既有廣角鏡頭之下,騰格里沙漠輝煌壯麗的視覺奇觀,也有蒙太奇鏡頭組合中,黑沙暴肆虐之後的慘烈景象,將人與自然之間的博弈表達得淋漓透徹。影片中音樂、音響、聲效配合度也較高,劇中不時閃現的流行音樂、秦腔、三弦曲調不僅交代、暗合了電影的時代背景,同時也展現出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影片鏡頭語言的運用細膩傳神,特別是在父子兩代人物性格和身份的塑造表現上,大量特寫鏡頭的使用,讓觀眾看到以高老漢為核心的老一代治沙人的悲苦、倔強和執拗;以高遠為核心的新一代年輕人的困惑、糾結和掙扎。此外,影片的畫面構圖也具有強烈的造型感。「六老漢」赤裸上身,在沙梁之上肩扛、手扶鐵鍬的定格畫面充滿了力量和視覺沖擊力,彰顯出八步沙人誓與風沙抗爭到底的堅強決心和頑強信念。

八步沙林場「六老漢」三代人紮根荒漠,守護綠色的故事,其主題底色不僅是對當代治沙愚公的贊揚,也是對八步沙人,乃至一切勞動者執著堅定、敢於擔當、樂於奉獻、甘於拼搏精神的生動詮釋。影片將一個治沙的典型故事放置在大時代的洪流下進行關照,賦予原有故事精神以強烈的時代感、立體度和豐富性。

組織觀看電影《八步沙》觀後感5

年初的一場春雪,讓八步沙銀裝素裹。古浪縣八步沙林場場長郭萬剛扛起鐵杴進了沙漠。沿路的草方格被積雪藏得嚴嚴實實,梭梭樹上掛著的雪花隨風搖曳。

呼出一團寒氣,留下一道腳印,已經古稀之年的治沙人有些吃力。終於到達眼窩子沙治沙點,郭萬剛重重地把鐵杴插進沙地。「這場雪下得很及時,給八步沙帶來了好墒情,今年壓沙不愁水了。」他望著遠方,思緒萬千。

八步沙位於古浪縣土門鎮境內,是騰格里沙漠南部邊緣向南凸出的一片沙漠。過去,受環境影響,當地村民一直過著「沙進人退」的生活,耕地民宅等一步步被沙漠蠶食,生存面臨極大考驗。40年來,以「六老漢」為代表的八步沙林場三代職工矢志不渝、拼搏奉獻,接續奮斗,持之以恆推進治沙造林,建成了一條南北長10公里、東西寬8公里的防風固沙綠色長廊,使八步沙7.5萬畝荒漠得到治理,近12萬畝農田得到保護。

「六老漢」守住的不僅是一座座村莊、一片片耕地,更是守住了世世代代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希望。

「在這里生活了大半輩子,都是在風沙中度過,從來沒有想到有朝一日能在八步沙種上莊稼。」在土門鎮檯子村黨支部書記王興錄的記憶中,過去每當大風天,檯子村就被風沙籠罩,莊稼地年年都被沙埋,流動沙丘離村子越來越近。

從防沙治沙、植樹造林到培育沙產業、發展生態經濟,八步沙林場治沙人因地制宜、不斷探索,堅持運用科學方法治沙造林,創出了一條「以農促林、以副養林、農林並舉、科學發展」的生存發展之路。如今的八步沙,樹綠花紅、鬱郁蔥蔥,特別是近幾年節水設施農業發展,讓當地老百姓在生態保護和致富小康中獲得了「雙贏」。

「現在村上很多人都會參與林場壓沙,大家相信,只要共同努力,環境會越來越好,日子越過越紅火。」王興錄說。

新年新打算。「今年林場計劃完成壓沙2.5萬畝,用3到5年時間,把古浪縣剩餘的沙化土地治理好,讓人民群眾過上安居樂業、山清水秀的好日子。」郭萬剛語氣堅定。

❹ 時代楷模電影有哪些

時代楷模充分體現「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價值准則,充分體現中華傳統美德,是具有很強先進性、代表性、時代性和典型性的先進人物。時代楷模事跡厚重感人、道德情操高尚、影響廣泛深遠。
那關於時代楷模的電影有:《守邊人》《時代楷模張富清》 《功勛》 《長津湖》《焦裕祿》,《孔繁森》,《袁隆平》,《雷鋒》,《鐵人王進喜》等等。
還有一部老電影,1905電影網訊9月17日,由王野執導,林永健領銜主演的電影《守望青春》正式上映,其中演員林永健在影片中飾演「思政」教研室主任劉威老師這一角色。
以及《秀美人生》光影中的時代禮贊,銀幕里的秀美青春。8月23日,由國家電影局主抓,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精心策劃組織拍攝的影片《秀美人生》,在廣西南寧舉行首映禮。

❺ 道德楷模人物及事跡有哪些

2020道德模範人物事跡簡介如下:

1、李廷俊

李廷俊,男,漢族,1945年1月生,主任醫師,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李廷俊從醫60多年,救死扶傷、樂善好施,以高尚的醫德踐行著醫者仁心。從赤腳醫生到臨床大家,研究攻克疑難頑症,治癒國內外患者30餘萬例。

主持研究的5項科研項目,經權威專家鑒定均為國內領先水平。研究的省批院內制劑八個和數十個特效方劑,治療多種疑難病症,取得了很好的療效。治療肺結核的葯物獲國家發明專利。多次以專家學者身份出國訪問交流學習,傳播中華醫葯傳統文化。

2、徐立平

徐立平是中國航天第四研究院固體火箭發動機總裝廠7416廠固體火箭發動機燃料葯面整形組組長,航天特級技師,時代楷模,被譽為「以國為重的大國工匠」。

他從事的工作是對固體發動機燃料葯面進行整形及缺陷挖葯、修補等,因為工作過程對精度有著極高的要求和危險性,而被形象地稱為「雕刻火葯」。

3、石志光

石志光是中國石化西安石化分公司退休工人,50多年來,他走遍了全省107個市、區、縣,自掏腰包租片子,累計放映電影4000多場,行程10萬多公里,被群眾稱為「人民放映員」。

4、王振美

王振美,男,漢族,1925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江西省萍鄉市蓮花縣六市鄉太沙村村民。從1953年開始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王振美矢志不渝跟黨走,2017年終於成為了一名正式黨員。1965年患重病死而復生後,從此立下誓言感恩奮進。

他64年初心不改,助人為樂,扶貧濟困,報效鄉梓,90餘歲高齡時毅然捐出自己積攢的50萬元全部積蓄,成立「振美教育基金」,獎勵資助優秀師生和貧困家庭學生213人次,助力家鄉脫貧攻堅和教育事業。

5、古運祥,男,李家疃鎮常重村一名普普通通的農民。他先後6次自費5萬余元在常重村、東大姑廟村、武吉村、成安人民廣場等地舉辦「我為老人洗洗腳」活動,凡自願參加活動的,均免費贈送足浴盆和毛巾。

以活動為載體,在全縣鼓勵傳遞孝心和愛心,讓廣大群眾用行動去影響更多的人孝老敬老,促進家庭和睦,鄰里和諧,弘揚家庭美德,傳遞和諧和睦的文明家風,努力在全縣營造敬老愛老氛圍。

古運祥曾入圍「中國好人」評選活動,並先後被評為「第五屆邯鄲市道德模範」「邯鄲市最美家庭」「成安縣最美家庭」「德孝信好村民」等榮譽稱號。

6、白彥軍,男,縣政協經濟委主任。「孩子不孬!」看似一句簡單普通的話,卻是白彥軍父母對他精心侍奉雙親的孝心的極大肯定。2015年,他父親因摔傷,手術後患腦壁性梗塞,經治療後右手無力,腦梗後遺症使其生活不能自理。

他三年來精心侍奉父親,每天為父親洗臉,隔一天擦洗一次身體。不管工作有多忙,生活有多累,他對父親的侍奉從未間斷,在他三年如一日的精心陪護下,他的父親現在能夠做些從高架車轉換到輪椅車的簡單活動。

他患糖尿病20年的母親,不幸又患上白內障,經手術後效果並不明顯,為了不讓母親感覺失落,他工作之餘經常陪伴老人嘮嗑、拉家常,讓她消除孤獨和寂寞,減輕疾病給她帶來的痛苦。白彥軍精心贍養老人的事跡感動著身邊的每一個人,他的父母親逢人便誇:「孩子不孬!」。

❻ 智取威虎山的楊子榮,16天後意外犧牲,不是因為大意而是太善良

在電影《智取威虎山》中,張涵予飾演的楊子榮智勇雙全,孤身一人深入敵營,經歷多個生死關頭後與我軍里應外合,將盤踞多年的土匪一窩端,粉碎了國民黨的陰謀詭計。

楊子榮原型是真實存在的,並且他的遭遇比電影上凶險百倍,在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涌現出了一大批像楊子榮一樣的英雄,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中國的新生。

我們永遠也不能忘記這些人,不管什麼時候回顧 歷史 都是必要的。

1917年,楊子榮於山東省牟平縣,為了生計他們一家來到遼寧安東(今丹東),不過父親和姐姐留在了那裡,他和母親回到老家,在母親的幫助下楊子榮上了幾年私塾。

可是 社會 動盪,膠東半島軍閥混戰,於是1929年12歲的楊子榮被母親送到安東,投奔了父親。

在那裡他上了兩年學後,跟著姐姐去繅絲廠做工以貼補家用。又過了三年,廠子為了維持運轉只能裁員,楊子榮不得不前往碼頭當苦工。

十來歲的他跟著成年人搬木頭、扛大包,在鴨綠江邊當起了船工,就這樣到了1938年底,楊子榮被招到鞍山礦區當礦工,這是日本人開的礦場,日本人欺負中國工人,稍不順眼就是打罵,讓楊子榮懷恨在心。

有次自己的朋友被日本人欺負,他就搶過皮鞭把日本人教訓了一番,這下可壞了事,日本人肯定不會放過他。

於是在1943年,楊子榮逃離鞍山,回到了山東牟平。1945年8月,楊子榮參軍入伍,並且參加了解放老家縣城的戰斗,兩個月後他就跟著隊伍前往牡丹江地區,那裡土匪藉助山林,危害當地老百姓的安全。由於表現積極,楊子榮在11月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牡丹江地區匪患嚴重, 杏樹底村是牡丹江北部的一個山村,由於處在交通要道,這里集結了400多名土匪。

這伙土匪就地取材,在村子裡構建了高大的土牆和防禦工事,藉此與我軍剿匪部隊對峙,並且對我軍造成一定的威脅。

1946年3月22日,我軍發起總攻,作為黨員楊子榮沖鋒在前,再領一隊尖刀班發起進攻。可敵人火力太猛,造成了不小的傷亡,鑒於此我軍決定用炮轟掉敵人的堡壘。

一時間敵人陣地塵土飛揚,可是村裡的孩子哭聲也傳了出來,指戰員迅速暫停炮擊。敵人是想以小孩為人質,阻礙我軍進攻。

楊子榮深知這么僵持下去,會對人質的生命安全造成危險,所以他揮舞著白毛巾從一個溝里鑽進村子。土匪看到楊子榮這樣不知所措,他順利進村後就開始勸降。

其實經過這么幾天的對峙,土匪都知道不會有奇跡發生,到頭來就是一死,要是能主動投降根據解放軍的政策,性命絕對能保住。

這下一部分土匪開始動搖了,這其中有兩個叫郭春富、康祥斌的土匪,他們是這個村子的人,所以不希望讓自己的鄉親們受到傷害。

可是匪首許大虎、王洪賓叫囂著誰投降就槍斃誰,於是在內部發生了爭執,再加上村裡人多,不願投降的土匪看到支持的人沒有幾個,於是他們都不情願地放下武器。

就這樣,一場血戰就被楊子榮化解了,他的英勇拯救了數百個生命。

來到牡丹江近一年時間,楊子榮的部隊經過辛苦剿匪,已經把大部分土匪都消滅了,可是仍有小股土匪逍遙法外,躲藏在深山老林之中。

著名的 「座山雕」 就是其中一股勢力的頭子,他真名叫張樂山,山東昌濰人,兩歲就跟著家人來到牡丹江。

15歲進山當土匪,18歲就成為土匪頭子,為人心狠手辣,在50多年的土匪生涯中,他經歷了清末、北洋軍閥、偽滿洲國三個時期,所以當地人稱「三爺」。

和先前不同的是,這座山雕的勢力不大,只有二三十人的規模,可是行蹤難覓,非常狡猾。大部隊碰上這種小土匪還是很難抓住的,畢竟在冰天雪地的森林中行動不便,我們在明處敵人在暗處。

當務之急就是要找到座山雕的位置,於是團部命令楊子榮帶領5名偵察員假裝成土匪,去山裡搜尋座山雕,當然深後有我們的人隨時接應。

1947年1月26日,楊子榮接到命令後迅速帶人進山剿匪,正好來到一處叫蛤蟆塘的地方,他看到一個工棚,裡面住著一夥人,應該能問出點什麼消息。

楊子榮獨自一人進入棚子,用土匪手勢和黑話試探對方,告訴他們自己遇難了需要找個山頭。

那裡的工頭姓孟,楊子榮被盤問一番後取得對方信任,於是楊子榮幾人被帶到20里外的一個空棚子中。

工頭囑咐幾句話後就走了,這之後一連兩三天都不見人影,正當他們打算離開時這個工頭回來了。

可工頭只允許帶楊子榮一個人,其他隊員不太願意讓他一個人冒險,楊子榮還是堅持要去。走了一段路他倆來到了一個屯子,在屯長家裡有兩個自稱是土匪的人,於是他們用黑話試探了一番,最後這兩人也深信不疑,認為楊子榮之前肯定是土匪。其中一人姓劉,自稱是座山雕的副官,另一人他們都叫連長,也不知道為何這么叫。

楊子榮與他們商議,兩天後帶著弟兄們一起上山落草。待這兩人來到工棚內,早就准備好的隊員三下五除二把他們五花大綁。

當然,楊子榮解釋是等上山就放人,因為不太確定他們認不認識座山雕。這二人也不在意,就帶著楊子榮和隊員上山了。

威虎山是座山雕的地盤,這里的小路都被他摸透了,於是上山的路曲曲折折,第一次來真的很難上。

並且座山雕在路上設置了三道哨卡,不管哪一處哨卡發現情況都能及時發出信號,這也是大部分不適合剿滅這伙土匪的原因。

每到一處哨卡,楊子榮都派兩人前去交涉,然後趁不注意就綁了,所以一路上三處哨卡都被他們掌控住。

此時座山雕和一眾土匪還在他們的老巢喝酒吃肉,壓根沒想到楊子榮帶著隊員包圍了他們的木棚子。

等戰士們端著槍沖進棚子時,這些土匪還沒反應過來。一個滿頭白發、長著鷹鉤鼻的瘦老頭就是土匪頭子座山雕,他怎麼也想不到楊子榮悄無聲息地就把他安排的哨卡全都搞定了。

最後在六名隊員的押解下,包括座山雕在內的十幾名土匪不費一槍一彈就被帶回部隊。大家無不贊嘆楊子榮的智勇雙全,要不是他長期以來對土匪的了解和勇敢,是不可能完成這個任務的。

可是只過了16天,1947年2月23日楊子榮就壯烈犧牲了。他在追擊匪首鄭三炮等人的戰斗中中彈身亡,那究竟是什麼情況造成他的犧牲呢?

在後來的資料中可知,楊子榮在對面敵人是開槍射擊,沒想到槍出現問題,所以敵人率先擊中他的胸膛。分析他的槍,是因為天氣寒冷把槍凍住了,這才導致在關鍵時刻出問題,那事實真是如此嗎?

眾所周知,在近代戰爭中,很多著名的大戰都發生在冰天雪地中,但是天氣寒冷導致槍械出現問題的情況並不多見。再說我軍當時使用的很多裝備都是繳獲日軍的,所以在質量上不用擔心嚴寒,既然敵人的槍沒問題就證明嚴寒不是直接原因,當然這也不能排除楊子榮的槍出現小概率的機械故障。不過,經過仔細調查後發現,豬油才是導致槍出現問題的罪魁禍首。

在戰斗前一晚,楊子榮和戰友們暫住在老鄉家中,大家閑聊中提到擦槍的事情。明天就要打仗了,要不把槍好好擦一下,別出現卡殼的情況影響大家。

可是擦槍需要油,現在不在部隊哪有槍油可用,這時老鄉熱情地說自己有豬油能不能行?

大家並不懂槍的原理,只知道找個潤滑的東西讓它不卡殼就行,豬油大家都知道非常滑,於是就給槍上抹上了豬油。

大家都是為了明天的戰斗,誰能想到豬油會在低溫情況下凝固,這才導致第二天的事情出現。戰斗中楊子榮帶人悄悄接近土匪房間,在鄭三炮、劉維章等人的驚訝的眼神中,楊子榮如天神下凡一般沖進屋子,這伙土匪沒有就地投降,反而企圖負隅頑抗。楊子榮見狀趕緊開槍,沒想到手槍啞火了,敵人的子彈瞬間擊穿了他的胸膛。

楊子榮就這樣倒在了血泊之中,當時年僅30歲。楊子榮的英雄事跡被寫進文藝作品中,人們都認識了這位不怕犧牲的革命戰士,新中國正是有了這些保家衛國的革命先輩,才有了文明富強的今天。

2009年9月10日,楊子榮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這是人民對英雄的感謝,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要懷揣著英雄的夙願,建設更加強大的祖國,讓他們的精神永放光輝!

閱讀全文

與模範人物事跡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香港電影忍者兄妹 瀏覽:420
搜播電影比神馬更好看 瀏覽:494
鬼巴士粵語電影高清完整版 瀏覽:504
神馬高清歐美倫理電影 瀏覽:681
奧莉看電影 瀏覽:998
我讓為看電影比讀書更有趣 瀏覽:359
經典解放老電影 瀏覽:126
新電影狗狗 瀏覽:100
電影歌曲藤纏樹原唱完整版 瀏覽:246
電腦怎麼調低電影畫質播放 瀏覽:975
香港老電影雷雨 瀏覽:831
台灣電影舞女輕佻 瀏覽:282
孩子改編電影 瀏覽:769
好看的科幻電影怪獸 瀏覽:484
生氣美女高清電影 瀏覽:842
倫理電影大學生按摩 瀏覽:219
買女機器人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2
小丑電影歌曲試聽 瀏覽:287
關於中國姐弟販毒電影 瀏覽:111
付費電影怎麼分享到好友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