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影裡面經常有賭的鏡頭,他們發五張牌,究竟是怎麼玩的啊
一般都是玩梭哈。港式五張又名梭哈,港式五張牌游戲主要流行於我國廣東、香港、澳門,由於此游戲簡單,激游悔烈, 既含有技巧也有很大的運氣成分,所以流傳非常廣泛,更由於多被用來進行賭博,因 此也被誤認為是賭博游戲。其實,游戲本身是沒有賭博色彩的。玩好此游戲需要良好 的記憶力、綜合的判斷力、冷靜的分析能力再加上一些運氣。牌藝與人生相互掩映兄差, 以正確的心態來參與游戲,無疑也是一種對自身的反思。
(1)電影裡面的牌是怎麼變沒的擴展閱讀
港式五張牌游戲用的是撲克牌,各門花色的牌只取「8、9、10、J、Q、K、A」, 有黑桃、紅桃、草花、方片四種,因此游戲總共有28張牌。
游戲開始後,先發給各家2張牌,從第二張牌開始自動亮出,明牌大家都可以看到。 從亮牌之後開始,每發一張牌,以牌面較大者為優先,進行下注。有人下注後,其它想繼續 玩下去的人,要按「跟注」鍵,或可選擇加註,若不想跟牌,請按「放棄」鍵,先前跟過的籌碼,亦無法取回。
從亮牌之後開始,每發一張牌,以牌面較大者為優先,進行下神塵正注。
一人下注後,其餘玩家根據牌型選擇。繼續玩參與的,按「跟注」鍵,下同上相等的注;選擇「加註」,則比上家加多下注;若不想跟牌,選擇「放棄」,先前跟過的籌碼,亦無法取回。
每次發牌後玩家循環下注,玩家選擇「梭哈」即壓上全部籌碼。
每次發牌後的情況相同,但最後5張牌發齊的時候允許"港式五張牌"即壓上全部金幣, 但這里全部金幣的大小是指金幣擁有量最少的玩家的金幣數減去已經壓上的金幣數。在最後的勝利者獲得本局桌面上的全部金幣。
請大家注意:如果用戶的金幣少於100將不能再玩港式五張牌游戲,必須說明的是:嚴禁利 用樂透游戲推出的港式五張牌賭博,一旦發現,一切責任玩家自己負責。
❷ 香港電影中經常的一種玩牌,怎麼玩
一.牌型
鋤大地的出牌牌型有以下一些:
單張:任何一張單牌。
一對:二張牌點相同的牌。
三個:三張牌點相同的牌。
順:連續五張牌點相鄰的牌,如 "34567""910JQK""10JQKA""A2345" 等,順的張數必須是 5 張, A 既可在順的最後,也可在順的最前,但不能在順的中間,如 "JQKA2" 不是順。
雜順:花色不全部相同的牌稱為雜順。
同花順:每張牌的花色都相同的順稱為同花順。
同花五:由相同花色的五張牌組成,但不是順,稱 " 同花五 " 。 . 如紅桃 "278JK" 。
三個帶一對:例如: 99955 。
四個帶單張:例如: 99995 。
二.牌的大小
1. 只有張數相同的牌可以比較大小,例如: 99 > 88 , J > 10 ,但不能比較: 99 和 10 。
2. 單張牌的大小:首先比較牌點,如果牌點相同再比較牌的花色。牌點從大到小依次為: 2 A K Q J 10 9 8 7 6 5 4 3 。花色從大到小的順序為:、、、。比如: 9 > 9 > 9 > 9 > 8 。
3. 其它牌型在進行比較時都取其中一張最大的牌按單張的方式進行比較:三個帶一對時,取三個中的最大一張。四個帶單張時,取四個中最大的一張進行比較。順子中最大的一張進行比較,注意 2 在順子中作為小牌,如: 6 5 4 3 2 順子比較時,只取 6 進行比較; A 在和 K 相連作順時,按大牌進行比較,在和 2 連在一起作順時,作小牌處理。
4. 五張牌的牌型中,同花順最大,四個帶單張第二,三個帶一對第三,同花五第四,雜順最小。也就是說,上家出了雜順後,你的任何一副同花五、三個帶一對、四個帶單張或同花順都比雜順大。
三.出牌規則
1. 第一副牌都由拿方塊 3 的一方首先出牌,而且第一輪出牌中必須包含方塊 3 。以後每副牌都由上副牌獲勝者 ( 第一個打完手中牌的一方 ) 出牌,並且第一輪牌不需要包含方塊 3 。
2. 首家可以出任何一種合法的牌型。
3. 首家出牌後,下家所出的牌張數必須和首家的相同,同時比首家所出的牌大;下家也可以 Pass 表示不出牌,由再下一家繼續出牌。
4. 如果連續三家都 Pass ,這時最後出牌的一家可以重新打出新的牌型。 5. 如此繼續,直到一人手中的牌全部打光為止 。
❸ 電影《王牌》背後的真實歷史是什麼呢
王牌在撲克牌里意味著最大的牌,是勝利的關鍵。為了爭奪或者保護王牌,其他牌都可以被犧牲。
考慮當時的歷史背景,那是在第五次反圍剿失利,中央准備長征的時期。目前的史料披露,其實長征並不是倉促准備,而是有一個長期的預案,包括物資,策略、情報等多方面的准備。(具體可參見論文《中共、粵系、蔣介石:1934年秋的博弈》有詳細論證)
關於電影時間節點與長征時間節點,關系密切。1934年10月上旬,中央紅軍主力各軍團分別集結陸續出發,中共中央和紅軍總部及直屬縱隊離開江西瑞金。10月21日,中央紅軍從贛縣王母渡至信豐縣新田間突破國民黨軍第一道封鎖線,沿粵贛邊、湘粵邊、湘桂邊西行,至11月15日突破了國民黨軍第二、三道封鎖線電影中,茶樓抓捕事件發生於1934年11月10日,此時紅軍正在試圖突破國軍第二條和第三條封鎖線,這兩條封鎖線在粵軍和緊挨桂軍勢力范圍。事後,大概在11月15日突破了封鎖線。由此可見,這5天,和電影情節發生的時間完全吻合。
當時,中共和共產國際的關系還非常密切,長征這樣全局性的戰略規劃,需要與共產國際磋商,也需要共產國際的支持和援助。而在當時,上海是實現這種交流的重要窗口。觀察電影,有歐洲人參與會議,必定是這種原因。另外,長征必須打通行軍路線,當時老蔣的中央政府,繳共態度較為堅決,分別從東北南三面壓迫蘇區。中共中央轉移,必須獲得兩廣軍閥的默許(當時桂系與粵系結成聯盟,與蔣介石貌合神離,對抗老蔣的中央政府。中共中央的蘇區其實是兩廣軍閥的屏障。兩廣軍閥與老蔣都打共產黨,但都希望對方和共產黨拼個兩敗俱傷,自己好漁翁得利。前幾次中共反圍剿之所以成功,很大原因在於兩廣軍閥與中央政府之間的矛盾),所以蘇捷那個廣東來的黨代表必須加入磋商,調整並知悉長征的戰略規劃,回去好向兩廣的軍閥開展工作。
根據上面的分析,什麼是王牌那就很清楚了。王牌行動」是個任務,掩護王牌的任務(此處特指掩護中央紅軍戰略轉移)。但「王牌」本身不是人,也不是一件事,更不是個會議,而是指的黨中央(即此時的中央紅軍)。如果王牌是黨中央,王牌就不是一個人,而是由一群人結合起來的整體,保護王牌就保護了幾萬的中央紅軍。如果王牌是黨中央,保護黨中央當然可以說成是信仰,也自然時刻都在繼續。「堅持和維護共產黨領導」,在我國就是被提高到了這個地位,無論是明面的工作,還是秘密戰線的工作,都是以此為核心。這么解釋沒問題。
因此,電影中的王牌行動,就是對中共中央戰略轉移的路線、方向、目的地、協助者等一系列信息,在中共中央、兩廣軍閥、共產國際之間進行溝通和協調。這需要經過過多方磋商,協調各方各自的計劃和步調,從而對既有的「長征」規劃進行審慎修訂,和布置執行。上海的兩個會議,應該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針對長征的戰略規劃,在中共、共產國際、兩廣軍閥之間達成默契,而且可能涉及一些與兩廣軍閥之間的私下利益交易,促使桂系和粵系不打擊紅軍,或者至少置身事外(這可能就是第一次會議的主要內容);二、是在中共內部布置任務,派遣黨員分別與共產國際和兩廣軍閥之間維持聯系,協調執行長征的戰略規劃(這應該是第二次會議的主要內容,代表廣東黨委出席的蘇捷就是為了這個目的參會的,可是第二次會議被特務打斷了。)
至於被抓住的幾個人,應該就是長征戰略規劃的信息聯絡員,承擔著執行規劃,協調各方的任務。人被抓住之後,梁家輝列出了三個必須被保釋出來的人名,應該就是中共中央、兩廣軍閥、共產國際三方關系的主要協調人員。推測應該就是:王霞芬、施敬東、還有蘇捷。這三個人了解全部內情。尤其要命的是,11月10日到11月15日,如上所述,中央紅軍正在進行突破第三道封鎖防線的軍事行動,被抓捕的幾個人很可能了解紅軍最近數天之內的行軍策略,如果泄密,紅軍突圍行動很可能失敗,生死存亡。不僅如此,他們估計還對之後的長期規劃有相當的了解,因此,這幾個人,要麼被營救,要麼全部死去,絕對不能被蔣介石的中央政府破獲,否則「長征」的戰略規劃將會面臨推遲或是流產的危險,「王牌」將無法「存活」。
就這個危機的緊急處理,梁家輝執行的營救行動,其實有三種策略:
1、上策:三個人都營救出去,這樣可以讓他們繼續執行之前的計劃,因為再次磋商、布置將會浪費時間,增加風險。另外,觀察這三個人黨內地位都不低,最好不要犧牲掉;
2、下策:讓他們全部死去,這樣雖然會導致計劃被延遲執行,但是可以避免泄密,免得蔣介石拿到打擊桂系和粵系的口實,維持中共中央與兩廣軍閥之間的合作,留下戰略轉移的線路;
3、中策:利用敵人對王牌的認識錯誤,讓敵人誤以為王牌是一名重要首長,低估王牌行動的意義。讓被抓住的人中的一人作為王牌死去,解救其他人。
上、中、下三策其實都可以保證「長征」戰略規劃的秘密性,只要戰略規劃沒有泄露,就可以說王牌(中共中央)存活。目前來看,電影中實現的是中策。我看有人說王牌行動是黨內為了清除叛徒而設計的一個誘餌行動,我覺得這低估了這個行動的意義,也沒必要搞這種行動。觀察資料,那個時期是革命最艱難的時期,加上中央政府對待投誠共產黨員的政策很寬大,落網的共產黨員有大部分都叛變了。當時紅軍岌岌可危,中共中央自顧不暇,沒有餘力搞這么個大行動,犧牲那麼多好黨員就為了抓叛徒。保存革命火種,保護中共中央,犧牲再多人都值得,丟卒保帥,正當;為了抓叛徒,犧牲那麼多人,根本不值。
綜上:
王牌行動」是個任務,掩護王牌的任務。但「王牌」本身不是人,也不是一件事,更不是個會議。而是指的黨中央(即此時的中央紅軍)
如果王牌是黨中央,王牌就不是一個人,而是由一群人結合起來的整體,保護王牌就保護了幾萬的中央紅軍。
如果王牌是黨中央,保護黨中央當然可以說成是信仰,也自然時刻都在繼續。「堅持和維護共產黨領導」,在我國就是被提高到了這個地位,無論是明面的工作,還是秘密戰線的工作,都是以此為核心。這么解釋沒問題。
1、關於是否存在「陰陽局」問題
將王牌行動解釋為掩飾真實會議的虛假會議的說法,實際上不符合情理,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任務」。吧內有人已經對此作出了分析,不再贅述。把王牌解釋為黨中央就能把所有內容說通了。營救行動所要救出的,並不是一個人,而是要保證他們三個人掌握的訊息不要被蔣介石政府查獲,更好的是三個人都救出來繼續執行會議中已商定的內容。
另外,黨中央下的命令全力營救,是背著國民黨方面私下跟王峰下的命令,又不是給國民黨方面看的明面上的東西,秘密給他定下的底線就是不惜一切代價。這不僅僅是「陰陽局」那個層次的意義了,做個樣子會劃定這種底線么?不合情理。而且電影里說得是」不惜一切代價「營救,對於一個虛假行動的三個參會人員,會定下這種底線么?唯一的可能是,這三個人有著關乎黨中央存亡的重大意義,他們了解了黨中央戰略轉移的細節情報
2、關於王牌行動在」最後幾年「的出現。
其實很簡單,中共和國民黨之間的斗爭,只有最後一兩年才實現實力的反超,之前都是以弱搏強,所以中共中央時常轉移。比如解放戰爭的那幾年之中,最重要的轉移就是胡宗南攻擊陝北,大軍壓境,中共中央放棄延安,在陝北遊走,與胡宗南大軍周旋。因此,很可能在那樣的類似情形下,在情報戰線又部署過王牌行動.
好像大多數人都被石梅那最後幾句話誤導了。石梅只是說「最後幾年」有同時發生的兩個會議和王牌有關,但既沒有說那兩個會議就一定一真一假,也沒有說1934年這次就真的有兩個會議。而且就算說最後幾年有出現過同時開兩個會的情況,也不見得這次就一定是兩個會。石梅的話最多僅可以解讀出下述意思,那就是,王牌不可能是一個人,因為一個人不可能同時參加兩個會議。避免對石梅這幾句話的過度解讀,將這個誤導去掉,一切都很簡單了,可以排除掉「陰陽局」的誤解
3、為什麼直到1953年還要保密
長征行動1935年就已經結束了,之後還要保密這么久,是有原因的。這次為了長征成功,中共中央與兩廣軍閥和共產國際做了私下的利益溝通。那個時候,紅軍處於最虛弱的時候,為了生存,為了保證長征的成功,中共中央與共產國際、兩廣軍閥之間,達成什麼樣屈辱的城下之盟都有可能,城下之盟的履行也未見得是一時的,有可能是長期地付出某種代價。(類似情況,大家可以參考「外蒙古」問題,至今仍然諱莫如深)這種城下之盟當時是被迫為之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客觀上,可能內容很有沖擊性。也許直到現在,也不適宜為公眾所知悉,怕引發不好的評價。所以密級很高,久久不脫密。另外,在解放戰爭之後,兩廣軍閥有不少人隨蔣介石去了台灣,其中有些人在達成這個協議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為保護他們,讓他們繼續發揮情報作用,也有必要保密。
4、關於王霞芬的死和趙碧薇的責任。
如果王霞芬沒死,那麼就實現了上策,但是她死了,意味只實現了中策,還是對王牌行動造成了不利影響。因此要追究責任,為什麼她會死?是有人出賣?還是有人膽怯,沒有執行好掩護任務?這里涉及了趙碧薇。對這件事, 」蟠龍「不知道王牌行動的內容,估計只知道王霞芬是個重要人物,為了救女兒而出賣了她。王霞芬的死,由三個因素(證明)導致,1、王霞芬自己說自己是王牌(第一個證明)。2、」蟠龍「的出賣(第二個證明),3、老A和趙碧薇掩護王霞芬行動的失敗(第三個證明)。如果主因是第三個原因,那麼趙碧薇要承擔責任。但是蟠龍的自首,讓黨判斷,第二個原因才是王霞芬死亡的更重要理由。趙碧薇的懦弱,並不是致使王霞芬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她被放回來了。因此,梁家輝說,差點沒放回趙碧薇。其實正是他跑去上海獲得了蟠龍的自首,救了趙碧薇。
梁家輝問蟠龍是不是查過王霞芬的行動路線。加上王霞芬跟施敬東說她剛從老家回來,兩人之間意味深長地對視。其實,很容易推理出這個結論,其實王霞芬是回中央蘇區(老家)匯報工作並接受任務去了,她回來上海參加會議,是帶著中共中央最新指示的,也有一定代表權。蟠龍不知道王牌行動內情,認為王牌是一個人。她又知道王霞芬很重要,而且是剛剛從蘇區回來,所以推斷她是王牌,將王霞芬出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