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老電影大浪淘沙演員表
王蓓 王蓓 ----
史進 史進 ----
劉冠雄 劉冠雄 ----
杜熊文 杜熊文 ----
簡瑞超 簡瑞超 ----
於洋 於洋
⑵ 大浪淘沙的電影背景
電影《大浪淘沙》是根據朱道南(1902――1985)的個人回憶錄《在大革命的洪流中》於1962年改編為電影劇本。 劇中的主人公之一顧達明的原型就是朱道南本人。電影中其他主要人物俱是朱道南的山東省立一師同學。朱道南是山東棗庄嶧縣人,山東省立一師學生,1926年冬由青島轉道上海再去武漢,考取了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黃埔六期)。1927年2月又考入湖南長沙黃埔第三分校。馬日事變後撤回武漢,返回中央軍事學校學習。1927年7月,武漢中央軍校的學生被編入第二方面軍軍官教導團。1927年11月,隨教導團參加廣州起義。廣州起義失敗後,朱道南隨廣州起義余部編入中國工農紅軍第四師任第十團排長,參加海陸豐地區蘇維埃土地革命。1932年夏天,與黨組織失去聯系的朱道南回到了家鄉──山東嶧縣任小學教師。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一五師運河支隊政委、嶧縣抗日民主政權縣長。解放戰爭時期,任魯南行署渤海留守處主任;1948年6月,任魯中南行政公署秘書長。1950年5月,魯中南行政公署撤銷,朱道南調到山東省人民政府,先後任省府辦公廳行政處長、省幹校黨委書記、省府辦公廳副廳長等職。1950年9月,朱道南調往上海,歷任華東軍政委員會辦公廳副主任、華東行政委員會機關事務管理局副局長、上海市房地產管理局黨組書記、黨委書記兼副局長等職。1984年經中央組織部批准「按上海市副市長級待遇」離休。
《大浪淘沙》1966年已經被定調為「嚴重歪曲革命史實」的「反革命」影片和「十大毒草」影片之一,被迅速查封,不準公開放映。導演伊琳被劇組某些風派人物揭發批判,其實這部與陶鑄本人絲毫沒有關聯的影片,卻硬被說成是為陶鑄歌功頌德、樹碑立傳。導演硬被說成是陶鑄暗授機宜的內線人物,慘遭批鬥。「文革」運動轟轟烈烈、大張旗鼓地開始後,身體瘦削羸弱的伊琳卧病在床,他當時受到的嚴重打擊,使他的身體健康遭受到了極大的摧殘,體重還不到一百斤。可是,當權領導和造反派卻全然不顧,冷酷無情地把骨瘦如柴的伊琳,還是趕到了英德勞改茶場,去接受重體力的勞動改造。直到1972年的秋天,伊琳才得以返回廠里,但廠里堅決拒絕接收組織關系,其檔案只好暫時放在省文化廳。情形有所好轉後,伊琳強烈地表示在廠工作的願望,並親自主抓了描寫葉挺的《白馬將軍》和《革命母親李麗英》、《橫空出世》等劇本,都因各方面的排斥,而未能搬上銀幕。但他還是壯心不已,幫助導演劉欣拍攝了根據《漁島之子》改編的兒童故事片《小螺號》、指導於得水導演了粵劇戲曲片《沙家浜》等。1979年,蔡輝廠長傳達上級的命令,任命伊琳擔任珠影廠副廠長,此時,已經64歲的伊琳已在「文革」中折磨得身體難以支撐,當羅戈東副廠長前去看望重病在床的伊琳時,他激動地抓住羅廠長的手說:「我們曾經去上海找朱道南、於炳坤,修改《大浪淘沙》的劇本,現在總算有了結果,我們再來一次合作,再拍一部故事片。」這是伊琳投入工作激情的自然迸發,也是他的臨終遺願。當年11月27日,瘦弱的伊琳便告別了人世,姍姍來遲的任命,最終使伊琳抱憾而去。 一部《大浪淘沙》,一段中國電影在殘酷年代中的曲折史。然而,電影藝術的步履,卻永遠是那麼的匆忙而奮進!
⑶ 一部國產革命老電影
是《大浪淘沙》。
主演:於洋 簡瑞超 杜熊文 劉冠雄 史進 王蓓
劇情簡介:
1925年,知識青年靳恭綬、顧達明、楊如寬因不滿黑暗現實,逃離家鄉尋求出路。途中他們救起逃婚的余宏奎,四人結盟為兄弟,來到濟南進了山東第一師范學校。靳恭綬認識了共產黨員趙錦章老師,而余宏奎得到了國民黨員薛健白老師的賞識。他們四人在老師的啟發教導下,時常秘密在一起,讀進步書籍,談革命道理,開始接觸革命活動。在這期間,他們還結識了兩個女學生:謝輝和劉芬。隨著革命高潮的到來,趙錦章同他的愛人、共產黨員宋珠萍一起轉移南方,參加了北伐軍。靳恭綬等六位同學在濟南積極聲援北伐。一次在與反動軍警的搏鬥中,靳恭綬表現得很勇敢,余宏奎則十分怯懦。北伐軍攻克武漢後,六位青年懷著激情趕到武昌。在大革命浪潮的沖擊下,由於出身、經歷和志向不同,他們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余宏奎投靠了在35軍當參謀的薛健白,楊如寬為了個人的藝術愛好,參加了北伐宣傳隊,靳恭綬、顧達明、謝輝和劉芬投考了中央軍事政治學校。不久,靳恭綬、顧達明被分派到長沙軍分校受訓,與他們的老師,現任軍分校教官的趙錦章重逢。1927年5月,上海「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的烏雲刮到長沙、武漢,一貫偽裝革命的國民黨右派薛健白帶著余宏奎等潛往長沙策反。一天,余宏奎遇到顧達明、靳恭綬,他想利用顧的忠厚,摸清軍分校共產黨的情況,遭到了對方的斥責。顧達明和靳恭綬立即將情況報告趙錦章。趙預感到反革命將有行動,一再向領導提出積極防禦的建議,都遭到了右傾投降主義的反對。反革命叛亂的馬日事變終於在長沙發生了。反動分子也在軍分校製造事端,企圖清洗軍分校的革命力量,他們大肆搜捕軍分校的共產黨員。已經加入共產黨的靳恭綬、顧達明奮不顧身救出趙老師。他們牢記趙錦章臨死時的囑咐,懷著滿腔悲憤回到武昌,通過宋珠萍找到了黨組織,與謝輝、劉芬一起,在黨的領導下,經受住了嚴峻的考驗。而楊如寬在北伐失敗以後,於悲觀失望中當了逃兵。1927年7月,武漢反革命叛亂的前夕,匯集在武漢的革命力量在黨的領導下轉移農村,消滅了攔路截擊的反動武裝。靳恭綬、顧達明槍決了叛徒余宏奎,跟隨革命隊伍,參加了毛澤東同志領導的秋收起義,走與工農相結合的道路,在革命的風浪中繼鍛煉成長。
觀看地址http://www.56.com/u74/v_NDczMjc4NzE.html